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舞蹈基本功训练有哪些
舞蹈基本功训练内容一般分为把上和把下两部分:
1、把上动作可分:擦地、蹲、划圈、小踢腿、跨掖蹲(单腿蹲)、腰、控制、压腿(朝天蹬)、下叉、大踢腿等。
2、把下动作可分为: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转、腰或翻身、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圆场步等。
1、舞蹈起源: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
2、舞蹈欣赏: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活动。舞蹈欣赏,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
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2. 少儿舞蹈基本功和技巧训练有哪些
一 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 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二 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三 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 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 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 ,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四 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4 五位脚,单手扶把 小踢腿组合
5 五位脚,单手扶把 移重心组合
6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
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五 踢后退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
六 劈腿跳
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七 大踢腿
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在学生取得微小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有些学生回家也经常自己练习,到课堂上教师可以明显的感到她的变化和提高,则更要适当的给予称赞,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八 下腰
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正下腰的姿态,告诉她们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
对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让她们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结束后注意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
九 劈腿
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
1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2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
3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 的竖叉.重复动作1
十 小跳组合
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
十一 舞蹈教学
根据学期开始时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哪些舞蹈剧目和小的舞蹈组合,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按时保质完成计划.在教授舞蹈动作时,因为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领悟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有耐心,细致的讲解动作要领,告诉她们每一个动作手和脚要往哪里摆,眼睛看哪个方向.示范之后,要帮助学生摆好动作造型.每个课时保证2-3个新动作,复习上一课时的动作.
1 局部组合训练
比如手关节的训练--转指,培养四肢协调能力的训练等等,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自己编排
2 背肌
在课程结束之前,让学生趴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直,手脚同时抬起,用腰和腹部作为支撑点,做背肌训练.每组10-20个,一般一至两组即可.
3. 舞蹈技术技巧和训练方法
一、抱后腿
1、先将腿和跨跟的柔韧性练到位,软度达到了才能搬上去。
2、腰部力量和柔韧度也要练到,不然也上不去。
3、注意事项:搬后腿时一定要正,后跨根充分外开(膝盖外翻),腿要开绷直;上身要正,要用到大腰,直立状态下搬后腿,腰腿跨的协调配合,还有你的控制能力。注意平衡。
