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心理学考研疑惑
心理咨询师只是限于心理咨询这一个方面阿,再说是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
跨专业没有任何限制的,再说现在每年心理学跨专业的考生都占到了接近一半。只要用功努力就好,再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啊~现在大都是统考了,考研 普心100 发展+教育70 统计+测量70 实验60 这是全国统考的,如果学校不参加统考是自己命题的话那就不一定了。
你现在主要是多看书,增加积累。推荐一些~大都是各大高校考研指定教材和经典教材。
普心(包括心理学史):
《心理学与生活》,(美)理乍得-格里格、菲利浦-津巴多着,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88元
《普通心理学》 孟昭兰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32元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5元
《认识心理学》王苏、汪安圣 北大 18元
心理学导论 黄希庭 人民教育出版社 定价:30.8元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叶浩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 定价:28.8元
人格心理学 郑雪 暨南大学
发心
《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林崇德 22元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张文新
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 人民教育出版社 定价:22.9元
教心
教育心理学 冯中良、伍新春等着 人民教育 定价:35元
教育心理学 潘菽 人民教育出版社 定价:20.4元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8元
统计与测量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 北师大出版社 张厚粲 44元
《心理测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郑日昌 21.7元
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崎 暨南大学出版社 定价:24元
实验
《实验心理学》朱滢2000年北大出版 32元
《实验心理纲要》杨博民1989北大出版 38元
《心理学研究方法》北师大 王重鸣 14.6元
实验心理学 孟庆茂 常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26元
《实验心理学》 浙江教育杨治良 68元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董奇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2
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人教 2004
如果内容一样的,比如普心,只买一本就行,其实内容差不多~
加油哈~~祝成功!
㈡ 想学点心理学,有什么好的书籍或则学习方法推荐吗
我也喜欢学心理学,以下是我转载的,忘了哪个网站了。除了下面提到的书籍之外,我知道一本书叫《心理医生》,很不错,适合没有基础的人学,能够提高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另外,你在网上搜一下,有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电影可以看看。
转载开始······························
应该是每一个学心理的都是从普心开始的
因我们学的的是师范类,所以会有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但一般本科阶段都是打基础的,所以学校也不会偏重哪一方面,只有继续深造才会分的很细
大一时我们普心的教材是 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这本教材还不错的
(个人一直比较推荐的辅助书是 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和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心理学与生活》
两本书都各有特色,前者传统的风格,后者一直有修订,最新的内容都能找到,而且看起来不乏味,只是价格偏高些 )
黄希庭的《心理学导论》个人不怎么喜欢,很老腔调,感觉没有可读性,很枯燥的一本教科书
发展心理学我们用的 华师大 刘金花的《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的那本也是常用教材,我们上一届就用的,当时我们两本结合着学了这门课
社会心理学的教材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本不怎么样,可以随便找本看看,因为一般的体系都差不多的
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市场营销心理学 这几门也是一般的书都可以用,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学应用的话要学好实心和统计
我们学实心用的是 北师大 朱滢的《实验心理学》,确实很难,虽然只要学几章内容,但我们碰到了一个水平不怎么样的老师教这门课,所以可谓学得一头雾水
很多人推崇杨志良的那本,我也没有认真去比较过,因为实心对于我这个文科出生的人来讲比较恐怖
统计也是一样,我是比较恐惧于数理这一类的,北师大 张厚粲的《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是说的比较多的一本了,我们也是用的这个
我们有一个老师 喜欢选国外译着,确实都是很好的教材,也一直很喜欢看这些译着,因为国内那些教授出的很大程度都是翻译转载,而且同个人出几本书都是大段相同的文字(中国的学术现状如此),我们碰到的不少
另外个人比较喜欢的一门课是 心理学史(可能是教授的老师的缘故,讲得很棒)
学校发的课本比较一般,我强烈推荐的是 华师大出版的《心理学史导论》美国心理学大家 赫根汉的着作(有我们老师参与翻译,确实是值得拥有的)
其实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不会像想的那样有趣,但回顾一下确实收获也不少,心理学是源自哲学和生理学,而且现在心理学在向每一个学科渗入
知识的相互融合会撞击出很多火花
另外学习的过程中最好能先读透一本基础心理学的书,在对心理学的历史和流派有了很清晰的认识后再多选择一些书来对照着读
一、请教领域内的大师,让他推荐代表性的几本书。这几本书要精读。
然后再读这几本书后附上的参考资料中的书籍、论文等,这时候的读书是泛读(如果有时间的话,参考书目录前五本书也最好精读,如果作者不是以姓氏笔划排列的话)。
再然后,又按照这批书后附上的参考资料目录中的书籍、论文等再泛读。
这样三次之后,基本上可能把这个领域内的东西都了解了。
二、对心理学而言,我建议先读心理学史的书。毕竟所谓的普通心理学里的大多理论都是从心理学史中整理归类而来的,也就是说普通心理学只是把心理学纵向几千年积累而来的理论,经整理让它们“浮出水面”,以横切面的形式呈现给我们。记住: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横切面,心理学史则是心理学的纵切面,两者不可偏废其一。
三、读书要作笔记。书要买两本,一本当资料收臧,一本就当作笔记本,思想火花就写在空白处。"一本正经"作笔记是精读的事,平时再这样太固板,可是一有火花,等找到笔记本,那火花早去爪哇国了,所以,就直接写在书上,思想火花比书钱更加有价值。
四、读书要反复地读。为什么?"温故而知新",老夫子说的,几千年都推不倒,想必是有理,事实亦如此。 而且每读一次我们的知识体系都会有所改变(即认知结构的改变),这样下次再读的时候你的认知结构的状态已经不同于上次了,它必然会在你读的过程中再次重组已有知识,如此循环往复,认知结构一次一次重新建构,书中之真意也便逐步显现,此“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也!
