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氧化处理的介绍
钢铁件通过氧化处理在表面生成保护性氧化膜,主要成分是磁性氧化铁(Fe3O4),膜的颜色一般呈黑色或蓝黑色,铸钢和硅钢呈褐色或黑褐色。 氧化处理方法有碱性氧化法、无碱氧化法和酸性氧化法等。常用于机械、精密仪器、仪表、武器和日用品的防护和装饰。
⑵ 列举已学过的常见三种氧化方法
凡是物质与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物的方法都是氧化法。
1)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方法主要适用于有色金属(如铝、铜、镁以及它们的合金)的氧化处理。处理方法是将零件放于配制好的溶液中,在一定的温度下经一定时间的氧化反应后,则形成了一层保护膜,再经清洗及烘干等操作即可。
2)碱性氧化法
处理时把零件浸渍在调配好的溶液中加热到135℃~155℃,处理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零件中的碳含量的高低。金属零件经氧化处理后,再用60℃~80℃的含量为15g/L~20g/L肥皂水漂洗一下,间为2min~5min,然后分别用冷水和热水冲洗干净并吹干或烘干5min~10min(温度为80℃~90℃)。
3)酸性氧化法
即将零件置于酸性溶液中进行处理。与碱性氧化法比较,酸性氧化法较为经济,处理后金属表面所生成的保护膜,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均超过碱性氧化处理后所生成薄膜的性能,故应用广泛。
4)热氧化法
将金属制品加热到600℃~650℃,然后用热蒸汽和还原剂处理。还有一种方法是将金属制品浸渍在约300℃的熔融的碱金属盐中进行处理
5)阳极氧化法
阳极氧化法是有色金属氧化的另一种方法。它是将金属零件作阳极,利用电解法使其表面形成氧化膜的过程。这种氧化膜既可起金属与涂膜之间的钝化膜的作用,又可以增加涂层与金属间的结合力,减少水分的渗透,从而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被广泛地应用于涂漆的底层。
⑶ 零件表面氧化处理是什么工艺
零件表面氧化处理就是表面处理技术中的氧化工艺。
通常钢铁零件的氧化处理工艺另外有个专有名词:发蓝或发黑处理。
有色金属零件的氧化处理就叫氧化处理。根据工艺采用的方法不同,分别又有不同的名称,比如根据原理,采用化学方法进行的氧化处理叫化学氧化处理,采用电化学方法进行的氧化处理叫电化学氧化处理,又根据不同的具体方法分为,阳极氧化处理、硬质阳极氧化处理等等
他们都是采用不同的方法,使得各种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的、稳定的、与基体结合牢固的氧化膜,从而获得一定防护性能或装饰性能的一种工艺。
⑷ 什么是钢的氧化处理
钢铁件通过氧化处理在表面生成保护性氧化膜,主要成分是磁性氧化铁(Fe3O4),膜的颜色一般呈黑色或蓝黑色,铸钢和硅钢呈褐色或黑褐色。
氧化处理方法有碱性氧化法、无碱氧化法和酸性氧化法等。常用于机械、精密仪器、仪表、武器和日用品的防护和装饰。
(4)什么是氧化处理方法扩展阅读:
原理
为了提高钢件的防锈能力,用强的氧化剂将钢件表面氧化成致密、光滑的四氧化三铁。这种四氧化三铁薄层能有效地保护钢件内部不受氧化。在高温下(约550℃)氧化成的四氧化三铁呈天蓝色,故称发蓝处理。在低温下(约350℃)形成的四氧化三铁呈暗黑色,故称发黑处理。
在兵器制造中,常用的是发蓝处理;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是发黑处理。
能否把钢铁表面氧化致密、光滑的四氧化三铁,关键是选择好强的氧化剂。强氧化剂是由氢氧化钠、亚硝酸钠、磷酸三钠组成。发蓝时用它们的熔融液去处理钢件;发黑时用它们的水溶液去处理钢件。
⑸ 弹簧表面的氧化处理是什么
玖胜.弹簧°弹簧的氧化处理(又称发蓝、发黑、煮黑等)主要用来防止弹簧腐蚀,同时也使弹簧外观光亮。氧化处理方法有:碱性氧化法、无碱氧化法和电解氧化法。
弹簧的氧化处理常为碱性氧化处理,是在含有氧化剂(如亚硝酸钠等)的苛性钠溶液中进行的。当溶液接近沸点时,弹簧表面的铁被溶解,并生成铁酸钠和亚铁酸钠,再由亚铁酸钠与铁酸钠相互作用生成磁性氧化铁(Pe3O4),即氧化膜,厚度约为0.5—1.5μm。氧化膜的颜色取决于弹簧材料的种类及弹簧的表面状态,一般呈黑色、蓝黑色或棕褐色。碳钢制造的弹簧黑色较浓,而硅锰钢弹簧则呈棕褐色。
由于氧化膜的色泽美观,有较大的弹性及润滑性,不发生氢脆现象,且价廉而生产效率高,故广泛用作弹簧的表面保护层。
