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正确分析和判断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所处的半球位置(南半球或北半球)。
②以“温”定“带”:根据年内月均气温最低值或最高值,确定热量带。
③借“水”定“型”:根据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降水量大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判断依据 结论
判断南北半球位置 最热月在7月左右 北半球
最热月在1月左右 南半球
判断所属热 量 带
Tc Tc>15℃ 热带 热带雨林、热带季风、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等气候类型
0℃<Tc<15℃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Tc<0℃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Tr Tr <10℃ 寒带 极地气候
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年降水量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R>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夏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R<125mm)、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2. 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分为三步:1_2_3_
1.读气温曲线图,分析该地区的冷热状况
该地最冷月份(1月,用1月代表冬季)平均气温在 ℃以上,该地最热月份(7月,用7月代表夏季)平均气温在 ℃以上。由此得出,该地 。
2. 读降水柱状图,分析该地区的干湿状况
该地降水量 月在100mm以上,该地降水量 月在30mm以下。由此得出,该地 。
3.根据该地的冷热和干湿状况,可知该 地的气候特征是
3. 气候判断方法
1、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2、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4、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5、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6、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9、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11、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12、极地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13、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全年低温,年气温差较小,日较差大。
2气候类型的判断
根据气候特征图判断
气候特征图很多,最常见的有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点状图、曲线图、折线图、气候资料图表等,对于这类图的判断,首先要准确掌握十种气候的特征,然后对这些图所反映出的气温和降水特征进行仔细分析,得出气候特征,从而确定气候类型。分析的突破点是:
首先,根据最冷(热)月份出现的时间判断南北半球;其次,根据最冷月气温的数值特征来判断热量带;最后,分析降水量的多少及年内季节分配状况来确定气候类型。
依据气候的成因判断
一个地区的气候主要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
首先,要明确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它决定了各地的热量状况、所属的热量带;其次,要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热量和水汽的调节与输送功能,及其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4. 气候条件怎么分析
记住一句口诀,“气候三分水热光”。
分析气候条件的时候就从水分、热量、光照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5. 分析气候异同点的方法
第三讲气候特征分析
一.气候特征的要素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
1.气温
(1)关于气温的描述:高温(炎热)、温和、寒冷。
a.“高温”和“温和(凉爽)”一般是以夏季月均温大于或小于200C来界定的,如说我国“夏季普遍高温”,指全国大部分地区7月均温在200C以上。昆明四季凉爽,指昆明夏季月均温在200C以下(注:天气的“高温”一般是指一天中最高温在350C以上)。
b.“温和”和“寒冷”的界定一般是以最低月均温来界定的,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指气温在00C以上,而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则指最冷月均温在00C以下。我国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是“温和”,而以北则“寒冷”。
(2)气温的影响因素分析: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温的主导因素:a.南极酷寒()b.青藏高原气候高寒()
c.中亚冬热夏冷()d.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
e.城市热岛()f.大兴安岭冬季同纬度东侧气温高于西侧()
g.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而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结论: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包括:2.气温较差分析——气温较差包括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
(1)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和地面状况(举例说明)。
(2)气温年较差则主要受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太阳高度和日照时长的年变化(纬度)等影响。c.5
6. 气候成因的分析法是什么
气候主要包括 降水和气温
影响降水的因素 所处的气压带风带 比如 是高气压还是低气压 风是从海上来的是湿润的还是陆上来的干燥的
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 海拔 地势等等
季风气候还有个因素是 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所以气候的成因分析 个人认为还是从 影响气候的因素着手 气压带的性质 风的性质 纬度 海拔 地势 海陆位置等
7. 求如何分析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的方法
气候主要由两方面的内容构成:降水量和气温
例如:
年平均气温大于20摄氏度,则该地位于热带地区.
