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训练长跑
中长跑的训练方法和要领:
1、把握项目的根本属性和特点,现在的中长跑比赛已不再是耐力而且是速度的较量,运动员都是在高速中跑完全程。这就需要我们在训练中把速度和耐力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高强度的训练,把培养队员保持速度的能力为训练的根本目的。
2、一阶段的训练应根据间歇训练和超负荷训练进行大运动量的耐力、速度训练。采用预计成绩和平均速度进行各种距离的训练。由短到长分段练习,从而准确的控制每一段落的速度,培养每一段落的速度感,建立阶段性的速度动力定型。例如,不等距离等间歇时间的练习方法。
㈡ 如何练习长跑
中长跑教学要素
一、 重视准备活动的安排
准备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体温,使血液循环系统功能得到增强,呼吸循环系统机能得到保证体育课基本部分练习中能量的需要和利用。另外,还使肌肉、肌腱和结缔组织的伸展性增大,关节的有效运动范围增加,减少运动损伤。
在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应以走或慢跑的运动为主,用各种体育游戏做准备活动时要结合走和慢跑的练习进行,以使体温逐渐升高。
二可在慢跑后做些徒手操交替进行。柔韧性练习的运动幅度应逐渐增加,应重点加强踝和趾关节的活动,加强小腿后群肌肉和跟腱等部位的活动。
三应考虑季节和气候、课时的长短等因素,一般应用20分钟左右,单节体育课的时间短,准备活动的时间不够,在进行基本部分的练习时,强度应逐渐提高。
二、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随着跑速的提高,氧气供应不足,就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并根据个人的跑速和心肺系统的机能情况采用不同的呼吸节奏,即四步一个呼吸周期、三步一个呼吸周期和两步一个呼吸周期等呼吸方法。
在学习正确的呼吸节奏时,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跑速,同时要求呼吸时的深度要适宜,即不能过浅,也不宜过深。
近年来,俄罗斯的一名教练找到了一种新式的中长跑呼吸方法,这种方法的基础是分段吸入空气,这样能充分地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延长氧气在体内的保持时间,同时,使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充分排出。
分段呼吸的方法是:一次吸气分成四次连续的吸气与一次正常的呼气构成一个呼吸周期,并使呼吸与步数相适应。第一步周期配合前两次吸气,第二步周期配合后两次吸气,第三步周期配合正常的呼气。这种呼吸方法可直接在跑的练习中运用,很快就能掌握。
三、 跑的技术教学重点
除改进和纠正学生不合理的身体姿势和跑的动作外,还应重点加强以下两方面的教学。
一在学习和改进跑的技术期间,要使学生掌握跑的经济性。跑的经济性是耐力项目中技术优劣的主要标志。跑的经济性通常表现出跑的动作自然而放松,身体各肌群之间和内脏器官与运动系统的配合协调。练习中可采用用力与放松相交替的练习方法,以及各种距离和速度的跑。练习中力求控制跑的动作,提高跑的控制能力,在获得良好的动力定型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跑的距离和速度。
二根据学生身体形态特点,选择合理的步长和步频。国外有人对在跑速一定的条件下步频与耗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人在以自由步频跑动中,其耗氧量最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将他们分成为不同的组,在其超步幅与低步幅的对比中灵活地指导他们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跑法,也可选出跑得较好的学生领跑,避免学生盲目地跟随和模仿别人的跑法。
四、 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为了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天气较冷或场地较硬时,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重视膝、踝、趾各关节和小腿、脚部的活动。另外,对脚部柔韧性和灵活性较差的同学,应加强局部练习。
二中长跑课应要求应学生穿底部较柔软、稍厚些的胶鞋,鞋根合脚。
三由于跑动中足部落地与地面接触时所用的力很大,地面的反作用力直接作用于脚部和小腿的各关节和肌肉群,而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较薄弱,容易引起局部疲劳和损伤。初学者开始练习时的跑速不宜过快,跑的距离要适宜,脚的着地动作要尽可能柔和放松,并要适当加强这些部位的力量练习。
四应根据脚的结构特点,分别提出练习的要求。一般可分为平足、正常足和高弓形足三种,其中平足弹性较差,脚着地缓冲性不好,易引起疲劳。另外,有的学生是八字脚,由于脚着地的地方向与跑进方向出现偏差,也易引起损伤。
㈢ 长跑训练方法有哪些
长跑训练方法有:速度训练,速度耐力训练,力量耐力训练,意志力的培养.
