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分析回归效果的方法

分析回归效果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11 00:46:35

Ⅰ 用excel进行多远回归分析的步骤

以Excel2010版为例,其余版本都可以在相应界面找到

点击“文件”,如下图:

上述选择的具体方法是:

在“Y值输入区域”,点击右侧折叠按钮,选取函数Y数据所在单元格区域J2:J21,选完后再单击折叠按钮返回;这过程也可以直接在“Y值输入区域”文本框中输入J2:J21;

在“X值输入区域”,点击右侧折叠按钮,选取自变量数据所在单元格区域A2:I21,选完后再单击折叠按钮返回;这过程也可以直接在“X值输入区域”文本框中输入A2:I21;

置信度可选默认的95%。

在“输出区域”如选“新工作表”,就将统计分析结果输出到在新表内。为了比较对照,我选本表内的空白区域,左上角起始单元格为K10.点击确定后,输出结果如下:

第一张表是“回归统计表”(K12:L17):

其中:

Multiple R:(复相关系数R)R2的平方根,又称相关系数,用来衡量自变量x与y之间的相关程度的大小。本例R=0.9134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为高度正相关。(Multiple:复合、多种)

R Square:复测定系数,上述复相关系数R的平方。用来说明自变量解释因变量y变差的程度,以测定因变量y的拟合效果。此案例中的复测定系数为0.8343,表明用用自变量可解释因变量变差的83.43%

Adjusted R Square:调整后的复测定系数R2,该值为0.6852,说明自变量能说明因变量y的68.52%,因变量y的31.48%要由其他因素来解释。( Adjusted:调整后的)

标准误差:用来衡量拟合程度的大小,也用于计算与回归相关的其它统计量,此值越小,说明拟合程度越好。

观察值:用于估计回归方程的数据的观察值个数。

第二张表是“方差分析表”:主要作用是通过F检验来判定回归模型的回归效果。

该案例中的Significance F(F显着性统计量)的P值为0.00636,小于显着性水平0.05,所以说该回归方程回归效果显着,方程中至少有一个回归系数显着不为0.(Significance:显着)

第三张表是“回归参数表”:

K26:K35为常数项和b1~b9的排序默认标示.

L26:L35为常数项和b1~b9的值,据此可得出估算的回归方程为:

该表中重要的是O列,该列的O26:O35中的 P-value为回归系数t统计量的P值。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b1、b7的t统计量的P值为0.0156和0.0175,远小于显着性水平0.05,因此该两项的自变量与y相关。而其他各项的t统计量的P值远大于b1、b7的t统计量的P值,但如此大的P值说明这些项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不存在相关性,因此这些项的回归系数不显着。

Ⅱ 常见的回归分析方法哪些

1/6分步阅读
1.线性回归方法:通常因变量和一个(或者多个)自变量之间拟合出来是一条直线(回归线),通常可以用一个普遍的公式来表示:Y(因变量)=a*X(自变量)+b+c,其中b表示截距,a表示直线的斜率,c是误差项。如下图所示。

2/6
2.逻辑回归方法:通常是用来计算“一个事件成功或者失败”的概率,此时的因变量一般是属于二元型的(1 或0,真或假,有或无等)变量。以样本极大似然估计值来选取参数,而不采用最小化平方和误差来选择参数,所以通常要用log等对数函数去拟合。如下图。

3/6
3.多项式回归方法:通常指自变量的指数存在超过1的项,这时候最佳拟合的结果不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曲线。比如:抛物线拟合函数Y=a+b*X^2,如下图所示。

4/6
4.岭回归方法:通常用于自变量数据具有高度相关性的拟合中,这种回归方法可以在原来的偏差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偏差度来减小总体的标准偏差。如下图是其收缩参数的最小误差公式。

5/6
5.套索回归方法:通常也是用来二次修正回归系数的大小,能够减小参量变化程度以提高线性回归模型的精度。如下图是其惩罚函数,注意这里的惩罚函数用的是绝对值,而不是绝对值的平方。

