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痉挛性截瘫该怎么锻炼呢
痉挛性截瘫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一个张力高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康复训练的话,最主要的就是降张力,当然它会引起到肌力的下降,所以主要的一个就是降张力,一个就是增强肌力的训练。降张力的话可以通过牵伸,主动的牵伸或别人帮你被动的牵伸,再一个就是主动的一个运动,当然也可以利用到我们一些理疗设备,利用交互抑制降张力。然后当然就是通过张力的下降、肌力的改善以后,可以逐步地训练我们的平衡的问题,和步态的一个训练。
物理治疗
主要是改善全身各个关节活动和残存肌力增强训练,以及平衡协调动作和体位交换及转移动作(如卧位到坐位、翻身、从床到轮椅、从轮椅到马桶等移动动作),以及理疗。
作业治疗
主要是日常生活动作(如衣、食、住、行的基本技巧),职业性劳动动作,工艺劳动(如编织等),使患者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
心理治疗
针对心理不同阶段(如否认、愤怒、抑郁等各个阶段)的改变制定出心理治疗计划,可以进行个别和集体、家庭、行为等多种方法。
康复工程
可以定做一些必要的支具来练习站立和步行,另外也可配备一些助行器等特殊工具,靠这些工具来补偿功能的不足。
临床康复
用护理和药物等手段,预防各种合并症的发生,亦可进行一些治疗性临床处理,减轻症状,促进功能恢复。
中医康复
利用传统医学,进行针灸、按摩、电针、中药离子导入等手段促进康复;另外针对合并症治疗,亦可广泛使用中药内服、外用。
营养治疗
制定合理食谱,加强营养以适应康复训练的要求。
转自网络
C. 截瘫患者只能吃流食吗
截瘫患者的饮食原则
1、给予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品,必须满足蛋白质、无机盐和总热量等的供给。只有营养得到了满足,才有更大地力量进行康复锻炼。
2、注意膳食纤维,增加胃肠蠕动,食物不可过于精细,以免发生便秘,截瘫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不协调,加之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常发生便秘。所以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患者应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不能依赖缓泻剂和肛门栓剂。
3、多饮水并常吃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常有怕尿多而尽量少饮水的心理,这对病人是不利的,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1-2杯淡盐水可预防便秘,保证每天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可以达到自行冲洗尿路的作用,达到预防尿路感染的目的。
4、鼓励病人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5、忌浓茶、酒类、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根据以上原则对截瘫患者进行好的饮食调理,可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截瘫患者完全还是要依靠科学的治疗方法,细胞渗透修复疗法在治疗截瘫上拥有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截瘫患者吃什么好呢?
1、多用果汁、新鲜水果及果酱等食物,这些食物含有糖及有机酸,皆有助于肠蠕动。此外,蜂蜜、生拌黄瓜、苤蓝、萝干、白薯等食物亦能产气,刺激肠管蠕动。如无禁忌,应摄入足够的液体,每天至少2000ml,以免粪便干燥。
2、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加强营养的重要意义,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有信心配合医护人员,改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促进损伤的愈合,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继续坚强地活下去的决心。
3、进食时,安排病人尽量保持舒适的坐位,避免各种不良刺激。
4、食物品种多样,色、香、味俱全,以刺激病人的食欲。并允许病人按个人嗜好选择食物的品种。
5、给予高蛋白膳食,蛋白质每日1.5~2g/kg体重,豆类及动物蛋白应占膳食蛋白的50% ,鱼及畜肉含蛋白质约为15~20%,鸡蛋为11~14%,黄豆含蛋白质高达40%左右,谷类为植物蛋白,一般含蛋白7~10%。
6、碳水化合物适量,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导致过多的热量,增加体内脂肪。
7、饮食中应多用植物油,如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豆油等。以利于润滑肠道,缓解便秘。
8、选用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它粗糙食物,以促进排便。而且膳食纤维能缩短食物通过肠道时间,减少胆固醇在肠道内的吸收,对降低胆固醇有益。
9、食用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粗粮、麦麸、豆类、瘦肉、动物内脏、新鲜蔬菜等。
D. 高位截瘫怎么锻炼啊我只能坐轮椅了。应该怎么锻炼
站立训练这项最基本的练习内容,是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挛缩和骨质疏松、维护基本骨代谢的最有效的过程,也是脊髓损伤者使用矫形器和助行器前最主要的基础训练,可通过平行杠和站立床来完成。
平行杠内的早期练习矫形器和助行器的早期使用,必须在平行杠内进行,这是初期佩戴矫形器和助行器者平衡与重心移动训练的必经过程。
手扶式四点助行器的学习使用:在通过平行杠内的阶段训练后,病人可利用四点助行器进行移动训练,在向前移动时可始终保持使用者重心的稳定。
双拐的学习使用:经过上述的学习、训练过程,患者便进入拄拐练习走路的阶段,真正实现脊髓损伤后的重新再行走。
上面这些只是截瘫患者训练的一部分,需要根据你自身的病情来选择适合的训练方式,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更多更详细的内容可以查看下北京304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的官网。
E. 截瘫康复找一家比较好的康复医院
选择一家比较好的康复医院,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综合比较:第一、截瘫康复需要的费用是不是可以负担得起。第二,哪家医院康复专家擅长极端的康复。第三,康复医院的地理位置是不是交通便捷和环境条件是不是安静舒适。第四,康复医院的场地设施是否完善设备是否先进。第五,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是不是友善的!每个地方都有比较好的康复医院康复科,在成都的话您可以到华西康复科,顾连康复科,军区总医院康复科,省院康复科看看,这是我知道的好一些的康复医院!