a 降水量在12个月分布均匀,且年降水量大于2000mm 热带雨林气候
b 降水量在12月里很少,且年降水量小于200mm 热带沙漠气候
8. 比较气候特征的方法
气候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习地理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各大洲的气候特征,对中学生学习地理来说,更是难点重点之所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总结各大洲的气候特征可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从气候类型来看,亚洲和北美洲因跨热、温、寒三个温度带,且所跨经度也较多,地形又十分复杂,气候不仅有纬向和经向的变化,而且也有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几乎具有各种气候类型,如亚洲仅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北美仅没有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因此可确定它们均有“复杂多样的气候”之特征。
亚洲面积位居各大洲之上,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着,从而造成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类季风气候俱全,其面积之大居世界各大洲之冠,因此又具有“季风气候显着”的气候特征。北美洲因“温带大陆性为主的气候”为其气候的又一特征。
二、从气候分布特征来看:赤道横穿非洲的中部,南北两端的纬度又相差无几,因而造成了具有气候南北对称分布的气候特征。澳大利亚因其降水从东、北、南三面向内陆递减,从而造成它具有“气候呈环状分布”的气候特征。
三、从气候要素的某些特殊值来分析,非洲和澳大利亚因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的地区分别占它们面积的三分之一和一半以上,所以它们均具有“干燥地区广”的气候特征。非洲在气候上之所以称“热带大陆”是因为平均温度在20℃以上的地区占全洲面积的90%以上,南美洲之所以为“温湿气候”,皆因最冷月平均温度都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占全洲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四、从气候因素分析,欧洲处于大西洋的东岸,海岸线十分曲折,沿岸又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大部分地区处中纬度地带,西风使大西洋对欧洲的气候的影响得以充分发挥,这不仅调节了欧洲的大陆沿岸的气温,而且从大西洋上空向欧洲输送了大量的水汽,使其有丰沛的降水。因此使欧洲成为“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五、从纬度因素分析,南极洲地处高纬度,太阳不能直射,南极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很少,因此气候非常寒冷。由于南极气温很低,尽管其降水量很少,但蒸发微弱,所以形成了巨大的冰原,几乎把所有的太阳光照射都反射回去,同时大面积的冰原又进一步降低了南极的温度,使其成为世界的“寒极”。
另外,寒冷的南极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高气压中心,大陆外围是副极地低压带,因而风常从大陆吹向海洋,风速很大,一般风速达17-18米/秒,有些地方甚至超过70米,所以南极地区又有“风极”和“风度”之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使学生对各大洲的气候特征这样复杂的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分析气候特点的方法,不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也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9. 怎样分析气候成因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单圈环流——成因:高低纬间受热不均
(2)、三圈环流——成因: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3)、气压带和风带—— “六风七带”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成因: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成因: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北美大陆 大西洋
一月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高压 冰岛低压
七月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低压 亚速尔高压
(2)、季风环流
①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着改变的现象
②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主要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最为典型:亚洲东部
④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风向 冬季:西北季风
夏季:东南季风 冬季:东北季风
夏季:西南季风
类型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夏炎热多雨
冬寒冷干燥 夏炎热多雨
冬温和少雨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作用:①调整了全球水热分布
②是形成天气和气候的重要因素
(2)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热带——终年高温;亚热带——冬暖夏热
温带——冬冷夏热;寒带——终年严寒
(3)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
受低气压控制和海洋影响强烈的气候类型降水较多
(4)气候类型判断的具体步骤
A、明确该地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一陆南)
半球名称 气温最热月 气温最冷月 月气温曲线形态
北半球 6、7、8 12、1、2 向上凸,呈峰形(∩)
南半球 12、1、2 6、7、8 向下凹,呈谷形(∪)
B、判断该地所属的温度带
热量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和寒带
最冷月均温值 >15℃ 0~15℃ <0℃ ——
最热月均温值 —— —— —— <15℃
特例:温带海洋性气温最冷月均温值>0℃。
C、确定该地的具体气候类型
雨型 气候类型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