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恒大汽车投入474亿造车,该如何把控好成本
避免使用不成熟的新技术,就能够很好的把控成本问题。
恒大由于不是一家传统的汽车公司,这也使得恒大在造车领域的并没有太过雄厚的技术积累,而且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并没有处于领先者的地位,因此这很有可能会导致恒大冒险使用新技术。虽然最新科技技术可能会让恒大汽车异军突起,但同时也会让恒大面临很高的成本费用。
一、加强汽车质量的品控保证就能够很好的节约成本。如果汽车的质量品控问题非常糟糕的话,那么恒大的汽车售后服务也将会付出一笔很大的投资。这一笔很大的投资最终也会融合进汽车的成本当中,所以这也无疑会抬高恒大汽车的成本费用。
其实我并不是太看好恒大能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走得多么顺利,因为恒大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还属于一个新人角色,想要和那些拥有数十年技术积累的车企进行抗衡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而且恒大至今也没有推出任何一款量产车,这也使得大家对于恒大是否想要真心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存在着较大的质疑。
Ⅱ 恒大造车真正目的是什么
目的有:吸引资金,给自己的恒大地产填窟窿。产业转型,布局电动车市场,占领新能源市场。为拿补贴,做新能源电动车是有国家补贴的。
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召开,峰会现场,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预算为三年450亿元,恒驰第一款车——“恒驰1”将亮相。
秉持“核心技术必须世界领先、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的发展定位,已构建覆盖整车制造、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汽车销售、智慧充电、共享出行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在各关键环节拥有领先的核心技术。
实施全球一体化研发模式,在全球九大国家协同研发。拥有瑞典和中国广州、上海、天津、沈阳等多个高端制造基地,打造高品质的“恒驰”全系列产品。
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研究总院下辖汽车研究院、动力研究院和电池研究院。
其中汽车研究院招聘正副院长、造型研究院院长、首席总工程师,整车架构平台、动力总成、整车集成、车身、底盘、电子电器、车联网、自动驾驶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首席造型设计师,外观/内饰总设计师,各领域的技术总监、工程师和设计师等。
Ⅲ 恒大造车押注的国能新能源,其目前新能源造车实力如何
首款量产下线车的竞争压力
根据恒大方面介绍,国能93车型是一款基于萨博汽车凤凰E平台及萨博技术打造的纯电动车型。
萨博汽车是一家老牌瑞典汽车制造厂商。2012年6月,瑞典籍华人蒋大龙通过NEVS公司收购了萨博汽车拥有的9-3车型知识产权以及凤凰平台知识产权。国能新能源及相关公司即是NEVS公司在中国的主要研发、生产平台。
张翔告诉投中网,从披露的公开信息看,国能93车型是从原来的萨博燃油汽车9-3车型改装成了电动车,“这种技术手段是前两年自主品牌的技术路线,比如上汽550改成新能源。”他认为:“续航达到300多公里,已经很普遍甚至稍微落后,现在很多达到了400公里或以上。”
续航能力是新能源电动车的关键。售价33万~43万元的特斯拉Model3(2019年款),其国产版续航里程为460公里,而进口的高性能版为595公里。售价36万~45万元的蔚来汽车的续航里程则在420公里~510公里。
“大部分消费者比较谨慎,不会轻易去买蔚来或其他新能源汽车。而且现在新能源补贴越来越少,300公里续航的车拿到市场去卖,估计卖一辆亏一辆。”张翔如此分析。
今年3月,国家对续航里程300-400公里的纯电动车补贴从2017年的4.4万元降至1.8万元。
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蔚来汽车,按照2018年的补贴政策,每一辆可获得6.75万元。但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2018年平均售出的每一辆车亏损约80万元。而作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型,特斯拉Model3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卖出的每一辆车几乎都在亏损。去年“瑞银”报告称,特斯拉电池单位成本虽然已为最低,但基础型Model3每卖出一台入门款,特斯拉就要亏损6000美元(约4.2万人民币)。
如此来看,今年6月宣布量产下线的国能93,在性能和未知的价格上,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
事实上,NEVS公司自2014年就开始计划萨博9-3为基础生产电动车。2017年12月,国能新能源称,相关车型将于2018年6月正式量产下线。而直到2018年年底,国能新能源获得工信部发放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生产资质。这意味着,此时其真正获得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的资格。
广州南沙,还有房地产、食品、饮品等业务。
