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8地分析方法

8地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07 07:40:21

㈠ 陶瓷原料八大元素的分析方法

(1)滴定法湿法化学分析测定陶瓷原料的化学成分,滴定法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滴定分析法的原理是,滴定试剂与被测组分在适当的酸碱pH值下反应,通过指示剂在反应达到终点时颜色突变所使用的滴定试剂的多少来计算被测物的含量。陶瓷成分测定中,三氧化二铝、氧化镁>5%、氧化钙、三氧化二铁、氟化钙、较高含量的二氧化钛,还有熔块釉料中常见的二氧化锆、氧化锌、三氧化二硼等。

(2)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分析原理是,将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蒸汽时,被蒸汽中的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发射光谱被减弱的程度,进而求得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由于原子吸收检测的灵敏度很强,因此在测定较低含量的元素时比较显优势。

就目前运用的检测手段而言,原子吸收是最准确的方法之一,其元素检出限可低至0.0001%。

(3)X射线荧光法X射线荧光法的分析原理是用X射线照射试样时,试样会被激发出荧光X射线,不同元素被激发出的荧光X射线的波长(或能量)不同,且射线强度与元素含量成正比。

把混合的荧光X射线按波长(或能量)分开,分别测量不同波长(或能量)的数值和射线的强度,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仪有两种基本类型:波长色散型和能量色散型。

作为干法化学分析方法的典型代表,越来越多的陶瓷材料检测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法进行测定材料的化学成分,主要在于这种方法的快速、准确及操作简捷。波长色散法的检测结果非常稳定,无论成分含量的高或低,准确性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检出限低至0.001%。

能量色散法能在同一时间分析出所有元素,具有准确、快速的优点,定量分析稍逊于波长色散法。但在特定范围内的材料也能获得满意的结果,特定元素检出限可达0.01%。

㈡ 分析方法与分析数据

在野外剖面实测、描述和采样、钻井岩心现场取样的基础上,对川涪82井、渡5井、河坝1井、罗家2井、罗家6井、毛坝3井、普光5井、普光8井、重庆北碚剖面、重庆中梁山剖面、邻水仰天窝剖面、南江桥亭剖面344个样品中的171个样品 (包括结构组分) 进行了较为系统配套的地球化学分析,包括CaO、MgO、Fe、Mn、Sr、δ13C、δ18O、87Sr/86Sr比值等,其中钻井岩心和典型剖面样品的分析数据列于表4.1中。 由于表格篇幅的限制,本书未将其他剖面样品的分析数据以及与表4.1中部分样品配对分析的SiO2 、 等一一列出。

一部分样品的Ca、Mg、Mn、Sr、Fe含量分析由四川省地矿局华阳检测中心完成,Ca、Mg含量由常规化学分析方法测试,检测限0.1%,相对误差为2%; Fe含量由比色法测试,检测限0.01%,相对误差小于8%; Mn、Sr含量由原子吸收光度法测试,检测限分别为5×10-6和42×10-6,相对误差分别为13%和14%; 另一部分样品的Ca、Mg、Mn、Fe、Sr等元素分析由中国石化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Varian Vista MPX) 完成,Ca、Mg相对误差小于10%,Mn、Fe、Sr相对误差小于15%。 一部分样品的碳、氧同位素分析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气体同位素质谱仪(Finnigan MAT 252) 完成, 误差为0.01%; 另一部分样品的碳、 氧同位素分析由中国石化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气体同位素质谱仪 (Finnigan MAT 253) 完成, 误差为0.2‰。 所有样品的锶同位素分析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同位素质谱仪 (Finnigan MAT 262) 完成, 误差以2σ (±) 表示。

续表表4.1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不同岩石(或组构)类型的主要地球化学组成*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方解石、白云石计算过程中假定岩石中只有方解石、白云石两种碳酸盐矿物,白云石含量按理想化学组成由MgO含量换算(部分样品经MgO含量换算获得的白云石存在过量,故这些样品按CaO含量计算)。**1ppm=10-6,下同。

㈢ 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定性研究:通过实验、详细的实地研究,对地质过程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得出定性评价
2.定量评价:定性分析基础上,通过定量计算,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地质过程机制分析——定量评价。

