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材料分析方法的图书目录
绪论
第1篇 组织形貌分析
第1章 组织形貌分析概论
第2章 光学显微技术
2.1 光学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2.2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2.3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光路图
2.4 显微镜的重要光学技术参数
2.5 样品制备
第3章 扫描电子显微镜
3.1 扫描电镜的特点
3.2 电子束与固体样品作用时产生的信号
3.3 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
3.4 扫描电镜的构造
3.5 扫描电镜衬度像
3.6 扫描电镜的主要优势
3.7 扫描电镜的制样方法
3.8 扫描电镜应用实例
第4章 扫描探针显微分析技术
4.1 扫描隧道显微镜
4.2 原子力显微技术
4.3 其他扫描探针显微技术
第2篇 晶体物相分析
第5章 物相分析概论
第6章 晶体几何学基础
第7章 电磁波及物质波的衍射理论
第8章 X射线物相分析
第9章 电子衍射及显微分析
第3篇 成分和价键(电子)结构分析
第10章 成分和价键分析概论
第11章 X射线光谱分析
第12章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第13章 俄歇电子能谱
第4篇 分子结构分析
第14章 分子结构分析概论
第15章 振动光谱
第16章 核磁共振光谱
附录
参考文献
⑵ 有什么材料学讲座推荐吗
材料学萌新搜集了一些书单!
一些书我也在读,后期补充一些读书感受!
/材料科学基础
推荐书籍:英文版首当其冲!真的想要学好就先买一本英文版的材科基!(因为疫情原因今年帮老师带本科毕业生都改成了综述文章,他们就不知道aging在金属材料里的翻译是时效,还有共格关系翻译相干性)
国内的话《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大胡庚祥、蔡珣版或北科大余永宁版)
要点:晶体结构、晶体缺陷、扩散、相变、形变、回复、再结晶、相图。
/材料物理学
推荐书籍:《金属物理学第一卷~第三卷》(南大冯端)、《材料物理性能》(北航田莳)、《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合工大束德林)。
学习要点:读懂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电性能、热性能、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压缩、弯曲、扭转、冲击、强度、硬度、韧性、脆性、疲劳、应力腐蚀、摩擦磨损、蠕变,以上性能的测试方法与仪器。
/材料热力学
推荐书籍:《物理化学》(天大版、浅显易懂)或《材料热力学》(上海交大徐祖耀版、有理论深度)、《合金相与相变》(北科大肖纪美)。
学习要点:读懂热力学三大定律、自由能、比热容、相平衡、固溶体、亚稳相、平衡相、相变(凝固、脱溶、调幅分解、有序无序转变)、氧化。
/材料加工
推荐书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中南大学崔振铎)《有色金属锭坯生产技术》(东北大学马宏声)《材料成形基础》(郑州大学关绍康)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中南大学张新明)。
学习要点:读懂熔炼(真空熔炼、非真空熔炼、感应熔炼(高频、中频、工频)、电弧熔炼、气体(除气、脱氧)、夹杂(净化)、覆盖剂)、铸造(铸锭、半连续铸造、连续铸造、压力铸造、连铸连轧、连续铸轧或铸挤、快速凝固、定向凝固)、锻造、冲压、挤压(热挤压、连续挤压、静液挤压)、拉拔、轧制(热轧、冷轧、孔型轧制)、半固态成形、焊接、切削(金属工艺学)、热处理(固溶、时效、退火、形变热处理)。掌握有色金属材料的主要加工和热处理方法,有精力可以涉猎钢铁材料加工热处理内容,此部分内容十分庞大且复杂,只要泛泛理解基本原理即可。
/材料分析方法
推荐书籍:《材料分析方法》(哈工大周玉)、《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北工大左演声)、《X射线金属学》(广东工业大学范雄)、《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部分)》(华东理工等版本均可)。
学习要点:要求读懂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HRTEM)、能谱分析(EDS)、电子探针、三维原子探针、小角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漫散射分析、热分析(DSC、TG、DTA)、原子光谱分析。初步了解材料成分、组织、性能的表征方法和原理。
/有色金属材料
推荐书籍:内容散,无经典文献,建议到图书馆查阅铜、铝、钛、镁方面的综述类书籍或手册。
学习要点:要求掌握铜、铝、钛、镁四个大有色品种的一般物理和化学性质,铜合金的种类(紫、黄、青、白)、性质及用途,铝合金的体系划分规则和各体系的主成分、一般性能和用途,典型钛合金(包括形状记忆合金)的性质和用途,镁合金的一般性能和用途,有色金属材料产品的形态(板、带、箔、棒、线、丝、管、异型材、铸件、锻件、冲压件、3D打印件等)和其制备加工方法。初步了解主要有色金属品种的一般性质、合金种类和用途,以铜及铜合金材料为主。
