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兵马俑是如何被修复的
为了使秦兵马俑再现昔日雄风,考古工作者在接近文物时,不但用竹签和毛刷小心翼翼地剔剥,并随时拍照、绘图和记录。同时,文物修复和科技保护专家也进入考古工地,展开各项研究。由于陶俑陶马毁坏情况严重,有的甚至破成数百个碎片,因此修复工作异常困难,专家们对每一块陶片都加以编号,以确保文物“修旧如初”。经过两年多的钻探和试掘,初步证实这里是秦始皇陵园中的大型兵马俑陪葬坑。陶俑由中空的粗糙土制模具所制,模具前、后,两部分用于制作兵俑,左、右两部分用于制作马俑。模具的选择非常有限,制脚有两种模具,制头有八种模具,但是通过改变头和肢体的角度,却可以生产出许多不同姿态的陶俑。模具一旦经过装配及干燥后,俑的嘴巴、眼睛就可以单独进行雕刻,然后用上好的黏土多层涂抹。鼻子、耳朵和战袍皮带、肘部套环的模具需经高温烧制。不同部队编制的兵俑还需涂以特别的色彩以示区分。模具标准统一的大规模生产与独立制模雕刻相结合,可以生产出7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陶俑。这些兵俑栩栩如生,第一眼看上去让人还以为是一个个度身定制的塑像。兵马俑坑的发现震惊了中国,也在世界上引起极大的轰动。1979年,有关单位在遗址上兴建博物馆,规划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三个遗址大厅和一个综合陈列展厅。
Ⅱ 秦始皇时期古代人怎么制作兵马俑的呢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于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前219?前215)连续到东方沿海,江淮流域以及北边等地巡游,所到之处,无不刻石颂其功德。
(秦始皇)
三十二年始皇又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等仙人踪迹,后来又使韩佟、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对于始皇这种行为,也有儒生表示劝谏的,博士齐人淳于越建议始皇仍实行分封宗室子弟为诸侯的政策,始皇交给臣下讨论。丞相李斯反对。李斯的奏议促成了秦始皇帝下令焚书禁书,规定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论》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准保存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愿学法令,则以吏为师。这时,徐福入海求仙,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
始皇心里已感到受骗,于是命令御史案问诸生,互相揭发牵连四百六十余人,始皇下令把他们都在咸阳活埋。这就是着名的“坑儒”。某些人认为《史记》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乃是术士,并不是儒生,但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人“皆诵法孔子”。
统一之后过七年之后,开始在渭河南岸修建后世皆知的阿房宫(亦名朝宫,阿房为其前殿名),每年动用民工七十多万人。而当时全国总人口不过2000万。朝宫可以容纳十万人,在里面运送酒菜要用车和马才行,仅一个前殿的面积就达到了东西长693米,南北宽116米,台基高达11.65米,上面可以坐上万人。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对阿房宫遗址进行的考古工作发现,阿房宫本来就没有建成,秦朝此宫殿仅完成地基而已
兵马俑(Terracotta Army;Terra-cotta Figures;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用陶土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74年3月11日,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秦始皇兵马俑)
下面为您介绍一下古人是怎么制作兵马俑的方法?
