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原理
所谓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检测方法
1.SYBRGreenⅠ法: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SYBR荧光染料,SYBR荧光染料特异性地掺入DNA双链后,发射荧光信号,而不掺入链中的SYBR染料分子不会发射任何荧光信号,从而保证荧光信号的增加与PCR产物的增加完全同步。
SYBR定量PCR扩增荧光曲线图
PCR产物熔解曲线图(单一峰图表明PCR扩增产物的单一性)
2.TaqMan探针法:
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PCR扩增时,Taq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条DNA链,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的形成完全同步。
服务流程
1.客户认真写好订单,提供待检基因相关信息;
2.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支付预付款(30-50%);
3.设计合成定量PCR引物(或客户提供文献引物委托本公司合成);
4.DNA/RNA的抽提、定量、RNA反转录;
5.PCR预实验,主要检测引物的特异性和扩增效率;
6.正式定量实验:对所有样品上机检测;
7.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形成报告。
收费标准
优惠包干价:120元/样/基因(SYBRgreenI法,相对定量)
(含RNA提取,反转录,引物合成费用,上机测试费用(3个重复);一个内参免费(内参3个重复) Ct值(Cycle threshold,循环阈值)的含义为: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如图1所示)。
1. 荧光阈值(threshold)的设定
PCR反应的前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作为荧光本底信号,荧光阈值的缺省(默认)设置是3-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的标准偏差的10倍,即:threshold = 10*SDcycle 3-15
2. Ct值与起始模板的关系
每个模板的Ct值与该模板的起始拷贝数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公式如下。
Ct=-1/lg(1+Ex)*lgX0+lgN/lg(1+Ex)
n为扩增反应的循环次数,X0为初始模板量,Ex为扩增效率,N为荧光扩增信号达到阈值强度时扩增产物的量。
起始拷贝数越多,Ct值越小。利用已知起始拷贝数的标准品可作出标准曲线,其中横坐标代表起始拷贝数的对数,纵坐标代Ct值。因此,只要获得未知样品的Ct值,即可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出该样品的起始拷贝数。 实时荧光定量PCR所使用的荧光物质可分为两种:荧光探针和荧光染料。现将其原理简述如下:
1. TaqMan荧光探针:PCR扩增时在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特异性的荧光探针,该探针为一寡核苷酸,两端分别标记一个报告荧光基团和一个淬灭荧光基团。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PCR扩增时,Taq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条DNA链,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而新型TaqMan-MGB探针使该技术既可进行基因定量分析,又可分析基因突变(SNP),有望成为基因诊断和个体化用药分析的首选技术平台。
2. SYBR荧光染料: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SYBR荧光染料,SYBR荧光染料非特异性地掺入DNA双链后,发射荧光信号,而不掺入链中的SYBR染料分子不会发射任何荧光信号,从而保证荧光信号的增加与PCR产物的增加完全同步。SYBR仅与双链DNA进行结合,因此可以通过溶解曲线,确定PCR反应是否特异。
3. 分子信标:是一种在5和3末端自身形成一个8个碱基左右的发夹结构的茎环双标记寡核苷酸探针,两端的核酸序列互补配对,导致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紧紧靠近,不会产生荧光。PCR产物生成后,退火过程中,分子信标中间部分与特定DNA序列配对,荧光基因与淬灭基因分离产生荧光 。 1.传统定量PCR方法简介
1)内参照法:在不同的PCR反应管中加入已定量的内标和引物,内标用基因工程方法合成。上游引物用荧光标记,下游引物不标记。在模板扩增的同时,内标也被扩增。在PCR产物中,由于内标与靶模板的长度不同,二者的扩增产物可用电泳或高效液相分离开来,分别测定其荧光强度,以内标为对照定量待检测模板。
2)竞争法:选择由突变克隆产生的含有一个新内切位点的外源竞争性模板。在同一反应管中,待测样品与竞争模板用同一对引物同时扩增(其中一个引物为荧光标记)。扩增后用内切酶消化PCR产物,竞争性模板的产物被酶解为两个片段,而待测模板不被酶切,可通过电泳或高效液相将两种产物分开,分别测定荧光强度,根据已知模板推测未知模板的起始拷贝数。
3)PCR-ELISA法:利用地高辛或生物素等标记引物,扩增产物被固相板上特异的探针所结合,再加入抗地高辛或生物素酶标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最终酶使底物显色。常规的PCR-ELISA法只是定性实验,若加入内标,作出标准曲线,也可实现定量检测目的。