6/6
6.ElasticNet回归方法:是Lasso和Ridge回归方法的融合体,使用L1来训练,使用L2优先作为正则化矩阵。当相关的特征有很多个时,ElasticNet不同于Lasso,会选择两个。如下图是其常用的理论公式。

Ⅲ 回归分析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

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步骤
1.确定变量
明确预测的具体目标,也就确定了因变量。如预测具体目标是下一年度的销售量,那么销售量Y就是因变量。通过市场调查和查阅资料,寻找与预测目标的相关影响因素,即自变量,并从中选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2.建立预测模型
依据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历史统计资料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归分析方程,即回归分析预测模型。
3.进行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是对具有因果关系的影响因素(自变量)和预测对象(因变量)所进行的数理统计分析处理。只有当变量与因变量确实存在某种关系时,建立的回归方程才有意义。因此,作为自变量的因素与作为因变量的预测对象是否有关,相关程度如何,以及判断这种相关程度的把握性多大,就成为进行回归分析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一般要求出相关关系,以相关系数的大小来判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的程度。
4.计算预测误差
回归预测模型是否可用于实际预测,取决于对回归预测模型的检验和对预测误差的计算。回归方程只有通过各种检验,且预测误差较小,才能将回归方程作为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5.确定预测值
利用回归预测模型计算预测值,并对预测值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后的预测值。

Ⅳ 如何用EXCEL做回归分析

在日常数据分析工作当中,回归分析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按照涉及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按照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的实施步骤:

1)根据预测目标,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2)建立回归预测模型

3)进行相关分析

4)检验回归预测模型,计算预测误差

5)计算并确定预测值

我们接下来讲解在Excel2007中如何进行回归分析?

一、案例场景

为了研究某产品中两种成分A与B之间的关系,现在想建立不同成分A情况下对应成分B的拟合曲线以供后期进行预测分析。测定了下列一组数据:

Ⅳ 回归分析方法

§3.2 回归分析方法
回归分析方法,是研究要素之间具体的数量关系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能够建立反映地理要素之间具体的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即回归模型。
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结构形式
假设有两个地理要素(变量)x和y,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则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结构形式:

a和b为待定参数;α=1,2,…,n为各组观测数据的下标; εa为随机变量。如果记a^和b^ 分别为参数a与b的拟合值,则得到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ÿ 是y 的估计值,亦称回归值。回归直线——代表x与y之间相关关系的拟合直线

2) 参数a、b的最小二ÿ乘估计
参数a与b的拟合值:

,

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过程,就是用变量 和 的实际观测数据确定参数a和b的最小二乘估计值α^和β^ 的过程。
3)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显着性检验
线性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是借助于F检验来完成的。
检验统计量F:

误差平方和:

回归平方和:

F≈F(1,n-2)。在显着水平a下,若 ,则认为回归方程效果在此水平下显着;当 时,则认为方程效果不明显。

[举例说明]
例1:在表3.1.1中,将国内生产总值(x1)看作因变量y,将农业总产值(x2)看作自变量x,试建立它们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显着性检验。
解:
(1) 回归模型
将y和x的样本数据代入参数a与b的拟合公式,计算得:

故,国内生产总值与农业总产值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2) 显着性检验

在置信水平α=0.01下查F分布表得:F0.01(1,46)=7.22。由于F=4951.098 >> F0.01(1,46)=7.22,所以回归方程(3.2.7)式在置信水平a=0.01下是显着的。

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多要素的地理系统中,多个(多于两个)要素之间也存在着相关影响、相互关联的情况。因此,多元地理回归模型更带有普遍性的意义。
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构形式
假设某一因变量y受k 个自变量 的影响,其n组观测值为 。则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构形式:

为待定参数, 为随机变量。如果 分别为 的拟合值,则回归方程为

b0为常数, 称为偏回归系数。
偏回归系数 ——当其它自变量都固定时,自变量 每变化一个单位而使因变量xi平均改变的数值。

(2) 求解偏回归系数

,

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显着性检验
用F检验法。
F统计量:

当统计量F计算出来之后,就可以查F分布表对模型进行显着性检验。
[举例说明]
例2:某地区各城市的公共交通营运总额(y)与城市人口总数(x1 )以及工农业总产值(x2)的年平均统计数据如表3.2.1(点击展开显示该表)所示。试建立y与x1及x2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显着性检验。

表3.2.1 某地区城市公共交通营运额、人口数及工农业总产值的年平均数据

城市序号

公共交通营运额y/103人公里 人口数x1/103人 工农业总产值x2
/107元
1 6825.99 1298.00 437.26
2 512.00 119.80 1286.48
... ... ... ...
14 192.00 12.47 1072.27
注:本表数据详见书本P54。
解:
(1) 计算线性回归模型
由表3.2.1中的数据,有

计算可得:

故y与x1 及y2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2) 显着性检验

故:

在置信水平a=0.01下查F分布表知:F0.01(2,11)=7.21。由于F=38.722> F0.01(2,11)=7.21,所以在置信水平a=0.01下,回归方程式是显着的。

3.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方法
1) 非线性关系的线性化
(1) 非线性关系模型的线性化
对于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通过变量替换就可以将原来的非线性关系转化为新变量下的线性关系。
[几种非线性关系模型的线性化]

① 于指数曲线 ,令 , ,将其转化为直线形式:
,其中, ;
② 对于对数曲线 ,令 , ,将其转化为直线形式:

③ 对于幂函数曲线 ,令 , ,将其转化为直线形式:
,其中,
④ 对于双曲线 ,令 ,将其转化为直线形式:

⑤ 对于S型曲线 ,将其转化为直线形式:


⑥ 对于幂函数乘积:

令 将其转化为直线形式:

其中, ;
⑦ 对于对数函数和:

令 ,将其化为线性形式:

(2) 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方法
① 通过适当的变量替换将非线性关系线性化;
② 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新变量下的线性回归模型:
③ 通过新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反映原来变量之间的非线性相关关系。
3) 非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的实例

非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的实例

景观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有关研究表明(Li,2000;徐建华等,2001),任何一种景观类型的斑块,其面积(Area)与周长(Perimeter)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用双对数曲线来描述,即

例3:表3.2.2给出了某地区林地景观斑块面积(Area)与周长(Perimeter)的数据。试建立林地景观斑块面积A与周长P之间的双对数相关关系模型。

表3.2.2某地区各个林地景观斑块面积(m2)与周长(m)

序号 面积A 周长P 序号 面积A 周长P
1 10447.370 625.392 42 232844.300 4282.043
2 15974.730 612.286 43 4054.660 289.307
... ... ... ... ... ...
41 1608.625 225.842 82 564370.800 12212.410

注:本表数据详见书本57和58页。

解:因为林地景观斑块面积(A)与周长(P)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双对数曲线形式,即

所以对表3.2.2中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数变换,变换后得到的各新变量对应的观测数据如表3.2.3所示。

Ⅵ 回归分析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回归分析:

1、确定变量:明确预测的具体目标,也就确定了因变量。如预测具体目标是下一年度的销售量,那么销售量Y就是因变量。通过市场调查和查阅资料,寻找与预测目标的相关影响因素,即自变量,并从中选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2、建立预测模型:依据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历史统计资料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归分析方程,即回归分析预测模型。

3、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是对具有因果关系的影响因素(自变量)和预测对象(因变量)所进行的数理统计分析处理。只有当自变量与因变量确实存在某种关系时,建立的回归方程才有意义。

因此,作为自变量的因素与作为因变量的预测对象是否有关,相关程度如何,以及判断这种相关程度的把握性多大,就成为进行回归分析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一般要求出相关关系,以相关系数的大小来判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的程度。

4、计算预测误差:回归预测模型是否可用于实际预测,取决于对回归预测模型的检验和对预测误差的计算。回归方程只有通过各种检验,且预测误差较小,才能将回归方程作为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5、确定预测值:利用回归预测模型计算预测值,并对预测值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后的预测值。

