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方言学的研究方法静态描写法

方言学的研究方法静态描写法

发布时间:2022-09-06 00:07:42

1. 语言学学常用的两种研究方法

在普通语言学短暂的历史上盛行过两种绝然相反的研究方法,一是“描写”(descriptive),以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典型,实地观察记录和描写归纳语言的结构,他们的语言研究有时被称作描写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

二是“生成”(generative),以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28-)的语言研究为典型,语言学家只需坐在椅子里,根据母语直觉,从脑子演绎出语言结构普遍规律和特征,乔姆斯基把他的语言研究称作“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无论是美国结构主义的描写语言学还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基本出发点和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研究语言的形式和探求语言结构的普遍规律。

2. 如何从多角度对语言学进行分类

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一、什么是语言学

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或者可以说专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就叫语言学。研究和探讨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

一般说来,大学中文系的语言课程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现代汉语课程主要研究中国“五四”以来的语言;古代汉语主要研究中国古代的语言,包括上古、中古、近代等阶段;语言学概论有很强的交叉性,不但涉及以上两门课程的内容,还涉及到大量的外语知识。我们要学习的普通语言学概要就是普通语言学的入门课。它主要介绍有关语言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语言学的分类

语言学研究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研究范围和方法,因此,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又有着不同的分支。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

(一)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从研究对象的范围着眼,语言学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个别语言学(具体语言学)指专门研究一种具体的语言或者几种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对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类型对比研究等。任务是对具体语言体系及其特点进行描写、比较,找出其共时和历时的规律。如,汉语语言学、印欧语言学、汉英对比语言学等等。

普通语言学(一般语言学)是以人类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普遍性质和一般规律。其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有关语言学的一般性理论。奠基人是德国的洪堡德和瑞士的索绪尔。如,转换生成语法等。我们现在讲的概要是普通语言学的入门课。个别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是两个相对立,又彼此不能分离的研究领域。一方面,个别语言学为普通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材料,它的研究越丰富,越深入,普通语言学的内容就越全面,越可靠。另一方面,普通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又会有效的指导人们进行具体语言的研究。

比如,普通语言学中有一条规律为“语言成分的排列一般有一定的规律”。这条规律的得出是建立在个别语言的研究之上的。如日期的排列:汉语为年月日;英语为月日年。地址的排列:汉语为从大到小;英语为从小到大。汉语中表方位的东、南、西、北也有一定的排列次序。一般说东南西北,不说西北南东等;说东南角,东北角,不说南东角,北东角。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不管怎样排列,总有一定的规律。这一普通语言学的规律又可用来解释或深入研究个别语言学。汉语学界已有人探讨:多项定语的排列次序,多项状语的排列次序,连动句中动词的排列次序等。

(二)描写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

从研究方法上划分,语言学又可分为描写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描写语言学指主要利用静态描写的方法,描写和分析某种语言在特定时期所呈现的具体状态和特点。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当代英语等。历史语言学指主要利用动态的、历史的方法揭示某一种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规律。如:汉语史、《汉语史稿》(王力)、俄语史等。

描写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也是既相互对立,又彼此作用的两个研究领域。历史语言学研究某种语言的历史演变的规律,可以为描写语言学中的语言现象和规律提供一定的解释。反过来,描写语言学又为历史语言学提供了充分的前提。如汉语中的离合词:洗澡、游泳、散步、睡觉、考试、登记等。从现代共时的角度讲,它们是动宾结构,但从古代共时的角度讲,它们并非都是动宾结构,像“洗澡”、“睡觉”在古代汉语中是并列结构。结合古代现代进行历史考察,为什么这些在古代汉语中不是动宾结构的词语到了现代汉语中成了动宾结构呢?可以认为这是动宾结构的类化作用。因为在各种结构中动宾结构的词语很多,有很强的同化、类化力量,把这些不是动宾结构的词语类化成了动宾结构。而且这些结构还可以用来解释当今现代汉语中出现的语言现象。比如汉语中的音译词“幽默(hummor)”,只是个单纯词。但我们常见到有人用“幽他一默”,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到底和不合规范,要看大多数人是否认可和接受。其实它也是被类化的结果。就像“洗澡”“睡觉”一样。所以共时的描写和历时的考察是相互作用的。

(三)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从研究的时间跨度上看,可把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情况。如上述的描写语言学、现代汉英对比语言学等。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化。

(四)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从研究的侧面看,可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专门研究人类语言的一般性理论,包括语言的本质、构造、机制、变异、演变等,狭义的理论语言学指普通语言学,广义的理论语言学包括个别语言学的理论部分。应用语言学也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指把语言学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各个语言学分支。如,词典编纂、文字制定、语言教学、机器翻译、人工智能、失语症的治疗等都要应用语言学知识。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则指语言教学的研究,即语言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语言习得心理等)。以上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给语言学进行了分类,这些语言学类别并非完全独立,而且常有交叉。同一个研究对象也可以分属不同的类别。如现代汉语既属于个别语言学,又属于描写语言学,也属于共时语言学。

