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昆曲的教学方法

昆曲的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29 16:26:48

1.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的 教案

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二、自主学习,预习反馈
戏曲的种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
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 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三、合作探究,落实目标

(一)昆剧
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比较出名的有《桃花扇》、《牡丹亭》、《长生殿》、《西厢记》等。
欣赏《牡丹亭》选段。
(二)京剧
1、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此后,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因为它是一种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所以被誉为“东方歌剧”
京剧的特色:
2、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色。
红忠紫孝,黑正粉老,
水白奸邪,油白狂傲,
黄狠灰贪,蓝勇绿暴,
神佛精灵,金银普照。
红脸含褒义,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拯;蓝脸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窦尔敦;白脸含贬义,代表凶歼,如曹操;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3、展示脸谱
4、名家介绍
本世纪20年代京剧旦行先后成名的四位有代表性的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各树一帜,雄踞舞台。四大名旦在艺术上不断进取,表演,唱腔精益求精,各有独门剧目陆续问世,蔚成流派。
5、京剧剧目
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家》等。6、京剧《苏三起解》欣赏
(三)黄梅戏
1、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它是由民间山歌小调发展而成的,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代表曲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等。
2、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欣赏
(四)豫剧
1、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是在河南地方小曲的基础上,吸收秦腔、蒲州梆子等形成的新剧种,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流行于河南和邻近各省。声腔分豫东调、豫西调两大流派。豫东调以开封、商丘为中心,男声高亢,女声活泼,擅长表演喜剧。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男声苍凉悲壮,女声委婉缠绵,擅长表演悲剧。代表曲目有:《穆桂英挂帅》、《花木兰》等。
2、豫剧《花木兰》选段欣赏
四、成功体验,巩固提升
戏曲知多少知识竞答:
必答题:
第一组:1、享有“中国戏剧之母”雅称的剧种是:
A、京剧 B、黄梅戏
C、昆剧D、二人转
2、我国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种?
A、35种 B、36种
C、350种 D、360种
3黄梅戏发展壮大于哪?
A、湖北黄梅县
B、安徽安庆
C、湖北安庆
D、安徽黄梅县
第二组:1、昆剧迄今已有多少年历史?
A、二百多年
B、四百多年
C、六百多年
D、八百多年
2、善于表演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是京剧四大名旦中的哪一位?
A、梅兰芳B、程砚秋
C、荀慧生D、尚小云
3、下列哪一个不是1790年进京献艺的安徽四大戏班之一?
A、三喜班 B、四喜班C、春台班 D、和春班
第三组:1、在京剧脸谱中,颜色不同,象征人物的性格品质、命运也不同,下列代表褒义色彩的是:
A、蓝脸B、红脸
C、黑脸D、白脸
2、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哪一剧种?
A、京剧 B、豫剧
C、昆剧 D、越剧
3、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是哪一行当:
A、旦 B、生C、净D、丑
第四组:1、下列哪一项不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
A、希腊的悲喜剧
B、印度的梵剧
C、俄罗斯的芭蕾剧
D、中国的戏曲
2、你设计一下,在京剧中扮演曹操,应选什么色彩的脸谱:
A、红脸 B、白脸
C、黑脸 D、黄脸
3、下列属于东北二人转曲目的是:
A、《天仙配》B、《玉堂春》
C、《花木兰》D、《回杯记》
抢答题:
1、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
2、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请你至少说出4种以上的剧种?
3、你能说出京剧旦角的四大流派吗?
4、你知道表演吐火和变脸的是哪一个剧种吗?
听戏曲,说出曲名和剧种
湖南花鼓戏《手拉风箱》
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
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京剧《红灯记》选段

看图片,模仿动作
五、过关检测,发展延伸
学唱《唱脸谱》

2. 高中音乐人音版《音乐与戏剧表演》第二单元《牡丹亭》(选段)昆曲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冼星海》教案【教学目标】(一)聆听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感受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二)认识、了解音乐家冼星海的光辉一生,直到他的代表作品,了解他在近代音乐史上的贡献;(三)学习、体验大合唱的声乐演唱形式,并欣赏作品《黄河大合唱》里相应乐章,增强对这些艺术形式表达的效果的了解;同时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课时】一课时【教学重难点】(一)通过对音乐的...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2811:54:40《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高中音乐教案]

