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家庭认知训练方法大全

家庭认知训练方法大全

发布时间:2022-09-04 20:07:01

1. 认知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分析信息,汲取信息,存储信息的能力,也就是人们对事物是怎么构成的,事物本身的性能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发展方向以及本来的规律的把握能力,是人们完成基本活动重要的条件。那小孩认知能力训练方法有哪些?
1、可以让小孩在日常生活中认清自己的性别,比如告诉男孩,你是男的,爸爸也是男的,告诉孩子长头发的是女的,妈妈也是女的。然后让小孩自己说出自己的性别,爸爸妈妈的性别,慢慢的再让小孩认识别人的性别。
2、在游戏中按顺序让小孩理解数的含义,锻炼和发展小孩抽象的思维能力,让小孩建立对数字的概念,培养逻辑能力。数数是要反复练习的,小孩容易忘记,可以让小孩数汽车,数自己的手指头,数桌子上的碗筷,充分带动小孩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器官。
3、当孩子成功认识数字之后,训练小孩按数拿取,比如让小孩拿一个,拿两个,反复的练习,还要让小孩比较以下哪个大哪个小。
4、从认识事物到怕生是小孩认知能力在不断地变化,说明小孩的感知和记忆能力在不断的发展。对熟人和陌生人能加以区分,所产生的不同反应。父母应多带小孩外出活动,让小孩在不断地和人们的交往中,增加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

2. 训练认知的十种方法是什么

1、颜色视觉训练

黄—红—绿—蓝—紫—橙,混合色一定要给予明确命名。正确认识颜色的指标有三个:配对—指认—命名。

2、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训练

先训练认识客体的个别部分,然后训练认识客体的整体部分,最后训练既认识客体的个别部分又认识客体的整体。

3、色、形两维的感知训练

先训练形状抽象,然后训练颜色抽象,最后训练同一抽象。

4、形状和知觉训练

先训练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然后训练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三角形,把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形,接着训练认识椭圆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圆柱形,再训练把长方形纸片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纸片折成三角形,最后训练对字的认识。

5、大小知觉训练

先训练判断圆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的大小,再训练判断椭圆形、菱形、五角形。让孩子多寻找规律图形题锻炼。

6、方位和知觉训练

先训练辨别上下,再训练辨别前后,最后训练辨别自己身体部位的左右。

7、记忆训练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5~9个项目,为了夸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可采用组块的方法,即将小的记忆单位组合为大的记忆单位(如将单个的汉字变成双字的词来记,记忆的容量便扩大了一倍)。

然后把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转入长时记忆系统。训练要把熟识的内容和生疏的内容混在一起,并且要重复(每次训练开始都要把先前的内容重温一遍),直到转入长时记忆系统。卡片(事物)记忆训练和生活事件记忆训练都是一样。

8、生活记忆训练

先训练前几天的事,接着训练前几个星期的事,再训练前几个月的事,最后训练一年前的事。

9、思维拓展训练

首先训练直觉行动思维,接着训练具体形象思维,最后训练抽象概念思维。思维训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理解、分类等。很多训练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思维是联系在一起的,训练时要按部就班进行。

认知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具体的、客观的内容,可以分解成动词、名词、形容词、状语、定语,这是听懂指令、执行指令、对付日常生活的必需。

第二层次是逻辑思维能力,最主要的是因果关系,“今天为什么不能出去玩了?因为今天天气不好。”

第三层次是情感方面的,从易到难,是高兴、生气、难过、伤心、恼怒、后悔、尴尬、害羞...

3. 适合孩子家庭感统训练方法都有哪些

随着人们对儿童教育的不断探索,感统训练的概念也被大家所熟知,所谓感统其实就是指人们的感觉统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家庭感统训练的相关资料吧。

家庭感统训练方法一视觉统合的训练

1、视觉集中训练

(1)双手抱住孩子的头,亲切的叫孩子的名字,并深情的看孩子让孩子做出反应。(此项目训练1-3分钟)

(2)准备孩子喜欢的食物或玩具,培训者和孩子相对而坐。孩子会东张西望,这时候培训者可以拿出准备好的食物或玩具,放到孩子的眼前,吸引孩子的目光,然后让孩子的视线随着食物或玩具移到目前应该让孩子完成的任务上。

(3)可以给予孩子观看彩色的万花筒。(此项目可训练3-5分钟)

2、视觉追踪训练

(1)可以让孩子在运动中踢球,在这过程中还可以让孩子学会按住滚动的球。(此项目可训练5-8分钟)

(2)可让孩子用球扔向另一正在滚动的球。(此项目训练3-5分钟)