3. 语言学分几种

一、语言学的类别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

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各个学科的总称,它的内部还有很多的分支学科,所以语言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多彩的。这主要是因为语言本身的结构非常复杂,语言的种类繁多,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人们研究语言的目的、角度、方法多种多样,于是就形成了语言学的各种类别和流派。

语言学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类。关于语言学的类别,要注意以下几个分类角度:一是功能角度,二是研究对象,三是从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分类。一般主要是从功能角度给语言学分类。从功能看,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其余角度的分类,我们这里综合在一起介绍。由于分类角度不通,一门语言学科可以划分在不同的类别中。例如现代汉语从功能看属于理论语言学,从对象看是专语语言学,从研究的时间范围看是共时语言学。

二、什么是理论语言学?包括哪些类别?

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体部分,是所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语言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可分为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两大类。

(一)普通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它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的理论部分,是在人们对各种具体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又对专语语言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与运用。普通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语言的性质、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起源与发展变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在学科体系的地位等。我们课程的性质,就是普通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再细分,可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词汇学、普通语法学、语义学等,我们的课程就属于普通语言学性质。

(二)专语语言学

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专语语言学为普通语言学提供丰富目的材料,要吸收应用普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接受普通语言学的指导,与普通语言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专语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它可以研究某种具体的语言,如研究汉语,叫汉语语言学,以英语为研究对象,叫英语语言学。它也可以以几种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发展规律特点,如我国的壮语、布衣语、傣语、土语等是来源于侗傣语支的亲属语言,以这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叫侗傣语言学。英语、德语、荷兰语、瑞典语、丹麦语来源于日尔曼语,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叫日尔曼语言学。同学们在专科阶段学过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就是专语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是在专语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发展水平取决于对具体语言进行研究的成果。对具体语言的研究越多,材料越丰富,那么就越有利于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目前对具体语言的研究,还主要局限在世界上一些大的语种,还有很多语言,比如一些边远、落后民族的语言,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甚至可能还有不为人知的语言。所以目前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只综合反应了一部分语言的研究成果,随着语言学家对各种语言研究的范围不断深入,不断扩大,语言学理论还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三、什么是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横向结构的一面,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它纵向发展的一面,历史的一面。研究分析语言,既需要看它在当代的状态,认识它的现状,也要看发展的特点,找出演变的规律。因此,专语语言学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语言,它可以研究一种语言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代的状况,据此可把专语语言学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两大类。

(1)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涉及到一种语言的,叫做历史语言学,如历史语音学、历史词汇学、历史语法学等;涉及到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
(2)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的方面研究语言。又可分为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两类。其中描写语言学是我们最熟悉的,它对语言进行的是断代似的研究,对语言在某一个时代状况作客观的深入细致的描写分析,以期反映出这种语言的基本面貌。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语语法等都属于描写语言学。又可分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对比语言学是在描写几种语言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二者的异同。我们虽然没有系统学习对比语言学,但学习外语,实际上或多或少要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如学习英语比较英汉语音、语法、句子结构的差别等。比如英语单词vine(藤)、wine(酒),是第一个音素的区别使词义区别开来,而汉语中音素v没有w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伟、王、无、文、外”等,其中的w(u)读为v一点也不影响对意义的理解,听话人不计较你这里的发音,细心的人或许会稍微感到有点异样,如此而已。

当然,共时与历时的划分我们是在专语语言学中重点介绍,但要注意,并非只有专语语言学才能进行这种划分,普通语言学也可以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以上各种语言学,因为是围绕语言结构本身进行研究的,所以又被称为微观语言学,与此相对应的,综合多门学科形成的应用语言学的各个类别,都是宏观语言学。

