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一般研究方法

一般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13 00:43:02

㈠ 课题研究方法哪些

如下:

1、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3、因果分析法:就是分析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引起结果的辩证思维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到真正的内因与结果,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

要注意结果与原因的逆关系,一方面包括“用原因来证明结果”,同时也包括“用结果来推论原因”。不同的事物,一般都一身二任,既是原因,又是结果,而且一个结果往往有不同层次的几个原因。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对所分析的问题必须寻根究底。

4、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推或类比法。它是对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区分,以认识其差别、特点和本质的一种辩证逻辑方法。在资料不多,还不足以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时,比较分析法更具有价值。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5、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就是通过确定事物的质的关系和数量关系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任何事物或任何问题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事物的质量,表现为一定的量,又表现为一定的质。

课题研究设计假设特征

(1)推测性。任何假设都是对于外界各种现象的猜测,尚未达到确切可靠的认识,因而有待于进一步通过科学研究来检验或证实。

(2)科学性。假设不是随意的幻想和毫无根据的空想,而是人们根据已经认识并掌握了的有关科学知识或经验知识,以一定的确实可靠的关于研究对象的事实材料为基础,并按照科学逻辑的方法推理而成。

(3)逻辑性。假设不是经验事实的简单堆砌,而是由概念、判断、推理构成的逻辑体系。

(4)多样性。即对同一现象及其规律可以做出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理论假设。所以,假设具有多样性。

㈡ 研究方法有哪些

一、调查法。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二、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三、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

四、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五、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六、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七、跨学科研究法。跨科学研究法是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

八、个案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九、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十、数量研究法。数量研究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十一、模拟法。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二、信息研究方法。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一般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宏观问题因其关系全局,学生难以全面理解全面把握,因而常会有畏难情绪,研究中也会困难重重。指导学生研究应网之一目以见网,豹之一斑以见豹,从微观着手,从身处的一地,熟悉的一方着手去研究。在对局部的研究中联系全局,通过对微观的研究去认识宏观。

2、抽象与具象相结合

理论、概念、原理、法则等等,往往因为其高度的概括、抽象,学生感到高、难、空而难以入手,影响研究情绪。指导学生去研究与之相关的具体事物,可以通过对这些具体生动、形象直接的事物的认识,对有关通过调查、访问、收集到的具体数据、材料、事例等的研究,去认知把握原本抽象的东西。

3、课题研究与个人兴趣相结合

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给学生创造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持续性、深入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对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变任务为兴趣,从而提高研究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4、当前学习与将来应用相结合

高中学生的课题研究,要注意面向实际,注重实用性。引导学生将当前学校学科知识学习、相关课题的研究与将来的实际应用相结合。这个实际应用,即包括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更包含社会发展需要和科技自身发展趋势的需要。

㈢ 物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是什么 求解答。。

物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方法、类比方法、假说方法和数学方法等六种。
正确的观察方法:(1)确定观察的目的;(2)制定观察的方案;(3)进行实际观察;(4)翔实的记录;(5)初步描述;(6)初步解释;(7)核实观察结果。

数学是物理学的语言和工具,概括物理现象、形成物理概念、整理实验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建立物理定律、利用数学图象展示物理规律等等物理学的研究和学习过程都离不开数学。例如,例题“某游客第一天早上8点开始由甲景点以大小不变的速度 1,沿山路步行到乙景点。第二天早上8点又有乙景点沿原路以大小不变的速度 2步行返回甲景点。则在该线路上是否存在这样一个地点,他第二天返回该地点的时刻与第一天经过该地点的时刻相同。如果存在,则该地点到甲景点的距离是多少?”在讲解过程中进行数学方法教育:
解:方法一:方程组法

分析:假设游客能在第一天和第二天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如下图所示),则到达同一地点所用的时间(t)是相同的、所走过的路程(S1、S2)的和等于甲景点到乙景点的路程(S),由此列出方程组;

1 t = S1 (1)

2 t = S—S1 (2)

(1)+(2)得 t = (3)

(3)代入(1)得 S1 = ;

S 、 1 和 2都是已知量,所以t 和S1有唯一的解,即存在游客第二天返回该地点的时刻与第一天经过该地点的时刻相同的地点,该地点到甲景点距离是 。

通过分析游客两天的运动过程及其相互的联系,列出两个方程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物理问题,然后利用数学解方程组的消元法求出方程的两个解,最后再联系实际条件讨论这两个解,推导出结论。

