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学习蛙泳需要陆地练习动作吗
如果感觉不好学的话可以在陆地学。
一、两腿伸直,脚掌着地,模仿蛙泳,做收腿、翻、蹬夹的练习,练习时两眼宜注视双腿的动作
蛙泳教学时,腿在动作的节奏上还要强调,收腿时相要慢,而蹬腿时要快。
臂部动作的教学中,初学者易犯划臂过大,导致腿、臂配合脱节,教
⑵ 自由泳如何在陆地上练耐力
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200米跑的速度耐力训练,适宜应用“以短为主,长短结合”的反复跑,冬训以超主项距离跑为主,春训和竞赛期则以接近主项距离跑为主。
(一)主项与接近主项距离的跑,在速度耐力训练中占的比重较大,对提高专项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主要练习方法有:
1、300米×6~8次,间歇6分钟;
2、(300米+200米+100米)组合跑×4~5组,间歇3——4分钟,组间间歇7分钟;
3、(300米快+50米慢+100米冲刺跑)×4~5组,组间间歇8分钟;
4、400米检查跑×1~2次,间歇25分钟到30分钟。
(二)超主项距离的跑,对提高跑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练习方法有:
1、500米×5~6次(80%——90%强度),间歇8分钟;
2、800×3~4次,间歇10分钟;
3、(1200米+600米+400米)组合跑×2~3组,间歇5——8分钟,组间间歇15分钟。
(三)在进行速度耐力训练时,还要相应发展一般耐力、力量耐力和协调能力等有关素质,主要练习方法有:
1、发展一般耐力可采用越野跑、30——40分钟定时跑、球类活动等;
2、发展力量耐力时,可采用负重连续跳、较长距离的跨步跳、单足跳、高抬腿跑等练习方法。
3、通过各种跑的专门练习,如加速跑、弯道跑等练习,体会正确技术,发展动作协调能力。
1. 弯道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为了便于加速,起跑后开始一段距离应沿着直线跑进,起跑器安装在跑道的右侧沿,正对弯道切点方向。弯道起跑后的加速跑距离短,较大前倾的身体要早些抬起。
2.弯道跑
进入弯道时,身体向内倾斜,后蹬时右腿用前脚掌的内侧用力,左腿用前脚掌的外侧用力。右肘内扣,右臂摆幅加大,前摆时稍向内,后摆稍向外,左臂稍离开躯干。弯道跑的蹬地与摆动方向都应与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一致。
⑶ 游泳运动员陆地训练都练什么
训练的项目有很多,但主要是练速度耐力。
蛙泳练长跑,自由泳分组练正握杠引体向上,仰泳分组练反握杠引体向上,蝶泳练腰腹肌。(这是有效训练,还有专项计时训练及综合训练)
⑷ 学游泳,岸上练力量和耐力(狠),方法或计划(诚)
岸上练力量: 业余:1. 跑步 400米左右
2. 仰卧起坐 俯卧撑和立卧撑 一组20个 4组到5组
3. 蛙跳 跳100M就行了
4. 压腿 20个一组 5组
5. 还有就是一种特别的仰卧起坐 就是侧这身子练 侧身起 用胳膊肘 挨找胯骨为止 开始有难度 慢慢就好了 也是跟上面的一样
专业: 1.跑步 5KM左右
2.3.4.5.同上 多做一倍
另外有一种专业器械练力量 一般只要省级游泳队有配备 想划船的一样 但是是趴着练 是练自由泳的手的( 我也只进过省队几个月 后来出了来了 太苦了 毕竟每天都在10000M以上 )
陆上练的很少 而且几乎不怎么强调 只是热身 下面告你水下练习的计划(比较疯狂) 专业:
1.放松400M (不停 动作任意 为了熟悉下水 以下每组都是不停游)
2.推板 打自由泳腿 蛙泳腿 蝶泳腿 外加仰泳腿各4组 每组200M 有时候教练狠了就每组400m 500M也是有过
3.带划水掌 (也叫手璞) 自由泳 蝶泳 蛙泳(蛙泳比较难练) 一组各800M有5组左右
4.开始正式游 碟仰蛙自各400M 游5到6组 这样下来每天都是10000大几千
业余的一般都是组数减半 但是项目基本不变 但是加了一些改正动作的 比如 蝶泳腿+蛙泳手 或是 但是蝶泳 单手自由泳之类的 量大致是减半
够累的 望 采纳....
⑸ 在进行游泳训练时,有哪些好的技巧呢
游泳真的很难吗?很多初学者可能因为并没有接触过这类的运动,开始会觉得很难,同时不知道如何进阶,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导致我们的锻炼效果与付出的行动得不到回报,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一些有关游泳的基础技巧与方法,才会在后面的训练中掌握的更快。
一、大家在训练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适合初学者的训练办法
结语:每一项运动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完成的,在这过程中,我们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与汗水,我们想要得到回报,就必须付出努力,也许在这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请你别放弃,坚持一下,为了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完美的身材,加油吧!
⑹ 陆地上怎么学会游泳
楼上的,你好可爱哟!!
在陆地上练得再好,也必须下水去的.
我以前有和你一样的想法,在床上爬着练得特别好了,下了水慌张得不得了,以前练的都忘了.
总之还是要勇敢下水.
我现在已经学会了,是在健身房请教练教的.是一对一的教学,要去之前就提前通知教练,所以也不用怕害羞,而且是以我自己为主的,快慢都由自己掌握!!
推荐你去健身房!!!!!