人音版高一音乐教学设计:《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学科:音乐模块名称:音乐鉴赏年级:高一课时:一课时必修/选修:选修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教学构想】《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着名诗人光未然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它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此,调动学生...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com/s/1GLxQu7BFiX34i47kWvmnCw

提取码:pari

3. 想学几句昆曲,应该从哪里学呢

长沙紫岚昆曲俱乐部今天开幕。"昆曲是世界上最优雅的艺术,是所有戏曲之母。很多地方都有民乐俱乐部,但长沙没有。" 苗毅说,创办昆曲俱乐部是他50多年来的梦想,在过去的七八年里,他一直在寻找昆曲爱好者。"我打印了纸条,在社区里张贴,逐一联系戏迷。第一批学生就是这样走到一起的"。

苏州的昆曲班很多,有苏州的暑期班,昆曲馆有免费的昆曲讲座(要查具体时间),还有一些老昆曲演员也在招收学员,如果你能离开长沙,且经济实力允许,可以来苏州,南京,昆都士省和上海-嘉定-浏河的老师都很不错


苏州的昆博每周日9:00-11:00有免费的昆曲演唱。老师是退休演员苏昆,青年牡丹亭的小兰花总教头,青年牡丹亭的首席歌手和阅读指导毛伟志先生。如果你只能在网上学习,你可以了解一下昆明市邱彩萍老师的网上课程,更适合小白和初学者!如果你只是觉得好玩,想尝尝鲜,可以听听录音,学学你喜欢的演员的唱法!如果你是想学,可以去听听。如果你想从头学起,要做好准备,把它当做一门外语慢慢学!


4. 昆曲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昆曲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剧本、音乐、表演三个方面:
l、剧本:昆曲剧本采用了宋、元时代的杂剧传奇的结构方式,每出大戏分很多折子,每折戏自成单元,都有一个贯串在总的情节上相对完整的小段情节,它的许多单折戏可以独立演出。
在文学语言上,它继承了古代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的优点和长处,采用了长短句的方法,使每句参差错落、疏密相间,把汉语的音乐性发挥得非常充分,通过字调、韵律、句法结构,产生一种刚柔、长短轻重和谐的艺术效果,京剧则采用七言诗歌发展而来的七字句、十字句,每句唱的字数都是固定的。
昆曲直到现在还经常原封不动,演唱几百年前作家的作品。
2、音乐:中国的戏曲音乐大致分成两种结构形式,即曲牌体和板腔体。昆曲音乐呈曲牌体结构形式,有一千多个曲牌,昆曲的每出戏就是演唱其中的北曲、南曲或南北曲全套的曲子,它的唱腔婉转细腻、吐字讲究,有四声、尖团之分,而京剧音乐是板腔体结构,它分为西皮二簧等几个板式。昆曲唱腔没有过门。一支曲子一直唱到底,而且音域非常宽,如女声要真假声结合,难度非常大,京剧则每句都有过门,昆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笛子,而京剧主要是京胡。
3、表演:昆曲由于它的剧本和音乐的特点,使之舞蹈化、程式化的动作非常高,昆曲最大特点是载歌载舞,由于昆曲文词非常典雅,所以在每句唱段中经常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或者用动作来辅助对文词的解释,昆曲的舞蹈动作经过意象、变形和装饰性的各种手法使动作非常优美。连绵不断,但难度也非常大,必须经过刻苦的训练,才能一边演唱、一边舞蹈,京剧则是演唱时没有大幅度的舞蹈动作,或舞蹈动作时,一般都不演唱,凡载歌载舞的剧目,一般都是演昆曲剧目,象《挡马》、《闹天宫》都是昆曲剧目,后来经过加工提高,也成为京剧经常演出的剧目。

