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泰拳训练方法集锦

泰拳训练方法集锦

发布时间:2022-09-18 05:08:21

㈠ 泰拳入门技巧

泰拳入门技巧

泰拳素有“刚拳铁腿”之称,尤其是其膝腿的攻击力更是令人生畏,往往是一脚击中对手便一脚定音,许多的拳手因此被打出血尿,而丧生在泰拳手脚下的'也不乏其人。1980年在曼谷擂台上,日本拳王田中就是被泰拳王以一招左高侧踢踢断了手臂。

泰拳日训练表

下面是一张典型的泰拳日训练表,从中可见其训练方法和艰苦之一斑:

1、进行十五分钟的变速跳绳。

2、间隔一分钟后,进行假想对手的斗拳训练,做五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一分钟。要使用所有的攻击性技术,使用各种拳法、腿法、肘法、膝法等基本技术。

3、间隔一分钟后,进行五个循环的沙袋训练,要使用所掌握的全部进攻技术,如膝撞肘击等组合技法。

4、戴上护头具和厚手套与同伴对打操练,也进行五个循环,在这一项中,可以使用不太猛烈的肘击、膝击与脚击。

5、和水平较高者或教练练习对打。前者使用各种有效的进攻动作,后者只能防守,面对对方的进攻利用各种他认为适宜的技术作出尽可能快的反应。

6、一般身体素质训练,诸如推举重物,匀速起蹲练习等。

7、步伐训练,包括至少一个半小时的慢跑以及三分钟内五圈的加速跑。在每三分钟间隔一分钟的时间里,拳手们不得停下休息,而要继续慢慢颠跑。

泰拳的主招由以下十五式动作组成

1. 穿针引线

2. 飞鸟投林

3. 爪哇标枪

4. 依诺挺剑

5. 拜须弥山

6. 老汉抱瓜

7. 孟人捍卫

8. 刺木桩

9. 鳄鱼摆尾

10.断象牙

11.神龙隐尾

12.灵鸟空翻

13.灭火焰

14.巨人族猴

15.折象颈

泰拳的辅招由以下十四式动作组成

1. 神像奋齿

2. 抹面腿

3. 鬼王揉美

4. 拉玛挽弓

5. 猛虎跨涧

6. 野鹿回头

7. 山神卷土

8. 蛟龙闹海

9. 猴王献宝

10.越人撒网

11.漫歌擎柱

12.扎花环

13.老僧扫庭

14.斩黄瓜


;

㈡ 泰拳腿法的训练技巧

泰拳腿法的训练技巧

泰拳在泰国是属于国技,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泰拳腿法的训练技巧,欢迎参考~

泰拳拧身踢步骤一、拧胯:

当一个学泰拳的人学习拧身踢时,他要先确定一个跟身高相差无几的高度作为要踢的高度。为了迅速旋转,后侧脚的脚后跟先离地,偶尔也有前脚的脚后跟同时离地的情况,这样就更便于全速拧胯。

多数教练都认为:为了增加拧身踢的力度,必须猛力拧胯。泰拳教练则既要求他的学生必须最大限度地猛力拧胯,拧转的角度必须超过搏斗双方所站直线.身体要象陀螺一样轴转,又要求拧胯带动大腿,大腿带动小腿,使小腿象鞭子梢一样抽打出去。

泰拳拧身踢步骤二、轴转支撑腿:

由于全力转胯是泰拳必不可少的要求,所以支撑腿也必须轴转且支撑脚的脚跟要转到几乎正对对手的方向,只有做到这一点,拧胯才能顺畅有力.踢出去的腿才会更加迅猛。

为了便于转动身体,练好这一招式,习练者的体重放在前脚掌上。传统的体势降低,脚掌牢牢地站在地面上的姿势,会使脚无法全速旋转,所以练习泰拳的拧身踢时,就要避免采用这种传统站姿。

泰拳拧身踢步骤三、挥臂:

牛顿的运动力学第三定律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道理也完全适用于泰拳的拧身踢,为了踢出之腿尽可能有最大的力量,就需要运用一些与拧胯方向相反的一些动作。在泰拳的这一种踢中,反向力就产生于反向挥臂。

比如,人要向前迈左脚,右臂自然就会向后摆。同样,在拧身起左脚踢时,右臂就由原来的位置向下方斜着划弧线摆动。这时的关键是要左于高抬,抬到距下颌只有几寸的高度,以便于防卫其它可能袭向自己上体的攻击,像其他功夫中要求的踢时手臂位置一样,双臂抬起,踢腿时挥动以反向抵消旋转身体时的.力量,保持身体平衡。

泰拳拧身踢步骤四、猛力踢出小腿:

泰拳拧身踢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小腿踢出后所使用的打击面。秦拳专家说,其他功夫多采用的击打面是脚背。如使用脚背有两点不足:一是用脚背踢击,就像是挥臂横扫一样,用力不小,力气消牦更大。相反,用小腿前侧踢对方时,就像用肘击一样,虽然打击范围缩小了,用力不大,但是威力更大。

如果对手稍稍后移几寸,用脚背踢击对手的招式.就威力尽失。面且,若只是脚趾击住了对手,就很可能由于伸展过度而拉扭伤自己的脚踝。

泰拳手要学会使用小腿胫骨部位蹋击。小腿正面部位坚硬少肉,是拧身击打对于的有力武器。如踢击对手的头部、肋部、大腿等部位都很有威力。如果对方向前迈近了一点,那踢出去的小腿中部很好发挥威力了,如果对方向后略退了一些,足面部分就恰好起到打击作用。

在练习时,如发现用小腿正面猛踢沙袋时太疼,可以使小腿微侧.用小腿外侧的肌肉部位击打沙袋。

泰拳腿法技巧

泰拳腿法技巧:探蹬

交手时,以脚尖蹬踏的试探性腿法为探蹬,攻击、引诱兼备,再见机行事,用于下盘如弹点敌小腹、大腿、小腿、膝盖,上盘蹬踏以“踏面”最常见,可在各种情况下使用,除正面蹬踏,还可以内摆腿或外摆腿扫敌脸部,属于战术蹬技,不求一击必中。

泰拳腿法技巧二:猛蹬

猛蹬时是出腿全力蹬踹对手,攻击性极强。猛蹬时,侧身转腰发力,蹬出后立即收腿,防敌反攻,攻击目标一般为胸部。

泰拳腿法技巧三:阻蹬

敌若出拳、膝撞紧逼,我可蹬踹其胸腹,此为阻蹬。另外,敌欲扫踢时,可抢先蹬击其中路空当,以后发先至破其扫踢,其效甚显。

泰拳腿法技巧四:封蹬

封蹬纯属防守性蹬技,多在敌猛攻时,蹬踏其腹部或下阴,防敌近身,也可防敌膝撞。

泰拳腿法技巧五:反蹬

对手以高腿扫踢或蹬腿后,我速上步贴身,蹬踏其空当,叫做反蹬。

泰拳腿法技巧六:冲蹬

在交手中,突然前冲或纵身,身体在空中,以脚猛蹬敌胸腹,叫做冲蹬。对手如不能及时闪开,必受重创。此招虽异常凶猛,但风险也较大,故须谨慎使用,且落地后要站稳。

泰拳腿法技巧七:后蹬

转身提腿向后蹬出,泰语称为“鳄鱼摆尾”,取其“出其不意”之意。

;

㈢ 泰拳训练方法

泰拳训练方法大全

古代泰拳师的训练方法,尤具特色,各派师傅授徒,俱以循序渐进方式为原则,无所谓捷经,强图急功近利,不但难有成就,反而有害。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泰拳训练方法大全,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古代泰拳训练方法

古代泰拳师的训练方法,尤具特色,各派师傅授徒,俱以循序渐进方式为原则,无所谓捷经,强图急功近利,不但难有成就,反而有害。一般名师传技,视培养体质及自卫本能为首要,师傅若认为弟子因资质所限,筋骨差劣,屡练无功,技术欠佳,则绝其学习和修炼机会,可见古泰拳师傅,门楣观念甚深,对弟子功夫造诣的要求极严格。

练功方法,可分为练体魄和练武两大类。锻炼体魄是练拳之基本功夫,古泰拳锻炼体魄的手段纯粹是日常的劳动。有四项日常劳动是必须天天坚持做的。(1)往日;(2)担水;(3)舂米;(4)劈柴。

(1)望日:古代练功法之首项曰“望日”。关于此术的意义有两种说法。一是指眺望朝阳,一可以锻炼眼睛加强目力。其理论是拳师既能阳光刺激而不眨目或昏眩,在角斗时自能集中眼神,应付敌人。另一说则谓望日为拳师风记,凡习武必须早起练跑,因早晨空气清新,是运动最适当时间。昔之拳术教师命徒练跑,与现在不同,不要求作长跑。

可能是前人还未明了长跑的益处。练拳者跑步,须择田野崎岖路径,以强化腿部各处筋腱肌肉,并需在草地卧下翻覆滚转,让身体皮肤与草木砂石磨擦,与露水接触,久而使皮肤强韧,可抵御打击。同时练者可习惯卧地活动,在临阵跌倒时能应战。

(2)担水:前人运水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以竹匣装盛最普通。另有一种传统方法,是用竹竿,竹节长而皮薄,制成竹简,长1.5~3米,贯通中间竹壁,即形成柱体形盛水器。练武人运水,以肩担或用臂挟于腰间方式,徒步运送。由于行程长远,以此法练功不但可以增强肩膊膂力,更因腰肋长期用头劲低压重物,久而坚强异常,在打擂时对抗敌人攻踢,裨益极大。

(3)舂米:此练功方法,可壮腕力及强化整个上体肌肉。舂杵是坚木造成,重约6磅,长1~1.5米,头尾粗而中间一段较细,谓之颈,便利手执,其健身功效与哑铃或槌棒无异。舂碓又名舀,形如石盆。

动作时须精力集中,杵须击向桩碓中央,熟练后可在杵下击时松手,俟其反弹时复握之。如是一放一收活动,可养成节奏,双手更可轮流练习,手部握力久而增强。

还可同时有二三至四人齐练,使杵时须合节奏,此起彼落,相辍不绝。手力不足,错失节拍,则桩杵互撞,劳而无功。

(4)劈柴:古人以木生火,入山伐木取薪为常事。长柄斧是伐木的主要工具,伐断后运回居处,这项劳动对于手掌、肩膀、背脊肌肉的发达特别有助,拳师常练之,功效尤佳。

门徒正式习拳术,先学握拳及站桩,后习各式基本拳法,随即要练习各种武功,其中最重要的有六项:即布功,打柠檬、粉试、早浴、踢香蕉树、拖桥。

(5)布功:古代基本练习法门之一,目的在巩固拳桩,能在进退时常保持戒备姿势,无懈可击。

其方法是将浴布(泰族男女各惯用的)褶成条状,披于颈上,布尾缠裹拳头,双手握紧,左手高擎于眉心前方,约24~36厘米,另一手侧提于颔侧,两肘悬空,距肋部12~16厘米,是以为“式”,实同拳桩无别。行动时向前迈步,或左或右,式须不变,即进左足时左拳为锋,右进时右拳为锋。