五、技术性书籍不要背,只要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在什么地方,包括放在书架上的什么地方。用的时候再去细看。比如,我们现在用SPSS比较多,但是,我们要清楚,建模SAS比SPSS更好,要清楚SAS的那一个模块更适用当前任务。至于具体怎样cao作,时候再翻书。原因就是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最出效率的地方。
六、带着问题读书。也就是要让自己处于意识的激活状态,准备好信息加工(要有主动加工信息的动机,而动机本身就是有目的的),这类似与桑代克的准备律。就像程序员一定要写程序,研究生一定要做项目一样。带着问题读书与往脑子里"灌"书有本质上的不同。带着问题读书往往会不知不觉中建立起适合您自己的读书策略,而且这个策略系统还是一个动态的呢,会根据您的知识结构而变化,进而达到实时的最优化。
本帖是我在http://qnzqy.blogchina.com/看到的《心理学读书策略》一文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并加上一些自己的看法而写出的(蓝色字体部分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加的),其下的推荐书目也作者列出的,其特色是涵盖了西方学者、苏俄学者和国内学者的主要着作,我也据自己的经验列出了几本,请大家不吝赐教,多多交流嘛!
心理学史:《现代心理学史》 [美] 杜·舒尔茨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言流畅、说理明快,尤其适合本科生读,不过国内翻译的版本比较老,好象是根据第三版翻译的,这本书在美国直到现在还在修订出版,最新版本的是2004年的)《心理学史》[苏] 米哈伊尔·雅罗舍夫斯基 上海译文出版社《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体系明晰,涵盖较广,内容相对较新,不过由于是编着,全书各章的写作风格难于统一。若欲了解最新发展,郭本禹《当代心理学新进展》可以一看;另外,高觉敷的《西方近代心理学史》《西方心理学新发展》较有理论深度,虽然体系稍微有点乱)
《心理学史导论》B.R.赫根汉 着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值得一看
《心理学史》[美]黎黑 浙江教育出版社(是一本较有特色的心理学史着作,被列为心理学史着作“新史”的范畴,是国际影响较大的着作)
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教授胡寄南,在他生命的晚年,也为有志于心理学研究的学生开出了18种普通心理学书目。如《普通心理学》(曹日昌)《心理学纲要》(克雷奇);他还开出了《社会心理学参考书目》14种,其中9种是国外学术专着。
《心理学纲要》[美] 克雷奇等 文化教育出版社《普通心理学》[苏] 彼得罗夫斯基 人民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导论》黄希庭 人民教育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苏] E·C 库兹明,B·E 谢苗诺夫 卢盛忠译 杭州大学心理系《社会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第四版)》[美] 埃德温·P·霍兰德 广东教育出版社《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 上海人民出版社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研究中的实验设计(第五版)》[美] A·L·Edwards 四川教育出版社
《社会研究方法(第八版)》[美] 艾尔·巴比 华夏出版社
《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 人民教育出版社
最近新出版的是《心理与教育研究法》董奇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心理学书籍介绍:
一。心理学导论及普通心理学入门书籍:
1。《心理学与生活》
这是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的,也最流行的的心理学导论或普通心理学的首选入门书,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非专业人士都可以看懂。理乍得·格里格与津巴多合着。
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书中大量穿插着心理学实验的内容和丰富多样的图表及心理学测验,使人们在读起来非常翔实可信也饶有趣味,显得那种浓汁收汁的厚醇的多汁多味、行文没有普通教科书的生涩感。
2。麦尔斯的《心理学》
与上一本一样,都是最好的入门心理学导论书籍,之所以买这本书,就是因为看到了老麦写的《社会心理学》,那本书不仅写得有趣、信息量也很大。 猜想这本书同一个作者,也会同样风格。果不其然。不过在原来《社会心理学》中的那些随意夸夸其谈的发挥,从电影到生活琐事的联想发挥,在这本《心理学》中似乎收了很多,没有了原来任意潇洒的浩瀚劲,叙述正规了些。
很多网站上留言说这本书纸质怎样怎样差劲,当初也就是因为这样留言才没买,后来在书城看到样本,觉得纸质与其它的书来比也差不多,也没见到怎样差劲。差劲的只是其中的图片部分,因为图表部分可以重新制作,而图片部分因为原书是彩色印在铜版纸上的,现在翻印成黑白色又印刷在普通的纸张上,所以很多图片有点模糊不清,有些影响观赏效果,但这些图片只是正文的锦上添花,如果全部采取彩印的话恐怕价格至少要翻倍了。没办法,价格与效果只能取平衡了。
3。《心理学导论》
轻工出版社出了一系列的心理学书籍都不错,这本书在国内好像影响比麦尔斯的还大,刚拿到,粗看了一下,觉得论述的正统性比前二者要清晰,虽然同样是案例丰富,在陈述上偏正统,符合用惯了国内教材的逻辑习惯、受那些想对考试有帮助的专业学生的青睐。粗看的印象,这本书完全可以与前两本媲美,非专业的学习,只是想以一种散漫放松心态去了解心理学的读者,似乎《心理学与生活》和迈尔斯《心理学》的叙述方式更轻松一点;如果你想正襟危坐的传统习惯当作一门学问去研究心理学的话,这本书正合适。 三本导论书都无需专业知识、都可以很轻松地阅读。
4。《心理学的邀请》
这本书的书名其实翻译的有问题,我认为应该译为《心理学之邀》或是《心理学之门》,这才是作者的本意。这本书虽然也是心理学导论书籍,但不像前三本那么详细把主要心理学分支都讲述,而是取其中与人类直接有关的话题,这本书更加通俗有趣,读起来更像一本科普书或是生活指导的书籍,但它没有包括普通心理学的的很多方面,如社会心理学等,仅仅作为心理学导论或是普通心理学的指导书籍的话,还不够全。
以前总以为《社会心理学》相对应的就是《人格心理学》,一个讲社会、一个讲个体,其实这种想当然的理解很不全面,首先《人格心理学》只是从个体来说的一个方面,其他还有认知、发展等角度的内容,所以说如果真想找一本《社会心理学》相对应互补的最好的书籍恰是这本《心理学的邀请》,这两本书的搭配正好符合最初的理想。
二。心理学主要分支:
5。《社会心理学》
我一直有个错误想法是《社会心理学》与我们生活直接关系不大,看了以后会觉得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任何社会及他人都会对个体的习惯、行为有着显着的制约和影响,那些从众、说服、偏见和吸引都是社会心理学中非常有意思的话题,那些人与人的沟通、误解、冲突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更经常遇到的问题。 麦尔斯这本是自己最先看的心理学书籍,也就是看了这本书才激发自己系统研究一下心理学的兴趣,这本书就其有趣性是所有里面最好的一种。