二、练习跨根的软开度
跨分为小跨和大跨,小跨应该比大跨难练。
小跨:坐或者躺在地上,双脚蹬墙,双腿垂直于墙面,小腿与大腿要保持90度。两条大腿在一条线上,然后叫人帮你压两个膝盖。
注意:腰挺直,压的时候要两面同时进行,不要一面一面下,不要用猛力,一下一下的逐渐用力。
大跨:面对墙下横叉,双腿伸直,找人靠在你的后背上,慢慢往里推你的身体,直到拉平,横叉到180度。还可以躺下打开横叉,两腿伸直,两边同时向下压,直至脚挨地。多坚持一会,时间越长,越开。
三、腰部软度练习
跪下腰:躺在一个圆形的器具上面,就这样待着,时间一长就把腰部环节都拉开了,然后反复做几次(期间起来的时候要注意抱头下蹲,回腰,让腰收放得当)。
四、腰部力量练习
1、腹背肌:仰卧起坐,十个一组、一次五组;背肌的练习是趴在地上,手脚同时抬起,越高越好,保持三分钟,反复三次。
2、快速下腰: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下腰、摸地就起;反复练习,效果明显。
五、练前桥
首先要练习倒立,练习倒立中腰部的控制。腿在空中是呈竖叉的。
顺序是:左脚撑地、双手在左脚前撑地(注意抬头挺胸)、踢右后腿(空中竖叉,注意控制腰)、跟左腿、右腿落地、左腿落地、起腰。
六、压脚背
1、脚背软度,也就是绷脚出来的弧度。脚背分为大脚背和小脚背。大脚背最好有人帮你压,方法是:找人帮你,一手握住脚后跟,另一只手握住小脚背(脚趾关节上面一点),然后在外开的条件下,握脚后跟的手保持不动,握小脚背的手用力向外拉,拉的同时向下压,要保证脚踝处的筋都到小脚背。
2、脚的外开度。主要就是靠自己,多站站一位脚,认真练习芭蕾基训,对舞者以后发展很有好处。多做勾绷脚,绷到极致,在勾到极致。
七、侧空翻
侧空翻的要点:练习侧空翻之前要先练习下腰(摸底就起)、倒立(腰的控制)、侧手翻(速度与直立)。然后练习单手侧手翻,收放自如之后可以试着找空中的滞空,做侧手翻和空翻都要注意抬头挺胸。
身体的顺序应该是:单脚点地,双手向上伸直,掌心相对起范。前脚落地,腿弯曲,身体重心移动到前脚同时用力蹬地,双手打开两侧平伸,后腿快速向上踢,这是同时完成的。注意的是:倒重心,蹬地要用力,空中要抬头挺胸,腰要收住,踢后退好快,另一条腿要快跟,落地要轻。
八、点翻
点翻时要注意胸腰的翻转和头部的翻转。
点翻的要点:双手呈立圆,不能晃,上手摸天下手摸地;脚要点到位,在半脚尖完成翻转,脚尖点到你的正侧位,注意跨要提起来;大腰要立,胸腰要挑,在一个平面上完成腰的翻转,不能上下晃。
九、平转
1、平转是最基本的旋转。说几个要点:头要有留头甩头,盯住一个点,自然干脆的头引导你的.转,看哪就会转向哪。上身保持直立,腰控制住,不要松。双手侧平举,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转时向远方够。跨立住,不能松。两条腿要立直,半脚尖立到头。转时要保持身体的板状。双脚落地点在你的正前方,落脚方向要一致。
十、四位转
1、四位转能力的练习:半脚尖的力量和外开(练习脚推地的力量,一下立到头,重心在你的五个脚趾上,不要歪);跨部控制(转的过程中要锁住跨,不能泄);留头甩头。
2、四位转注意事项:半脚尖要立到位,立多久就能转多久。跨要锁住,不能泄,不能歪。上身放松,保持直立,注意不要挺肚子。要有留头甩头,自然到位,盯住一个点,干脆不拖拉。手要有打手抱手,给你旋转的劲,保持在二位。旋转中的劲是用身体带的,你的动力腿那一面的肩、跨、膝盖共同带动旋转。
孩子们在做动作时往往自我知觉比较迟钝,不善于按照教师的要求自觉地对动作进行自我纠正。
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地一个人一个人地、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纠正学生动作上的差误。
4. 怎样在家练舞蹈基本功
不晚不晚,只要有恒心,只要能坚持,就能练成很好的基本功。我今年14岁,记得11岁学的舞蹈,基本功练得非常好,全舞蹈房的第一呢,老师也很重视我哦,叫我当小老师,呵呵,对舞蹈的基本功也是很熟悉呢,让我来告诉你吧,舞蹈的基本功一般分为把上和把下两部分。 把上动作分:擦地、蹲、划圈、小踢腿、跨掖蹲(单腿蹲)、腰、控制、压腿(朝天蹬)、下叉、大踢腿等; 把下动作分为: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转、腰或翻身、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圆场步等。 家里一定有桌子吧,找一张和自己腰差不多高的桌子,把脚放上去,使放在桌子上的脚和另一只脚成90°~120°,慢慢的往下压,压到自己的极限为止,每天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韧带没有以前那么硬了,记住,中途不能放弃,一旦放弃,韧带就会变得和以前一样硬了,之后,你就开始练习下跨了,家里有沙发吗?沙发的后面是平的吧,注意一定要挨地平,不然就没有效果了,如果家里的沙发不是这样,就去找找看,一定会有的,如桌子啊,哦,对了,没有就去墙壁,墙壁是平的吧,找一块大一点的墙壁,面向墙壁,进行下跨,慢慢的下,两只脚挨着墙壁,第一次肯定不能把两腿全挨着墙壁,叫你爸爸妈妈帮忙,在后面轻轻的用两腿顶你的屁股,你的跨就会变得更开,一段时间后,你就可以下一个完美的横跨了,竖跨就不成问题了,接着,就是下腰了,每天睡觉之前,就开始练习,把上半身往床下放,下半身在床上,轻松的下去,没事的,你就会听见嘎嘎的几声,别吓坏了,没事,之后你反而会觉得更舒服,想经常这样练呢,不过,也别太久了,不然起来时就觉得有些晕了,听见嘎嘎几声后过半分钟就可以起来了,然后站在床上,两手向后,撑住大腿,头向后,放轻松,一分钟后起来,最后,趴在床上,头向前看试图去用两只手去抓两只脚,当你前身(腰)起来时,下腰就应该没问题了,下腰,下跨练成后,基本功就没什么大不了,最后姐姐提醒你,千万别太逞强,也别因为有一个基本功练好了就猛练,更不要练基本功太久了,那样两肩就会变宽,使你的身体成三角形,希望你能进步,还有什么不懂就来问姐姐吧 奥,打字累死姐姐了
5. 求舞蹈基本功练习方法!!!!!