由于氧化膜的抗蚀性能和耐磨性能比其他化学膜低,为了提高氧化膜的抗蚀能力和润滑性能,可在氧化处理后增加磷酸盐处理,或将氧化处理后的弹簧,再用肥皂液浸渍和进行涂油处理。
⑹ 什么是阳极氧化处理
1、阳极氧化铝板氧化膜生成的一般原理:
以铝板为阳极置于电解质溶液中,利用电解作用,使其表面形成氧化铝薄膜的过程,称为铝板的阳极氧化处理。其装置中阴极为在电解溶液中化学稳定性高的材料,如铅、不锈钢、铝等。铝阳极氧化的原理实质上就是水电解的原理。当电流通过时,在阴极上,放出氢气;在阳极上,析出的氧不仅是分子态的氧,还包括原子氧(O)和离子氧,通常在反应中以分子氧表示。作为阳极的铝被其上析出的氧所氧化,形成无 水的氧化铝膜,生成的氧并不是全部与铝作用,一部分以气态的形式析出。
2、阳极氧化铝板氧化电解溶液的选择:
阳极氧化膜生长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电解液对氧化膜应有溶解作用。但这并非说在所有存在溶解作用的电解液中阳极氧化都能生成氧化膜或生成的氧化膜性质相同。
3、阳极氧化铝板氧化的种类:
阳极氧化按电流形式分为:直流电阳极氧化,交流电阳极氧化,脉冲电流阳极氧化。按电解液分有:硫酸、草酸、铬酸、 混合酸和以磺基有机酸为主溶液的自然着色阳极氧化。按膜层性子分有:普通膜、硬质膜(厚膜)、瓷质膜、光亮修饰层、半导体作用的阻挡层等阳极氧化。铝及铝 合金常用阳极氧化方法和工艺条件见表-5。其中以直流电硫酸阳极氧化法的应用最为普遍。
4、阳极氧化铝板氧化膜结构、性质:
阳极氧化膜由两层组成,多孔的厚的外层是在具有介电性质的致密的内层上上成长起来的,后者称为阻挡层(也称活性层)。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膜层的纵横面几乎全都呈现与金属表面垂直的管状孔,它们贯穿膜外层直至氧化膜与金属界面的阻挡层。以各孔隙为主轴周围是致密的氧化铝构成一 个蜂窝六棱体,称为晶胞,整个膜层是又无数个这样的晶胞组成。阻挡层是又无水的氧化铝所组成,薄而致密,具有高的硬度和阻止电流通过的作用。阻挡层厚约 0.03-0.05μm,为总膜后的0.5%-2.0%。氧化膜多孔的外层主要是又非晶型的氧化铝及小量的水合氧化铝所组成,此外还含有电解液的阳离子。 当电解液为硫酸时,膜层中硫酸盐含量在正常情况下为13%-17%。氧化膜的大部分优良特性都是由多孔外层的厚度及孔隙率所觉决定的,它们都与阳极氧化条 件密切相关。
⑺ 金属表面氧化处理的几种方法
金属表面氧化处理的方法如下:
一、电泳
电泳又名—— 电着(着),泳漆,创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最先应用于汽车底漆。由于其出色的防腐、防锈功能,很快在军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才应用到日用五金的表面处理。
优点:无金属质感,可配合喷砂、抛光、拉丝等;液体环境中加工,可实现复杂结构的表面处理。
二、阳极氧化
主要是铝的阳极氧化,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在铝和铝合金的表面生成一层氧化铝膜。这层氧化膜具有防护性、装饰性、绝缘性、耐磨性等特殊特性。
优点:实现除白色外任何颜色;实现无镍封孔,满足欧、美等国家对无镍的要求。
三、微弧氧化
是通过用专用的微弧氧化电源在工件上施加电压,使工件表面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相互作用,在工件表面形成微弧放电,在高温、电场等因素的作用下,金属表面形成陶瓷膜,达到工件表面强化的目的。微弧氧化主要针对铝、镁、钛、锆、铌、铊等阀金属。
优点:前处理简单,产品耐腐蚀性、耐候性极佳,散热性能佳;基材广泛:Al, Ti, Zn, Zr, Mg, Nb, 及其 合金等。
四、粉末喷涂
用喷粉设备(静电喷塑机)把粉末涂料喷涂到工件的表面,在静电作用下,粉末会均匀的吸附于工件表面,形成粉状的涂层;粉状涂层经过高温烘烤流平固化,变成效果各异(粉末涂料的不同种类效果)的最终涂层。
特点:颜色丰富,高光、哑光可选;遮蔽缺陷能力强;成本较低,适用于建筑家具产品和散热片的外壳等;利用率高,100%利用,环保。
五、电镀
电镀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腐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的一种技术。
特点:镀层光泽度高,高品质金属外观;基材为SUS、Al、Zn、Mg等;成本相对PVD低。但环境保护较差,环境污染风险较大。
⑻ 氧化的工艺流程是什么
工件装夹→去油→清洗→酸洗→清洗→氧化→清洗→皂化→热水煮洗→检查。
