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设计学研究方法

设计学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12 22:02:59

㈠ 设计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哪些

在某一目的的基础上综合社会,人类,经济, 技术,艺术,心理,生理的要素,并按照工业生产的轨迹计划产品的技术。

㈡ 我们需要怎样的设计研究——读李立新教授新着《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

摘要:笔者在南京参加首届设计学青年论坛期间,得到南京艺术学院李立新教授新书《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的打印稿,得以在该书面世之前"先睹为快",如今又有幸在第一时间看到这部沉甸甸的着作《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

㈢ 毕业论文设计研究方法步骤及措施怎么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

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

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

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

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

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

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

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

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

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

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

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

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

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

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

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

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

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

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

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

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

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

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

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

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

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

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

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

,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

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

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

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

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

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

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

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

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

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

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

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

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

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

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

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

,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㈣ 设计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就设计的审美而言,设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相关的艺术学、美学、色彩学、构成学、考古学、民俗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伦理学等。就设计的功能性而言,设计学研究对象是相关的数学、工程学、材料学、物理学、机械学、电子学、建筑学、经济学的理论。

㈤ 请结合实例阐释艺术设计专业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㈥ 希望通过设计调查研究方法课中的分析的方法可以学习到什么

教学设计需要掌握的要点:A、教学设计内容与方法一、主题教案调研(文末要注明教案出处) 1、所调研教案反映出的课堂教学设计特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教学处理策略、教学活动过程(导入、讲授新课、练习反馈、小结等环节)的处理、教学媒体、形成性练习的设计特点及其相互关系2、比较相同主题但不同设计方法的教案,分析其各自的优劣3、从学科教学法角度考虑如何进行某学科或某类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4、综合以上调研分析,提出你所设计教学方案的初步设想. 二、运用教学设计系列表格设计一个单元的教学方案运用教材《教学过程设计》中提供的《课程教学设计表格》、《课堂教学设计表格》系列表格进行针对一个教学单元的课程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设计.(或者采用最新版本的《教学设计系列表格》) 三、根据教案设计,制作配套的课堂演示软件或相关软件根据教案设计,制作配套的课堂演示软件或相关软件,同时也便于通过课件直观评价你的课堂教学设计效果.课件的示范和评价方法如下:1、在教案设计实践中自觉体会、反思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2、在你的教案设计中,系统方法如何体现? 3、在你的教案设计中,教学内容处理是否恰当?如何检验? 4、在你的教案设计中,运用了哪些学习理论、教学理论? 5、在你的教案设计中,学习者分析是否充分?并如何影响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处理? 6、在你的教案设计中,如何设计课堂形成性评价?在你的教案设计中,是否用到学习需求分析? B、备课的方法与形式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备课呢?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即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从这个角度说,传统的知识点、能力点要求仍然是教师备课中必须重视的.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可以理解.一是:过程和方法的考虑,必须重视设计每个学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语文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可理解为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备课中应考虑两项内容:一是:本课的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这里主要考虑的是知识点和能力点的"保底"问题,许多教师怕新课程的"放",担心的是失去音乐的"命根",足见"保底"的重要性.一节课的学习,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如何定位,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读提示、课后练习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决定.一般来说教学方面落实教材安排的思考练习内容就可以了,因为那是经过专家研究的一种精心编排,自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不必要去展开,去拔高.应该首先确定本课元素积累、知识积累和情感的方法准确是考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等开放性、隐蔽性、长期性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改变课堂结构,化教师讲授为学生学习活动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经验,课程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因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这种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所以,备课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的方法有三.一是常规法,二是挖掘教材或练习内涵,灵活设计活动,尽可能地寻找学生活动的载体.第三,咬文嚼字,多向思维,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充分安排学生质疑的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思考问题,促进新知识的生成.教师要想多说也不行,只能做导演. 三、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落实合作和网状学习要保证学习活动不流于形式,保证课堂学习交流的效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工作非常重要.一要合理分工,以实现合作,尤其是学习内容较丰富的学习活动. 四、课前预案与课中记录、调适及课后反思相结合传统的备课是施教前的精心设计,一旦物化为教案,就一劳永逸,反复使用.按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教学前的预案加教学中的记录、调适加教学后的反思.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只需设计话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只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备课的精华在教学中的记录、调适,教学中,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观察、倾听,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成第二次备课.此时,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在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在超越预定目标中获得创新.所以备课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预案.预案调适的原则,不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思维推着老师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老师既不能扼制学生的看法,又不能搁置学生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探究下去,时时刻刻都体现"心中有人"的教学理念.教学后的反思,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及结果的理性分析.可反思诸如如何解决学生主动学习、如何最大限度增加每个学生活动的机会、如何扩大交流、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扩大教师间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如何控制课堂秩序等较宏观的问题,也可反思教学设计的得失、课堂上突发事情的处理机智、某个学生会心一笑的缘由、知识储备不足而引起的尴尬等等微观问题.这种反思,可以指导以后的教学行为,可以使教学经验升华为理论,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因而是非常可贵的.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教师备课主要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自己、备能力培养等,达到挖掘教材要“深”,教学方法要“活”,讲课要“精”,传授知识要“准”,教学效果要“高”的目的.