以前,我简单地认为兵马俑就是实心的泥人烧制的,来西安后我的错误想法才被彻底颠覆。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制作数量如此之多的兵马俑呢?他们是怎样烧制成的呢?原来,秦始皇曾想用4000童男童女为其殉葬。他降旨令李斯承办此事。李斯心中惧怕,未敢马上执行此令。因为修建长城已惹得民怨沸腾,再让如此众多的童男室女殉葬,岂不是火上浇油?他怕自己将来也死无葬身之地。于是,李斯向秦始皇建议:制作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守护其亡灵,以壮声威。闻听此言,秦始皇大喜,他重新降旨,让李斯征集全国的能工巧匠,以他的8000御林军为原型制作陶俑。这些俑必须手握实战兵器按实战队形排列。秦始皇再三嘱咐李斯,此事万不能叫御林军知道。因为秦朝民间流传一个说法,如果一个人被别人复制成俑,其魂也就被勾走了。这可是大忌。秦始皇当然不愿惹怒他喜爱的御林军了。工匠们纷纷去找御林军中自己的亲戚、朋友、老乡、熟人,仔细观察其容貌特征,并默记于心。回去后,工匠们用模压、塑捏、刻画、贴条等手法制成陶俑,然后放在窑里烧。可是,放进去的陶俑全都被烧炸了。工匠们百思不解其中原因。后来,一个工匠为发泄对监工的仇恨,把制好的监工陶俑的头去掉,将其四肢“削”去,用手“掏净”其内脏,放到窑里分段烧。这一次竟没炸窑。他把头和四肢装在俑身上,一个活生生的监工出现了。由此,工匠们开始了大规模的制俑工程,把头、躯干分开制作后再结合在一起,阴干后送入窑中焙烧。8000御林军俑就这样被造了出来。秦俑中的马属典型的河西走廊马,身高l.5米,长2米,分为头、颈、躯干和腿四部分。腿为实心,躯干中空,分段烧制,再组合在一起。
(制作兵马俑)
在技术上,以兵俑为例,俑头是分前后两片分别制作的,然后粘合在一起。俑头的胎壁厚薄不一,薄的部分,如后脑,只有2--3毫米;厚的部分,如脸部,则有2--3公分。每个俑的头发丝和鞋底的纳鞋针眼都清晰可见,其工艺之细令人惊叹。陶俑、陶马烧成出窑后再进行彩绘,这样一件作品才算完成。事实上,兵马俑在刚刚发掘出来时候仍是彩绘的,颜色逼真,十分漂亮,但是因为在地里埋太久,现在发掘出来后,上面的颜料一碰到氧气迅速氧化,在大约一个小时后就完全氧化完了,显示出陶土的本色。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保护这些颜色的办法,因此,有些坑我们现在是停止挖掘的。
秦始皇兵马俑时隔11年,将于2018年再次登陆英国博物馆展出,这个消息引起了英媒的高度关注,2007年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时候吸引了85万人的观看,成绩仅次于1972年图坦卡蒙法老王的展览。这么受欢迎的兵马俑,小编带你看看兵马俑怎么做的。
第二次将在利物浦博物馆展出,展期还很远就已经引起轰动了,厉害了兵马俑哥哥们,迷妹无数。
(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
(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4年7月15日,省文物局派出了秦俑考古队开赴发掘现场。随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师生也前来支援,他们在965平方米的试掘方内清理出与真人真马相仿的陶俑500余件,陶马24匹,木质战车6乘和大批青铜兵器、车马器。通过试掘和钻探,一号兵马俑坑总面积14260平方米,内含陶俑、陶马约6000件。1978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目前已挖掘出3个俑坑。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于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
顺便说一句,兵马俑出土时不是像今天我们看到的那样威风凛凛,站立成阵,而是全部在地上东倒西歪,四分五裂。考古人员历经数年慢慢把兵马俑拼接完整,用粘合剂粘牢,然后把接缝处上色做旧,看不出裂纹后再使之站立整齐,排列成阵。希拉克第一来参观时,只有100多个俑是站立的,等他第二次来的时候,已经是上千个俑在接受检阅。这种精细的工艺使希拉克惊叹不已,一再追问“古人是怎样做到的?”
