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治好小三阳
这位朋友,你好。小三阳是感染乙肝病毒引起的,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和方法可以根治小三阳的,不过,在对症的中医中药或西药治疗下,还是可以达到肝功能正常且病毒量阴性的目标。
想治疗小三阳,建议先检查一下肝功能和乙肝病毒量HBV-DNA,再决定是否需要用药以及如何用药治疗。
㈡ 小三阳怎治好
乙肝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能否通过一定治疗方案可以治疗好呢?答案:可以。
尽管,北京天健钟伟主任说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大三阳”病人体内乙肝病毒复制十分活跃,且其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宫颈分泌液、甚至尿液都可能具有传染性,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防止传染他人外,一般情况下不影响工作、生活、学习及婚育。
但对于“小三阳”患者,则应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肝功能长期正常(每3个月复查肝功1次,能持续2-3年),称之为“稳定的小三阳”,这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或急性乙肝患者较好的转归,可看成是一个健康者,不需治疗,一般不会发展为慢性乙肝,也不具有传染性。第二种情况是肝功检查经常异常,或时好时坏,称之为“不稳定的小三阳”。这主要是由于感染了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当肝功能异常时要积极进行治疗,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大三阳”、“小三阳”只反映人体肝炎病毒存在的状态,肝炎治疗的目的是消除肝炎病毒和恢复肝功能,因此采用适合的治疗方法乙肝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是可以治好。
但目前的有些治疗方案里,采用的普通药物。然而这些药物很难穿透肝炎病毒,不能与自身形成统一战线,因此目前普通的药物是很难把乙肝病毒治好的。
同时,乙肝病毒主要是在肝细胞内进行复制和繁殖, 药物无法溶解、渗透、穿破肝细胞膜进入肝细胞核,因而无法杀死清除乙肝病毒,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很难得到治愈。
国内首位采用动物药制剂治疗乙肝病毒第一人 钟伟教授指出,肝细胞膜和乙肝病毒的胞膜都是由蛋白质和膜脂质组成,脂即油脂,亦即乙肝病毒有双层的油性胞膜保护着,而目前常用的西药、中草药或中成药都是水溶性药物,由于“水油不相溶”而导致常用的治肝药物无法渗透、穿破肝细胞膜和乙肝病毒的胞膜。
笔者还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叫做 “一种软肝排毒汤”治疗方法对治疗乙肝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很有效。此疗法是以动物药为主药的一种治肝药物、并成功申报了国家专利号。由于动物药本身就带有丰富的动物蛋白质和动物脂肪成分,根据“油与油相溶”的原理,所以动药物能在短时间内就可溶解、渗透、穿破肝细胞膜和乙肝病毒的胞膜,快速、有效的抑制、杀灭和清除乙肝病毒。
“一种软肝排毒汤”的问世,打破了乙肝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难治的现状。目前此治疗方法仅在北京长虹医院中医科开展,并且是由动物药制剂创始人钟伟教授亲自接诊患者。为了方便,乙肝、大三阳、小三阳、肝硬化、肝腹水、肝癌患者,
㈢ 小三阳怎么治疗
小三阳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抗病毒治疗:为了防止小三阳患者体内病毒的进一步扩散,首先就是要进行消炎抗病毒的治疗,根据病情,使用最合适的抗病毒药物,尽量使疗程缩短、效果延长,并且及早的抗病毒治疗还会防止病情的复发。
2、保肝治疗:保肝治疗,是乙肝小三阳的传统治疗方法,但是保肝治疗很多都是治标不治本,如果病毒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抑制,可能还是会导致肝脏被病毒侵蚀,造成更严重的病发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小三阳,是目前为止最普遍的治疗方法。中药的副作用低、治疗彻底,但是又存在见效慢的问题,而西药虽然见效较快,但是副作用较大,而且往往容易复发,因此将两者完美结合,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㈣ 乙肝小三阳的最好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用于治疗乙肝小三阳的方法有很多,患者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适合别人的方法不一定就适用于自己,只有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因此,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肝病医院,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乙肝小三阳的治疗除了可接受一些常规的治疗之外,还要从养肝护肝上进行,在日常的生活中乙肝小三阳患者要多吃一些养肝护肝的食物,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免对病情发展不利。此外,如果你对自身的病情存在什么疑问,可以通过网页上的商务通和在线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
㈤ 小三阳的治疗方法
小三阳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那么你对小三阳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什么是小三阳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HBV DNA是一个小环形双链DNA,双链的长度不同,长的为负链,短的为正链。病毒复制时,先以负链为模板,正链延长与负链匹配等长后形成闭合环状DNA(CCC DNA),再以CCC DNA为模板转录前基因组RNA,转录成的mRNA长度不同分别作为前基因组RNA和编码HBV的各种抗原。CCC DNA半衰期较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HBV基因组包含C、P、S、X4个开放读码框,分别编码HBcAg、DNA聚合酶、HBsAg和X蛋白。HBV DNA C基因区分前C(Pre-C)区和C区。前C区位于1814~1901核苷酸,由8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段2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叫前C蛋白;C区位于1901~2450核苷酸,由54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83个氨基酸组成的C蛋白,又称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而由前-C和C蛋白基因共同编码的21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称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