此功练好,拳师在角斗时自然无时不以拳桩向敌,以肩臂掩护身体,拳头因惯受浴布牵引,坚定不堕。

练习重头是双拳随身体移动而变位,动作要娴熟,轻巧活络,浴布同时沿颈拽动,故须小心勿为擦伤,使成为一种习惯动作和姿势。

浴布功练好后,即改用两巾,各裹一拳头,形同圆枕,布尾捏于手心,不见手指,如此两人持枕对练,熟习拳路及挡架功夫。

练习时不以全力出击,以轻灵为法,挡格拳多用前臂招架,配合摇身闪避。熟悉后,裹拳方式改为露指,与缠麻拳头相近,同样对战,并加强力度,手法运用亦增,故须加倍谨慎防守,久习后防守自然严密,倘失慎则难免有损伤。

(6)打柠檬:打柠檬是专门提高准确性及灵敏性的锻炼方法

其方法是在悬空的竹竿上,以线吊柠檬击之,以柠檬被击至下沉为准,以增拳功。

(7)踢香蕉树:昔日泰拳师练腿,香蕉树是重要工具,而踢香蕉树是主要练功之法门。

其方法为取1.5米左右的香蕉树干,直径18~20厘米,立于平地上,发腿踢之,左右连环,不能踢倒香蕉树,而利用腿击之力把持树干平衡,故双腿必须不停地快踢,又可练高低踢法。熟练后进而用两米长茎,照样行动。

(8)拖桥:练腿的另一种方法,是拳师加强单腿立平衡力的妙法,泰拳术以腿击为主要招数,用腿根基不稳定不行,故有此法之练习。

行动方式,为两人对立,一人牵拉练者一腿,快速进退,或旋转托拽,对方被拖动时,须以独腿站立,应变消解不被拖倒。同时,手部戒备姿势须紧守不懈。

练就后,拳师单足立地时,架势平稳,且心理上布至仓惶,被人乘虚而入。

前代拳师练步,依循罗盘八个方向作进退练习,名谓八方运足法。

上面只是概括地介绍了古代泰拳地一般情况,由此可以了解古泰拳高手们对于体育科学虽不甚明了,但在武术修练方面,都能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作为练习工具,并且取得辉煌成果。古泰拳师的这些练功方法,有仍值得现代泰拳师及搏击高手们仿效和学习。

二、现代泰拳训练方法

职业泰拳手大多来自泰国的边远省份和地区,或是远离首都的穷乡僻壤,最初他们每逢节日或赶庙会时,才在当地作些比赛或表演,在当地有些名气的拳手可望进入泰拳训练营,进而成为职业泰拳手,他们这时的年龄一般只有12~16岁,泰拳训练营为这些未来的拳手提供吃、住、训练场地和设备以及各种必要条件。训练营已经和拳手的命运连在一起了。在训练营中,每个拳手除了吃饭睡觉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训练上了。他们每天训练六个小时,早上先作4公里长跑,然后是3至5回合的击空拳练习,接着做柔韧练习,最后再做一次长跑。下午训练除了上午的练习内容外,再加上击沙包练习,这时的练习他们是全力以赴,拳、肘、膝、腿交叉打上10个回合。最后是不带手套的模拟对打以及两两一对的“砸颈撞膝”练习。

1.晨跑

清晨起来跑步,可以增强耐力,使腿部肌肉发达,对于拳师在擂台上进攻退守,均极裨益。拳师能否在对手不断进攻面前不被打倒,与站桩极有关。泰拳师公认跑步为站桩功力的基础,必须严格遵行。

跑步完了之后,日间需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一般直至午后,下午四时左右才开始继续训练,午后训练程序,各着名武馆各有不同。一部分武馆的拳师以跳绳开始,有的拳师则以技术动作空击开始,然后打沙包,进而对打,最常见的是以空击开始。

2.空击

空击,泰拳师称之为“击影”。是拳师运动中的热身运动,使全身的神经和肌肉进入兴奋状态,以适应后面的剧烈训练。空击训练主要是协调身手的配合,进退的平衡,特别注重于实战时出招打空以后迅速收式回防的习惯性培养。另一个目的是“意”的训练,即假想敌手的训练,想象怎样对敌手进行攻击和防守反击。所以,泰拳谓空击为击影,是深有函意的。

空击练拳时,注重于双拳动作的连贯;运足(步法)和发劲的正确,并且尽可能多用各种步法,如跃进、急退、或围绕而进,拳与步须配合。

空击练肘时,假想敌手的存在,双方已进内围(贴身)战。观察对手的动态,或运足相应,或适时挥肘出击,招数可长可短,或改变攻击角度,又可借势抵敌,自由发挥。

如果是练腿击,不在于练猛功,而在于怎样保持身体的平衡,使腿招收发灵活,防守时严密坚固,不致于受到对手的突然袭击。

练膝击时,注重膝招流畅活泼,如上步冲膝,须保持膝步一致。练贴身缠战的膝招,则想象双臂箍住对手,下拽迎合膝招的上冲之势。

还有蹲身空击法。练空击时身体下蹲,双脚前后溜动,与跳绳相似。按1-2-3的口令,双拳以相同节奏发出。长练此法,可增强下盘的耐力。

着名的泰拳高手乃佛练空击时,与一般的平庸拳师慢条斯理、不用劲的空击法根本不同。他不但手足敏捷,且每招每式,均吐气发声助势,意劲俱在,与实战时无区别。乃佛擅长用前脚蹬踹,脚起连环,其灵活程度如手一样,令人叹为观止。80年代拳王狄西莲,练空击时,重点则在其成名绝技,连环冲膝。可见泰拳师练拳,因人而异,自由发挥。一点也不循规蹈矩地来约束自己。

3.打沙袋

打沙袋是泰拳基本练习方法之一,可以加强拳头的威力和硬度,使肘、腿、膝招更具威胁。练沙袋的要点;是不可蛮干,应环绕沙袋,作有规律的移动,一面练习步法,一面选择不同位置、角度、距离发动攻击。

拳招必须有目的和意图,一般是组合拳,如先左后右,再接以左拳,依1-2-3的节奏,发右拳也是一样,必须灵活准确,拳招熟练之后,劲力自然会增强。

练肘招时宜先用前臂打击,配合上步时间,距离须把握准确才有功效。

膝招练习也要靠近沙袋,两手抓住沙袋的上端,用力拉拽,弯身拧腰,提膝全力撞击。熟练后可左右跳跃,同时用双膝连环冲撞沙袋。以频度高、力度猛为好。这样练还可以增强体力。

踢沙袋时要注意接触位置要准确,挥腿时间不对的话,可以使足踝受伤。必须注意只能用脚背和脚杆(小腿杆)抽击沙袋。用脚尖踢人,不但威力不足,还容易把脚踢伤。发腿时中心足注意要惦立,以脚前掌着地而后跟抬起,才能使全身的重量与劲力集中在动腿上,击打目标时自然就有了威力。腿招收发前后,要保持戒备姿势,使之成为习惯动作,以防实战时对手狙击回袭。

初学者为提高练习效果应了解沙袋结构。沙袋是用双层皮革或相似皮革材料,内芯充填粗沙,两层皮革间充填软鬃或海绵类而制成的,呈圆桶形。沙袋的大小可以根据练习者自己的体重、练习目的等具体情况恰当选择,将沙袋悬于空中进行击打练习,沙袋放置的高度可根据练习者身高自行调节,一般是悬吊在以击打沙袋中间部位的高度为宜。

将沙袋贴墙架起或一人扶托另一人进行击打,这样可以避免沙袋被击摆荡,易于体会、掌握击打动作。练习时最好是在教练或同伴的指导帮助下进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动作,尽快地掌握正确动作。

击打沙袋时,可在原地进行单个拳法的击打练习,也可在移动中进行各种拳法进攻步法的联合训练,如向前滑步击打、向侧滑步击打等。并还可在训练中,采取进攻与防守动作相结合的方法。如迎击拳法,闪躲后的还击拳法以及真假、轻重拳法的结合。在比赛前如能了解对手,更可从实战出发,进行针对性的进攻拳法的练习,提高技、战术水平,以利在实战中应用。

练习击打沙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初学者应在基本掌握各种拳法动作的基础上,再进行击打沙袋的练习。在击打沙袋的练习过程中,不断改进技术动作,否则容易形成错误动作,难以纠正。

②练习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手指、手腕、肩、肘关节、腰部,以防受伤,击打时不宜徒手做,一定要缠好护手带,戴上专用的击打沙袋手套或练习手套,这样既可避免挫伤又可增加握力和用力的感觉。在击打沙袋时,先轻后重,最好是在做2-3组空击后,再进行击打练习。

③在击中沙袋的瞬间,拳要握紧,腕关节紧张。腕关节稍内扣保持拳锋与尺骨在一条直线上,防止受伤。这一点尤其重要。练膝、肘腿招时主要是掌握技术动作,保持身体平衡,而不是练功。因此不要发力太猛,以免受伤。

④在击打沙袋时始终要保持正确的实战姿势,击打后立即收招并作好防守,以形成良好的动作习惯。

⑤击打沙袋时精神要集中,要有实战观念,假设对手,以培养实战意识。练拳时,用拳锋正面击打沙袋,发拳时眼睛注视击打部位,做到出拳迅速准确有力,此时击打沙袋的声音清脆、短促、沙袋垂直颤动,否则是发拳用力不合理,切忌出拳时推击。

⑥沙袋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在经常击打的部位形成凹陷,练习时应注意避免击打在凹陷与平坦部位的交接处,因该部位易于是拳脚滑动,造成扭伤。

⑦初学者在击打沙袋练习时,应先进行单个招式的练习,最好是从直拳练习开始,因为直拳易于掌握。然后再练习摆拳,勾拳拳法,再练腿法、膝法、肘法等。在较熟练地掌握单个招式的基础上做各种招式的穿插、组合、连续击打动作的练习。

⑧初学者在击打沙袋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击打时动作的速度应先慢后快,重量应先轻后重。并且一定要结合步法进行打击,不能只注重招式,而忽略步法和全身协调用力的技术要求。否则在实战和比赛中难以得到应有的发挥。

⑨初学者在练习击打沙袋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摸索掌握沙袋被击后的颤动规律,注意出招时用力的时间、距离和角度,尤其在击打摆动的沙袋时更应如此,否则容易发生手指、手腕、肩肘、关节受伤事故。

⑩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击打练习,在练习前应安排击打内容组数,每组的时间以及要求,并要求出招时的频率,轻重的节奏,及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体力情况进行安排,以提高练习效果。

