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为主义时期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二次世界大战后,行为主义政治
学迅速崛起,它反对传统的制度研究方法,注重创立经验方
法。7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政治学进入了一个相对萧条的时
期 ,它过分强调技术手段 , 忽视价值因素的倾向受到批判。
人们反省行为主义专注纯 粹 学 术却丧失了价值方向的缺点,
乃提出“政治学的新革命”,即政治学的再理论化、再意识
形态化的主张。在这种情况下,当代政治学进入了后行为主
义时期。
2. 行为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
依据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行为主义有许多在研究方法上的分别。一些行为主义者认为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是最好也最方便的研究一个人心理和精神过程的方法。而有些人则认为这事实上也是唯一一种真实有效的研究方法。还有一些人则认为心理学唯一应该研究的对象就是“行为”,而其他常用的心理学用词(如信念、目标等等)则根本与“行为”无关、或者并非完全针对“行为”,因此他们往往将行为主义的领域称为行为分析学或行为科学,而不是常用的“心理学”一词。
早期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有观察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以及条件反射法。
3.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原书第11版) (豆瓣)PDF
出版日期:.,是这年出版的么
4.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有哪几种
1、观察法
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常见的观察方法有:核对清单法;级别量表法;记叙性描述。观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2、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常用的调查方法有普查法和抽样法等。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作调查。调查法可以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调查法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
3、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按照某种因果假设设计的,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人为操纵某些因素,以检定两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特定的研究方式,实验法涉及三对基本要素:自变量与因变量;前测与后测;实验组与控制组。
4、测验法
通过心理和教育测验,对被测的心理现象或心理品质定量分析,推测人的心理特点。
例如常用的心理测验有:能力测验、品格测验、智力测验、个体测验、团体测验等。在管理心理学中的研究中,心理测验常常被作为人员考核、员工选拔、人事安置的一种工具。
5、各案研究法
研究者选择一个或几个场景为对象,系统地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入地研究,用以探讨某一现象在实际生活环境下的状况。适合当现象与实际环境边界不清而且不容易区分,或者研究者无法设计准确、直接又具系统性控制的变量的时候,回答“如何改变”、“为什么变成这样”及“结果如何”等研究问题。
同时包含了特有的设计逻辑、特定的资料搜集和独特的资料分析方法。可采用实地观察行为,也可通过研究文件来获取资料。研究更多偏向定性,在资料搜集和资料分析上具有特色,包括依赖多重证据来源,不同资料证据必须能在三角检验的方式下收敛,并得到相同结论;
通常有事先发展的理论命题或问题界定,以指引资料搜集的方向与资料分析的焦点,着重当时事件的检视,不介入事件的操控,可以保留生活事件的整体性,发现有意义的特征。
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能够对案例进行厚实的描述和系统的理解,对动态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所处的情境脉络加以掌握,可以获得一个较全面与整体的观点。
(4)行为研究方法中文版扩展阅读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又是具有两重性和应用性的学科。
边缘性表现为多学科相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两重性表现为组织行为学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应用性表现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联系组织管理者工作实际,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表现:组织行为学既有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一般规律性这种自然属性,又具有特殊规律性这种社会属性。这种两重性主要由多学科性、人本身的两重性和管理的两重性决定的。
是多学科性决定的。是由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本身的两重性所决定的。是由管理的两重性所决定。
应用性表现:组织行为学与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理论性科学不同,它属于应用性科学。它在应用理论科学原理的基础上,探索和揭示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在掌握这些规律性后还要进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方法。
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行为的具体技术和措施,它的直接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5. 跪求!!!心理学是怎样研究行为的从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四个方面阐述,最好还举例说明~~
