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质控品检测数据分析方法

质控品检测数据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31 00:56:21

Ⅰ 质量控制方法的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

1.分层法
分层法又名层别法,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按照同一性质或同一条件进行分类,从而找出其内在的统计规律的统计方法。常用分类方式有按操作人员分、按使用设备分、按工作时间分、按使用原材料分、按工艺方法分、按工作环境分等。这是分析影响产品质量原因及责任的一种基本方法,经常与统计调查表结合使用。
2.调查表
3.因果图
上图是对相片冲印效果不理想寻找其原因形成的因果图。图中可以看出,原因被归为工人、机械、方法、材料、环境等六类,每一类下面又有不同的子原因。
4.排列图
5.散布图
散布图又称相关图,在质量控制中它是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质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多属相关关系。,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质量特性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二是质量特性和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三是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可以用Y和x分别表示质量特性值和影响因素,通过绘制散布图,计算相关系数等,分析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密切程度如何,进而对相关程度密切的两个变量,通过对其中一个变量的观察控制,去估计控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以达到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6.直方图
直方图法,即频数分布直方图法,它是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用以描述质量分布状态的一种分析方法,所以又称质量分布图法。
直方图是用横坐标标注质量特性值,纵坐标标注频数或频率值,各组的频数或频率的大小用直方柱的高度表示的图形。
1)直方图的绘制步骤
直方图绘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收集数据;
(2)找出数据中最大值L、最小值s和极差R;
(3)确定数据的大致分组数K。分组数可以按照经验公式K=1+3.322lgn确定;
(4)确定分组组距h;
(5)计算各组上下限,首先确定第一组下限值,应注意使最小值s包含在第一组中,且使数据观测值不落在上、下限上,然后依次加入组距h,便可得各组上下限值;
(6)计算各组中心值b_i、频数f_i和频率P_i,b_i=(第i组下限值+第i组上限值)/2,频数f_i就是n个数据落入第i组的数据个数,而频数P_i=f_i/n;
(7)绘制直方图,以频数(或频率)为纵坐标,数据观测值为横坐标,以组距为底边,数据观测值落入各组的频数f_i(或频率P_i)为高,画出一系列矩形,这样就得到图形为频数(或频率)直方图。
2)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
从直方图可以直观地看出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形态,便于判断过程是否出于控制状态,以决定是否采取相应对策措施。直方图从分布类型上来说,可以分为正常型和异常型。正常型是指整体形状左右对称的图形,此时过程处于稳定(统计控制状态),如下图(a)所示。如果是异常型,就要分析原因,加以处理。常见的异常型主要有五种。
(1)双峰型(下图(b)):直方图出现两个峰。主要原因是观测值来自两个总体,两个分布的数据}昆合在一起造成的,此时数据应加以分层。
(2)锯齿型(下图(C)):直方图呈现凹凸不平现象。这是由于作直方图时数据分组太多,测量仪器误差过大或观测数据不准确等造成的,此时应重新收集和整理数据。
(3)偏态型(下图(d)):直方图的顶峰偏向左侧或右侧。当公差下限受到限制(如单侧形位公差)或某种加工习惯(如孔加工往往偏小)容易造成偏左;当公差上限受到限制或轴外圆加工时,直方图呈现偏右形态。
(4)平台型(下图(e)):直方图顶峰不明显,呈平顶型。主要原因是多个总体和分布混合在一起,或者生产过程中某种缓慢的倾向在起作用(如工具磨损、操作者疲劳等)。
7.控制图
控制图又称管理图。控制图是对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状况进行实时控制的统计工具,是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方法。控制图可以说是直方图的一种变形,其将直方图顺向转90。反转,再绘制中心线和上下控制限。中心线为样本某统计量的均值,上下控制限分别为均值基础上的正负三倍标准差。控制图较直方图最大的特点是引入了时间序列,通过观察样本点相关统计值是否在控制限内以判断过程是否受控,通过观察样本点排列是否随机从而及时发现异常。控制图较直方图在质量预防和过程控制能力方面大为改进。