Logistic Regression逻辑回归

逻辑回归是用来计算“事件=Success”和“事件=Failure”的概率。当因变量的类型属于二元(1 / 0,真/假,是/否)变量时,应该使用逻辑回归。这里,Y的值为0或1,它可以用下方程表示。

odds= p/ (1-p) = probability of event occurrence / probability of not event occurrence

ln(odds) = ln(p/(1-p))

logit(p) = ln(p/(1-p)) =b0+b1X1+b2X2+b3X3....+bkXk

在这里使用的是的二项分布(因变量),需要选择一个对于这个分布最佳的连结函数。它就是Logit函数。在上述方程中,通过观测样本的极大似然估计值来选择参数,而不是最小化平方和误差(如在普通回归使用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回归分析

Ⅶ 回归分析的认识及简单运用

回归分析的认识及简单运用

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十分广泛,回归分析按照涉及的自变量的多少,分为回归和多重回归分析;按照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按照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如果在回归分析中,只包括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二者的关系可用一条直线近似表示,这种回归分析称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如果回归分析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且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则称为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定义

回归分析是应用极其广泛的数据分析方法之一。它基于观测数据建立变量间适当的依赖关系,以分析数据内在规律,并可用于预报、控制等问题。

方差齐性

线性关系

效应累加

变量无测量误差

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

观察独立

模型完整(没有包含不该进入的变量、也没有漏掉应该进入的变量)

误差项独立且服从(0,1)正态分布。

现实数据常常不能完全符合上述假定。因此,统计学家研究出许多的回归模型来解决线性回归模型假定过程的约束。

研究一个或多个随机变量Y1 ,Y2 ,…,Yi与另一些变量X1、X2,…,Xk之间的关系的统计方法,又称多重回归分析。通常称Y1,Y2,…,Yi为因变量,X1、X2,…,Xk为自变量。回归分析是一类数学模型,特别当因变量和自变量为线性关系时,它是一种特殊的线性模型。最简单的情形是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它们大体上有线性关系,这叫一元线性回归,即模型为Y=a+bX+ε,这里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ε是随机误差,通常假定随机误差的均值为0,方差为σ^2(σ^2大于0)σ^2与X的值无关。若进一步假定随机误差遵从正态分布,就叫做正态线性模型。一般的情形,它有k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因变量的值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于自变量的影响,即表示为自变量的函数,其中函数形式已知,但含一些未知参数;另一部分是由于其他未被考虑的因素和随机性的影响,即随机误差。当函数形式为未知参数的线性函数时,称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当函数形式为未知参数的非线性函数时,称为非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当自变量的个数大于1时称为多元回归,当因变量个数大于1时称为多重回归。

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为:

①从一组数据出发,确定某些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即建立数学模型并估计其中的未知参数。估计参数的常用方法是最小二乘法。

②对这些关系式的可信程度进行检验。

③在许多自变量共同影响着一个因变量的关系中,判断哪个(或哪些)自变量的影响是显着的,哪些自变量的影响是不显着的,将影响显着的自变量入模型中,而剔除影响不显着的变量,通常用逐步回归、向前回归和向后回归等方法。

④利用所求的关系式对某一生产过程进行预测或控制。回归分析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统计软件包使各种回归方法计算十分方便。

在回归分析中,把变量分为两类。一类是因变量,它们通常是实际问题中所关心的一类指标,通常用Y表示;而影响因变量取值的的另一类变量称为自变量,用X来表示。

回归分析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1)确定Y与X间的定量关系表达式,这种表达式称为回归方程;

(2)对求得的回归方程的可信度进行检验;

(3)判断自变量X对因变量Y有无影响;

(4)利用所求得的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

回归分析可以说是统计学中内容最丰富、应用最广泛的分支。这一点几乎不带夸张。包括最简单的t检验、方差分析也都可以归到线性回归的类别。而卡方检验也完全可以用logistic回归代替。

众多回归的名称张口即来的就有一大片,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cox回归、poission回归、probit回归等等等等,可以一直说的你头晕。为了让大家对众多回归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里简单地做一下总结:

1、线性回归,这是我们学习统计学时最早接触的回归,就算其它的你都不明白,最起码你一定要知道,线性回归的因变量是连续变量,自变量可以是连续变量,也可以是分类变量。如果只有一个自变量,且只有两类,那这个回归就等同于t检验。如果只有一个自变量,且有三类或更多类,那这个回归就等同于方差分析。如果有2个自变量,一个是连续变量,一个是分类变量,那这个回归就等同于协方差分析。所以线性回归一定要认准一点,因变量一定要是连续变量。

2、logistic回归,与线性回归并成为两大回归,应用范围一点不亚于线性回归,甚至有青出于蓝之势。因为logistic回归太好用了,而且太有实际意义了。解释起来直接就可以说,如果具有某个危险因素,发病风险增加2.3倍,听起来多么地让人通俗易懂。线性回归相比之下其实际意义就弱了。logistic回归与线性回归恰好相反,因变量一定要是分类变量,不可能是连续变量。分类变量既可以是二分类,也可以是多分类,多分类中既可以是有序,也可以是无序。二分类logistic回归有时候根据研究目的又分为条件logistic回归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条件logistic回归用于配对资料的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用于非配对资料的分析,也就是直接随机抽样的资料。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有时候也成为多项logit模型,有序logistic回归有时也称为累积比数logit模型。

3、cox回归,cox回归的因变量就有些特殊,因为他的因变量必须同时有2个,一个代表状态,必须是分类变量,一个代表时间,应该是连续变量。只有同时具有这两个变量,才能用cox回归分析。cox回归主要用于生存资料的分析,生存资料至少有两个结局变量,一是死亡状态,是活着还是死亡?二是死亡时间,如果死亡,什么时间死亡?如果活着,从开始观察到结束时有多久了?所以有了这两个变量,就可以考虑用cox回归分析。

4、poisson回归,poisson回归相比就不如前三个用的广泛了。但实际上,如果你能用logistic回归,通常也可以用poission回归,poisson回归的因变量是个数,也就是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病了多少人?或者死亡了多少人?等等。其实跟logistic回归差不多,因为logistic回归的结局是是否发病,是否死亡,也需要用到发病例数、死亡例数。大家仔细想想,其实跟发病多少人,死亡多少人一个道理。只是poission回归名气不如logistic回归大,所以用的人也不如logistic回归多。但不要因此就觉得poisson回归没有用。

5、probit回归,在医学里真的是不大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probit这个词太难理解了,通常翻译为概率单位。probit函数其实跟logistic函数十分接近,二者分析结果也十分接近。可惜的是,probit回归的实际含义真的不如logistic回归容易理解,由此导致了它的默默无名,但据说在社会学领域用的似乎更多一些。

6、负二项回归。所谓负二项指的是一种分布,其实跟poission回归、logistic回归有点类似,poission回归用于服从poission分布的资料,logistic回归用于服从二项分布的资料,负二项回归用于服从负二项分布的资料。说起这些分布,大家就不愿意听了,多么抽象的名词,我也很头疼。如果简单点理解,二项分布你可以认为就是二分类数据,poission分布你可以认为是计数资料,也就是个数,而不是像身高等可能有小数点,个数是不可能有小数点的。负二项分布呢,也是个数,只不过比poission分布更苛刻,如果你的结局是个数,而且结局可能具有聚集性,那可能就是负二项分布。简单举例,如果调查流感的影响因素,结局当然是流感的例数,如果调查的人有的在同一个家庭里,由于流感具有传染性,那么同一个家里如果一个人得流感,那其他人可能也被传染,因此也得了流感,那这就是具有聚集性,这样的数据尽管结果是个数,但由于具有聚集性,因此用poission回归不一定合适,就可以考虑用负二项回归。既然提到这个例子,用于logistic回归的数据通常也能用poission回归,就像上面案例,我们可以把结局作为二分类,每个人都有两个状态,得流感或者不得流感,这是个二分类结局,那就可以用logistic回归。但是这里的数据存在聚集性怎么办呢,幸亏logistic回归之外又有了更多的扩展,你可以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也可以考虑广义估计方程。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处理具有层次性或重复测量资料的二分类因变量。

