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研究邮票的方法

研究邮票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11 04:20:50

❶ 邮票的相关知识

一)邮票图案:指邮票票面,一般由与邮票发行目的相关的图案、国名、面值 、说明文字及边饰等组成。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图案都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自已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地理、自然风光及珍贵的动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邮票图案。全世界已经发行30多万种邮票,图案的内容包罗万象。集邮者通过收集研究邮票图案能获得丰富的网络知识。因此,邮票图案是集邮者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邮票上的国名: 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国空或地区的名称。一般都以文字、缩写字母来表示国名。如:日本邮便、中国人民邮政。美国采用缩写字母USA、苏联采用缩写字母CCCP来表示国名。还有些国家用特殊符号来表示,如英国早期邮票采用英王头像作标志。英国现行的纪念邮票印有英女王头像以代替国名。识别邮票上的国名,可以了解有关国家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识。

(三)邮票面值: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邮资金额及货币单位。世界各国大多以表示邮票面值的阿拉伯数字和本国货币单位组成邮票面值。如美国普通信函邮资为22美分,邮票面值即由阿拉伯数字22和C分组成。中国人民邮政普通信函邮资为8分,邮票面值由阿拉伯数字8和分组成。也有一些国家发行无面值邮票,如军用邮票、公事邮票等。我国1938年晋察冀边区发行的抗战军人纪念邮票和1943年淮南区发行的“平”、“机”、“快”及“稿”字邮票都属于无面值免资邮票。美国自1978年至1985年间陆续发行一组无面值邮票,票面上印有“A”“B”“C”“D”字样,分别代表面值15、18、20、22美分。这是因为美国邮政部门要市调整信函邮资,但在印制邮票时,新的信函邮资未最后确定,不能往邮票上印新面值;但若在邮资确定后再印,邮票又无法供应。因此,才发行这种无面值的代字邮票。研究邮票面值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币值变化的情况。

(四)邮票上的齿孔:为了方便邮票的撕开,在整张邮票的各枚之间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后,单枚邮票边缘凹进的半圆形部分称孔,凸出的部分称齿,合称为齿孔。英国黑便士邮票问世时没有齿孔,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必须用剪刀一枚一枚剪开。 直到1854年英国才出现打齿孔的邮票。根据齿孔的形态,齿孔分为:光齿、毛齿、盲齿和漏齿。光齿:是在邮票打孔后,齿孔中的圆形纸屑完全脱落,孔洞边缘光洁,称光齿。毛齿:齿孔中纸屑未完全脱落,孔洞边缘不光洁,呈毛状,称毛齿。盲齿:在邮票打孔后,只有印痕,齿孔中的纸屑没有脱落,孔未通透,称盲齿。漏齿:应该打孔而漏打齿孔的,称漏齿。齿孔度数,是表示齿孔的量度,测量方法是把邮票放在量齿尺上,看在2厘米的长度内有几个齿和几个孔。如一枚邮票有12个齿和12个孔,那么这枚邮票的齿孔度数就是12度;如有11个齿和12个孔,那么这枚邮票就是11 1/2度。测量齿孔度数的方法是法国集邮家勒格拉于1866年提出的,一直沿用至今。测量齿孔度数是研究邮票的一项内容,也是鉴别邮票真伪和区分不同版次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邮票的齿孔大多数是11度、11 1/2度、12 1/2度和14度。

(五)邮票的版铭:在整张邮票纸边上印有邮票编号、版号、张号、色标、设计者和印刷厂名等,统称版铭。版铭是研究邮票的重要资料,因此,很多集邮者都喜欢收集带版铭的邮票。如:我国1981后4月29日发行的J63《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日本》邮票,在整张纸边上印有鸡、金鱼、风筝、天坛、蝴蝶等各种图案以及印有邮票名称、设计者、印刷厂名、版号、张号、色标等等。这些版铭被集邮家看作是重要的集邮资料。有的邮学家说,这是印刷厂送给集邮者的礼物,是研究邮票版式和邮票印刷的重要依据。

(六)邮票上的水印:邮票是预付邮资的凭证。为了防止伪造,在造纸过程中,用特殊方法加压在纸里的一种标记,称水印。水印是一种无色标志,多为简单图案。在一整张邮票上,只有一个水印图案叫全张水印。水印图案在全张邮票中重复出现叫复式水印,水印的图案多种多样,如皇冠、太阳、月亮、太极图等等。英国于1840年5月6日发行的黑便士邮票上就是以皇冠为图案的水印。1885年我国大清邮政发行的小龙邮票和1898年发行的蟋龙邮票是以太极图为图案的水印。邮票上的水印很容易识别,在阳光或灯光下仔细看邮票背面就能发现。对不太明显的水印,可在邮票背面略喷一点汽油,水印立即会呈现出来。汽油挥发快,对邮票和背胶并无损害,有经验的集邮家一般都 采用这种办法识别邮票上的水印。水印是研究和鉴定邮票真伪以及版别、发行年代的重要依据。

(七)邮票上的志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在票面底部印有邮票发行序号和年代,称志号。如1952年7月7日发行的,《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在邮票底部左边印有“纪16.4—1”“纪16”表示这套邮票是纪念邮票的第16套;“4—1”表示这套邮票有4枚,这是第一枚。邮票底部右边印有“(78)1952”,(78)表示管枚邮票在纪念邮票里的总编号,“1952”是这套邮票的印制年代。我国首次便使用“纪”字头发行邮票,是从1949年10月8日的纪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始,到1967年3月10日纪124《向32111英雄钻井队学习》邮票止。其间共发行“纪”字头的纪念邮票124套。特种邮票的表示方法与纪念邮票相同,只是将“纪”字改训“特”字。从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发行的邮票取消了这种志号。从1970年8月至1973年10 月发行的邮票,在邮票底部左边又印上新编的连续号,右边印有印制个代。例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邮票底部左边的“(1)”,是连续编号,“1970”是印制年份。从1974年开始,邮票编号又使用“J”表示纪念邮票,“T”表示特种邮票。例如,1974年5月15日发行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底部左边印有“J1(3—1)”,“J”表示纪念邮票,“1”是第一套。(3—1)表示这套邮票共3枚,这是其中第一枚。邮票底部右边印有“1974”是印制年份。邮票志号是新中国邮票上特有的标志。这种志号对收集邮票很方便,不必查看邮票目录就能了解每枚邮票的印制年份、全套枚数、总编号。

(八)邮票品相: 集邮的人都非常讲究邮票品相。所谓邮票品相,就是邮票的相貌。衡量一枚邮票的品相有以下几点:新票:票面完整,没有破损,没有折痕,图案端正,颜色鲜艳,不褪色变色;齿孔完整,不缺角;背胶完好。 旧票:票面完好,不揭薄,邮戳清晰,邮戳销于邮票一角(约占票面的1/4左右),这样的邮票为上品;邮戳轻印不损害票面美观为中品;邮戳重油影响图案美观为下品;如果是研究邮戳,以全戳为好,要能看见邮戳上的地名、年、月、日、时。这主要由收藏的目的来定。在收集邮票时要注意邮票品相,不要用手抓取邮。用手抓取邮票易折角断齿。手上有汗,接触邮票会使票面失去原来的光泽。要使用镊子。集邮用的镊子尖端扁平、圆滑、无绣、松紧适度。邮票品相好坏,是相对而言的。一般的邮票容易得到,就可以挑选。凡是图案相同的,可以比较一下品相好坏,尽量把品相次的剔出去,把好的收藏起来。如果一枚邮票极为难得,能收藏一枚已经很珍贵了,对品相则不必苛求。倘若非品相好者不取,那么,就很难如愿以偿了。常见的邮票品相不佳有以下几种:(1)破损 在撕邮票时,用力过猛,把邮票边缘撕破(在分撕邮票时,按照齿孔多折几次,用力要均匀,不宜过猛)。(2)折痕 在用镊子夹取邮票时,用力不均,造成折痕。信销票的折痕大多数是因为贴票时或在信件传递过程中受折而出现的(一般的软折痕用水浸泡后重新压平,可以消除)。(3)齿孔不全 齿孔短缺,有部分漏齿、缺齿、断齿。(4)揭薄 在揭取邮票时,由于浸泡不透,造成票背纸质受伤变薄或揭成两层。(5)擦伤 信件在邮递过程中,邮票画面被磨损。(6)霉点 邮票受潮或背胶变质引起发霉,形成霉点或黑色斑点。(7)墨渍 墨水或墨汁被弄到邮票上(把食盐放在热水里,将邮票浸泡一下,墨渍会褪去)。(8)油墨过浓 盖戳时油墨过浓,使邮票图案弄得模糊不清。(9)指纹 用手拿取邮票时,手指上的油渍或汗液弄脏了画面。(10)褪色 邮票长时间受灯光或太阳光照射,使原刷色褪色或变色(注意邮票不宜长时间被强光照射)。为了保持邮票清洁、完好、美观,对以上容易损伤邮票品相的可能性要防止。

