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劳伦斯·纽曼的《社会研究方法》(Social Research Methods)是一部概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经典之作。
㈡ 北京大学新传考研书单有哪些
一、传播理论基础
刘海龙:《范式与流派》
李彬:《传播学引论》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二、研究方法基础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三、新闻理论基础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四、新媒体理论基础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新媒体用户研究》
五、广告品牌:
陈刚《创意传播管理》
陈培爱《现代广告学概论》
黄合水《品牌学概论》
六、电视电影:
尼尔波茨曼《娱乐至死》
苏珊海沃德《电影研究关键词》
七、新闻实务: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
曹林《时评写作十讲》(新闻采访、新闻评论)
八、电视采访实务:
周忆军硕士课程《电视采访与策划》
九、传播理论与国际传播: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中华传媒网:《传播学考研复习精编》
屠苏《国际传播:延续和变革》
十、批判理论:
尼克·斯尔尼切克《平台资本主义》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
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
吴靖译,利萨·泰勒着《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
吴靖《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观看、凝视与对视》、《制造共识: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ManufacturingConsent:)、《平台垄断:主导21世纪经济的力量》、《呼吸机上的资本主义:新冠肺炎对中美的影响》
十一、健康传播:
张自力《健康传播学:身与心的交融》
许静健康传播硕士生课程
北大健康传播公开课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courseintro?newurl=%2Fspecial%2Fcuvocw%2Fjiankcbdllyff.html
十二、媒介经营与管理:
谢新洲《媒介经营与管理》
十三、老师研究:
王维佳《媒体化时代—当代传播思想的反思与重构》
云国强吴靖《歧路与创新:关于传媒体制、生产和文化场域的考察》
胡泳师曾志《人人时代》《意义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介赋权》
十四、附加核心:
猫哥班独家自创教材《猫哥北大新闻传播考研序列2023年专属1234》共4本序列
拓展书(9月开始有意识简单看看,也可以不读!!)
1、传播学类
丹·席勒着,王维佳译:《信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扩张——网络与尼克松时代》
巴布鲁克、卡梅隆:《互联网革命:从网络资本主义到控制共产主义》
弗雷德·特纳着,张行舟译:《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
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
阿芒马特拉:《传播学简史》
2、互联网研究类
凯文·凯利:《失控》《必然》
詹姆斯·柯兰:《互联网的误读》
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等三部曲
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
3、社会学类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社会认同》
㈢ 求推荐研究方法的书籍。
科学研究方法教科书:William R. Shadish, Thomas D. Cook and Donald T. Campbell, Experimental and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for Generalized Causal Inference, Wadsworth, 2001 (实验及准实验设计、条件控制、实验效度)G. King, R.O Keohane and S. Verba,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研究伦理、统计适用、信效度检验)L. Gerring,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A Critical Framew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Thomas Gschwend and Frank Schimmelfennig (eds.) 2011: Research Design in Political Science. How to Practice What They Preach,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满意请采纳
㈣ 求介绍西方历史研究方法、观点的书
《西方文明简史(第4版)(套装上下册) 》 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Jackson J. Spielvogel)、 董仲瑜、 施展、 韩炯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01出版)
《西方文明简史(第4版)(套装上下册)》包括:《西方文明简史(第4版)(上册)》和《西方文明简史(第4版)(下册)》,体系完整,叙述清晰,常春藤名校广泛使用的西方文明史教材、笔触细腻,深入浅出,以最生动的语言展示西方文明全景画面、内容丰富,使用方便,附有丰富的史料图片和便捷的研究工具。
《西方大历史》 马雷 (Lalet)、 胡祖庆 海南出版社 (2008-12出版)
《西方大历史》研究政治史及其他历史的人都知道撰述历史时选择起迄点的困难,正因为此,海南出版社特引进了法国历史学家马雷的权威着作。除了在年代上由古罗马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马氏所采取的观点和论点也与美国学者有所出入。
《你不可不读的西方历史故事》 文聘元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06出版)
《你不可不读的西方历史故事》介绍了:在这套丛书中,历史无疑是第一卷,也是最为基础性的一卷,它高度概括了西方文明千年的发展历程,有如一幅西方历史的全景画,在有限的篇幅之内将西方的历史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您的眼前。这本历史卷不但呈现了西方文明的历史发展之脉络,而且也是西方文化其他所有领域的历史大背景,其他领域——哲学、文学、科学、艺术——都是在这个历史的大背景之下演绎出来的。