泰拳着名高手“旋风腿”亚披勒练沙袋,其腿功有如排山倒海,一声闷吼,腿快如闪电扫向沙袋,猝然爆发巨响。亚披勒练连环腿时,更加连珠炮一般,声音坚实,尖锐刺耳,振人心魄,其拳肘与膝撞的角度异常刁猾巧妙,令人难以防范,真是名不虚传。

4.对打

对打练习,是泰拳师赛前积极训练的主要项目,在曼谷已获排期出赛拳师,每周对打不下三次,通常是隔日练,星期日休息。

练对打可增强拳师的耐性、速度和斗志,缺乏对打练习的拳师,在比赛时往往想轻取敌人,反而力不从心。

泰拳师在对练时,一般只运用穿戴拳套的拳头,全力搏击,腿膝招数危险性高,因此不适宜在对打时使用。

泰拳术经过数百年的不断冶炼升华,训练方面的确别具一格,例如比赛每局时间三分钟备战练习回合时间达四分钟,休息时间不超过一分钟。若比赛每局两分钟,则练时三分钟。这种高度压力式练习法,无疑使拳师在擂台上比赛时,有足够的体能与耐力应付比赛的需要。

对打练习次数不宜过多,如预期比赛十回合,那么每次练习只要对打四回合,一般五回合赛事,对打三回合就足够。至于四回合一下的比赛,则练两回合就够了。

还要注意的一点,是练习须隔日进行,使身体充分休息,不致因练习过频而损害脑部健康。

1982年举行的一场泰国拳坛高手争霸,战前“通天膝”狄西莲迎战“飞将军”沙玛,双方积极备战,训练之刻苦前所未有,狄西莲练习65日,对打练102回合,特别注重击靶练习;沙玛则练了45日,对打86回合,加强角力练习,以对抗狄西莲之膝撞战术。

5.手靶训练

近年泰拳师最重视的特殊练习法,有“手靶”与“摔跤”两项。

手靶是引进的先进训练方法,由教练或专业靶师手持正方或长方形长靶,其形如枕头,作活动目标,带引拳师攻打。教练可任意引导拳师向各部位进攻,并不断报以干扰、回击,使后者同时练习防卫。

手靶的特别功效,在于拳师的膝、腿等各种招数,灵活准确,加上教练的催促、压逼,其攻击方法和密度相应提高,比独自攻打沙包,效果好得多。

“通天膝”狄西莲,以膝技卓绝威震拳坛。他在击手靶时,大部分时间缠着靶师,集中练膝,其膝招威力骇人,急如闪电,尤善连环冲撞,每一击足以至人死命。

6.摔跤

摔跤练习,又称搂抱,是凭长时间的缠抱投摔,使桩步坚稳,膝招灵活,对磨练耐性,最有效果。

方法是选择体形相近的对手,互相抱住颈顶,轮流用力拉拽、压下或推放,迎合膝招撞击,被动一方则竭力抗拒,发劲将对手撵开或向侧投掷。在两力相抵之下,双方常成紧贴、绕转形势,必须不断移动或运动消除对方牵引和膝功,抗争十分激烈,双方体力消耗很大。常练可帮助拳师在内围争持时发挥膝技,争取优势,在应付敌人膝攻时,则善于护卫与回击。

在泰国部分有名拳馆,拳师在赛前练习,摔跤时间长达三十至四十分钟,其激烈程度,难以言喻。

7.过招

参加比赛拳师,还经常找同伴或教练过招。以磨练技艺,在原定练习程序完结后,拳师即与教练或体形相近对手相战,只是不像比赛时那么认真兇狠。否则造成意外,未及登台已受创伤,适得其反。

过招的办法是,双方各出招数对战,而不用劲,互相拆解、回击运用战术,借以培养反射神经,灵敏性与实战技巧。

拳师可随意选择各种招数演练,例如练腿踢招数,甲方踢,乙方挡格后回以反踢,使甲方招架,互相轮流练习。又如一方用低踢或肘撞,或练内围膝撞,对方则集中护卫,破坏前者用膝之势,用退击战术者可专练退战方式,如此类推。此种训练,可改善拳师打斗时姿态与风范,养成攻防技击之节奏和韵律感。

8.跳绳

最平凡简单的训练,是跳绳运动,是拳师必须持之以恒的练习项目。其一处在可强化腿部机能,使拳师移动敏捷,体重下降,耐力增强。

初出道的拳师,每日下午练习前,必跳绳三回合,作热身运动。因体重问题而须减重的拳师,可每日进行三十至六十分钟的跳绳,练习时加穿厚衣,催助身体内水份挥发,效果尤佳。

跳绳这一项活动对于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多少都曾接触过,它是非常简单的一项全身运动。从器材上说:结构最简单,携带极为方便,活动时只要小小的地方能跳动就行了。占地面积小,并且没有过多、过高的要求,在其他项目中作为辅助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跳绳可以提高人体内脏功能、健壮身体、增强下肢弹跳力和耐久力。一根绳看上去很简单,但它能帮助拳手提高弹性、速度、落地缓冲性、弹跳持久性等,在练习跳绳时要结合比赛的需要,按三分钟一个回合,中间休息一分钟的方法进行,在跳的过程中动作要有变化,速度也要快速和中速变换,这才是拳手练习跳绳的要求。

⑴器材(绳子)及准备

要用直径10毫米的腊绳,或机用皮带(直径8毫米)和代革用品,长度以本人脐部高低到地面,用脚踩直一圈为标准。

要穿平底软性鞋,跳前须做准备活动,使各关节韧带和肌肉展开,尤其是踝部关节及手腕关节更为重要。

(2)姿势要求

头部要正直,双目正视前方,下巴自然地靠近胸骨顶端凹陷处,含胸、两肩下沉,双膝微屈,躯干向前下方弯曲,保持颈部、胸部脊柱生理弧度。

两手握柄,手心向前方,肘部靠近躯干两侧,手内侧贴近大腿外侧股骨上13处(握绳柄主要靠拇指、食指,其他三指为次要,用两手腕摆动绳子)。

跳绳时要用前脚掌弹跳落地,在落地时要轻松,膝部自然弯曲,略有缓冲动作。

(3)跳绳的方法与要领

跳绳时除了两足的动作随着变化而转换外,其他部位如头,躯干和手臂尽量保持基本姿势。如果在跳绳失误时,要立即恢复跳动(间隙时间越短越好),绳子的挥动用两手腕同时发力。

①原地双脚跳:

动作要领:好似原地跑步,弹跳时靠一足前掌跳动,在落地同时另一足再做弹跳,依次交换。每跳起一次绕绳一圈,身体中心保持不变,始终在中间。

②单足二次原地跨步跳:

动作要领:一足做二次弹跳,每跳一次绕绳一圈,左脚第一次弹跳时右脚作后伸动作(只能用膝部作屈伸动作),当第二次弹跳时右脚作前伸,足尖绷直,这时快速落地换上右足弹跳动作,然后依次轮跳。

③前后交换跳:

动作要领:跳动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足前后距离同肩宽,用两脚前脚同时弹跳,跳动时,左、右脚不断前后交换,一次轮跳。

④提腿90度跳

动作要领:一脚落地弹跳,另一脚作向上提腿与躯干成90度,小腿与大腿成90度,脚尖下垂,紧紧落地,原落地弹跳的脚向上提,交替进行。

⑤踢臀式跳(类似后提腿跑):

动作要领:一脚弹跳落地的同时另一脚小腿后屈,将脚后跟尽可能敲到臀部,然后落地换另一只脚作以上动作,连续交替弹跳。

⑥步伐式(如泰拳步伐前后跳动):

动作要领:按拳击基本步伐的要领作向前、向后、向左、或向右跳,每跳一次摇绳一圈。

⑦双飞式或三飞式:

动作要领:双飞即跳起一次摇绳2次,三飞是跳起2次摇绳3次,要求两脚合并,同时用脚前掌跳起,提臂收腹直腿,两脚尖绷直,两手腕瞬时间加速作2次或3次旋转。

⑧负重跳:

即上身穿上沙背心,或腰部带上沙袋,还可用沙绷带,只要能增加一点重量,不拘跳的形式进行跳动,这一类的跳是增加难度提高效果。

⑨变速跳(好似变速跑):

在一个回合中(为三分钟),分阶段的快速与中速跳,这是符合拳击比赛中回合需要的,为的是使生理和呼吸系统等方面适应回合要求,每个回合跳绳为600次左右。

要求,一个回合400次以上为及格,550次以上为良好,650次为优秀。

跳绳时必须注意:

①跳绳时不要跳离地面过高,以绳能通过脚底为佳,落地必须要有缓冲,严禁用足跟着地,否则会震动大脑,影响健康。

②跳后,两足各组肌肉有酸痛等的正常现象,严禁用冷水冲洗,要用热水洗或按摩,使肌肉放松,消除肌肉群的疲劳。

③跳时呼吸必须用鼻以短快吸气,呼气要慢用嘴呼出。在快速跳绳前先吸一口量大的气,随后加快跳速,气慢慢吐出,甚至气即将吐完,再憋口气,实在憋不住,放慢速度,随后再吸气,这样不断地交换是为了达到无氧训练的目的,当休息一分钟时,应进行深呼吸的调整。

9.体操

最后的练习项目是体操,在练习前或后均须进行,主要目的是强化身体各部位的筋肌功能,伸展筋骨,训练后的体操动作宜放缓,使身体神经松弛,体内各部机能平静,回复原状。

体操项目有蹲跳、开胯、溜腿、摇颈、掌上压等各项运动,其中以腹肌运动为主,与拳师的耐打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泰国拳馆的拳馆,每日须作腹肌运动一百至二百次,以增强腹部抗打击力。

60年代以前拳师之练习程序,一般均以空击、打沙袋、对练为重点,辅助练法则有跳绳与过招。80年代后各武馆即相继大幅度加强摔跤训练,同时有长方形皮靶出现,引靶协助拳师追击焦点的训练技术迅速发展,使新一代拳师韧度及组合技术、密度等全面强化,至今这两项特殊练习法已成职业泰拳训练绝不可缺少的项目。

;

㈣ 泰拳怎么训练

泰拳怎么训练

泰拳怎么训练,关于运动的情形也是有很多不同的类型的,关于拳击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一项运动,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怎样的拳击项目训练,下面介绍泰拳怎么训练,一起看看需要什么技巧吧。

泰拳怎么训练1

1、沙袋腿靶练习

这种训练是以实物为目标进行的腿部练习,这种训练能够增强腿部的力量和抗压性,刚开始练习的时候用器材辅助,有助于增加踢腿的准确性,能够集中目标,而且通过渐渐的训练,可以适当的提高自己的速度,得到全方位的练习。

2、空踢训练

空踢就是在没有物体的情况下脚的踢腿活动,这样就不会有像沙袋这样的阻力了,踢起来可能控制不好力度,但是会更加灵活。所以踢完沙袋和脚靶之后,还要练习空踢,掌握好力度的感觉,增强力量的同时,能够加快速度和提高灵活性。

3、对战训练

学习上有句话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练习泰拳也是一样,光有自己的把式是没有用的,这是一项格斗搏击运动,是需要和对手过招的,独自练习无法了解到自己练习的成效和实际水平。所以要想练出更好的腿法,最好配合教练或者是打泰拳的人切磋切磋,不过这项运动危险系数还是比较高的,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要小心了!