4. 语言学的类别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

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各个学科的总称,它的内部还有很多的分支学科,所以语言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多彩的。这主要是因为语言本身的结构非常复杂,语言的种类繁多,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人们研究语言的目的、角度、方法多种多样,于是就形成了语言学的各种类别和流派。 语言学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类。关于语言学的类别,要注意以下几个分类角度:一是功能角度,二是研究对象,三是从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分类。一般主要是从功能角度给语言学分类。从功能看,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其余角度的分类,我们这里综合在一起介绍。由于分类角度不通,一门语言学科可以划分在不同的类别中。例如现代汉语从功能看属于理论语言学,从对象看是专语语言学,从研究的时间范围看是共时语言学。 语言学类别是教学大纲增补的内容,学习上要注意几个基本的概念问题。 (一)理论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体部分,是所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语言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可分为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两大类。 1.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的理论部分,是在人们对各种具体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又对专语语言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与运用。普通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语言的性质、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起源与发展变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在学科体系的地位等。我们课程的性质,就是普通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再细分,可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词汇学、普通语法学、语义学等,我们的课程就属于普通语言学性质。 2.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专语语言学为普通语言学提供丰富目的材料,要吸收应用普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接受普通语言学的指导,与普通语言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专语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它可以研究某种具体的语言,如研究汉语,叫汉语语言学,以英语为研究对象,叫英语语言学。它也可以以几种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发展规律特点,如我国的壮语、布衣语、傣语、土语等是来源于侗傣语支的亲属语言,以这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叫侗傣语言学。英语、德语、荷兰语、瑞典语、丹麦语来源于日尔曼语,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叫日尔曼语言学。同学们在专科阶段学过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就是专语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是在专语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发展水平取决于对具体语言进行研究的成果。对具体语言的研究越多,材料越丰富,那么就越有利于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目前对具体语言的研究,还主要局限在世界上一些大的语种,还有很多语言,比如一些边远、落后民族的语言,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甚至可能还有不为人知的语言。所以目前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只综合反应了一部分语言的研究成果,随着语言学家对各种语言研究的范围不断深入,不断扩大,语言学理论还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横向结构的一面,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它纵向发展的一面,历史的一面。研究分析语言,既需要看它在当代的状态,认识它的现状,也要看发展的特点,找出演变的规律。因此,专语语言学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语言,它可以研究一种语言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代的状况,据此可把专语语言学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两大类。 (1)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涉及到一种语言的,叫做历史语言学,如历史语音学、历史词汇学、历史语法学等;涉及到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 (2)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的方面研究语言。又可分为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两类。其中描写语言学是我们最熟悉的,它对语言进行的是断代似的研究,对语言在某一个时代状况作客观的深入细致的描写分析,以期反映出这种语言的基本面貌。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语语法等都属于描写语言学。又可分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对比语言学是在描写几种语言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二者的异同。我们虽然没有系统学习对比语言学,但学习外语,实际上或多或少要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如学习英语比较英汉语音、语法、句子结构的差别等。比如英语单词vine(藤)、wine(酒),是第一个音素的区别使词义区别开来,而汉语中音素v没有w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伟、王、无、文、外”等,其中的w(u)读为v一点也不影响对意义的理解,听话人不计较你这里的发音,细心的人或许会稍微感到有点异样,如此而已。 当然,共时与历时的划分我们是在专语语言学中重点介绍,但要注意,并非只有专语语言学才能进行这种划分,普通语言学也可以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以上各种语言学,因为是围绕语言结构本身进行研究的,所以又被称为微观语言学,与此相对应的,综合多门学科形成的应用语言学的各个类别,都是宏观语言学。 综上,理论语言学我们归纳如下: 普通语言学 专语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描写语言学 普通语音学 历史比较语音学 历史语音学 (方言学) 描写语音学 普通词汇学 历史比较词汇学 历史词汇学 描写词汇学 普通语法学 历史比较语法学 历史语法学 描写语法学 普通语义学 历史比较词源学 词源学 修辞学 语义学方法论 风格学 辞典编纂学 形态学 风格学理论 其它理论部分 (二)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所创立的新的语言学科,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来研究语言,从而建立新的学科。