(3)准备好一间无伤害的房间,一只手电筒。把窗关上,使屋内黑暗,培训者和孩子同在房间内,培训者打开电筒的开关,照向墙壁,然后叫孩子去抓墙上的光。(此项目训练3-5分钟)

(4)视动训练。(此项目训练5-10分钟)

家庭感统训练

家庭感统训练

家庭感统训练方法二听觉统合训练

1、找寻声音。(3-5分钟)

2、模仿自然界的声音。(7-8分钟)

3、听动训练。(5-10分钟)

4、辨别声音。(5-10分钟)

家庭感统训练方法三触觉训练

1、通过不同的刷子、不同布质的毛巾,给予孩子适当的刺激,可于洗澡时进行。

2、让孩子触摸不同的物件,让其辨别物件的大小、形状和质地等。

3、三温暖治疗。让孩子辨别不同的水温。

4、让孩子光着脚在地板上来回跑。

5、玩泥沙。

6、玩橡皮泥。

7、三文治疗法。在床上铺一层垫子,让孩子睡在上面,然后在孩子身上盖上被子并用身躯轻轻压在孩子身上(可训练10分钟)

8、抓痒游戏。可适当通过音乐减轻孩子的紧张程度。

9、冰袋游戏。也可转换成热水和冷水。如果孩子抵抗较多,可让孩子自己进行。

10、梳头游戏。可用羽毛、毛巾等代替。

11、吹风机游戏。可先让孩子穿较薄的衣服先吹,再到吹身躯。注意孩子通常在脸部和头颈部肌肉会有较强烈的反应,不要勉强吹脸和头颈。

12、可让孩子在泳池里自行游动。

13、滚滚圈游戏。用三个游泳圈或轮胎,替代滚筒,让孩子在里面滚动,注意安全。(此项训练5-10分钟)

家庭感统训练方法四平衡感觉训练

1、荡秋千。

2、攀爬不平稳平面。

3、滑车训练。(此项可训练5-10分钟)

4、倒立走。此项对上肢大肌肉的训练也相当有帮助。(此项训练5-15分钟)

5、下蹲走。也可训练本体感觉。(此项训练5-10分钟)

6、摇篮游戏。

7、走花坛。(此项训练5-10分钟)

8、单脚站立。(此项训练5分钟)

9、单脚跳。(此项训练5-10分钟)

家庭感统训练方法五本体感觉训练

1、沿直线行走。可适当增加难度,如让孩子端水。(此项训练5-10分钟)

2、攀爬。

3、跳圈游戏。在地上排列两列圆圈若干个,距离左右上下10CM,让孩子双脚跨在不同圆圈上往前跳,可增加圆圈的个数和距离。也可训练平衡感觉。(此项训练5-10分钟)

4、蹲下起立。也可训练下肢大肌肉。(此项训练5-10分钟)

5、翻跟斗。(此项训练5-10分钟)

家庭感统训练

家庭感统训练

6、趴地推球。可先从50-100次开始,然后逐渐增加次数。

7、跳绳训练。(此项训练5-10分钟)

8、骑带有平衡轮的自行车训练。也可训练平衡感觉。(此项训练10-20分钟)

9、上下楼梯训练。也可训练下肢大肌肉。

10、跨障碍物。可逐渐增加难度。(训练10-15分钟)

11、脚步垫训练。可利用脚步垫设计不同的项目,以达到训练孩子的目的。如可以让孩子按脚步垫的路径跳或者行走。

12、跳台阶训练。孩子手背后,一个一个台阶上下来回跳。(此项可训练5-10分钟)

13、青蛙跳训练。

14、追跑训练。让孩子绕着家具跑,或是追着球跑。(此项可训练10分钟)

15、梯子游戏。

①将梯子架在两个平台(高约10-20CM)中间,孩子梯子上行走。也可训练平衡感觉。(此项可训练10分钟)

②让孩子由梯子的间隔中,踏行前进。

4. 认知障碍的训练方法

认知障碍的训练方法

认知障碍的训练方法,认知障碍是精神心理科疾病,因为大脑皮层发生异变而出现对图形,语言等各方面的认知感觉问题。这个病并不少见,如果发现得早就能得到有效控制。下面和大家分享认知障碍的训练方法。

认知障碍的训练方法1

总体原则

认知功能训练遵循个体化和标准化相结合、独立训练与群体训练相结合、传统医疗和现代医疗相结合、家庭和社会相结合、专业医疗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训练与评定相结合的原则。建议每周实施5~6次,每次1h,强调以患者为主体,时间和强度遵循个体化原则。

认知功能评估包括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范围和程度、患者自身情况及家庭和周边可及的医疗和社会资源。

记忆力训练

1、陪患者一起看老照片、回忆往事、鼓励讲述自己的故事等方式,帮助患者维持远期记忆;