泰拳怎么训练2

1 、硬地拳卧撑:宽臂50个一组。完成及缓解10分钟左右。

用途:拳卧撑主要锻炼意志,筋骨,前臂和拳面硬度,决定挥出超过自身体重的重拳数量(对锻炼力量效果不显着)

2、 长跑:5公里,负重沙袋5公斤,20分钟左右

用途:锻炼耐力,跑是一切功夫的`基础,时间空闲建议10公里。

3 、跳绳:跑完跳绳放松运动,10分钟左右

用途:锻炼协调步法,增强髋关节灵活性,加快出腿速度频率。

晚上9点以后

4、 负重俯卧撑:负重对象为老婆(没老婆的背床,或者书包装满书当负重)宽臂20个一组,窄臂20个一组。完成及缓解10分钟左右

用途:锻炼臂力爆发,磨练意志,增强夫妻好感,切忌中途演变为枪(狱)战...

5 、负重仰卧起坐:10公斤沙袋抱于脖后,50个一组(屈腿不压扶)。完成及缓解15分钟左右

用途:锻炼腹肌爆发,腹肌是身体的发动机,完成高质量拳腿攻击的关键环节。

6、 负重深蹲:负重对象同4+沙袋负重,20个一组,休息完成两组。完成及缓解15分钟左右

用途:强化腰腿力量,决定力量的关键,容易产生过多荷(狱)尔蒙引发日常争(狱)斗,保持体重重量,不建议加量加重。

7 扛击打:做人(狱)肉(狱)沙(狱)包,随老婆戴拳(狱)套S(狱)M(没老婆的找家人朋友,或绳(狱)子(狱)绑(狱)拳套抡(狱)脸锤身。

用途:放松身体,提高要(狱)害部位警(狱)惕度,增加锻炼乐趣

双休日(时间视周五晚间活动而定)

8:踢树:沿河两边分练左右腿踢树,选超过腰粗树木练习正侧蹬踹,鞭腿勾踢(以沙袋保护)30分钟左右

用途:锻炼腿击力量,锻炼脚掌,脚跟,脚面,协调身体平衡,熟练进攻距离。

9:摔法,沙包,实战:散打馆找教练师兄弟切磋,借场地踢打沙包,练习正侧背倒地,前后及腾空落地滚翻,拳腿 组合接抱腿腰摔法,实战对打反思自身弱点及改善。90分钟左右

用途:增加受伤偷懒少练功的借口,考虑往后是否免掉。

注:应认清差距,以上锻炼均为业余磨练意志斗志,凭狠勇于实战比赛可赢通常对手,但凭实力技术素质均与专业训练有明显差距。

泰拳训练体能的一些禁忌:

忌讳拳打墙面,嫌拳不硬继续硬地拳卧撑练去,或改用掌拍击。

忌讳穿减震鞋,既阻碍自己练脚硬度,又帮对手减伤害,改穿薄底鞋,上班穿皮鞋或靴。

忌讳踢小树,小树成长不容易,找比腰粗的大树或电线杆踢。

忌讳频繁枪战,战争伤身,养精蓄锐很重要。

忌讳停练,为自己锻炼没任何借口,天气,伤势,睡眠,时间都不是借口,谨记一次中断意味着永久中断,懒惰畏惧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上肢关节韧带伤增加长跑及腰腹锻炼,腿部关节韧带伤增加上肢腰腹。

㈤ 正宗泰拳训练方法技巧

正宗泰拳训练方法技巧

初学者应在基本掌握各种拳法动作的基础上,再进行击打沙袋的练习。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整理的正宗泰拳训练方法技巧,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晨跑

清晨起来跑步,可以增强耐力,使腿部肌肉发达,对于拳师在擂台上进攻退守,均极裨益。拳师能否在对手不断进攻面前不被打倒,与站桩极有关。泰拳师公认跑步为站桩功力的基础,必须严格遵行。

跑步完了之后,日间需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一般直至午后,下午四时左右才开始继续训练,午后训练程序,各着名武馆各有不同。一部分武馆的拳师以跳绳开始,有的拳师则以技术动作空击开始,然后打沙包,进而对打,最常见的是以空击开始。

2.空击

空击,泰拳师称之为“击影”。是拳师运动中的热身运动,使全身的神经和肌肉进入兴奋状态,以适应后面的剧烈训练。空击训练主要是协调身手的配合,进退的平衡,特别注重于实战时出招打空以后迅速收式回防的习惯性培养。另一个目的是“意”的训练,即假想敌手的训练,想象怎样对敌手进行攻击和防守反击。所以,泰拳谓空击为击影,是深有函意的。

空击练拳时,注重于双拳动作的连贯;运足(步法)和发劲的正确,并且尽可能多用各种步法,如跃进、急退、或围绕而进,拳与步须配合。

空击练肘时,假想敌手的存在,双方已进内围(贴身)战。观察对手的动态,或运足相应,或适时挥肘出击,招数可长可短,或改变攻击角度,又可借势抵敌,自由发挥。

如果是练腿击,不在于练猛功,而在于怎样保持身体的平衡,使腿招收发灵活,防守时严密坚固,不致于受到对手的突然袭击。

练膝击时,注重膝招流畅活泼,如上步冲膝,须保持膝步一致。练贴身缠战的膝招,则想象双臂箍住对手,下拽迎合膝招的上冲之势。

还有蹲身空击法。练空击时身体下蹲,双脚前后溜动,与跳绳相似。按1-2-3的口令,双拳以相同节奏发出。长练此法,可增强下盘的耐力。

着名的泰拳高手乃佛练空击时,与一般的平庸拳师慢条斯理、不用劲的空击法根本不同。他不但手足敏捷,且每招每式,均吐气发声助势,意劲俱在,与实战时无区别。乃佛擅长用前脚蹬踹,脚起连环,其灵活程度如手一样,令人叹为观止。80年代拳王狄西莲,练空击时,重点则在其成名绝技,连环冲膝。可见泰拳师练拳,因人而异,自由发挥。一点也不循规蹈矩地来约束自己。

3.打沙袋

打沙袋是泰拳基本练习方法之一,可以加强拳头的威力和硬度,使肘、腿、膝招更具威胁。练沙袋的要点;是不可蛮干,应环绕沙袋,作有规律的移动,一面练习步法,一面选择不同位置、角度、距离发动攻击。

拳招必须有目的和意图,一般是组合拳,如先左后右,再接以左拳,依1-2-3的`节奏,发右拳也是一样,必须灵活准确,拳招熟练之后,劲力自然会增强。

练肘招时宜先用前臂打击,配合上步时间,距离须把握准确才有功效。

膝招练习也要靠近沙袋,两手抓住沙袋的上端,用力拉拽,弯身拧腰,提膝全力撞击。熟练后可左右跳跃,同时用双膝连环冲撞沙袋。以频度高、力度猛为好。这样练还可以增强体力。

踢沙袋时要注意接触位置要准确,挥腿时间不对的话,可以使足踝受伤。必须注意只能用脚背和脚杆(小腿杆)抽击沙袋。用脚尖踢人,不但威力不足,还容易把脚踢伤。发腿时中心足注意要惦立,以脚前掌着地而后跟抬起,才能使全身的重量与劲力集中在动腿上,击打目标时自然就有了威力。腿招收发前后,要保持戒备姿势,使之成为习惯动作,以防实战时对手狙击回袭。 初学者为提高练习效果应了解沙袋结构。沙袋是用双层皮革或相似皮革材料,内芯充填粗沙,两层皮革间充填软鬃或海绵类而制成的,呈圆桶形。沙袋的大小可以根据练习者自己的体重、练习目的等具体情况恰当选择,将沙袋悬于空中进行击打练习,沙袋放置的高度可根据练习者身高自行调节,一般是悬吊在以击打沙袋中间部位的高度为宜。

将沙袋贴墙架起或一人扶托另一人进行击打,这样可以避免沙袋被击摆荡,易于体会、掌握击打动作。练习时最好是在教练或同伴的指导帮助下进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动作,尽快地掌握正确动作。

击打沙袋时,可在原地进行单个拳法的击打练习,也可在移动中进行各种拳法进攻步法的联合训练,如向前滑步击打、向侧滑步击打等。并还可在训练中,采取进攻与防守动作相结合的方法。如迎击拳法,闪躲后的还击拳法以及真假、轻重拳法的结合。在比赛前如能了解对手,更可从实战出发,进行针对性的进攻拳法的练习,提高技、战术水平,以利在实战中应用。

练习击打沙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初学者应在基本掌握各种拳法动作的基础上,再进行击打沙袋的练习。在击打沙袋的练习过程中,不断改进技术动作,否则容易形成错误动作,难以纠正。

②练习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手指、手腕、肩、肘关节、腰部,以防受伤,击打时不宜徒手做,一定要缠好护手带,戴上专用的击打沙袋手套或练习手套,这样既可避免挫伤又可增加握力和用力的感觉。在击打沙袋时,先轻后重,最好是在做2-3组空击后,再进行击打练习。

③在击中沙袋的瞬间,拳要握紧,腕关节紧张。腕关节稍内扣保持拳锋与尺骨在一条直线上,防止受伤。这一点尤其重要。练膝、肘腿招时主要是掌握技术动作,保持身体平衡,而不是练功。因此不要发力太猛,以免受伤。

④在击打沙袋时始终要保持正确的实战姿势,击打后立即收招并作好防守,以形成良好的动作习惯。

⑤击打沙袋时精神要集中,要有实战观念,假设对手,以培养实战意识。练拳时,用拳锋正面击打沙袋,发拳时眼睛注视击打部位,做到出拳迅速准确有力,此时击打沙袋的声音清脆、短促、沙袋垂直颤动,否则是发拳用力不合理,切忌出拳时推击。

⑥沙袋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在经常击打的部位形成凹陷,练习时应注意避免击打在凹陷与平坦部位的交接处,因该部位易于是拳脚滑动,造成扭伤。

⑦初学者在击打沙袋练习时,应先进行单个招式的练习,最好是从直拳练习开始,因为直拳易于掌握。然后再练习摆拳,勾拳拳法,再练腿法、膝法、肘法等。在较熟练地掌握单个招式的基础上做各种招式的穿插、组合、连续击打动作的练习。