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指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比如研究语言习得心理,对比不同语言的差别等。我们这里的应用语言学是广义的,主要指语言学与其它学科交叉所创立的一些边缘性学科。 1.社会语言学:顾名思义是社会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产物,也吸收运用了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是一门综合性研究学科。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关系,尤其关注语言与社会集团的关系,因为语言总是在某个言语社团中使用的,因此社会语言学就特别注意语言变体与社会因素的联系,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差异,具体地说,像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语言的接触与混合、语言规划等。社会语言学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1952年首次出现这个名称,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大约是在1964年。社会语言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2.心理语言学:是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形成的学科。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而就个人来说,语言与心理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个人心理的一种反映,观察一个人的语言,有助于认识他的心理认知活动。所以心理语言学着重观察语言和个人的关系,研究类似于儿童语言习得、语言的接收和发生的过程、语法的心理现实等。比如有的语言学家提出“核心句”问题就是具有简单句、肯定句、主动句和陈述句性质的句子,心理语言学对此进行过实验,结果发现,陈述句转换为否定句比否定句转换为肯定的被动句(被动语态)的时间短,说明核心句是符合心理现实的。 3.神经语言学:最近二十年才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中心问题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人脑重量大约为1450克,黑猩猩头部重量与人类差不多,但大脑只有500克左右。人的大脑皮层具有语言中枢,黑猩猩没有语言中枢。人的大脑皮层仅有4毫米厚,但分布的神经细胞却达10的11次方之多。大脑皮层虽然很薄,但消耗氧气的份量却占全身吸入氧气的1/5。大脑对血液的需求量也非常大,从心脏压出的动脉血,有1/5是供大脑使用的。 神经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语言活动主要与大脑左半球的某些部位相联系,控制语言活动的大脑左半球主管理性的抽象思维,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通过对大脑的解剖可以看到,大脑左半球控制语言的有关部位比右半球相应部位体积要大,结构更加复杂,连婴儿也不例外。有些十岁以下的儿童,因为患脑瘤而需要切除大脑左半球皮层,但并不影响他们的语言能力,这表明儿童的大脑心理过程可以从左半球转移到右半球。但是对于成年人,若将大脑左半球切除,则将完全丧失语言能力。 关于语言与大脑的关系,目前主要通过失语症来观察。失语症是大脑机制受到损伤而造成人的言语能力的丧失或言语障碍的病症。神经语言学家正在寻找失语症和大脑某一个部分之间的联系。目前的研究表明大脑有三个区域与失语症有关:一是布洛卡区,这一部分的损伤引起的失语症是说话十分困难,发音极差,一般失去功能词,如英语中的a.in.for等;二是维尔尼克区,这一部分的损伤造成的失语症表现为病人语言仍然流畅,发音也没有困难,但言语缺少内容,言语重复,包含许多虚词,让人不知所云;三是海希尔区,这个区域受损造成“词聋症”,患者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他能听见声音,但是不能理解,不过通过书面语可以理解。神经语言学家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人的左脑是主管语言的,左脑受损,就丧失或部分丧失语言能力,而右脑受损,则丧失形象思维能力。 现在语言学家们开始运用“脑血流”和“脑波图”研究语言与大脑的关系。比如塞音p与吹蜡烛时的嘴唇动作十分相似,肌肉动作是一样的,那么在大脑的行为是否也相同呢,萨丕尔猜测(那时不具备研究条件)两者有本质区别。最近的脑波图实验证实了这一猜测,人在吹蜡烛时,大脑左右半球的波形没有区别,而在发p时,大脑左半球的平均电压明显增高,而右半球没有变化。 实验表明,人在大脑中的语言机制是特有的,其它动物不具备这样的机制。人的语言机制主要是在大脑,大脑和人类的语言的内在联系现在认识研究还很不够。语言的起源问题,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至今难有突破,关键就在于我们对人脑的机制研究不足以回答上述问题。如果真正把语言与人脑的关系研究透彻,破解其间的秘密,可以想见,语言及语言学史都将写下崭新的一页。 4.此外,还有数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等。像统计语言学,通过某一作家用词频率的统计研究,可以为探索作家的语言风格提供有力的佐证。如普希金《上尉的女儿》据统计代词“我”出现频率是25个词出现一次。统计成果还可以为编撰辞典提供依据,例如有人统计英语文献用词,结果表明736个最常用的词占全部所调查的文献所用词的75%,掌握这些词可看懂文献的3/4,掌握一千个常用词可以读懂文学作品的80%,听懂口语的90%。统计还可以确定语言中借词的比重,比如,朝鲜语中汉语借词占75%,现代英语中有55-75%的词借自法语、拉丁语或其它罗曼语。汉语常用的前20个词是:的一是我了有国不在他人大十二来们上三这中。又如汉字总数有数万个,如何从中筛选出常用的汉字,就需要对文献进行分析统计。根据有关方面的研究,现在得出的结论是:2000个常用汉字的出现率是90%,3700个汉字占一般文献的99.9%,其它数万个汉字仅占0.1%,这些成果,为编撰字典辞典、编制教科书、计算机存储汉字提供了依据。 由应用语言学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到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它与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神经学等学科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过去,语言学是向别的学科学习,学习它们的观点和方法,而现在,语言学成为方法与观点输出的学科,像文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等都充分吸收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为己所用。尤其是现在的计算机科学,完全接受了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最充分地加以利用,比如计算机字库、词库的建立,计算机自动处理自然语言,都需要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计算机学科利用语言学成果,一方面使计算机作为人的大脑的延伸功能更加扩大,效用更加提高,另一方面使语言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即在口语(有声语言)、书面语(文字记录)之外,获得了第三种形式――人机对话(计算机语言)形式。当然,人机对话还有许多具体问题亟待处理,如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人类的大脑有此功能,计算机则是比较机械的,还不能像人脑那样灵活自如。 我们可以说,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只有一百来年),而且更是一门领先的科学,是人文科学中的一支先锋力量。所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这样评价语言学:“语言学,无论就其理论结构而言,还是就其任务之确切性而言,都是在人文科学中最先进而且对其它各种学科有重大作用的带头学科。”

