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孔子教学态度和原则
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 孔子的教学方法
1、学、思结合
孔子认为,要使一个人成才,就必须通过培养,使他既善于占有资料又勤于对资料进行独立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教好学生。
2、因材施教
孔子能够正视学生资质上存在的差异,根据学生自身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有选择地施以不同的教育。《论语·由胆大,欠考虑,孔子怕他冒失惹祸,就教他遇事要退一步想,孔子就是用这种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完善弟子们的德业修养的。
3、善于启发,循循善诱
孔子主张教育学生不能简单地采取灌输的方式,而应该以学生为主,在学生思考后仍不得要领时再开导他,在学生想表达自己思想而苦于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启发他说出来。另外,如果学生仅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而不能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就不要勉强教下去了。
轶事典故
义利之辩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
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孔子的另一学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获救者为了表示感谢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③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1.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
教学原则不同于教学规律,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规律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教学过程中固有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只能发现、掌握、利用规律,而不能取消、改造和制造规律。而教学原则是由人们制定的,是属于主观意识形态的东西。
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客观依据和基础,科学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体现和反映。
(二)我国目前教学原则有:
1.直观性原则
(1)定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ƒ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观点:
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学习,应该尽可能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呈现给学生。
乌申斯基也指出,儿童是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2.启发性原则
(1)定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观点: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助产术。
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叫人发现真理。
3.巩固性原则
(1)定义: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2)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3)观点: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1)定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3)观点:
《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学不躐等意思是:学习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不能跳跃。
不陵节而施是指不要超越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实施教学。
5.因材施教原则
(1)定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定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的,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8.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述
1.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3.教学方法的特征:(1)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2)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指导;(4)注重学生的心理及其学习动机的激发;(5)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网络资源平台的运用;(6)继承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实践经验。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1)定义: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方式。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述讲解各有侧重,但在教学中常结合使用。讲演则是系统全面地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
(2)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
(1)定义: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2)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3.演示法
(1)定义: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
(2)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4.练习法
(1)定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2)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要有明确的目的与具体的要求。②要有周到的计划与适切的步骤。③要有恰当的分量与适当的难度。④要有科学的时段与有效的方法。⑤要有正确的态度与良好的习惯。⑥要有及时的检查与认真的总结。
5.实验法
(1)定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2)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①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②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作用。③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及时检查结果。
6.讨论法
(1)定义: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7.参观法
(1)定义:参观法是教师紧密配合教学,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而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方法。
(2)参观的类型:①感知性参观。②并行性参观。③验证性参观。④总结性参观。
(3)参观法的要求:①参观前,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现实条件,确定参观的目的、时间、对象、重点和地点,并在校内外做好充分准备。②参观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参观类型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组织学生全面看、细心听、主动问、认真记。③参观后,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参观计划,指导学生座谈收获、整理材料、客观评价、写好报告。
8.读书指导法
(1)定义: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它既强调学生的”读”,又强调教师的”指导”。
(2)基本要求:①指导学生精心阅读教科书。②指导学生善于阅读参考书。③指导学生写好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
9.实习法
(1)定义:实习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又称实习作业法。与实验法、练习法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性、独立性、综合性和创造性。
(2)实习法的基本要求:①实习前,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有关的理论知识、实习任务与操作规则,落实实习场所,备妥实习用具,分好实习小组。教学实习要搞好试讲。②实习中,教师要加强具体指导,做好操作示范,把握实习进程,检查实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③实习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实习报告,评定实习成绩,开好总结大会,并为每个学生写出公正、客观的评语。
10.发现法
(1)定义:发现法是教师通过提供适宜于学生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它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在20世纪60年代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并总结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活动的经验教训所提出
④ 孔子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编者按:孔子不但在德育方面总结了育人的原则,在教学也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原则。他的这些教育教学理念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影响非常巨大。
教学方法知识的来源是认识论的根本问题,历史上曾存在不同的认识路线。孔丘本人的自学过程和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经验,表明了人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实际上,他遵循的是“学而知之”的认识路线,他的教学方法论是以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认识路线为基础的。
(一)学、思、行结合
“学而知之”是孔丘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
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要多听、多看,还要多问,扩大知识的来源和范围,以获得一些直接的经验。学习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深化。