㈤ 推荐一些关于方法论的书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本书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编写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之一,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着名学者欧阳康等人着述。本书从社会科学方法论人手,回顾了社会科学的发展历史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进过程,论述了社会科学的对象、性质及在当代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等;重点分析了社会科学研究程序与研究设计,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如怀疑方法、观测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信息方法、黑箱方法、系统方法、过程方法、评价方法、理解方法、预测方法等十几种具体方法进行了详细地阐释,旨在帮助当代大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社会科学的特殊研究方法。 本书除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教材外,也是社会各界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南。
编辑本段目录
自序 第一编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一章社会科学发展历史回顾 一、古代社会科学 二、中世纪社会科学 三、近代社会科学 四、现代社会科学 五、当代社会科学 第二章社会科学的对象与性质 一、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2.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 二、社会科学的性质 1.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2.说明性与理解性的统一 3.批判性、规范性与建构性、创新性的统一 4.真理性与可错性的统一 5.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的统一 第三章社会科学在当代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一、科学与非科学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1.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异和区别 2.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似性与共通性 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1.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 四、社会科学的独特地位 第四章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进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 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初步形成 2.唯物辩证方法的创立 3.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之争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比较 1.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共通性 2.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差异性 第五章唯物史观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一、先进的社会认识方法论 二、科学的逻辑前提 三、有效的认识方法 四、严整的理论框架 第二编 社会科学研究程序与研究设计 第六章社会科学研究程序 第七章社会科学研究设计 第三编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第八章怀疑方法 第九章观测方法 第十章定性方法 第十一章定量方法 第十二章统计方法 第十三章信息方法 第十四章黑箱方法 第十五章系统方法 第十六章过程方法 第十七章评价方法 第十八章理解方法 第十九章预测方法
㈥ 《社会研究方法》参考书目有哪些
①卢淑华,1989,《社会统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李沛良,2001,《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③ 戴维·波普诺,1999,《社会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④郑杭生主编,2003,《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⑤刘豪兴主编,2003,《社会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⑥艾尔·巴比,2000,《社会研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复试)
⑦ 袁方主编,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复试)
⑧ 范伟达,2001,《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复试)
㈦ 教育学原理和教育研究方法比较权威的书目有哪些
凯程老师推荐的: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这本教材,在全国有二三百个版本,但是内容上、体例上都几乎沿袭80年代王道俊王汉澜版本的。所以内容大同小异,但以后也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凯程将教育学考研较为经典的书列出如下,后附简要说明,作为参考。叶澜着:《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首先先推荐本教育学的入门书籍,也是较为经典的教科书。这本书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社会、人之相互关系来探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概括性强。如果你是跨专业考教育学,这本书是必须细心、认真看的第一本书,尤其要细读“教育与人的发展”中的内容。王道俊、王汉澜着:《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这本书虽是1999年版的,但是其基本框架定于87年左右,由于出版年代较久,内容已经陈旧,启发意义不大,但是作为较早的人教版教材,至今流通于各大书店。 