⑧初学者在击打沙袋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击打时动作的速度应先慢后快,重量应先轻后重。并且一定要结合步法进行打击,不能只注重招式,而忽略步法和全身协调用力的技术要求。否则在实战和比赛中难以得到应有的发挥。

⑨初学者在练习击打沙袋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摸索掌握沙袋被击后的颤动规律,注意出招时用力的时间、距离和角度,尤其在击打摆动的沙袋时更应如此,否则容易发生手指、手腕、肩肘、关节受伤事故。

⑩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击打练习,在练习前应安排击打内容组数,每组的时间以及要求,并要求出招时的频率,轻重的节奏,及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体力情况进行安排,以提高练习效果。

4.手靶训练

近年泰拳师最重视的特殊练习法,有“手靶”与“摔跤”两项。

手靶是引进的先进训练方法,由教练或专业靶师手持正方或长方形长靶,其形如枕头,作活动目标,带引拳师攻打。教练可任意引导拳师向各部位进攻,并不断报以干扰、回击,使后者同时练习防卫。

手靶的特别功效,在于拳师的膝、腿等各种招数,灵活准确,加上教练的催促、压逼,其攻击方法和密度相应提高,比独自攻打沙包,效果好得多。

“通天膝”狄西莲,以膝技卓绝威震拳坛。他在击手靶时,大部分时间缠着靶师,集中练膝,其膝招威力骇人,急如闪电,尤善连环冲撞,每一击足以致人死命。

5.摔跤

摔跤练习,又称搂抱,是凭长时间的缠抱投摔,使桩步坚稳,膝招灵活,对磨练耐性,最有效果。

方法是选择体形相近的对手,互相抱住颈顶,轮流用力拉拽、压下或推放,迎合膝招撞击,被动一方则竭力抗拒,发劲将对手撵开或向侧投掷。在两力相抵之下,双方常成紧贴、绕转形势,必须不断移动或运动消除对方牵引和膝功,抗争十分激烈,双方体力消耗很大。常练可帮助拳师在内围争持时发挥膝技,争取优势,在应付敌人膝攻时,则善于护卫与回击。

拓展资料:

泰拳(泰语:;拉丁转写:Muay Thai,Muay来自于梵语的Mavya),何谓泰拳?有关泰拳的文献越来越多地见诸于各种以武术作为主题的刊物或者泰国风土游记中,而此类文章大部分都试图介绍、评述泰拳当中技术或特色,但遗憾的是其只能勾绘出泰拳大体的轮廓。而部分所谓的专家则只顾其外表形态却不谙其精妙之处,另一部分则大力描绘其原始、粗野或灰暗的一面,未能诠释泰拳的实质。

泰拳是发源于泰国,弘扬于世界的搏击技术,被称为“八臂拳术”、“八条腿的运动“、“八肢的艺术”、“八体的科学”。在泰拳规则(Muay Thai Rules)的比赛中,拳手可以使用双拳、双腿、双肘、双膝这人体四肢的八个部位进行搏斗;但是,在踢拳规则(Kick Boxing Rules)的比赛中,拳手只能使用双拳、双腿与双膝这人体四肢的六个部位进行搏斗。

在武学里有文练、武练和横练之分,而泰拳属于横练,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而由于瘦身热潮的带动,有健身教练提议利用泰拳的高热量消耗来代替带氧舞踏带来的消耗;在帮助女士瘦身之余亦使她们习得一技之长,以作个人防卫用途。

威力最大的弧线腿:泰拳的扫踢(Body Kick)

泰拳当然是一种武术,而且堪称站立式格斗技中的超强级站立式格斗技。一个技术成熟的拳师,能运用自己的四肢八体作为武器于俄顷之间击倒对手。泰拳师胜出比赛的决胜条件是其技艺、气力、智谋及精神力量的总结合,其最高领域为机巧圆通、变化无常;而且不局限于任何拳术技法或招数。可见泰拳是一门十分独特、精深和完整的武学体系。

意大利泰拳天王:乔治·佩托西奥

有人说泰拳不外乎是泰国的格斗技,没有什么奥秘可言;但是现代泰拳已经成为了一项“源于泰国,属于世界”的搏击运动,习练者遍及世界各地。任何武术之所以扬名世界,必有其独特性质及个别价值。泰拳闻名于世,有辉煌灿烂的历史;其珍贵之处,绝非三言两语可以尽其精华。

;

㈥ 泰拳基本技巧入门

泰拳基本技巧入门

导读:泰拳素有“刚拳铁腿”之称,尤其是其膝腿的攻击力更是令人生畏,往往是一脚击中对手便一脚定音,许多的拳手因此被打出血尿,而丧生在泰拳手脚下的也不乏其人。1980年在曼谷擂台上,日本拳王田中就是被泰拳王以一招左高侧踢踢断了手臂。

泰拳基本技巧:拳法

泰拳拳法和拳击中拳法基本一致,可以分为直拳,钩拳,摆拳等。只是由于泰拳从拳击中引进拳法的缘故。现在分别以右直拳和左钩拳为例来分析,以左直拳为例,即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1、右直拳

方法为右脚掌蹬地,身体猛向左拧转,右拳向前直冲而出。由于身体地拧转,脚的前蹬,使发出的右拳力量大,速度快。

2、左钩拳

方法为猛右转髋和肩,左肘稍抬。呈弧线向目标击打。在此特别强调向右拧转身

泰拳基本技巧:腿法

泰拳腿法分为蹬技和踢技。利用身体拧转展现得尤为充分,使泰拳手脚法灵活多变,刚柔相济。

1、踢技

以右横扫踢为例。方法为抬起右脚,身体向左拧转,左支撑腿以前掌为轴,脚跟檫地内旋配合身体左拧,右腿呈弧线向目标击打,力达脚面及胫骨。在此特别强调身体左拧和支撑脚跟内旋,使身体协调一致。

2、蹬技

以右蹬腿为例,方法为提右腿膝至与胸同高,身体略向左拧,支撑脚以脚前掌为支点脚跟内旋,右脚向前蹬出。支撑脚形如横扫腿,旋转幅度略小些。

泰拳基本技巧:膝法

泰拳膝法分为冲膝、弯膝、扎膝、穿膝、飞膝。尤以箍颈膝撞最为有名。现以右冲膝为例:方法为左支撑脚跟抬起向内旋转,身体左拧转,利用左脚掌蹬地,脚跟向内展转,身体左拧,协调一致,使右膝向前上猛冲,力达膝尖。支撑脚如同横扫腿,幅度要小一些。

泰拳基本技巧:步法

1.进 步

实战姿势开始.前脚向前移动一步,后脚随即跟上,并立刻恢复实战姿势.

2.退 步

由实战姿势开始.后脚向后移动一步,前脚随即跟上并立刻恢复实战姿势.

3.冲 刺 步

由实战姿势开始,前脚向前跨约75厘米左右,同时右手向上猛扫,当手向上猛扫时,胯部几乎同时向前拧转带动身体前冲,随即前脚落地,后脚跟进并迅速恢复实战姿势.

4.急 退 步

由实战姿势开始,前脚疾踏地面,借力反弹之力身体后冲,在此瞬间将身体重心移动后脚,同时后退弯曲蓄力,快速蹬伸,配合身体向后猛冲,在后脚着地前的瞬间,前脚抢先着地,随即后脚落地并迅速恢复实战姿势。

5.闪 步

由实战姿势开始,前脚(左脚)向身体外侧(左侧)移动25~35厘米左右,当前脚掌轻快落地时,右腿为此提供推力,在前脚触地瞬间,前肩(左肩)部向身体内侧(右侧)转动,身体重心前移,迅速移动后脚并恢复实战姿势.

6.环 绕 步

由实战姿势开始,后脚向体内侧(右侧)移动约25~35厘米,随即前脚快速移动,并恢复实战姿势.

7.前 滑 步

在实战姿势的基础上,前脚前移,后脚立即移动,向前几乎踏在原前脚位置,当后脚即将触及前脚时,前脚快速前移,迅速恢复实战姿势。

8.后 滑 步

前脚快速后撤,当前脚将触后脚时,后脚快速后撤,迅速恢复实战姿势

泰拳基本技巧:肘法

泰拳肘法分为平肘、迫肘、砸肘、盖肘、反肘、双肘等。现以左平肘为例,方法为抬起左臂屈肘与7肩平,左脚以脚前掌为支点脚跟外展,身体向右拧,右脚跟内旋,左肘呈弧线向前横击,力达肘尖。

下面是一张典型的泰拳日训练表,从中可见其训练方法和艰苦之一斑:

1、进行十五分钟的`变速跳绳。

2、间隔一分钟后,进行假想对手的斗拳训练,做五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一分钟。要使用所有的攻击性技术,使用各种拳法、腿法、肘法、膝法等基本技术。

3、间隔一分钟后,进行五个循环的沙袋训练,要使用所掌握的全部进攻技术,如膝撞肘击等组合技法。

4、戴上护头具和厚手套与同伴对打操练,也进行五个循环,在这一项中,可以使用不太猛烈的肘击、膝击与脚击。

5、和水平较高者或教练练习对打。前者使用各种有效的进攻动作,后者只能防守,面对对方的进攻利用各种他认为适宜的技术作出尽可能快的反应。

6、一般身体素质训练,诸如推举重物,匀速起蹲练习等。

7、步伐训练,包括至少一个半小时的慢跑以及三分钟内五圈的加速跑。在每三分钟间隔一分钟的时间里,拳手们不得停下休息,而要继续慢慢颠跑。

以上所有训练均用停表控制,而在每一循环的最后三十秒,都会得到提醒信号,此时必须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完成循环内容。

先进严谨的技术体系:

泰拳看似粗犷、凶猛,不明其真正奥秘者,以为杂乱无章,纠缠不清,实则泰拳乃是包含高度技巧,体能要求甚大的真功夫。

;

㈦ 泰拳的训练方法

泰拳的训练方法

泰拳搏击思想认为,技法以功力为基础,而功力必须通过技法来发挥,技法威力的发挥必须有上乘功力与之匹配,因而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格斗高手。这一思想始终贯穿于泰拳的训练之中,提高身体素质成为泰拳手必须经历的重要训练过程。我和大家分享泰拳的练习方法。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泰拳手采用独特的训练方法,本着“狠、猛、全力以赴、、不遗余力”的原则,十年如一日地磨练,从幼年开始,泰拳手就练习一种“沐浴功”以加强抗击能力。其过程是先用药汁浸洗全身,然后让人拳打脚踢,再用药汁浸洗瘀伤,再受打击,直到对拳脚的攻击适应后,再用木棒击打,直至用铁棒打击全身亦浑然不觉才算大功告成。为了使拳法更具威力,成为“刚拳铁脚”,泰拳手们日复一日地以重沙袋做靶,练习击打。对于足、膝的锻炼更不放松,在过去,拳手们经常一遍又一遍地踢击树干,来锻炼脚背和胫骨的坚韧程度,一种常用的练习腿功的方法是取一条短树干,把他抛向空中,连续不断地左右快速踢击,不使其落下,这样一步一步提高脚的攻击力,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力条件,遍布的芭蕉树和椰子,,猛踢芭蕉树以锻炼各种腿击法和腿部攻击力,将多个椰子高吊成一排,运用膝掸,肘击练习膝击、肘击的硬功和力量。同时还用棍棒慢慢加力击打,滚压腿部和膝部,直到练至“钢拳铁腿”为止。泰拳的训练非常艰苦,常人难以忍受。他们从十二三岁开始进入泰拳训练营,每天勤学苦练将训练当作生活的一部分,经过六七年方能参加各种正式的拳赛。下面是一张典型的泰拳日训练表,从中可见其训练方法和艰苦之一斑:

1。进行十五分钟的变速跳绳

2。间隔一分钟后,进行假想对手的斗拳训练,做五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一分钟。要使用所有的攻击性技术,使用各种拳法、腿法、肘法、膝法等基本技术。

3。间隔一分钟后,进行五个循环的沙袋训练,要使用所掌握的全部进攻技术,如膝撞肘击等组合技法。

4。戴上护头具和厚手套与同伴对打操练,也进行五个循环,在这一项中,可以使用不太猛烈的肘击、膝击与脚击。

5。和水平较高者或教练练习对打。前者使用各种有效的进攻动作,后者只能防守,面对对方的进攻利用各种他认为适宜的技术作出尽可能快的反应。

6。一般身体素质训练,诸如推举重物,匀速起蹲练习等。

7。步伐训练,包括至少一个半小时的慢跑以及三分钟内五圈的加速跑。在每三分钟间隔一分钟的时间里,拳手们不得停下休息,而要继续慢慢颠跑。

以上所有训练均用停表控制,而在每一循环的最后三十秒,都会得到提醒信号,此时必须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完成循环内容。

先进严谨的技术体系

泰拳看似粗犷、凶猛,不明其真正奥秘者,以为杂乱无章,纠缠不清,实则泰拳乃是包含高度技巧,体能要求甚大的真功夫。

泰拳起源于泰国古代战争,早期的泰拳,号称有108种基本技术,但这已非今日的实际状况。泰拳师们在长期的搏斗中发现,过多地追求种种技法,如无深厚的功力相辅,则无异于空中楼阁。再这一思想指导下,有些花哨的技法已无立锥之地,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了,并无人在训练和实战中加以使用。今日的泰拳,在保持原有的传统技术基础上,可说是集东西方之大成,其基本技术分为拳法、肘法、膝法、腿法和摔法。另有一系列的组合攻防技术。

泰拳的肘法分为侧击肘、上击肘、横击肘和下击肘四种,其进攻肘法往往与膝法互相配合使用,构成上下连环,故狠上加狠,极难防范。用于防守时也有别致的地方,常以肘技对付膝技和腿技,以肘尖撞击对手攻来腿膝的软筋麻穴处,对手中招后往往倒地不起,毫无还手之力。

泰拳的膝技比肘技的使用机会较多,故更厉害非凡。其膝技绝招主要是箍颈膝撞和腾空膝撞。泰拳手以这种技术来对付西方格斗家,百战不殆,其关键原因在于近体施用,内围决战,使善于远战的西方格斗家闻之色变。权威武术杂志《黑带》曾特以“内围决胜”为题,专门分析泰拳近体膝技之实效和威力,认为泰拳师屡胜异国武术家,内围膝撞是主要因素之一。腿技,是泰拳最主要的技法,适用于远距离攻击。只要腿击法有前踢、侧踢、前弧踢、扫踢和后旋踢。其技术要点要求踢击时,髋关节完全前送,膝关节内扣,脚放松踢出,力达脚踝和脚背。泰拳凭什么绝招战无不胜?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说是膝技,有人说是肘技,其实腿技才是泰拳的杀手神招。至于肘、膝技,只是在近身搏斗时泰拳师们才使用的“杀手锏”。更多的情况是在中远距离内。泰拳手就已凭借凌厉无比的腿法而稳操胜券了。

摔技是泰拳综合性实战技法,一般较难掌握一些,但却威力很大,历来倍受泰拳高手们的器重。大量实际战例表明,如能成功运用各种摔技,将会在拳斗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甚至决定一场比赛的输赢,在高水平的拳斗中尤其如此。1984年泰拳师奋特在香港战胜美国冠军当威逊,就曾使出形同柔道“舍身技”之巴图和移腰投技法,将美国冠军一再摔倒。泰拳摔技在使用时,往往以击打为方法来导致对方失重,即以一手或双手控制对手身体或手足,以另一手或腿膝击打对手重心支撑点,使敌摔跌。主要技法有格摔法、擒足拳推法、抱膝侧摔法,侧闪扫击法等数十种。

泰拳的攻防特征可概括为:立体进攻,无所不用,攻防合壁,进退如一。立体进攻是泰拳最为鲜明的特征。不仅表现为进攻武器的多样化,而且也表现在其进攻路线的多样化。泰拳的原则是“充分调动身体可利用的各个部位,参加攻防的行列。”拳、脚、肘、膝都是泰拳手攻防的武器。根据不同的需要分别运用。如近距离作战中,多用肘、膝,远距离对攻则以拳、足相加。以长程武器控制引诱对方,最后施以短距攻击,这正是泰拳格斗的妙法之一。由于进攻武器的丰富多彩,也导致了进攻路线的多样化。在所有武器势力所攻的'范围内,都是泰拳进攻技法施展的舞台。对手的一切部位,高至额头,低至足踝,前至胸,后至背,均是泰拳武器进攻的目标。泰拳手常常采用对几个不同区域同时发动攻击的立体进攻。令对手虚实难分,防不胜防。我们可在泰拳比赛中经常见到这种进攻方法在实战中的具体运用。攻防合壁是攻与防这一对格斗技中最主要矛盾的有机组合,而进退如一则是攻防的路线变化。能否迅速进行攻防转化是衡量一种格斗技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泰拳攻防指导思想是:攻即是防,防也要攻。在这一指导思想支配下,泰拳搏击即使在不利情况下依然后进攻,这一思想在泰拳实战技法中随处可见。泰拳手们认为”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单纯注重技术防守,只能被动挨打,谁敢攻,谁就占据主动,这就是泰拳所崇尚的攻防技术。

㈧ 泰拳力量训练教学

2017泰拳力量训练教学

泰拳当然是武术,而且堪称格斗技中的极品。技术成熟的拳师,能运用全身武器于俄顷间击倒对手。泰拳师决胜条件是技艺、气力、智谋及精神力量的总结合,其最高领域为机巧圆通,变化无常,而不局限于任何拳术技法或招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17泰拳力量训练教学,欢迎大家点击查看。

1.要有针对性:

一是注意专项特点,二是注意准确的发展部位。例如在发展某肌群力量练习时,一定要将阻力施加于该肌群。力量是一切运动的源泉,

在讲力量训练之前,首先要重中之重讲清楚的一点,就是大家最常犯的一个错误:无论练哪种搏击术,如泰拳、散打、拳击、跆拳道、桑搏、截拳道等,力量训练并非大家意识中像健身运动员练出一身非常漂亮的肌肉。如果大家认为这就是力量的话,那就大错特错啦!

分析漂亮肌肉对一个搏击者而言带来的不利基本上有二点:

1,没有爆发力。

拥有一身漂亮的肌肉后,只拥有绝对的死力量,没有任何爆发力而言,而在搏击赛中爆发力往往决定比赛的`胜负。

2,没有灵活性。

拥有一身漂亮的肌肉后,人动作就变得缓慢,而并非是人脑子变呆,而是人身体本能的肌肉自然反应变慢。包括移动,躲避,进攻等都变慢,这样很容易被对手KO!

力量是指以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内外阻力的能力,它由两种因素组成:

1.完成动作时肌肉群收缩的合力,例如直拳击打,除上臂的肱肌、肱二头肌外,肩带肌肉亦参与工作,这些肌肉参与直拳运动,形成合力击打目标;

2.肌肉收缩的协调能力。当主动肌工作时,其它协调肌配合。肌肉力量按部位分为上肢力量、腰腹部力量、下肢力量;按肌肉的收缩形成,肌肉的力量可分为动力性力量与静力性力量,而动力性力量可再分为重量性力量和速度性力量。一般而言,武警擒敌术通常为动力性力量。按运动项目对力量素质的不同要求,也可把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三种。

力量训练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一是徒手练习,例如拳法中的空击练习、发展腿部力量的蛙跳、30米跑、中长跑等;二是利用力量训练器材练习。所说训练器材,是指专门用来发展力量素质的器材,如综合练习器,可以使人在坐、卧、站等各种不同姿势下发展运动员所需要的肌肉群力量。

力量训练的方法:

1.负重抗阻练习。这种练习是依负荷重量和练习的重复次数来发展力量素质,如推举杠铃等。

2.对抗性练习,是双方以短暂的静力作用发展力量素质,如双人顶、推、拉,负重下蹲等。

3.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是依*弹性物体变形而产生的阻力发展力量素质,如用拉力器、拉橡皮筋等。

4.使用力量训练器练习,可以使身体处在各种不同姿势下进行练习。

5.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即克服自然环境,发展力量素质,如在沙地、草地、雪地跑或跳等。

6.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如杠端臂屈伸、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推倒立、纵跳等。

7.系统安排。力量训练增强得快,停止训练后消退也快,例如力量训练20周,每天练习,力量增长50%,以后完全不练,30周后完全消退。

8.局部力量与整体力量要结合,要科学安排和调整运动负荷;力量训练要与其它非力量训练或放松练习交替进行,以增强肌肉的弹性;力量训练要合理安排,通常每周不超过3次。另外力量训练不宜在疲劳时进行,否则就不是发展力量而是发展耐力了。

;

㈨ 有关泰拳的综合训练方法

泰拳 在各种搏击项目中,以其凶狠凌厉、强攻硬取、勇敢顽强、无所畏惧的特点而着称于搏击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泰拳的综合训练 方法 。欢迎阅读。

泰拳的综合训练方法

“泰南彗星”乃佛是当代技艺最出色的拳师,曾无敌全泰,据其教练介绍,他自初出道以至闻名全国,均依照一套固定的练习程序,十年如一日。积极备战,通常在赛期前约二十日开始,直到赛前一日休息。