方法二:模型转换法

分析:假设两名游客同时从甲景点和乙景点相向而行,则肯定存在相遇地点;

相遇时间t = ; 相遇点到甲地距离S1 = 。

通过物理模型的转换得出存在相遇地点的结论,然后运用符号、方程等数学语言表征出实际问题的特征和规律,运用数学模型来反映物理原型的本质特征和关系。

方法三:图象法

画出游客运动的图象,AB是第一天由甲景点到乙景点的S—t 图象、CD是第二天由乙景点到甲景点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AB和CD有一个交叉点,该点表示同一地

点(S1)、同一时刻(t),所以可判断出该

地点就是游客第二天返回该地点的时刻与第

一天经过该地点的时刻相同的地点。然后可

通过计算得到相遇时间t = ;相遇点

到甲地距离S1 = 。

根据题意画出游客两天运动的S— t图象,在图象上可以形象的看出两天运动过程的特点,轻易的得出结论。利用数学图象简单明了的展示物理规律,使复杂的物理问题形象化、简单化。

㈣ 写论文的研究方法都有哪些

写论文的常见研究方法:

1、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研究过程

1、确定调查课题确定题目时要注意选题是否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要注意选题切忌太大,也要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劳动。

2、制定调查计划要明确调查课题、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手段、调查步骤、时间安排。

3、收集材料收集材料时要尽可能保持材料的客观性,尽可能采取多种手段或途径。

4、整理材料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以便后续总结归纳、形成结论。

5、总结研究对整理完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㈤  主要研究方法

研究金属矿床成矿时代的常用方法有三种,一是矿石铅同位素年代学方法,二是蚀变矿物的同位素测年方法,三是据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及与矿化有关岩脉的时代间接推断矿脉形成时代。本书主要应用这三种不同的年代学方法确定矿床成矿时代,同时注意不同方法所得年龄的对比分析与相互验证。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铼-锇同位素年代学方法能直接测定辉钼矿等矿石矿物的形成时代,然而这种方法在我国目前尚处在试用阶段,在燕山地区尚未全面展开该项测年工作。

一、普通铅同位素的演化模式与年龄计算公式

矿石铅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是直接测定成矿时代的重要研究方法,被广泛用于世界各地的金属矿床。目前常用的铅同位素演化模式包括单阶段模式如Holms-Houtermans模式,二阶段模式如正常铅混合模式、瞬间增长模式与连续增长模式,多阶段模式如简单的三阶段铅混合模式等。但这些模式都存在严格的应用条件。单阶段模式只适合于封闭体系、无后期铅混染的少数几个整合矿床;简单的二、三阶段模式要求体系相对封闭,各阶段异常铅只能来自于单一的且铀、钍、铅同位素比值均一的源区,还要求体系在各阶段的铅同位素均匀分布。这些模式在一般的造山带与地盾、地台区,都能有效地用于确定矿床成矿时代。然而,燕山陆内造山带具有十分复杂的地质过程,矿质具有两种以上的复杂来源;成矿体系多属开放体系,铀-钍-铅同位素混合过程也颇为复杂,存在多种不同的情况;上述几个特殊的铅同位素模式不足以概括本区常见的开放体系铅的混合过程,以至于使本区已积累的近百组铅同位素资料长期以来得不到充分利用,求不出有地质意义的成矿时代。为此,笔者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常见开放体系铅同位素混合过程,建立开放体系铅同位素演化模式,推导其年龄计算公式。这些模式在燕山地区成岩成矿时期的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基本假设

(1)同一来源的206Pb、207Pb、208Pb、204Pb以相同的概率进入同一样品。不同铅同位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使这一假设在各种地质过程中都能成立。

(2)同一时代地质体的N(238U)/N(204Pb)(即μ值)与N(235U)/N(204Pb)(v值)可以变化;铀的丢失与加入常造成这种结果。

(3)当铅混合时,铅同位素可来源于两种以上不同的铅源,包括正常铅铅源与放射成因异常铅铅源;同一铅源对不同样品的贡献可以不一样,即同一体系不同样品的铅同位素来自于任一源区的概率可以不一样。