控制图的主要用途有: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及时发现生产中异常情况,预防不合格品产生;检查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的精度是否满足生产要求;对产品进行质量评定。
1)控制图的原理
控制图的设计是建立在以下的假设理论基础上的,首先为正态性假设:假定质量特性值在生产过程中的波动服从正态分布;其次是遵从3σ准则:若质量特性值X服从正态分布N(μ,σ^2),根据正态分布概率性质,X的实际取值范围在(μ一3σ,μ+3σ)之内。据此原理,若对X设计控制图,则中心线CL=μ,上下控制界限分别为UCL=μ一3σ,LCL=μ+3σ;第三是小概率原理:小概率原理是指小概率的事件一般不会发生。当生产中不存在系统误差时,产品质量特性(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样品值出现在均值加减3σ范围内的概率为0.9973。根据相关统计定理,如果生产处于受控状态,则认为样品值一定落在此3σ范围内,如果超出,则认为生产过程发生异常变化。
2)控制图的基本种类
(1)按产品质量的特性分类,控制图可分为计量值控制图和计数值控制图。
①计量值控制图。用于产品质量特性为计量值情形,如长度、质量、时间、强度等连续变量。常用的计量值控制图有:均值——极差控制图(X—R图);中位数——极差控制图(X—R图);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X一Rs图);均值——标准差控制图(X—S图)。
②计数值控制图。用于产品质量特性为不合格品数、不合格品率、缺陷数等离散变量。常用的计数值控制图有:不合格品率控制图(P图);不合格品数控制图(Pn图);单位缺陷数控制图(U图);缺陷数控制图(C图)。
(2)按控制图的用途来分,可以分为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
①分析用控制图。分析用控制图用于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若经分析后,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且满足质量要求,则把分析用控制图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若经分析后,生产过程处于非统计控制状态,则应查找原因并加以消除。
②控制用控制图。控制用控制图由分析控制图转化而来,用于对生产过程进行连续监控。生产过程中,按照确定的抽样间隔和样本大小抽取样本,在控制图上描点,判断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3)控制图的制作
下面以均值一极差控制图为例说明控制图的制作与分析方法。均值一极差控制图是图(均值控制图)和尺图(极差控制图)联合使用的一种控制图,前者用于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或保持在所要求的受控状态,后者用于判断生产过程的标准差是否处于或保持在所要求的受控状态。在制作时首先收集数据并加以分组;其次计算每组的样本均值和极差;据此计算总均值和极差平均;计算x图R图的控制界限;再次根据各样本的均值和极差在控制图上描点,绘制控制图;最后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4)控制图的分析
(1)控制图的判别规则。生产过程正常情况下,质量特性值遵从正态分布且不会超过控制界限的。当控制图中的数据点同时满足下面规则,则认为生产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规则1:每一个数据点均落在控制界限内。
规则2:控制界限内数据点排列无异常情况。
(2)控制图异常情况类型。点子排列没有缺陷,是指点子的排列是随机的,而没有出现异常现象。这里的异常现象是指点子排列出现了“链”、“趋势”、“周期性变动”、“接近控制界限”等情况。
①链:是指点子连续出现在中心线一侧的现象。判断规则:数据点连续7点或更多点在中心线同一侧;连续11点中至少有10点在中心线同一侧;连续14点中至少有12点在中心线同一侧;连续17点中至少有14点在中心线同一侧;连续20点中至少有16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②趋势或倾向:是指点子连续上升或连续下降的现象。判断规则:连续7点或更多点单调上升或下降。
③周期性变动:即点子的排列显示周期性变化的现象。
④接近控制界限:即太多的数据点接近中心线。
判断规则:连续3点中至少有2点落在2σ与3σ界限之间;连续7点中至少有3点落在2σ与3σ界限之间。

Ⅱ 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方法有哪几种

1、统计分析表法和措施计划表法:

质量管理讲究科学性,一切凭数据说话。因此对生产过程中的原始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十分重要,为此必须根据本班组,本岗位的工作特点设计出相应的表格。

2、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收集数据,即在一定时期里收集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数据。如,可收集1个月或3个月或半年等时期里的废品或不合格品的数据。

作排列图。即根据上表数据进行作图。需要注意的是累计百分率应标在每一项目的右侧,然后从原点开始,点与点之间以直线连接,从而作出帕累托曲线。

3、因果分析图法:

因果分析图又叫特性要因图。按其形状,有人又叫它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它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画因果分析图的注意事项:影响产品质量的大原因,通常从五个大方面去分析,即人、机器、原材料、加工方法和工作环境。每个大原因再具体化成若干个中原因,中原因再具体化为小原因,越细越好,直到可以采取措施为止。

(2)质控品检测数据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标准化工作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管理规范化的需要,“不讲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实际上是从管理标准中分离出来的,是管理标准的一部分。技术标准主要分为原材料辅助材料标准、工艺工装标准、半成品标准、产成品标准、包装标准、检验标准等。

它是沿着产品形成这根线环环控制投入各工序物料的质量,层层把关设卡,使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在技术标准体系中,各个标准都是以产品标准为核心而展开的,都是为了达到产成品标准服务的。

管理标准是规范人的行为、规范人与人的关系、规范人与物的关系,是为提高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服务的。它包括产品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和经济责任制等。

企业标准化的程度,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要保证产品质量,要建立健全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力求配套。

Ⅲ 检验检测机构监控检验检测有效性的质量控制方法有哪些

1、三检制

实行操作者的自检、工人之间的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一种检验制度。

2、重点工序双岗

操作者在进行重点工序加工时,还同时应有检验人员在场,必要时应有技术负责人或用户的验收代表在场,监视工序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3、留名制

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人库出厂,每完成一道工序,改变产品的一种状态,包括进行检验和交接、存放和运输,责任者都应该在工艺文件上签名,以示负责。

4、复查制

有些生产重要产品的企业,为了保证交付产品的质量或参加试验的产品稳妥可靠、不带隐患,在产品检验人库后的出厂前,要请与产品设计、生产、试验及技术部门的人员进行复查。

5、追溯制

追溯制也叫跟踪管理,在生产过程中,每完成一个工序或一项工作,都要记录其检验结果及存在问题,记录操作者及检验者的姓名、时间、地点及情况分析,在产品的适当部位做出相应的质量状态标志。

6、统计和分析制

企业的车间和质量检验部门,根据上级要求和企业质量状况,对生产中各种质量指标进行统计汇总、计算和分析,并按期向厂部和上级有关部门上报,以反映生产中产品质量的变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质量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7、不合格品管理

质量检验也是整个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不合格品的管理要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不查清不合格的原因不放过;不查清责任者不放过;不落实改进措施不放过。

8、考核制

在质量检验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产生检验误差是很难避免的,甚至是经常发生的。据国外资料介绍,检验人员对缺陷的漏检率有时可高达15%一20%。检验误差的方法主要有:

采用重复检查、复核检查、改变检验条件。

(3)质控品检测数据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有:

1、项目质量计划

这与项目质量保障是一样的,这是在项目质量计划编制中所生成的计划文件。

2、项目质量工作说明

这也是与项目质量保障的依据相同的,同样是在项目质量计划编制中所生成的工作文件。

3、项目质量控制标准与要求

这是根据项目质量计划和项目质量工作说明,通过分析和设计而生成的项目质量控制的具体标准。

4、项目质量的实际结果

项目质量的实际结果包括项目实施的中间结果和项目的最终结果,同时还包括项目工作本身的好坏。

Ⅳ 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

12.2.3.1 测试方法选择

测试方法是测试工作的技术依据,也是测试工作的作业指导书,是确保测试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其测试结果的质量水平也是不同的。因此选用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各种重要技术参数(检出限、准确度、精确度、测量范围、干扰允许量等)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规范,同时应兼顾准确、快速和低成本,并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

