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茎尖脱毒训练方法

茎尖脱毒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09 23:33:49

Ⅰ 植物脱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应如何选择应用

植物脱毒是利用高温处理,茎尖组织培养等方法脱除植物所感染的病毒,在超净无菌的条件下培养不带病毒的动植物株,进行营养繁殖,快速繁育和生产出无病毒的种苗,提高品质与产量,复壮种苗缩短繁种周期,节省种子费用及不受季节限制和生产脱毒苗等优点。
有三种方法:热处理法,组织培养法,微体嫁接法。
这三个中我学过的是组培法,组织培养脱毒法还可依据所选材料不同分为:微茎尖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珠心组织培养脱毒。热处理一般不单独使用,而常和其他两种结合。
1、热处理脱毒
热处理之所以能够去除病毒,主要是利用植物体内某些病毒颗粒受热以后的不稳定性,使病毒失去活性,导致病毒含量不断降低,这样持续一段时间,病毒自行消失而达到脱毒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
1)热风处理法:将植物种植在花盆中,放在35~40℃的温度下2~8周后,切取植物茎尖作接穗进行检测达到脱毒目的。热处理大多采用这种方法。如桃黄萎病的植株,在34~36℃ 的温度下处理两周,可使病毒失去活性;葡萄蔓放在人工气候箱内30分种可以除去扇叶病毒。
2)温汤浸渍法:将植物材料放在50℃左右的温汤中浸渍数分种至数小时,使病毒失去活性。方法简便易行,但易导致材料受伤。
热处理方法主要缺陷是并非能脱除所有病毒(例:如在马铃薯中,应用这项技术只能消除卷叶病毒。一般来说,对于球状病毒和类似纹状的病毒以及类菌质体所导致的病害才有效,对杆状和线状病毒的作用不大。而且对寄主植物作较长时间的高温处理有钝化植物组织中的阻抗因子,致使寄主植物抗病毒因子不活化,从而增加无效植株的发生率)。因此热处理需与其他方法,主要是茎尖培养方法配合应用,才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2、茎尖培养脱毒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病毒的数量随植株部位及年龄而异,越靠近茎顶端区域的病毒的感染深度越低,生长点(约0.1-1.0mm区域)则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这是因为分生区域内无维管束,病毒只能通过胞间连丝传递,赶不上细胞不断分裂和活跃的生长速度。切取茎尖培养脱毒,因为脱毒效果好,后代遗传性稳定,所以是目前生产无病毒苗最安全、最有效、最重要的一条途径。
3、其他脱毒方法
1)愈伤组织培养脱毒:通过植物器官和组织的培养,分化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芽,长成小植株,可以得到无病毒苗。原因是受感染植株的组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中,细胞不携带病毒或细胞不含病毒。其原因是:病毒的复制速度比细胞的增殖速度慢;有些细胞通过突变体获得了抗病毒的特性,抗病毒侵染的细胞甚至可能与敏感型细胞一起存在于母体组织中。
试验表明,愈伤组织培养脱除病毒的效果比茎尖培养成功率高,但愈伤组织培养所产生的植株遗传性状不稳定,在生产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2)珠心胚培养脱毒:柑橘类多胚品种中除一个受精胚以外,尚有多个由珠心细胞形成的无性胚,称为珠心胚。珠心胚与维管束系统无联系,因此由珠心胚产生的植株全部均无病毒。但珠心大多是不育的,必须分离培养才能发育成正常的幼苗。珠心胚培养技术对除去柑橘主要病毒都十分有效。
3)茎尖微体嫁接脱毒:木本植物茎尖培养难以生根形成植株。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可将实生苗砧木培育在培养基上,再从成年无病毒树枝上切取茎尖,在砧木切断面上进行试管微体嫁接,就可获得无病毒的幼苗。利用这个方法,柑橘类嫁接成活率为30-50%,移载成活率约95%,嫁接两年后即可结实。应用这个技术,可获得柑橘类的无病毒苗。
4)培育抗病毒栽培种:上述各法可以脱毒,但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培育抗病毒的栽培种,可以一劳永逸。可采用导入抗病毒的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得到抗病毒杂交种。例如烟草和黄花烟草原生质体融合,得到的细胞杂交种,对TMV的抗性;马铃薯栽培种与野生种有性杂交产生的后代,可抗PVY的作用。

有点乱,希望能帮到你!!