(历史悠久的)
Ⅲ 秦始皇兵马俑是怎么建造的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建筑群的核心,目前尚未发掘。 据目前的考证,已发现的秦始皇兵马俑被普遍认为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有戍卫陵寝的含义,是秦始皇陵的有机组成部分。 据《史记》记载,当时修筑秦始皇陵的有七十余万人。凿地有三重泉水(对于换算成现代的长度仍有争论,不少人倾向认为此处是概数)那么深,填堵缝隙,灌注铜水,又修造宫殿,设置百官位置,放置奇珍异宝。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机器灌注输送,顶壁装有天文图象,下面置有地理图形,用娃娃鱼的油脂做成长明灯。地宫内机关重重,若有盗墓者靠近,必死于非命。秦二世又命未给秦始皇生下子女的嫔妃殉葬。为了防止泄密,在秦始皇入葬后,秦二世又下令先封闭中间的门,又封闭最外层的墓门,将工匠封闭在两重门之间。在墓外种上草木,看起来像一座山。 后世传说项羽曾经焚毁秦始皇陵,但目前尚未发现有力证据,也有学者认为秦始皇陵并未遭到大规模破坏。根据勘查,确实在秦始皇陵周围发现汞含量异常,初步证实了秦始皇陵内含大量水银的说法。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兵马俑 概述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东5公里的下河村,1978年时任法国巴黎市长的雅克·希拉克称兵马俑的发现为“世界第八奇迹”。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比较大完善的帝王陵寝,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建筑群的核心,目前尚未发掘。 据目前的考证,秦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以东约1.5公里处,普遍认为秦始皇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有戍卫陵寝的含义,是秦始皇陵有机组成部分。 营建 秦始皇赢政即位(时年13岁)后开始兴建自己的陵墓(公元前246年或前247年)。修建过程经其一生,历时39年。秦始皇陵墓总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包括现在的秦兵马俑和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墓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帝陵,与其说是陵墓,倒更像都邑。首先,各种原料来源要求严格,很多都是采自特定产地,由专门工匠,开采、加工。在建造过程中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有看法认为最多时有70万人参加建设工程。 兵俑和所配武器 兵马俑采用陶俑作为随葬品,因而得名。陶俑真人大小,由工匠逐一加工烧制,全部为手工劳动,没有使用模具。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陶俑各有容貌,体态各不相同。所有陶俑的制作均按照秦军编制,包括各级军官,各兵种,战车马匹。在形状加工好之后,陶俑着色烧制。最后再加上真实的兵器,装备。各个加工完成后,按照秦军作战部署分兵种、级别,逐一安置位置。因此,我们看到的兵马俑,是秦军的精确复制。由于兵俑完美的再现了秦军的风范,军事学者可以通过兵俑增加对“强秦”的理解。由于陶俑的原形可能是真实的秦军将士,所以有研究者尝试通过他们的容貌了解秦代的风土人情。 在人们初次见到兵俑时,兵俑衣着、武器的颜色还是十分鲜艳,历经两千年威武不减,但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渐渐消失,只剩下现在我们看到的陶土色。 已经从兵俑和所配备武器的分析中得到的启示,秦军的弓箭部队配备多种箭矢,以应对复杂的战况。
Ⅳ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是怎样建造的
制作兵马俑的工程巨大,制作过程十分复杂,但每道工艺都是精益求精,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汗水。
Ⅳ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当时是怎么制作的秦始皇建庞大兵马俑的原因是什么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就已经在设想自己去世后要住在哪儿了。做为千古一帝,在那时候的条件下,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较大的总体目标,远远望去,疆域宽阔,并且所有属于自己,这应是如何的一种情绪。那时还不知道有欧洲这种地区,为了更好地抵挡外界的匈奴人,他修建了国防长城。在这个全世界仿佛他便是第一人了,他的内心会想些什么?
最终,搞好了这种,就只要将秦俑的头为他装上,一个新鲜的秦俑就出炉了。有些人在参观考察了秦始皇秦陵兵马俑以后发觉,这种秦陵兵马俑的外貌几乎并没有一样的,这就令很多人觉得诧异了。听说那时候秦始皇是根据每一个军人的真人版来做的这种秦俑,因而,大家目前见到的这种秦俑,之前就会有那么一个人,并且就成长为这一模样,就好像照相一样,他们的形像都被整理出来了。
Ⅵ 古人是用什么方法才制作出,和真人大小一样的兵马俑的
第一步是做一个粗糙的躯干,其实就是椭圆柱,然后再在上面刻画衣服的纹路。然后就开始制作碎片化的肢体和头部,细节部分有的是贴上去,有的是雕刻上去,例如脸部的胡须有可能是贴上去的,眼睛很明显是雕刻出来的。把这些碎片烧制后,再拼接组合起来,再涂上彩色涂料!就得出了真人比例的兵俑,马俑的制作方法也是类似的。而且兵马俑出土的时候并不是完整的哦,是由我们的考古学家挖掘再重新整合的。
牺牲成千上万人修建万里长城的秦始皇,又创造出这么伟大的杰作,不知道是功大还是过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