昆曲的表演非常细腻,每个行当都有不同特点,如旦角的妩媚多姿,小生的儒雅潇洒,花脸的粗犷豪放,武生武旦的刚健潇洒,小丑的诙谐幽默。
昆曲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即慢、小、细、软和雅。
所谓“慢”,是说昆曲的节奏缓慢,轻柔而婉折。昆曲拥有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发音吐字比较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它的曲调是传统曲牌体,每出戏都由成套曲牌连缀而成。这既是当时缓慢的生活节奏以及人们的缓慢心理节奏在戏曲艺术上的反映,也是“水磨腔”格律特点和演唱要求所造成的必然现象。
所谓“小”,是指昆曲可以在各类剧场的舞台上演唱,但它最宜于家宅的厅堂或花园亭榭上演唱,是典型的“红氍毹艺术”。
所谓“细”,是指昆曲表演十分细腻。昆曲是一门集歌唱、舞蹈、道白、动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象征虚拟性和程式化的歌舞动作表演故事,并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心理状态、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力方面,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
所谓“软”,是指昆戏说的吴侬软语,唱的是柔婉的“水磨调”,再加上擅演缠绵悱恻的文戏,自然给人以一种软而香的感觉。
所谓“雅”,是指昆曲高雅、文雅、典雅和清雅的风格。昆曲,单单看剧本,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而许多唱词其实就是婉约凄美的诗词。是故,昆曲艺术被知音者比喻为兰花。而昆曲艺术之“雅“,又是由它的慢、小、细、软诸特色所决定的。

5. 中国昆曲的资料

昆曲的唱词称为“词句体”,是对宋词长短句的沿袭,无论从形式到实质,都完全可以与“唐诗宋词元曲”媲美。

比如,《浣纱记》里,西施和范蠡的这一段对唱。平平仄仄的韵律,每一句末尾的押韵,都让这唱词读来朗朗上口,很有几分唐诗宋词的味道。

比较不错的几本昆曲古籍资料参考:

《四声猿.明徐渭撰.袁宏道评点.明万历四十二年钟人杰刻本》

《四声猿.4卷.明.徐渭撰.澄道人评.明末书坊大城斋刊本》

《重校古八义记.上下卷.四十二出.明.徐元撰.广庆堂藏板.明万历时期陈邦泰校刊本》

《一笠庵四种曲.四种.八卷.清.李玉撰.宝研斋藏板.清干隆五十九年刊本》

《新刻出像音注商辂三元记.二卷.三十八折.明末金陵书坊富春堂刊本》

《青石山.10册.阙名撰.清光绪3年钞本.1877年》

《环翠堂新编出像狮吼记.上下卷.明汪廷讷撰.高士里藏板.明万历环翠堂刻本》

《红拂记.四卷.明.张凤翼撰.汤显祖评.明末吴兴凌玄洲校刻朱墨套印本》

《长命缕.二卷.明.梅鼎祚编.明崇祯时期刊本》


这类不错的古代昆曲古籍资料一般不常见,像 古籍阁 收藏的历代各种昆曲古籍都是非常珍版的,应该说目前最全面的昆曲资料集

昆曲,是世俗艺术中吸纳上层文化最多的一个门类,昆曲的唱词大都是由明清时期的上层文人创作完成的。

有史料显示,明代进士及第而做官的剧作家多达28人。

科举成绩虽然并不能完全和文化水准等同,但这一现象从总体上还是反映了当时的中上层知识分子和昆曲创作活动的密切关系。

这些“进士”剧作家中,最着名的当属汤显祖和沈璟。

沈璟小汤显祖3岁,考中进士的时间却比他早9年。

才华横溢的汤显祖因为不肯敷衍当时的权臣张居正而屡考不过,直到张居正去世的第二年才中了进士。

尽管人生的开局略微不同,汤沈二人最后却殊途同归。

他们都是大约在宦海沉浮了15年左右后,选择辞官回乡,醉心于昆曲创作。

汤显祖作为剧作家的成就,无需多言。一部《牡丹亭》,就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巅峰之作,没有之一。


沈璟精研音律,他对昆曲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曲词的格律、常唱法上。

以汤显祖为代表的这批文人剧作家,不仅创作剧本,而且长年与艺人们在一起,排戏演戏,于是,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全部都沉淀在了昆曲里。

比如:昆曲唱词的典雅生动、意韵悠长;昆曲的编剧技法高超,能够将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铺陈开来;昆曲的唱腔婉转清丽,一唱三叹;昆曲的表演分工细密,舞姿抒情写意……

文人参与昆曲创作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他们有能力从实践活动中提炼总结出经验,然后升华到理论高度,并记载呈现出来。