2、HBeAg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由以上描述中已知表达HBeAg的HBV DNA区域位于前C区,当前C区发生变异时则可影响HBeAg的表达,目前发现的主要影响HBeAg表达的变异主要有两类:
(1)HBeAg不表达:经典的1896位核苷酸由G→A的变异导致了在前-C区出现终止子ATG,使HBeAg在翻译水平合成的提前终止。
(2)HBeAg表达量下降:突变发生在基础核心启动子区(basal core promoter,BCP),最常见的是T1762A和G1764A的双突变,结果导致HBeAg表达量下降了70%,但病毒的复制能力却有所加强。HBeAg表达量下降的调控发生在前-C区RNA转录水平,而复制的增强则是由于转录因子发生的变化。
HBeAg并非病毒的结构蛋白,也不参与病毒复制,但在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中可起到重要作用,人们曾将HBeAg作为病毒复制、传染性、疾病严重程度和对治疗反应的一个指标,但宿主免疫压力及抗病毒治疗会引起前-C区和核心启动子区变异,使HBeAg表达水平发生变化,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不断增多,目前HBeAg这方面的临床意义已逐渐被HBV DNA取代。
3、乙型肝炎的自然史
乙型肝炎自然史的4个时期模式图
1、慢性HBV携带者多无症状,常处于免疫耐受期,除了为“大三阳”及病毒检测阳性,其它生长指标甚至病理指标均为正常,此期虽然不需要药物治疗,但需要定期检测和观察,及时发现疾病进展,对于携带者的研究也表明,有少部分携带者虽然肝功正常,但疾病仍然呈现进展过程,经过若干年之后,亦能进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疾病进展,及时进行干预。
2、慢性乙型肝炎: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三种。
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部分病例症状、体征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一)治疗的总体目标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HBV,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二)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
一般适应证包括:①HBeAg阳性者,HBV-DNA≧105拷贝/ml(相当于20000IU/ml);HBeAg阴性者,HBV-DNA≧104拷贝/ml(相当于2000IU/ml);②ALT≧2×ULN;如用IFN治疗,ALT应≦10×ULN,血清总胆红素应﹤2×ULN;③ALT﹤2×ULN,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HAI≧4,或炎性坏死≧G2,或纤维化≧S2。
对持续HBV-DNA阳性、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亦应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①对ALT大于ULN且年龄﹥40岁者,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Ⅲ);②对ALT持续正常但年龄较大者(﹥40岁),应密切随访,最好进行肝组织活检;如果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HAI≧4,或炎性坏死≧G2,或纤维化≧S2,应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Ⅱ);③动态观察发现有疾病进展的证据(如脾脏增大)者,建议行肝组织学检查,必要时给予抗病毒治疗(Ⅲ)。
在开始治疗前应排除由药物、酒精或其他因素所致的ALT升高,也应排除应用降酶药物后ALT暂时性正常。在一些特殊病例如肝硬化或服用联苯结构衍生物类药物者,其AST水平可高于ALT,此时可将AST水平作为主要指标。
(三)IFNα治疗
我国已批准普通IFNα(2a、2b和1b)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和2b)[PegIFNα(2a和2b)]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荟萃分析结果表明,普通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消失率、肝硬化发生率、HCC发生率均优于未经IFN治疗者。有关HBeAg阴性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普通IFNα疗程至少1年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Ⅱ)。
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7%为亚洲人),PegIFNα-2a治疗48周,停药随访24周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2%;停药随访48周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可达43%。国外研究结果显示,对于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PegIFNα-2b也可取得类似的HBV-DNA抵制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HBsAg消失率。
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为亚洲人),用PegIFNα-2a治疗48周,停药后随访24周时HBV-DNA﹤104拷贝/ml(相当于2000IU/ml)的患者为43%,停药后随访48周时为42%;HBsAg消失率在停药随访24周时为3%,停药随访至3年时增加至8%。
㈥ 乙肝小三阳如何治疗
一些小三阳的资料,给你参考:
要使
“小三阳”抗原全部转阴,目前可能还有困难。有些人说的所谓转阴只是通过治疗后体内病毒含量减少,DNA转阴。
“小三阳”也须治
大多数乙肝“小三阳”患者有这样的经历:有的专家告诉他“小三阳”不需要治疗,有的专家则告诉他“小三阳”应该治疗,而且“小三阳”的危害更大,更容易转化为肝硬化、肝癌。因而,患者往往陷入困惑,到底该听谁的呢?