2.内标在传统定量中的作用
由于传统定量方法都是终点检测,即PCR到达平台期后进行检测,而PCR经过对数期扩增到达平台期时,检测重现性极差。同一个模板在96孔PCR仪上做96次重复实验,所得结果有很大差异,因此无法直接从终点产物量推算出起始模板量。加入内标后,可部分消除终产物定量所造成的不准确性。但即使如此,传统的定量方法也都只能算作半定量、粗略定量的方法。
3.内标对定量PCR的影响
若在待测样品中加入已知起始拷贝数的内标,则PCR反应变为双重PCR,双重PCR反应中存在两种模板之间的干扰和竞争,尤其当两种模板的起始拷贝数相差比较大时,这种竞争会表现得更为显着。但由于待测样品的起始拷贝数是未知的,所以无法加入合适数量的已知模板作为内标。也正是这个原因,传统定量方法虽然加入内标,但仍然只是一种半定量的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定量只能终点检测的局限,实现了每一轮循环均检测一次荧光信号的强度,并记录在电脑软件之中,通过对每个样品Ct值的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获得定量结果。因此,实时荧光定量PCR无需内标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的:
1)Ct值的重现性PCR循环在到达Ct值所在的循环数时,刚刚进入真正的指数扩增期(对数期),此时微小误差尚未放大,因此Ct值的重现性极好,即同一模板不同时间扩增或同一时间不同管内扩增,得到的Ct值是恒定的。
2)Ct值与起始模板的线性关系由于Ct值与起始模板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可利用标准曲线对未知样品进行定量测定,因此,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采用外标准曲线定量的方法。
外标准曲线的定量方法相比内标法是一种准确的、值得信赖的科学方法。利用外标准曲线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是迄今为止定量最准确,重现性最好的定量方法,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广泛用于基因表达研究、转基因研究,药物疗效考核、病原体检测等诸多领域。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大学及研究所、CDC、检验检疫局、兽医站、食品企业及乳品厂等。
由于qPCR是实时定量检测致病病原体基因核酸,因此它比化学发光、时间分辨、蛋白芯片等免疫学方法更具独到优势。
‘贰’ 如何对某个微生物菌种进行实时定量pcr
Real2time PCR)技术 ,是在 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 ,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时监测整个 PCR进程 ,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技术于 1996年由美国 AppliedBiosystems公司推出 ,通过对 PCR过程的实时监控 ,可专一、 灵敏、 快速、 可重复地精确定量起始模板浓度 ,真正实现了 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荧光定量 PCR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快速发展 ,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现就其在临床微生物检测方面作一概述。1 荧光定量 PCR在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1 . 1 在病毒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目前 ,荧光定量 PCR已用于多种病毒的检测。Malmstrom等术对 185份不同基因型混合到一起的 B型肝炎病毒样本进行检测 ,能检测到所有的基因型 ,以此证明该方法的高精确度。OkamotoTaqMan技术平台。雷永良等对 172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者的 324份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 柯萨奇病毒 A组 16型和肠道病毒 EV71型核酸特异性的反转录检测 ,同时进行荧光定量 PCR和 EL ISA法平行检测 ,荧光定量 PCR方法的结果与反转录检测一致 ,两者的灵敏度均高于 EL ISA法 ,与传统的 RT2PCR和 EL ISA相比 ,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标本快捷 ,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准确高效 ,值得推广。秦萌等定量 RT2PCR 检测方法 ,实现了同时检测新甲型[1]采用四重 TaqMan荧光定量 PCR技[2]建立了风疹病毒的[3 ]设计的一种四重荧光 2011年 第 2期李春娟等 :荧光定量 PCR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H1N1流感病毒、 人季节性 H1N1流感病毒和人季节性 H3N2流感病毒 ,该方法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最低可检测至 20个拷贝的 RNA。