6。伯格《人格心理学》
伯格看到的这本《人格心理学》很多地方都很推崇,其实就《人格心理学》这课目来说就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佛洛伊德、荣格和菲洛姆等流派的理论,很容易绕在理论中而让人感到乏味,可伯格这本确实写得生动而阿案例丰富,看来一门学科,什么样的人去写,是由截然不同的效果,可以把这样一个枯燥的主题,写得这么生动盎然,这就是个体间带来的知识教授度的差异。
7。《认知心理学》
本来在买那本《生理心理学》时,觉得可能会有点枯燥,认知心理学是讲述人类的:注意、知觉、意识、记忆、知识组织、语言、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以及创造性、人类智力和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与我们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密切些,因该更有趣和通俗些。 可买回来后却发现《生理心理学》反倒容易看进去,而这本《认知心理学》应该是本篇所列的书目中算是最枯燥的一个。 就如当初认为与个体有关的《人格心理学》就一定比《社会心理学》更实用、更有趣,实际上,没有比,麦尔斯那本《社会心理学》更贴近我们生活的本身,更饶有兴趣能让人一口气通读下去了。
8。《生理心理学》
这本书整合了神经科学和生理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绍了生理心理学的起源、研究方法、感知觉系统、睡眠、生殖、情绪及心理障碍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这本书专业性较强,一般普通的兴趣爱好者,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习惯的话,不一定能通读下去。个人认为普通爱好者读第一部分的导论性书籍加上社会心理学那本,就足够了,从不知道心理学到读到那些,这其中的收获颇丰。但如果在看完那些心理学导论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收获,再看第二类专业领域的分支心理学,觉得有点不值,因为花的时间、耐心和精力成倍增加,而获得新知识、新收获的回报率反倒低。
如果自己还有其他社会科目没有涉及的话,倒是建议学一些其他领域的入门书籍,要比继续深入钻研心理学下去人生收获回报率更多,毕竟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开阔眼界、是为了实用和知识横向贯穿起来,而不是那一些很深的理论去炫耀之母目的,所以投入产出的划算比是首要该考虑的因素。
9。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研究的是: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否有心理?他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在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等各个年龄阶段中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它是按照什么规律发展变化的?这些发展变化在人的生活和发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所有这些,都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所必须阐明的问题。
很多的发展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类的某个阶段,而费尔德曼的这本研究的是从怀孕那一刻到死亡,从身体上、认知上、社会上,以及人格上的人类发展的整体概观。
10。《异常心理学》
三。心理学类的补充书籍:
11。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以前总是对心理学有种怀疑心理,认为对人心理这些东西是最难估摸和揣测的,但自从看了这本书后,才发觉很多心理学的结论都是有科学的心理学实验而得之的,尽管推论过程中不乏主管色彩,但实验的事实还是非常有科学根据的。
12。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
此书与同类的实验心理学相比是它不是一本说教的理论书籍,而是一步一步通过实验来阐述问题,特别可以与《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那本书放在一起对比看,会很有意义。
这本书不难读懂,但重点是教学生如何做实验设计,所以一般的兴趣读者不建议读这本。
㈢ 苏州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相关问题
最后附 专业课资料。苏大是按全国A区的分数线划的。我们这年(2010)是310。09是300。至于好不好考,那就得看你自己了。不过苏大对于我们心理本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是中等难度。自主命题的学校本来就少,竞争也就没那么激烈。还是挺轻松的。关于培训班,老实说心理学方面的辅导班很少。统考的辅导班全国也就那么三四家。像恩波什么的,在北京上海的话会多点。其他地方一般没有专业课辅导班。我们系去年好像是公益性地开了一年,今年就不干了。主要是没老师,因为老师是不让经商赚钱滴。。呵呵。其实自学也挺容易,很多跨专业考的都能考上,因为专业课很简单,就是使劲背。我听过的跨专业考试一般专业课都没问题,关键还是英语和政治。苏州大学心理学专业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
专业名称及方向考试科目备注参考书目
0771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初试: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606普通心理学
④418心理学研究方法
复试:
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笔试)
2、综合(面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实验心理学
②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初试及复试:
1、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等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叶奕乾编着《现代人格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加试:
1、郭秀艳着《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敏强主编《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01心理咨询与辅导
02学习与思维
03品德心理与教育
04认知与智力发展