招标公告显示,该项目为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研发中心项目用地平整工程,场地平整面积约为96954.67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清表工程、围堰工程、填方工程、排水工程等。招标控制价约为2218万元,资金来源为财政资源。
恒大汽车官方宣布,恒大汽车上海、广州两地的生产基地全面启动试生产调试。值得一提的是,试生产的启动时间,距离恒大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伙伴合作峰会的举办,刚好过去了一年时间。
恒大汽车产业建成后将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一整条完整产业链,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硬件配套等都一应俱全,现在恒大汽车已经发布了6款车型,涵盖从A级到D级的各个level,车型也有轿车、MPV、SUV等多种选择。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南沙正打造“三车一园”的战略布局。“三车”指的是广汽丰田、恒大新能源和广汽蔚来——广汽丰田将在南沙打造丰田全球产能规模最集中的生产基地,在现有千亿产值(含汽车零配件企业)的基础上再做贡献。
“一园”即指的是自动驾驶与智慧交通示范区,在省交通集团的支持下,南沙正以全国最高标准、最优配置、最好技术打造自动驾驶产业测试区。
Ⅳ 恒大发布盈利下降预警,恒大汽车再添难题丨汽车产经
日前,中国恒大(03333.HK,下简称“恒大”)发布公告称,预期2019年全年度录得之核心业务净利润及净利润有所下降。其中核心净利润预期约为人民币408亿元,较去年下降约48%;净利润预期约为人民币335亿元,较去年下降约50%。
同日,恒大健康也披露2019年业绩快报。恒大健康表示,预计2019年录得净亏损约人民币49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14.28亿元。
恒大健康表示,公司亏损主要是由于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目前还处于投入阶段,购买固定资产及设备,研发等相关费用及利息支出增加。恒大健康预计,公司在2019年产生20亿元净亏损,新能源汽车业务净亏损32亿元,其健康管理业务于同期预计净盈利约为3亿元。
这种亏损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对于恒大来说,其造车之路“买买买”策略很简单直接,能够以最快速度补充新能源汽车技术瓶颈,但后遗症就是入不敷出。按照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的计划,恒大今年在新能源领域将再投150亿元。
恒大对这一规模的投资不以为意。在恒大前述会议上,中国恒大总裁夏钧海曾说,恒大有超过2万亿元的资产,2800亿元的现金余额,每年利润700亿元,“拿出一两百亿支持新产业发展,不会伤筋动骨。”
只是如今,在疫情之下,恒大想要继续让地产给新能源车输血并维持双线作战,对许家印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1
房地产主业承压
在2019年上半年,恒大集团的财报便有承压的迹象。
一是预收款(合同负债)太少,2019年上半年还剩1205亿,而碧桂园可有6076亿,万科年报显示有6216亿,明显不是一个体量。
二是恒大存货中已建好的房子1303亿(持作出售的竣工物业)且增长中,这个指标也非常特殊。在房地产top5的2019年中报中,碧桂园313亿,融创488亿,万科47亿,其他地产往往才几十亿。
负债状况也不容乐观:2019年上半年总负债1.75万亿,资产负债率83.7%,有息负债高达8132亿,今年6月30前需偿还3758亿。手头现金总额2880亿,不能完全覆盖这个债款,还需销售回款来还。眼下,恒大亟需加快去化库存,优化现金流。
房地产行业有一个痛点,那就是由于自带高杠杆、高周转的属性,需要大举借债、大量储备土地,在顺风局时日进斗金,在逆风局时现金流紧绷,稍有失衡,就会出现企业危机。
事实上,未等疫情结束,今年2月16日,恒大集团就已宣布于2020年2月18日启动其历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优惠让利:2月18日-2月29日期间,全国在售楼盘住宅(含公寓及写字楼)可享受七五折优惠,3月1日-3月31日可享受七八折优惠。单栋楼去化率达80%-90%,可再享受额外九七折优惠;单栋楼去化率达90%以上,可再额外享受九四折优惠。
比较无奈的是,三四线城市房价早已虚高多年,降价不仅触及已购房者的利益,而且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下,反而更多人观望。在海外资本市场持续动荡的背景下,恒大国内外融资都将受限,如何维系房地产业务现金流正常流动考验着许家印掌握全局的能力。
另外,恒大能否在双线作战的情况下,顶着房地产现金流的压力,持续为新能源汽车计划输血,也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2
汽车大业,再添难题
许家印曾表示,要在3至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未来10-15年内将实现年产500万辆汽车,产品线覆盖中端、中高端、高端等等,涉及轿车、SUV、MPV等各领域。
为实现这个目标,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三年投资预算是450亿,其中2019年投资200亿、2020年投资150亿、2021年投资100亿。
不过,这接下来的250亿投资计划能否到位,从房地产主业的承压状态来看,明显变数在增加。
截止目前,恒大计划计划在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既定投入已超过3000亿,包括广州南沙(1600亿)、沈阳(1200亿)两个基地建设的承诺性投入。如今,在现金流如此短缺的情况下,不排除这两个基地的开工都出现延迟的可能。