2、引导患者将图片、词组或者实物进行归类和回忆,提高患者逻辑推理能力;

3、采取记数字、询问日期、重述电话号码、回忆之前出示的钢笔、眼镜、钥匙等物品名称等方法,以提高患者瞬间记忆能力;

4、通过出示数种日常用品如钢笔、眼镜、钥匙等,5min后让患者回忆之前所出示的物品名称,或引导患者记忆一段信息,按一定间隔复述信息,反复进行并逐渐延长间隔时间,训练其延迟记忆能力。

定向力训练

将强定向力训练融入日常生活中,选择患者与之有感情的、感兴趣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常识性记忆进行训练和强化,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言交流能力训练

提倡以患者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交谈和互动,帮助其维持口语和交流能力,在过程中注重鼓励与表扬,遵循从易到难原则。

1、可利用图卡命名和看图说话等方式锻炼表达能力;

2、通过抄写听写、看图写字、写日记等锻炼书写能力;

3、通过朗读和歌唱激活患者大脑相应功能

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训练

1、参考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结合生活技能相关的条目进行针对性训练,如穿衣、如厕、洗浴、识别钱币、接打电话、开关电视,也可以训练更复杂的项目,如使用洗衣机、银行取钱;

2、如患者在训练中出现错误,用鼓励的方式正确示教,避免责备,不强迫患者选择和回忆

认知障碍的训练方法2

引起认知障碍的原因

认知障碍是脑卒中、脑外伤以及各类痴呆患者常见的神经心理学症状。在脑损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认知功能损害是阻碍患者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与提高的重要因素。

认知功能障碍引起的问题

定向力:不能明确分辨时间、地点及周围环境。

记忆力:不能回忆或记住发生的事件,记忆缺损。

注意力和计算力:不能持续注意和准确计算

语言能力:找词困难、不能表达情感、不能听懂他人语言

躯体构图障碍:不能辨别躯体结构和躯体各部位的关系

执行能力:不能执行与活动有关的目标及组织解决问题的办法

图形、背景分辨困难

认知训练方法

认知康复训练对减轻症状及延缓症状的进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认知训练方法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计算力训练,以及知觉障碍的训练等。

认知训练是针对每位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配合计算机认知训练系统,利用动画设计配合游戏增强了训练的兴趣性及可参与性,让每位患者在游戏中高级脑功能得到不断的改善。

认知障碍的训练方法3

认知障碍早期有哪些表现

1、记忆力减退

认知障碍早期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记忆力减退,这种表现出现的几率是很高的,大概百分之80左右的患者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在患病之后患者会经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情,家人嘱咐患者做的事情也会经常忘记。但是患者对于过去所发生的事记得非常清晰,并且常常会反复的向他人讲述。

2、语言障碍

认知障碍早期的时候还会有语言方面的障碍表现。患者可能会忘记一些词语的发音,并且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会把一些毫无关联的词结合到一起使用,说话是很难让别人听懂的。此外部分认知障碍的患者在早期的时候是比较沉默寡言的,不太愿意和别人交流。

3、情绪变化异常

日常生活当中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当异常情绪出现时正常人都是可以很好的进行克制的,但是认知障碍早期的患者是很难控制异常情绪的,可能会在几分钟之内经历大哭,发怒和喜悦等情绪。这种异常情绪的变换对神经刺激是比较大的,所以建议积极处理。

5. 感统训练家庭方法

简单的家庭感统训练法(一)

1、准备一个宽10公分,长2米左右的木板。让小孩在上面走平衡木,锻炼小孩的胆量和平衡能力。也可在室外,让孩子走马路沿、花池沿。

2、给小孩买一个羊角球让他在家中蹦。如果他蹦烦了,没有新鲜感,可以和他玩捉迷藏的游戏,让他蹦着去找你、去捉你。

3、让小孩平躺在垫子上,胳膊伸直,在垫子上滚,每天每次滚5分钟为宜。这个方法可以提高小孩的注意力。

4、让小孩扒在地上,头抬起来,双手抱一个球,向墙上推球,再双手接球。我每天让孩子做100个。距离墙的距离自己掌握。

简单的家庭感统训练法(二)



刷子脱敏

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

训练要求: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孩子习惯这种触觉刺激。



转椅游戏

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在一旁旋转椅子,速度逐渐加快。难度设置:A开始时为避免孩子紧张,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B孩子习惯后要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靠身体控制重心,并闭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带将其双眼蒙住。



照镜子游戏

训练目的:训练空间方位知觉。

训练要求: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动作以点头,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B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



鞋子走路

训练目的:促进身体两侧协调及计画动作的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将两手穿在鞋子里,沿着一定的路线或脚印前进或向侧边行走。