㈣ 应用心理学考研专业科目有哪些 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入学考试科目一般为:政治、外语和心理学专业综合三门。
心理学考研推荐书目:
普通心理学
00《普通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彭聃龄主编
《普通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叶奕乾主编
发展心理学
00《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林崇德主编
教育心理学
00《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冯忠良、伍新春等着
00《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琦、刘儒德主编(补充知识)
心理统计
《教育统计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孝玲主编00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 张厚粲
心理测量
00《心理测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郑日昌等着
00《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 戴海琦等主编(补充知识)
实验方法
00《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杨治良(最经典的复习书)
00《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 滢
00《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董奇(有时间一定要看)
00《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郭秀艳(最新的书,有新内容,作为补充)
《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学民 舒华主编
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普通心理学占了总分的三分之一,这部分要识记的内容多一点。你要是复习好普通心理学,基本上考研成功已经离你不远。相比较来说,感觉和知觉章节相对较难复习,各节联系性小,知识琐碎,涉及生理的知识多一点,理论性比较强,很多跨专业的文科生相对要困难,因为相关的知识经验较少,所以尽量要多看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四章过后,各节联系性比较紧密,再就是实用性比较强,能够很好地与生活联系起来。总的来说,这部分需要多做笔记,各种记忆策略相互运用,多与生活相联系。关于记忆策略,你可以尝试一下哪种比较好;关于问题解决,你可以思考一下,哪些因素影响你正确解决问题。普通心理学是重中之重,占到100分,多用时间是值得的,这部分记忆的东西多。只要你肯努力,完全可以得高分。
第二,发展和教育心理学占70分,这部分的区分度比较大,最主要的失分点在于发展心理学内容较多,知识零碎。主要记忆策略在于:首先,你要看到各年龄阶段有很多的相似性,都是总括各年龄阶段特点,接下来是生理特点,然后是从认知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两方面展开,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影响因素,社会性也是年龄特点、影响因素。0到18岁的发展还是重点,老年发展也比较热,多关注一下。教育心理学相对要简单,内容少,框架比较清晰,按照大纲,按部就班的去复习就没有问题了。往年考研学习理论涉及的题目要少一点,注意今年可能会有变化,两种学习理论的比较,多关注一下。
第三,实验心理学占60分,这部分08年和09年只考论述题,今年简答题很可能会涉及。简答题考点主要包括自变量操作和无关变量的控制,各种实验设计类型的优缺点并进行两两比较,再就是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的区别和信号检测论。具体实验做到理解,能够说出自变量操纵、因变量测量和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即可。实验设计必考一道30分的题,这一点没有可以怀疑的。
第四,统计测量占70分,论述题中的实验题必考统计方法,但是,不会超出T检验和方差分析,这两章是重点。再就是相关,这部分与测量结合最密切,各种信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做到能够熟练使用。测验的四度(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和测验编制及测验的施测要重点掌握。
推荐书目 说明
北师大版本的彭聃龄老师的《普通心理学》可视为权威;其中所有章节基本上都能与考试大纲相吻合;
北大的孟召兰老师的《普通心理学》可以作为辅助版本,其中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情绪一章;
《心理学与生活》则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加以应用。这本书可以培养你将应用心理学知识于生活中的思维。
《发展心理学》主要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北师大林崇德老师的书为主,这本书是发展心理学中的经典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北师大朱智贤老师的《儿童心理学》以及华东师范出版社的刘金华老师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可以作为辅助教材,加深对发展心理学的了解。
《教育心理学》以北师大版本的陈琦、刘儒德老师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为主,虽然这本书只覆盖了大纲90%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都讲的很详细。
另外,北师大冯忠良老师的《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值得一看。
《实验心理学》,目前没有任何一本书是覆盖大纲所有的内容的,而这一部分又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因此建议在复习的时候多看一些书,增进理解。主要推荐的有人民教育出版社郭秀艳老师的《实验心理学》,以及北大版的朱滢老师的《实验心理学》。理科基础好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北师大孟庆茂老师的《实验心理学》。另外,如果想对实验设计报告多了解一些,可以看北师大的张学民的《实验心理学纲要》。
《心理学统计》,比较权威的是北师版的张厚粲的《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如果逻辑思维能力好的话,推荐北大的甘怡群写的《心理与行为统计学》。
《心理测量》主要可以看看暨南大学出版社的戴海琦主编的《心理与教育测量》。人教版的北师大郑日昌写的《心理测量学》则是对各心理测验介绍的比较详细,有条件也可以买来看看。
祝你好运!