备好教材的第一步是掌握各科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熟悉中学各科教材的目的和任务.这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其次就是剖析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抓住教材的知识结构,确定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案.深刻地剖析、妥善地处理每堂课教学内容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基本功,是运用“少、精、活”教学原则,发展学生智能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弄清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所需要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它又是什么知识的基础?第二,知识结构分几个层次?哪些是重点、难点和关键?怎样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和关键?第三,本节教材教给学生哪些基础知识?培养什么能力?怎样培养?多方面进行认真思考、反复研磨.只有这样才能较准确地掌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准确地分析教材重点,要在精读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全面剖析.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搞清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较准确地分析教材的重点.教师要正确地分析教材的难点.所谓难点是指学生不容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部分,教师要设法解决这些难点,扫清学生在学习中的障碍,才能使其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除了正确地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外,还应该确定教材的关键点.所谓教材的关键点是指教材中对于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能起作用的部分内容.解决了关键点就能一通百通,事半功倍.备好学生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讲一节课要使各种水平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备课要注意上、中、下三类学生.以中等学生为主要对象,设法在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要一刀切,要因材施教,使上等学生学得多一点,好一点,对后进学生要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这就需要在课前周密设计,细致安排.做到既统一要求,又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备好方法就是依据课堂教学固有的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若不选择好的方法,就必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南宋时期朱熹所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所以备好方法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选择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根据具体教学目的和任务选择方法;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方法;根据教学设备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同时还要注意灵活性、启发性.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与实习法以及自学法和发现法等等.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自学,逐渐培养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掌握探索科学知识的一把金钥匙,这是比什么都更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备好能力的培养,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动向.每一节课除了传授知识外,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培养什么能力要心中有数,培养能力的措施要明确.只有如此,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只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培养创造性开拓人才才有希望.“备好自己”也是备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教学效果的好坏,因素很多,但教师的情绪、态度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师应对教育有一颗赤诚的心,有光荣感和责任心,对学生要满腔热情.在教学行为举止方面落落大方,感情充沛,语言清晰.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改变的是备课的模式化,只备“课”不备“人”,只备“形”不备“神”,只备结果,不备过程,教师的备课充其量只是教师的“备忘录”.因此,必须改变传统备课中的大而全,为新课程理念中的备课少而精.当前,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必须冲破传统的备课形式,要以崭新的教学设计代替传统的教案.树立正确的备课指导思想,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备课观.这就要求我们把关注点移向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身上.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教学设计要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教学设计要新颖、独特,具有个性化特点. 一节课的教学思想,它起着指导和统帅教学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一、教师为什么要认真备课.备课,是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的一项艰辛的劳动,还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再创造的一项细致工程.所谓“几番心血一堂课”,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课备得好坏,不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益,而且还影响着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育方针的落实,它关系着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说备课既是衡量教师基本功和专业水平的一个标志,又是衡量教师责任感的一把尺子.那么,在教师备课中目前存在着哪些重教学、减轻备课弊端呢?我觉得教师对备课倾注的心血不多,思维含量较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第一,机械摘抄.教师对备课的意义认识不足,对课本、教参缺乏钻研,存在“以参代研”、照抄教参或现成教案,以应付差事.即使借鉴特级教师教案,也有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之嫌. 第二,结构僵化.教案里“千课一式”程式化现象比较普遍,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和环节展示的全程,仅仅是教材内容、教参说明的机械翻版和重现,许多教师还始终抱着苏联凯洛夫的五大环节不放,不敢越雷地一步,致使课堂教学过于刻板,缺乏多变,缺少生机. 第三,教法呆板.我们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中不存在方法上的“百宝箱”.下去听课,我们看到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法不少,简单套用某种教学模式的做法屡见不鲜,实践中对某节课的教法缺少优选与创新. 第四,课型单一.老师们似乎对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的课型自身特点缺乏深究,在备课上缺少反映他们各自的“个性”,老师的教案中很少能看到练习课、复习的全过程.更很少见到“典型错例分析课”、“思维专项训练课”,像这些实用的课型很少看到,即使是偶尔看到也不过是非常粗糙的框架,或上课而不写教案. 第五,备用不一致.从听课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讲备不统一,写在备课笔记上的教案,上课时用不上,另用几张纸写一份,这就能看出这样的老师自己就否定自己备的教案.暴露出一个问题:备是一套,上课时是另一套.我们说备课是为了讲,如果讲课用不上,备课还有什么意义. 第六,过于简略.只是教材内容的大小纲目或习题标号,看不出目的要求、方法步骤,这实质是备得不深入,不具体.拿这样的教案上课,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第七,是反映在领导方面的.从教师的备课笔记上看到学校领导有检查,通用的评语有两种,一种是写个“阅”字标上日期,另一种是写个“查”字标上日期.这样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我觉得好像只看表面,不看实质或实际教学效果,谁的教案写得字迹端正、书面干净、详细些谁就受到表扬(但有一大部分是抄现成的教案).当然了,写详、干净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但这不是唯一的标准.我觉得要看教案的质量,首先要看教案中的启发性.领导在检查教案中,对于那些设计问题富有启发性,重点内容让学生参与认知过程所采用的好方法、先进手段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多少等,却忽略了应给予的评价,哪怕在教师的教案上,给予那么简单的一两句评语,也是体现了个性,这就教师来说也是个鼓励,要么,你说好,好在哪里,看不出来. 对于上面这些现象,纠其原因来自于四方面的缺乏:一是缺乏对教育发展形势及备课实际意义的认识,起码对素质教育的内核理解不深,把握不准,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行动跟不上教育发展的形势.因此,我们要以21世纪需要的人才来培养今天的小学生,要不断地研究、改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树立超前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 二是缺乏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我们都知道提高民族素质是我们办学的宗旨,更新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新的教育思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探索最佳育人途径,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面向现实,树立科研意识和钻研创新精神,搞好备课这个关键. 三是缺乏从严求实的要求和进取意识.作为教学领导要鼓励教师跟上时代的步伐,引导教师积极探讨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要不断研究教师教学上的问题,探讨科学管理方法.促进教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发展. 四是缺乏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不能备好课我看是态度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我看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不是吗?课备得质量不高,就会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酿成知识贫乏、技能僵化、实践淡化、思维老化的不良效果.长此以往,容易产生课内损失、课外厌教厌学的恶性循环.这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那么,怎样防止和克服这些不良现象?我觉得有效对策就是提高备课的思维含量,充分发挥教师在备课中的创造性思维,抓好备课的基础环节.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 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 2、创新性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学百家,树一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取去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3、差异性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4、艺术性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 5、可操作性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6、考虑变化性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 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因为事实上,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这可以在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导入新课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㈦ 生活形态是设计方法还是研究方法