⑺ 自由泳技术训练手段与方法分别是什么
解决水中阻力问题永远都是第一位,增加阻力才能获得有效的推动力,平常加强身体柔韧性练习,加强身体的力量练习。
⑻ 自由泳学习
你的动作肯定不对!
六个游泳诀窍
(这六个诀窍)做的越好就会游的越快,而不用练的更多。
假定有一池的健壮的泳客或在做交叉训练的运动健将,你问他们为什么会在这,会得到所有平常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游泳锻炼不会受伤;在做全年提高潜能的训练;为了身体更健康;有些人则是刚开始涉足三项全能。只是到后来某些运气好的人才会无意中说出最好的理由。那就是谁都可以游得更快,用不着身体要象牦牛那样好:)
很多人刚开始游泳时会本能的认为游泳是和跑步骑车一样的健身运动。想游得更快么?多游就行了。但是,游泳其实更像是网球、高尔夫或滑冰。更好的成绩来自于训练的方法,而不是训练的量。
这是因为决定游得快慢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大块的肌肉或是惊人的VO2 MAX(注)数值,而是更长的划水。每次划水时你移动的距离越长,你就游得越快。在对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所有游泳比赛的计算机辅助研究中,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在每场比赛中,游得最快的人都是用最少的划水次数游完的。增加划水长度就会游得更快...而且会更省力。
"好",你说,"可是我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有下面两条途径。
第一条是减小前进时水对你的阻力。你可以通过改善身体的平衡、体位和体形做到这一点。调整一下姿势,就算没有别的改进,不是很完美的划水也能让你游得更远更快。
第二条是确定发力点和更有效地使用手。大多数人(和教练)倾向于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本条,但这样做提高速度的可能性只有30%。所以要把首要重点放在减小阻力上,那样的话提高速度的可能性会更大。
改变一下你原有的游法。
三个减小阻力的窍门:
1,使身体变长。根据船结构的定律(1871年由R.E.Froude,英国船舶设计者):长船要比短船快。从那时起,“Froude 数值”被用来估测帆船的速度潜力。对人体来说也一样。在整个游泳过程中,身体伸得越长,在划水的短暂停顿期间速度就会保持得越好。一些简单的应用:自由泳时,手入水之后再前伸一点,向后划水之前多停留一会。这样在另一只手划水及移到前面时身体会变得更长。蛙泳时,双臂划水后,向前伸展成流线型并保持到蹬腿动作完成。身体越长,速度越快。
2,改善“船壳”设计。虽然无法选择天生的体形,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设计身体行驶在水里时的形状。改善姿势和体形(圆滑度)。在练习力量或练习推进技巧以便游得更快之前,先试一试更简单的方法:确认已经尽一切可能来减小粘滞力或阻力。把身体上所有的边都变得圆滑,减小身体和水面的夹角;想象在一根很细的管子里游,而不是一个粗的下水管。使划水和移臂在横截面上更紧凑(不是更短)来适应狭窄的空间。消除头部的摇摆晃动和臀部腿部的鱼尾状摆动。更重要的是...
3,用身体侧面来切水。注意过相比起人来,鱼是怎样用身体切水的吗?当在自由泳和仰泳中采取更像鱼那样的侧卧位时,水会流过身体的两个表面,胸和背,同胸部朝下水几乎都是从身体下流过相比,水的粘滞距离只有一半。阻力也差不多减少一半。自由泳时不要胸部向下(平卧),仰泳时不要背部向下(平卧),身体从一边转动到另一边时要尽快转过这些位置。
停止浪费能量。
现在你已经消除了身体与水的搏斗,有三个窍门可以用来更好的获得推进力。
4,正确的发力。在自由泳和仰泳中,转动髋部除了减小阻力外还有其它的好处——帮助使用躯干的力量来提供动力。注意过棒球投球手投球,网球手发球,高尔夫球手击球吗?没有人是用手臂发力的,都是侧身对着发球的方向,先是髋部开始发力,接下来是肩膀。最后才是手臂,象鞭子一样抽打。游泳也是如此。自由泳和仰泳中,力量来自髋部有力的转动,然后通过躯干肌肉传到手臂。手只是髋部力量作用于水的点。划水的节奏和频率来自髋部,而不是手臂。
5,锚定手。划水时不要拉手向后。而是尽可能近的将手锚定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用胸部和背部的肌肉来将身体拉过锚定手的点。有两个好方法可以提高这个能力:
. 先攥紧拳头游,再松开手感觉如何更好的抓水。
. 把手向后拉水的速度与身体的前进速度匹配起来。 拉水时避免“轮子打滑”。想象在水中抓住了一根横杠,把身体拉过去。当感觉有进步时,再握上拳头练习。
6,在提高速度时要保持住划水长度。想游得更快时,先尽量增大单次划水的长度。接着增大髋部转动的力量。最后才是加快划水的频率,加快频率时,不要象大多数游泳者那样缩小划水长度。如果正常用18次划水游完一个池长,但在游快时却要用20下,尽管速度增加了一点,却牺牲了划水的效率。尽量用18次划水来游得更快。
最后,不要把上面所说的任一种练习当成是额外的训练。它只是更好的利用了你一直都在做的训练。
注:VO2 MAX即最大吸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群参加的力竭性运动中,当氧运输系统中的心泵功能和肌肉的用氧能力达到本人的极限水平时,人体每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最大吸氧量的大小对耐力素质的影响十分明显。因为最大吸氧量本身就是反映有氧耐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最大吸氧量越大,有氧耐力水平也就越高。在有氧过程为主的运动项目中,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明显大于其他人。同样,最大吸氧量水平越高,耐力性运动的成绩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