除了投资资金上的不确定,恒大新能源汽车约180名员工也或将遭遇部门调整。有消息显示,恒大集团内部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员工大动员,分布在各个不同部门员工突然接到一纸调令,报名前往恒大新成立的公司“恒大宝”,但关于新公司,除了领导班子已确定外,具体职能都还未确定。
据内部人士透露,“恒大宝”可能类似于恒大的线上卖房APP“恒房通”,作为恒大旗下房产、汽车,甚至奢侈品等所有商品的线上展示及销售渠道,以降低销售成本。
不难看出,在造车这条路上,恒大也开始考量如何节省现金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汽车产业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需要足够的规模效益才能实现造车盈利。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特斯拉2019年全年销量超过36万辆,即便如此,也还未曾实现全年盈利。而国内的新势力龙头企业蔚来汽车创办逾五年时间,最新财报数据显示蔚来还在受负毛利之困。
恒大目前无一款自己生产的车型下线,仅在今年3月,在2020年3月3日的日内瓦车展上,恒大与科尼赛克的合资公司推出新能源超级跑车Gemera,限量生产300辆,起售价高达138万欧元,当天销售了30辆,恒大以此秀出收购汽车产业链后的整合实力。
许家印此前称,恒大汽车品牌“恒驰”第一款车型计划2020年上半年亮相,2021年量产。总言之,谈论恒大新能源汽车业务盈利为时过早。不过,目前来看,聚焦新能源汽车业务,讲好恒驰汽车的故事,这可能也是恒大集团手上少有的有利筹码。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恒大布局汽车业务或许是发展房地产的另一种思路。
此前,在恒大分析师沟通会上,中国恒大总裁夏钧海曾说:恒大在与地方政府谈判时会建立一个模式,其中包括当地投资建厂的预计亏损、汽车产业带来的就业机会和税收增长,然后凭此模型要求地方政府配套住宅和生活用地。夏钧海还表示,恒大未来将推出“买楼送车”模式。
恒大的造车梦是否纯粹?它是否能在房地产处于行业周期下行之下,稳步推进?这些疑问,很快会在3月底恒大发布的2019年全年度业绩报告、以及即将在上半年亮相的首款量产车上得到回答。
Ⅵ 恒大汽车上半年营收45.1亿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恒大汽车上半年营收45.1亿元,这个营收额震惊了很多的人,在疫情影响严重的情况下,恒大汽车依旧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营收主要是因为他的健康板块符合当下的需求,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恒大汽车的健康板块做的很优秀,符合人民的利益。
所以恒大汽车上半年可以营收45亿元的主要原因就是之前的健康板块依旧火爆,并且让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恒大。
Ⅶ 恒大汽车未造车却能上市,怎么操作的
恒大汽车未造车却能上市,主要原因:
1.恒大汽车是资产注入到恒大健康,然后顺利上市;
2.恒大健康之前是上市公司,在香港上市;
3.恒大健康后面改名恒大汽车,目的是提高知名度。
恒大大家应该并不陌生,作为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这两年的日子并不好过,但大家关心的不是恒大房地产,而是恒大汽车。恒大汽车一辆汽车都没有,却能够上市?这让很多人感到非常惊讶,这些人可能不懂资本运作。恒大是资产注入到恒大健康,恒大健康之前是上市企业,恒大汽车虽然没有造出汽车,但是公司注入了资产,恒大汽车上市也成为了必然,为了提高知名度,恒大健康后来改名为恒大汽车。
三、恒大造车会成功吗
恒大汽车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还没有一辆汽车上市,虽然大家都很期待,但我们也非常担心,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大型企业都在参与,小米,华为这样实力型企业的加入,让整个汽车行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恒大造车能否成功,现在我还不能够给出任何答案,只要慢慢等待了,希望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
Ⅷ 恒大汽车上半年预亏约48亿,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原本造车行业潜力就是相当大的,随着人均水平的提高,对于私家车也有着很大的需求。再加上如今车辆与科技挂钩,所以很多企业也开始跨界造车。但是要知道在原本的汽车品牌当中,有一些老品牌,深得驾驶员的信赖,而一些新的品牌其实还是有待考核的。但是在考核的过程当中,这些新的品牌也会不断持续的投入资金。可是如果投入和回报没有办法成正比,那么就会形成一种亏损的状态。
可以说对比于恒大汽车来说,华为则是相当聪明的,表示自己如今绝对不会造车,而是会向车辆提供自己的系统。等到整体汽车行业成熟以后,那个时候也有着相当的财力,造车才是最好的选择,很显然恒大汽车没有抓准时机。
Ⅸ 明年投入量产,你认为恒大汽车是会迎来成功还是滑铁卢
明年投入量产,你认为恒大汽车是会迎来成功还是滑铁卢?
我感觉这个问题还是不太容易回答的。
因为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汽车这个东西市场已经饱和了,而且呢,有很多的厂家都在存在着一些竞争,特别是有一些非常有实力的汽车生产商,他们的竞争能力也非常强,而且市场的占据性也非常强。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与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在相关平台去点赞关注,我将会和大家积极互动,积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