⑶ 材料化学应读些什么书我今年学了材料化学
经典材料类书籍: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本书是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terials 第4版的节选本。本书的主要内容:一、原子结构、排列和缺陷以及原子运动;二、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控制;三、主要的工程材料。本书作者 donald askeland 博士在本书里不仅对金属材料部分的介绍有独到的见解和非常精彩的阐述,而且对陶瓷、玻璃、高分子、复合材料等领域地作了极为详尽的描述。本书引入大量现代科技最新发展的成果,比如高温超导体、新一代数字芯片技术、高密度磁记录等,这对开拓学生眼界、熟悉相关领域动态、掌握现代工业发展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材料科学基础》:本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教材,其内容包括:材料的微观结构,晶体缺陷,原子及分子的运动,材料的范性形变和再结晶,相平衡及相图,材料的亚稳态,材料的物理特性等,着重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强调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介绍材料科学领域的新发展,注意应用理论于解决实际问题。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该书主要介绍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同时简要介绍了光谱分析、扫描探针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原理与应用。
《材料性能学》:全书第一~七章为力学性能,介绍材炎在殂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站击韧性、断裂韧性、疲劳性能、磨损性能,以及高温力学性能等;第八~十二章为物理性能,介绍材料的热学性能、磁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压电及铁电性能等;第十三、十四章为材料的腐蚀及老化性能。全书突出各种性能的基本概念、物理本质影。本书小及知识面宽,信息量大,基础性强,在叙述方面,深入浅出,清晰易懂。
《金属固态相变教程》:主要内容包括金属固态相变的一般规律、奥氏体及其形成、珠光体与共析分解、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贝氏体转变与贝氏体、马氏体的回火转变、合金的脱溶、相变产物的力学性能等。是一本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书,特别是对珠光体转变更是见解独到,值得一读。
《凝固原理》:系统地介绍了通过凝固形成晶体的基本理论,包括晶体的形核、生长、热量质量输运、固液界面形态及其稳定性、溶质再分配以及与此相关的缺陷的形成,并以固溶体、共晶和包晶三种基本合金组织形式为例进行了分析和数学处理。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系统地阐述了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原理和共性问题,较好地反映了塑性成形理论的新发展。全书共分十章,其主要内容包括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和力学基础理论、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塑性成形件质量的定性分析、塑性成形力学的求解方法(包括主应力法、滑移线法、上限法、有限元法)、塑性成形过程的物理模拟。
《化学热力学与耐火材料》:本书结合耐火材料研究、开发、生产与使用阐述了化学热力学学基础及其在耐火材料工业中的作用。本书内容包括:热力学基础,溶液热力学,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热力学,电化学热力学,表面与界面现象热力学,耐火氧化物热力学,含碳耐火材料热力学,耐火非氧化物及其复合耐火材料热力学等。在阐述化学热力学的基础上尽量举出与耐火材料研究、开发、生产及使用中有关的例子。
《陶瓷导论》:本书原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本书从陶瓷物理与化学的观点系统阐明了陶瓷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性能、应用及其控制的相互关系,对结构缺陷,表面、界面及晶界,相平衡及相变动力学,烧结机理及模型等陶瓷材料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是一本内容丰富和比较深入的陶瓷材料科学专着。
《3D打印 从想象到现实》:该书向你揭开了3D打印神秘面纱:让传统制造瞬间过时,规模经济的铁律从此被打破跨越虚拟世界与实体世界的鸿沟,一场产品制造和设计的革命即将开始,它将颠覆我们的物理世界。一场产品制造的革命、设计的革命、材料的革命、生物的革命、知识产权的革命即将由3D打印引爆。
......