(4)体系中的铅可以来自于一个至数个放射性成因铅源,将N(238U)/N(204Pb)=μi的源区叫μi源。

(5)铀、铅及其同位素在地幔中均匀分布。

(6)铅在最后一阶段混合后,保持其同位素比值,直至现代。

2.二阶段铅混合的系统模式

设样品来自于t1时形成正常铅的概率为α1,来自于T至t2时期形成的放射成因铅的概率为α2。t2混合时,设有m个μi源,样品中混合铅来自于μi源的概率为βi。t2混合之后,样品铅同位素组成可表示为: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式中:

为第二阶段(t2)体系的铅同位素组成;

为第一阶段(t1)体系铅同位素组成,由H-H模式确定: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a0、b0为T=4550Ma时地球的初始铅同位素组成;α1+α2=1,

;T为地球年龄。

模式Ⅰ当α1=1,α2=0时,由(3.1.1)、(3.1.2)式知,二阶段铅退化为单阶段铅。这时为正常铅,样品点在N(207Pb)/N(204Pb)—N(206Pb)/N(204Pb)坐标图中分布于一点。据(3.1.3)、(3.1.4)式得: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由(3.1.5)式与(3.1.3)、(3.1.4)式可计算成岩或成矿年龄t1与源区μ,v值。该模式相当于H-H模式(G.福尔,1983)。

模式Ⅱ0<αi<1,i=1,2;β1=1,βj=0(2≤j≤m),μ1=μ;这时(3.1.1),(3.1.2)式可简化为: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由(3.1.6)、(3.1.7)式得: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当αi对不同样品取值不一样时,样品点呈线性分布,直线斜率为R,如图3-1所示。样品点分布于增长曲线的弦上,等时线与增长曲线的两交点对应时代t1与t2相当于两次普通铅的形成时代。该模式相当于前述已有的正常铅与正常铅混合二阶段模式。当已知t1与t2之一时,可据R求出另一时代。

模式Ⅲ-1当i=1,2时,0<αi<1,0<βj<1(1≤j≤m),βj

(βj·μj)对不同样品不取恒定值,但αi对所有样品取恒定值。这时,由(3.1.1)、(3.1.2)式导出: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3.1.8)式中,

为混合铅同位素比值。这时样品点分布在一条直线上,直线斜率较大(图3-2),据(3.1.8)式能求出t2。当其它条件相同,而βj对所有样品取定值(1≤j≤m)时,由(3.1.1)、(3.1.2)式可知,样品点的铅同位素组成均匀分布,在坐标图中分布于一点;在这种情况下,难以求出t1或t2值。

模式Ⅲ-20<αi<1,i=1,2;0≤βj<1,1≤j≤m;α1对不同样品皆非恒定值,βj对不同样品非定值;这时,若

(βj·μj)趋于μ,则由(3.1.1)、(3.1.2)式导出:

图3-1模式Ⅱ图解

Fig.3-1Lead-isotope evolution of modelⅡ

图3-2模式Ⅲ-1图解

Fig.3-2Lead-isotope evlution of modelⅢ-1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由于

(βj·μj)趋于定值μ,所以X′t1与Y′t1近为定值。代入(3.1.9)、(3.1.10)式,得: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这时,样品点呈线性分布,据直线斜率能求出t1与t2之一。

,则由(3.1.9)、(3.1.10)式可以看出,当μ′<0时,样品点靠近t1分布,甚至会落在t1左侧;当μ′≥0时,样品点靠近t2点分布,部分样品点会落在t2右侧。增长曲线如图3-3。当t1与t2相差较大时,该模式相当于连续增长模式;当t1与t2近似相同时,则等时线由弦而渐趋于切线,这时相当于瞬间增长模式。

模式Ⅲ-3当0<αi<1,0≤βj<1(i=1,2,1≤j≤m),βj、αj对不同样品皆非常数时,若样品的α1值仅取几个定值之一,当样品点足够多时,样品点呈图3-4所示分布状态,即分布于一组平行直线上。据直线斜率能求出t1或t2,斜率R可表示为:

图3-3模式Ⅲ-2图解

Fig.3-3The first lead-isotope evolution of model Ⅲ-2

图3-4模式Ⅲ-3图解之一

Fig.3-4The first lead-isotope evolution of model Ⅲ-3

(βj·μj)为定值时,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βj·μj)不为定值时,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若αi对不同样品都不一样时,样品点呈星散状分布(图3-5),这时无法求出t1或t2的真实值。