❷ 集邮的技巧与方法是什么

可以只收集邮史上的早期、中期或近、现代邮票;也可以按专题选,例如历史、人物、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体育等(还可以分得再细);按地区,则可以选择亚洲、欧洲、美洲等区域,或者其中一个或几个国家的邮票进行系统的收集。但无论你选择何种收集方式,在决定之前你必须认真而充分地考虑到邮票的来源,千万不要单凭自个儿的主观愿望去选择和确定邮票的收集范围和对象,而不考虑日后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
轻松地开始集邮的10种方法。
1.只要有人给你寄信,你就总有机会得到信销票。这些寄给你的信销票可是完全免费的。不要因为信件上的“邮资已付”或邮资机戳而泄气,也不要因为信销票都是那些普通邮票而泄气,告诉给你写信的朋友:下次一定要贴好看的纪念邮票,同样的,在你发信的时候,也要都贴用好看的纪念邮票。关键之处: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你是一个集邮爱好者,所以,他们在给你写信的时候就会贴上不普通的纪念邮票了。
2.“发动群众”是一个法宝。你的邻居、同事、朋友、亲戚都是邮票的重要来源,告诉他们你开始集邮了,告诉他们不要轻易随手将实寄封扔进垃圾桶,告诉他们为你保留好实寄封上的邮票。
3.注意单位的信件。很多单位每天都要收到大量的信件,随着对外开放和外资的引人,许多合资、独资企业还会收到许多海外邮件,在不违反单位纪律和不防碍单位业务的前提之下,这些信函是一个"宝矿"。
4.问一问你的爸爸、妈妈,他们是不是还保留着他们当年搞对象时候的情书?他们的情书应该都贴一些玫瑰呀、爱心之类的宗旨是表达美好的感情的美丽的邮票,注意在从实寄封上剪下邮票的时候不要损伤邮票的齿孔,笔者不赞成剪片,喜欢收集整个的实寄封,尤其是那些年代比较久远的实寄封就更要保存整个的实寄封(笔者私下对同事称这种整个的实寄封为"全尸",虽然不太雅观,但是很形象)。如果你喜欢剪片,主要在浸洗、干燥信销票的过程中小心操作。
5.结识集邮"前辈",也就是邮龄比你长的集邮爱好者。这些"前辈"往往有许多复品,即重复的、多余的邮票或邮品,一般来说,他们还是乐于"提携后进",送给你一些不太值钱的邮品的。
6.注意邮票公司或邮商的免费邮票广告。注意仔细阅读这些广告,搞清楚是不是真正的免费,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7.加入集邮协会或集邮俱乐部。集邮协会或俱乐部向新会员可能会赠送一些邮品,或者会员可以用比较优惠的价格购买到比市场上便宜的邮品,许多大的集邮协会或邮商向青少年集邮活动都会提供赞助和邮品。
8.如果你住的地方没有集邮协会或者俱乐部,不如自己发起组织一个好了。和集邮同好共同分享集邮爱好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你们可以互通有无。
9.结交外国的笔友。这是得到外国邮票的一个好途径,还可以提高你的名语水平,你们还可以互相交换邮票,他觉得普通的邮票可能是你的"最爱",你眼里的"丑小鸭"也很可能是他的"梦中情人"。
10.把你的复品拿出来进行交易。你会发现,买卖交换邮品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查阅集邮报刊,看一看有谁收购邮品,有谁交换邮品,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大大方便了这种邮票交换。
参考资料
blog.nnsky.com/blog

❸ 辨别邮票真假最科学的方法

俺知道如何鉴别邮票的真伪

要识别邮票的真伪,首先要有心理上的警惕性,尤其是购买珍贵邮票或紧俏邮票时,千万不可马虎大意。第二,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邮票知识水平,熟悉邮票的特征,如 纸质、刷色、背胶等。第三,识别伪品要借用一些科学手段,请教专家,并注意各方面已经揭露出来的伪品的信息。

目前鉴定邮票的方法大致有两种:

一、比较法就是拿被鉴定的邮票与真票进行比较,如果图案、文字、颜色、油墨、 纸张、齿孔、背胶等完全一臻,就是真票。

二、技术分析法(大概是最科学的方法了):是对被鉴定邮票的印刷方法、纸张、油墨、背胶、暗记等进行技术检查和化验。进行技术分析手段很多,如果被鉴定的邮票、是用水印的纸印刷的,可用水印鉴别器对水印进行观察鉴别;为了鉴别所用纸张和油墨是否与真票相同,有的国家用化学方法对纸张和油墨进行化验分析。通过这些手段检查即可确定一枚邮票的真伪。

在报刊上分开揭露的伪造邮票犯罪行为的报告,现将几种已经在邮市上出现并坑害了不少集邮爱好者的假新中国邮票的特征介绍如下:

(1)热门的生肖邮票
不用说,伪造最多的就是T·46“猴票”。由于“猴票”价格上升最快,所以假“ 猴票”近几年始终不断。“猴票”的真品是雕刻影写版合印,背面刷胶。市场上的伪品, 都是照像版面翻印。真伪的区别,一是真品的有立体感,画面猴毛细纹清晰,而假猴票因为是照像版印刷,猴毛分不出细纹,层次不清;二是真品颜色深红,而假票的红色发粉、桔黄色较深,有光泽;三是真品上的猴眼炯炯有神,而假票的齿孔不均匀;五是假票无背胶,票面右下角还有暗杠(这是按国家有关规定印在印刷上的)。如果你在购买猴票时仔细按这些区别比较一下,就能识别出它的“庐山真面目”。

(2)热门的小型张
最典型的是伪造J41M和J42M两张加字小型张。因为这两张小型张身为“四大支柱”中的二根支柱,而且与T37M和T38M是同一图案,就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伪造的条件。
鉴别真假J·41M和J·42M的主要特征,一是区别文字笔划的特征。J·41M真品的“ 乔”字,上面的“夭”和下边的“ル”不完全相连,“内”字的顶笔是直撇,“届”字下半部连成了“由”字;而假J·41M的“乔”字则完全相连,“内”字的顶笔印成弯撇,“届”字下半部不连,不象一个“由”字。
二是区别字体的清晰程度,J·41M真品的“第”、“票”、“博”三个笔划较多的字和J·42M真品“民”、“国”、“邮”、“票”、“香港”六个字,都字体清晰,线条不连;而假票则字体模糊,线条连结。
三是区别标点符号的特征。J·41M真品志号的“J”字头后是“休止”符号,即J·41(1-1);而假票“J”字头后是逗号,括号内则是休止号,即J·41(1·1)。