黄济、王策三着:《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这本书93年是第一版,现代教育是它的核心概念,通篇以现代教育为理论基础。这本书总体上针性考研要求不是很强,对于教育原理不推荐用这本教材。如果要想了解现代教育问题的话应该多读一些核心期刊的论文,尤其是人大复印资料上的教育类论文,能真正帮助考生理解与思考。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这本教材较为新颖,有很多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是比较西化的一本教育原理书籍,在其中提到一些热点和重点问题,值得一翻,内容涵盖面广,解释详细,但也有重复的论述。但是总的来说,是一本较为不错的参考书。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02年版,08年似乎有新版本 全书共12章,即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与发展。本书每一章均采用了全面的编写体例,如内容摘要、学习目标、关键词、主要结论与启示、学习评价、学术动态和参考文献。书中的论述很精辟,特别有利于考研的学生去读,容易系统掌握,对于深化理解教育原理,是不错的选择。 郑金洲着,《教育通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这本书有深度,建议是在几乎复习完一遍的时候,把这本书细细看一看,你的教育理论功底会上一个层次。
㈧ 管理研究方法的书籍目录
第一篇 研究方法概论
第1章 研究与管理研究
第2章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
第二篇 研究设计方法
第3章 研究选题设计
第4章 研究方案设计
第5章 抽样设计
第三篇 资料收集方法
第6章 文献检索方法
第7章 调查访谈方法
第8章 实验研究方法
第9章 实地研究方法
第10章 测量方法
第四篇 资料分析方法
第11章 文献分析方法
第12章 比较研究方法
第13章 逻辑研究方法
第14章 统计分析方法
第15章 案例研究方法
第五篇 课题研究方法
第16章 课题申报方法
第17章 课题研究过程
第18章 研究论文撰写方法
第六篇 学位论文写作方法
第19章 开题报告写作
第20章 学位论文框架
第21章 学位论文的选题
第22章 学位论文的写作
附录
附录一:管理学学科分类
附录二:管理研究常用统计软件
附录三:管理研究常用数据库
附录四:管理研究常用网站
附录五:CSSCI管理学与经济学学术期刊目录
附录六:管理研究常用标准与规范
参考文献
后记
㈨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书籍
基本信息
书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作者:张红霞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ISBN:9787504146014
开本:16开
定价:49.00元
内容简介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共十七章,可以分为三部分:1.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包括第一章至第四章。内容涵盖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研究步骤及研究问题的特点;选题与研究设计;定性与定量的关系;观察的内涵、作用与类型。观察法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未单独列出,而是作为科学研究收集资料的只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2.主要研究方法的原理、应用与操作技术,包括第五章至第十六章。内容涵盖实验方法、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文献调查)、人类学方法、案例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由于问卷调查方法涉及较为复杂的问卷设计与定量分析手段,故占用较多章节进行介绍。此外,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实际上并不是独立于前面几类范畴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上讲,它们是可以采用前面任何一种方法的特殊的研究领域,故放在最后部分。
3.研究论文写作,最后一章。即研究成果的表述部分,重点放在对国际规范的介绍,并指出我们学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图书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
第二章 研究步骤及研究问题
第三章 怎样选题和进行研究设计
第四章 观察的内涵、作用与类型
第五章 实验方法及实验思想
第六章 准实验方法及其意义
第七章 测量与量表编制基础
第八章 问卷编制的基本知识
第九章 调查方法
第十章 抽样原理与设计基础
第十一章 样本的描述及其意义
第十二章 关系研究及其统计技术
第十三章 人类学研究方法
第十四章 案例研究
第十五章 历史研究方法
第十六章 比较研究方法
第十七章 研究论文的写作
附录:研究论文提交或投稿前检查要点
参考文献
……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第1版 (2011年4月1日)
丛书名: 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平装: 29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030306724, 9787030306722
条形码: 9787030306722
商品尺寸: 25.8 x 18.2 x 1.4 cm
商品重量: 440 g
品牌: 科学出版社
售价:40.00元
内容简介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旨在适应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唤,全面提高职前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在尊重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前提下,本着强化基础、突出实用、反映前沿、面向基础教育和教师的原则,重视教育研究的知识、方法与技术的统一结合,重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在保持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研究选题、教育研究设计、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教育研究成果表述与评价等基本框架下,反映行动研究、质化研究等新的研究范式的内容,强化测量法、统计分析法等工具性方法内容,整体编排上遵循?科和认知逻辑,每章节编排上按照知识、操作程序与方法、实际运用等顺序,方便认知、操作,便于学习者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同时适合于从事教育工作各类学习者学习需要。
