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运用精神分析心理学使用的方法

运用精神分析心理学使用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07 07:16:35

如何系统学习精神分析学

在一般国内的本科教育里,你系统地学习到精分的可能性不大。精分的学习需要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深入。而大学本科生基本上没有咨询实践的机会。你可以看很多的书,但是光看书是绝对不够的。而且,咨询师的成长需要督导的指导。本科生很难有这些机会。你刚上了两年,估计还没有上心理咨询的课。学了心理咨询后,可能你对这个行当才有更深的了解。

精神分析现在国内主要是心理咨询师们不同流派中的一种。有些咨询师倾向精分,而有些则不是。国内精分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和督导师不是非常多。国内精神分析比价好,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有武汉中德医院、四川大学心理学系。哈尔滨似乎也有个精神分析俱乐部。
国内比较好的大学的一些教心理咨询的导师,他们基本上都不是精分取向的。人本主义取向、REBT、和行为主义取向的居多。

总之,想学好精分,大学时期你先看看书吧。弗洛伊德的书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人家是祖师爷。虽然很多人现在说他的东西没什么效度,甚至很多东西是错的……然后一些其他精分大师的代表着作有时间也可以浏览一下,诸如荣格、霍尼等人的书。新近的研究进展也有必要看看,浏览下比较新的有关精分的文献吧。
学精分就好像师父带徒弟的过程。自己看书可以学到理论,但是实践的时候必须要有督导指导。

⑵ 电影爱德华大夫诠释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哪些理论观点和方法技术

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建的,《爱德华大夫》这部影片体现了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观点: 1、释梦。
弗洛伊德认为,梦不像其表面显示的那样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表象,它是通向无意识的捷径,是打开人格最深层的钥匙。在影片中,一

⑶ 中国精神分析在现实中有哪些应用

精神三种层次理论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幻想、欲望、判断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心理防御机制理论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梦的解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欲望的满足,在睡眠时,超我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性本能理论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性欲,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 发展背景:精神分析心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西方颇有影响的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垄断资产阶级残酷掠夺;中小资产阶级面临着破产;整个社会尔虞我诈,互相倾轧;道德沦丧,惶惶不可终日。这种病态的社会现象,便自然地导致人们精神病和神经病发病率日益增高。精神分析就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其实主要是因为社会化大生产造成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过于紧张造成的。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精神抚慰成为一种需要。)思想背景: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及其提出的无意识和意识的等差观念、赫尔发展的意识阈概念以及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对弗洛伊德都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评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百余年史中唯一一个经久不衰的心理学派,它的许多理论至今仍在心理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毁誉参半。无意识和潜意识的研究领域。

⑷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

摘要 您好,常用的方法有以下:第一种是自然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记录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方法。