(3)新中国的变体票
近几年已经发现的伪变体主要有二种手段。一是伪造齿孔。二是化字褐色。有人用某种化学试剂将邮票画面的某种颜色褪去或变色,伪造成变体票。

(4)“JF.1”“JF.2”和“JF.22”邮资封 “JF.1”“JF.2”在邮票封片系列中,由于发行量少,又是“领头羊”,因此价格上涨很快,成为不法分子伪造的目标。局组织有关专家鉴定,曾在《集邮》上公布上鉴别方法,具有权威性,摘录如下:首先从纸质地识别。JF.1、JF.2真品使用的是105 克进口布纹纸,厚度为0.11mm。而伪品是用两种纸张印制的,一种是128克布纹纸, 纸厚为0.14mm,这与真品在手感上有明显的厚薄差异。一种是使用双面铜版纸印刷的。
第二,从印刷工艺上识别。JF.1、JF.2伪品在印刷工艺上是将真品作为原稿,用翻版的印刷工艺进行复制的。
第三,从色像上区别,发行的真品是用专用颜色印制而成的。而伪品的图案,文字都是用三原色套印印制的,色像有着明显的区别。
还能从伪品的外形、尺寸、形状及规格等方面发现它与真品的微小区别。
1988年10月,辽宁省公安厅曾破获一起伪造《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一案。在全国各地一些邮市上,还发现过不法分子兜售《黄山》、《金鱼》、《牡丹》小型张等名贵老纪特邮票。这些伪品都是用彩色复印机复制的,并刷有背胶、打有齿孔,几乎可以乱真。辩别这种伪品,要注意观察它的画面,看是否有较粗颗粒,细小字迹的线条是否模糊,另外刷色上也与真品有偏异。还有一种老纪特邮票伪品是不法分子从邮票目录上揭下来 后加工制造的,这种伪品更应该容易识别。

❹ 邮票收藏如何快速入门

各种收藏品都有特定的保存方法。邮票是一种小型艺术品,它的保管更至关重要,100多年来保存邮票的方法在不断改进与完善,但最终的目的是不损坏邮票的品相。

目前,集邮者保存邮票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集邮册。集邮册分插票册和贴票册两大类。

插票册是临时保存邮票的邮册,插册上由插票页组成。每页都按一定的间隔嵌上透 明玻璃纸条或粘上透明胶片,形成插票槽,邮票可插入槽内。目前我国市场上集邮册品 种繁多有以下几种:图谱定位邮票,集邮贴票册、版票贴册、国际标准贴片。

集邮贴票册是用来粘贴集邮品的专用薄册,它由厚纸贴页而组成,分固定式和活页式两种。一般集邮者多用活页式,便于贴页的更换和调整。通用的贴页印有浅色的小方格,可以起到帮助定位的作用。邮票可凭借胶水纸或护邮袋粘贴在贴页上。每页贴多少邮票,间隙大小,如何安排,都可以根据集邮者个人的审美观和集邮内容的需要来组织, 然后在贴页上书写与邮票相关的文字说明。贴票册有利于邮票的长久保存,便于随时翻阅欣赏,同时适合于传统集邮、专题集邮等多种集邮方式使用,是比较理想的集邮册。长期使用贴票册能使集邮者养成有计划地整理、研究邮票的好习惯。举办邮票时,只需将邮票贴片稍作选择和加工即可送邮展。

邮票的欣赏、整理、研究、保存必须有一套专用工具。

(1)邮票镊子:夹取邮票的专用工具称为邮票镊子。因为邮票是精美的艺术品,集邮者对每一枚邮票的品相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所以,在集邮活动中,为了避免污染和损坏邮票,非常忌讳用手直接触摸邮票。集邮者一定要养成镊子夹邮票的的习惯,使邮票保持良好的品相。选购镊子时,要选用不锈钢制做的镊子为最好,无锈蚀,尖端应扁平,松紧度适宜为好。

(2)放大镜:邮票是非常精细的小型艺术品,单凭人们的裸眼很多细微的地方难于辩认清楚,必须借助放大镜来观察。放大镜是专门用来观察邮票图案、颜色、齿孔、印 刷版别和检查品相好坏的一种常用工具。专供集邮用的放大镜有握柄式、折叠式、架台 式、印章式等数种。

(3)量齿尺:专门用来测量邮票齿孔数的尺子,称为量齿尺。量齿尺是研究邮票齿孔度数的专用工具。制作量齿尺的材料有硬纸板、金属板、塑料板或透明材料等。使用方法是先把邮票放在量齿尺上,使邮票齿孔与量齿尺上的齿孔完全吻合,就能量出齿孔的度数。

保存邮票的地方也要选择好的,一定要将邮册放在阴凉、通风而干燥的地方。如放在书橱或书架上,则应放在上层,不要放在底层近地处,为防水放进塑料袋密封保存也可以。住楼房或是住平房,还应防老鼠等虫蛟。价值极大的邮品应购买家用保险柜,选购保险柜,一定要选购带有装置和国家名优产品,规格不宜较小,以宽80厘米为最佳

❺ 邮票是怎么来的

邮票的原型最初出现在17世纪中期。 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将巴黎地区的职位交给了Vera Ye。 Vera Ye在巴黎设立了一个“小邮局”,并在街上设立了一个邮政信箱,每天收集和发送信件。 Vera使用称为邮资证书的标签给用户留下了一封信。
邮票上的发件人将邮票放在信封上或放在信封上,写下信件的日期,并将信件放入邮箱。邮局收到信后,就会撕掉邮资支付证,然后把邮件寄给收件人。就相当于这种邮资支付证书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

❻ 怎样集邮 集邮的方法

集邮是一门学问,是世界和民族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称“国家名片”的邮票除了它特有的邮政价值之外,还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它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是同学们课外活动的良师益友,那么对于新集邮者先要做什么,这是很重要的。
首先要明确集邮是什么?集邮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活动。通过集邮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增添乐趣、陶冶情操。
其次,对于一个初学集邮的来说,必须要明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集邮?兴趣爱好还是其他目的。
再次还要做好三种准备:邮识、精神和物质准备。 集邮源于兴趣。但是,对于刚开始集邮的人,只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学习一些邮识,要读一些集邮常识方面的书籍,或者向集邮界的前辈讨教一些邮识。要知道,在集邮的过程中,你会遇到许许多多预料不到的困难和挫折,要有方面的精神准备;集邮是需要花钱的,因此还要做好物质准备。必须精打细算,量入而出。
最后要提醒新集邮者,集邮是一种业余爱好,对于一个新集邮者来说,一定要摆正学习、工作、集邮的关系,不要本末倒置耽误了学习和工作。
在做好三种准备后,就要按照科学的集邮方法正确集邮。为了少花钱,少走弯路,快见成效,就必须掌握正确的集邮方法,明确收集什么?怎样收集?
收集什么?是一个新集邮者必须果断明确的方向问题。如果套套收集,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建议新爱好者不要这样做,这样做是很愚蠢的)。因此,在具有一定邮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特点,明确一个或几个专题进行收集、整理,一般邮集可以分成传统、邮政史、邮政用品、极限、专题、航空航天、税票等十多类;或者在封、片、戳中,选取一种或数种,作为自己收集的对象。(建议选题专一、目标明确,既可以少 花钱,又便于深入研究、探讨,事半功倍)。
怎样收集?一般来说可以按照“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先内后外”的传统程序进行。在收集过程中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些原则:一不搞歪门邪道。不可囤积居奇、倒买倒卖、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损人利己,随波逐流;二不糊里糊涂。明确目标,不管别人说什么,怎样看,毫不动摇,自己决定;三不一位强求。不骄不躁,随时留心,一旦遇到,抓住时机,绝不放手。
然后,你就要在收集了自己新爱的邮品同时,分门别类的对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然后可以组集参展。同时,你还要注意邮品的保存、研究邮品的利用、学会邮品的交流;广交集邮界朋友,积极参加各种集邮活动。
最后介绍一些收集的渠道:一是邮票发行和业务、邮戳、邮资变化时及时收集。第二,是同学、同事、亲友的支持(注意:不要未经同意胡乱的撕下别人信件的邮票,这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行为,也不是我们同学们该做的。)。第三,是通过邮商、邮刊、小报、拍卖目录来收集选购自己所需的邮品。少人竞争的邮品往往价格相宜的多,经常可以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很珍罕的东西,在拍卖目录上还经常有一批基础邮品,这也是收集研究需要注意的。第四,互联网时代网上集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不要上当受骗,导致自己票财两空。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集邮,集的是乐趣和兴趣,享受的是集邮的成果和快感。如果你能够做到:赏邮悦目、读邮增智、研邮益智、品邮开慧、玩邮得乐,你就是一个真正的集邮者了。