F. 截瘫患者怎样锻炼寻求有同样经历的患友或医生帮忙指导!!!
一:卧床者康复锻炼:
患者在卧床阶段,患者肢体力量可能仍十分软弱,有时甚至连转身也要别人帮助,不少家属在照顾患者时也感到吃力,甚至束手无策。其实患者在卧床阶段也有不少的训练可以进行,以增强参与日常生活中的自理动作的能力,从而减轻照顾者的压力,同事也利于日后的康复。
被动式训练
对于患侧完全没有控制力的患者,预防患肢痉挛萎缩是首要的重点。
进行被动式运动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为被伸展者选择舒适的位置以减轻肌张力。如仰卧。
2.为被伸展者除去阻碍伸展运动的衣服。
3.嘱咐被伸展者放松以配合。
4.替别人做伸展运动时,应慢慢将需要伸展的肢体伸展至最尽处(即患者可接受的痛楚范围到达了可伸展的尽处),停留10~15秒,再慢慢返回原处。
5.切勿伸展的太快或不规则地伸展。
6.每进行一次伸展运动后,被伸展的部位理论上可以有活动能力上的改善,所以在进行另一次伸展时应可以伸展更多。
7.每次进行3~5次为一个循环,每次2~3个循环。
8.进行期间,注意被伸展者的面部表情,并询问痛楚程度,要适可而止,不是越痛越有效果。
进行被动式运动的禁忌症:
以下情况不适合做被动式运动:
*新近的骨折
*新近的关节移位
*发炎症状,如红,热,肿,痛
*伤口,组织损伤或血肿。
*与伸展运动不成比例的痛楚。
二:坐立者康复锻炼:
患者到坐立阶段,患侧肌力已开始或多或少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至于有多少的恢复则视乎严重程度以及康复潜能。可以肯定的是坐立者腰部力量已开始恢复,可以较平稳地坐在椅子上,并能开展难度更高的康复训练,包括预备站立训练及步行训练。
这些常见的姿势对他们康复大大不利:
1. 健侧长期受压,容易导致褥疮。
2. 颈扭向健侧,视线受影响,不能看见患侧,久而久之颈部肌肉更会僵硬,令颈部活动受限。
3. 忽略患侧,拖慢患侧肢体康复过程,最后肢体肌肉变得僵硬,活动受限。
4. 中心由于长期倾向健侧,学习站立和走路时更加困难。
5. 导致脊骨及附近肌肉不平衡,继续变成长期痛症。
在坐立阶段时,患者对需要转变姿势时的坐立平衡仍信心不足,例如很多患者仍未有信心弯腰进行一些如穿鞋,穿袜子的日常生活动作。下面将有一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重拾平衡力,肌力及预备步行的动作。
训练坐立的稳定性
躯干肌肉是支撑人体的重要部分,是四肢活动的起点。有研究发现当人举起手时,背部支撑身体的肌肉会先行收紧,使身体稳定,才完成举手动作,足见躯干对人体活动的重要性。躯干肌肉长时间缺乏训练,会造成废用及不协调。影响肢体动作,造成不良姿势及长期疼痛等。所以患者的肢体活动固然重要,但也绝不能忽视躯干肌肉的控制和练习。
训练坐立动态平衡
不少患者到坐立阶段时,对于弯腰等动作仍缺乏信心,害怕弯腰时会导致跌倒。其实,如果患者能进行适当的坐立平衡训练,加上腰部肌肉力量训练,患者便会发现“弯腰”没有难度!