Ⅱ 比较热处理脱毒及茎尖培养脱毒 两种方法如何选择

热处理脱毒主要是利用病毒受热的不稳定性而失去其活性达到脱病毒目的。一般采用35—55℃的热水或高温蒸汽、高温空气处理,温度越高处理的时间越短。通常是将热处理中伸长生长出的新梢顶端部分嫩枝嫁接到无病毒砧木上,或进行进一步的茎尖培养,或茎尖微芽嫁接以增大脱去病毒的机率。 茎尖脱毒是利用植物茎尖组织培养,结合血清病毒检测技术,在防蚜传毒条件下,将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植物病毒脱除的高新农业生物技术。 几种方法的配合使用是提高植物脱毒效果的关键: 1、高温热处理与微茎尖脱毒培养技术。 2、高温热处理与微(体)茎尖嫁接培养技术。 3、化学处理与茎尖脱毒培养技术。 4、愈伤组织热处理与化学处理配合。

Ⅲ 植物脱毒的方法主要有什么

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病理和植物检疫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对有价值的植物繁殖材料进行脱毒(脱除病毒等),并大量繁殖无菌苗。当前,植物脱毒的方法主要有:热治疗脱毒、茎尖培养脱毒、热治疗和茎尖培养相结合脱毒、利用抗病毒药剂与茎尖培养相结合脱毒等。①热治疗脱毒。其原理是利用高温可抑制病毒的增殖、减缓病毒在植株体内扩散的速度;而高温对许多植物却有加速其生长作用。针对不同的植物、不同品种和不同的植物病毒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上的差异,对需要脱毒处理的植株进行一定温度和时间范围内的热力处理具优良种性的植株。②茎尖组织培养脱毒。其原理是利用有些病毒在植株的生长点附近的茎尖、根尖等分生组织不含有病毒的特点,切取生长点附近的0.2~0.5毫米小组织放到专用于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在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使最终长出无病毒的植株。这项技术在国外早已广泛应用,我国也在柑橘、葡萄、花卉等植物上应用,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③热治疗和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相结合脱毒法。对于单用茎尖或热治疗难以脱除的病毒,可以先进行热力处理,先使植株茎尖组织无毒化,再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法,可以有较多获得成功的机会。④利用抗病毒药剂和茎尖培养相结合脱毒。三氮唑核苷对多种植物病毒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用添加三氮唑核苷等的培养基培养苹果幼苗茎尖,可以脱去苹果上的褪绿叶斑病毒和凹茎病毒。