㈣ 数据分析很难8大分析方法帮到你

1. 趋势分析法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标或比率进行对比,以便计算出它们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以及变动幅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2. 对比分析法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标对比,寻找其中规律。静态对比,不同指标横向对比。动态对比,同一指标纵向对比



3. 多维分解法



把一种产品或一种市场现象,放到一个两维以上的空间坐标上来进行分析。



4. 用户分群



根据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互动程度进行划分,以更好经营用户。



5. 用户细查



用户抽样,具体观察用户在行为、交易上的特征数据,以观察是否具有显着特征,反推宏观数据,找出数据规律。



6. 漏斗分析法



对业务流程节点进行划分,建立整个业务流程的转化漏斗,并追踪分析。



7. 留存分析



用户注册后,追踪该用户次日/周/月的活跃情况。



8. AB测试法



A/B测试的实质是对照试验,即通过对几个不同的版本进行对比,从而选出最优解。



关于数据分析很难?8大分析方法帮到你,青藤小编就和您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对大数据工程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数据分析师、大数据工程师的技巧及素材等内容,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数据分析很难?8大分析方法帮到你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㈤ 常用的分析方法及模型有哪些

质量及生产管理工具

1.TPM:生产改善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2.TQM:一项持续变革的有效管理体系

3.定置管理:强化现场管理和谋求系统改善的科学管理方法

4.5S现场管理法:现场科学管理的基础工具

5.六西格玛:世界最先进的质量管理法

6.JIT生产方式:使生产有效进行的新型生产方式

7.QFD法:一种顾客驱动的先进质量管理应用技术

8.田口方法:质量管理利器、企业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工具

9.甘特图:最常用的项目控制管理的有效工具

10.OPT:改善生产管理技术的新方式

11.PDCA:循环有效控制管理过程和工作质量的工具

12.AUDIT法:保证产品质量的先进质量管理控制方法

13.大规模定制:21世纪最重要的、最具竞争优势的生产模式

什么叫遥感地学分析地学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遥感地学分析
遥感与地学各学科-——遥感应用之间的借口
一.遥感信息地学平价
1.遥感信息的属性:遥感信息的多源性(平台、波段、时间)
遥感信息的物理属性(空间、波普、时间分辨率)
2.遥感研究对象的地学属性:
空间分布
波普反射和辐射特性
时相变化
二.遥感信息地学评价标准
1.空间分辨率: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
表示法:(1)像元:单个像元所对应的地面面积的大小,单位:M
(2)线对数:影像1MM间隔内包含的线对数,单位:线对/mm
(3)瞬时视场:传感器的瞬时时域,单位:mrad
2.波普分辨率:遥感器所选用的波段数目、波段波长、波段宽度
3.时间分辨率:对同一地区遥感影像重复覆盖的频率
遥感地学综合分析方法
遥感信息地学分析涉及的问题
1.光谱信息是遥感的基础。地物的波普特征是复杂的。它受多种因素的控制,而且地物波普的特征本身也因时因地的变化着。
2.同一地物在影像上,由于它的地理区位不同,表现形式不一;而表现形式相同的,也未必是同一现象或地物。即,存在着“同物异谱、同谱异物”现象,是解译结果不是唯一的,具有不确定性。
3.对地物识别依赖它们的光谱(亮度、密度)形状、大小、纹理结构等影像特征。而且目前计算机图像处理主要还是依靠波普记录的色调或亮度信息,而对纹理识别较差,更缺乏机理的认识,因而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偶然性和片面性
4.地表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多种类型。有的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有些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增添了影像解译的难度
5.遥感所获得的信息并非是自然综合体的全部信息,而仅仅是自然综合体里能在二维平面上表现的那一部分信息。仅从遥感得到的瞬时二维图像所能提取、识别的信息无法满足各个学科的需要