(1)早上五点到六点练跑,从中速进行 长跑 。

(2)跑步10公里左右后,择适当地点练腿功,蹬踏酸柑树干,以增腿力。

(3)回到拳馆,与教练过招,练踢和蹬,以灵活敏捷为准,教练发出扫腿,乃佛后撤半步,以毛腿或膝招回击。

(4)其后练 体操 ,使身体坚强耐打,重点在于颈腱、腹肌。早餐之后自由活动,到下午3点在拳馆内与其他拳师一起集中训练。

练习之前接受适当热身按摩,尤其以颈部、肩、臂、小腿肌肉为主。

(5)首先进行3回合空击,轮流练高低踢腿与蹬腿,或接以膝击,连环配合。然后休息一回合,作全身按摩,继续练五回合活靶,全力以腿踢膝冲,一切近于实战。每次休息时又进行按摩,其功效很好,可加速血液循环,消除疲劳。随后练沙袋两回合,主要练飞踢法,重复发左或右腿踢向沙袋。再练两回合空击,又再按摩。使肌肉放松,才洗澡休息。

每日实际练习时间,共12回合,这是平常练习程序。

在星期一、三、五,练习秩序有所变更,以五回合对打代替练靶。对打练习时,乃佛常选择不同类型对手,如擅左、擅右、速攻或退战等拳师,以磨练适应能力。他特别着重练闪避及防守技术,养成异常锐利的视觉反射神经,以及观察敌人拳路之本领。

乃佛不喜欢跳绳和 摔跤 ,但极重视与对手或教练过招,故属于较“活”的练法,每次练习时间长达20分钟。他在内围战时,能通过观察敌肩膀的动态,预测对手膝攻的动作,以灵活身法切入解除,或从对手腋下脱出,反挟之用膝向其背部回击。他最擅拭敌钳制突围,立即以各种招数反击,其弹肩撞入手臂解围一招,极具效率。

这位泰拳高手头脑清醒、目光敏锐为其同伴拳手之冠,屡胜强大对手,与重击手对阵,亦肆无忌惮。此点与其偏重过招极有关系。

同一时期的“万年青”威仓莲,年届三十犹能高居拳坛顶尖高手地位,只因为他能够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及长期艰苦训练有关。他自14岁开始打拳谋生,到34岁退休,共224战,只有3次被对手击倒失败。

威仓莲的备战程序内容大致如下:

空击:4回合;打沙包:4回合;练靶:4回合(星期一、三、五则对打);过招:4回合。

此外,还跳绳20至30分钟,在结束前作20分钟的柔软体操。每战之前,必自我告诫,誓不与侪友胡混,酒则仅逢喜事时才喝一点点,更与女色绝缘,其高尚品行被拳坛中人视为模范。

泰拳师在国际性交流比赛中屡胜的原因,除在 经验 、技术方面占明显优势外,其训练方法显然很有关系。颇值得研究的问题是:难道其他派别的 武术 家的训练不够诚恳?泰国拳师因为职业关系,练习固然严格,但不可忽视的是日本拳师重武士道精神,修炼何尝不刻苦喝积极,美国武师的体格、技术锻炼,何尝不高度科学化?

笔者认为关键是质与量的问题,量大而质不足,则徒劳无功。泰拳训练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专一为培养实战本能,故一切都环绕着“战”的主题而推进。反观别派武术家的训练,大部分健身有余,善战则不足,因此运动份量虽大或难度虽高,却未必能真正提高训练者的实战能力,效果反不如泰拳实际。

㈩ 泰拳训练方法

泰拳训练方法

导读:泰拳对于手臂以及腿的攻击是十分注重的,因此大家在训练中,最重要的是手脚的肌肉训练,一起来看看吧!

泰国现代泰拳训练方法:

1.晨跑

清晨起来跑步,可以增强耐力,使腿部肌肉发达,对于拳师在擂台上进攻退守,均极裨益。拳师能否在对手不断进攻面前不被打倒,与站桩极有关。泰拳师公认跑步为站桩功力的基础,必须严格遵行。

跑步完了之后,日间需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一般直至午后,下午四时左右才开始继续训练,午后训练程序,各着名武馆各有不同。一部分武馆的拳师以跳绳开始,有的拳师则以技术动作空击开始,然后打沙包,进而对打,最常见的是以空击开始。

2.空击

空击,泰拳师称之为“击影”。是拳师运动中的热身运动,使全身的神经和肌肉进入兴奋状态,以适应后面的剧烈训练。空击训练主要是协调身手的配合,进退的平衡,特别注重于实战时出招打空以后迅速收式回防的习惯性培养。另一个目的是“意”的训练,即假想敌手的训练,想象怎样对敌手进行攻击和防守反击。所以,泰拳谓空击为击影,是深有函意的。

空击练拳时,注重于双拳动作的连贯;运足(步法)和发劲的正确,并且尽可能多用各种步法,如跃进、急退、或围绕而进,拳与步须配合。

空击练肘时,假想敌手的存在,双方已进内围(贴身)战。观察对手的动态,或运足相应,或适时挥肘出击,招数可长可短,或改变攻击角度,又可借势抵敌,自由发挥。

如果是练腿击,不在于练猛功,而在于怎样保持身体的平衡,使腿招收发灵活,防守时严密坚固,不致于受到对手的突然袭击。

练膝击时,注重膝招流畅活泼,如上步冲膝,须保持膝步一致。练贴身缠战的膝招,则想象双臂箍住对手,下拽迎合膝招的上冲之势。

还有蹲身空击法。练空击时身体下蹲,双脚前后溜动,与跳绳相似。按1-2-3的口令,双拳以相同节奏发出。长练此法,可增强下盘的耐力。

着名的泰拳高手乃佛练空击时,与一般的平庸拳师慢条斯理、不用劲的空击法根本不同。他不但手足敏捷,且每招每式,均吐气发声助势,意劲俱在,与实战时无区别。乃佛擅长用前脚蹬踹,脚起连环,其灵活程度如手一样,令人叹为观止。80年代拳王狄西莲,练空击时,重点则在其成名绝技,连环冲膝。可见泰拳师练拳,因人而异,自由发挥。一点也不循规蹈矩地来约束自己。

3.打沙袋

打沙袋是泰拳基本练习方法之一,可以加强拳头的威力和硬度,使肘、腿、膝招更具威胁。练沙袋的要点;是不可蛮干,应环绕沙袋,作有规律的移动,一面练习步法,一面选择不同位置、角度、距离发动攻击。

拳招必须有目的和意图,一般是组合拳,如先左后右,再接以左拳,依1-2-3的节奏,发右拳也是一样,必须灵活准确,拳招熟练之后,劲力自然会增强。

练肘招时宜先用前臂打击,配合上步时间,距离须把握准确才有功效。

膝招练习也要靠近沙袋,两手抓住沙袋的上端,用力拉拽,弯身拧腰,提膝全力撞击。熟练后可左右跳跃,同时用双膝连环冲撞沙袋。以频度高、力度猛为好。这样练还可以增强体力。

踢沙袋时要注意接触位置要准确,挥腿时间不对的话,可以使足踝受伤。必须注意只能用脚背和脚杆(小腿杆)抽击沙袋。用脚尖踢人,不但威力不足,还容易把脚踢伤。发腿时中心足注意要惦立,以脚前掌着地而后跟抬起,才能使全身的重量与劲力集中在动腿上,击打目标时自然就有了威力。腿招收发前后,要保持戒备姿势,使之成为习惯动作,以防实战时对手狙击回袭。

初学者为提高练习效果应了解沙袋结构。沙袋是用双层皮革或相似皮革材料,内芯充填粗沙,两层皮革间充填软鬃或海绵类而制成的,呈圆桶形。沙袋的大小可以根据练习者自己的体重、练习目的等具体情况恰当选择,将沙袋悬于空中进行击打练习,沙袋放置的高度可根据练习者身高自行调节,一般是悬吊在以击打沙袋中间部位的高度为宜。

将沙袋贴墙架起或一人扶托另一人进行击打,这样可以避免沙袋被击摆荡,易于体会、掌握击打动作。练习时最好是在教练或同伴的指导帮助下进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动作,尽快地掌握正确动作。

击打沙袋时,可在原地进行单个拳法的击打练习,也可在移动中进行各种拳法进攻步法的联合训练,如向前滑步击打、向侧滑步击打等。并还可在训练中,采取进攻与防守动作相结合的方法。如迎击拳法,闪躲后的还击拳法以及真假、轻重拳法的结合。在比赛前如能了解对手,更可从实战出发,进行针对性的进攻拳法的练习,提高技、战术水平,以利在实战中应用。

练习击打沙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初学者应在基本掌握各种拳法动作的基础上,再进行击打沙袋的练习。在击打沙袋的练习过程中,不断改进技术动作,否则容易形成错误动作,难以纠正。

②练习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手指、手腕、肩、肘关节、腰部,以防受伤,击打时不宜徒手做,一定要缠好护手带,戴上专用的击打沙袋手套或练习手套,这样既可避免挫伤又可增加握力和用力的感觉。在击打沙袋时,先轻后重,最好是在做2-3组空击后,再进行击打练习。

③在击中沙袋的瞬间,拳要握紧,腕关节紧张。腕关节稍内扣保持拳锋与尺骨在一条直线上,防止受伤。这一点尤其重要。练膝、肘腿招时主要是掌握技术动作,保持身体平衡,而不是练功。因此不要发力太猛,以免受伤。

④在击打沙袋时始终要保持正确的实战姿势,击打后立即收招并作好防守,以形成良好的动作习惯。

⑤击打沙袋时精神要集中,要有实战观念,假设对手,以培养实战意识。练拳时,用拳锋正面击打沙袋,发拳时眼睛注视击打部位,做到出拳迅速准确有力,此时击打沙袋的声音清脆、短促、沙袋垂直颤动,否则是发拳用力不合理,切忌出拳时推击。

⑥沙袋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在经常击打的部位形成凹陷,练习时应注意避免击打在凹陷与平坦部位的交接处,因该部位易于是拳脚滑动,造成扭伤。

⑦初学者在击打沙袋练习时,应先进行单个招式的练习,最好是从直拳练习开始,因为直拳易于掌握。然后再练习摆拳,勾拳拳法,再练腿法、膝法、肘法等。在较熟练地掌握单个招式的基础上做各种招式的穿插、组合、连续击打动作的练习。

⑧初学者在击打沙袋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击打时动作的速度应先慢后快,重量应先轻后重。并且一定要结合步法进行打击,不能只注重招式,而忽略步法和全身协调用力的技术要求。否则在实战和比赛中难以得到应有的发挥。

⑨初学者在练习击打沙袋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摸索掌握沙袋被击后的颤动规律,注意出招时用力的时间、距离和角度,尤其在击打摆动的沙袋时更应如此,否则容易发生手指、手腕、肩肘、关节受伤事故。

⑩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击打练习,在练习前应安排击打内容组数,每组的时间以及要求,并要求出招时的频率,轻重的.节奏,及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体力情况进行安排,以提高练习效果。