7、weibull回归,有时中文音译为威布尔回归。weibull回归估计你可能就没大听说过了,其实这个名字只不过是个噱头,吓唬人而已。上一篇说过了,生存资料的分析常用的是cox回归,这种回归几乎统治了整个生存分析。但其实夹缝中还有几个方法在顽强生存着,而且其实很有生命力,只是国内大多不愿用而已。weibull回归就是其中之一。cox回归为什么受欢迎呢,因为它简单,用的时候不用考虑条件(除了等比例条件之外),大多数生存数据都可以用。而weibull回归则有条件限制,用的时候数据必须符合weibull分布。怎么,又是分布?!估计大家头又大了,是不是想直接不往下看了,还是用cox回归吧。不过我还是建议看下去。为什么呢?相信大家都知道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而且可能更喜欢用参数检验,如t检验,而不喜欢用非参数检验,如秩和检验。那这里的weibull回归和cox回归基本上可以说是分别对应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的优缺点我也在前面文章里通俗介绍了,如果数据符合weibull分布,那么直接套用weibull回归当然是最理想的选择,他可以给出你最合理的估计。如果数据不符合weibull分布,那如果还用weibull回归,那就套用错误,肯定结果也不会真实到哪儿去。所以说,如果你能判断出你的数据是否符合weibull分布,那当然最好的使用参数回归,也就是weibull回归。但是如果你实在没什么信心去判断数据分布,那也可以老老实实地用cox回归。cox回归可以看作是非参数的,无论数据什么分布都能用,但正因为它什么数据都能用,所以不可避免地有个缺点,每个数据用的都不是恰到好处。weibull回归就像是量体裁衣,把体形看做数据,衣服看做模型,weibull回归就是根据你的体形做衣服,做出来的肯定对你正合身,对别人就不一定合身了。cox回归呢,就像是到商场去买衣服,衣服对很多人都合适,但是对每个人都不是正合适,只能说是大致合适。至于到底是选择麻烦的方式量体裁衣,还是图简单到商场直接去买现成的,那就根据你的喜好了,也根据你对自己体形的了解程度,如果非常熟悉,当然就量体裁衣了。如果不大了解,那就直接去商场买大众化衣服吧。

8、主成分回归。主成分回归是一种合成的方法,相当于主成分分析与线性回归的合成。主要用于解决自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情况。这在现实中不算少见。比如你要分析的自变量中同时有血压值和血糖值,这两个指标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果同时放入模型,会影响模型的稳定,有时也会造成严重后果,比如结果跟实际严重不符。当然解决方法很多,最简单的就是剔除掉其中一个,但如果你实在舍不得,毕竟这是辛辛苦苦调查上来的,删了太可惜了。如果舍不得,那就可以考虑用主成分回归,相当于把这两个变量所包含的信息用一个变量来表示,这个变量我们称它叫主成分,所以就叫主成分回归。当然,用一个变量代替两个变量,肯定不可能完全包含他们的信息,能包含80%或90%就不错了。但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抉择,你是要100%的信息,但是变量非常多的模型?还是要90%的信息,但是只有1个或2个变量的模型?打个比方,你要诊断感冒,是不是必须把所有跟感冒有关的症状以及检查结果都做完?还是简单根据几个症状就大致判断呢?我想根据几个症状大致能能确定90%是感冒了。不用非得100%的信息不是吗?模型也是一样,模型是用于实际的,不是空中楼阁。既然要用于实际,那就要做到简单。对于一种疾病,如果30个指标能够100%确诊,而3个指标可以诊断80%,我想大家会选择3个指标的模型。这就是主成分回归存在的基础,用几个简单的变量把多个指标的信息综合一下,这样几个简单的主成分可能就包含了原来很多自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这就是主成分回归的原理。