❼ 怎么用简单方法鉴别邮票真伪

邮票交易中的受害者基本上是新中国邮票的收集者。当一个爱好者不加思索,为价格划算的近期邮票倾囊而出时,往往也正是造假牟利者得逞之时。如此说来,鉴别邮票是每个集邮者都应具备的知识。欧美国家大多在上一世纪就有了关于本国邮票辨伪的专门图册。在我国这方面的图书一直是个空白,专事研究新中国时期邮资票品中赝品的专家更乏其人。

断定邮票的真假,必须有真凭实据,不能仅靠感觉。我们所说的真凭实据主要有六个方面,即邮票的版别、纸张、刷色、票幅、齿孔、背胶这六个要素。

一、版别

鉴别邮票,首先要了解邮票的印刷版别,即不同时期的邮票印刷工艺的特点与区别。新中国建国初期,是采用雕刻版、胶版、凸版等印刷工艺来印制邮票。50年代末引进了照像凹版技术,邮票生产基本以影写版(即照像凹版)和雕刻版为主。80年代引进电子制版技术,影写版邮票由照像凹版改为电子制版印制。新中国还有影写版与雕刻版套印的邮票,简称影雕套印版,以及少量与胶版、凸胶套印的邮票。

现今市场上流行的假票基本上都是用胶版印刷的。用胶版仿印雕刻或影雕套印版印出的邮票,最大的缺欠就是仿不出雕刻版的立体感。雕刻版印制的邮票,图案上的点线及铭文的墨层高高凸起,有一种浮雕的感觉,手感明显,这是其他印刷工艺都达不到的。雕刻版印刷的原版是由专业雕刻技师用手工在钢版上精雕细琢而成,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即使雕刻师本人也难雕出两块丝毫不差的铜版,造假者更难望其项背。

影写版分照像凹版与电子雕刻版两种。它具有网纹细,层次丰富的特点,它的画面的细腻柔和与墨色厚实的程度也是胶版印刷所无法达到的。在放大镜下,胶版所印假票与影写版邮票的网纹、网点有显着区别,假票的网纹线数一般在每英寸120~210线,而影写版邮票的网纹线数每英寸在250线以上。目前北京邮票厂所使用的电子刻版机,更使影写的网纹达到了每英寸350线。胶版印刷是以网点的大小来显现色彩的深浅层次,所以胶版的网点是大小不一致的。而影写版是靠网点的深浅来表现色彩层饮的,所以影写版的网点大小是相同的。用放大镜观察,影写版邮票图案清晰,色彩柔和均匀,墨色厚实,字体坚实;而胶印版的假票,网点粗大,图案模糊,字体虚浮。有些假票,用肉眼细心观察,即可发现因分色制版技术不佳所产生的叠色、露色等漏洞。

二、纸张

集邮活动中最忌讳的是触摸邮票,这也给假票兜售者以可乘之机。因此,凭视觉来鉴别邮票纸张往往成为识别假票的突破口。我国的邮票用纸是国家邮政部门定点生产的厂家专门生产的。它是根据邮票印制工艺的要求及邮票本身的特性而制作的,其纸张物理指标及外观要求都较为特殊。这些专用的"涂料邮票纸",统称为邮票纸。由于"涂料邮票纸"不同于社会上所用的胶版纸、铜版纸,所以社会上出现的假票与真票在色泽上会产生差异。另外从纸张表面外观上也能观察到"涂料邮票纸"同胶版纸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只要我们对假票进行仔细地观察,就能辨别出赝品。

三、刷色

即邮票印刷所产生的票面色彩效果。刷色是印刷工艺,纸张、油墨等诸因素的综合产物。主要是由油墨决定的。印制邮票用的油墨是专门配制的,色相正,色泽浓艳;而伪造的邮票由于用普通油墨胶印,难免颜色发闷发暗,色相不正。又会因套色不准而产生叠色、露红(图案和文字伴有红色暗影)等纰漏。我国的邮票从60年代起,在相关造纸厂、油墨厂的密切配合下,专门生产了各类特殊纸张和特别油墨,这些印刷材料是伪造者所无法购置和仿造的。如天津油墨厂为印制邮票特制的颗粒在10微米以下的高级影写版油墨,还有为一套邮票中的某枚图案专门调配的油墨,这样的墨色效果是一般印刷厂所绝对办不到的。当然,对刷色的鉴别,需要专门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一般集邮者只能凭真假对照,或在放大镜下反复观察来识别伪造邮票。在一些可以利用的人工光源之下如紫外石英灯、日光灯等,假票也会显现出与真票差异甚大的刷色。

四、票幅

测量邮票的票幅,主要用于识别假无齿、假有齿邮票。有的伪造者为了获利常常在有齿票和无齿票之间做文章,他们将真的有齿邮票的齿尖剪掉后,冒充无齿票出售。这就要求集邮者掌握真无齿票所应该具有的票幅规格,才不至于上当受骗。票幅的规格是以毫米计算的,知道了每套票的确切票幅尺寸,也就知道了每套邮票的图案四周应有多宽的边。经验丰富的集邮者甚至凭目测,就可以识破被剪去齿尖的冒牌无齿票。初学集邮的人则必须对照邮票目录上的票幅数据,认真核对测量。如果你身边带有高倍放大镜,那也不妨拿来观察一下。在多数情况下,如果是假无齿票,就可观察到齿孔的痕迹。因为伪造者为了尽量留出比较宽的票边,不得不最大限度地减少剪掉的部分。

在鉴别一般有齿孔邮票时,留意一下票幅也会查出假票。因为大部分伪造者的做伪技术并不高明,假票的票幅尺寸与真票往往不能吻合。尤其是伪造的小型张的齿孔。小型张打孔时要制做专门的针板,误差1~2毫米是造假时在所难免的。

五、齿孔

这里说的齿孔,是齿孔的形状、打孔方式与齿孔度数。它们也是鉴定邮票的重要依据。

齿形。邮识与经验不足的初学者,应先从较易掌握的齿孔形状来检验邮票。真假邮票的齿形大有文章。邮票印刷厂的打孔设备有严格的工艺标准,并定时定点维修、更新,所打齿孔,形状规则,光洁圆滑,而造假者不可能具备同等技术条件,只能将就凑合,目测即可看出一些假票是类三角形齿孔,在放大镜下呈现出多边形齿孔。

打孔方式。邮票的齿孔是由各种打孔器打出的,有线式、平式、梳式、滚洞式等。线式齿是最早的专业打孔方式,也称单线齿针板,是由一大排列队整齐的针组成,将邮票印张续入打孔机,依次踩动踏板,先打出整张上的全部横向齿,再转动90°,打出纵向齿。这样打出的齿在邮票的四角几乎都不同。所以,当你发现邮票发行时间并非很早而四角齿孔不规则时,就应当多加注意了。当然要把问题搞清楚,还要查阅有关文献,以及在此前弄清是不是邮票的品相问题。