他主张“学而时习之”,对学习过的知识要时常复习、练习,才能牢固掌握。他要求弟子每天检查所传授的知识复习了没有。在他影响下,弟子们很重视复习。曾参就把是否复习作为每天反省的三方面内容之一,子夏则说:“月无忘其所能。”各人的学习安排虽有不同,但重视复习却是一致的。
孔丘提倡学习知识面要广泛,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深入地进行思考,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在论述学与思关系时,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只是读书记诵一些知识,而不通过思考加以消化,这只能是抽象的理解,抓不住事物要领,分不清是非。如果光是左思右想,而不通过读书学习以吸收实际知识,那也会心中疑惑,不能解决问题。
单纯的学或单纯的思,都存在片面性。在学习过程中,必先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作为依据,才可能凭借这些材料进行有效的思考。因此,在学与思两者关系中,学习居先,它是基础,是主要方面。在有了知识材料的条件下,需要进一步思考,才能使认识深入和提高,抓住事物的本质。学习和思考两者应当结合起来,这种见解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已初步揭示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教师根据学思结合的要求,不仅要鼓励学生努力学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对所学习的事物,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弄清事实和形成这种事实的原因,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去思考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孔丘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如学《诗》,不仅要学懂记牢,还要能实际应用在政治上、社交上。如果不能应用,学得学得再多也没有意义。学习道德也一样,知道社会道德规范,就要体现于生活实践中,如当仁不让、闻义能徙、择善而从、知过能改等便都是积极的行动。把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这才是孔丘所要求的躬行君子。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夸夸其谈而言行脱节是可耻的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勤快一些,“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应当更重视行动。学是为行服务的,能够行,也就证明已有学。他的弟子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里体现的就是能够行等于已有学的观点。
从学与行的关系来看,学是手段,行是目的,行比学更重要。由学而思而行,这是孔丘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庸》把学习过程分为学、问、思、辨、行五个阶段,显然是继承孔丘学、思、行结合的思想并加以发展的。
(二)启发诱导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年)提出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
孔丘认为,不论学习知识或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己对问题能加以思考,获得切实的领会,才是可靠和有效的。为了帮助学生形成遇事思考的习惯,培养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他提倡启发式教学。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朱熹《论语集注》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返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孔丘说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比如一个方的东西,已说明一个角的样子,如果这个学生不能类推其余三角的样子,这表明他未开动脑筋去思考或者是他的接受能力还不够,教师就暂不必多讲,否则就是包办和硬灌,难于达到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目的。
这种启发教学包含三个基本要点:
第一,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并力求能明确地表达;
第二,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其重要作用就体现在“开其意”、“达其辞”;
第三,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以普遍原则类推于同类事物,而扩大认识范围。
孔丘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他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简称为“由博返约”。博学以获得较多的具体知识,返约则是在对具体事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原理、原则与观点。博与约两者是辩证的统一。学生具有了这种思考能力,对掌握知识就能起重要作用,最明显的就是能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孔丘问子贡:“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子贡答:“然。非与?”孔丘说:“非也。予一以贯之。”所谓“一以贯之”,是在多学广识之后,综合各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一个基本的思想观点,然后又以它为指导,贯穿于一切处事接物的言行中。颜回所以能“闻一知十”,就是他善于思考,掌握基本观点并能运用推理方法来说明同类现象。
孔丘还提出“叩其两端”的思考方法,从考察事物的不同方面辨明是非,进而解决问题。他有应用这种方法的实际经验,“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他用反问的方式,引导对方从事物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答案。孔丘常用这种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他曾和子贡讨论对人进行评价的问题,子贡问:“乡人皆好之,何如?”孔丘说:“未可也。”子贡又问:“乡人皆恶之,何如?”孔丘又说:“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评价一个人不可简单片面,盲目从众,失去准则,“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把握好人的准则,从正反面考察,只有全乡的好人喜欢他,全乡的坏人痛恨他,才能证实是好人。这种思考方法注意事物的对立面,在分析其矛盾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判断,是合乎辩证法的。
孔丘善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广为学生们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丘能循序渐进、巧妙诱导启发人思考,不仅使学生学习广博的知识,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观点,在学习上不断前进。颜回的好学和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启发式教学是分不开的。
(三)因材施教
孔丘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教育原则,贯彻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取得了成效。他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因材施教的提出,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孔丘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要,开办私学。其众多学生的情况颇为复杂。就年龄来说,多数是青年,也有部分是成年,年龄差距较大;社会成分也各式各样,贫民、小生产者、商人、地主、贵族都有;又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性格特征存在很大差别;要求也不一致,有的请教几个问题就走,有的则长期追随左右,流动性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集中统一的教学是不可能的,只有从各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才能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因材施教是适应这种需要的最好方法,有利于加速各种人才的成长。实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丘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通过谈话。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时个别谈,有时二三人或四五人聚集一起谈,方式较为灵活。他了解学生的志向,就是通过与几位学生自由交谈而得到的。
第二,个别观察。注意从学生的言论来了解学生思想特点是重要的,但也要避免单凭言论作判断的片面性,因此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只凭公开场合的行为表现作判断有片面性,要“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有片面性,还应对行为的全过程进行考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说,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通过了解,孔丘熟悉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作出了评价。
(四)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孔丘认为,教学需要师生双方配合协作,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
1.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学生好学应当表现于实际行动,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求学的人对于吃住问题不必过多计较,重要的是要勤敏做事,慎于言论,向有道德学问的人学习,这才算得上是好学。好学还不够,进一步还应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问有用而学的人,不如为了爱好学问而学的人;为爱好学问而学的人,不如以求学为乐的人。以学为乐的人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存在浓厚的兴趣,名利引诱不能动其心,对饥寒威胁
⑤ 论述孔子的教学方法与意义
孔子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一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份珍贵的教育遗产,至今对我们后来的教学者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 、学思结合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精辟见解。一个人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孔子提倡独立思考,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他说过:“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知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并教育学生要“多闻阙疑”,敢于发现问题,以培养思考能力。一个人苦思冥想,就会陷入瞎想的境地,孔子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不益,不如学也。”而且他提倡要“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不耻下问”,要放下架子,甘当学生,要“学而不厌”,向人学,向书本学。