图3-5模式Ⅲ-3图解之二

Fig.3-5The second lead-isotope evolution of model Ⅲ-3

3.三阶段铅混合的系统模式

设一阶段铅的分离时代为t1,二阶段铅的混合时代为t2,三阶段铅的混合时代为

为二阶段普通铅源i的同位素比值,

为t3体系中铅同位素比值;设有m个放射成因铅源μi,有n个普通铅源;t3时刻混合时,体系铅来自于普通铅i源的概率为εi,来自于放射成因铅的概率为εn+1;当εn+1>0时,μj源铅进入样品的概率为βj,则

=1,且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3.1.12)、(3.1.13)式为一般情况下三阶段铅混合时的定量关系式。不同条件下,三阶段混合铅具有不同特征,对应于不同的铅演化图,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1)ε1=1,εi=0,2≤i≤n+1,这时三阶段铅退化为二阶段铅。

(2)0<ε1<1;εi=0,2≤i≤n;0<εn+1<1,这时(3.1.12)、(3.1.13)式可写成: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模式Ⅳ当β1=1,βj=0,2≤j≤m时,(3.1.14)与(3.1.15)式可写成: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若放射性铅与普通铅在T到t2期间有相同的演化过程和成分,即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这时相当于G.福尔提出的简单三阶段模式;且样品点或呈线性分布(图3-6),或分布于一点。据等时线斜率R能求出t2与t3之一: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模式Ⅴ-1当所有样品的ε1、Xt2、Yt2取相同值时,则ε1·Xt2、ε1·Yt2为常量。若βj对所有样品取相同值,0≤βj≤1,1≤j≤m;这时三阶段样品铅同位素构成一点。据(3.1.14)、(3.1.15)式,有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只有当ε1及Xt2、Yt2都已知时,才能求出t3;一般情况下,若上述三参数未知,则无法计算出真实年龄t3

模式Ⅴ-2当ε1及Xt2、Yt2为常量,而不同样品βj不同时,1≤j≤m,若

不为恒定值,则据(3.1.14)、(3.1.15)式,可推导出: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这时,样品点呈线性分布(图3-7),直线斜率一般较大。据R能求出t3

图3-6混合铅模式Ⅳ图解

Fig.3-6Lead-isotope evolution of model Ⅳ

图3-7模式Ⅴ-2图解

Fig.3-7Lead-isotope evolution of model V-2

模式Ⅵ当所有样品点的Xt2、Yt2恒定时,若0≤βj≤1,1≤j≤m,βj非常数;而Xt2

,则据(3.1.14)、(3.1.15)式,可导出: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近为常量。据(3.1.16)、(3.1.17)式可导出: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这时,样品点呈线性分布,分布特征类似于模式Ⅲ-2,如图3-8所示。

模式Ⅶ当Xt2、Yt2恒定,ε1、β,对不同样品取不同值时,若

不恒定,且ε1仅有几个可能的值,则混合铅样品点分布于几条平行直线上,直线斜率

据之能求出t3,否则,样品点呈星散状分布。混合铅演化如图3-9所示。

图3-8模式Ⅵ图解

Fig.3-8Lead-isotope evolution of model Ⅵ

(3)当不同样品的Xt2、Yt2不同,0≤εi<1,1≤i≤n+1时,有下列模式:

模式Ⅷ若Xt2、Yt2呈线性分布,不同样品点εi相同(1≤i≤n),0≤βj<1(1≤j≤m);则有几种可能性:

模式Ⅷ-1若βj恒定,1≤j≤m,则(3.1.12)、(3.1.13)式可写成:

图3-9模式Ⅶ图解

Fig.3-9Lead-isotope evolution of model Ⅶ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由于βi为常量,对所有1≤j≤m都成立,所以

c与d皆为常数;样品点仍呈线性分布,其斜率与二阶段等时线相同,如图3-10示。据R能求出t1与t2之一,而求不出t3

图3-10模式Ⅷ-1图解

Fig.3-10Lead-isotope evolution of modelⅧ-1

模式Ⅷ-2若

相同,但βj不同时,则任一(Xt2,Yt2)点都对应一条三阶段等时线,所有样品点沿两组平行直线分布(图3-11),r1一般大于r2

,据之能求出t2与t3之一;r1为二阶段等时线斜率,据之能求出t1与t2之一。只有当样品点足够多时,才有可能据该模式求出t1、t2或t3,否则,r1与r2难以确定,无法计算年龄。