齿孔度数。打孔器上孔针的粗细与排列间距千差万别,由此衍变出纷杂的齿孔度数,国际集邮界以20毫米的长度为单位,在这一长度内的齿孔数就是齿孔度,其测量精确到四分之一孔,测量的方法是将专门为这一用途制做的置齿尺上下移动,当邮票与置齿尺上的齿孔完全吻合时,即可判定齿孔度数。伪造拙劣的邮票,甚至四个边的齿度都不相同。当然真票偶尔也会出现齿度误差,而与邮票目录上的齿度数据不一致,但这种误差是有规律可循的,这自然需要相当的邮识。

六、背胶

邮票背胶也是研究和辨别邮票真伪的一个要素。伪造票所用的胶质与刷胶手段都与真票的制做有类别。要鉴别这类差别,首先要研究和掌握真邮票背胶工艺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我国的邮票在50年代是以马铃薯淀粉做原料的糊精胶涂刷背胶。这种背胶的特点是胶质光亮,发黄,胶层较厚。60年代采用PVA合成胶,光泽较糊精胶差,颜色发白,胶层较薄。目前发现的假票一般无背胶,有的是在票背上涂上一种半透明的白色涂料,冒充背胶,但没有粘性,也有的是涂刷胶水,因手法拙劣,连齿孔纸毛也沾上了胶水。对一般造假者来说,要不走样地均匀刷涂背胶并非易事,而要调制出配比正确、胶色逼真的胶料就更加困难了。

以上我们从邮票制做的角度向集邮爱好者粗略地介绍识别假票的六个要素。由于邮票印制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清楚并非易事,很可能挂一漏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邮票印制工艺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当然,伪造者的手段也会越来越高明。这就要求集邮爱好者,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使伪造者难于得逞。

❽ 邮票的价值、邮票的分类、镇里邮票的方法、集邮用品等知识~急!!!

提供一些基础知识给你吧:

集邮基础知识
什么是移位票
移位票是指图案、色彩移位,造成模糊的邮票。这种移位邮票往往是套印不准造成的。造成移位的原因很多:如制版时拍摄步距不等,拼版不准,上版不正。有时印刷时换纸、卡刀、调墨、换打孔器等,稍不注意就会造成移位。《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小型张,图案右上角边线与框线套印不准,但因毛病不大而出厂发行。严格来讲,移位邮票是不准出厂的,尤其是关键部位,检验要特别严格。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第二组的国徽邮票(J.45),如将五角星上的印刷烫金移位,就会造成两个五角星。所以关键部位的移位邮票,是决不允许发行的。
什么是福利邮票
福利邮票又称慈善邮票或附捐邮票,是指在原有面值上另外增加一小部分附捐费,邮政局将附捐费收入交给需要支援的机构使用,有目的地为人民谋福利。但是,附捐部分不能算做邮资
什么是无面值邮票
无面值邮票是指邮票图案上没有面值的邮票。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由于物价飞涨,邮资也相应上涨。1948年开始规定,平信邮资为金圆券半分,后来物价一日数涨,一封平信的邮资竟涨到10万元,甚至出现贴的邮票要比信封大出一二倍。由此,中华邮政当局破格印了平信、快递、航空、挂号四种无面值邮票,可以根据物价上涨幅度随时定出邮资面值。国外为调整邮资在新面值邮票来不及印行的情况下,也发行无面值邮票,有的已形成系列,如美国的“A”、“B”、“C”……等无面值邮票。
什么是加字改值邮票
解放初期,由于普通邮票需要量很大,我国邮政部门设计、印制邮票的能力还不强,故只能采取在中华邮政单位邮票、基数邮票、汇兑印纸和华东邮政管理总局发行的部分邮票上加印“中国人民邮政”和面值字样后,作为普通邮票来使用,这种邮票就称为加字改值邮票。从1950年5月5日至1951年8月22日,邮电部共发行了十套加字改值邮票。但是,除邮电部这十套外,地方加字改值邮票也有不少,尚无详细统计。随着新中国邮票设计、印刷能力的提高,加字改值邮票即不再发行。
什么是基数邮票
基数邮票是在一个国家中由于使用不同币制而发行的邮票。以一种主要币制为邮票基数的面值,而其他使用不同币制的地区,在购买邮票时,按基数邮票面值折合付费。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邮政当局因金圆券贬值,许多地区市场交易出现以银圆为计值标准。故邮票面值又恢复银圆基本费率,并印了1圆、2圆、5圆、10圆面值的基数邮票出售,在使用银圆地区按基数出售,在通用金圆券地区按当地金圆券对银圆的折合率计算出金圆券价值出售。
什么是商端口邮票
商端口邮票是指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重要城市为商端口。帝国主义在商端口设立了市政机构工部局,工部局附设的邮局发行的邮票,称为商端口邮票。
什么是地方邮票
地方邮票是指中华邮政时期,台湾省和西藏地区自己印制发行的邮票。其后,也有在全国通用的邮票上加盖“限XX省贴用”字样,防止邮票流到别省使用,实际上这种限省邮票,严格地讲,也成为地方邮票。新中国邮票中,建国初期东北地区,也曾发行过“东北贴用”的地方邮票。
什么是无齿孔邮票
无齿孔邮票是指边上没有齿孔的邮票。它的边不经打孔,是用对裁下来的。无齿孔邮票较少发行,是在发行有齿孔邮票时特意发行的。如新中国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纪94)8枚和《儿童》(特54)12枚、《熊猫》(特59〕3枚、《金丝猴》(特6O)3枚,都在发行有齿孔邮票的同时发行了无齿孔邮票。
什么是客邮邮票
要弄清什么是客邮邮票,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客邮”。“客邮”是指19世纪后半期,英、美、法、德、俄、日等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犯中国主权,非法在中国开办邮政机构。正如当时把帝国主义派遣来我国一机关的代理人称为“客卿”一样,这些邮政机构就习惯称“客邮”。例如,日本在1876年4月15日,首先在上海设置邮政局,它发售的邮票,在原日本邮票的下部,分别用红黑两色加印隶书“支那”两字。这种邮票,人们称它是“客邮邮票”。
什么是军人贴用邮票
军人贴用邮票是1953年邮电部与解放军通信兵部商定,为了优待军人免费寄信而发行的一套3枚军人贴用邮票。图案以“八一”军徽为主图,下面印有“军人贴用”、“中国人民邮政”及面值“800元”等字样。那时邮票发到各军区,由于使用范围难以控制,故停止发行。有很少一部分至今流散在外,未能收回。1995年8月1日发行的义务兵贴用邮票也属军人贴用邮票。
什么是快信邮票
快信邮票是指专作邮寄快信使用的邮票。我国1905年大清邮政发行过快信邮票:面值1角,绿色,后来改为飞雁,1916年停用。停用快信邮票后,就改贴普通邮票。1943年和1945年,抗日根据地曾先后发行过快信邮票,票面图案上有一个“快”字。
什么是系列邮票
系列邮票是对同一类题材而又分期发行的各套邮票的总称。各套邮票虽不一定由同一人设计,但后面设计的都注意与前面设计者保持主题上的一致。例如我国从1980年起发行十二生肖邮票,每年1套(1枚),分别以当年的生肖属相为构图内容,已发行了猴、鸡、狗、猪、鼠、牛、虎、免、龙、蛇、马、羊12种生肖邮票和1992年继续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就是系列邮票。
什么是全套邮票
全套邮票是指为着一个目的而设计的一组邮票。这种邮票通常由一人设计,一个格调。每一套邮票,少的只有1枚,如《鲁迅诞生八十周年》;多的也可以达到数十枚,如《广播体操》有40枚之多。有时,为了纪念重大事件,也有一天内同时发行几套题材相同的邮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邮票就有5套,出齐5套才算“全套”。还有,同一套邮票在不同时间内发行,如《金陵十二钗》特种邮票,其中6枚是1981年11月20日发行的,1982年4月24日又发行6枚,这样12枚,才能算全套邮票。
什么是“纪”字头和“J”字头纪念邮票
“纪”字头和“J”字头邮票均属纪念邮票。“纪”字头纪念邮票是从1948年10月8日发行的纪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邮票起,至纪124《向3211英雄钻井队学习》邮票止,共发行了124套邮票;“J”字头纪念邮票是“纪”字头纪念邮票的继续。它是将邮票上的志号“纪”改为“J”。“J”字头纪念邮票是从1974年5月15日发行的“J1”《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邮票起,至J185《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邮票止,共发行了185套邮票。
什么是“特”字头和“T”字头特种邮票
“特”字头和“T”字头邮票均属特种邮票。“特”字头特种邮票是从1951年10月1日发行的“特1”《国徽》邮票起,至“特75”《服务行业中的妇女》邮票止,共发行了75套邮票。
“T”字头特种邮票是“特”字头邮票的继续。它是将邮票上的志号“特”改为“T”。“T”字头特种邮票是从1974年1月1日发行的T1《体操运动》邮票起,至T168《赈灾》邮票止,共发行了168套邮票。
什么是“文”字邮票
“文”字邮票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发行的。当时志号“纪”、“特”邮票停止发行后,邮票上的志号也被取消了。故对那时发行的邮票,目录上称它为“文”字邮票(也有人提议它为“无志号邮票”)。“文”字邮票是从1967年4月20日发行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起,至1970年1月21日发行的《革命青年的榜样》邮票止,共发行了19套邮票。
什么是编号邮票
编号邮票也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发行的。因为“文”字邮票无志号,所以从1970年1月21日停止发行“文”字邮票后,改变为发行编号邮票。第一套编号邮票是从1970年8月1日发行的《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起,至1973年10月15日发行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邮票止,共发行21套邮票。
什么是小型张
小型张是指除一套邮票之外,志号相同而另外设计图案的小型整张邮票。也有单独设计的,带有较宽的纸边,边纸上印有花纹及相关文字,极为精美,面值也较高。如1978年5月5日发行的徐悲鸿“奔马”邮票,全套10枚,同时也印制发行了5元面值的“奔马”小型张。这种小型张实际使用教少。获得1980年我国特种邮票最佳设计奖的“益鸟”邮票,全套5枚之外,另外设计发行了面值2元的小型张。
什么是小全张
小全张是指包括全套(单枚或多枚)小型整张的邮票,是专为集邮爱好者印制的邮票。它的边纸较宽,并印有标题和文字及相关图案。例如1978年发行的《全国科学大会》邮票,全套为3枚,在印制整版邮票的同时还印制了小全张。整版邮票中每版有同一邮票的50个单枚,而小全张包括了这一套的三个不同的单枚邮票。
什么是小本票
小本票是指配有封面和封底并经过装订的袖珍邮票册,便于保存和随时取用。小本票邮票有的从全张邮票中撕下一条;有的两边按本幅切齐,形成邮票一边或两边无齿形状。小本票特别精美,本中的邮票一般与普通整版邮票分别制版,并带有附票;有的还包括小型张。例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小本票,除小型张和邮票外,还有以“秦始皇帝陵”碑为图案的附票。
什么是小版张
为满足集邮者的需要,在已有邮局全张之外另行印制的小开张邮票。小版张四周边纸一般印有边饰或特定的文字与相应图案,其所含邮票枚数比邮局全张少,而邮票的面值、票幅、刷色与邮局全张相同。1980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在美国举行,我国邮政部门发行了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邮票2枚,邮局全张票为50枚(5*10);与此同时,为供应展场与门券一起出售,印就12枚(4*3)一版的邮票,所公布的邮票资料称其为小版张。此后,小版张一词就正式成为此种版票的名称。
集邮界渐渐地约定俗成,将小型张、小全张、小本票及小版张习惯地称之为“四小”。