选择测试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各方面:

(1)优先选择国家标准方法、行业标准方法或地方标准方法

标准方法是经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批准,并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可靠的测试方法,在测试方法中具有权威性。法定检测、评定性检测和仲裁检测等需要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测,均应选择国家标准方法、行业标准方法、地方标准方法。当需要采用国际标准方法时,应首先对国际标准方法进行认真研究,将其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在实验室的能力能够满足该国际标准方法时,方可直接采用;当需要采用该国际标准方法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结果和数据时,则应考虑所用标准方法应在实验室认可或资质认定的技术能力范围内。

委托性检测或具有试验性质的测试项目,在征得委托方同意的前提下,也可以使用非标准方法。采用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自定的方法、超出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应经过确认,以证实该方法适用于预期用途和目的。确认包括以下几点:①从理论到实践对方法的理解;②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进行校准;③与不同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特别是与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分析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④实验室间比对;⑤对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系统性评审;⑥进行测试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2)保证选用标准方法为当前有效版本

随着技术进步,标准方法也不断更新版本。因此在标准方法选择中必须确保该标准方法为有效版本。实验室应通过可靠、有效的渠道,对在用的标准方法进行不间断地跟踪,定期进行清理或查新。

(3)选择测试方法时,应了解和掌握测试方法的原理、条件和特性

要对测试方法进行适应性检验,包括空白值测定。测试方法检出限的估算,校准曲线的绘制及检验,方法的误差预测,精密度、准确度范围及干扰因素消除等。

12.2.3.2 标准物质监控

地质标准物质由天然样品制成,可用作对地质样品测定中使用的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进行测试方法评估、质量控制、质量评价、实验室间比对,以及作为仲裁依据之一。标准物质在测试过程中,用于质量监控时,可以判断测试过程是否受控,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标准物质作为计量器具,也可以用于校准各种测试仪器。对于某些测试方法(如X射线荧光光谱法、发射光谱法等),标准物质可以作为赋值标准用于校准曲线的绘制。因此,标准物质主要是控制测量的准确度。

使用标准物质作为测试监控手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标准物质证书的说明或规定进行使用,包括所要求的最小取样量、标准物质的有效期等。

2)尽量选择基体组成和待测样品相似的标准物质,其目的是尽可能消除由于待测样品基体效应差异所产生的系统误差。

3)尽量选择浓度水平和待测样品相似的标准物质,也可以选择浓度水平分别接近测试方法适用范围的上下限的两种标准物质。

4)选择的标准物质的物理形态和表面状态,应与被测物质一致。物理形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对于某些方法(如X射线荧光光谱法),还应注意其表面状态。

5)注意选择的标准物质特性量值及准确度水平,既要满足监控需要,也应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在实际测试的质量监控中,常选择不确定度不大于实际测量误差的1/3的标准物质。选择标准物质时,需明确和区分其不确定度的计算方式。同一种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不确定度,既可能采用大量例行测试数据的统计得到,也可能采用定值数据平均值的置信限进行表达,而前者往往比后者大得多(通常差7~8倍)。

使用标准物质监控,往往是以标准物质实际测量的准确度来衡量。准确度可以用以下参数定量表示。

(1)误差

单次测量结果和标准物质的标准值(推荐值)之间的相互吻合程度,可以用绝对差值或相对差值表示。绝对误差表示方式简明直观,相对误差表示方式更适合于不同量值水平间的比较。

E=Ci-CS

式中:E为第i次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Ci为标准物质的i次测定值;CS为标准物质的标准值(推荐值)。

图12.1 验收测试值程序

xi—分析值;r—允许值

准确度质量控制图绘制的方法:以标准物质的测试结果为纵坐标,以测试结果序号为横坐标,分项目绘制准确度质量控制图。按标准物质的推荐值绘制中心线,在中心线上下,以2倍的测量过程的再现性标准偏差(SR)绘制上下控制限。