简单的家庭感统训练法(三)



视觉的训练

孤独症儿童注意力短暂,特别是目光对视有困难,追视能力弱等,我们在训练中进行:

(1)看固定物品,如玩具、图片、实物等。

(2)看移动物品,如滚动的球、飞行中的彩蝶、移动的灯光等。

(3)看复杂图案,从图中寻找指定物,从图中找相同与不同之处等。

(4)目光对视,双手挟着孩子的头,亲切地叫他的名字,深情地看他,拿出他喜欢的物品给他看时,马上拿开物品改为目光追着孩子看等。



听觉的训练

(1)听喜欢的歌,声音。

(2)听简单的声音。

(3)听简单的指令。

(4)听、找移动的声源。

(5)模仿声音,如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小动物叫声等。



味觉的训练

采用味觉瓶,让学生品尝各种味道。

(1)辨别单纯味道,如酸、甜、苦、辣、咸的调味品。

(2)辨别两种以上味道。品尝锅巴、鱼片、炒菜、拌菜等。



嗅觉的训练

孤独症儿童对嗅觉常常反应比较迟钝,我们在训练中,用嗅觉瓶来练习,如嗅一嗅香油、酱油、醋和酒等。当烹煮鱼、肉时,也提示他们嗅一嗅什么味道等等。



触觉的训练

利用身体和手与外界物体的接触,使儿童去感觉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变化。

(1)手的触摸,分辨物体的大小、多少、形状、软硬、干湿、轻重、粗糙与光滑等。

(2)肢体的接触,通过对人体的抓、拍、 打、掐、捏、挤、压、刷、绑及按摩等方法,使孤独症儿童在身体接触中体会痛,痒和舒服等感觉。



口部活动的训练

口部活动的训练是语言训练的一部分,使没有语言的孤独症儿童学会发音、说话。我校由曹静老师为主编,创编了语言训练操,对儿童的口部训练有明显的帮助,并深受家长、老师和孩子们的欢迎。语言训练操共分五个部分:

(1)口部运动,有噘起嘴、咧开嘴、鼓起腮和咂咂唇四节。

(2)舌部运动,有伸收舌、舔嘴唇、舔嘴角、弹响舌、舔绕唇和顶两腮六节。

(3)下颌运动有四节,张口闭口、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和上下扣齿。

(4)发音儿歌,根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写了一首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等。

(5)口部按摩有六节,抹口轮、捏下颜、擦下巴、弹颧腮、揉面颊和轻拍面部。

在口部训练时,除了语言训练操外,我们还常常带孩子们一起吹泡泡、吹蜡烛、吹毛毛、吹飘带、用吸管喝水、伸舌舔口边的糖汁等方法。

6. 家庭感统训练的几个方法

链接:

提取码:37us

这里有免费的名师感统训练课程希望能帮助到您

感觉统合训练(SensoryIntegration,简称SI)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7. 在家如何提高孩子认知能力

在家想要提高孩子认知能力,可以买一些小花片,让孩子学习认识图真,认识实物,这样都是一种启蒙的教育方式

8. 幼儿感应系统失调家庭训练方法

根据孩子所患感统失调的类型,也就是视知觉失调、听知觉失调、前庭系统失调、触觉系统失调和本体系统失调,都有相应的训练方法。而在家庭中可以进行的感统训练方法其实也有很多,适用于不同孩子、不同年龄和不同情形。在这里我们列举几个比较简单方便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如果孩子的年龄还比较小,处于婴幼儿时期,那么爬行就是这个时期非常好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一般来说,在床上或者在干净的地毯上,由家长们在一旁看护和做一定的引导,让孩子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爬行,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本体系统,还可以刺激孩子的前庭觉和触觉

2、此外,家长的按摩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感统训练方法。按摩有很多方式,可以用不同温度的水,可以用不同粗糙程度的布,同时对孩子的不同部位进行按摩,可以让孩子的不同部位对外界的多种刺激进行感受,从而刺激孩子的触觉系统,锻炼孩子的触觉系统和本体系统

3、家长们也可以买一些色彩多样的图册,图册中可以包含有各种各样不同种类的图片,让孩子边看边记,然后进行看图识物游戏,这样锻炼孩子的视觉系统和记忆系统。也可以让孩子根据不同的图片进行充分想象,自己组织语言,创造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4、抛接球游戏或者拍打充气的气球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感统训练。让孩子的身体进行一定的移动,并根据外界的信息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追踪能力和及时反应能力,发展孩子的前庭觉系统和本体系统