5. 以一种方言为例,说明如何根据方言的差异来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现代语言学确立之前,语言研究主要是历史比较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其研究内容也以语音研究为主。目前,汉语的语音史研究也逐渐开始使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考虑语言接触的问题。

你在提问中指出“根据方言的差异来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既然是方言差异,就不可能“以一种方言为例”,所以,“以一种方言为例,说明如何根据方言的差异来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是无法实现的。现在学界的研究方法,不但要比较多种方言的语音,还要参考日语、朝鲜语、越南语中汉语借词的发音,在研究上古音的时候,还要分析汉字中的形声字的读音。也就是说,单纯地比较方言语音并不能有效地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

就具体的操作方法来说,主要是考察方言间语音的对应关系,而不是语音的相似性。利用语音对应关系、语音发音的生理特点以及其他语言中的相类似的语音现象,可以挖掘出语音演变的脉络。

6. 汉语方言语法调查大纲为什么很难制定

1. 方言语法调查研究的成就和制约因素
1979年《方言》杂志的创刊,是汉语方言学发展史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方言学在“文革”后的正式复兴,并且走上了一个新台阶,杂志充当了汉语方言学发展的加速器。若以此为界,20世纪的汉语方言学事业正好分成前后两期。从语言要素看,方言研究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比较一下三大要素从前一期到后一期的发展,语音词汇研究的发展成绩骄人,而语法研究的进展尤为显着,因为它不但成果丰富,而且几乎是一种从无到有的飞跃,起点近零而蔚为大观,尤其是在方言事实的调查描写和材料积累方面。此一发展盛况,已有回顾性文章论及,兹不赘述。这里只想侧重分析一下方言语法描写从无到有、由弱而强的一些关键因素,同时探讨在深化方言调查研究方面所受到一些制约,以利于方言语法的调查研究在21世纪取得更加无愧于时代的进步。
1.1促进方言语法调查研究的成果的几个重要因素
毋庸置疑,方言语法描写的成绩得益于学者们对方言语法事实的辛勤调查和深入发掘。但这似乎并非问题的全部答案,甚至未必是主要答案。不妨思考下面的题。几千年来,汉人一直在说汉语及其各地的方言,天天面对语言事实,中国学者对自己的语言文字包括方言也早已有了学术探究的兴趣。国人有意识的语音分析和方音特色观察,从最早的反切,及韵书作者们对南北音差异之类的关注算起,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对方言词汇的成规模调查记录,自扬雄《方言》算起,也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在20世纪之前的这两千年里,为什么看不到关方言语法的描写记录(直接记录方言语句不是语法描写,将个别虚词作为词汇单位来观察也不是语法分析)?历史告诉我们,面对语言事实,具有学术兴趣,并不能自然产生语法描写,特别是对汉语这种外部形态不明显、语法规则多隐性存在的语法系统来说。与语音和词汇相比,语法的存在更加隐蔽,更难被直接观察到。汉语语法研究的开端大大晚于语音和词汇研究,现代汉语方言学兴起后,方言的语法研究之盛也晚于语音词汇研究,这都非常自然,是由语法规则尤其是分析性语言语法规则的隐密性造成的。语法学之立,语法描写之行,语法研究之盛,关键就是透过语法的隐密外表去发现其内在的规律。因此,要了解方言语法调查研究凭什么发展,首要需要关注是哪些条件帮助人们逐步揭去语法的隐密外衣。
一、语法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以1898年的《马氏文通》为标志,系统的汉语语法学正式建立,中国有了语法学概念系统的雏形。然后,在内涵方面,汉语语法学经历了“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结构主义后的当代语法”这几大发展阶段,在外延方面,实现了“文言语法-现代语法-近代语法及历史语法-方言语法”的扩展。语法学在中国实现以零为起点的飞跃,并迅速成为汉语研究中的首要显学。汉语方言语法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繁荣,正是这一过程的翻版,只是在共同语和方言的研究之间有一个滞后效应而已。这充分显示了语法理论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对方言语法事实描写有决定性作用。理论和方法是揭去语法的隐密外表的最重要的工具,也是今后深化方言语法描写的至关重要的工具。
二、方言语法调查项目的建立和逐步改进。
方言不像共同语那样为人共知,也不像共同语那样受人关注,这是方言语法研究有滞后效应的原因之一。方言语法需要调查(包括研究者对自己母语的调查)。每个方言的调查研究者人数有限,假如按千军万马研究共同语那样的投入产出比来研究方言语法,是难以指望方言语法研究能很快见效的。方言语法需要更加高效的调查方式。要在有限时间内靠有限的人力获得取得有用的成果,必须依靠较好的方言语法调查方案。正是在这一方面,前辈学者为我们创造了一些重要条件。以影响较大的丁声树《汉语方言词汇调查手册》(19所附调查例句为例。虽然只有40多个例句,但它们已涵盖了一些重要的语法单位和语法组合的信息,是隐性地建立在语法理论系统的基础之上的,又突出了方言之间可能有差异的语法项目,是在对汉语方言语法已经有了相当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样的问卷为后来的语法普查起了重要作用。随着调查研究在面上的铺开和点上的深入,人们也发现了更多值得调查的语法点,语法调查的问卷内容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这从后来的一些方言着作中越来越大的语法章节可见一斑。
三、及时采纳普通话研究的成果深化对方言事实的调查和分析。