集邮用品和使用方法
镊子: 大家都知道公安机关在侦破案件时,常常利用指纹。在三百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到指纹是由无数小油点构成的。不论洗的多认真,皮肤表面总会不断渗出一些细微的汗粒。用手去触摸邮票,这些不汗粒就会粘到邮票上。汗水是由油和盐构成的,在邮票上会形成污点。因此,集邮者忌讳直接用手触摸邮票,在欣赏或整理邮票时都应该使用镊子。 夹邮票时要使用镊子,但并不是所有的镊子都能用来夹邮票。镊子的形状因用途而异。用于集邮的镊子尖端必须扁平、圆滑、无锈,松紧程度也要适宜。过紧会使邮票留下夹痕,过松易使邮票脱落。 初次使用镊子最好找几枚废邮票反复练习几次,避免因使用不当使邮票受伤。保存时注意不要把尖端弄脏或挫伤,也不要用手指去摸,否则就失去了使用镊子的意义了。如果一时疏忽,把镊子弄脏了,要用布、纸或者挥发油擦拭一下再用。
放大镜: 邮票在印刷品中是最小的,单凭人们的肉眼,很多细微的地方难于辨认清楚。借助于放大镜可以明显地区别出邮票的印刷方法。当然,用它来观赏邮票的品相也很方便。 集邮用的放大镜一般为五到二十倍。使用时要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但应避免阳光直射到邮票上。镜片要保持清洁避免磨损。放大镜用完及时收入套子或盒子里,脏了可以用擦拭眼镜的柔软软棉布擦净。
胶水纸: 把邮票安置到贴票册上的最好的办法是使用胶水纸—种裁切得很整齐的一面带胶的小纸条。这是集邮家实践的产物。起初,他们是把邮票整个贴到邮册是,但很快就察觉了这个办法的弊病:邮票一量贴上就极难再揭取下来。想替换一枚邮票或挪动一下位置很困难。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有人发明了一种一面有胶有小薄纸条,被称为胶水纸。胶水纸一般都是成袋出售,买回来后要换到带盖的小塑料盒里,不要装太多,以免互相粘连。 在目前还没有这种胶水纸出售的情况下,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方法是这样的:用半透明的打字纸,再买瓶胶水,用一枝洗净的毛笔当胶水刷。先把打字纸订在厚纸板上,用胶水刷把调好的胶水均匀地抹在纸上,放置阴处晾干、压平,再用裁纸刀裁切成张1厘米、宽0.5厘米的小条,就可以使用了。
护邮袋: 胶水纸的使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由于它既方便又便宜,世界大部分集邮家至今仍在使用。但是严格说起来,胶水纸也有它的缺点:不管贴时怎么注意,揭时如何经心,都不可避免地要在邮票背面留下贴过胶水纸有痕迹。贴用的次数多了,邮票背胶还会被胶水纸粘掉,影响邮票的品相。 护邮袋的出现,克服了这一缺陷。护邮袋品种规格不一,可以根据使用尺寸,把邮票取出来,再用切纸刀裁开,以免伤着邮票。 量齿尺: 通过检查齿孔,可以区分邮票品种,也能帮助推断发行年代和承印厂家。量齿尺是一种专门用来测量齿孔的尺子。各国发行的邮票,都有齿孔度数,所谓齿孔度数就是20毫米的长度内有多少个齿孔。 制作量齿尺的材料有几种:硬纸板、金属板、还有塑料板。表示方法也不同,有用线条的,有用黑点的。它使用方法在第六章“邮票上的齿孔”一节已有说明。 其他用品: 上面介绍的是一些最常用的集邮用品。此外,还有集邮用品,这里顺便提一下。
衬纸: 是衬在邮票洋下面的一种较厚的黑色或其他深色纸。由于衬纸的衬托,可能使邮票更加醒目。使用衬纸与使用护邮袋一样,在邮票四周要留出1到期1.5毫米的余份。但衬纸露得也不能太多,不然会喧宾夺主,失去使用衬纸的意义。 护邮角: 类似相角,多用于在邮册上粘贴首日封、实寄封等。
护邮套:一种三面封死,一边开口的透明塑料套,用以保护贴片。护邮套通风不良。如果套内受潮,水份不易散发,会损坏邮票,所以平时不使用权用。只是在寄送贴片参加邮展时才把贴片套上这种护邮套。我国目前还很少使用。