5、家长们也可以抱着孩子做温柔一点的旋转、跳跃、摇摆运动,或者让孩子自己进行一些跳绳、骑自行车、滑滑梯或者蹦床之类的运动,让孩子体会到身体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刺激并锻炼孩子的前庭觉系统

9. 家庭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是什么

(一)触觉刺激的训练

触觉在人类感觉系统机能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保证其他感官发挥功能的基础,也是人类具备的一种特殊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能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我们在这个环境中所处的地位。如果触觉神经和外界协调不好,就会影响大脑对外界的认识和应变,也就是所谓的触觉敏感与迟钝。

触觉刺激训练就是通过加强孩子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修正大脑的处理能力,刺激身体的触觉神经,从而建立起协调良好的关系,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用软毛刷、干毛巾或丝绸等柔软的绸布,轻擦孩子的背部、腕部、颜面部、手、脚等部位的皮肤。手背及前腕部是触觉防卫最小的部位,这些部位与正常的环境相互作用接触最多。而身体的腹侧部、足部对刺激敏感,触觉防卫大。对于这些部位的摩擦,最好用使孩子感到舒适的方式进行。另外,还可以让孩子进行皮肤刺激的游戏,如戏水游戏、泥土游戏、梳头游戏,毛巾卷蛋游戏、草坪上赤足走等游戏。

在家庭中进行触觉刺激的训练,每次训练的时间超过30分钟。这是因为,触觉刺激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的时间一般在30分钟以上,而且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孩子的耐受程度来进行。柔软绸布法

训练目的:用绸布擦孩子的背部、腕部、颜面部、手、脚等部位的皮肤,来进行触觉的强化。

具体方法:用干毛巾或丝绸等柔软的绸布擦孩子的手臂、足部、胸部和背部。对反应敏感的孩子不要太用力,以帮助其慢慢适应;对反应迟钝的孩子用力可梢大些,以活化接收神经。为了让孩子放松、不紧张,可以边做边讲故事或唱歌,营造轻松快乐的气氛。

也可以用扇子、羽毛、电动按摩器等物品进行。

非常提示:为避免损伤孩子的皮肤,一是用的绸布要柔软、清洁;二是手法要轻,用力要均匀;三是可以在孩子身上涂少量爽身粉。

梳头法

训练目的:对孩子进行触觉刺激的训练。梳头法适合于触觉敏感的孩子,这种方法具有觉醒的调节功能,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强化很有帮助。

具体方法:用梳子刺激孩子的头皮,并且进行顺其自然的梳头训练,指导孩子顺应身体的动作。首先用右手从右至左往后梳25下;再用左手从左至右往后梳25下;再用同样的方法从前往后、从后向前各梳25下,一次总共梳100下。这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有好处。家长也可以示范一次后,让孩子自己梳,这样对孩子精细运动的发展很有帮助。

非常提示:一是在梳头游戏中,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敏感部位,以便采、取相应的方式对其敏感部位进行摩擦训练;二是应选用木梳,这样可以避免静电反应对孩子的损害;三是用力不要过大,以免损伤孩子的头皮。

泥土游戏

训练目的:运用玩沙、玩泥土的游戏,对孩子进行触觉刺激的训练,以加强脑干前庭网膜的过滤及选择的觉醒能力,对触觉过于敏感或迟钝的孩子的情绪稳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具体方法:将泥土或沙土放在大盆子里或人型塑胶布上,让孩子用泥土捏泥球、捏小鸡、小狗、小房子等各种东西;或让孩子在沙土中尽情游戏。可以增加泥土或沙土的数量,使孩子的全身都可以接触到泥土或沙土。也可以利用纸、树叶、涂料、豆等物品,强化孩子的触觉识别力,以促进其感觉的发展。

非常提示:最好的办法是带孩子到户外,让孩子在沙地、泥浆、草地、、碎石子地上做游戏。这对孩子的触觉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需要注意的第一点是家长不要怕孩子弄脏了衣服、弄脏了手而不让孩子玩儿这种游戏,要鼓励孩子玩儿,要与孩子一起玩儿,以激发孩子的热情。玩完以后要及时给孩子洗手和换洗衣服。第二点是要保护好孩子,不要让孩子把沙或泥土吃到嘴里去或弄到眼睛里。三是女孩子玩这种游戏的时候,不要穿开裆裤。

洗澡游戏

训练目的:通过戏水对孩子进行触觉刺激的训练,是用水的刺激力和水温来强化孩子的肌肤神经,可以促进其触觉信息的调适。戏水适用范围广,方式多,在感觉统合训练中的效果最好。

具体方法:可用莲蓬头喷射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也可以让孩子浸泡在浴池中,或在池子里学习游泳。可用冷、温、热三种不同的水温,让孩子分别去试,这也叫做“三温暖游戏”。