㈤ 跪求心理学大师:解决我学心理学的问题。。我很苦恼,解决的追加200分!
我建议你先找一本<实用心理大全>看看.上面包括了:儿童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恋爱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等很丰富的内容.
这本书我看过的,绝对是好书.如果不需要那么专业的书籍,建议你读以下可帮助你入门的书:
1. 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
这本书,它主要是对当代心理学的三大流派(精神分析,行为,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的思想进行介绍和比较分析,作为心理学入门书籍值得一读。
这本书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关于弗洛伊德的介绍,他最出名的是关于人的性与破坏本能造成的各种心理障碍,对梦的解析。但个人觉得他的理论中直到现在都对大多数人有用的部分还是关于自我的防御机制。了解这些机制对我们面对困境时采取合适的态度很有帮助。
2.《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也是被许多国家大学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课程选用的优秀教材。不仅如此,这本教科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3.《三种心理学》
这本书介绍了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应该算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籍。
4.《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
是另一本美国着名心理学教科书。本书译自原着最新修订的第9版,并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员组织翻译。
这两本书都是大部头,但写得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同时其内容又都包含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信息,实为心理学爱好者最佳的入门书。
5.《精神分析入门》
它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
6.《自卑与超越》
是阿德勒最有影响的着作,在国内曾被多家出版社出版。较近的阿德勒译着有贵州人民出版社的《理解人性》(2004)。
顺便附加:
以下书单是大学心理学专业书籍,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研读一下哦!
《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彭聃龄;定价:55元
《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定价39.8元
《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郭秀艳编,杨治良审;定价56.2元
《实验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作者:杨治良;定价:68元
《实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孟庆茂,常建华;定价26元
《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林崇德;定价21.2元
《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郑日昌;定价21.7元
《心理与教育测量(新版)》,暨南大学出版社,作者:戴海崎,张锋,陈雪枫,定价32元
《当代教育心理学(新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刘儒德,陈琦,定价53元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冯忠良、伍新春,定价:35元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张厚粲,徐建平,定价:45元
《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张学民,舒华,定价45元
《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张学民,舒华、韩在柱,定价40.30
《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朱智贤;定价24.30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董奇;定价45元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叶浩生;定价:28.80
辅导用书推荐
2008年考研心理学备考核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毕鸿燕、卫垌圻;定价32元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要点解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周宗奎;定价48元
《最新版研究生专业课统考心理学大纲解析》,中央编译出版社,作者:高教文科编辑部;定价45元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辅导全书》,山东人民出版社,作者:杨昭宁;定价:60元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指南 心理学专业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编;定价58元
推荐书目:http://iask.sina.com.cn/browse/download.php?path=/81/73/52/1465817352.6294389.doc&filename=心理学书目.doc
㈥ ...我刚把心理学与生活看完 想知道接下来应该学习什么。。。想偏重心理咨询方面的 呜谢谢。。。
性理学与生活是基础心理学,要想深入学习还要从专业系统的学习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认识心理学》王苏、汪安圣 北大
心理学导论 黄希庭 人民教育出版社 定价: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叶浩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格心理学 郑雪 暨南大学
《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林崇德
教育心理学 冯中良、伍新春等着 人民教育
教育心理学 潘菽 人民教育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 北师大出版社 张厚粲
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崎 暨南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朱滢2000年北大出版
《实验心理纲要》杨博民1989北大出版
《心理学研究方法》北师大 王重鸣
实验心理学 孟庆茂 常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浙江教育杨治良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董奇 广东教育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 金盛华 人教
咨询心理学 乐国安 南开大学
㈦ 我想考研考心理学方向
呵呵 我今年刚被录取 帮你分析下啊
1.你最好大3就开始准备,今年可以轻松的先学着,明年就奥很刻苦的要求自己了。
2.专业课考一下这几门: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测量和统计逻辑思维。至于学习方法嘛, 当然是先看普通心理学 这是基础,对于跨专业的要从这抓基础,第一轮只需要一周时间就可以过一遍,这一遍只看,理解,不用背。然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一起看,一个上午一个下午,晚上是查缺补漏外加巩固的时候,大约2本用2周时间来理解。最后测量和统计逻辑思维比较强你就最后看,也是一个上午一个下午,晚上巩固,我大约2本用了3周时间!因为我后两门是薄弱环节。这样呢,你用了一个半月的 时间进行了第一轮复习。然后用1个多月的 时间再看第二遍,这一遍还是只看只理解,不背。到了 第三遍的时候 就得背些东西了 ,这是加强记忆!一个月就足够了 。然后你还得尽快再记忆一遍,这就到考前了 。
3,不用看额外的书,就先看这本就ok了,万变不离其宗!
4.考应用心理学就不错!学校看你饿,想去哪儿呢?
我去年收藏了 学长给我的学习计划 也分享给你看以下吧 呵呵 希望对你也有用!
