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核心力量怎么训练
增大肌肉块的12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㈡ 让9岁孩子锻炼上肢的训练方法,具体描述
在青春发育期前,一般不宜采用负重,10岁以前采用负重练习不仅无益,反而容易导致损伤;
徒手锻炼也可发展肌肉力量
其实你不必过分拘泥于上肢锻炼,锻炼最好是全身运动,一些普通的户外活动就很好,跳绳.爬竿.掷沙袋.....这些都可以
不同的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练习方法。
幼儿期预防孩子肌力衰弱,主要是通过各种户外游戏及活动,让孩子多进行奔跑、跳跃、徒手体操、小皮球、棍棒操、椅子操以及各种模仿动物形态的练习,如兔跳、蛙跳等多种形式的锻炼。这些练习兴味盎然,让孩子们在兴高采烈之中全身各部位肌肉都得到了活动。
儿童期,孩子在小学开始学习时,除了各种游戏及跑跳等增强下肢肌力的活动外,练习跳绳也是既增强下肢又锻炼上肢肌力的好方法。同时还可进行一些仰卧起坐、爬竿、掷沙袋或做沙袋操等。这些对孩子增强力量十分有益。由于是徒手或较轻的负荷,因此,对孩子各器官功能的发展无任何不利影响。
少年发育期,肌肉力量的发展较快,而骨骼肌肉也比儿童期增强,因此可开始进行一些轻负荷的负重练习。但在青春期初期,即初中一、二年级时,力量练习一般仍应以自身体重练习(如俯卧撑、引体向上,双臂屈伸等)、器械体操练习及轻负荷(如哑铃、拉力器、实心球等)为主,不要进行杠铃等负重练习;青春期后期即初三、高一以后才可逐步采取(如负重蹲起或举重等手段,但负荷仍不能过重,应以轻负荷或中等负荷为宜。
㈢ 幼儿体能训练方法有哪些
1、往返跑
其实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跑步都是一个几乎可以被称作万能的体能训练方法,只不过,根据身体素质的不同,跑的方式,时长会有不一样。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还在长身体,体力和耐力没法和成人相比,所以让他们跑步,肯定不能跑太长,最多一次也就是四百米到八百米,如果体力好,可以适当加长一点,这个有助于锻炼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㈣ 小学生怎么练习腿部手臂,还有核心力量,有什么动作练习
锻炼腿部手臂的运动项目很多,例如跳绳、打篮球、打网球、打排球、跑步、瑜伽、仰卧起坐等等,这些运动同时也锻炼了全身的各项功能,只要坚持不懈,身体一定会健康起来的。
㈤ 如何锻炼孩子的上肢力量
多多引导宝宝练习爬行,上肢力量自然能够增强。
宝宝练习爬行还有很多其他好处:提高活动能力;增强体质;增进亲子交流;促进社会性发展等等,那么如何教宝宝爬行呢?
方法一
1、 把家里的小席子卷成圆状。(席子有弹性,方便展开)
2、 让宝宝趴在席子上,将席子一边压在身下。
3、 妈妈推动席子,让宝宝随着席子的展开而朝前爬。
方法二
1、 宝宝爬在地上或床上。
2、 一个人在宝宝前面,一个人在宝宝后面。
3、 前面的人牵宝宝的右手,后面的人就推宝宝的左脚。牵宝宝的左手时,就推宝宝的右脚。
方法三
妈妈躺在床上,宝宝趴在一边,爸爸在妈妈的另一边,爸爸牵宝宝右手,妈妈推宝宝左腿,反之亦然,协助宝宝从自己的那边爬到爸爸这边来。
方法四
让宝宝趴在床上,用毛毯兜住胸腹部,爸爸把毛毯提起,妈妈推动宝宝左手、右脚,前进一步后,换推动宝宝右手、左脚,轮流进行,训练宝宝手、膝爬行,在训练中要注意适时休息,并要多给宝宝鼓励。可以在目的地摆放宝宝喜欢的玩具或物品,促使宝宝努力往前,并保持对这个练习的兴趣。
㈥ 如何锻炼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