图3-11模式Ⅷ-2图解

Fig.3-11Lead-isotope evolution of modelⅧ-2

模式Ⅸ若(Xt2,Yt2)呈线性分布,不同样品εj值相同,βj值不同,

亦因样品不同而不同,这时(3.1.12)、(3.1.13)式中

为常数,由(3.1.12)、(3.1.13)式可导出: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这时样品点沿两组斜率较大的平行直线分布。当样品点足够多而能求出r1,与r2时,则可据此求出t1、t2或t3

模式X若(Xt2,Yt2)呈线性分布,但εi,βj对不同样品不取恒定值时,则据(3.1.12)、(3.1.13)式,样品点呈星散状分布,或呈线性沿两组平行直线分布。后一种分布状状只有当εi对不同样品点仅取几组确定值时才能出现,据平行直线的斜率能求出t3,斜率r2为:

非定值时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恒定值时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模式Ⅺ当(Xt2,Yt2)不呈线性分布,而呈星散状分布时,则三阶段铅样品点仍呈星散状分布,这时无法求出t3与t2的真实值。

模式Ⅻ当(Xt2,Yt2)分布于数条平行直线上,而βj、εj恒定时,由(3.1.12)、(3.1.13)式可得出样品点的(Xt3,Yt3)仍呈线性分布,斜率与二阶段等时线相同(图3-12);据斜率r1可求出t1或t2,详见模式Ⅲ-3,但无法求出t3

模式ⅩⅢ当(Xt2,Yt2)呈线性分布于数条平行直线上(其斜率为r1),若ε1恒定,βj对不同样品取值不尽相同,则由(3.1.12)、(3.1.13)式可导出:当样品点足够多时,样品点分布于一个菱形区域内,类似于图3-11所示的三阶段铅样品点的分布状态;据两组直线斜率r1、r2能求出t1、t2或t3,r2表达式为:

非常数时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为常数时

燕山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构造-成矿关系

以上从理论上分析了开放体系多种情况下铅同位素的演化模式。可以看出,混合铅样品点呈同一或类似分布状态时,可对应一个至数个不同的地质过程。因此在应用铅同位素研究地质问题时,应尽量取足够多的样品;在样品点足够多的前提下,结合其它地质与地球化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合理地解释铅同位素的演化,求出成岩、成矿时代。这些模式在燕山地区成岩成矿时期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图3-12模式Ⅻ图解

Fig.3-12Lead-isotope evolution of modelⅫ

二、其它研究方法简介

1.据矿石蚀变矿物的K-Ar法、Rb-Sr等时线法、裂变径迹法确定成矿时代

上一章已述,燕山地区大部分类型的矿化都伴有强烈的蚀变,蚀变阶段性与矿化阶段性存在良好对应关系,两者形成时间相近。因此,蚀变矿物的同位素年龄能代表成矿时代。

蚀变矿物绢云母、白云母、钾长石等适合于K-Ar法年龄测定,白云母、绢云母的K-Ar法年龄能较好地反映同期矿化时代。

近矿蚀变矿物绢云母、白云母等的单矿物Rb-Sr等时线法年龄也能准确地反映成矿时代,是确定矿床形成时代的良好方法。

蚀变矿物的裂变径迹法年龄常较实际成矿时代偏小,其上限能大致代表成矿时间(杨应平,1985,硕士论文)。

2.据赋矿围岩时代与矿区岩脉时代间接推断成矿时代

当有充分的资料说明矿化与围岩成岩作用存在成因联系时,围岩时代能代表成矿时代下限。表3-1说明燕山地区中生代赋矿岩体时代与矿化时代的一致性。

当矿区内存在大量岩脉时,根据岩脉时代及岩脉与矿体相互穿切关系,也能较好地推断成矿时代。

表3-1岩体与其中金矿时代对比表

3.据同成矿期控矿构造的成生、活动时间推断成矿时代

任何控矿构造都属于某一个或某些构造体系,皆有一定的形成与活动时期;因此据同成矿期控矿构造的时代能定性推断部分矿床的成矿时代。古构造筛分有助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㈥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有哪六种

探究形式

(一)发现式探究
发现式探究是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的主要内容。这种教学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现教学法。
开放性的问题, 封闭性的问题,
(二)推理性探究
推理性探究是“没有动手做”而应用探究方法的探究,它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它的主要特点是: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直接或间接地观察现象,如亲手做、教师示范、看视频和阅读等;学生通过提出疑问和讨论来得出或归纳出概念。
推理性探究教学过程往往包括教师讲述、师生共同讨论、学生运用推理方法形成概念等步骤。
(三)实验式探究
实验式探究是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到最终的解释报告全过程。这种探究学习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

