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概念
置换: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化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❷ 置换反应概念
置换反应是无机化学反应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可表示为:A+BC→B+AC 置换关系是指组成化合物的某种元素被组成单质的元素所替代.
研究方法,一般包括文献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等。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3、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4、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5、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❹ 置换反应的定义是什么啊
1.概念名称,“置换反应”。
2概念定义,“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
应叫做置换反应。”它是一类事物共同属性(关键特征)的概括。
3.概念实例,一切符合置换反应定义特征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这个概念的实例,如 Fe + H2SO4 = FeSO4十H2↑,Zn十2HC1=ZnCl2+H2↑这又称为概念的正例。一切不符合置换反应定义特征的反应,如CO2+C=2CO,CuO+CO=Cu+CO2被称为置换反应概念的反例。
4.概念属性,又称关键特征。是指概念的一切正例的共同本质属性。“置换反应”这一概念的关键特征是:反应物与生成物都只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概念学习决不仅是记住概念的名称和定义,而是需要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各种各样的概念实例进行分析、概括,从而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概念实例的选择和分析,概念关键特征的突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❺ 如何对概念及命题进行操作化
如何对概念及命题进行操作化
操作化,也称具体化,或分解化.所谓操作化是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抽象的概
念和命题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命题的过程.它是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定量研究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被广泛地应用.
操作化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必经的一个阶段.操作化的作用之一,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操作化的作用之二,在于使概念或命题量化,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避免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的片面性.操作化的作用之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使定性分析即结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断.
❻ [高分]+[高分追加] 求助,关于“置换群”的毕业论文。
论题:置换群运算与证明的数学机械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 1.1科学计算和计算机代数系统.
' 1.2论文的主要结果及安排
第二章群论知识背景
' 2.1置换群
' 2.2置换群的运算及其在集合上的作用
' 2.3小结
第三章置换群运算与证明的计算机实现
3.1置换群上运算的实现 3.2置换群证明的计算机实现
3.3小结
第四章计算对称群的子群
4.1数据表示和计算方法
4.2对称群中的交换子群.
4.3例子
第五章结束语
杯.1群论和算法
5.2对A。为单群的计算机证明的展望.
5.3计算机代数系统的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置换群运算的Mathematics程序
群论的算法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群大都十分复杂,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来实现其运算。本文用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ematica实现了置换群上的运算和证明问题。
针对置换群上的基木运算、子群的运算和生成以及群对集合的作用等问题,我们设计了相应的算法并用Mathematica实现了这些算法。
把交代群A。的元素按共扼分类,将除单位元所在共扼类之外的其它共辘类的阶数进行所有可能的组合相加,对所得的每个数加上单位元所在共扼类的阶数1,然后用所得结果依次去除{An,如果其中存在某个数k,使得k能够整除{An I,则只有阶数相加为k的那些共扼类的并集所生成的群才有可能成为A。的非平凡的正规子群。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设计了用计算机代数的方法判断A。是否为单群的算法,当n< 10时都能很快地得出An (n } 4)为单群的结论。
Caley定理揭示了一个抽象群G和一个具体的群Sn的关系。如果能把Sn中所有不
同构的n阶子群都找出来,那么也就能把所有可能存在的n阶群都找出来了。本文讨论了计算对称群的所有子群并对其进行共扼分类的算法,作为例子,我们完成了}S(n_7)的所有子群的共扼分类。
论题:置换群_PSL_3_p_PSL_2_7_的次轨道结构
目录
摘要
Abstract .
1.引言
2.预备知识
3.主要定理证明
3.1长为7的自阮挤寸次轨道
3.2长为8的自配对次轨道
3.3长为14的自配对次轨道
3.4长为21的自配对次轨道
3.5长为24的自配对次轨道
3.6长为28的自配对次轨道
3.7长为42的自配对次轨道
3.8长为56的自瓦织寸次轨道
3.9长为84的自配对次轨道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设群G是有限集合几上的传递置换群,对任意aES2,令G。二{9〔G}as二a}
是G关于点a的稳定子群.我们称G。在几上作用的轨道为G关于a的次轨道,
而次轨道的个数称为G的秩.对任一次轨道△,设as E△,则把as_,所在的次轨道△,称为与△配对的次轨道.当二者重合时,称其为自配对的.