⑸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有哪些应用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从产生条件看,精神分析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而是在精神病治疗实践中产生的。
从研究对象来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失常的人,例如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问题。
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如感知、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着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故又把它称为深度心理学。
从研究方法来看,精神分析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
从精神分析的特点可知,该理论与心理咨询与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理论,又给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实施的方法。因此,学习和研究精神分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⑹ 简述心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的研究,既有与其他科学研究相同的方法,又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访谈法、问卷法、调查法。这些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大规模的团体能力测验首先是在西方国家的军队中发展起来的。例如,二战期间,美军共有900万官兵接受了能力分类测验,现在每年有150万人参加美国防部组织的《军事机构职业能力系列测验》。目前,我国用于公务员考试的能力测验,军队中应用的飞行员、驾驶员、坦克乘员的心理检测,以及官兵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等的检测,均采用这些方法。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些研究方法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和探索官兵的基本心理素质和心理活动规律,进行定量的评价和分析是很有帮助的。
(1)观察法。就是研究者依靠自己视、听器官,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在运用观察法时,人们也常常借助于现代的视听器材设备,如摄影机、录像机、录音机、闭路电视等。观察又分为纵向观察、横断观察和随机观察。纵向观察,即选择一定的对象,进行有目的地系统地追踪观察。纵向观察对研究管理对象的心理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新兵到部队后,可采用建立“个人心理档案”的形式,始终不间断地积累观察日记和调查资料,分析他们心理发展的情况。这对于掌握士兵心理变化的完整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特别有用。横断观察,即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单位的人员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并加以比较。随机观察,即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偶然机会的观察。
(2)实验法。就是通过有目的地控制或改变心理现象发生的条件,从而引起和改变某种心理活动,以揭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发展规律的方法。如,设置近似实战的客观条件,以揭示官兵心理变化的规律。
(3)测验法。就是适用心理测验来测量官兵智力水平、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差异的方法。心理测验的种类很多,比如智力测验、性格测验、能力测验等。
(4)访谈法。就是研究者通过与官兵面对面交谈的方式收集资料,从而了解其心理状态的方法。访谈法分为有组织的访谈和无组织的访谈两种。有组织的访谈,是研究者根据预定目标,事先拟定谈话提纲,按提纲向对象提出问题。无组织的访谈,虽然也有一定的目标,但谈话中没有严密固定的程序,研究者的提问往往涉及较大范围。
(5)问卷法。就是运用内容表达正确的问卷量表,让官兵根据个人情况实事求是地自行作出回答的方法。常用的问卷量表有是非法、选择法、等级排列法三种。是非法是采用"是"与"非"两种答案的问卷,让官兵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每个试题作出"是"与"否"的回答。选择法是要求官兵从并列的两种(或多种)答案中实事求是地按个人的实际情况选取一种的方法。等级排列法是在问卷中列出可供选择的多种答案,要求官兵按其重要程度(对自己而言)依次进行排列的一种形式。
(6)调查法。就是通过搜集有关资料,间接了解官兵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研究者不能从外部观察到的官兵内隐的心理活动。

⑺ 心理学: 精神分析法

很多方法都管用,但是一个方法一旦变得系统化、理论化,就会和实践脱节。因为人没有那么多的词汇量,福尔摩斯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但是那是他为自己开发的个人思维习惯。
心理学派非常介于哲学和科学、宗教和常识、社会思潮和个人观念之间,但是心理学就简单多了,但不系统。
有些人非常想和一个精神失常的人对话,他也会发展出自己的一套办法、一种描述方式,去用现象解释现象。说到底,谁也没有凭空创造出一种律则,然后创造一种现象,人只是让现象解释现象而已。
精神分析发明了一种新的描述方式,一种充满比喻和象征的解释套路,一种机械和情感糅杂的语言。普通人都能从老故事或者一幅画中领会些什么,当被说明,一种效果和另一种效果之间的关联时,人的哲学家角色多少能够理解其中的抽象关系。
为了观察前语言的心理现象,一个人必须去关注现象将要产生之前的状态。现实中人们只是关注已经产生的、说出口的思维。说到底,去知觉一个人的梦,与小孩子学会知觉一个房间、一条狗或一场暴风雨,都是同样的道理,首先去注意个别的元素——当墙角成为“房间的一角”之前,它什么也不是——梦的元素,然后,人需要一种解释系统来把个别元素整合到一个框架里,此后,再碰到类似的元素,人自动就会用这框架作为整体来思考。由此人创造了一个分类项目。
人所知觉的现象,是他的直接知觉的延迟,在投射到意识的屏幕之前,先要重新组织一下,然后人的意识会发挥作用,使人意识到他所做或所感受到的——实际上,已经不是他所最初看到的现象了。精神分析的灵光一闪起源于此刻,但马上,精神分析就开始转向以此为据点而向人理智上的过去和未来发起的进攻中,开始堆砌论据,开始归纳和总结,开始得出因果关系。
难怪,心理学有这么多的派别,因为前语言状态下,一个人系统的观察会产生一种新的诠释系统,以人的动机为对象会产生精神分析,以人的认知为对象就会产生认知心理学,以人的行为为对象就会产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以人的感知元素为对象就会产生构造或机能心理学……这是因为前语言现象的范围太大了,近乎无限,因为人的诠释系统就是诞生于此。
心理学的钥匙在于进入前语言现象,但是西方的心理学家们总是像殖民掠夺者一样,想要走私一些古大陆的宝藏到西方的现代社会里,他们总是想带一些实用的解释回来。东方的心理学就不一样,他们懂得生活在前语言现象里,而不去寻求解释,只是应机给那些打算进入前语言现象的可造之材一些适时的点拨而已。于是,你所能得到的就只是寓言、譬喻和艺术品而已,而不是几大卷的精神分析名着。