Ⅳ 马铃薯栽培的脱毒技术

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易感染多种病毒,产生卷叶、花叶、束顶矮化等复杂症状。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体内的病毒可以逐代积累,严重时减产幅度可达40%-70%,严重降低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所谓“脱毒”,就是脱去马铃薯自身积累和感染的病毒。方法是切取马铃薯幼芽茎尖生长锥0.2-0.3毫米,进行组织培养,育成脱毒试管苗,进而结出无病毒的块茎。该项技术称作“茎尖脱毒”技术,它已成为防治马铃薯病毒,提高马铃薯产量最好的方法。 1、汉中平川和丘陵露天马铃薯的安全播种期为2月4日的立春前后,山区气温低播种期相对推迟。
2、品种选择。经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汉中露天马铃薯的适宜品种有克新6号、克新一号、沙杂15、安薯58号、安薯56号、台湾红皮等。 1、播种前的15天,挑选具有本品种特征,表皮色泽新鲜、没有龟裂、没有病斑的块茎作为种薯。
2、为了保证马铃薯出苗整齐,必须打破顶端优势。方法为从薯块顶芽为中心点纵劈一刀,切成两块然后再分切。
3、场地消毒。切芽块的场地和装芽块的工具,要用2%的硫酸铜溶液喷雾,也可以用草木灰消毒。减少芽块被感染病菌和病毒的机会。
4、切刀消毒。马铃薯晚疫病、环腐病等病原菌在种薯上越冬,切刀是病原菌的主要传播工具,尤其是环腐病,目前尚无治疗和控制病情的特效药,因此要在切芽块上下功夫,防止病原菌通过切刀传播。具体做法是:准备一个瓷盆,盆内盛有一定量的75%酒精或0.3%的高锰酸钾溶液,准备三把切刀放入上述溶液中浸泡消毒,这些切刀轮流使用,用后随即放入盆内消毒。也可将刀在火苗上烧烤20-30秒钟然后继续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环腐病,黑胫病等通过切刀传染。
5、切芽块的要求。芽块不宜太小,每个芽块重量不能小于30克,大芽块能增强抗旱性,并能延长离乳期,每个芽块至少要有一个芽眼。切好的薯块用草木灰拌种,既有种肥作用,又有防病作用。 1、选择地块:适合栽培马铃薯的地块,要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2、合理轮作:马铃薯不宜连作,因为连作能使土传性病虫害加重,容易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严重缺乏,破坏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使根系分泌的有害物质积累增加,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前茬作物可以是水稻、玉米、葱蒜、瓜类等。
3、合理施肥:施肥最好采用平衡施肥(配方施肥)。按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施肥,试验证明,亩产块茎1000公斤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5.6公斤、磷2.2公斤、钾10.2公斤。马铃薯对肥料三要素的需要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氮、磷、钾的比例为5:2:9。不具备平衡施肥条件的地方,中等地力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含钾量高的三元复混肥75-100公斤。
4、播种:按照垄距为50-60厘米开沟,沟深10厘米,在沟内施化肥,化肥上面施有机肥。在有机肥上面播芽块,尽量使芽块与化肥隔离开。按照马铃薯品种要求的密度播种,早熟品种株距为20厘米,中熟品种株距为25厘米。覆土达6-10厘米厚。中等地力条件下,保证每亩种植5000穴以上。大田播种完成后,在地头、地边的垄沟里播一定量芽块,以备大田缺苗时补苗用。 1、幼苗期(出苗-现蕾)管理:
(1) 中耕培土。第一次中耕培土时间在苗高6厘米左右,此期地下匍匐茎尚未形成,可合理深锄。10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茎未大量形成,要合理深锄,达到层层高培土的目的。现蕾初期进行第三遍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茎已形成,而且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形成块茎,因此要合理浅耕,以免伤匍匐茎。苗期三次中耕培土,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为马铃薯根系发育和结薯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 防治害虫。苗期乃至结薯期、长薯期的主要虫害是蚜虫、地老虎和红蜘蛛,田间发现个别虫害时,即可防治。防治药物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3) 追肥。在土壤肥力好,底肥充足的条件下,一般不需要追肥。但有追肥之必要时,可在6叶期追肥,追肥过早,起不到追肥作用,追肥过晚增产效果差,甚至贪青徒长,造成减产。
2、结薯期(现蕾-落花)管理
(1) 对于大量结实的品种,要摘除过多花蕾,节约养分,尤其节约光合产物,促进地下部结薯。摘除花蕾时,不要伤害旗叶。