(1)工件装夹:要根据工件的形状、大小,设计专门的夹具或吊具。目的是使工件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工件间不能相互接触,要使每个工件都能完全浸入氧化液中被氧化。
(2)去油:目的是除去工件表面的油污。经过机加工后(发蓝、发黑是最后一道工序),工件表面难免不留下油污,用防锈油作工序间防锈的更是这样。任何油污,都会严重影响四氧化三铁的生成,所以必须在发蓝、发黑之前除去。常用的除油溶液配方。
(3)酸洗:酸洗的目的是除去工件表面的锈迹。因为锈迹、锈斑会阻碍生成致密的四氧化三铁层。即使工件无锈迹,也应进行酸洗,因为它使油污进一步去除干净,而且酸洗会提高工件表面分子的活化能,有利于下一工序的氧化,能生成较厚的四氧化三铁层。
酸洗溶液一般是10~15%浓度的硫酸溶液,温度是70~80℃,将工件浸入硫酸溶液中,浸入时间为30min左右,锈蚀较轻的钢件可浸20min,锈蚀严重者,则需要浸40min以上。
(4)氧化:氧化是发蓝、发黑的主要工序。四氧化三铁膜层是否致密、是否光滑、是否有足够的厚度,取决于氧化阶段。
(8)什么是氧化处理方法扩展阅读:
氧化工艺的意义
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用于许多化合物的制备:
1、硫化铁氧化成二氧化硫,再将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以制备硫酸。
2、氮氧化成一氧化氮(以铂作为催化剂),再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以制备硝酸。
3、磷氧化成五氧化二磷制备磷酸。
4、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
5、甲醇氧化被夺去氢生成甲醛。
6、氯化氢氧化被夺去氢生成氯气和水。
7、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
8、集成电路制造中的一道重要工艺流程 。
⑼ 什么是快速氧化法
物质失电子的作用叫氧化反应;相反的,得电子的作用叫还原。狭义的氧化反应指物质与氧化合;还原反应指物质失去氧的作用。氧化时氧化值升高;还原时氧化值降低。氧化、还原都指反应物(分子、离子或原子)。氧化也称氧化反应。有机物反应时把有机物引入氧或脱去氢的作用叫氧化;引入氢或失去氧的作用叫还原。物质与氧缓慢反应缓缓发热而不发光的氧化叫缓慢氧化,如金属锈蚀、生物呼吸等。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叫燃烧。
氧化法(operation both with oxidation and rection)
电弧炉炼钢的传统操作方法,其特点是兼有氧化期和还原期。又称双渣法。通过向熔池中加铁矿石和吹氧,使钢液中碳、锰、硅、硫、磷等元素氧化,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氧化物夹杂,一氧化碳逸出造成钢水、炉渣的沸腾,使钢中气体析出,氧化物夹杂随之进入渣,达到净化钢水的目的。采用氧化法炼钢,金属料选用的范围比较宽,各种废钢均可使用,对废钢铁料的质量如锈蚀和硫、磷含量等要求不严格。
氧化法的操作方法是:熔清后将铁矿石分批加入炉内(或吹氧气),熔池开始沸腾,钢液温度逐渐升高,脱碳反应开始,一般要求脱碳量在0.3%~0.4%左右,脱碳速度要均匀,保持在0.01%~0.02%/min,因此在配金属料时要多配些碳量,可采用增加生铁比例或配加电极碎块。因脱碳是吸热反应,熔池中需要有一定的其他元素(硅、锰等)含量,使硅、锰氧化放热以供给脱碳反应所需的热。在操作时要密切注意炉渣碱度和流动性,随时用造渣剂加以调整,良好的标志是沸腾渣液能自动从炉门口溢出,达到去磷效果。矿石用量约为40kg/t,每批加入间隔时间为5~10min,氧用量根据脱碳情况决定。取钢样分析化学成分,当碳不高于规格下限,磷小于规定,温度合适,扒去全部氧化渣。进入还原期。再造高碱度还原渣,即还原期操作同一般电弧炉炼钢操作相同。
湿式氧化法是使液体中悬浮或溶解状有机物在有液相水存在的情况下进行高温高压氧化处理的方法。氧化反应在压入高压空气,反应温度300℃条件下进行。可用于高浓度(4-6%左右)有机物的粪便、下水污泥以及工厂排液等的处理和药剂回收。用于处理粪便及下水污泥时,反应后进行固液分离,再用活性污泥法等对分离液进行处理。
该工艺的优点为:①流出物被完全杀菌;②使下水污泥及粪便等具有良好的沉淀分离性能;③装置尺寸小;④不污染大气。缺点为:①易腐蚀反应器;②排放水有色度;③有烧焦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