非常提示:大人要陪同孩子一起训练,水温要合适。莲蓬头喷射的强度不要太大,要循序渐进。

大笼球游戏

训练目的:大笼球游戏可以丰富孩子的前庭感觉,强化前庭体系功能及身体肌腱和肌肉的张力,调适重力感的信息,促进固有感觉的本体感的发展;同时,孩子可以发挥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对触觉敏感或迟钝、身体协调不良和多动的孩子有特殊的疗效。

具体方法:

准备直径60~100厘米的弹性充气大笼球一个。

·俯卧大笼球:让孩子以腹部为支点,趴卧在大笼球上,头部抬高,视线向前方。父母抓住孩子的双脚,配合大笼球的转动,轻微地前后推拉和左右转动。前后、左右、快慢的变化,可以丰富孩子前庭的感觉,进行更好的重力感觉调适。

·仰卧大笼球:让孩子仰躺在大笼球上,以腰部为支点,父母抓住孩子的双脚、大腿或腰部,做前后、左右的推动或滚动。为避免孩子排斥此游戏,一定要先让孩子做好俯卧大笼球的游戏,充分熟悉大笼球的重力感后,再进行这项活动。

·坐上大笼球:将孩子扶坐在大笼球上,较小的孩子由父母扶着孩子的腰部或手臂,进行前后、左右的转动。让大笼球在孩子的屁股下做前后、左右的转动。也可以扶着孩子的身体,利用大笼球的弹性进行有节奏的上下振动。对大一点儿的孩子可以放手,指导孩子扶着墙壁、桌沿或其他扶手保持身体平衡,移动身体使大笼球进行前后、左右的转动,或利用自己身体的重量用屁股在大笼球做上下振动。这项游戏也要在孩子熟悉俯卧大笼球的游戏之后进行。

·其他方法:一是让孩子坐在大笼球上,父母协助保持球的稳定,指导孩子双手平举或叉腰保持平衡。二是让孩子坐在大笼球上,爸爸协助其坐稳,妈妈递球或小圆圈给孩子,让孩子伸手接球,并将球投入指定的篮子里,或将小圆圈套在指定的目标上;或者妈妈与孩子做抛、接球的练习,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和运动企划能力。

另外,还有大笼球压滚、俯卧大笼球抓东西、大笼球上跳跃等游戏。

非常提示:进行这项训练时,父母应首先学习大笼球的训练方法,按照规定的程序去训练孩子,这样效果才会明显。父母一定要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要让孩子的头碰到房间内尖硬的物品。还要注意大笼球的转动不要太快,让孩子自己努力去保持平衡,尽量帮助孩子在大笼球上体会、练习如何用手、脚及头部的运动来保持身体平衡。

时光隧道游戏

训练目的:通过时光隧道游戏的训练,帮助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形象做出较正确的判断,特别适用对本体感不佳,感觉敏感或迟钝的孩子。进入隧道时,孩子的头、手、脚的协调运动,对前庭感觉的调节也有帮助。进出隧道时的光线、声音的改变,可以增加对孩子的视觉、听觉的刺激。

具体方法:

在家里可以用废旧的中等大小的纸箱做时光隧道。具体办法是将5~6个纸箱的上盖及两边的堵头拆掉,然后把它们对接起来。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弯曲的。

·前进爬入爬出:让孩子头在前、脚在后爬进隧道里,然后从另一端爬出来。

·倒退爬进爬出:让孩子采用脚在前,头在后的方式倒着爬进隧道,然后从另一端爬出来。

·拿物爬进爬出:在隧道内放置毛巾、积木、海绵垫等,让孩子以顺着或倒着的方式从一端爬进,拿到指定的东西后,再从另一端爬出来。

非常提示:第一次进行训练时,也可以让孩子倒着爬进去,爬出来。这样训练几次后,再前进爬进、爬出。父母要提醒孩子注意自己手、脚和身体的协调。注意纸箱里边不要有突出来的钉子,以免划伤孩子。

(二)前庭感觉刺激的训练

前庭感觉是人类接受刺激的基本感觉,前庭感觉系统和大脑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前庭功能是脑干过滤感觉信息、输入大脑形成学习信息的一种功能。

前庭感觉失调的表现:一是平衡能力不好,空间认知错误,手眼协调能力较差,四肢和身体运动严重不协调,走路很容易跌倒;二是情绪不稳定,容易遭受挫折,丧失信心,常有恐惧、伤心、愤怒或过度兴奋等感觉,往往不能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的控制或协调,影响人格和情绪的健全发展。