练习搬腿方法:大腰我能下到这样~
有空的时候,可以练练大踢腿,有助于韧带的拉开~
6. 舞蹈基本功除了下腰还有劈叉还有什么吗
舞蹈基本功包括除了下腰、劈叉之外,还有压腿、压肩、推脚背组合、踢后退、劈腿跳、大踢腿、劈腿、小跳组合等。具体的练习方法如下:
压腿: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
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压肩: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推脚背组合: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
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 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
踢后退: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
劈腿跳: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大踢腿: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劈腿: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 的竖叉.重复动作。
小跳组合: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
7. 舞蹈入门20个基本动作是什么
一、素质训练
素质训练是对初学舞蹈的学生身体各部位的作用。初学舞蹈的学生,对舞蹈的接触情况不同,在理解与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样,身体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素质训练就是为了解决学生身体自然条件的差异,缩短学生身体素质和专业需要之间的距离。素质训练可分为腰和腿的“软”“开”两个部分。
舞蹈是用人的肢体语言表达的,要使学生尽快达到肢体所需要的素质条件,应从“软”开始。软度训练中可分为肩、胸、腰、腿、胯几个部分分别加强训练。
1、压肩胛带是训练肩和胸的软开度。在训练过程中可用趴把杆前压肩胛带,也可以两人一组互相后拉肩胛带。
2、腰是身体运动的轴心。腰的软度训练是为了增强腰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训练中,我们可以用地面吊腰、把杆吊腰和下腰、甩腰来练习。
3、腿功是舞蹈中最重要的,舞蹈中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深厚的腿功才能完成。训练中,把杆上压腿使腿内侧的肌肉韧带得以舒展达到软的效果。而大踢腿则使腿部不仅有软度,还更加强了腿部肌肉的力量。
4、胯的软度即是髋部的开度。舞蹈中,胯的作用也很大,可以扩大动作的空间范围,增大动作的幅度,使身体的下肢更具有表现力。训练中,可用坐地分腿练习和躺地分腿练习。趴青蛙、躺青蛙也是增强胯的软度的好方法。
二、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即塑造身体的形态姿势,使身体各部位达到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整个动作更具美感。形体训练是构成舞蹈语汇的基本条件,是推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在这里,一般分为“扶把动作”和“离把动作”训练。
扶把动作是借助把杆进行对身体的柔韧、力量、重心、美感的训练。主要以腰和腿的基本功训练为主。腰在达到一定的程度下,必须柔韧地灵活地运用。在把杆上,我们可以用胸腰、前旁后下腰、单腿前后下腰、跪下腰等训练项目。腿的训练包括胯的开度、腿的力量、膝的直立、脚踝关节的柔韧灵活和脚背的绷提。
在训练中,可以围绕芭蕾基本元素“开、绷、直”来完成。
开:指髋关节向人体两侧外开。腿部运动过程中,从髋关节到膝关节再到腕关节、脚趾尖全部向外转开,这样可以舒展人体的线条,使整条腿看上去更修长更具有表现力。训练中,可以用蹲等练习。
绷:指脚背有力地绷提。使脚的线条显得更加修长漂亮。训练中可以用檫地、小踢腿、划圈、控制等项目练习。
直:指在动作中,主力腿和动力腿的膝盖都必须直立稳定。训练过程中,在没有特定动作需要下必须要求直,使腿更修长优美,增强了身体的表现力。另外,扶把动作训练的应用可先用慢速或中速的音乐伴奏,然后再用快速的音乐。但必须节奏鲜明,使学生易懂,从而增强动作的记忆力。
离把动作训练主要训练学生在完全脱离把杆的情况下身体做到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通常都以小组合练习。如离把的檫地、控制、小跳、大踢腿等。组合的音乐伴奏一般用四分二拍或四分四拍,采用一些欢快跳跃节奏鲜明的音乐可以增加学生对动作的兴趣,促进组合的完成。
三、技巧训练
学生在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能力基础上,进行技巧训练。技巧有一定的难度,是技巧性很强且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包括“转、翻、跳”等特技。无论从数量、质量、速度及姿态等方面都要“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的能力、条件、特长来“因材施教”。
训练中,以单一项目反复训练为主,力求达到稳、准、动作流畅的标准。
1、转即旋转,以身体垂直于地面的轴心,给予恰当的动力,沿着一定的方向三百八十度的旋转运动。旋转一般有原地自转,移动转和空中转。
2、翻即翻身。以身体的中心线为轴心,翻转三百六十度。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腰翻身、点翻跟串翻项目进行训练。
3、跳就是跳跃,即在空中形成一中优美的造型姿态。
四、舞姿训练
舞姿即身体的基本姿势形态。舞姿讲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体躯干、腿部、手臂、头和眼睛的协调性而完成。基本舞姿包括手脚的基本形态姿态,基本位置,部法的训练,配合腰腿功、技巧形成一组具有高度的雕塑性、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教学中,应该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
1、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
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
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2、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3、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4、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1)、(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2)、(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3)、(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4)、五位脚,单手扶把小踢腿组合
5)、五位脚,单手扶把移重心组合
6)、(双手/单手)转腰组合
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5、踢后腿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
6、劈腿跳
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7、大踢腿
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
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8、下腰