***本世纪早期,在心理学中掀起了一场行为主义运动,这场运动后来被称为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但是,这场运动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心理学领域之中,而且它在整个人学研究领域中都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一众所周知,现代心理学诞生以前,对人性的研究一直是哲学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哲学关于人性的研究有一个重大特点,就是重视对人的内在特性的探讨,轻视对人的外在特性的观察与研究。自古希腊以来,这种研究特点在哲学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也正是由这一特点长期妨碍着哲学在人学研究中的有效进展。我们知道,人的本性主要涉及到人的心灵和行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但自古以来,哲学家们在对人性进行研究时,所关心的主要是人的心灵而不是人的行为。因为在哲学家们看来,行为是受心灵支配的,是满足心灵要求的手段。因此,要了解人的本性,就应当着重了解人的心灵的状况,而不是行为这样的外在现象。例如,在柏拉图的人性理论中,这位古希腊哲人就提出了心与身的关系来进行讨论,但行为却不在他的讨论之列。并且在心与身的关系中,柏拉图真正关心的主要是人的心灵。他认为人的本性就在于人的灵魂。灵魂是由理性、意志和欲望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欲望使人贪婪,理性使人具有智慧和美德,意志则坚定不移地执行理性的指示,并控制着欲望的冲动和不合理的要求。柏拉图认为,灵魂的各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作用需要发挥,而人的理想状态则在于,在理性的控制下,灵魂的三个部分各司其职并达到和谐的契合。总之,在柏拉图那里,人性的三个部分理性、意志和欲望都是人的心灵中的某种东西,而不是与人的身体和行为相联系的对象。柏拉图这种将心灵作为人性的主要内容的观点及研究方法,后来一直影响着西方哲学家们,直到20世纪以前,哲学家们大都是采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人的本性,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及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关于人性内容的构成部分略有不同而已。如基督教将人的原罪、理性、自我意识、自由意志和自爱的能力等视为人性的主要内容。近现代哲学家则一般比较关注于人的理性、自由意志、情感、欲望、需求和动机等等。应该承认,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认识人的本性来说的确是重要的。并且,哲学家们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也不是毫无成效的。但是,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我们不能不注意到,由于哲学在人学研究中过分地纠缠在人的内在特性之上而忽视了对其外在行为的观察和研究,因而使它长期以来始终难以摆脱以下两个方面的困境。第一个困境是,由于人的内在特性的内容及其构成部分难以通过外部观察来予以确切地把握和定义,因此,哲学中关于人性的内容及相应概念的确定,主要是依据哲学家个人的直觉和经验,除此之外,并无任何统一的标准或科学上的依据。纵观整个哲学史,我们不难看到,许多哲学家都在根据自己的直觉和经验来提出关于人性内容的不同概念,或是接过原有的概念来赋予新的、不同的内容。这样,在哲学的人学研究史上,许多关于人性问题的概念在不同的哲学家或哲学体系中常常是歧义丛生,几乎从未取得过大体一致的定义。如象“理性”、“意志”、“人格”、“自由”等常用概念,就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解释,关于这些概念的不同定义常常使研究者们也感到眼花缭乱、如堕烟海。哲学家们随心所欲地使用着各种已有的概念和新提出的概念,因而使整个人学研究在其概念系统中就存在着大量的混乱和不确定性,各种人性理论之间往往很难进行比较和对话。这种状况,不能不妨碍人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第二个困境是,由于人的内在特性难以通过外部的确切观察来予以测定,因而在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对人性的研究,一般是依靠他们个人的直觉和经验,通过纯粹思维的方式来提出关于人性的一般性命题。这种思维方式通常被称之为思辨。固然,凭借着哲学家们敏锐的洞察力,许多思辨的产物确实包含着某些天才的洞见。但是,这种由思辨而得出的结论由于缺乏经验事实的
6. 用户体验研究的研究方法
三维坐标图标法
用户体验研究当前已经可以解答相当广泛的问题。通过在一个3维坐标系以及典
型的产品开发阶段中列出各种可用的研究方法,可以了解到什么时候应当使用哪种方法。 定性与定量 网站或是产品使态度与行为 用的背景 下面的图表描述了几种常见的方法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每个维度都是一种区别不同研究的方法,回答不同的问题,也适合不同种类的目的。这个方面的区别可以被归纳为 人们说什么 和 人们做什么。态度研究的目的经常是理解,测量或者是获知人们特定的观念,这就是为什么态度研究在市场部门被经常使用。
虽然大部分可用性研究应该更多地依靠行为研究,使用自我报告方法获得的信息依然是很有用的。例如,卡片分类研究能让你深入了解用户在某种信息空间里的心理模型,这可以帮助你决策什么才是最适合你网站的信息架构。调查方法测量态度,或是收集自我报告数据,能够帮助跟踪或是发现你网站中重要的问题。
在坐标轴的另一端,那些关注行为的研究方法经常用来试图了解“人们做什么”,并尽量降低研究方法本身对研究结果的干扰。AB测试仅是改版网站的设计,但是努力保持其它因素不变,以便于观察网站设计对用户行为的影响,眼动研究用来了解用户与网站界面设计的视觉交互。
在两个极端之间的是两种我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可用性实验室研究和现场实地研究。这两种研究方法结合了自我报告和行为数据,并且可以偏向于坐标轴的任一端。
这两者基本的差别在于:在定性研究中,数据经常被直接收集,相反的,在定量研究中数据是被间接收集的,通过一种工具,例如一个调查问卷,或是Web服务器日志。在现场研究和可用性实验室研究中,例如,研究者直接观察用户如何使用技术(或者是没有使用)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可以让用户有能力去问问题,探查行为,或者可能调整研究方案来更好地满足目标。
数据的分析也经常不是十分精确的。与之相比,定量研究中的洞察力典型地来源于精确的数学分析,因为数据收集的手段(例如调查工具或是Web服务器日志)捕获海量的数字编码的数据。
由于它们本质上的区别,定性研究方法更适合回答关于 为什么 或是 如何解决一个问题 。相反,定量研究可以在回答 有多少 和 有多少种 问题 上做的更好。下面的图表描绘了前面两个维度是如何影响研究方法可以回答问题的种类的。
要做的最后一个区别是 在研究中,是否使用产品,或是如何使用产品。可以被描述如下: 自然地或是接近自然地使用产品 脚本化使用产品(按照预先安排的方式使用) 在研究中不使用产品 以上各项的混合 当选择在研究中自然使用产品时,目的是尽力降低研究本身对结果的影响,以便于尽可能了解真实的行为或态度。很多人种学实地研究致力于此,但是依旧总是出现一些观测偏差。拦截访问调查(Intercept Survey,译者不太清楚是不是应该这么翻译)和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是定量研究中这类使用产品方式的例子。