(2) 此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要避免干旱,遇干旱要浇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3) 此期易发生、流行马铃薯晚疫病,可在发病前期,用甲霜灵锰锌、瑞毒霉、代森锰锌、百菌清、硫酸铜、敌菌特进行预防。
3、结薯期(落花-块茎生理成熟)管理
此期根系逐渐衰老,吸收能力减弱,要注重防早衰,叶面喷施一次0.5%-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有效地防早衰,使地下块茎达到生理成熟。 (1)提高地温,增加有效积温。有效积温不足是早春马铃薯高产的限制因子,覆膜可充分利用冬天和早春的光热资源,可使表层土壤温度提高3-5℃,能促进马铃薯芽的生长,使其早出苗10-15天,增加马铃薯生长期内的积温达到早结薯,实现高产的目的。
(2)保持墒情,稳定土壤水分。覆膜能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有利于抗旱保墒。覆膜可防止浇水或雨水造成土壤沉重而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有利于块茎的形成和膨大。
(3)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养分转化。覆膜的土壤孔隙度增大,通气效果好。覆膜后地温提高,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快有机质分解,提高养分利用率。
(4)是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结构。进行地膜覆盖能始终保持土壤表面不板结,膜下土壤孔隙度增大,土壤疏松,土壤容重降低,通透性增强,有利于根系生长;
(5)可以防除杂草,减少草害。 (1)整地、施肥。选择土层肥厚,质地疏松,前茬种植禾谷类作物的土地,在种植前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基肥的用量为:每亩农家肥1500-3000公斤,碳酸氢铵50公斤,草木灰200公斤。
(2)种薯准备。选择高产的脱毒马铃薯,如早大白、东农303、费乌瑞它、尤金及克新6号、克新一号等优良品种,剔除芽眼坏死、脐部腐烂、皮色暗淡等薯块。一般每亩需备种150-180公斤。
(3)切块。为了保证马铃薯出苗整齐,必须打破顶端优势,方法为从薯块顶芽为中心点纵劈一刀,切成两块然后再分切,每个种薯块不能少于30克,并保证每块有1-2个芽眼。切种时为防止病菌从切刀传染,应备用两把切薯刀,一把放于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消毒,当遇到病薯时及时取除然后再换经消毒的切薯刀,也可将刀在火苗上烧烤20-30秒钟然后继续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环腐病,黑胫病等通过切刀传染。切好的薯块用草木灰拌种,既有种肥作用,又有防病作用。
(4)催大芽。地膜覆盖栽培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先催大芽再播种。催大芽可以有效地防治由于土壤湿度过大造成的烂薯现象,增加出苗率。时间是从每年的公历12月间农户播种期开始。催芽可以在室内、温床、塑料大棚、小拱棚等比较温暖的地方进行。在室内催芽可用两三层砖砌成一个长方形的池子,如在室外就挖一个20厘米深的坑,然后放2厘米厚湿润的绵砂土,将切好的着块摆放一层,再铺放2-3厘米厚湿润的绵砂土,反复摆放4-5层后,将上部用草盖住,20天左右马铃薯芽可达1-3厘米,这时将茎块扒出,平放在室内能见光的地方,2天后幼芽变成浓绿色则可播种。注意在催芽时经常翻动薯块,发现烂薯马上清除。
(5)栽种。保持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用1米宽的地膜种2行,2米宽地膜种4-5行。大小行种植时,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20-25厘米(7寸左右),最好开沟播种,种芽向上栽种薯块。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再用50公斤15-15-1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做种肥,也可用20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碳铵再加20-25公斤的硫酸钾做种肥,施于播穴或播沟内,注意肥料尽量减少与种薯接触,盖土厚度控制在8-10厘米,然后覆盖地膜。盖时膜要让地膜平贴畦面,膜边压紧盖实,防止风吹揭膜,以利增温。如用除草剂时需要注意栽种好一行喷施一行乙草铵除草剂,然后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马上覆盖地膜可提高效果。为节省地膜成本以2000×0.006毫米或1000×0.006毫米规格为宜。
(6)适时放苗。在公历3月5日前后,当马铃薯苗破土出苗在3厘米以上时,要及时在破土处的地膜上划一个4-5厘米的口子,使马铃薯苗露出地膜,并同时在地膜破口处放少许细土壤盖住地膜的破口,以防地膜内过高温度的气流灼伤马铃薯幼苗。
(7)马铃薯病害预防。早熟马铃薯易感晚疫病,在3月下旬如遇连阴雨,应及时进行马铃薯病害预防,这个时期如天气晴朗,则必须在4月5日时进行一次防治,这样晚疫病就很少会发生。防治药剂常用甲霜灵锰锌、瑞毒霉、代森锰锌、百菌清、硫酸铜,防治时任选一种药剂,如需第二次防治时可再另换一种喷施。
(8)收获。在4月中、下旬的结薯期内,随时可早采收上市。在汉中平川地区,早熟品种在5月5日前后,中晚熟品种在5月底前后,茎叶由绿变黄并逐渐枯萎,马铃薯生长完全成熟,这时应及时选择土壤适当干爽时的晴天进行收获。