如果各次测定结果随机地分布在上下控制限内,则表明在此段时间内,测试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并可用2SR表示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如果数次测量结果虽然分布在上下控制限内,但连续显示出有上升或者下降的趋势,则应注意加强过程控制,检查测量条件可能的变化,并及时加以解决。如果数次测试结果的纵坐标完全相同,应注意防止操作者的主观原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12.2.3.9 测试结果的判定

一般情况下,当测定样品的两个有效测定值之差不大于相关规定质量要求的允许差时,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分析结果;否则,应按数据验收测试值程序进行(图12.1)。

Ⅳ 如何根据质检数据进行质量分析

你好!
首先看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如果是正态分布,说明这些数据是有效的,然后可以用比较常用的质量工具如直方图、散点图、排列图、控制图等进行分析,数据少的时候可能规律性不强,要坚持做下去。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Ⅵ 在质量控制中要分析判断质量分布状态应采用什么方法

直方图法。

解析:

直方图法:把离散状态分布的数据用竖条在图表上标出,根据显示出的图样变化,在缩小的范围内寻找出现问题的区域,从中得知数据平均水平偏差并判断总体质量分布情况。

直方图作用

1、显示质量波动的状态,分析质量原因;

2、较直观地传递有关过程质量状况的信息,测量工序能力,估计工序不合格品率;

3、通过研究质量波动状况之后,就能掌握过程的状况,从而确定在什么地方集中力量进行质量改进工作。

(6)质控品检测数据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质量控制的应用:

在企业领域,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它与有否合同无关,是指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动。

质量检验从属于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活动。在国际上,质量控制对象根据它们的重要程度和监督控制要求不同,可以设置“见证点”或“停止点”。“见证点”和“停止点”都是质量控制点,由于它们的重要性或其质量后果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它们的运作程序和监督要求也不同。

Ⅶ 质量控制七种统计分析方法的用途各有哪些

现如今,许多制造工厂都在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通过大量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来管控产品的质量。而QC七大手法是将散漫无章的语言资料变成逻辑思考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事先考虑不利因素的方法,它通过运用系统化的图形,呈现计划的全貌,防止错误或疏漏发生。

QC七大手法之亲和图法:将资料或信息分类归纳,理顺关系,可以分为个人亲和图和团队亲和图。在解决重要问题时,将混淆不清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整理,以使问题得以明确。在遇见质量问题时,此方法无疑可以更快明确原因和责任,及时加以改正。

QC七大手法之关系图法:把与现象和问题有关系的各种因素串联起来。这种手法可以把质量问题的所有诱因都联系起来,找到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可以实现提前预防。

QC七大手法之系统图法:将要实现的目的展开寻找最恰当的方法。系统图就是为了达成目标或解决问题,以目的——方法或结果——原因层层展开分析,以寻找最恰当的方法和最根本的原因。

QC七大手法之过程决定计划图法:针对为了达成目标的计划,尽量导向预期理想状态的一种手法。每个制造企业都有产品质量标准,此方法助益企业能够实现产品达标、提升合格率。

QC七大手法之矩阵图法:找出众因素之间关系和相关程度的大小,从问题事项中,找出成对的因素群,分别排列成行和列,找出其间行与列的相关性或相关程度的大小的一种方法。

QC七大手法之矩阵数据解析法:对多个变动且复杂的因素进行解析的方法,此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提前预防,减少损失。

QC七大手法之箭线图法:对事件做好进程及计划管理的方法,此方法是为了使企业的产品能够控制在预先目标之内,掌握生产进程的状况,对于预防突发情况有很大的益处。

QC七大手法更多的是一种品质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找到质量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思想方法。运用七大手法,能够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助益企业品质改善。
如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络搜盈飞无限,登陆官网,您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质量管理的最新资讯。