⑷ 想买一本橡胶分析方面的书籍
橡胶分析:
塑料与橡胶同属于高分子材料,主要由碳和氢两种原子组成,另有一些含有少量氧,氮,氯,硅,氟,硫等原子,其性能特殊,用途也特别。简单的说,塑料与橡胶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塑料发生形变时塑性变形,而橡胶是弹性变形。
检测范围
塑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氨酯(PU),聚酰胺(PA),聚甲醛(POM),聚苯硫醚(PPS),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
橡胶:氯丁橡胶(CR),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丁基橡胶(IIR),丁腈橡胶(NBR),乙丙橡胶(EPM)等。
测试方法
(1)定性分析 通过成分分析的手段得出被测物中主要包括的成分,概况的来说就是确定物质的组分。
(2)定量分析 在确定被测物的定性组分之后,进行相应的定量分析,得出各种组分的分配比例。按照科学技术,定量分析只能做到无限接近真实情况,但却无法100%保证准确。
(3)定性定量分析 测出被测物所含的成分以及每组成分物质所含的比例。
(4)定性半定量分析 能基本确定被测物的组分,在定量上也有一定的参考值,但其值并不精确。
测试仪器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等。
检测标准
ASTM E1252-98(2013)e1《高分子材料主成分定量分析》 GB/T 7764-2001《橡胶鉴定 红外光谱法 》
GB/T 9722-2006 《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法通则》 ISO 7270-2005《橡胶 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法》
ASTM D5630-2013 《塑料中灰分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EPA 6010C-200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17359-2012《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
⑸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的介绍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是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该书主要介绍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同时简要介绍了光谱分析、扫描探针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⑹ 求几本行业分析方法之类的书
《全球财富》
一、确定目的,很多人都认为行业分析的第一步就是搜集资料,其实这是一种错误.。首先你要搞清楚你做行业分析的目的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查找资料,比如你是偏向行业发展前景的分析,还是对竞争状况的分析,不同的目的,侧重的资料是不一样的。
二、搜集资料,搜集资料看似一个简单的过程,其实很累人,如今信息发达,各种资料汗牛充栋,是永远收集不完的,所以不要把精力完全放在资料收集上,收集资料之前要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是三个小时还是三天,视自己情况而定。
三、资料筛选,收集的资料来源各异,种类也不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种。定量多是一些数据,这些往往是最有用的,好的行业分析员应该准确的看到数据背后的东西,但要注意数据来源是否可信,数据是否有交易性,可以做交易分析。
定性的资料多是一些评论文章,往往主观色彩很浓,这就要有独立判断,这些评论仅作参考。
四、补充收集,经过整理之后,留下自己有用的,去除没用的,明白自己还缺少哪方面的资料,有重点地补充收集。
五、问题分析,有了资料之后,就可以着手进行最重要的工作---行业报告的制作。可以借助一些常规的"套路",如SCP框架、五力模型、SWOT框架,有时也要根据问题的特点 "构造"出一个分析的方法来。
无论是那一类做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结构",或者说是"逻辑"。如果只是杂乱地堆积在一起,信息再多也没有用。此外还要注意好的研究报告往往会进行产业链的分析,对上下游行业都要分析到。总之就是眼光要长远,要有战略家的胸怀。
六、检验成果,报告完成之后,回过头看看逻辑性是否清晰,所用的模型是否经过检验。如果有些数据的准确性有待检验,宁可不用,也不能滥用。
(6)讲各种分析材料方法的书扩展阅读:
存在价值
行业是由许多同类企业构成的群体。如果我们只进行企业分析,虽然我们可以知道某个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但不能知道其他同类企业的状况,无法通过比较知道企业在同行业中的位置。而这在充满着高度竞争的现代经济中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行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位置制约着或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汽车诞生以前,欧美的马车制造业曾经是何等的辉煌,然而时至今日,连汽车业都已进入生命周期中的稳定期了。这说明,如果某个行业已处于衰退期,则属于这个行业中的企业,不管其资产多么雄厚,经营管理能力多么强,都不能摆脱其阴暗的前景。还有谁愿意去大规模投资于马车生产呢?
投资者在考虑新投资时,不能投资到那些快要没落和淘汰的"夕阳"行业。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不能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而要分析和判断企业所属的行业是处于初创期、成长期,还是稳定期或是衰退期,绝对不能购买那些属于衰退期的行业股票。
行业特征是直接决定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行业分析是上市公司分析的前提,是联接宏观经济分析和上市公司分析的桥梁。
行业分析旨在界定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同时对不同的行业进行横向比较,为最终确定投资对象提供准确的行业背景。
行业分析的目的是挖掘最具投资潜力的行业,进而选出最具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
由此可见,只有进行行业分析,我们才能更加明确地知道某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它所处的行业生命周期的位置,并据此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⑺ 拜求推荐书目:有关材料方向的科研要读哪些书
你好 我是材料化学的 除去几本物理书不同外,我和你大部分你专业相同
材料化学考研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部分:
1、《无机化学》,吉林大学宋天佑编,高教出版社;
2、《无机元素化学》,厦门大学刘新锦、朱亚先、高飞编,科学出版社。
分析化学部分:
1、《分析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彭崇慧、冯建章、张锡瑜、李克安、赵凤林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仪器分析》,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有机化学部分:
1、《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3;
2、《有机合成》,黄培强等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4;
物理化学部分:
1、《物理化学》(第四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编,高教出版社;
2、《物理化学》,黄启巽、吴金添、魏光编着,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
你试着看一下行不行,希望能对你有一些帮助
⑻ 请问具体描述以上分析方法的书籍都有哪些
管理定量分析:决策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 者李莉,陈忠编着
出 版 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科学决策方法:从社会科学研究到政策分析
作 者(美)沃恩(Vaughan,R.J.),(美)巴斯(Buss,T.E.) 着,沈崇麟 译
出 版 社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