谭耀驹等[4]以人 3型腺病毒感染的细胞和常见的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病原体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人 3型腺病毒 TaqMan荧光定量 PCR检测方法 , TCI D50细胞培养液中病毒核酸最低检出稀释度是 1026,且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未出现交叉反应。白志军登革热病毒 (DV) 1型 5′设计一套特异性引物和 TaqMan探针进行荧光定量PCR快速监测并应用于临床诊断 ,在登革热的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性、 特异性和重复性 ,可作为DV1的快速诊断方法。其他病毒如 A /C/E型肝炎病毒 DNA[2]、 EB 病毒[13 ]等荧光定量方法均有报道和建立。WHO 于2009年 4月 28日起草了 CDC protocol of Real2timeRT2PCR for influenza A (H1N1) ,详细介绍了 TaqMan技术进行猪流感病毒检测和分型的操作规程1 . 2 在细菌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近年来 ,由于传统方法鉴别细菌的种种不足 ,Real2time PCR 技术已应用于多种细菌的检测。Chandran等了检测结合分枝杆菌的方法 ,与传统的涂片染色法和培养法相比 , 其灵敏度为 97. 2% , 特异性达100% ,均高于两种传统方法。Tatavarthy等沙门氏菌的 ompF基因进行 Real2time PCR技术检测 ,此方法能检测沙门氏菌属的所有种型 ,特异性为100%。
‘叁’ 荧光定量pcr仪是怎样测试dna,rna的
荧光定量pcr仪是怎样测试dna,rna的
普通的基因扩增仪(PCR仪)只能够定性地分析是否存在目标片段。但是价格要低很多,而且运行成本也要低很多。不过不能直接得到扩增结果,还需要做电泳检测。实际中检测遗传疾病,品种分子标记筛选,甚至亲自鉴定等都可以由普通PCR仪完成。
但是,某些需要定量的实验就必须用到实时定量PCR了。比如检测某些病原物的数量(血液乙肝病毒复制程度),特定基因的表达量(比如结合反转录做的RNA定量分析),某些基因在染色体组中拷贝数(以前往往使用southern blot技术)等等。荧光定量PRC一般不需要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操作相对简单些,但是耗材实在是贵。
简单来说,看有没有用普通PCR仪,看有多少用荧光定量PCR
寨卡病毒病的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IgM抗体检测、中和抗体检测和病毒分离等。寨卡病毒与黄病毒属其他病毒具有较强的血清学交叉反应,目前主要采用病毒核酸检测。
开展蚊媒寨卡病毒检测时,对捕获的伊蚊成蚊或幼虫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开展寨卡病毒实验室检测时,应同时考虑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可能。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实验室检测应按照相应的技术指南开展。
(一)临床标本检测。
1.病原学检测
病原学检测主要适用于急性期血液标本,一般认为发病7天内检测阳性率高。
(1)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是目前早期诊断寨卡病毒病的主要检测手段。
(2)病毒分离:将标本接种于蚊源细胞(C6/36)或哺乳动物细胞(BHK21、Vero)进行分离培养,出现病变以后,用检测核酸的方法鉴定病毒。也可使用乳鼠脑内接种进行病毒分离。
2.血清学检测
(1)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发病3天后可检出病毒特异性IgM抗体,但发病7天后检出率高。可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IgM抗体阳性,提示患者可能新近感染寨卡病毒,但寨卡病毒IgM抗体与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等黄病毒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易于产生假阳性。
(2)中和抗体: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方法检测。患者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阳转或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且排除登革、乙脑等其他常见黄病毒感染,可以确诊。
(二)媒介标本检测。
1.标本处理
将分类后的伊蚊成蚊或幼虫,按照采集地点,每10~20只为一份进行研磨处理。
2.病毒核酸检测
用RT-PCR的方法进行寨卡病毒核酸检测
3.病毒分离
病毒核酸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
‘伍’ 乙型肝炎病毒DNA荧光定量
对于慢乙肝病人来说,dna是指病毒量是多少。其多少表明其传染性的强弱。
乙肝大三阳配合dna判断乙肝的传染性较强
。
但是,病情主要是靠肝功决定。
肝功正常,不需要任何治疗。
也不会影响工作。
合理休息,注意定期复查。
目前来说慢性乙肝是不可能治愈的,但是,可以控制。
应当结合乙肝两对半、hbvdna(病毒量)、b超和肝功能情况,判断病情,决定治疗措施。
是否是大小三阳并不病情轻重的指标。