共同语由于为人共知、研究者众多,因此其语法研究深度整体上会领先于方言语法(方言学者往往要全面关注语音词汇语法问题,不像有些共同语语法学者那样专攻语法一端)。不满足于按既定问卷作有限调查记录的方言语法学者,多密切关注普通话语法研究的进展,了解其最新发现,吸收其最新的角度和思路(包括在普通话语法研究中反映出来的对世界上新的语法理论方法的借鉴),将其应用于方言语法研究,从而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方言语法事实和重要规律,有些还能反过来促进汉语语法理论的改进和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有深度的方言语法研究专着和大量有质量的方言语法论文。不难看到,质量较高的方言语法论着,其作者往往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前沿发展有密切关注和深入了解,而且常常就置身于语法研究整体力量较强的学术群体中。这并非偶然。
1.2方言语法研究发展的制约因素。
如上所述,20世纪的最后20年,汉语方言语法的调查研究成果丰硕可观。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方言语法的调查研究又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国内外语言学整体上在以较快速度发展,中国语言学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也在逐步走向世界。这对汉语方言语法调查研究的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许多方言出现了向普通话快速靠拢之势,方言特色消褪的速度相当惊人,方言语法出现了抢救性调查的紧迫需求。在新形势面前,我们借以获得现有成绩的那些条件已不完全敷用,目前的方言语法调查的框架,即调查项目构成的体系,已难以理想地胜任广泛深入调查方言语法事实的任务。尤可一提的是,对普通话语法体系的借鉴曾是促进方言语法研究快速起步的便捷路径,而现在,对普通话语法体系的过分依赖反而产生了制约方言语法调查研究深化的瓶颈效应,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受制于普通话语法研究的水平和体系。
普通话语法研究所通行的框架体系,特别是为方言工作者所熟悉的框架,有些已经落伍于语言学发展的大势。现代语言中被证明有利于揭示和刻画语法规则的许多语法概念,还没有广泛引进汉语语法的描写。如补足语(complement,即必有论元,不等于汉语语法学中的“补语”)和附加语(adjunct)之别、以及相关的及物不及物之别(比带不带宾语之别更重要,因为及物动词的受事论元可能出现在宾语以外的位置或干脆在表层不出现,但整个结构仍为某种及物性结构)、作为结构核心的虚词、词缀和作为核心附加语的成分之区别。很多对语法描写有用的概念还很少为人熟悉或没有在精确的意义上使用,如区别于受事的客体(theme)、区别于接受者的受益者(服务对象)、前置词、后置词、区别于单位量词的分类量词(classifier)、话题、焦点、有定、有指/专指、直指(deixis)、复数、集体、可数、不可数,等等。有时侯使用的是一些无法刻画语法规则的概念,如“补语”、“并列结构”等。从语法理论和跨语言比较看,甚至“定语”这样的概念都不无问题。形容词定语、领属定语、关系从句等成分在其他语言中就常有很不相同的结构和语序,无法一概而论,不过他们基本上还能算定语这个大类。至于指示词、数量词及其他量化成分、冠词等,在一些主要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中已不再看作定语(这些“定语”在汉语中通常不能带“的”也是一个显示),其句法表现与上述定语相比可能有天壤之别。“补语”是汉语语法学特有的或及受汉语语法学影响而形成的一个的概念,实际上包含了句法性质很不相同的成分,在现代语言学中很难看作具有同一性的一种句法成分。如“拍了三下”的“三下”、“吃不下”的“(不)下”、“窦娥哭得六月天下起大雪”中的“六月天下起大雪”等等,这些成分无论是句法还是语义都很少共同之处。说某个成分可以作补语几乎没有提供什么句法或语义信息。再如有些语法书说某个成分“可以由并列短语充当”等等。“并列短语”只是个内部结构的概念,它具有什么功能,由该短语的组成成分的句法性质决定,并列短语本身不具备句法性质。上述表述实际也没提供任何语法信息。当然,假如某个位置允许单个名词充当,不允许并列名词短语充当,这时并列短语作为一种句法单位才有一定意义。由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就是这些词类和短语成分、句法成分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对语法规律的描述。现有语法调查的另一大问题是受普通话语法项目的限制。例如,量词在北方方言中是一种句法功能相对较少的词类,而在粤语、吴语,以及徽语、湘语、闽语的部分方言中,量词的功能要发达和多样得多。目前的很多调查方案,很难反映量词在这些南方方言中的重要作用。很多南方方言语法着作的量词部分,受现有方案的制约,还是局限于像北方话那样描写量名之间的搭配特点,而忽略比量名搭配重要的量词的特殊句法及语义功能。再如闽语中的各种动词“貌”的形态,由于在普通话中缺乏相应的范畴,因此也很难在调查中得到发掘。
二、许多重要的项目因为汉语语法研究总体上缺乏此类概念或没有清楚地界定,因而在调查中被忽略。如名词化手段、关系从句(下文将重点讨论此两项)及比较句、标句词等。
三、调查的角度和思路无法与其他语言的调查研究沟通,缺乏可比性,因而也难以与国际通行的理论体系沟通,难以用汉语方言的珍贵事实去丰富发展语言学理论,从而抑制了汉语方言语法学为建立更加完善的人类语言理论服务的巨大潜力。这在我们下面的分析中会看得更加清楚。
四、不了解方言语法现象中哪些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不知道“宝”在何处,为何是“宝”。例如,初步考察表明,汉语及其方言中的关系从句中有很多可以对语法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现象,但是由于国内的普通话语法研究和方言语法调查都缺少这一角度,因此在现有的调查和描写中于此现象多半惜付阙如,查无可考。假如我们在调查框架中加入这一角度,将能发掘出更多有用的事实,大大加深方言语法描写研究的深度,并贡献于语法理论的发展。