⑻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什么特点

建立在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基础上的心理疗法,这类疗法是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观点,以心理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创立的。该理论认为病人的心理障碍是由于压抑在“潜意识”中某些幼年时期所受的精神创伤所致。通过内省的方式,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将这些痛苦的体验挖掘出来,让焦虑的情绪得到发泄;并对病人所提供的谈话内容进行分析解释,使病人领悟,从而改变原行为模式,重建自己的人格,而达到治疗目的。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精神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认知领悟疗法等。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疗法(Psychoanalysis therapy)又叫心理分析疗法,是心理治疗中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心理分析疗法为弗洛伊德所创立。应用此疗法使病人从无拘束的会谈中领悟到心理障碍的症结所在,并逐步改变其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精神分析疗法所采用的技术有: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梦的分析(dream analysis)、移情(transference)、解释(interpretation)。精神分析疗法应用于:癔病、心理创伤、性心理障碍、人际关系障碍、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症、适应障碍。分析性心理治疗分析性心理治疗是对经典精神分析疗法的一种改良。是指治疗者通过帮助患者了解,分析和认识其病态或不健康行为的根源及性质,从而达到领悟并改善症状的一种较为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它与早期弗洛伊德长程的“精神分析”方法有所区别,尽管也应用精神分析的某些机理及原则。一般采用普通面谈的方式,可以是个别治疗,也可以是集体治疗。因此它是较为普遍且实用的治疗方式。认知领悟疗法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求治者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由中国大陆心理治疗专家钟友彬先生首创,是依据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与中国实情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相结合而设计的。心理动力学疗法源于心理分析,故认知领悟疗法又称中国式心理分析,又称认知领悟疗法。

⑼ 懂心理学的进

首先要明白精神分析知识心理治疗的一种,在心理学上治疗方法有很多,采用什么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案例来决定。我个人认为,神经症是心理疾病中最轻微的一中,靠患者自身的改变来克服。而精神分析是心理学中很重要的方法,运用时比起其方法来的要麻烦,各方面的投入也都比其他的要多。所以,对于神经症我觉得是没有必要运用精神分析来做

⑽ 精神分析治愈心理疾病的秘诀

精神分析治愈心理疾病的秘诀

心理疾病能通过精神分析治愈?它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精神分析治愈心理疾病的秘诀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欢迎浏览。

人体中最脆弱的器官不是心脏、不是眼珠,而是心灵。心灵就像是玻璃,仅仅一句嘲讽,就可将之瞬间“击碎”,让我们“流血”——感受到愤怒、委屈、无助、痛苦、自责、忧伤和焦虑。

为什么我们会害羞?为什么又会经常不自信?为什么在你的脑中有时会浮现出不切实际的,或者让你自己都感到脸红、无地自容,甚至宁愿死去也不愿意去实现的念头?

为什么有人会在明知不合理的情况下脑中却重复出现某一个观念或“强迫自己”重复作出某一动作、以及某一行为呢?(这被称为强迫症)

为什么一个对别人来说是可爱的、无害的、可以从容面对的事物,而当有人面对他时却总是经常表现出浮躁不安、胆战心惊、焦虑恐惧、甚至被吓得彻夜难眠呢?(这被称为恐惧症)

为什么有些人会在几年,甚至几十年中一直生活在抑郁状态中?为什么你会时常感到郁闷和觉得生无乐趣呢?为什么有人会经常出现神经紧张、心跳加速、冒虚汗等等心身症状?

如何改变你的想法?如何让自己更健康和快乐地生活起来?如何将自己从心灵痛苦的泥潭中解救出来?到底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到底说了些什么?到底心理学有多么神奇和神秘?到底什么是潜意识?潜意识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思想和行为的?如何给自己输入一个健康的潜意识?如何进入到他人的潜意识中与之对话?如何在他人的潜意识中植入一个暗示?如何激发出自己强大的潜意识力量?