对前庭感觉失调的孩子进行训练可采用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如旋转性运动、(让孩子正转或倒转)、摇晃运动(摇篮、吊床、秋千)、平衡运动(平衡台、平衡木)、跳跃运动(翻滚蹦床)等。

圈圈游戏

训练目的:通过走圆圈游戏强化孩子的视觉运动、双侧协调及平衡感的掌握能力。

具体方法:

在家庭会客厅的地板上(农村院落)排列数十个圆圈,每个圈的距离在10厘米以上,将其分为左右两列。

第一步:让孩子两脚分开,左脚踏左边的圆圈、右脚踏右边的圆圈前进。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孩子的视觉运动和身体间的有效协调。

第二步:让孩子双脚同时跳跃,一次前进一个圆圈。连续跳动时双脚能同时收缩,对运动企划能力的培养帮助很大。

第三步:让孩子左右轮流单脚跳,右脚跳一个圆圈,换左脚再跳一个圆圈,交互前进。主要训练身体平衡和视觉空间协调能力。

第四步:一次单脚跳,再一次双脚跳,交互运动。

在游戏过程中,可以配合击掌、口令或律动音乐,以增加趣味性。也可以在孩子跳跃时,与孩子玩儿投接球的游戏。以加强孩子视觉一前庭统合,以提高运动企划能力。

非常提示:圆圈可以用铁丝或树枝制作,也可以用粉笔画在地上。圈、与圈之间的距离,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腿的长短进行设定。

走线游戏

训练目的:通过走线游戏,促进、协助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

具体方法:

在家庭会客厅的地板上(农村院落)画一条直线,也可以利用地板砖的直线。

让孩子双脚踏在这条线上,要求是左脚跟紧接着右脚尖,迈步后右脚跟紧接着左脚尖,然后这样交互前进,双手平举,以保持平衡。也可以脚尖先着地,前进的路线可以直角转弯,斜角前进,或做弧线形前进。

做直线游戏时,可以让孩子手中拿着东西,最好是双手端着碗,碗里有八成满的水,这样对练习保持平衡效果最好。

非常提示:开始训练时速度要慢,一定要让孩子按照要领去做,如果是在前进中左脚尖不能紧接着右脚跟,或是右脚尖不能紧靠着左脚跟的话。就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端水训练,可先从空碗开始,走小步,脚跟脚;然后装半碗水,走小步,脚跟脚;再装八成满的水,走小步,脚跟脚。这样,循序渐进,孩子乐于接受,训练效果也好。

平衡顿游戏

训练目的:通过走平衡板,锻炼孩子的重力平衡感觉。

具体方法:

准备2米长、20厘米宽、3~5厘米厚的木板2~3块;砖和方凳若干。

先用砖把2~3块木板垫高并连接起来,做成一个平衡板。

一是让孩子在平衡板上走,开始小步走,然后脚跟脚(后脚尖紧接着前脚跟)向前走。熟练后,可以练习倒退走。

二是让孩子双手平举,手里拿着物品走,或者是在平衡板的中间和终点各放上一件物品,让孩子走近时下蹲捡起来再继续前进。

三是让孩子双手平举,左右手各端着碗,碗里有八成满的水,走到平衡板的中间,把碗放在平衡板上,迈过碗后继续前进,走到终点转回来,再走到平衡板的中间,蹲下把碗端起来继续前进。

非常提示:开始训练时可以垫1块砖,训练一段时间后,垫2块砖、3块、砖,用小凳子垫,最后可用椅子垫;平衡板要平整,要搭牢固;训练时父母要在场进行保护。

吊缆游戏

训练目的:通过吊缆游戏,可以矫正重力平衡感,进行触觉刺激。

具体方法:

在阳台或院落里搭建一个简易吊缆。

·椅子吊缆。在吊缆绳的下端拴上一把椅子,做成椅子吊缆。父母扶着孩子进行摇晃。具体方法是:让孩子面朝椅背坐在椅子上,双手抱住椅子背,屈曲身体,双腿弯曲紧紧夹住椅子腿,以保持身体平衡,然后做前后、左右或360°大回旋。站立方式,孩子的双脚要站在椅子上,双手抓住筒上绳索,双脚夹住椅子背,踏在边沿上,做摇晃动作。这样,一方面让孩子尝试同时高度收缩的肌肉运动,促进前庭固有感觉体系活化,并强化触觉体系;另一方面,在摇晃中,前庭信息可以获得大量刺激。

·圆木马吊缆。取下椅子,换上圆木马(可以用铁筒或大圆木自己制作)。让孩子以俯卧方式紧紧抱住圆木马,然后做摇晃动作。具体方法是,让孩子双手、双脚紧紧抱(夹)住圆木马,由指导人员协助进行前后、左右的摇晃。摇晃3分钟后,可停下来观察,再继续摇晃。注意孩子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的肌肉反应情况。还可以让孩子坐在圆木马的两端,双脚夹住圆木马,手抓绳索自己摇晃。