要明确乙肝“小三阳”是否需要治疗,首先要明确“小三阳”的人是不是属于健康的人。应该说“小三阳”的人不是健康人,因而应该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肝脏的炎症活动情况、肝功能的变化、乙肝病毒DNA阴性还是阳性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认为不需要治疗的专家是基于以前没有一种对“小三阳”非常有效的药物,尤其是干扰素对于“小三阳”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而做出的一种无奈选择。如果“小三阳”且乙肝病毒DNA阳性,肝功能检查反复波动,临床上常称为异型肝炎,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变异引起的,因而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但由于干扰素疗效欠佳,而且干扰素本身会引起病毒变异,所以一般不能用于“小三阳”患者的治疗。如果是“小三阳”,而乙肝病毒DNA阴性,肝功能正常,很多医生认为不需要治疗,但通过肝穿发现90%的患者的肝脏有炎症活动,而且有纤维化倾向,甚至部分患者已经出现了早期的肝硬化,因而这部分患者应该考虑进行抗纤维化治疗。40岁以上、病程达到10年的“小三阳”患者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预防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小三阳患者的情况并不比大三阳简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乙肝小三阳应检查HBV-DAN及肝功能,如果HBV-DAN(+)且肝功能异常,说明病毒复制,传染性强,应该采取以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如果乙肝两对半为小三阳,HBV-DAN(应采用PCR及斑点法同时检测;最好经肝活检证实))为(—)且肝功能、B超及AFP等均长期正常,则说明病毒已清除,无传染性,所以已无需隔离与治疗;因为目前尚无可在此类小三阳基础上进一步治疗乙肝的公认的而有效的药物;一味追求转阴而服用大量治疗性中西药物只会增加肝脏负担甚或招致不良后果。如果肝脏持续炎症活动,发生肝硬化的几率就大;枸杞泡酒不能喝。
我国乙肝“小三阳”患者非常多,约占乙肝总人数的30%左右,过去认为:“大三阳”转成“小三阳”表示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小,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这种认识是片面和有缺陷的。对于“小三阳”的患者一定要区别对待,该不该治疗视具体情况而定。
从理论上讲,所有“小三阳”患者都该得到治疗。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却应区别对待,有的需要及时治疗,有的却不需治疗。乙肝“小三阳”的存在无论是怎样一种形式,对人体健康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及时彻底地清除它们不容置疑。多年以来,医务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但是收效不大。有些“小三阳”肝功长期稳定,并无明显不适,却急于转阴治疗,花了不少冤枉钱也没有转过来,有的反而越治越坏;有些“小三阳”患者肝功长期波动,却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致使病情逐渐发展,最终演变为肝硬化。
遇到如下情况时,“小三阳”患者需要及时治疗。
1.有明显的症状,如疲倦、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等。
2.肝功能反复波动,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
3.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查呈阳性者。
治疗原则是:恢复肝功、抗病毒、阻止肝纤维化三结合。
治疗方法是:
1.口服拉米呋啶(抗病毒),每日一片(100毫克),6至12个月为一疗程;
2.口服复方鳖甲软肝片(阻止肝纤维化),每日两次,每次4至5片,6至12个月为一疗程;
3.口服肝得宁,每日两次,每次2丸,6至12月为一疗程。上述三药联合使用,疗效更佳。
遇到下面情况时,“小三阳”患者可暂时不予治疗。
1.身体没有明显不适,体力、食欲各方面和正常人一样。
2.肝功能系列检查长期保持正常。
3.定期复查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始终为阴性。这些人可不用药治疗,但非药物疗法值得一试,如体育休闲疗法、心理康复疗法等等。目的在于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整好生活规律,调动自身的潜力,清除病魔。
㈦ 小三阳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患者你好,常见的治疗乙肝小三阳的方法有,口服核苷药物治疗,注射干扰素,低频脉冲疗法,三氧抗病毒疗法,药物治疗在临床治疗上,是副作用最大,治愈率最低的治疗方法,长期服药,易出现肾毒性,病毒变异耐药,停药后反弹,久治不愈。干扰素副作用极大,另外有很严格的适用性,因此药物治疗不是治疗乙肝小三阳的理想疗法,乙肝小三阳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低频脉冲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