本文将以近一百年以来世界心理科学已经发展成熟的理论为基础,将以上问题细致地切出来。本文章的意义在于:

给不幸染上心理疾病者一个切实有效的解除心理痛苦的方法。

让从未接触过心理学的人,通过本篇文章,从实用角度,对心理科学有一个概括性的和十分清晰的认识。

让任何读过本篇文章者,就如同接种上了预防“心理疾病的疫苗”。可以让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避免染上诸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等心理方面的问题。让人们更快乐地生活下去。

下面,在论述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个重要概念:知道不等于理解。

第一节:知道不等于理解

知道只是“知道”,而“理解”则是另外一回事。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爱好者很钦佩我对心理学的研究,在一次“问答事件”后,便对我“不再钦佩”了。当时她问我的问题是:“什么是人格?”我回答说:“最简单地说,人格是一个人各种小习惯的总和”。然后她“义正言辞”地纠正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她说出了词典中标准的答案,而我当时“哑口无言!”为什么我会哑口无言呢?原因如下:

第一、我曾经在理解什么是暗示时,拿着一块砖头问别人(后被视为“疯颠人”):“它暗示着什么?”。而只有在我用了两年时间去深入学习了心理学、生理学和脑神经科学后,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暗示以及潜意识到底是个什么。

第二、我曾经用了五分钟时间读了一篇关于神经网络是以全息方式存储信息的概念,然而我却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去理解它。

例如:曾经为了理解这个概念,我将十几个滴答着水的吊瓶挂在一个盛满水的翻转过来的'大铝锅盖中——造了一个“人工湖面”,通过观察水波打在“湖面”上形成的涟漪之间发生的干涉效应去理解“全息效应”。然后以此理解为基础再进一步去理解动作电位在大脑神经网络中传递扩散的全息模式。

这个理解过程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要想与脑神经系统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认知方式等联系理解起来则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例如:为了能够将这种全息概念与神经网络处理信息的方式联系起来,也为了能够将这个概念刻在我的脑中,我经常不断反复看(记住:反复导致有效,就像磨刀一样)科教片中有关“动作电位在神经网络中扩散的模拟动画”。有一次在观看中,我临时要出去办事,结果在我出门的时候,故意把影碟机设置到重复播放的模式,这样,虽然我不在电视机旁,但这个影片却不断地重复播放着。而这种“空放”的效果是,我虽然在路上,但是在我的大脑中却犹如正在电视机旁观看着一样,我的脑中也在“重复播放”着,这让我能够在此期间一直思考影片中所播放的内容(如果你达到痴迷的研究状态,就会理解这种“怪异行为”)。

我在那年的春天设置了这个能够产生水波干涉效应的装置,而当我把它拆除的时候,水面上已经开始结冰了。在这期间,我一直思考着当我的每个感觉细胞所激发出的动作电位,在“滴落到”脑神经网络中的“池塘”中时所引发出的“全息效应”,以及我们的每一个念头、每一个行为是如何从脑海中“全息”地涌现出来的。

在这里我到底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知道不等于理解。二者之间的差别就犹如“在地图上看到大海”和“到大海里游泳”一样。而本文不是像某些有关心理学的书籍那样对心理学理论的罗列和整理(假设本文只谈理论,那么你只需要去买一本《心理学词典》就可以了,而且非常准确),本文不谈标准理论,但是是以对心理学标准理论的实践性理解为基础,以最清晰和实用的方式,将对心理科学理论的应用和治疗方式呈现给大家。

更清楚地说,本文不是对心理学名词的解释,而是对心理学名词的应用。如果你能够对心理学名词有了最深入的理解和领悟,那么你应用起来就会游刃有余和应用于“无形”——即不会按照有形的名词标准答案去运用。

因此,我当时哑口无言的原因很简单,我是从“理解层面”而说,而她所说的为“知道层面”的答案。而要想说服她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她不理解心理学。而要想让她理解,不是几句话或几篇文章就可以的。这需要她自己去作出努力学习和深入思考。