非常提示:自制的简易、吊缆一定要牢固,所用的椅子背和椅子腿要用海绵和布包起来。在孩子进行训练时,父母要在现场进行保护。

(三)本体感觉刺激的训练

本体感觉是指来自自身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肌腱、关节、韧带等的一种感觉。人类就是靠这种感觉进行运动和行为的调节、修正,任何有目的的行动、肌肉的收缩、松弛,关节的屈伸等所产生的自身的状态的运动,都是来自本体刺激信息的感觉处理,然后被统合成本体感觉、平衡感觉和运动感觉,并产生对力量的感受。

对本体感觉不良的孩子进行训练的项目有游泳、跳绳、拍球、搬运物品等。

球类游戏

训练目的:通过让孩子在家中玩小皮球,训练其身体的运动能力、注意力、双手、双脚和眼的协调能力。

具体方法:

趴地推球。让孩子趴在地上,距离墙壁30~50厘米,面对墙壁,挺胸、抬头、双臂悬空,双手将球水平推向墙壁,待球从墙壁弹回后,接住球再推向墙壁,如此反复。开始时每天推100次,1周后增加到200次,以后逐渐增加到600~800次。

对墙抛球。让孩子距离墙壁1.5米的地方站立,面对墙壁,将手中的球用力抛向正面的墙壁,并接住弹回来的球。这项活动比趴地推球的难度要大一点,应等孩子熟练了趴地推球后再进行这项活动。

拍球。让孩子把球抛向地面,当球从地上弹起时,让孩子拍。一开始可以让孩子跟着球跑,熟练后,要求孩子站在原地拍,规定用一只手拍,双手交替拍,或左右手同时拍两个皮球,最后要求孩子站在平衡台上拍。

另外,也可以带着孩子到户外踢球,往圈内投球等活动。

非常提示:在室内玩球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抛球和拍球,避免球落下、后砸坏了易碎的物品;在室外训练时,要注意把障碍物处理好,避免孩子在跑着接球时碰伤。

跳绳游戏

训练目的:跳绳是一个既原始简易、又有很好效果的一种方法。通过跳绳,可以锻炼全身协调运动能力的发展。

具体方法:

教孩子学习跳绳,先让孩子双手抓住绳子的两端,绳子甩起后跳过去。一开始,孩子很一可能是等甩起的绳子落到地上后,从地上的绳子上跳过去。然后再甩绳,再停下来跳。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应能自然而然地从甩起的绳子上跳过去了。等到孩子掌握了跳绳的技巧后,再教孩子跳花样。

非常提示:跳绳需要身体各方面的协调才能完成,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在没有经过其他训练之前,先学跳绳是很困难的。必须经过前面的平衡训练后,再来学习跳绳就比较容易了。

另外,日常生活中,如游泳、骑自行车、搬运东西等活动,都可以对本体感觉不良的孩子起到训练作用。

10. 现在早教很重要,在家简单训练孩子认知与沟通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早教

早教是早期教育的简称,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升孩子沟通能力的方法

1、标记物品、人、动作和事情

用一两个简单的词来标记孩子经常关注的物品或常做的事情。标记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词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辅助建立基本的语言模型。比如上面讲到的,睡觉就直接说“睡觉啦”,而不要先说后脱衣服,这样孩子反而困惑。

6、跟随孩子的兴趣

家长可以指向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事物和地方,帮助他将家长的话与真实的事件匹配起来。家长也可以把孩子的手放在他正在看的东西,以保证他看到家长在说什么。如果家长跟随孩子的兴趣,而不是让孩子跟随家长的话,这种“指向”方法通常效果最好。

阅读全文

与家庭认知训练方法大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弯折的最佳方法 浏览:262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的方法 浏览:790
正确梳头方法视频 浏览:18
稻田捕河蟹的最佳方法 浏览:76
打疫苗用的什么注射方法 浏览:949
水饺睡不着有什么好的方法 浏览:466
铸铁锅的使用方法 浏览:608
共同海损金额计算方法 浏览:885
如何鉴定饮茶方法 浏览:938
达克宁水肿治疗方法 浏览:968
华为手机开关机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92
想把脚洗干净用什么方法 浏览:762
石灰粉发电方法视频 浏览:168
退火的常用方法有 浏览:22
确定物体重心的常用试验方法有 浏览:840
快速缓解中暑想吐的方法 浏览:258
怎么去除积雪的方法 浏览:65
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研究 浏览:532
小孩快速降温的方法 浏览:525
三步折帽子方法简单又好看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