这个我不太熟,给你找了一些资料,看看有没有用仿生设计学的研究方法仿生设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模型分析法”: 1、创造生物模型和技术模型首先从自然中选取研究对象,然后依此对象建立各种实体模型或虚拟模型,用各种技术手段(包括材料、工艺、计算机等)对它们进行研究,做出定量的数学依据;通过对生物体和模型定性的、定量的分析,把生物体的形态、结构转化为可以利用在技术领域的抽象功能,并考虑用不同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手段创造新的形态和结构. ① 从功能出发、研究生物体结构形态——制造生物模型. 找到研究对象的生物原理,通过对生物的感知,形成对生物体的感性认识.从功能出发,研究生物的结构形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除去无关因素,并加以简化,提出一个生物模型.对照生物原型进行定性的分析,用模型模拟生物结构原理.目的是研究生物体本身的结构原理. ② 从结构形态出发,达到抽象功能——制造技术模型根据对生物体的分析,做出定量的数学依据,用各种技术手段(包括材料、工艺等)制造出可以在产品上进行实验的技术模型.牢牢掌握量的尺度,从具象的形态和结构中,抽象出功能原理.目的是研究和发展技术模型本身. 2、可行性分析与研究建立好模型后,开始对它们进行各种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① 功能性分析找到研究对象的生物原理,通过对生物的感知,形成对生物体的感性认识.从功能出发,对照生物原型进行定性的分析. ② 外部形态分析对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分析,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在此过程中重点考虑的是人机工学、寓意、材料与加工工艺等方面的问题. ③ 色彩分析进行色彩的分析同时,亦要对生物的生活环境进行分析,要研究为什么是这种色彩?在这一环境下这种色彩有什么功能? ④ 内部结构分析研究生物的结构形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除去无关因素,并加以简化,通过分析,找出其在设计中值得借鉴合利用的地方. ⑤ 运动规律分析利用现有的高科技手段,对生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研究,找出其运动的原理,针对性的解决设计工程中的问题. 当然,我们还可以就生物体的其它方面进行各种可行性分析.