泰拳着名高手“旋风腿”亚披勒练沙袋,其腿功有如排山倒海,一声闷吼,腿快如闪电扫向沙袋,猝然爆发巨响。亚披勒练连环腿时,更加连珠炮一般,声音坚实,尖锐刺耳,振人心魄,其拳肘与膝撞的角度异常刁猾巧妙,令人难以防范,真是名不虚传。

4.对打

对打练习,是泰拳师赛前积极训练的主要项目,在曼谷已获排期出赛拳师,每周对打不下三次,通常是隔日练,星期日休息。

练对打可增强拳师的耐性、速度和斗志,缺乏对打练习的拳师,在比赛时往往想轻取敌人,反而力不从心。

泰拳师在对练时,一般只运用穿戴拳套的拳头,全力搏击,腿膝招数危险性高,因此不适宜在对打时使用。

泰拳术经过数百年的不断冶炼升华,训练方面的确别具一格,例如比赛每局时间三分钟备战练习回合时间达四分钟,休息时间不超过一分钟。若比赛每局两分钟,则练时三分钟。这种高度压力式练习法,无疑使拳师在擂台上比赛时,有足够的体能与耐力应付比赛的需要。

对打练习次数不宜过多,如预期比赛十回合,那么每次练习只要对打四回合,一般五回合赛事,对打三回合就足够。至于四回合一下的比赛,则练两回合就够了。

还要注意的一点,是练习须隔日进行,使身体充分休息,不致因练习过频而损害脑部健康。

1982年举行的一场泰国拳坛高手争霸,战前“通天膝”狄西莲迎战“飞将军”沙玛,双方积极备战,训练之刻苦前所未有,狄西莲练习65日,对打练102回合,特别注重击靶练习;沙玛则练了45日,对打86回合,加强角力练习,以对抗狄西莲之膝撞战术。

5.手靶训练

近年泰拳师最重视的特殊练习法,有“手靶”与“摔跤”两项。

手靶是引进的先进训练方法,由教练或专业靶师手持正方或长方形长靶,其形如枕头,作活动目标,带引拳师攻打。教练可任意引导拳师向各部位进攻,并不断报以干扰、回击,使后者同时练习防卫。

手靶的特别功效,在于拳师的膝、腿等各种招数,灵活准确,加上教练的催促、压逼,其攻击方法和密度相应提高,比独自攻打沙包,效果好得多。

“通天膝”狄西莲,以膝技卓绝威震拳坛。他在击手靶时,大部分时间缠着靶师,集中练膝,其膝招威力骇人,急如闪电,尤善连环冲撞,每一击足以至人死命。

6.摔跤

摔跤练习,又称搂抱,是凭长时间的缠抱投摔,使桩步坚稳,膝招灵活,对磨练耐性,最有效果。

方法是选择体形相近的对手,互相抱住颈顶,轮流用力拉拽、压下或推放,迎合膝招撞击,被动一方则竭力抗拒,发劲将对手撵开或向侧投掷。在两力相抵之下,双方常成紧贴、绕转形势,必须不断移动或运动消除对方牵引和膝功,抗争十分激烈,双方体力消耗很大。常练可帮助拳师在内围争持时发挥膝技,争取优势,在应付敌人膝攻时,则善于护卫与回击。

在泰国部分有名拳馆,拳师在赛前练习,摔跤时间长达三十至四十分钟,其激烈程度,难以言喻。

7.过招

参加比赛拳师,还经常找同伴或教练过招。以磨练技艺,在原定练习程序完结后,拳师即与教练或体形相近对手相战,只是不像比赛时那么认真兇狠。否则造成意外,未及登台已受创伤,适得其反。

过招的办法是,双方各出招数对战,而不用劲,互相拆解、回击运用战术,借以培养反射神经,灵敏性与实战技巧。

拳师可随意选择各种招数演练,例如练腿踢招数,甲方踢,乙方挡格后回以反踢,使甲方招架,互相轮流练习。又如一方用低踢或肘撞,或练内围膝撞,对方则集中护卫,破坏前者用膝之势,用退击战术者可专练退战方式,如此类推。此种训练,可改善拳师打斗时姿态与风范,养成攻防技击之节奏和韵律感。

8.跳绳

最平凡简单的训练,是跳绳运动,是拳师必须持之以恒的练习项目。其一处在可强化腿部机能,使拳师移动敏捷,体重下降,耐力增强。

初出道的拳师,每日下午练习前,必跳绳三回合,作热身运动。因体重问题而须减重的拳师,可每日进行三十至六十分钟的跳绳,练习时加穿厚衣,催助身体内水份挥发,效果尤佳。

跳绳这一项活动对于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多少都曾接触过,它是非常简单的一项全身运动。从器材上说:结构最简单,携带极为方便,活动时只要小小的地方能跳动就行了。占地面积小,并且没有过多、过高的要求,在其他项目中作为辅助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跳绳可以提高人体内脏功能、健壮身体、增强下肢弹跳力和耐久力。一根绳看上去很简单,但它能帮助拳手提高弹性、速度、落地缓冲性、弹跳持久性等,在练习跳绳时要结合比赛的需要,按三分钟一个回合,中间休息一分钟的方法进行,在跳的过程中动作要有变化,速度也要快速和中速变换,这才是拳手练习跳绳的要求。

⑴器材(绳子)及准备

要用直径10毫米的腊绳,或机用皮带(直径8毫米)和代革用品,长度以本人脐部高低到地面,用脚踩直一圈为标准。

要穿平底软性鞋,跳前须做准备活动,使各关节韧带和肌肉展开,尤其是踝部关节及手腕关节更为重要。

(2)姿势要求

头部要正直,双目正视前方,下巴自然地靠近胸骨顶端凹陷处,含胸、两肩下沉,双膝微屈,躯干向前下方弯曲,保持颈部、胸部脊柱生理弧度。

两手握柄,手心向前方,肘部靠近躯干两侧,手内侧贴近大腿外侧股骨上13处(握绳柄主要靠拇指、食指,其他三指为次要,用两手腕摆动绳子)。

跳绳时要用前脚掌弹跳落地,在落地时要轻松,膝部自然弯曲,略有缓冲动作。

(3)跳绳的方法与要领

跳绳时除了两足的动作随着变化而转换外,其他部位如头,躯干和手臂尽量保持基本姿势。如果在跳绳失误时,要立即恢复跳动(间隙时间越短越好),绳子的挥动用两手腕同时发力。

①原地双脚跳:

动作要领:好似原地跑步,弹跳时靠一足前掌跳动,在落地同时另一足再做弹跳,依次交换。每跳起一次绕绳一圈,身体中心保持不变,始终在中间。

②单足二次原地跨步跳:

动作要领:一足做二次弹跳,每跳一次绕绳一圈,左脚第一次弹跳时右脚作后伸动作(只能用膝部作屈伸动作),当第二次弹跳时右脚作前伸,足尖绷直,这时快速落地换上右足弹跳动作,然后依次轮跳。

③前后交换跳:

动作要领:跳动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足前后距离同肩宽,用两脚前脚同时弹跳,跳动时,左、右脚不断前后交换,一次轮跳。

④提腿90度跳

动作要领:一脚落地弹跳,另一脚作向上提腿与躯干成90度,小腿与大腿成90度,脚尖下垂,紧紧落地,原落地弹跳的脚向上提,交替进行。

⑤踢臀式跳(类似后提腿跑):

动作要领:一脚弹跳落地的同时另一脚小腿后屈,将脚后跟尽可能敲到臀部,然后落地换另一只脚作以上动作,连续交替弹跳。

⑥步伐式(如泰拳步伐前后跳动):

动作要领:按拳击基本步伐的要领作向前、向后、向左、或向右跳,每跳一次摇绳一圈。

⑦双飞式或三飞式:

动作要领:双飞即跳起一次摇绳2次,三飞是跳起2次摇绳3次,要求两脚合并,同时用脚前掌跳起,提臂收腹直腿,两脚尖绷直,两手腕瞬时间加速作2次或3次旋转。

⑧负重跳:

即上身穿上沙背心,或腰部带上沙袋,还可用沙绷带,只要能增加一点重量,不拘跳的形式进行跳动,这一类的跳是增加难度提高效果。

⑨变速跳(好似变速跑):

在一个回合中(为三分钟),分阶段的快速与中速跳,这是符合拳击比赛中回合需要的,为的是使生理和呼吸系统等方面适应回合要求,每个回合跳绳为600次左右。

要求,一个回合400次以上为及格,550次以上为良好,650次为优秀。

跳绳时必须注意:

①跳绳时不要跳离地面过高,以绳能通过脚底为佳,落地必须要有缓冲,严禁用足跟着地,否则会震动大脑,影响健康。

②跳后,两足各组肌肉有酸痛等的正常现象,严禁用冷水冲洗,要用热水洗或按摩,使肌肉放松,消除肌肉群的疲劳。

③跳时呼吸必须用鼻以短快吸气,呼气要慢用嘴呼出。在快速跳绳前先吸一口量大的气,随后加快跳速,气慢慢吐出,甚至气即将吐完,再憋口气,实在憋不住,放慢速度,随后再吸气,这样不断地交换是为了达到无氧训练的目的,当休息一分钟时,应进行深呼吸的调整。

9.体操

最后的练习项目是体操,在练习前或后均须进行,主要目的是强化身体各部位的筋肌功能,伸展筋骨,训练后的体操动作宜放缓,使身体神经松弛,体内各部机能平静,回复原状。

体操项目有蹲跳、开胯、溜腿、摇颈、掌上压等各项运动,其中以腹肌运动为主,与拳师的耐打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泰国拳馆的拳馆,每日须作腹肌运动一百至二百次,以增强腹部抗打击力。

60年代以前拳师之练习程序,一般均以空击、打沙袋、对练为重点,辅助练法则有跳绳与过招。80年代后各武馆即相继大幅度加强摔跤训练,同时有长方形皮靶出现,引靶协助拳师追击焦点的训练技术迅速发展,使新一代拳师韧度及组合技术、密度等全面强化,至今这两项特殊练习法已成职业泰拳训练绝不可缺少的项目

;
阅读全文

与泰拳训练方法集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季度开票金额计算方法 浏览:31
电脑操作方法要教给上司吗 浏览:445
goodnote闪退解决方法 浏览:881
大乌龟编织方法视频 浏览:364
包皮环切器使用方法 浏览:862
大虾宴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929
教师资格证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 浏览:529
如何确定工资发放方法 浏览:252
艾滋哪种治疗方法副作用小 浏览:332
华为运营商显示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96
餐饮利率的计算方法 浏览:183
好的引流方法怎么形容 浏览:85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口诀 浏览:110
钓鲅鱼的线组方法图片 浏览:266
小米6定位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74
简单幸运绳的编织方法 浏览:427
糖尿病高危人群计算方法 浏览:199
煤气燃烧器安装方法 浏览:281
貔貅怎么佩戴好貔貅佩戴方法详解 浏览:297
荣耀截屏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