图书目录
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征和分类
第四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阶段
思考题
第二章教育科学研究选题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选题概述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选题确定的过程和策略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选题应用训练
思考题
第三章教育研究设计
第一节 教育研究设计概述
第二节 教育研究设计的基本环节
第三节 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
第四节 教育研究设计方案的基本内容
思考题
第四章教育测量法
第一节 教育测量法概述
第二节 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第三节 教育测量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第四节 教育测量法应用训练
思考题
第五章教育文献法
第一节 教育文献法概述
第二节 教育文献的收集
第三节 教育文献的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 文献综述及其撰写
第五节 文献综述撰写应用
思考题
第六章教育调查法
第一节 教育调查法概述
第二节 问卷调查法
第三节 访谈调查法
第四节 访谈与问卷的应用训练
第五节 调查报告的撰写
思考题
第七章教育观察法
第一节 教育观察法概述
第二节 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第三节 教育观察法的实施步骤和要求
思考题
第八章教育实验法
第九章教育个案研究法
第十章教育行动研究法
第十一章教育比较研究法
第十二章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十三章教育科研的其他方法
第十四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析
第十五章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与评价
参考文献 基本信息
图书编号:1322917
ISBN:9787304020644 [十位:7304020644]
作/译者:孟庆茂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年07月
页数:367
重量:0.463Kg
内容提要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介绍了:在承接了为参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课程学习的中小学教师编写一本《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书的任务后,一个既简单又难以回答的问题始终萦绕脑际,编写这本书是为什么?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读这本书又是为什么?中国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又是为什么?思来想去,浮现了一个想法:在当今生活富裕的情况下,如何使我们的下一代仍知道奋进和刻苦,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
作者介绍
孟庆茂,1941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盖州市(县)一农民家庭。因是孟子73代,“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家训,鼓励我读书成长,总梦想能像先祖那样对教育作些贡献。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10余年。1978年,心理学专业被恢复,旋即转到北京师范大学,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担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出版了《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实验心理学》等有关着作。曾研究了“高速公路指路标志”、“中小学教室照明标准”、“优秀运动员心理特征分析”、“中小学生注意力训练”等课题,2010年以来研究的重点是“高等学校的教育评价”、“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价”等。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功效学会人类认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命科学学会理事等社会工作。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第二节 科学方法第三节 科学研究的评价与程序第四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第二章 确定研究课题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分解第二节 注意教育研究的内容效度第三节 教育的四大支柱与当前教育科研选题
第三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第二节 取样设计第三节 策略设计
第四章 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第一节 文献法概述第二节 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概述第四节 内容分析法的设计模式和评价
第五章 调查访问法与问卷法第一节 调查访问法第二节 问卷法
第六章 观察法与测验法第一节 观察法概述第二节 观察法的设计、实施与结果整理第三节 测验法一般问题第四节 测验的编制与分析技术
第七章 教育实验法第一节 教育实验中各种变量的控制第二节 教育实验的类型第三节 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第八章 行动研究法第一节 行动研究法的一般问题第二节 行动研究法的步骤
第九章 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初步整理第二节 集中趋势的描述第三节 数据分散程度的描述第四节 数据关系的描述——相关系数
第十章 假设检验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第二节 平均数差异显着性检验第三节 方差及方差差异性检验第四节 相关系数的显着性检验第五节 计数数据的检验——γ2检验
第十一章 研究结果的解释与评价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解释第二节 研究结果的评价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