在坐立阶段,患者的上肢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复原,当然也要视乎严重程度及康复进展。如果上肢进展良好,可以开展更多的上肢肌力及控制力训练,否则需要进行多一些伸展运动及基本训练。
下肢肌力训练
当患者已经到达坐立者阶段,下肢肌力已有进一步复原,在此阶段,患者及家人需加强下肢肌力及控制能力的训练,帮助患者可以稳定地站立,为站立及步行训练做准备。
三:站立者的康复锻炼
站立者康复训练
患者由坐立阶段进步至站立阶段,上下肢的肌肉力量及控制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恢复。可以去挑战另一个新的阶段了。
站立的程序
以下将站立的过程进行分解,介绍。
站立的几个阶段
1. 将膝部屈曲成直角。
2. 由头部开始,身躯向前屈,将整个人的重心放在膝部之前。
3. 臀部离开椅子,双脚发力站起。
4. 背肌发力竖起背部。
5. 身体保持平衡及伸直。
站立平衡训练
如果家中没有稳固的家具,可用作进行训练时支撑身体的工具。建议患者在家中空旷地方的墙面安装扶手及一面大镜子,以便在训练时由镜子提供视觉上的反馈,让患者知悉自己的站立姿势及进行训练时是否合乎要求。
基本站立平衡训练(一)
1. 面向或侧向扶手,患者健手扶着扶手站立(如没有扶手,可以扶着稳固的家具)
2. 治疗师站在患者患侧背后(因患者如果跌倒通常跌倒患侧)
3. 提示,协助患者保持站立时的平衡。
4. 尽量长时间的保持平衡(视乎患者的疲劳而定)
基本站立平衡训练(二)
1. 面向扶手,患者健手扶着扶手站立(如没有扶手,可以扶着稳固的家具)
2. 治疗师站在患者患侧背后。
3. 治疗师扶着患者的盆骨位置,向左向右前后将重心移动。
4. 每次约进行10~20次(视乎患者的疲劳程度而定)
四:步行者康复锻炼
如果患者已到达可步行阶段,下肢肌力已恢复至不错的水平。至少可以与地球吸引力抗衡。至于患侧上肢有可能仍没有太大进展,因为上肢与步行能力没有太大的关系。不少患侧仍乏力的患者也能平稳地步行。然而,不少步行阶段的患者步行时步姿仍不是太理想,所以继续进行优化步姿及步履平衡的训练是需要的。
当患者学会由坐至站起后,就需要开始训练站立平衡及改善站立的姿势了。站立平衡分为静态站立平衡和动态站立平衡:静态站立平衡是指站立时没有身体摆动的平衡,这是能站起来的最基本的能力;动态的站立平衡是指站立时有身体摆动的平衡,包括前后及左右各方向的重心转移能力,是步行及日常生活如伸手取物及位姿转移所必需的。
一般物理治疗师都会采用贝氏平衡力测试去评估平衡力,56分为满分,一般在45分以上的人跌倒的风险较低。
步行平衡能力训练
步行平衡能力训练,其实是站立平衡能力训练的延续。
静态站立平衡:
双脚站立
单脚站立
动态站立平衡:
向外伸出平衡训练
踏步训练
轻蹲训练
脚尖站立训练
平衡板
步行训练:
患者经过训练,平衡力达到一定程度,便需要进入另一个阶段----步行平衡能力的训练。而训练者在真正进行步行训练前,可先尝试“横向步行训练”及来“回步行训练”。
常见的患者步姿问题:
患者在步行阶段会有很多不同的步姿问题,要优化患者的步姿,物理治疗师会先评估患者在步行时所出现的问题,一般来说可分为“肌张力上升型”及“肌张力下降型”。而在个别的类型中也可再细分为不同的成因,以下为部分常见例子:
肌张力上升型:
患侧脚站立时屈曲性痉挛状态:
有屈曲性痉挛状态的患者,大多数患者侧脚都较难受力及着地,故他们的重心都会倾向健侧脚及助行工具。
下肢屈曲性痉挛状态包括下面这些情形:
盘骨——提起及后缩
髋关节——外转及外旋
膝关节——屈曲
踝关节——伸直及内翻
正确的步行方法:
躯干的肌肉及盆骨的控制能力对步行时的重心转移及平衡有很大的帮助,上肢的摆动对平衡身体亦有帮助。患者及家人需认识如何协助患者进行正确,安全的步行训练。
步行平路的步骤:
1. 将助行器放前约一步的距离。
2. 将患侧脚放前,尽量以正确的步姿踏出患侧。
3. 健侧脚踏前。
4. 继续重复以上步骤。
这个步法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但这是最有效,最安全及最能模仿正常步姿的方法,为患者日后独立步行奠定基础。
上下楼梯的方法:
患者能够上下楼梯,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他们可以借着这个技巧去到更远的地方和参与更多的活动,例如复诊,到老人活动中心,出外玩乐等。虽现在很多地方建有适合残障认识的斜路,但患者偶然也需要上下一两级台阶,而上下公交车等更加需要熟练的上下楼梯的技巧,下面先看看如何上下楼梯:
上楼梯的方法:
上楼梯时,需要有力的健侧大腿作起动。在有助行器及患侧脚支撑时,健侧脚要先放上楼梯作为升起整个人的动力。
下楼梯的方法:
由于下楼梯时需要有力的健侧大腿作蹲下的动作,故此先把助行器及患侧脚放下。最后才放下健侧脚。
截瘫患者借助康复器材锻炼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康复辅助器材: 韩国大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站立床,髋关节矫正器 踝关节矫正器 减重步态训练器,中频理疗仪等。
G. 脊髓损伤怎么做康复锻炼
1、功能干预
康复应在患者入院后尽早介入,以预防并发症。预防 关节挛缩和褥疮的发生非常重要,让患者进行一些主动活动以防止废用性萎缩,同时给患者一种参与训练的感觉,而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治疗,应早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2、做好基础护理
大多数脊髓损伤病人是四肢瘫或截瘫,长期卧床易发生三大并发症。因此做好基础护理,预防三大并发症是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
3、防止关节挛缩
躯干和肢体的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关节挛缩和褥疮。肩关节应处于外展位,以减少后期发生挛缩和疼痛;腕关节通常用夹板固定于功能位;手指应处于微屈位,每日进行髋膝关节被动伸屈外展内旋活动5~6次,每次5min。给病人双足穿防旋鞋或使踝关节处于背屈90°,防止踝关节屈曲挛缩。
4、活动的训练
具有不同程度躯干和上肢障碍的四肢瘫患者,训练日常生活活动尤为重要,自理活动如吃饭梳洗上肢穿衣,病人在床上进行移动,并逐渐过渡到从床上移动到轮椅上,大多数截瘫病人可独立完成。
5、手功能训练
四肢瘫病人大部分时间应训练手功能。运用指屈肌缩短来发展功能性的肌键固定术抓握,提供给病人健身球或让病人主动抓握笔来训练病人抓握和手指屈曲灵活性,对于不能主动伸腕的病人可用夹板来保持该关节活动度,或被动帮助病人伸腕关节。
6、预防肌肉萎缩
脊髓损伤的病人可运用工作肌群完成平时不能做的活动代偿丧失功能的肌群,如颈5损伤的患者可用肩外展和外旋通过重力来使肘伸展。选择性牵拉特定肌群,对脊髓损伤病人完成功能性作业是重要的,如牵拉绳肌,使仰卧位直腿抬高接近120°,有利于进行转移性活动和穿袜裤鞋及膝踝足支具。牵拉胸前肌使肩关节充分后伸,有利于床上运动转移和轮椅上的作业。牵拉髋和踝屈肌对行走摆动和站立稳定重要。
H. 高位截瘫的康复训练怎么做
康复是西医手术后无能医生治疗恢复受损的脊髓神经推患者出院做的一种减少合并症之锻炼。对恢复受损神经是没有多大帮助的(并会延误黄金治疗时间迟发缺血性神经变性坏死而不能恢复导致终残)。只有通过正确治疗使受损脊髓获得再生修复才能恢 复神经以支配调节运动,二便等各种功能。且治疗时间非常有限,机会只有一次,延误治疗和治疗不当,受损脊髓会因缺血时间过久发生变性坏死,遗留症状会终生 相伴。高位截瘫因治疗缺乏导受损脊髓再度受损后的早期病理改变会发生抽筋,僵硬等。
治疗方案1、采用中药增强改善脊髓血液循环,使受损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2、中西医结合营养神经。3、并兴奋激活受损后麻痹休克的神经使受损神经获得再生修复才能获得二便,运动等功能最佳恢复。4,合理锻炼设计和膀胱训练指导。提示,治疗时间有限,机会只有一次。需帮助发来术前后磁共震照片为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