7.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你自己参考以下吧: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一门语言学的分支学科,研究社会的各层面对语言运用的影响,包含文化准则、社会规范或情境。
有人亦把后设语言学(metalinguistics,亦作“元语言学”)归类为社会语言学的一部分。
研究范围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别,以及他们的社会因素。在传统的语言地理学中也有相同的研究,但是自社会语言学出现以后,这些内容都算做社会语言学的范畴了。
对社会本质的研究包括:
* 语言的社会本质的特点及其规律
* 语言、意识、社会在起源上的相互关系
* 民族语言和民族形成的关系
* 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语言演变与社会演变的关系
对语言差异的研究包括:
* 标准语与方言、行话的差异o 发音差异o 用词差异o 地位差异* 同一语言在不同国家、地区以及社会所产生的差异
o 例如:英语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传播中产生了变异,出现了美式英语、港式英语、新加坡式英语等
* 同一国家或社会中通行几种语言所造成的差异
o 例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官方语言的国家或地区,如加拿大(英语、法语)、新加坡(英语、中文、马来语)
* 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在语言运用上的差异
o 例如:性别差异导致男女使用有差异的语言。
* 社会场所不同所使用的语言的差异
o 例如:一般中国人在家庭环境中使用家乡方言,在工作学习时用普通话。
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对各地区、各行业、各阶层等人的语言运用进行考察。数学分析法对口语材料和文献资料进行数学统计和数理分析。对比研究法分析社会因素、研究语言差异。实验分析法用语音或心理实验仪器对语言差异进行实验分析,并作出定量和定性的描述。