二、因材施教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
也》)这句话意思很清楚,对于智力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对于智力中等以下水平的人 ,则不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根据这个原则,进行教育活动,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通过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志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势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孔子善于了解学生们不同的习性和兴趣,循循善诱。他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孔子认为一个人不仅应该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而且要乐于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只有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不会感到厌倦。
孔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例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来比喻节操,用“逝者如斯夫”来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学生珍惜时间。孔子的这种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称赞,颜回总结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孔子对学生耐心诱导,使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很值得借鉴。
三 、触类旁通
孔子提倡启发式教学。孔子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教育学生不应采取灌注式的方式,而要结合教学去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学生想说出自己意见又说不出来时,要启发他自己去说出来。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孔子这一教学方法是很高明,现在还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 、教学相长
《论语·学而》中记载孔子和子贡师生之间互相讨论问题的两段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与他的弟子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他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对孔子的话句句唯从,从不提意见,孔子责怪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论语·先进》)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鼓励学生主动求学,发挥主体作用。孔子在教学上是民主的、开放的,这对于我们这些后来的教学工作者,还是有重要的启迪和示范意义的。
⑥ 孔子关于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观点有哪些
1、因材施教:
释义: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出处:战国 孔子《论语·先进篇》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白话译文:
子路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
孔子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冉有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
孔子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公西华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
孔子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2、有教无类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白话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3、温故而知新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白话译文: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4、举一反三
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白话译文:
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5、学而优则仕
出处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白话译文:子夏说:““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做事中。”
⑦ 孔子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教育思想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⑧ 孔子的教育主张,教学方法和影响
1.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2.教学方法孔子在教育上有三大创造和贡献:
一是春秋时期,王官之学衰微,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设杏坛讲学授徒,整理并以《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为教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育内容;
二是打破教育上贵贱贫富的等级,提纲“有教无类”,使人人享有教育的平等权利,学生众多,史称“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三是主张尊师重道,“三人行,必有吾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和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及“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等等,至今为人所称颂和沿用。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职业教师,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也由此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3.影响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 《论语》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着作。
⑨ 孔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我来试试,希望满意!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着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对此有较多的概括。
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 ”、“求也艺”(《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子夏谈诗“巧笑倩分,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从而体会到“礼”应该以忠信仁义为本的道理,因此孔子称赞他道:“起予者商也!始可与信《诗》已矣。”(《八佾》)能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现在我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颜渊听老师讲学后“亦足以发”(《为政》),子贡也说他“闻一以知十”(《公冶长》),所以孔子特别称赞颜渊的聪明好学。这正是启发诱导式教育的必然结果。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其三,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由此可见,孔子是以诗、书、礼、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的。至于“易、春秋”只是在孔子的晚年才进行研究并付诸教学的内容,所以孔子说:“五十以学《易》”(《述而》)。也可能因为《易》、《春秋》是比较精深的学科,只有少数高材生才能学习,所以说“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孔子世家》)。那么,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孔子最为重视的是什么呢?从《论语》的许多思想中可以看出,《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季氏》)“诵《诗》三百,授之以政。”(《子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又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这些思想说明,孔子不仅重视《诗》《礼》的教育,而且重视这些内容的总结挖掘与研究,它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着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子张》)。正因如此,当季康子问他的弟子仲由、子贡、冉求能否“从政”的时候,孔子满口答应可以“从政”(《雍也》)。事实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阶级属性,但作为社会的人,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许多思想,本身具有符合人类共性的成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予以辩证地分析和扬弃。
再说关于学习————————————————————————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 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着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3、关于学习的内容。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4、关于学习的目的。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⑩ 孔子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温故知新
孔子在教学上,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温故知新、以身作则等教育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