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正下腰的姿态,告诉她们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
对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让她们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结束后注意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
9、劈腿
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
1)、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2)、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
3)、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的竖叉,重复动作1。
10、小跳组合
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
8. 女子舞蹈技巧有哪些
跳:大跳,凌空越。大射燕跳。倒踢紫金冠。横飞燕。
转:四,五位转,平转,跳转,跪转,挥鞭转。
翻:踏步翻身,点翻,串翻,吸腿翻身。
软度:搬腿前旁后。下腰,下跨。
毯技:前桥,后桥,云顶,蛮子。
(8)推脚背后软翻训练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预防受伤
根据调查有氧舞蹈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依次为胫骨、脚、背、膝、踝,
产生有氧舞蹈的受伤的主要原因是运动过度,脚扭伤。韧带拉伤等。
产生有氧受伤的原因:
1.外因,服装鞋的问题、准备活动、放松、伸展不充分、动作有问题、教练教法不好等
2.内因,自己的舞蹈技术掌握不够,调整不够,腿太紧,髋部没力,急于求成。
预防有氧受伤的方法:
1.针对外因可以,穿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准备活动、放松、伸展要充分、跟好的教练等。
2.针对内因可以,选择自己适合的课程、不急于求成,同时要注意自己身体基本素质的提高。
9. 学那些舞蹈基本功的技巧可不可以告诉我一点点 最近学舞蹈老师总是让我下腰可以到地 劈叉也要撕下去
如何练舞蹈基本功
一 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二 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三 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 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 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 ,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四 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4 五位脚,单手扶把 小踢腿组合
5 五位脚,单手扶把 移重心组合
6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 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五 踢后退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
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
六 劈腿跳
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七 大踢腿
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在学生取得微小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有些学生回家也经常自己练习,到课堂上教师可以明显的感到她的变化和提高,则更要适当的给予称赞,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八 下腰
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正下腰的姿态,告诉她们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 对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让她们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结束后注意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
九 劈腿
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 1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2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 3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的竖叉.重复动作。
十 小跳组合
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
十一 舞蹈教学
根据学期开始时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哪些舞蹈
剧目和小的舞蹈组合,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按时保质完成计划.在教授舞蹈动作时,因为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领悟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有耐心,细致的讲解动作要领,告诉她们每一个动作手和脚要往哪里摆,眼睛看哪个方向.示范之后,要帮助学生摆好动作造型.每个课时保证2-3个新动作,复习上一课时的动作. 1 局部组合训练 比如手关节的训练--转指,培养四肢协调能力的训练等等,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自己编排 2 背肌 在课程结束之前,让学生趴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直,手脚同时抬起,用腰和腹部作为支撑点,做背肌训练.每组10-20个,一般一至两组即可 谁说成年人就一定腰腿硬来着?我希望通过科学而循序渐进地练习,能开个好头。
成人不比少儿的韧带弹性好,由于少儿的韧带尚有一定的弹性,而且出于生长发育期,具有可塑性;而成年人的韧带往往更“牢固”,所以想要提升软度,一定要在充分热身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等)之后再进行。
首先是热身运动,越充分越好! 最开始是小幅活动脚腕、手腕、脖子、腰、膝盖。
1、快走慢跑--其局限性在于仅仅锻炼了足背脚踝和膝盖髋关节,上身(包括头颈肩臂胸腰)的锻炼就非常小,几乎没有。
2、简易体操--这个运动我比较推崇:因为进行了全身关节的柔和运动,强度不大;但是不常用,因为它缺乏了更流畅的韵律,所以吸引人的程度好像不大。
3、舞蹈组合--不要长于20分钟,一定要是比较简单的群舞动作,以古典民族舞的动作为好!我个人认为民族古典舞的动作是全身性的运动,而且加练了身韵,贯穿呼吸,不仅热身,还能够练习基本功,更容易让练习者沉浸于自我陶醉中。
注意如果肌肉和韧带还没有活动开,压软度是极容易受伤,且不易恢复的。 其次是幅度渐增的软度练习。 主要是压腿、压腰。 练软度初期必须有老师指导,因为力度、角度、甚至腿、腰部肌肉的用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当,可能肌肉变粗事小,韧带拉伤事大呢。
压腿--要伸直了膝盖、绷紧了脚背再压,不论腿在前还是旁还是后面(后面是最容易让我们忽视的了!);
前腿:背要直立着以腹部带力压前腿,尽可能让肚皮贴腿,而肩还和腿有一点距离为好!