二.遥感综合分析方法
1.遥感地学相关分析
充分认识地物之间以及地物与遥感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并借助这种相关性,在遥感图像上找寻目标是别的相关因子即间接解译标志,通过图像处理与分析,提取出这些相关因子,从而推断和识别目标本身
主导因素分析方法
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特点,是由自然和人为综合因素决定的。在多种因素中,又会有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在对遥感图像提取某个专题信息时,应当先找出它的主导因素。对于不同的目的,起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同一目的中,不等级的分类系统主导因素也可能不一.
土壤自动分类
一般认为自动和可靠的土壤识别技术不能完全基于遥感多光谱分板。这是因为植物覆盖、大气条件、传感器的稳定性以及太阳角度引起的数据噪声都直接影响到多光谱资料识别土壤的精度。另外,农田耕种活动的差别、地表地形起伏等也明显的改变着表土的光谱辐射通量,造成光谱分析法识别土壤的混乱。而光谱分析法也不能把地标性太这个相当重要的因子作为识别土壤的特征因子。
探求如何让在这些复杂多变的因素中选择关系最密切的特征因素作为遥感资料自动分类中的直接或间接指标
土壤是岩石的风化物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
应用传统的土壤分析法与现代遥感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便可以识别出各种成土因子(如植被、地表温度、湿度、水系和地形)以及土类的地面信息(如土地利用、质地光谱特征),在加上环境信息(如地区气候、地质历史等)。并且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区分出土类中的细小差别,识别出土壤的类型
把地形因子作为影响土壤的主导因素来考虑
根据数字地形数据计算出定量地形因素,往往是遥感自动识别土壤,建立遥感直接或间接标志的前提,也是地学领域从定性描述向定量化发展的关键。因而美国农业部提出了一个运用遥感资料的数字化地形数据所计算得到的栋梁地形因素来自动识别土壤类型的系统方法。

㈦ 地质分析方法

目前主要是通过以下四种地质分析方法来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时间和期次。

( 一) 根据圈闭形成的时期

圈闭是形成油气藏的前提,故其形成一定要早于或等于油气藏形成的时间。因此,可以根据圈闭形成的时间作为油气藏形成的可能最早时间。

圈闭可以是在储集层之上盖层沉积后不久形成 ( 如透镜状岩性圈闭) ; 也可以是在储集层被埋藏相当长的地质时期后经构造运动改造而成。它可以是某一地质时期某一幕构造运动形成的,也可以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内经多次改造而形成的。

莱复生 ( 1954) 拟定了确定圈闭形成相对时间顺序的示意剖面图 ( 图 7 -23) 。图中a - e 为地层时代符号,1 - 7 为圈闭号,1 是 a 上覆泥岩盖层沉积形成的尖灭型岩性圈闭;2 是造成 b - c 之间不整合的构造变动所形成的断层圈闭; 3 是 c 沉积后形成的不整合面下的不整合圈闭; 4 是其上盖层沉积后形成的透镜型岩性圈闭; 5 ~7 是背斜圈闭,都是在 e沉积后经褶皱而形成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图 7 -23 确定圈闭形成时间顺序的示意剖面图( 据 Levorsen,1954)|a—b 代表地层时代; 1 ~ 7 代表圈闭或油气藏

图 7 -24 哈西·迈萨乌德区上志留统烃源岩底埋藏历史及所形成的烃类随时间的变化( 据 Tissot,1975)

在上述圈闭中所形成的油气藏,其形成的时间不会早于相应的圈闭。

对于经长期发育、逐步扩大其容积的圈闭,可根据圈闭容积应大于或等于油气藏容积的原则,对比不同发展阶段圈闭容积和现存油气藏容积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的可能时间。