8. 研究方言学的语言意义

二、学习和研究语言的价值
以声音表意义的语言是人们感受和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思维结晶。任何语言系统当中的一句话、一个词语,不管是形象性的还是抽象性的,都蕴涵着、概括着一定的社会内容,因而都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语词和语句除了其作为语言单位所体现的语言学研究价值之外,还有其所概括的社会生活内容所显示的社会文化学研究价值。在语言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除了可以看出使用它的民众的言语方式、思维方法之外,还可以看出使用它的民众所具的认识水平、思想感情、聪明智慧以及与此紧密联系着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学习和研究语言就是认识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活动,也是人提升自己的基础性的生命活动之一。
三、学习和研究方言的意义
1、方言是民族语言的根基,点方言是民族语言根基的根基。
人类语言是各种民族语言的概称。抽象的人类语言是不存在的。人类语言只能表现为一个个具体的民族语言,而每一种民族语言都是各该民族的多种方言的总汇,因而方言便是民族语言的根基。因为每一种方言都是由很多自成系统的点方言汇集而成的语言体系,所以点方言便是民族语言的根基的根基。有很多人(包括很多着名的语言学家)说“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变体”,这显然是一种颠倒了本末关系的说法。如果说民族语言是一个大海,各地片方言是汇入语言大海的一条条河流,那么,一个个点方言就是一条条语言支流的源泉。任何民族语言体系都是开放的体系,它总是不断地从各个方言体系中吸收着营养,才能形成了有生命力的民族共同语。若干万年以来,在一个民族当中,尽管发生过许许多多的矛盾斗争,政治、经济、生产、生活、文化等等方面都会有分分合合的情况发生,但是,在语言运用方面总是趋同的、融合的情况远远多于疏远的、分离的情况。甚至不同人群之间的矛盾斗争、竞争、竞赛越多越激烈,彼此之间的语言交际就越迫切,因而语言的交流、融汇速度越快。这是语言无区别地服务于人际交流的本质决定了的。此一个点方言中融汇有其它点方言的成分,这是人群沟通交流的自然结果。许多点方言汇成民族语言,跟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湖海是一个道理。
2、学习和使用母语方言是人的生存活动的基本需要。
语言是人人应该具备的思维工具和表达工具,学习和运用语言是人生而为人的一项极为重要的生命活动。毫无疑问,做人先要学说话,学的、说的首先就是母语方言,而后才是其它方言和通语。做事交际必须会 用语言,用的首先也是母语方言,而后才是本民族通语和其它民族的语言。一个人的聪明才智首先是从方言当中学习来的,其创造性智慧也往往是首先借助方言思考出来的。不言而喻,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学习和使用母语方言都是与生俱来的天然的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可以说是人的生存活动的一项基本需要。
3、方言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活古迹。
方言是一个地区的民众所使用的语言,必然负载着该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容,因而具有多方面的文化研究价值。
从群体智慧的形成和发挥的角度来看,方言所起的文化负载作用也是其它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载体不可比拟的。仅仅是方言土语所传承的古代词语,就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内容。方言土语可以说是显现于民众口头上的“活化石”、“活古迹”。从某个角度来说,它是比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和在地面上能看见的历史古迹更重要的“历史古迹”。它不仅能证实、说明、丰富地上留存的和地下挖掘的古迹所说明的历史内容,而且还能证明许多后者没有或不能说明的多种社会历史文化问题。至于说方言概括民俗、表现民俗、巩固民俗、解释民俗、传承民俗所起的作用,那更是其它任何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载体都不能比拟的。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而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
毫无疑问,一个地区民众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会反映在本地区的方言之中。例如,西王人可以用自己的方言对本地人从过去到现在的一切生产劳动创造、社会生活状态、精神生活内容作出准确而细致的描述和解释。换句话说就是,西王方言可以对西王人的一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作出圆满的、恰如其分的解说,可以帮助西王人更好地去创造新的生产、生活,这个作用是其他任何非语言事物都不能代替的。
某地方言几乎承载了该地区历史文化的全部信息,并且集中地具体地突现着该地区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丰富性和创造性,全面地反映着该地区广大民众的基本的认知方式和认识成果,集中体现着该地民众的聪明智慧,明白地显示着该地区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因而就成了一个地区的最为重要的文化标志。
4、方言文化预示着并且决定着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方向
如前所述,人类语言文化存在于而且也只表现为一个个具体的民族语言文化。各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又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点方言文化汇集而成的语言文化体系。方言文化不但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

9. 如何进行语言学田野调查

方言调查是方言学研究的基础,当然了方言学本身也是语言学中比较独特的极大依赖田野调查的学科分支。方言调查一般的主要内容是记音,当然也有一些是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去印证一些方言中的语法规律乃至习惯用语、俗语等的。方言调查的基础是对于国际音标的掌握和对于方言调查一些技术环节的了解,不少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比较高阶的这方面的课程,如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就开有研究生选修课《国际音标与方言调查》。学习国际音标,乃至辨析调值调类,还是需要一些天赋的,用我爹的话说,五音不全的人恐怕很难准确辨别音调,方言调查,或者说方言的音系调查中使用的主要工具书是《方言调查字表》,其意义在于使方言调查者能够通过列举字表中各个字的字音,了解音系中一大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字音发音。经常进行方言调查的学者或研究者的家中,这本书都是批量购买的,因为需要经常外出调查并且在上面进行批注,有点像练习册的感觉。给一个pdf版本,选定调查地区后,首先要寻找发音合作人。比较有经验的学者,由于其研究的范围较窄,而且经常反复去某几个地区调查,在当地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根基,也会有一些门路去比较方便的寻找发音合作人。一般对于发音合作人的基本要求有,一定的年龄,一定的文化程度(最基本的是要识字,可以方便地交流),土生土长(十几岁从外面迁过来的这种都是不合格的,中间有一长段时间没有在当地生活的也是不行的),口齿清楚等。

阅读全文

与方言学的研究方法静态描写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的方法 浏览:788
正确梳头方法视频 浏览:18
稻田捕河蟹的最佳方法 浏览:74
打疫苗用的什么注射方法 浏览:943
水饺睡不着有什么好的方法 浏览:462
铸铁锅的使用方法 浏览:608
共同海损金额计算方法 浏览:885
如何鉴定饮茶方法 浏览:938
达克宁水肿治疗方法 浏览:968
华为手机开关机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92
想把脚洗干净用什么方法 浏览:762
石灰粉发电方法视频 浏览:168
退火的常用方法有 浏览:22
确定物体重心的常用试验方法有 浏览:840
快速缓解中暑想吐的方法 浏览:257
怎么去除积雪的方法 浏览:65
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研究 浏览:532
小孩快速降温的方法 浏览:525
三步折帽子方法简单又好看 浏览:454
骨密度计算方法公式骨矿骨面积 浏览: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