㈦ 研究方法

利用注水井吸水剖面、小层沉积微相和数值模拟三种方法综合研究南区沙二下1-5层系剩余油分布规律。

1.注水井吸水剖面法

注水井吸水剖面法是利用历年来注水井吸水剖面资料,将注水井累积注水量分配到小层,再根据室内岩心水驱油试验结果,注入体积倍数与采收率、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小层剩余油分布规律。

(1)建立静态数据库,统计小层渗透率分布规律

系统建立南区沙二下1-5层系油、水井静态参数数据库。利用算术平均法和有效厚度加权平均法,分别计算出各小层渗透率平均值。利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求出各小层渗透率分布变异系数。

(2)建立吸水剖面数据库,计算小层累积注水量

在静态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注水井吸水剖面数据库。利用吸水剖面数据库可以统计出历年单井、小层吸水厚度变化趋势和吸水强度分布规律。利用吸水剖面数据库和注水井单井累积注水量,可以计算出历年小层累积注水量。

(3)建立注入体积倍数与采收率、含水之间关系,计算小层采出程度

根据濮城油田南区濮检1井非稳定流油水相对渗透率、水驱油试验报告和沙二下第446号岩心试验结果,由小层累积注水量计算出小层注入体积倍数,再根据以上关系内插求出各小层的采出程度和含水率。

(4)确定小层驱油效率

根据利用中原油田开发室内试验数据统计出来的驱油效率ED试验公式: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以辽河油田欢26断块为例

驱油效率ED可以做为小层在均质条件下的最终值,驱油效率ED1可以做为小层在非均质条件下油田开发的最终值,或称测算采收率。在油田开发中,驱油效率还受注采井网及工艺技术条件的限制。

(5)计算小层剩余油量

根据小层驱油效率计算出可采储量,再由小层采出程度计算出剩余油量。

2.小层沉积相法

通过对濮城油田沙二下段沉积相的研究,认为濮城沙二下段沉积环境为浅水湖泊相和浅水三角洲相,其特点是水下分支河道异常发育,水下河道亚相是沙二下段沉积主体和骨架,河道层序具有对称性,底部粗粒段和顶部细粒段较薄、中间段厚度大且粒度均匀,河道砂体是本区沙二下段主要储集层;南区沙二下长期处于水下河道沉积区,砂层多,分选好,是濮城油田沙二下中的最好储集层。

针对沙二下1-5油层目前开发现状,结合沉积相研究和油水生产剖面的初步分析,得到以下认识:

(1)河道砂是主要的吸水层,也是目前的主要产出层

在油田开发初期,河道砂(包括水下河道主水流线上的SH型砂体,居非主水流线上的H型砂体和居水下河道中的相对高台上的T型砂体)是主要的吸水层,也是主要的产油层。到油田开发中后期,由于油田含水的升高,主产层逐步过渡到主产水层。

根据1987年至1991年注水井吸水状况分类统计,河道砂是注水井的主要吸水层,统计48口注水井的吸水剖面,河道砂的射孔厚度204.5m,占总射孔厚度的45.7%,河道砂的绝对吸水量2692.2m3/d,占总吸水量的66.3%。其中1988年至1990年,河道砂射孔厚度占总射孔厚度的53%左右,绝对吸水量的百分数却高达80%以上。1987年至1990年,在射开河道砂厚度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注水井中河道砂体的吸水能力有增大趋势,相对吸水百分数由57%增大到90%。

根据9口生产井产出剖面统计资料(表4-14),河道砂也是目前主要的产出层。统计沙二下1-5层系河道砂射孔厚度45.1m,占总射孔厚度的40.1%,河道砂产液量122.3m3/d,占总产液量的64.8%。

(2)河道砂在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已经形成地下水道,是主要的产水层

根据濮3-284井环空测井资料分析,射开16层,产出层5个,产出层占31.3%;射开厚度33.5m,产出厚度16.4m,产出厚度占49.0%。其中主要产水层32小层,2层5.0m,日产油1.7m3,日产水19.7m3,含水92.1%。