当油气藏被断层切割时,还可以利用断层与油气藏的相互关系,通过确定断层形成的时间,作为油气藏形成时间的最早或最晚时间的界限。

( 二) 根据烃源岩的主生烃期

在油气成因、运移等章节中业已指出,烃源岩达到主生烃期时才能大量生成油气,然后排出。油气藏形成的时间只能晚于主成烃期,而不可能更早。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烃源岩中有机质演化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确定主生烃期,并把这个时间作为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不同油气区的地质、地温梯度和地热历史有着巨大的差别。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埋藏到达主生烃期的时间相差甚远。短的只要 10 ~30Ma ( 如美国洛杉矶盆地的上第三系,我国东部盆地的下第三系) ,长的可能要 50 ~100Ma,甚至 300 ~ 400Ma。如阿尔及利亚的哈西·迈萨乌德区上志留统烃源岩,直到石炭纪埋深仅 1000m,还未达到主生油期; 二叠纪上升遭侵蚀,三叠纪重新开始强烈沉降,直到白垩纪末才埋深达 3700m。用数字模拟计算烃类形成数量与地质时代的关系 ( 图 7 -24) ,说明该烃源岩的主生油期从晚白垩世才开始,第三纪达到高峰。因此,该油气藏形成的时间最早不可能早于晚白垩世。自早志留世到晚白垩世,共经历了三亿多年。

( 三) 根据油气藏饱和压力

饱和压力又叫起泡点压力。当石油被天然气所饱和时,石油的密度最小、浮力大、黏度最小、流动性最强,因而运移聚集作用也最为活跃。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油藏,其地层压力应是饱和压力。油藏的饱和压力与油藏形成时的埋深有关,因此达到此埋深的地质时期,就是油气藏形成的时期。

根据饱和压力推算油气藏形成时的埋深,可按下式求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式中:H为油藏形成时的埋深(m);p为饱和压力(105Pa),10p为饱和压力的水柱高(m);ρw为水密度,设为1。

若油藏的饱和压力为300×105Pa,埋深为3000m,那么,这就是油藏形成时埋深为3000m时的地质时期,这就是油藏形成的时间。

根据饱和压力所确定的油气藏形成时间,似乎比上述方法更直接和准确些。但是,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基础上的。首先,要求油藏在饱和压力下形成;其次,在油藏形成后的漫长地质年代里,油气的成分和温度保持不变,否则将会改变其饱和压力,使计算产生误差;再次,还要求油气藏形成后其上覆地层不遭受侵蚀。上述条件对一般油藏来说,是不易完全具备的。因此,它也是一种概略的方法。

(四)根据圈闭容量

假设气藏形成时天然气充满圈闭容积,而在其后的整个地质时期内圈闭容积和温度保持不变,并维持在较低的压力下,同时气藏中的天然气也没有渗漏和散失;那么,气藏中气体的体积与压力之间的关系,需符合波义耳定律,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式中:p0、V0分别为气藏形成时的地层压力和气体体积;p1、V1分别为现时气藏的地层压力和气体体积。根据假设,则V0可以圈闭的容积表示之。又因H=10p0或p0=1/10H,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式中:p1、V1、V0都是可以测定或计算求得的参数,H可根据这些参数算出。确定出气藏形成时的埋深(H)后,就可按上述步骤确定气藏形成的地质时期。

但是,这种方法同样是建立在一系列难以完全满足的假设基础上,因而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程度,有时甚至是较大程度的误差。不过,在综合分析时仍不失参考价值。

地质分析法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根据地层发生区域性倾斜的时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时期等。

值得注意的是,地质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应用,最好是进行多种方法的综合对比和分析,这样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㈧ 遥感地学分析方法简介

遥感器能获取到的只是成像瞬间,成像地区地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二维(平面)的综合信息。这些信息中,只有一部分对地质解译有用。对地质解译有用、无用的信息相互联系又相互干扰。如上文所述地表坡残积物和植被与当地母岩有联系,可以据此来分析母岩性质;同时坡残积物和植被又掩盖基岩,干扰了对岩性信息的识别。因而所有解译(不仅仅指地质解译)都存在不确定性与多解性。为提高地质解译的质量,解译人员的地学知识与工作经验,正确遵从一些解译原则,合理地运用遥感地学分析的方法就是非常重要的了。

地质解译的原则:①从已知到未知,②先易后难,先从标志最清楚地段到较模糊地段,③先整体后局部,④先目视预解译到其他方法,④先从构造解译入手,⑤图像解译与野外调查相结合。

《遥感地学分析》(陈述彭,1990)一书,概括了遥感地学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遥感资料的相关分析法