邮票品相

邮票品相,好比人的相貌,品相佳的邮票才有集藏价值,集邮爱好者在逛邮市购买或函购邮票,以及交换邮票时,一定要分清邮票品相。现介绍品相的分类,可大致划分这样几类。极优品:常指邮票崭新完好,平整光洁,图案端正,齿孔俱全,无折、裂痕、污损、揭薄等现象。新邮票背胶平整清洁无损(未下水洗过)。旧票所盖邮戳清淡,邮票画面清楚,且销戳部位极少。
上品:邮票完好如新,票面整洁无损,齿孔俱全,新票背胶平整,清洁无损。旧邮票邮戳清淡,图案未受销戳影响。
次上品:邮票背面无污破损,有微皱,图案不端正,齿孔略有短缺,票背面无揭薄现象,新票背面有脏痕迹,旧票销戳虽重,但面积不大。
中品:邮票本身完好,票面欠整洁,图案不居中,齿孔欠完整。旧票销戳面积较大 ,不太清晰。
下品:邮票图案不端正,有折痕、揭薄及齿孔残缺现象。旧票邮戳销印部位过多,墨迹严重破坏了票面整洁。
劣品:邮票破损、折痕、缺齿、揭薄、褪色。旧票所销邮戳面积过大,墨迹过浓,使图案字迹模糊不清。

何鉴别邮票真假
[ 2009-3-10 4:29:00 | By: 利利 ]

0
推荐
版别:真票有立体感,邮票图案及铭文的墨层凸起,手感明显,图案清晰,图纹坚实,色彩柔和均匀;而假票网点粗大,字体变形,图案模糊,有叠色、露色等现象。
纸张:真邮票用邮政部门定点生产厂家专用的“涂料邮票纸”,它与一般的胶版纸、铜版纸在色泽上有明显差异。从纸张表面进行仔细观察,就能辨别真伪。刷色:真邮票色相正,色泽浓艳;而假票由于用普通油墨胶印,难免颜色暗淡,色相不正,会因套色不准而产生叠色、露红,透过20倍放大镜观察,图纹往往显示彩色网点。

齿孔:真票有严格的工艺标准,所打齿孔形状规则,光洁圆滑;造假者很难具备同等的技术条件,目测即可看出一些假票是三角形齿孔,在放大镜下呈现出槽形、多边形齿孔。
集邮英语词汇
[ 2009-3-10 4:28:00 | By: 利利 ]

0
推荐
挂号邮件回执Advicebf Receipt (A.R.)
广告副票Advertising Labels
航空集邮Aerophilately
航空签条Airmail Label
航空邮票Airmail Stamp
航空邮资信封Airmail Stamped Envelope
到达戳Arrival Postmark
前日封Before Day Cover (B. D. C.)
双色Bi—colors
对剖邮票Bisect
盲齿B1ixd Perforation
方连Block (B)
4方连Block of Four
臆造品Bogus
长尾Bottom Margin Imperf
漏盖Cancellation Missed
盖销票Canceled Stamp
目录Catalogue (Cat.)
目录价Catalogue value (c/v)
图幅居中Center
粉面纸Chalky Paper (C)
附捐邮票Charity Stamp
化学变色Chemical Color Changeling
化学胶Chemical Gum
光齿C1ean—cut Perforation
卷简邮票Coil Stamp
邮票刷色Color
有色纸Colored Paper
纪念封Commemorative Envelope
纪念邮戳Commemorative Postmark
纪念邮票Commemorative Stamp
纪念邮资信封Commemorative Stamped Envelope
纪念邮资明信片Commemorative Stamped Postcard
复合齿孔Compound Perforation
品相Condition
折白Crease and Fold
护邮袋Crystal Mount
发行日期Date of Issue
面值Denon Lination
过桥Ditch
复盖Double Cancellation
实寄封 Entire Cover
实寄片Entire Postcard
估价Estimated (Est)
展品评审Exhibit Evaluation
快递签条Express Labels
快递邮票Express Stamp
褪色Fading
伪造品Fakery
伪造实寄封Faked Entire
伪造背胶Faked Gum
假无齿票Faked Imperforate Stamp
伪造齿孔Faked Perforation
假盖销票Faked Used Stamp
佳品Fine (F)
首日封First Day Cover (F.D.C.)
首日实寄封First Day Entire Cover
首航封First Flight Cover (F.F.C.)
横缝漏齿Horizontal Line Perforation Dropped
横中缝漏齿 Horizontal Middle Line Perforation Dropped
国际集邮展览International Philatelic Exhibition
国际明信片International Postcard
国际回信券International Reply Coupon
倒盖兼复盖Inverted and Double Cancellation
倒盖Inverted Cancellation
倒水印 Inverted Water Mark
风景日戳Landscape Datemark
风光邮资明信片Landscape stamped Postcard
尾日封Last Day Cover (L.D. C.)
左阔边Left Mar.ginlmperf
邮简Letter Sheet
文献集邮Literature Philately
本端口明信片 Local Postcard
放大镜Magnifier
马耳他十字邮戳Maltese cross Postmark (M.C.)
手写注销Manu Cancellation
极限集邮Maximaphily
极限明信片Maximum Card
镶嵌封Medalist Cover
中缝漏齿Middle Line Perforation Dropped
军邮封 Military Postal Cover
军用明信片Military Postmark
军用邮戳Military Postcard
军用邮票Military Stamp
小型张Miniature Sheet
新票Mint Stamp (M.)

邮票收藏的十大忌
[ 2009-3-10 4:27:00 | By: 利利 ]

0
推荐
一忌日光暴晒──邮票受阳光照射过久,会褪色或变色。夏季气温较高,不宜在阳光下翻看邮册,以免邮册和护袋变形,背胶溶化。
二忌受潮──邮票受潮,会发生霉变和斑点,甚至纸张霉烂,刷胶票则会粘连。邮册应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在梅雨季节和空气湿度较大时,不宜整理、欣赏邮票。
三忌接近酸──邮票不宜与酸性或碱性物质接触,同时也怕受到煤气、沼气及化学药品的侵蚀。浸洗邮票时,不能用含有酸性、碱性及其它易起化学作用的洗涤剂。邮票存放也应远离这些物质。
四忌票面污染──整理邮票时,要注意清洁,有的人在浸洗、整理过程中不注意,即印色、墨水、油污、灰尘等弄到邮票上,这些不洁之物使邮票受到污染,影响图案的清晰和票面的美观。
五忌拿手指摸──有的人图方便省事,不用镊子取邮票,而用手;有的人在欣赏邮票时,用手摸弄邮票,这容易使票齿受到损失,同时手上的汗渍、油污会将票面弄脏而失去原来的光泽。拿取邮票一定要用邮票镊子。整理欣赏邮票时,手要洗净,桌面要擦抹干净,以免邮票受污。
六忌长期闭藏重压──将邮票久藏在箱子里,不轻易拿出来翻看,日子久了,因空气不流通,箱内潮气散不出,会使邮票受潮,发生粘连,甚至虫蚀也不知道。同时装满邮票的贴簿、插簿或袋装邮票,都怕挤压,尤其是刷胶票,长期挤压会粘连。所以不要将邮票长期闭藏在箱子里不去过问,而应该经常翻弄、检查。箱子还应放一包生石灰,吸收潮气。邮册存放宜直立,且不要过挤,平放时不要重压。
七忌鼠咬虫蚀──老鼠、蟑螂、蛀虫都会咬坏邮册和邮票,尤其是用浆糊粘贴的,更容易发生鼠咬虫蚀的现象。所以粘贴邮票一定不要用浆糊,而用胶水纸。邮册、邮票的存放,要选择鼠虫不易侵扰的地方。
八忌硬撕蛮揭──有的搜集旧邮票从信封上硬撕揭,造成撕烂、揭薄或损坏票齿。应该从信封上剪下,放在清洁的温水中浸泡。浸脱的邮票,用棉球将背面残留的浆糊、胶水、纸屑轻轻洗净,再用吸水纸吸干、晾干。
九忌胡粘乱贴──粘贴邮票不能用浆糊往邮票册上贴,这样就不便移动,还容易霉变起斑点,遭虫蚀鼠咬,所以粘贴邮票应用护邮袋或胶水纸。
十忌杂乱无章──搜集邮票要加以整理,切忌杂乱无章。邮票要按照专题或国别放在一起,一套套不要打乱。如果乱七八糟放在一起,越积越多,则不便整理、欣赏和研究。