濮3-284井的一线注水井是3-282井,由于濮3-28井处于河流的边滩部位,油层物性差,吸水状况差。根据历次吸水剖面资料解释,射开有效厚度1.4m,日吸水量只有5m3左右,分析结果一线注水井不是主要的来水方向。

濮3-278井是濮3-284井的二线注水井,根据吸水剖面资料分析,是其主要的来水方向。濮3-278井沙二下32小层,射开吸水厚度3.2m,日吸水量66.3m3。根据沉积相分析,濮3-278井和濮3-284井的沙二下32小层处于同一河道砂体,它们之间连通性好、渗透性好,在油田注水开发中已经形成了地下水道。

(3)前缘砂和滨湖砂是目前主要的产油层

前缘砂分布在水道的两侧,滨湖砂距河道砂较远。前缘砂属中渗透砂体,滨湖砂属于低渗透性砂体。

统计沙二下1-5层系主要处于前缘砂和滨湖砂部位的21口生产井,1992年9月份日产油水平289t,井数占全层系开井数的34.4%,日产油水平占56.1%。21口生产井平均单井日产水平13.8t,平均含水37.0%。其中处于前缘砂亚相的濮3-41井,生产沙二下3-5,射开5层13.4m,其中有效厚度3层7.6m,9月份平均日产油16t,含水61%,累积产油7.09×104t。

统计沙二下32和沙二下52两个典型含油小层,前缘砂2.32km2,滨湖砂3.02km2,分别占两小层含油面积的30.1%和39.0%。前缘砂和滨湖砂在平面上分布面积比较大,由于油层物性差、渗透率低,目前水驱动用状况差,剩余油量比较大,是今后挖潜的主要方向。

综合以上分析,河道砂是主要的吸水部位,同时也是主要的产出部位,过去是主要的产油层,目前是主要的产水层。含水一般均在80%以上,局部含水达到90%以上。目前剩余油很少,已到水洗油的阶段。大庆的河流过渡相和河漫相部位(濮城的前缘相与滨湖相)是目前主要的剩余油聚集带,也是目前主要的产油层,因此下步调整挖潜的方向应为河床过渡相和河漫相。

3.数值模拟法

(1)建立模型

①网格的划分

该模拟区块共有25小层,模型建立纵向上以主力层单独模拟层为原则划分为13个模拟层;平面上选取不等间距的矩形网格系统。整个模型网格总数为13×18×13=7254,其中有效节点4873个,死节点为2381个。

②油藏参数的选取

油藏流体物性参数。

相对渗透率数据:由于没有本区块油藏的相对渗透率数据借用邻近区濮检1井的数据进行了修正。沙二下1-5共选用七条相对渗透率曲线。

PVT数据:南区沙二下1-5层系没有取得PVT数据,故借用与其相近的东区文35井的数据进行了处理修正。

网格节点参数:网格节点数据除网格步长外,其他地质参数均来自每口井的电测解释结果,在工作站上用插值法算得每个网格的数据。

初始化计算结果:濮53块沙二下1-5油藏由于未对每一小层储量进行标定,利用每小层体积百分数来计算每一小层储量。利用三维三相模拟各小层储量结果。

(2)历史拟合

根据生产历史对单井,全油田的压力、含水进行了拟合,均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㈧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行动研究法、资料收集法、学生带动法、教育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1、行动研究法:制定个性研究方案,通过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再研究调整重新进行实践。并将经验总结、记录,形成有价值的文字。

2、资料收集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对学生现状进行调查,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收集,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3、学生带动法:通过一小部分学生先学、先走,在带动、感染他周围的学生也来学习。

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

阅读全文

与一般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快速止咳嗽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210
电导率测试笔使用方法 浏览:759
下咽癌张口训练方法 浏览:595
硬笔书法教学方法总结 浏览:165
分析归纳的研究方法 浏览:868
修手机的方法与技巧 浏览:554
菌菇水使用方法 浏览:741
电脑主页字体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81
膝盖康复锻炼方法视频 浏览:250
三角函数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浏览:440
上肢锻炼方法无器械 浏览:50
茶枯洗头的正确方法 浏览:746
海外并购风险分析方法 浏览:271
水阀漏水解决方法ppr 浏览:166
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 浏览:999
定量研究常用方法 浏览:16
怎么才能祛痘小方法 浏览:727
黄褐斑用什么方法治疗 浏览:973
高考英语听力训练方法 浏览:868
两个月快速长胖的方法 浏览: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