㈧ 如何科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学习科学的定义: 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s)是在反思认知科学等学科关于学习的研究方法和观点的基础上新近兴起的一门科学。它借鉴建构主义、认知科学、信息技术、社会文化研究和关于知识工作等相关领城的研究成果,汇集和整合关于脑的研究和内隐学习、非正式学习、正式学习等已有对于学习的研究,采用多种现场研究的方法,对不同情境脉络中的学习发生机制进行分析和探索,提出的若干关于学习的渐观点,并通过创新性项目的实践和基于设计的研究,创设新型学习环境,革新学习实戏。 学习科学兴起的背景:(学习科学从认知科学中诞生) 学习科学最初是一门认知科学,它是站在认知科学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正如达菲(T.Duffy,2004)所定义的:“学习科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它重点关注真实世界境脉中的思维”。在上世纪80年代,一些在认知科学领域卓有建树的科学家,如柯林斯(A.Collins)、科罗德纳(J.L.Koloder,2004)等人普遍感到“对当时的认知科学感到沮丧”。沮丧的原因来自于认知科学的关注对象和研究方法过于远离人在真实世界中认知发展的际状况。 学习科学是认知科学家在思考传统的、以实验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为主要支柱的、统认知科学的局限和困境中,吸收了认识论、社会学、人类学以及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所展开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城。事实上,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这二十多年的总结.学习科学家们在有关学习的一些基本事实上达成一致:深度的概念理解的,要性、聚焦于学而非教、创建学习环境、在学习者先前知识上建构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反思的重要性。 学习科学萌发于70年代末以来对于人类学习本质的多学科深究,当各领域中有关学习的假设达成一致、形成了一些相对独特的方法论、并且积累了若干设计实践后,学习科学在90年代后开始走向成熟,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脱颖而出,至新世纪来临之际,这一新兴学科已经开始影响课堂教学、校外教育、学习产品设计、学习组织设计、教师教育、职业培训等一系列诸多方面的变革与创新。 学习科学关注的主要关键问题是: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人是如何学习的,以及如何设计有效地学习环境促进深层学习。 学习科学的目标是:更好地理解产生最有效的学习的认知和社会过程,并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去重新设计课堂和其他学习环境,

㈨ 什么是设计美学的研究方法``怎么研究啊

研究设计美学的方法不是对美学的研究方法照抄,设计美学的发展和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律,她的研究对象既有实际操作方面,也有自成体系的理论原理.设计美学的美学,设计学与艺术学的交叉学科,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艺术,而艺术与设计的融合又促成了”艺术设计”学科的诞生,所以研究设计美学应该运用美学.设计学.艺术学等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所以我们把设计美学主要研究方法总结为以下4种:⒈美学的研究方法 ⒉设计艺术学原理与设计实践想结合的方法 ⒊历史的研究方法 ⒋综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阅读全文

与设计学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数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初中课件 浏览:424
麻将席去螨虫的最简单方法 浏览:929
如何做到退热的方法 浏览:698
上海核桃粉芝麻的食用方法 浏览:553
如何判断直男最好方法 浏览:971
苹果7手机权限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97
心理分析方法的咨询目标 浏览:530
如何治好胃病方法 浏览:590
罗汉百合种植方法 浏览:329
肩胛肌放松训练方法 浏览:248
营养口感训练方法 浏览:792
如何评价生物样品的分析方法 浏览:145
画图技巧和方法 浏览:641
塑封机使用方法图解 浏览:172
痛经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浏览:483
斑图片与治疗方法 浏览:645
臀肌强化训练方法 浏览:822
底卡骨痛的锻炼方法 浏览:328
治疗失眠有那些方法 浏览:862
线槽灯顶安装方法 浏览: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