普通心理学主要是要参考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第二本是孟昭兰出版的《普通心理学》,第三版高觉敷的《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发展心理学大家主要参考两本书,一本是人教版出版的朱志贤的《儿童心理学》和人教出版的林承德的《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主要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育心理学》,还有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陈奇和刘永德的《当代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主要参考书目如下,第一是书华、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纲要》,北师大出版社,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师大出版社,杨志梁《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朱赢《实验心理学》北大出版社。
《心理统计》的参考书,第一本是《现代心理与统计学》张厚璨、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统计学》张敏强,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本是《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张铁文、北京大学,《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暨南大学出版社。郑日昌的《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沉郁林海:许老师给大家列了这么多书,对考生来说,后期应该怎么来看书?怎么来复习?老师能不能给大家说一下复习的一些安排。
许华:从大纲出来之后到复习,针对新大纲如何安排,我相信在之前大家对专业课的准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只是新大纲出来之后,变成了全国统一考试,相信有些考生已经涉猎到了四部分中的所有门类,也许考生只涉猎了其中的某些,没有全部涉猎到,一定要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具体地安排以后的考试计划。我就针对新大纲的四部分具体的一些重点或者是热点问题,做一个复习安排或者建议。
关于第一部分是普通心理学,根据新大纲的要求是要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所以说,在复习普通心理学的时候,大家除了要参考上边所列的参考书目之外,还应该对看,多浏览一些心理学的期刊杂志,如《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可以了解心理学的一些最新的一些研究动态,这对于报考一些名牌高校的考生将大有意义,虽然初试当中可能不会涉及得非常深,但是在复试当中会有所体现,在普通心理学的各个部门,有着大量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需要大家信心或者耐心地复习。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在短短的时间内掌握和理解,是有点困难,如果大家感到盲目的话,可以在后期到我们的海文新浪博客上去提问,也可以参加我们的一些专业课辅导班,我们会聘请相关学科的权威专家为大家做详细的解答与辅导。
普通心理学算是心理学的一门入门课或者算是一门基础课,任何学校都非常重视,在考试试卷结构当中,它所占的比重也是最大的,占到了三分之一,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把重心要转移在《普通心理学》。
大家注意到一点,在《普通心理学》的考试中,把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作为一小部分穿插到了普通心理学,所以说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还应该了解一些主要的心理学流派,它们的基本观点及其对他们的评价。对于《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复习,大家也是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方面,一个是基本概念,主要的理论,以及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先说《发展心理学》,关系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大家可以看一下比较权威的着作,如果要看具体的详细分析也可以请考生密切关注我们海文学校推出的,后续在每门课上的具体的详细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上出现了一个变化,在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之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考察了横断研究、纵向研究和聚合交叉研究,而在07年中,增添了双生子研究,大家对这点应该引起关注。而对于各个年龄阶段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亲自依恋,中学生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还有青春期的一些逆反心理等一系列与教育密切相关的问题,应该是多加注意的。
今年大家也非常关注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因此在发展心理学中的认知老化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家应该在这方面投入一些复习的时间。教育心理学从今年的考试大纲来看,教育心理学主要偏重了基本理论,也就是学习心理学部分的考察,大家都知道,学习理论部分,理论比较多,而且比较深奥难懂,记忆起来也会比较肯定,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实际,并且能够对各种理论存在的有缺点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当今教育心理学里的两大主题,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
关于《实验心理学》,在实验心理学中,主要关注以下三个部分,第一是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以及心理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如如何控制变量等。第二是要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反映时法,一些传统的心理学方法。第三是要具备具体的一些心理实验设计的能力和纂写报告的能力。
关于《心理统计》,它主要考察了初等统计中的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而高等统计是不在考察之列,最后的三道综合题中,肯定会有涉及到推断统计中的观察分析或者回归分析。
沉郁林海:今年是第一年的联考,到底是试点还是所有院校都参与?
梁伟伟:这个我来回答一下,既然是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颁布了心理学基础考试大纲,那么可以看出,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范围内,心理学应该进行统考,包括各个院校。
沉郁林海:阅卷是不是也是全国?