决定一个置换群的次轨道结构是置换群理论的基本间题之一,它在组合结构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文!21】中,作者决定了PSL(3,川关于极大子群 PSL(2, 7)的本原置换表示的次轨道,其中p三1(mod 168),但未研究其次轨道的瓦妞寸情况.而在多数情况下,群在组合结构方面的应用要求决定次轨道的配对情况.本文将决定该置换表示的全体非正则自配对的次轨道.
❼ 简答题:如何将概念转化为研究变量
有两个可以转化为变量的:a、合理的 可以转化为 具体数值范围,如在40%-60%间为合理,低于40%为某某结构,高于60%为某某结构等
❽ 社会学研究中怎样对一个概念进行操作化处理
概念的操作化处理:
(1)明确概念的确切涵义。
(2)进行概念和命题的操作化步骤(1)明确概念的确切涵义.(2)进行探索性研究确定概念操作化的框架.(3)对概念或命题进行分解。所谓分解就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将复杂的事物或命题分解为简单的要素,然后对各个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4)确定命题的评价体系,就是指在设计操作化框架中,确定各部分或各因素在整体框架中所占的地位或权重,也就是把命题分解为若干部分或若干因素之后还须确定每一部分或因素在整体中所占的地位。探索性研究确定概念操作化的框架。
(3)对概念或命题进行分解。所谓分解就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将复杂的事物或命题分解为简单的要素,然后对各个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4)确定命题的评价体系,就是指在设计操作化框架中,确定各部分或各因素在整体框架中所占的地位或权重,也就是把命题分解为若干部分或若干因素之后还须确定每一部分或因素在整体中所占的地位。
操作化是现代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必经的一个阶段。操作化的作用之一,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操作化的作用之二,在于使概念或命题量化,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避免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的片面性。操作化的作用之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使定性分析即结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断。
❾ 概念分析的基本方法
概念分析法也称术语分析法,它是指研究确定术语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研究方法。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其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的属性;其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一切事物。
方法:
(1)应严格区分某一概念(术语)的客观内容和可能出现的主观曲解。概念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对立统一,是抽象与具体的对立统一,是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来自于客观世界,它不依赖于人们的认识而存在。我们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概念(术语)。如“革命”一词,最始的解释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而人们认为它是人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活动。又如“市场经济”原来被认为只是资本主义国家才有的,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建立市场经济。
(2)应从历史的观点来分析概念的变化,准确把握其内容实质。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要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所以不同的时代对于事物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在我国,对于情报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科技情报——经济情报——社会情报——大情报的过程,把情报定义为一种信息、一种知识或者是一种智能等。由此可见,情报的概念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待事物的发展变化,准确地把握概念在不同时期所包含的内在的本质。
(3)应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述有关概念或术语。概念作为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想,作为认识的一定阶段的总结,它是概括大量个别现象的结果。概念的形成,标志着人的思维已从具体的东西上升到抽象的东西。概念的表述力求简明、准确,能充分地反映事物的内涵和外延。如数学中的常量、变量、函数微分等,物理学当中的力、功、质量、密度等,生物学中的物种、细胞、染色体、基因、突变等,都十分简洁和准确地表达了一定含义的概念或术语。
(4)应比较中外文有关概念或术语异同点。比如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均起源于西方国家:20世纪初图书馆学概念引入我国,情报学起源于西方国家,20世纪50年代情报学在国内出现。由于对于Information,Intelligence,Library and Information等在翻译和认识上的差异,情报学、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等学科间的关系问题一直纠缠不清。《图书馆学、情报学与信息科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的关系问题》[1]对信息、知识、情报及图书馆等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信息科学是个大学科群,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等;信息管理学是信息科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基本重合。
❿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概念
置换反应是无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可简记为ab+cd=ad+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