比如,汤显祖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吕天成的《曲品》、王翼德的《曲律》,李渔的《闲情偶寄》,等等。

这一系列的理论成果,今天经由戏剧专家们梳理,转化成了中国传统戏剧学,指导着当代各个剧种的创作和发展。

所以,昆曲是百戏之母,这一点毋庸置疑。



6. 昆曲的语音

唱念语音为有入声的中州韵,一些丑角的念白使用有翘舌音的苏白。
昆曲唱念语音特点 分尖团音
和大多数戏曲一致,昆曲区分尖团音。精清从心邪母接细音的读尖音,见溪群晓匣母接细音的读团音。
如:细[si]、戏[ɕi]、七[tsʰiʔ]、气[tɕʰi]、积[tsiʔ]、极[tɕiʔ]
翘舌音
和有翘舌音的吴语-苏州话的发音方法一致,舌头抵下齿龈,不卷舌。平翘分法和苏州评弹略异。
苏州话无卷舌音r[ɻ],昆曲按苏州话文读的发音,把日母字声母读为[ʐ],非吴语区的人容易听成[ʃ],实为浊音。
轻唇音v
和吴语的文读一致,昆曲所有微母字均读v。
如:文[vən]、无[vu]、忘[vɑŋ]。
疑母ng
“我”等字保留疑母ng,读[ŋo]。但昆曲疑母字数量远远少于苏州话,且[ŋ]不能接[i]、[y]、[u]。
浊音
受苏州话影响,昆曲少数字会保留浊音,但不成体系,无法与苏州话完整的浊音体系相比。
其他
一些以、云母字官话的声母异化为r[ɻ],昆曲使用原音。
如:容蓉融荣[ioŋ] 保留入声
和吴语一致,昆曲保留入声,收喉塞尾,不区分韵尾。
如:七[tsʰiʔ]、积[tsiʔ]。
居鱼韵
这些音在一部分吴语中,读舌面音。在昆曲中读翘舌音细音。
如:志[ʧʅ]、智[ʧi];楚[ʧʰu]、处[ʧʰy];笙[ʃəŋ]、声[ʃiəŋ]。
东同韵
和苏州话一致,风[fʊŋ]与东[tʊŋ]的韵母相同。
机微韵
如:非肥痱费妃[fi]
皆韵
如:皆街解戒介[ʨiai]、蟹懈鞋骇骸[ɕiai]、楷揩[ʨʰiai]、挨隘[iai]
梗韵
腭化读[iəŋ]
如:更[ʨiəŋ]、坑[ʨʰiəŋ]、衡[ɕiəŋ]。
姑模韵
可以读[u],也可以按苏州口音,读[ou]。
歌罗韵
歌罗韵韵母为[o]、[uo]
例:个[ko]≠过[kuo];何[ho]≠和[huo];罗[lo]≠螺[luo]。
其他
龙[liʊŋ]
官[kuon]≠关[kuan](同苏州话);间[ʨian] ≠肩[ʨiɛn]

7. 昆曲的戏服有什么特点与豫剧相比有什么不同

昆曲有优美的线腔,以缠绵、温柔、悠远着称。在演唱技巧上,注意声音的控制,节奏和速度的起伏,注意吐字和返声,完成伴奏音乐。昆曲表演的最大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舞结合巧妙和谐。昆曲是唱、跳、唱、跳等多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在漫长的戏曲表演历史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

以炫丽、对比的手法,将自然之美与装饰、图案和谐结合,构成了服饰对舞台人物性格、形象的表现力。而且还采用各种绸缎、棉麻织物等不同的刺绣工艺制作而成。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唱腔有很强的艺术性。昆曲表演使用锣、鼓、弦、笛、箫、笙、琵琶等管弦乐乐器,并配以打击乐器。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昆曲积累了大量的剧目。其中,影响较大且经常上演的剧目有王士祯的《冯明集》、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柯南集》、沈京的《侠客》等。还有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错》、朱的《十五关》、孔的《桃花扇》、洪圣的《长生殿》以及其他着名的折子戏,如《园中梦》、《阳关》、《三醉》、《秋江》。

8. 学昆曲、学昆笛究竟该如何“入门”——“音乐文...