邮票十要素
[ 2009-3-10 4:26:00 | By: 利利 ]

0
推荐
如何集邮 一枚邮票的组成,有以下“十要素”:
* 水印(包括无水印);
* 纸质(包括用其它物质印制的);
* 图案;
* 国志;
* 面值;
* 种类(包括分类、编号);
* 版别;
* 票型;
* 齿孔(包括无齿票);
* 背胶(包括背面文字等);
* 背胶(包括背面文字等);
此外,在一枚邮票上看不到的有:铭版、色标、志号、边饰和印刷时间等其它因素。
邮票保管小常识
[ 2009-3-10 4:23:00 | By: 利利 ]

0
推荐
邮票保存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其价格的高低,全品相的与品相差的邮票价格往往相差数倍。因此,邮票的保管工作显得十分重要。那么,该如何保管邮票呢?
一、不能在雨天、梅雨季节和大热天整理邮票,因为雨天和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大热天双手易出汗,这时整理邮票易使其发霉或产生黄斑。一般而言,邮票不能用手拿,取出欣赏时要用邮票夹夹取。
二、邮票插入集邮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在把邮票插入普通集邮册前,每套邮票应先套上透明的保护袋;普通集邮册里的邮票如插一半露一半,时间一长,露出的一半会发黄,影响品相;买回来的新集邮册,不要急于插入邮票,因为这种集邮册在生产中不是自然风干的,最好先放3—6个月,让其彻底干燥后再使用。
三、集邮册不能平放。平放时,随着重量的增加,邮票会被压出印痕。存放时应立放,并保持不紧不松。
四、单枚邮票从整张邮票上撕下时,对有齿孔的邮票应先沿着齿孔直线反复折叠几次,然后再轻轻地撕开。不要使用剪刀等工具裁剪有齿孔的邮票,以免伤害齿孔。
五、贴邮票时不要直接把糨糊涂在

❾ 如何研究邮票

您好,请研究1974—1982年的邮票,门槛低,能升值,谢谢!

❿ 鉴别邮票真假的最简单方法

收藏爱好者最恐惧的恐怕就是买到假票了,市面上很多东西都有假的简直做的了可以以假乱真,假邮票,假币,假疫苗,这些都是生活中我们不愿意看到确实事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商家为了利益可以做假伤害消费者,依靠国家打假没办法面面俱到,所以自己平时积累一些识别技巧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对于邮票收藏者来说怎么识别假邮票想必是一个最值得关心的话题了吧,今天国藏文化的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些识别假邮票的技巧,避免上当受骗。

打开网络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一、鉴别邮票是否是仿制品?
仿制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邮局重新制版印售已经停用的早期邮票;另一种是某邮展、邮界大型活动的组织者或某邮商以纪念为目的将珍罕的邮票复制赠售。对仿制品的鉴别可根据版模特征、暗记、纸质、刷色、齿孔和制版等特征,对照原票,加以区分。应该说这些区别是很明显的,不会带来太大困难,仿制品不能入集邮展。

二、鉴别邮票是否为臆造品?
臆造品是一种并无模仿对象,纯属虚构的邮票状纸片。细分可有臆造票、臆造戳、臆造齿和臆造加盖等。对臆造票的鉴别并不太难,一般不见之于正式邮票目录上的都可疑其身份,宜慎重核实。在参展邮集中臆造票不允许出现。

三、鉴别邮票是否为修补品?
修补品是由有缺陷的邮票(如破损、缺齿、揭薄)经加工、修补后得到的较好品相的邮票,是一种伪品。一些中品相邮票,经修补技术高的人修补后,也能变为上品相邮票。修补的形式大致有下列几种:修补齿孔、修补纸张、修补背胶、修补裂口、清除黄斑、拼接邮票、描画票面。
鉴别修补品除靠长期积累的经验外,还要学会手触和对光审视,看有无异样痕迹,有无厚薄、曲度上的差异。如是旧票可入水清洗(水温偏高也可),一般修补物就可能漂去补胶,漏出原状。保险做法就是用紫光灯照看,修补部分便会显现无疑。

四、鉴别邮票是否为变造品?
变造品又称改造品,是把珍品经过改造,使一般邮票变成较为珍惜的邮票。如把“改1”12.5度齿的500元和800元票变造为14度齿;把“改4”点线齿800元票变造为圆孔齿;变造品也包括伪加盖,即原票是真品,加盖字样是假的,如“J41”、“J42”小型张;伪变色,即用药剂改变原票颜色,如“普13”的4分票;以及退(或擦)去邮票图案、字样、邮戳等。
鉴别变造品的关键在于对邮票票幅的判断。虽然以前线式齿打空会使单枚邮票的票幅大小不一,但变造品与正常票相比,其平均票幅总要窄些。此外,为了防伪,资历较深的集邮者对无齿票和特殊齿度的邮票至少要收集双连票(因单枚邮票难于识别是否已作变造)。另外,对光照看和审视齿尖也能加强鉴别效果,如果各边齿光平短、缺少纤维就有可能是变造品。

五、鉴别邮票是否为伪造品?
伪造品即假品,又称赝品,是对真品的仿造。伪造者用它冒充真品,欺骗集邮者或邮局,以获取暴利为目的。
鉴别伪造品重要的是对真品有所了解,亲眼见过、摸过有感性认识,就容易作比较,若能把真品和伪品同时比较,那就更加明显。对加盖票的伪品,更要认真地对照真品的加盖版式(字体、字距等)加以辨别。伪造品通常在用纸、刷胶、打孔、套色、字体、鲜艳度等各方面存在缺点,尤其在印刷方面破绽更多。凡不够精细的,外观粗糙的(指近代票),就有可能是伪造的。也可用科学仪器帮助鉴定。家用仪器一般是紫外光灯,不过要先了解真品在紫外灯下的显现效果,以作对比,否则照了也无用。

在投资中,懒惰的投资者是没有办法得到更多的利益的,不懂的积累经验,更不懂得一些必要的识别技巧,买到假邮票只会怨天尤人或者自认倒霉不会总结经验,那么最后只能是输。没有谁能够一开始就成为一个收藏家,都是慢慢积累的,但是要时刻保持为提升自己的习惯。

阅读全文

与研究邮票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去火的治疗方法 浏览:620
动作连接方法 浏览:239
曲面屏手机防爆方法 浏览:762
干天麻的简单食用方法 浏览:80
肾虚怎么恢复正确方法 浏览:674
双阳鹿茸片正确食用方法 浏览:541
金刚藤功效与作用与食用方法 浏览:456
小红瓦安装方法 浏览:180
研究内容方法有什么 浏览:833
装修墙面方法有哪些 浏览:328
增强腹部锻炼方法 浏览:829
货车发动机左右摇晃解决方法 浏览:321
电灯带插座安装方法 浏览:608
史上最全分析问题的7种方法 浏览:9
小林发烧贴使用方法 浏览:764
转呼啦圈正确方法 浏览:320
平时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378
腋温测量的正确方法 浏览:849
怎么做南瓜丸子的方法 浏览:54
牛头脸的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