Ⅳ 茎尖培养除去病毒的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近几年来,采用茎尖培养法除去病毒,获得无病毒种苗,已经在很多国家被广泛采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去病毒的花卉,具有质量好、产量高的优点。

所谓茎尖培养,也叫做茎顶培养、分生组织培养或生长点培养。早在1943年,White采用离体培养的方法成功地培养了被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的番茄根,发现根尖部分不存在病毒。以后很多人也发表了类似的文章。根据这些现象,Morel等人从感病的大丽花植株上切取茎尖培养,获得了去病毒植株,从而为拯救优良品种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至今已有几十种花卉植物采用茎尖培养法取得了成功。Hollings(1960)以香石竹为材料研究茎尖大小与脱去香石竹斑驳病毒的关系,结果发现,当茎尖大小为0.11mm时,脱毒率为66%;0.25mm时,脱毒率为40%;0.5mm时,为13%;0.75mm时,为11%;1.0mm时,则全部带毒。这说明,愈接近茎尖,病毒浓度愈低。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情况很不一致,其中以分生组织中含毒量最低,甚至完全不带病毒。因此,取一定大小的茎尖(一般为0.2~0.8mm长,带1~2个叶原基为好)进行茎尖培养,可获得脱毒种苗。

目前国际上已获得无病毒种苗,并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的花卉植物有大丽花、香石竹、菊花、兰花、矮牵牛、百合、小苍兰、鸢尾等几十种花卉。

1 无病毒种苗的生产流程

1.1 茎尖的切取与消毒

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的形态大小,依植物品种、生长期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有变化。如百合的顶端为半球形,比较大,容易制取;香石竹的茎尖比较小,为对生叶,由十字交叉的叶原基交互发育而成,顶端分生组织的横切面呈椭圆形,有长短径之分,旁边为叶原基;矮牵牛的茎尖外形及大小与香石竹相似;大丽花的叶原基为对生,着生在分生组织附近,因此要切取不带叶原基的分生组织就比较困难;菊花的叶原基被密生的绒毛所缠绕,分生组织很小,比较难切割。因此,所谓茎尖,也就是指茎端最前面的分生组织以及由数个叶原基组成的部分。

取外表生长健康、品种优良的花卉植株作为茎尖培养的材料,摘取长度为2~3cm的顶芽或侧芽,最好是随采随处理。剥去外边叶片后,在自来水中用纱布轻轻擦洗3~4次,再在清水中冲洗多次,在滤纸上吸干后,在70%的酒精中浸0.5~1min,迅速转移到10%的漂白粉溶液(加入若干滴吐温-20)中处理10min,取出,于无菌水中漂洗40~5次。漂白粉中效果更好。取出材料,放在无菌培养皿中的滤纸上,待用。不同的植物材料采用不同的表面消毒剂,其浓度与消毒时间也常有变化。

茎尖培养要求技术熟练,开始时凭肉眼或借助扩大镜进行粗剥,除去茎外面的叶片,然后移到解剖镜下,将叶片层层剥离,或者沿茎的纵向,将茎表及叶片切开,使生长点暴露出来,然后切取带有1~2个或3~4个叶原基的茎尖,迅速转移到培养基上,切口向下。注意不能碰破茎尖。