9、岭回归。岭回归的名称由来我也没有查过,可能是因为它的图形有点像岭。不要纠结于名称。岭回归也是用于处理自变量之间高度相关的情形。只是跟主成分回归的具体估计方法不同。线性回归的计算用的是最小二乘估计法,当自变量之间高度相关时,最小二乘回归估计的参数估计值会不稳定,这时如果在公式里加点东西,让它变得稳定,那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了。岭回归就是这个思想,把最小二乘估计里加个k,改变它的估计值,使估计结果变稳定。至于k应该多大呢?可以根据岭迹图来判断,估计这就是岭回归名称的由来。你可以选非常多的k值,可以做出一个岭迹图,看看这个图在取哪个值的时候变稳定了,那就确定k值了,然后整个参数估计不稳定的问题就解决了。

10、偏最小二乘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也可以用于解决自变量之间高度相关的问题。但比主成分回归和岭回归更好的一个优点是,偏最小二乘回归可以用于例数很少的情形,甚至例数比自变量个数还少的情形。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不是说例数最好是自变量个数的10倍以上吗?怎么可能例数比自变量还少,这还怎么计算?可惜的是,偏最小二乘回归真的就有这么令人发指的优点。所以,如果你的自变量之间高度相关、例数又特别少、而自变量又很多(这么多无奈的毛病),那就现在不用发愁了,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就可以了。它的原理其实跟主成分回归有点像,也是提取自变量的部分信息,损失一定的精度,但保证模型更符合实际。因此这种方法不是直接用因变量和自变量分析,而是用反映因变量和自变量部分信息的新的综合变量来分析,所以它不需要例数一定比自变量多。偏最小二乘回归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可以用于多个因变量的情形,普通的线性回归都是只有一个因变量,而偏最小二乘回归可用于多个因变量和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分析。因为它的原理就是同时提取多个因变量和多个自变量的信息重新组成新的变量重新分析,所以多个因变量对它来说无所谓。

看了以上的讲解,希望能对大家理解回归分析的运用有些帮助。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回归分析的认识及简单运用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Ⅷ 如何使用excel做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使用excel做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如下:

  1. 建立散点图:选择需要分析的数据,选择【插入】菜单,选中【散点图】,画出如下的散点图


Ⅸ 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在研究矿坑涌水量与其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后,提出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矿坑涌水量是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有规律地变化着。影响矿坑涌水量变化的因素极其复杂繁多,甚至有些因素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些因素虽被发现但也无力调控和测定。因此,大量事实告诉我们,矿坑涌水量(称为因变量)与某些影响因素(称为自变量)的关系也存在数学中称之为相关的关系。回归分析法就是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找出矿坑涌水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回归方程,用求得的回归方程来预测矿坑涌水量。

回归分析法与水文地质比拟法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寻求矿坑涌水量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并以这种寻找到的数学关系式来预测新的矿坑涌水量。所不同的是数学表达式的来源不同。水文地质比拟法,多数是根据经验提出,用起来方便灵活,缺点是缺乏严密性;回归分析法,是以已经有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回归方程,其优点是可靠性较水文地质比拟法大一些,但计算较复杂。

应该注意的是,回归方程是一种非确定性的变量关系,严格地讲,它不允许外推。但具体工作中往往又需要外推,因此,回归方程外推的范围不宜过大。当回归方程为直线时,外推深度一般不应超过试验降深的1.5~1.75倍;当回归方程为曲线相关时,虽可适当增大外推范围,但一般也不宜超过2倍。同时,必须根据矿床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检验外推结果是否合理。

几种常用的回归方程如下:

(一)二元直线相关

当矿坑涌水量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为直线相关关系时,其数学表达式为

Q=a+bs (4-5)

式中:Q为试验时的涌水量;S为当抽水量为Q时相对应的水位降深;a为常数;b为回归系数,它表示当S每增加1m时涌水量平均增加的水量数值。

a,b可根据试验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得

双层水位矿床地下水深层局部疏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式中:

为试验时各次涌水量的算术平均值,即

为试验时各次降深的算术平均值,即

;n为试验观测次数。

根据求得的a,b系数值,便可写出回归方程。

(二)三元直线相关

如果矿坑涌水量与两个影响因素存在直线相关时,其数学表达式便为三元直线相关(比如降深S和时间t):

Q=b0+b1S+b2t (4-8)

式中:b0为常数;b1,b2分别为水量Q对自变量S和t的回归系数;S,t为当矿坑涌水量为Q时的两个因素自变量;b0,b1,b2可用最小二乘法确定;

双层水位矿床地下水深层局部疏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根据求得的b0,b1,b2可以写出三元直线方程。

(三)涌水量-降深曲线法(Q-S曲线法)

涌水量-降深曲线法也称涌水量曲线法,其实质就是利用抽(放)水的试验资料,建立涌水量(Q)和降深(S)之间的关系曲线方程,根据试验阶段和未来开采阶段水文地质条件的相似性,合理地把Q-S曲线外推,来预测矿坑涌水量。

大量试验资料证明,涌水量曲线一般有4种类型(图4-1)。

图4-1 涌水量-降深曲线图

(1)直线型

Q=bs

式中:

这种类型的曲线方程,一般表现为地下水流呈层流状态,抽水时水位降深与含水层厚度相比很小。

(2)抛物线型

S=aQ+bQ2 (4-11)

双层水位矿床地下水深层局部疏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3)幂函数曲线型

双层水位矿床地下水深层局部疏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4)对数曲线型

Q=a+blgS (4-17)

式中:

双层水位矿床地下水深层局部疏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上述各式中a,b均为待定系数,求出a,b后便可写出涌水量曲线方程。

一般情况下,图4-1中的2号曲线代表的是抛物线型曲线,它表示强富水性含水层在抽水强烈时,地下水抽水井附近出现三维流的情况下的曲线形态;第3,4两种类型曲线一般表示含水层规模较小,补给条件比较差情况下出现的曲线类型。

涌水量曲线方程的形态不但与含水层的规模、性质以及补给径流条件有关,而且与抽水强度的大小和抽水时间长短也有关系。因此,采用Q-S曲线方程法预测矿坑涌水量时,一般要求抽(放)水试验的规模尽量大一些,常采取大口径、大降深群孔抽(放)水试验,以求尽量符合未来的开采状态,充分揭露和显示其尽量多的水文地质条件,尽量波及矿床的各种边界,从而求取最大可能符合实际条件的矿坑涌水量。

Ⅹ 什么是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英语:Regression Analysis)是一种统计学上分析数据的方法,目的在于了解两个或多个变量间是否相关、相关方向与强度,并建立数学模型以便观察特定变量来预测研究者感兴趣的变量。

回归分析中,当研究的因果关系只涉及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时,叫做一元回归分析;当研究的因果关系涉及因变量和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时,叫做多元回归分析。此外,回归分析中,又依据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函数表达式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法预测是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根据一个或一组自变量的变动情况预测与其有相关关系的某随机变量的未来值。进行回归分析需要建立描述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回归方程。根据自变量的个数,可以是一元回归,也可以是多元回归。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可以是线性回归,也可以是非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方程一般可以通过数学方法为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处理。

阅读全文

与分析回归效果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去火的治疗方法 浏览:620
动作连接方法 浏览:239
曲面屏手机防爆方法 浏览:762
干天麻的简单食用方法 浏览:80
肾虚怎么恢复正确方法 浏览:674
双阳鹿茸片正确食用方法 浏览:541
金刚藤功效与作用与食用方法 浏览:456
小红瓦安装方法 浏览:180
研究内容方法有什么 浏览:833
装修墙面方法有哪些 浏览:328
增强腹部锻炼方法 浏览:829
货车发动机左右摇晃解决方法 浏览:321
电灯带插座安装方法 浏览:608
史上最全分析问题的7种方法 浏览:9
小林发烧贴使用方法 浏览:764
转呼啦圈正确方法 浏览:320
平时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378
腋温测量的正确方法 浏览:849
怎么做南瓜丸子的方法 浏览:54
牛头脸的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