——“音乐文学”与“文学音乐”的辩证关系王建农总有些人看完演出,会来找我聊,对我说“讲不出你的昆笛演奏好在哪里,就是感觉和别人吹的不太一样,和演员配合的极其默契,让人觉得舒服。”其实最根本的一点,我想是我对于昆曲“文学音乐”与“音乐文学”辩证关系的理解。 大多笛师在吹奏昆曲时,是和吹奏其他乐曲一样,着重于音乐的节奏,旋律的高低、情感的起伏,套用了西洋乐中的强弱标记,这一点我并不完全赞同。所以说不懂或者不真正懂昆曲的昆笛演奏者只是在用心描绘音符,而真正懂昆曲的昆笛演奏家则是用音符描绘了文学和人生。这二者的分歧就在于昆曲属于“文学音乐”和“音乐文学”的辩证关系中,也是“昆曲”真正的魅力所在。 “昆曲”之所以高雅,其关键就落在这个“曲”字上。我们一直以来把“曲”定义为是音乐,这个理解是有偏差的。“曲”当然与音乐有关,但“曲”也是和律诗、律词一样,和“文”密切联系。 昆曲音乐的形成关乎于宫调、曲牌;关乎于唱词的平上去入,关乎于四声阴阳;换言之,作曲者即为填词者,所填之词限定了板眼节奏,又决定了音符旋律(譬如“懒画眉”正格这样律词体文字,在韵处必下板等规律),而音符曲情又限定了文辞筛录。故而昆曲的音乐和文学是互为勾连的。在相互的碰撞和牵制之下,涤荡出的昆曲,因而是“活的文学”和“会呼吸的音乐”。 所以说吹奏昆曲时,如果离弃了“文”,而只看简谱音符,自我感觉的注重音乐旋律起伏、强弱,想来就很可笑了。那么我的老师王正来先生一直强调昆曲的特点是“依字声行腔”,这是昆曲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后一点。昆曲区别于现在流行歌曲就在于,昆曲是由文辞语音的四声阴阳自然化为音乐的,是属于依字声行腔的“曲”的范畴;而“歌”是有固定旋律套各类不同平仄文字的。 所以我在拿起笛子的时候,我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在吹“曲”还是在吹“歌”?倘若我在演奏民乐,那么我一定会和大多数笛师一样,看着音乐谱,着重旋律起伏,轻重相携,力求完美的声音。但是如果我在吹昆曲时,我的眼前虽然放着音乐谱,但我更注意看音乐谱上的“昆曲唱词”,看着这些“字”的四声,我脑子自然就有了旋律,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演奏时大多看着演员,不看谱,不是我背会了乐谱,而是他们唱什么字,根据这个字声,我就能出来旋律。所以演员都说我伴奏衬的他们舒服,这不是因为我笛子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我的昆笛伴奏是根据音乐文学走的,是“规矩”的。 所以我真心希望各位爱好昆曲的曲友们,不要一下子就被忽悠进“看着工尺谱学唱”的怪圈,那和学唱歌有什么两样?我劝大家静下心来,“依字声行腔”。学昆曲绝对不是看个视频教学,或者上节课就学会的。我更希望大家静心研习一些有价值的文字,认真琢磨好再开始。我也一定会不定期给大家写些指导大家如何真正学昆曲的文章的。

阅读全文

与昆曲的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人类有什么打斗方法 浏览:804
人物分析描写方法 浏览:789
皂角刺如何食用方法 浏览:564
研究问卷的方法 浏览:828
古筝琴码的安装方法 浏览:579
国外大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浏览:424
手上鸡眼的图片症状和处理方法 浏览:70
栀子的种植方法和图片 浏览:604
癣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浏览:422
黛珂白檀乳液使用方法 浏览:849
考科二坡道定点停车方法视频 浏览:542
独词式标题选材常用方法 浏览:750
一天解决一本书的方法 浏览:239
沂蒙山楂的食用方法 浏览:179
系统思维的训练方法 浏览:41
组合数计算方法高中数学例题 浏览:305
如何用物理方法卷发 浏览:194
穿丝袜的正确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220
简单锻炼方法视频捂脸 浏览:274
如何唤醒孩子的方法 浏览: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