产品使用的脚本化研究(scripted study )是为了集中观察非常细节的情况,例如在重新设计流程的时候。脚本化的程度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可以相当多样化。例如,一个基准研究(benchmarking study)通常相当严格地脚本化,于是可以产出相当可靠的可用性标准。
混合的研究方法使用一种创新的形式使用产品来达成目标,例如,参与式设计允许用户与设计元素交互,并重新排列那些设计元素,并且讨论为什么他们要做出那样的选择。
图表中的大部分的研究方法能够在一条或者多条坐标轴上移动,并且在一些研究中两个方向是很平均的,经常是为了同时满足多种目标。例如,现场研究能够关注 人们说什么(人种学面谈ethnographic interviews)也可以关注 人们做什么(拓展观察extended observation);合意性(desirability)研究和卡片分类都有定性和定量两种版本;并且眼动研究也可以是脚本化的或者是非脚本化的。
另外一个在选择研究方法时需要考虑的重要的区别是产品研发阶段,和其相关的目标。 计划阶段:在产品开发最开始的阶段,一般的情况下,你需要考虑新的主意和未来的机会。这个阶段的研究方法相当多样化。 优化阶段:终于,你将会到达一个“干还是不干”的十字路口,你过渡到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你要在你选择的方向上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设计。在这个阶段,主要的研究方法是结构化的,并且帮助你降低执行的风险。 评估阶段:在某个时间点,网站或是产品被足够多的用户使用,你可以开始评估你做的怎么样了。 下面的表格汇总了这些目标,并且列出了典型的研究途径和方法,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产品开发阶段 计划阶段 优化阶段 评估阶段 目标: 启发,探索并且选择新的方向和机会 获知并优化设计来减少风险并提高可用性 测量产品性能,将其与自身和其竞争对手对比 研究途径: 定性的和定量的 主要是定性的(结构化的) 主要是定量研究(汇总的) 典型方法: 人种学现场研究,焦点小组,日记研究,调查问卷,数据发掘和分. 卡片分类,现场研究,参与式设计,纸上原型和用户体验研究,合意性(desirability)研究,客户邮件 可用基准,在线评估,调查,AB测试 虽然很多用户体验研究方法来源于科学研究实践,但它们的目标并不是纯科学,并且需要调整来符合利益关系人(stakeholder)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这些方法的描述都是很简略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则),而不是严格的分类.
7.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常用的有:1,观察法;2,调查法;3,实验法;4,测验 法;5,各案研究法。 7 . 何谓组织? 组织就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 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8. 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做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
调查法: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头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的方法有谈话法、问卷法等。
测验法: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化的测量表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
个案法:也叫案例法。
(8)行为研究方法中文版扩展阅读: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也就是说,管理心理学既探索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又揭示这些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机制。它把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机制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其原因在于人的行为与心理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组织管理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即管理心理学不是探索一般情境下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而是把研究范围严格限定在组织管理活动着一特定情景中,这里的”组织“企业、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社会组织。
第三、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智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的全面发展。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内容应基于人的心理活动而展开,并辐射到行为和组织层面的相关问题。研究内容能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动机管理、认知管理、情绪管理、行为管理和组织管理。
9. 行为方式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法。
10. 管理学的入门书籍哪些最好
管理学的入门书籍有很多,个人认为最好的还是《管理者必读12篇》!这本书干货很多,不仅理论知识充盈,也很实战。一本好的管理学入门书籍可以教会你很多东西,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可以让你在短期内迅速积累管理知识与经验,并胜任一般管理工作。
这本书堪称神作,会告诉你如何有效管理员工、管理团队、管理企业及影响他人、提升领导力等等等,需要你自己去发掘哈。
人们常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但是,管理毕竟不同于其他常理性工作(这也是很多管理的门外汉经常掉进的坑,他们对管理学嗤之以鼻,唯心的认为管理就是凭感觉意识流,而事实远非如此,很多能真正起作用的管理方法往往与常理相悖),光凭“有心”距离把事做成还差之甚远。因此提升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很多人而言在这条学习的路上倘若能有个明师(mentor)指点往往会事半功倍。
而《管理者必读12篇》正是这样一位值得推荐的明师、一本真正值得推荐的企业管理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