梁伟伟:对,阅卷的话,全国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统一阅卷。
一、前期准备阶段(2月—3月)
1、搜集全面的考研信息和资料,听最新的考研形势讲座。
2、确定报考院校及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
3、购买历年真题、教材等,熟悉考研题型和真题,准备复习。
4、制定全面的个性化的复习计划。
二、打基础阶段(4月—6月)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要全面夯实基础,因此主要使用心理学专业经典教材、外加一些适合首轮复习的资料,也可以选择一些打基础的统考辅导班来给自己充电。
这3个月以看书为主,进行基础的复习。要把书从头至尾过一遍,以理解为主,不必纠缠于细节,将不懂的、不容易记的知识点做上记号,好在下个阶段重点把握和记忆。课本要很仔细的看,每一个细节不要错过,包括书上的表格,以及脚注部分,这些都可以成为考试的命题题目。
总之,对所有知识点都要涉及,尽量做到全面,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跨专业的考生,有机会最好去旁听相关课程。我们华师在这一方面还是比较赞同学生去旁听的。在此轮复习中要做一份笔记,将主要内容归纳出一份比较简洁的提纲,大师以便于下轮复习。
三、强化阶段(7月—8月)
第二轮强化复习阶段,是难得的时间充裕的两个月,也是很关键的两个月。
这一阶段的任务:
1、第二遍通读教材,把握重要的理论和概念,保证知识点的理解贯通,了解心理学的整体框架,掌握每章重点。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由于心理学的性质决定了记忆在这门考试中的分量,因此,要更加注重基础概念的理解记忆。
2、在重点把握和记忆第一阶段的难点,研究一部分的真题,以把握复习重点和复习方法。
3、有选择地做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强化复习效果。
4、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专业课的考试大纲及考点变化,购买最新的专业课辅导资料。
5、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有条件联系导师的话就最好了,没有的话也不必耿耿于怀,应该相信自己的实力。
6、经济条件允许的学生,可以去参加辅导班,选择辅导班一定要注意识别,尽量选择一些专业的辅导机构,而不要去找那种什么班都开的所谓的大机构。选择的时候也要注意问清对方的师资情况。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相信一些机构所谓的出题老师上课的谎言,对于统考,教育部是严格限制的,绝对不会出现出题老师授课的情况,否则相关老师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这点请研友务必当心上当。
这阶段还远没有到决战的时候,不必把弦绷得太紧,每天只要坚持完成一定的量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要逐步进入角色,尽快把备战的状态调出来。专心看书,一定要保证效率。
四、提高阶段(9月—11月)
第三轮重难点提高复习,这个阶段是比较辛苦的,大家要有思想准备,“坚持考研不动摇”,排除干扰,全面复习。
1、以大纲为根本,把大纲要求的内容全理解透彻。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缺补漏。
2、这一阶段的专业学习中,特别要保持充分的敏感度,带着问题意识去复习,善于发现有价值的命题,将其拓展开,整理成不同的专题。工作量虽然庞大,但每做一部分就消化一部分,效果是很明显的。
3、由于专业课要求答的深入,建议看看其他的心理学书籍,再找几本经典的参考书相关的内容加以补充,整合到原来自己复习的知识体系中。再看些专业方面的期刊杂志如《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了解心理学大师最新的研究动态。
4、继续研究心理学权威院校的历年真题,针对出题的特点复习。
5、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第五阶段:(12月—1月)冲刺阶段
这是考研复习最如火如荼的阶段,是复习中全面深化、升华的时期,应该抛弃一切杂念,加速前进。本阶段任务:
1、这一轮要将参考书快速翻几遍,归纳总结各个知识点,整合知识系统。
2、重点放在心理学各科重点、难点的提炼和把握,知识点的串连,以及问题的升华上,逐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3、培养考试习惯,进行模拟实训,不要求多,要精中求精,进行查缺补漏,最后梳理考点。这个阶段可以考虑报一个冲刺班,冲刺班上课时间短,较易安排。且冲刺班针对性比较强,虽然没有统考的出题信息,然而由于辅导老师长期从事这一块的教学,对易考点的把握要比研友尤其是跨专业的研友更加了解,所以对于一些非本专业的况且复习不充分的同学来说,参加一个冲刺班也是可以的。
4、根据对历年试题的分析对专业考试作出一些预测,列出一些可考性比较强的题目,从心理学专业期刊或网上找一些文章来进行准备。
特别提醒,考前20天,复习基本要全部完成,应该做到一般内容心中有轮廓,重点内容完全到位。这20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抓住重点、热点反复背诵,同时注意休息、增加足够的营养,把状态调整到最佳,充满自信迎接挑战。
总之,每位备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的研友,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份心理学复习进度安排表。当你按照每阶段的重点任务和目标,一步一个脚印逐一完成时,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所以,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跟时间赛跑、跟自己赛跑,胜利归你莫属
㈧ 心理学考研需要准备什么
近几年,招收心理学考研的部分院校,改完自主命题了(公共课还是统考,专业课有学校自己出题),所以,建议准备考研前,先确定好院校。
选择好院校之后,要查看,院校专业课的考试科目动漫,如果是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则说明学校是统考,按照统考的参考书复习就行,统考参考书: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章志光 人民教育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第二版)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琦 暨南大学出版社;
如果院校专业课考试科目代码不是312,则说明学校是自主命题,然后需要了解院校是有有制定的参考书或者大纲,按照学校要求参考书或者大纲复习就行。
另外,确定好院校、参考书之后,就要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了,关于复习计划,有一个四遍读书法,可以对指定计划有一定帮助:
第一遍:快速阅读。像看小说、看报纸一样。目的:有二,一是培养兴趣。二是建立结构,即明白这本书在说什么就可以了。
第二遍:精读,逐一认真阅读,力求理解,不要考虑重点、非重点问题。要点:如遇不理解的不要死扣,把不理解的做记录就可以了,可能看完后边,前面就理解,还有是有利于保持好心情。也不要试图背任何的内容,即不要以背诵为目的。新知识不容易背,没有理解的情况下,背的意义不大,影响心情。
第三遍:找重点加做章节练习。把练习中不会的、出错的,做点标记,认为是重点的做标记。第三遍有些需要背的,才开始背,背也以理解为主,用背关键词的方式背,不要求刻意要求背过。
第四遍:以做综合题的方式+认为是重点记住的,即不会的和重点的是的复习重点从这之后,每一周把所有科目看一遍,主要看重点和做题发现有问题的部分+已理解后被忘记的。看的方式是:标记的重点,不会做的,和需要背的。背不过没关系,多看几次就好了。
这些都准备好之后,开始复习就好,另外,复习要合理安排好各科的复习时间。
㈨ 河北大学心理学参考书有人知道吗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版),彭聃龄
《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林崇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陈琦、刘儒德
《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杨治良、张春兴
《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戴海琦、张峰、陈雪枫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张厚粲、徐建平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董奇
《心理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叶浩生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陈琦、刘儒德
045116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王道俊、郭文安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孙培青、杜成宪
《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张斌贤、王晨
《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版),陈琦、刘儒德
《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林崇德
《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版),彭聃龄
《心理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叶浩生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陈琦、刘儒德
077101基础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版),彭聃龄
《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林崇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陈琦、刘儒德
《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杨治良、张春兴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董奇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张厚粲、徐建平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第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约翰安德森
《心理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叶浩生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陈琦、刘儒德
㈩ 我想学心理学,请问应该看那些书籍!不要励志类的,我看过……能否指教!
