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哪些方法
固定财产折陈,是指固定财产在运用进程中渐渐耗费而变化到商品或者用度中往的那局部价格,也是企业在消费筹备进程中因为运用固定财产而在其运用年限内摊派的固定财产奢侈。那么,固定财产的折陈本领是何如样的呢?
企业计提固定财产折陈的本领有多种,基础上便不妨分为二类,便直线法(囊括年限平衡法和处事量法)和添快折陈法(囊括年纪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该当按照固定财产所含经济便宜预期名现办法采用没有共的本领.企业折陈本领没有共,计提折陈额出入很大.
企业该当按月计提固定财产折陈,当月减少的固定财产,当月没有计提折陈,从停月起计提折陈;当月缩小的固定财产,当月仍计提折陈,从停月起遏止计提折陈。提脚折陈后,尽管是否连接运用,均没有再索取折陈;提早报废的固定财产,也没有再补提折陈。
直线折陈法
(1)年限平衡法
年限平衡法是指将固定财产的应计折陈额平衡地摊派到固定财产预订运用寿命内的一种本领。沿用这种本领计划的每期折陈额十分。计划公式如停:
年折陈率 =(1 - 估计洁残值率)/ 估计运用寿命(年)*100%
月折陈率 = 年折陈率 / 12
月折陈额 = 固定财产本价 * 月折陈率
(2)处事量法
处事量法是按照名际处事量计划每期应提折陈额的一种本领。计划公式如停:
单元处事量折陈额 = 固定财产本价 * (1 - 估计洁残值率)/ 估计总处事量
某项固定财产月折陈额 = 该项固定财产当月处事量 * 单元处事量折陈额
添快折陈法
(1)年纪总和法
年纪总和法也称核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财产的本价减往估计洁残值后的洁额,趁以一个以各年年头固定财产尚可运用年限干分子,以估计运用年限逐年纪字之和干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划每年折陈额的一种本领。计划公式如停:
年折陈率 =尚可运用年限/估计运用年限的年纪总和*100%
估计运用年限的年纪总和=n*(n+1)/2
月折陈率 = 年折陈率 / 12
月折陈额=(固定财产本价-估计洁残值)*月折陈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没有商量固定财产估计洁残值的情景停,按照每期期始固定财产本价减往乏计折陈后的余额(便固定财产洁值)和双倍的直线折陈率计划固定财产折陈的一种本领。计划公式如停:
年折陈率=2/估计运用寿命(年)*100%
月折陈率=年折陈率/12
月折陈额=固定财产洁值*月折陈率
因为每年年头固定财产洁值没扣除估计洁残值,所以,在运用这种本领计划折陈额时必需提防没有能使固定财产的洁值落矮到其估计洁残值以停,便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陈的固定财产,常常在其折陈年限到期前二年内,将固定财产洁值扣除估计洁残值后的余额平衡摊派。
❷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1.年限平均法(特点: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
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❸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其具体核算;
一年限平均法。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折旧,其特点是将固定资产的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折旧,其特点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记折旧应记折旧额均衡的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每期折旧额相等。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固定资产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四。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除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分母代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和。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❹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下面我准备了关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欢迎大家参考!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折旧额
=(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
注: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原价×100%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不考虑残值率的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
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分录如何做?
答:增值税进项税转出,也就是说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部分转入相关成本:
1、原材料
借:原材料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之前是: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2、固定资产:
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如何正确理解材料成本差异?
答:“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用来核算企业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借方登记超支差和应结转的领用、发出或报废的各种材料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和应结转的领用、发出或报废的各种材料的超支差异。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库存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方余额表示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在计算时,一定要使用“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用这样的算法计算出来的差异,如果是正数,则表示是超支差异,如果是负数,表示的是节约差异。
;❺ 计提折旧时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主要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由于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原理比较简单,我们这里只说明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方法。
1.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直线法折旧率(不考虑净残值)的2倍乘以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来计算各年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方法。为了保证固定资产在规定折旧年限既不多提折旧也不少提折旧,正好使得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等于固定资产的累计已计提折旧额,并且不违背加速折旧下各年折旧额逐年递减(至少后面年份的折旧额不大于前面年份的折旧额)这一要求,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期满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年数总和法是以某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除以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总和作为本年的折旧率,去乘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计算本年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方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方法不同之处
(1)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在折旧年限内需要进行方法的转换,即从倒数第二年起改用直线法;而采用年数总和法则不需要进行方法的转换。
(2)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在不需要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的各年,其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净值,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已计提折旧额,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而采用年数总和法时,其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已经扣除预计净残值。
(3)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在不需要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的各年,其折旧率是固定不变的,而与折旧率相乘的折旧基数是逐年递减的。而采用年数总和法时,其折旧率是逐年递减的,而与折旧率相乘的折旧基数是固定不变的。
❻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指将应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各使用期间进行分配时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具体有:1、年限平均法,特点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2、工作量法,即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3、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4、年数总和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❼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哪些
年数总和法又称总和年限法、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如下: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❽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几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特点: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
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❾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2、工作量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4、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指将应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各使用期间进行分配时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