一、速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1.速度训练,训练内容:200M跑20个,150M跑15个,100M跑10个,强度要求90%以上,间歇时间为以自然走动速度,走回到起跑点。
2.长跑的速度训练,以400M跑50个为单位,每周递减5个,间歇时间为1分钟,每个400M要求固定时间,停表时间上下可差1秒,不在此时间的无效,每跑完一个,做好详细的记录。
二、速度耐力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1.每次跑1500M,跑6个,段落间息可以安排100M慢走,强度要求达到85-90%。间歇以脉搏恢复到120时,进行下一段落训练。
2.以间歇跑为主,具体安排如800M,跑6个,强度要求在80%,休息间歇应与跑的时间一样长。
三、力量耐力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1.发展力量耐力训练,常采用中等负荷重量,如最大重量的60%,要求重复次数多或持续时间长。中等负荷可使运动神经细胞不易疲劳,工作的持续时间延长。
2.选用以克服本身身体重量为阻力而发展专门力量的几种练习。如多级跳、单脚跳、跨步跳等跳跃练习,也可以利用杠铃做全蹲、半蹲、弓箭步跳等的负重练习。
四、意志力的培养的方法与手段;
1.培养运动员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培养运动员的顽强作风;当运动员身体欠佳时,不随意终止训练等等,要求运动员做好每天详细的训练日记,制定每周的训练目标,防止伤病。
㈣ 怎么练习长跑啊
中长跑的训练应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身体素质:一般耐力——坚持长时间跑的能力;速度耐力——长时间保持高速度的能力。
发展一般耐力的方法就是采用较长距离的匀速跑、变速跑、越野跑等。发展速度耐力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间歇跑。怎么样练习间歇跑呢?
间歇跑的方法很重要,特别是400米、800米的作用较好。
第一,有节奏的交替,有相对的间歇。此方法虽可使运动员身体得到一定的恢复,但不能完全恢复。
第二,训练强度不同。有与比赛速度相同的,也有大于或小于比赛速度的。
第三,运动量大。世界优秀运动员一次训练课中,跑同一段落可达20-40次。
间歇跑间歇训练的休息时间短,体力不能充分恢复,而且间歇时间相同,也不允许完全恢复。例如:6×200米27秒,每个之间慢跑200米,当脉搏恢复到120-130次/分就开始下一次练习。
间歇中的主要手段是:有氧-无氧混合训练。
间歇训练的内容包括:A距离、B强度、C重复的次数、D间歇的时间与内容。
A距离:要短于比赛距离。如800米运动员可进行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训练,当然也有长距离的间歇跑,可达3000米。传统方法的范围在100-400米之间。
B强度:可根据任务(如发展一般耐力或专项耐力)而定。如:800米成绩为2分的运动员,可选择下列安排:4×200米,30秒+200米慢跑;4×200米,25秒+200米慢跑;4×200米,35秒+200米慢跑。
在传统的间歇训练法中,强度要逐步提高。
C重复次数:通常一次课中,间歇跑训练的问题不宜过多地超过专项距离的长度。
D间歇的时间与内容:间歇时间取决于运动员的水平。高水平运动员的间歇时间要准确。间歇时间可以用时间或脉搏来控制。各个不同专项的不同段落间歇跑的间歇时间。
㈤ 如何进行长跑训练
一、持续跑训练法
持续跑训练是指低于比赛速度,长于比赛距离的一种跑法。持续跑已被公认是发展心脏体积和增加心脏容量的一种训练法,其作用是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改善循环系统的机能,而且还可以提高无氧能力。
采用持续跑训练时,教练员必须掌握跑的速度和时间这两个要素,应注意这样的关系,即:跑速越快,距离应越短。特别要提醒的是,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能力选择正确的跑速,运动员从开始到结束都要匀速跑,必须善于合理分配体力,如果最后阶段降低了速度就不可能达到此种训练方法的基本目的。
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心率控制这种训练方法:高于30分钟的持续跑训练,心率应该保持130-160次/分,少于30分钟的持续跑训练效果不明显。而心率每分钟在180次的持续跑也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除心率外,血乳酸的恢复水平以及尿测定等生化手段也都能控制持续跑,但生化手段必须要有特殊的设备,对教练员来说不太适合。