上肢和下肢有2种力量,一是纯力量型,二是爆发力量型。我喜欢爆发力。就是天天做俯卧撑,慢慢放下去,猛的撑起来。第一天试下自己的极限,等你能轻松做完第一天的量时以每天1个的数目增加。小腿,方法有很多,单腿跳,下蹲,跳台阶,垫脚尖。100米冲刺。要是你能天天坚持,练个1到2月应该就有明显效果了。
㈦ 下肢力量训练方法有哪些
腿部力量家庭训练方式如下:
一、蹲起站立训练
目的:训练腿部支撑力量
方式:
1、家长把孩子抱起来
2、孩子脚踩在家长的腿上
3、孩子后进行蹲起的动作
注意:家长手放在孩子腋下起支撑作用
二、跳跃训练
目的:训练腿部支撑力量、培养宝宝动作和口令之间的协调能力
方式:
1、家长扶着宝宝的两侧腋下
2、让孩子站立在床或桌上
3、等孩子的双脚一接触到床或桌面时,就把宝宝提起来
4、让孩子随着口令跳跃
三、健身球训练
目的:强壮腿部肌肉、平衡身体
方式:
1、孩子坐在球上
2、家长双手扶住孩子的腋下
3、轻压身体,让他体验被球弹起来的感觉
四、跨越障碍训练
目的:促进眼脚协调,训练腿部肌肉、平衡能力
方式:
1、在地上放置塑料桶、玩具等障碍物
2、家长牵着孩子绕过或跨过障碍物
3、让孩子独立完成上述动作
4、逐渐加大难度
健身注意事项
(1)冬季进行健身锻炼时热身活动要充分,尤其在室外时,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再进行较大强度的健身运动。
(2)衣着厚薄要适宜冬季进行健身活动要注意头、背、脚部的保暖。在室外进行健身锻炼更要注意保暖,锻炼完后切不可站在风大的地方吹风,而应尽快回到室内,擦干汗水,换上干净衣服。
(3)环境要清洁舒适在室内进行锻炼时,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4)锻炼方法得当冬季健身要提高锻炼的强度和力度,增加动作的组数和次数,同时增加有氧锻炼的内容,相应延长锻炼时间,用以改善机能,发展专项素质,消耗体脂,防止脂肪过多堆积。
(5)应根据个人体质加以变换和调节,对心血管病患者,应禁止做急剧运动,运动量要循序渐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老年人,如老慢支、肺气肿、哮喘、肺心病、低血压等,应避免静止的肌肉用力。
㈧ 核心力量应该怎么训练
核心力量就好比一个人的心脏,从而就看出了一个人体育素质的强弱。训练核心力量就好比一个动作让你的全身肌肉都在运动,可以增强自己身体的协调能力。会大大消耗热量和体能,让你浑身肌肉在燃烧。我是一名健身爱好者,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怎么训练核心肌群。
工具/原料
健身常识
方法/步骤
说起训练核心力量,那当属不让的就是"平板支撑"了。就是两脚和胳膊支撑地面,身体成水平状态,如下图所示。正常人支撑3到5分钟就很好了,可以慢慢的往上加着训练。
还有就是"两头起"了,意思就是身体朝上平躺地上,以腰为中心,两手和双脚同时往上运动,两手摸到两脚掌动作完成一次。如下图所示
双手抱腿运动。平躺于地,同样以腰部为支撑点,两腿伸直蜷曲向上同时两手去抱住自己的小腿,动作完成一次。
平躺于地,两个胳膊平放在地面上支撑身体,上身保持静止,然后双腿向上运动,直到上肢与下肢以腰部成90度直角算完成一次动作。
可以借助健腹轮,双膝跪于地,双手握住健腹轮两端手把,向前滑行,直到身体成水平状态,连续几次动作。
最后一个可以做俯卧撑,把脚部垫高一点效果会更好。可以借助一把矮椅子或者几本书既可。
㈨ 如何增强儿童上肢力量
中国传统游戏“推小车”! 孩子俯身,手扶在地面上。大人抓住孩子的脚腕,孩子用两手撑地交替前行,大人抓住孩子的脚腕在后面跟着。 开始时,可以将孩子的脚腕放低一些,孩子的臂力大一些之后可以将脚腕抬得更高一些。 另外,可以打人抱着孩子让小孩子手抓住类似单杠的东西,在大人保护下做悬垂动作。孩子臂部力量大些后,可以在大人的保护下由孩子抓住类似单杠的东西前后摆身。 孩子岁数大些后,可以在大人保护下做些双杠、和单杠动作(不必马上做臂屈伸、引体向上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