你要注意:肝功轻度异常(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不管大小三阳、只要不是肝硬化,即使病毒量很高,也不需要药物治疗。注意休息,正常合理的饮食,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作为慢乙肝患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复查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情况,当肝功能异常时(大于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应当进一步检查hbvdna(病毒)定量,大三阳高于10的5次方或小三阳高于10的4次方,都是抗病毒治疗的指征,应当积极抗病毒治疗。治疗一定要去正规医院。2.定期检查b超和甲胎蛋白(afp),慢乙肝有肝硬化和肝癌的发展趋势,检查b超能够早期处理。3.肝功能正常的乙肝携带者,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只要注意休息,正常合理饮食即可,切记不能饮酒。定期复查很重要,时机合适就应该积极抗病毒治疗,以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陆’ 荧光定量原理
荧光定量PCR技术是通过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对PCR产物进行标记跟踪,实时监控反应过程。随着PCR 反应的进行,反应产物不断累积,荧光信号强度也等比例增加。每经过一个循环,收集一次荧光强度信号,这样就可以通过荧光强度变化监测产物量的变化,结合相应的软件对产物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荧光扩增曲线,计算待测样品初始模版的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次由定性技术向定量技术的飞跃,运用该项技术,可以对DNA、RNA样品进行相对定量、绝对定量和定性分析。
‘柒’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原理是什么
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 可对特定核苷酸片断进行指数级的扩增 。在扩增反应结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扩增产物进行定性的分析,也可以通过 放射性核素掺入标记后的光密度扫描来进行定量的分析 。无论定性还是定量分析,分析的都是 PCR 终产物。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我们所感兴趣的是未经 PCR 信号放大之前的起始模板量。例如我们想知道某一转基因动植物转基因的拷贝数或者某一特定基因在特定组织中的表达量。在这种需求下荧光定量 PCR 技术应运而生。所谓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 就是 通过对 PCR 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物荧光信号的实时检测从而实现对起始模板定量及定性的分析。在实时荧光定量 PCR 反应中,引入了一种荧光化学物质,随着 PCR 反应的进行, PCR 反应产物不断累计,荧光信号强度也等比例增加。每经过一个循环,收集一个荧光强度信号,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荧光强度变化监测产物量的变化,从而得到一条荧光扩增曲线图。
‘捌’ 二重荧光定量PCR原理
原理:随着PCR反应的进行,PCR反应产物不断累计,荧光信号强度也等比例增加。每经过一个循环,收集一个荧光强度信号,这样就可以通过荧光强度变化监测产物量的变化,从而得到一条荧光扩增曲线图。
分子生物学研究
1、核酸定量分析。对传染性疾病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病原微生物或病毒含量的检测,比如近期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转基因动植物基因拷贝数的检测,RNAi基因失活率的检测等。
2、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比较经过不同处理样本之间特定基因的表达差异(如药物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特定基因在不同时相的表达差异以及cDNA芯片或差显结果的确证。
3、SNP检测。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于研究个体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或者个体对特定药物的不同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因分子信标结构的巧妙性,一旦SNP的序列信息是已知的,采用这种技术进行高通量的SNP检测将会变得简单而准确。
‘玖’ 荧光定量分析测定的是什么
所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就是通过对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物荧光信号的实时检测从而实现对起始模板定量及定性的分析。其原理是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中,引入了一种荧光化学物质,随着PCR反应的进行,PCR反应产物不断累计,荧光信号强度也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