1.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茎尖培养成败的关键在于寻找合适的培养基。茎尖培养基的成分与一般组培用培养基基本一致,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及有机成分。由这三类成分构成的培养基称为基础培养基。对多数植物来说,只靠基础培养基还不行,还须加入必要的生长调节物质,如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激动素(KT)、2,4-D和6-BA等。有些植物的茎尖培养还需加入天然复合物,如椰乳、酵母或麦芽糖提取液等。

目前采用的培养基有很多种。常用的种类有Murashigeskong(简称MS培养基)、White培养基、Eriksson(简称ER培养基)、Gamborg(简称B5培养基)、Shenk-Hildbrandt(简称SH培养基)、Heller(简称HE培养基)等。各类培养基都各具特色,尤其是MS及White培养基使用较为普遍。例如,香石竹茎尖培养,采用的是MS培养,培养温度为25℃,1000~1500lx、12~14h的光照,3~4d后茎尖转为绿色,25~40d后组培苗转绿,继代培养后,转移到1/2培养基上发根,获得完整植株。

1.3 茎尖培养成败因子

茎尖培养的目的是为获得无病毒优质种苗。成败的标准首先是茎尖苗是否成活、成苗。其次,成活的茎尖苗是否带有病毒,因为培育出仍然带有病毒的茎尖苗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是说,茎尖培养的成功率包括茎尖苗的存活和脱毒率两个方面。

影响茎尖培养成败的因子是多方面的。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培养基种类、无菌操作技术、培养条件等因素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茎尖的大小。茎尖的大小与茎尖苗的成活率和脱毒率有相关性。所取茎尖越大,越易成苗,但脱毒率低;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但过小的茎尖难以成苗。因为叶原基的存在是茎尖成活的必要条件。一般采用带有1~2个或3~4个叶原基的茎尖比较合适,这样大小的茎尖既保证一定的成活率,又能使一定数量的茎尖苗不带有病毒。

第二,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在正常情况下,接种在培养基上的茎尖放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由原来的白色或淡灰色转为绿色,茎尖增大,有时形成少量的愈伤组织。如香石竹茎尖培养大致经过1个月时间,形成绿色小茎及小叶,经过继代培养后转移到发根培养基上很快形成根系,成为完整植株。

接种的茎尖经过1~2周后仍不见明显变化,也无茎、叶分化,这可能是培养基中分裂素浓度低或分裂素与生长素二者比例不合适,或者是培养温度偏低所致。

接种后如果茎尖增长过快,形成大量愈伤组织,但很少见到茎尖伸长,颜色也较淡,或呈透明状,时间一久就会死掉,这可能是由于激素浓度过高、光照不足或温度偏高所致。

第三,热处理与去病毒。利用某些病毒受热以后的不稳定性使病毒失去活性,从而获得无毒苗。这在花卉脱毒方面已经被广泛采用。不同花卉品种热处理时间及温度高低有所不同,一般是将盆栽植物在35~45℃的温度下持续培养一至数月。将这种高温下培育出来的侧芽用作茎尖培养材料,其脱毒率可以大大提高。