持续跑训练由于速度和距离不同可分为几种类型。
1、跑持续跑
一般持续1-3小时,跑时心率以130-150次/分为标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发展必要的耐力,还可以作为大强度训练和紧张比赛后恢复手段。
2、速持续跑
一般持续1-2小时,跑时心率应控制在155-165次/分,这种方法是发展有氧能力的基础练习。
3、快速持续跑
一般持续时间为30分钟-1小时,跑时心率应掌握在165-170次/分为好。这种练习不但能发展肌体能力,并对提高有氧、无氧过程的能量供给能力有很大帮助。快速持续跑以及不足30分钟的持续跑,可以提高有氧、无氧过程中的能量供给能力,因此为中跑选手较多地采用。
持续跑时的心率一般以跑出后5分钟为基准,练习时应按既定心率要求进行,不可随意提高心率指标。
持续跑的好处:由于长时间的中等速度跑,身体的有氧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过度训练的危险性极小如何进行中长跑训练如何进行中长跑训练。中等持续跑是比其他跑法都经济的跑法对学习体力分配和肌肉放松有很大的帮助。
持续跑的不足:从中跑的角度看,不能用比赛那样的强度训练,因而不能给予运动员腿部肌群大强度的刺激。持续跑训练一般用来作为其他训练方法和各种项目的基础训练,安排在全年训练计划的最初阶段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
二、变速训练法(速度游戏)
又称:“法特莱客”训练法,最早由瑞典人采用。“法特莱客”训练在于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即在乡村的山地、湖边、沙滩、树林、草地上进行练习。教练员根据训练的分期、运动员的专项以及自然环境的具体条件,安排训练课的内容。由于场地松软、环境幽静、空气清新,一般训练课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所以“法特莱客”训练法曾经风靡一时。
“法特莱客”训练法内容大致是:
1、准备活动10-15分钟轻松慢跑。接着进行20-30分钟左右自由放松的较快速度跑,途中还可以根据训练场地的'实际地形进行50-100米不等距离的上坡加速跑或下坡冲刺跑8-10次,并可随意穿插跳跃练习。
2、然后做5分钟左右慢跑调整,再进行30秒-1分钟的快速冲刺如何进行中长跑训练文章如何进行中长跑训练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wk-78500001310378.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3、最后以慢跑结束训练。
在进行“法特莱客”训练时,各种快、慢跑的距离,穿插跳跃的次数,以及间歇的时间和经过的地段等,都由运动员自己来决定,由于训练场地和周围环境都是很美丽的自然环境,即使训练课运动量较大,运动员也能象游戏一样轻松愉快地完成。
“法特莱客”训练的好处:对运动员心理训练有良好的作用。在提高运动员身体能力的同时也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使肌体承受较大的运动量。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松软的场地条件,对运动员下肢肌肉及踝关节有良好的刺激,是强化各种训练的极好手段。
“法特莱客”训练不足:它不能很好地培养运动员的速度感觉,特别是中跑运动员的绝对速度。由于训练场地辽阔,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接触少。完全由运动员的自我感觉来调整训练内容,因此难以正确地执行训练计划。
三、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是指:接近或稍低与比赛速度的快跑与走和慢跑为恢复手段,两者交替进行的训练。要注意以下三点:
1、在进行正式间歇训练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心率达到每分钟120次左右。
2、进行100米、150米或200米间歇跑训练时,练习中的心率应达到每分钟170-180次,但进行较长段落如1000米间歇时,快速跑结束时心率每分钟可达185次左右。
3、进行步行或者放松跑调整时,要使每分钟心率下降至120-140次以后再进行快跑,这期间的间歇时间不要超过60-120秒。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间歇时间要相应缩短,传统的间歇训练快跑段都是采用短距离段落,所以同样可以改变其结构,采用较长段落的快速跑段,但间歇时间可适当增加。