另外反过来说,假设现在让我去编纂词典去定人格或全息的话,我会按照你现在在词典中找到的标准答案去定义。原因是,如果要定义一个事物,必须要采取高度的“概括”。而要想理解这一事物,就必须要超越这种概括,深入到极其细微之处。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位朋友并没有犯错,只是她不懂得一种道理而已。什么道理呢?就是“知道不等于理解”。例如:如果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只限于“知道”的层面,那么这种认识只能是浮于表面的。而浮于表面的东西往往具有“欺骗性”。只有理解才可以达到认识事物的“超境界”——即超越“知道”层面的境界。物理学家维斯可夫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境界,他说:“事物都在雾中,而突然你看出一个连结来。它表达了深深在你心底的错综复杂;这错综复杂把一直都在你内心的东西连结起来,而这些内心的东西以前从未被连结起来过。”(我曾经对三位讲师解释维斯可夫说这句话的意思,然而讲一个多小时后,对方还是认为这句话“很一般”,这让我再次无语!)

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层面与取向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能够治愈和学会治愈心理疾病,你必须要对心理科学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下面即对这一点作出简单说明。

1.为什么会有心理学?

如同是先有了感冒才研究出了感冒药一样,世界上之所以会出现“心理学”,是因为人们需要一种“心灵药物”来治愈心理疾病而逐步被创建出来的。不同于人类对生理疾病的研究与治疗已经拥有的五千年的历史,由于心理疾病的隐秘性,只有在一百多年以前,人类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以后,才开始真正重视人的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学》真正的诞生历史也只有一百多年。就像是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起飞到今天的宇宙飞船升天的时间跨度不过才一百年一样,虽然时间很短,但心理学的发展速度却很快。

2.层面与取向

一百年来,心理科学发展过程总计从两个层面进行了三种取向的研究。什么是两个层面和三种取向?

以电脑为喻:电脑分为软件程序和硬件系统两个层面。电脑的软件就是程序(游戏程序)和影像;硬件系统就是数以千万计的电子元件及其间传输着的微电流。我们永远无法从电脑的硬件系统中看到一个游戏影像。但是,所有的程序和影像画面都是由这些硬件系统运行所“创造”出来的。电脑之所以叫“电脑”是因为它的工作原理(信息处理机制)与人脑相仿,所以反过来说,人脑也是如此情况,即,人脑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程序。人脑的软件程序就是精神思想,而硬件就是神经细胞、神经网络和动作电位。

相对于人脑来说,如果没有神经细胞之间的微电流的传输,那么在本质上,人脑无非与一堆泥土或一公斤苹果一样,都不过是一堆原子团块而已。所以是神经程序的运行突现出了人的“心理”。

心理科学从三种取向的研究是:软件层面;硬件层面;软硬兼施层面。

软件层面的理论:精神分析;盛行时间:20世纪上叶;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硬件层面上的理论:行为主义;盛行时间:20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斯金纳

软硬兼施层面的理论:认知心理学;盛行时间:20世纪60年代——?年;代表人物:至今50年以来,众多的心理家、脑神经科学家和信息科学家。

接下来,将按照心理发展的历史为主线,即以“第一章:精神分析;第二章:行为主义;第三章:认知心理学”,逐一论述三种心理学是如何解释和治疗心理疾病的。

;
阅读全文

与运用精神分析心理学使用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去除积雪的方法 浏览:61
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研究 浏览:527
小孩快速降温的方法 浏览:521
三步折帽子方法简单又好看 浏览:450
骨密度计算方法公式骨矿骨面积 浏览:827
什么方法能让竹子的根死亡 浏览:195
热天猪掉料的解决方法 浏览:486
红米2指纹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22
戴胸罩的正确方法视频 浏览:469
尾气不达标检测方法 浏览:149
带读属于什么方法 浏览:427
早产儿体重快速增长的方法 浏览:308
最佳怀孕姿势和方法 浏览:281
清明叠金元宝的简单方法 浏览:372
四胞胎记忆方法视频 浏览:463
煤气口漏气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998
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测量方法步骤 浏览:657
后脸部按摩仪使用方法 浏览:454
决策分析方法练习题 浏览:258
简单擦眼霜的正确使用方法图 浏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