在一定区域内各种景观要素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往往是一事物的存在反映其它事物的存在;一种现象可指示另一种现象的存在。地质解译时,可以根据地质规律的认识,用相关分析法进行解译。如第九章引用美国内华达州金场地区寻找多金属矿的例子。就是通过地质研究,确定该区矿化主要与内生作用的热液蚀变有关,而热液蚀变岩石又与未蚀变的岩石地物反射波谱不同,利用比值法等图像增强处理,来识别区域蚀变,从而用它来作为找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

(二)交叉分析法

遥感地学研究为了取长补短,常常需要多种技术方法交叉使用。如光学图像处理,目视解译,计算机数字图像增强等交叉进行。在建立区域典型的岩性-地层解译标志时,也需要预解译,野外验证,再解译,反复补充修改,使建立的解译标志更有代表性,用它来指导解译。在利用数字图像增强处理时,也是经过预处理,野外地物波谱测试分析,验证,再修改增强处理方案,从中选定最有效的处理方法。

(三)环境本底法

所谓本底,就是某种地学信息的区域正常特征或正常背景值。如区域地球化学中某种元素的背景值。如某种岩性(如花岗岩)的平均反射波谱值等等。这些通过归纳总结,实测,统计分析得来的正常特征和正常背景值就是正常值。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区分出异常来。有了地貌异常,色彩异常,波谱异常和某些成矿元素的异常,才能指导各种地质分析和研究。所以环境本底的建立非常重要,也要非常慎重。

(四)信息复合法

信息复合是指同一区域内遥感信息之间,或遥感与非遥感(如地质)信息之间的复合。复合时通过资料的空间配准与内容复合,产生一组新的空间信息或一组新的合成图像。目的是为了突出有用的地质信息,减免和抑制无用信息,改善图像质量,提高解译和研究的能力。详见第十一章。

(五)历史对比法

历史对比是利用遥感图像资料的时间信息,把不同时间的同一地区或同名地物,进行多时间的对比,作动态分析。如对黄河、长江口三角洲的发育特点的分析,对陕北黄土高原水土侵蚀的分析,对某城市的发展动态分析,对洪水灾害(如1992年对太湖地区洪水的SAR图像对比分析)等。从历史对比中归纳总结出其发展动态与规律,指导划规与治理工作。

(六)系列制图法

用它来表示研究地区的地学分析各种成果。这也是地质工作中非常常用的方法。如区域地质调查,区域成矿研究,地史古地理分析都常用的方法。系列制图有三个基本条件:①必须以同一遥感信息源为制图的基础,②有统一的制图规范与分类原则,③按一定逻辑顺序依次派生出各种专题图件来。如构造解译时,用增强处理的遥感图像,编制出同一地区的线性构造、环状构造等解译图件来。然后再派生出不同走向方法的线性构造图及线性构造等密度图,线性构造交(叉)点等密度图来。第十二章介绍的山西太原幅农业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系列图就是一个例子。

(七)地理信息系统

它是管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最近十年来遥感工作发展很快的一种技术方法。地理信息系统为地学遥感提供辅助信息,有助地质遥感数据分类和应用,提高地质分析的质量与速度。在第十三章作专门介绍。

(八)其它地质学分析方法

地质解译时还会用到地质学的一些基本分析方法。如根据交切关系来判定断裂、岩脉、矿脉的新老关系,用构造地质学知识来判明遥感图像上断裂的两盘相对运动等。在此不一一介绍。

阅读全文

与8地分析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封装方法 浏览:210
海钩的连接方法 浏览:129
除了整容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廋脸 浏览:398
魅族的系统铃声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43
电脑鼠标箭头颜色设置方法求回答 浏览:868
电化学方法酒精检测 浏览:291
5孔插座安装方法 浏览:594
如何掌握争取的学习方法 浏览:419
电脑qq飞车起步最快方法 浏览:197
解析网页的常用方法 浏览:293
5厘米卵巢囊肿治疗方法 浏览:526
钢板测厚仪使用方法 浏览:56
通管道工具使用方法 浏览:525
引流最好的解决方法 浏览:316
东阿阿胶使用方法 浏览:674
汽车长期熄火正确方法 浏览:688
数学背答案教学方法 浏览:609
怎么去除蟑螂最简单方法 浏览:915
手术床使用方法 浏览:161
有什么方法清洗手机屏幕 浏览: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