间歇训练的好处:能培养运动员特殊的耐力和速度能力。可在短期内使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在离比赛只有很短时间的情况下,采用间歇训练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间歇训练的不足:间歇训练不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已获得的竞技状态,既获得快,消失也快如何进行中长跑训练户外活动。较长时间内反复进行间歇训练,会使运动员神经疲劳,不能提高选手训练中的兴奋性。
四、模拟比赛训练法
以上三种训练方法,都没有达到比赛所要求的最大能力,要使运动员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可以采用模拟比赛的训练方法。具体的范例是800米跑1分50秒的运动员,第一个400米用55秒,相当比赛的速度跑,然后间歇20秒,接着以26秒跑200米,再间歇10秒,最后200米用28秒跑完,这样全部跑的时间是1分49秒,包括间歇时间是2分19秒。
这种训练法的基本要求是:
1、间歇时间应极短,每分钟心率大致下降15次
2、一次跑的距离不能太长。
3、最初跑的距离相当于比赛距离的一半。
4、全部快跑段的训练时间与本人专项是好成绩近似。
这种练习手段与全力跑的间歇训练近似,必须慎重采用,只有进行特别的训练是才采用这种训练方法,所以在竞赛期,赛季和重要的比赛前才采用。训练计划中如果频繁地采用这种方法,必将给运动员带来不良影响。
㈥ 长跑如何训练
中长跑的训练应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身体素质:一般耐力——坚持长时间跑的能力;速度耐力——长时间保持高速度的能力。
发展一般耐力的方法就是采用较长距离的匀速跑、变速跑、越野跑等。发展速度耐力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间歇跑。怎么样练习间歇跑呢?
间歇跑的方法很重要,特别是400米、800米的作用较好。
第一,有节奏的交替,有相对的间歇。此方法虽可使运动员身体得到一定的恢复,但不能完全恢复。
第二,训练强度不同。有与比赛速度相同的,也有大于或小于比赛速度的。
第三,运动量大。世界优秀运动员一次训练课中,跑同一段落可达20-40次。
间歇跑间歇训练的休息时间短,体力不能充分恢复,而且间歇时间相同,也不允许完全恢复。例如:6×200米27秒,每个之间慢跑200米,当脉搏恢复到120-130次/分就开始下一次练习。
间歇中的主要手段是:有氧-无氧混合训练。
间歇训练的内容包括:A距离、B强度、C重复的次数、D间歇的时间与内容。
A距离:要短于比赛距离。如800米运动员可进行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训练,当然也有长距离的间歇跑,可达3000米。传统方法的范围在100-400米之间。
B强度:可根据任务(如发展一般耐力或专项耐力)而定。如:800米成绩为2分的运动员,可选择下列安排:4×200米,30秒+200米慢跑;4×200米,25秒+200米慢跑;4×200米,35秒+200米慢跑。
在传统的间歇训练法中,强度要逐步提高。
C重复次数:通常一次课中,间歇跑训练的问题不宜过多地超过专项距离的长度。
D间歇的时间与内容:间歇时间取决于运动员的水平。高水平运动员的间歇时间要准确。间歇时间可以用时间或脉搏来控制。各个不同专项的不同段落间歇跑的间歇时间。
㈦ 1000米中长跑如何从3分20跑进3分钟
其实你一千米的跑三分二十秒已经满分了。若想跑进三分钟,你按我的方法试试看,应该可以的。
1000米跑考试技巧:
一是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这点非常重要!也是大部分考生最容易忽视的。
二是避免起跑后猛冲,全程保持匀速跑,最后一百米左右全力冲刺就可以了。
三是注意呼吸的节奏,做到有节奏的深呼吸。
重点说说比赛前的准备活动和比赛过程中注意事项吧。比赛的时候做好准备活动非常非常重要,但是往往大部分考生最忽略这一点。
这样做准备活动:
比赛前三十分钟开始,先慢跑1000-1500米;
然后做几节徒手操,压压腿,活动一下各关节;
再做3-5个30-50米加速跑;
这时候应该感觉整个身体已经出汗了,记住这会儿要注意保暖,先别脱衣服,
然后临比赛前五分钟坐下休息;
上跑道后,原地跳几下,做几次深呼吸。
比赛过程中尽量全程保持匀速就可以了,切忌一开始猛冲。最后大约一百米全力冲刺,跑的过程中注意呼吸节奏,每跑两步或三步一呼气,每跑两步或三步一吸气,尽量做深呼吸。
再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考试前不要喝任何饮料、吃巧克力啥的,一点没用,而且喝到嘴里,跑完后,嘴里粘粘的,非常难受。
满意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