Ⅷ 质控样和标准物质的区别及各自的作用具体一点

一、质控样品和标准物质有2点不同:

1、两者的来源不同:

(1)、质控样品的来源:质控品的来源同校准品大致相同,厂商可能会根据自己的要求添加了很多物质,此时有些物质的添加量常常达到病理状态的高浓度,在应用于某一项目时,对这个项目来说基质效应将更大。

(2)、标准物质的来源:标准物质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例如,校准粘度计用的水、量热法中作为热容量校准物的蓝宝石、化学分析校准用的溶液。标准物质可以是高纯的化学试剂,也可以是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的混合物,甚至可以是一些天然样品按照一定的方法制备的具有复杂成分的标准样品。

2、两者的定值方法不同:

(1)、质控样品的定值方法:有些厂商会给自己的标准品定一个定值范围,这个定值范围是由厂商联合几家使用同样检测系统的临床用户,仅多次测定得出的均值。此时如果将该质控品应用于另一个检测系统,由于方法学的不同,可能得出同厂商给出值有较大差异的值。

此时不能认为该检测系统的准确度不佳。此时需要强调的是检测系统都是用来测定新鲜血清的,不是用来测定质控品或其他物质的。检测系统只有在检测新鲜血清是得出的结果才具有溯源性。不同检测系统之间只有在检测新鲜血清时才具可比性。

(2)、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标准物质的定值是对与标准物质预期用途有关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化学、生物或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特性值的测定。标准物质作为一种计量器具,具有保存、复现和传递量值的功能。

而标准物质的特性值是否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可比性和可靠性,取决于这一标准物质的定值测量是否建立了溯源性。定值测量是给标准物质赋值的过程,也是标准物质认定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标准物质定值测量程序需要更加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

二、质控样品和标准物质各自的作用:

1、质控样品的作用:常用于药物分析方法验证,是指,将已知量的待测样品加入到生物介质中配制而成,用于质量控制。

2、标准物质的作用:标准物质可以贮存和传递特性量值信息、可以保证测量溯源性。标准物质所提供特性量值的不确定度必须已知且满足测量需求。因此,标准物质可以按不确定度等级(越小越好,但评定必须合理)和依据不确定度报告的可靠性和验证结果进行分级分类。

标准物质是溯源链的主要组成单元。因此,它们的计量学特征,特别是所提供特性量值的不确定度和在溯源层级中所处的位置,是分析测量质量保证关心的焦点问题。

(8)质控品检测数据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标准物质的特点与性质:

1、标准物质可用于校准仪器。分析仪器的校准是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的关键步骤。仪器分析几乎全是相对分析,绝对准确度无法确定,而标准物质可以校准实验仪器。

2、标准物质用于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选择浓度水平、准确度水平。

3、标准物质当作工作标准使用,制作标准曲线。仪器分析大多是通过工作曲线来建立物理量与被测组分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分析人员习惯于用自己配制的标准溶液做工作曲线。若采用标准物质做工作曲线,不但能使分析结果成立在同一基础上,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阅读全文

与质控品检测数据分析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独词式标题选材常用方法 浏览:748
一天解决一本书的方法 浏览:239
沂蒙山楂的食用方法 浏览:179
系统思维的训练方法 浏览:41
组合数计算方法高中数学例题 浏览:305
如何用物理方法卷发 浏览:194
穿丝袜的正确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220
简单锻炼方法视频捂脸 浏览:274
如何唤醒孩子的方法 浏览:567
双开双控插座安装方法视频 浏览:704
gps手持测亩仪使用方法 浏览:152
有什么方法可以安眠 浏览:215
种大蒜的视频种植方法 浏览:172
什么样的方法能瘦下来 浏览:430
虫牙打洞治疗方法 浏览:889
糖尿病检测方法题 浏览:528
2012年汾酒鉴定方法及技巧 浏览:119
如何自己制作竹子的方法 浏览:854
面部混合痣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362
中种发酵方法和技巧 浏览: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