旁腿:弯曲的一侧腰应该似跨过小山一般,立住了腰椎尾椎,在上段腰椎和下段胸椎处侧弯。抬到三位的手不要向前倒,弯曲的一侧肩膀不要跑到旁腿后面!!一定要用背去找腿!!脸要向天棚看。哪怕第一次甚至几年后三位上的手也握不住旁腿也千万不要急功近利地把肩膀搭到腿上或者腿后。髋关节不要太往回缩(容易发生坐髋,将发展为屁股大),也不要太往远伸,否则控制不稳。当然,为了拉伸韧带而横着远伸的除外。我个人的感觉是:压旁腿抻腰的作用似乎更大于压胯。但是当主力腿弯曲,动力腿(被压的腿)伸直压的时候,练胯的作用很好!大家可以在直腿旁压之后,弯腿压压胯。
后腿:搭在后的腿务必要伸直、外开!!也就是说不要脚背直冲下方!两个肩关节、两个髋关节要在一个平面上!!腰要拔直拉长了向后压,放在三位的胳膊要先行。然后可以弯主力腿下蹲,此时明显感觉
到大腿内侧筋有抻拉感,但可以忍受。这就对啦!耗一会儿!下叉--和把杆上压腿的原则没什么两样。但是压叉的软度提升效果远好于把杆压腿!! 纵劈:注意后面的腿要伸直、外开!前腿要伸直绷脚背!肚皮贴前腿,抻直腰向后弯。如果有人帮你踩髋关节,那么后腿的功夫会迅速大幅增长!!再帮你搬胳膊,那你站着搬后腿的问题将在几个月后得到解决啦!横劈:先别急!先压青蛙!震颤着压大胯小胯,耗一会,再震颤着压一会,然后开始伸直腿压腿。和前腿差不多,肚皮往地面靠!此时韧带实在是让我们疼痛难忍啊,那就在能忍受的最大限度上耗上一分钟。然后再震颤着压压,共计五分钟吧--横跨最难压了,因为韧带又粗又韧数量还多!好好下功夫吧!踢腿--三分压七分踢!伸直主力腿动力腿(这个直可真难做到,但又是非常重要的),绷直脚背,脚背带着上踢(踢不高也没事,范儿一定要对!)。要快速上踢,在最高点控一下,然后相对慢速回落。踢上15腿,再稍微放松一下对自己的要求,把腿尽量踢高地,踢上10-15腿。
下腰--胸腰比大腰似乎容易啊。我就是胸腰好但大腰差很多。胸部拔着腰部抻长着(切记切记!!)
才能下后腰,在三位上的双手带着头向后向下,弯到极限,胸式浅呼吸,坚持半分钟到一分钟。注意!!安全第一!最好在软垫上进行,旁边有人把着!!由于我们不是专业学生,不必非在一个月内或几个月内解决软度,所以,必需从能接受的程度开始练习!我练习时,是以能忍受的疼痛程度为限,振颤着压,再持续性用力压,然后再振颤性压,最后多踢腿或甩腰。--腿踢得高了没事,腰可千万不能甩大了!最后是充分放松伸展运动! 什么中间练习啦,小跳啦,动作组合啦,伸展运动啦,二十分钟吧。 软度绝对是一分汗水一分疼痛一分辛苦就有一分收获,没有任何捷径 舞蹈也一样,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当你每天忍受着挨过“抓心挠肝”式的疼痛后,进步的喜悦也就向你走来了。不过,练功的进步好似蜗牛,回功的速度可绝对赛兔子!!
--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