Ⅵ 马铃薯茎尖脱毒的意义,附操作方法

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感染上不同病毒,破坏了植株内的正常功能,经过茎尖脱毒技术处理后,把种薯体内的病毒清理出去,使它从病态恢复到健康的水平,恢复原品种的特性。马铃薯茎尖脱毒的原理是在无菌的特别环境和设备下,切取很少的茎尖组织置于专用培养基上,经过培养使之长成幼苗。
一、马铃薯茎尖脱毒的意义
1、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就会感染上不同的病毒,这样会破坏植株的正常功能,导致马铃薯不能正常生长,造成减产,成为退化株,还会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2、马铃薯一般经过茎尖脱毒技术处理后,就可以把种薯体内的病毒清理出去,这样就能使它从病态恢复到健康,使原品种的特性恢复。而且它还能使马铃薯的生理功能达到旺盛状态,保证新陈代谢可以正常进行,大幅度的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增加种植户的收益,所以一定要将其进行脱毒。
3、马铃薯茎尖脱毒的原理是根据病毒在马铃薯植株组织中分布的不均匀性,也就是病毒的侵染速度稍慢于新生组织的生长速度,所以靠近新生组织的部位,比如根尖和茎顶端的生长点、新生芽的生长锥等处。在无菌的特别环境和设备下,切取较少的茎尖组织放置在专用培养基上,经过培养使其长成幼苗。
二、马铃薯茎尖脱毒的操作方法
1、田间株选
(1)选择的植株一定要表现出典型的本品种特性,符合脱毒品种的要求,包括株型、叶形、花色等植物学性状及成熟期等农艺性状。
(2)一般植株生长健壮,有明显病毒性,比如真菌性、细菌性病害的症状,单株产量和大薯率高的品种都可以进行脱毒。
(3)收获后一定要再对薯块细选,选择范围包括皮色、肉色、薯形、芽眼等,一般无病斑、虫蛀和机械创伤的大薯可以作为脱毒材料。
2、脱毒材料表面消毒
(1)先将马铃薯的芽在75%的酒精中过一遍(几秒钟),然后用饱和漂白粉上清液或用次氯酸钠溶液稀释为5%-7%,浸泡15-20分钟。
(2)然后用无菌水清洗3-4次,消毒完的材料一定要置于封口的无菌瓶中。
3、拨取茎尖组织
(1)取经过处理的茎尖,以无菌镊子进行固定,在30-40倍解剖镜下进行分生组织剥离。
(2)用解剖刀小心的除去茎尖周围的叶片组织,暴露出顶端圆滑的生长点,然后用解剖针细心切取所需的茎尖分生组织。
(3)一般切取茎尖的长度为0.1-0.3mm,带有1-2个叶原基即可。
(4)将剥离的茎尖置于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即可。

Ⅶ 茎尖培养脱毒分为哪几个步骤

茎尖培养脱毒的基本程序与具体操作方法与常规的组织培养相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即培养基的选择与制备、待脱毒材料的消毒处理、茎尖剥离与培养、诱导分化和小植株的增殖、诱导生根和移栽。

取材可在春、秋两季,选择田间生长旺盛的新梢,摘取2~3cm长,去掉较大叶片,用自来水冲洗片刻即可消毒。对于多年生植物,休眠的顶芽和腋芽也可作为试验材料。

幼叶和叶原基的剥离、茎尖的切取操作最好在双目解剖镜下用解剖针进行。茎尖培养不仅用于获得无病毒植株,而且适合于保存和繁殖无病毒材料。无病毒材料的离体保存是一种最为安全和经济有效的方法,在有限的空间内可长期保存大量的种质材料。

阅读全文

与茎尖脱毒训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让安卓手机出故障的方法 浏览:399
铜的显微结构分析方法 浏览:758
绕组电阻档的测量方法 浏览:66
devondale奶粉使用方法 浏览:243
黑枸杞剪枝方法图片 浏览:549
汽车导航拆卸安装方法 浏览:533
流鼻涕需要用什么方法让他治好 浏览:246
电热棒使用方法 浏览:144
统计指数的计算方法 浏览:936
铁皮石斛种植方法能种在石头上 浏览:174
高冰种翡翠原石鉴别方法图解 浏览:401
租房喝水的正确方法 浏览:821
月见草油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4
玉树菇食用方法 浏览:955
子宫上长了瘤子消除最佳方法 浏览:476
led灯接线柱焊接方法视频 浏览:657
ipad如何隔空手势操作方法 浏览:423
如何起小运的方法 浏览:373
有什么草本方法祛痘 浏览:307
北京幼儿教育方法培训班哪里有 浏览: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