心理学的专业方向非常广泛,你是想报考心理学研究生吗?还是仅仅只是兴趣爱好?如果想了解心理学,可以看一些科普类、入门类的心理学书籍,如普通心理学等。如果你是为了考研究生而需要系统学习心理学理论的,我作如下推荐:
入学考试科目一般为:政治、外语和心理学专业综合三门。
心理学考研推荐书目: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彭聃龄主编
《普通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叶奕乾主编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林崇德主编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冯忠良、伍新春等着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琦、刘儒德主编(补充知识)
心理统计
《教育统计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孝玲主编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 张厚粲
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郑日昌等着
《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 戴海琦等主编(补充知识)
实验方法
《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杨治良(最经典的复习书)
《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 滢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董奇(有时间一定要看)
《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郭秀艳(最新的书,有新内容,作为补充)
《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学民 舒华主编
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普通心理学占了总分的三分之一,这部分要识记的内容多一点。你要是复习好普通心理学,基本上考研成功已经离你不远。相比较来说,感觉和知觉章节相对较难复习,各节联系性小,知识琐碎,涉及生理的知识多一点,理论性比较强,很多跨专业的文科生相对要困难,因为相关的知识经验较少,所以尽量要多看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四章过后,各节联系性比较紧密,再就是实用性比较强,能够很好地与生活联系起来。总的来说,这部分需要多做笔记,各种记忆策略相互运用,多与生活相联系。关于记忆策略,你可以尝试一下哪种比较好;关于问题解决,你可以思考一下,哪些因素影响你正确解决问题。普通心理学是重中之重,占到100分,多用时间是值得的,这部分记忆的东西多。只要你肯努力,完全可以得高分。
第二,发展和教育心理学占70分,这部分的区分度比较大,最主要的失分点在于发展心理学内容较多,知识零碎。主要记忆策略在于:首先,你要看到各年龄阶段有很多的相似性,都是总括各年龄阶段特点,接下来是生理特点,然后是从认知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两方面展开,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影响因素,社会性也是年龄特点、影响因素。0到18岁的发展还是重点,老年发展也比较热,多关注一下。教育心理学相对要简单,内容少,框架比较清晰,按照大纲,按部就班的去复习就没有问题了。往年考研学习理论涉及的题目要少一点,注意今年可能会有变化,两种学习理论的比较,多关注一下。
第三,实验心理学占60分,这部分08年和09年只考论述题,今年简答题很可能会涉及。简答题考点主要包括自变量操作和无关变量的控制,各种实验设计类型的优缺点并进行两两比较,再就是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的区别和信号检测论。具体实验做到理解,能够说出自变量操纵、因变量测量和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即可。实验设计必考一道30分的题,这一点没有可以怀疑的。
第四,统计测量占70分,论述题中的实验题必考统计方法,但是,不会超出T检验和方差分析,这两章是重点。再就是相关,这部分与测量结合最密切,各种信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做到能够熟练使用。测验的四度(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和测验编制及测验的施测要重点掌握。
推荐书目 说明
北师大版本的彭聃龄老师的《普通心理学》可视为权威;其中所有章节基本上都能与考试大纲相吻合;
北大的孟召兰老师的《普通心理学》可以作为辅助版本,其中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情绪一章;
《心理学与生活》则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加以应用。这本书可以培养你将应用心理学知识于生活中的思维。
《发展心理学》主要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北师大林崇德老师的书为主,这本书是发展心理学中的经典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北师大朱智贤老师的《儿童心理学》以及华东师范出版社的刘金华老师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可以作为辅助教材,加深对发展心理学的了解。
《教育心理学》以北师大版本的陈琦、刘儒德老师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为主,虽然这本书只覆盖了大纲90%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都讲的很详细。
另外,北师大冯忠良老师的《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值得一看。
《实验心理学》,目前没有任何一本书是覆盖大纲所有的内容的,而这一部分又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因此建议在复习的时候多看一些书,增进理解。主要推荐的有人民教育出版社郭秀艳老师的《实验心理学》,以及北大版的朱滢老师的《实验心理学》。理科基础好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北师大孟庆茂老师的《实验心理学》。另外,如果想对实验设计报告多了解一些,可以看北师大的张学民的《实验心理学纲要》。
《心理学统计》,比较权威的是北师版的张厚粲的《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如果逻辑思维能力好的话,推荐北大的甘怡群写的《心理与行为统计学》。
《心理测量》主要可以看看暨南大学出版社的戴海琦主编的《心理与教育测量》。人教版的北师大郑日昌写的《心理测量学》则是对各心理测验介绍的比较详细,有条件也可以买来看看。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