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听力怎么检查
医院采用声音振动棒来检测一个人的听力。
B. 如何检查听力
听力改变是耳部疾病或其他全身疾病在耳部的表现。听力下降时,往往伴随有其他的症状,所以在检查听力时,不能忽视对其他体征的检查。单从听力学检查的角度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即主观听力检查和客观听力检查。主观听力检查是指在听力检测过程中,需要被检查者的配合,如纯音听阈测听、言语测听等。客观听力检查是指在听力检测过程中,不需要被检查者的合作,通过仪器记录各种指标,来评价听力情况。 一般的检查程序是:首先检查外耳道及鼓膜,常规作纯音测听检查,评价听阈情况。作声阻抗测听检查,评价鼓室功能。必要时作脑干电反应测听,评价耳蜗、听神经及中枢的传导功能。作语言测听,评价对声音的分辨能力。还有一些其他的测听方法,用于判断听力损伤的部位和性质。总之,听力检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方法配合,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 (刘志明 )
C. 听力怎么测试
分为主观测听(如音叉检查、纯音听力计检查、言语测听)和客观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听觉诱发电位)两大类。
1. 纯音听阈测听
纯音听阈测听简称电测听,是利用电声学原理,产生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纯音,通过分别测试受检耳的各频率听阈强度,以判断耳聋的程度和类型,以及病变部位。
纯音听阈测听是临床听力检查中是一种既能定性又能定量的比较准确、最常用方法。因属于主观测听法,它的测试结果准确与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测试环境、测试者的配合程度、听力计的校准、检查者的操作、外耳道情况等。
2. 声导抗测试法
声导抗测试是通过测量中耳声阻抗的变化,记录后为分析中耳病变提供客观的依据。检查仪器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客观,有较高的准确性,是临床听力诊断常规检查方法之一,其测试包括鼓室声导抗、声反射及咽鼓管的功能测试。
它主要用于:判别耳聋性质、耳聋病变部位(如耳蜗性病变、蜗后性病变)、鉴别非器质性聋、为蜗后听觉通路及脑干疾病提供诊断参考;对周围性面瘫进行定位诊断和预后预测,以及对重症肌无力作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估等。
3. 听性脑干反应测听(ABR)
是检测声刺激诱发的脑干生物电反应,由数个波组成,又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反映耳蜗至脑干相关结构的功能状况,凡是累及听通道的任何病变或损伤都会影响BAEP。通过测量波形、波幅和潜伏期,能客观敏感地反映脑干的功能和听力受损的程度。
临床主要用于:判定高频听阈、新生儿和婴幼儿听力筛查、鉴别器质性与功能性聋、诊断桥小脑角占位病变等;对听神经病、多发性硬化症、脑干胶质瘤、脑外伤、昏迷、脑瘫痪、脑死亡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定位与治疗选择、结果判断等,可提供有价值的客观资料。
4. 耳声发射
耳声发射是产生于耳蜗并可在外耳道记录到的声能。
耳声发射据其有无外界声刺激分为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和诱发性耳声发射(EOAE)。后者按刺激的类型分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频率刺激耳声发射(SFOAE)三种。耳声发射与内耳功能密切有关,任何损害耳蜗外毛细胞功能的因素使听力损害超过40dBHL时,都能导致耳声发射明显减弱或消失。这是耳声发射作为听力筛查方法的理论基础。耳声发射检测具有客观、简便、无创、灵敏等优点。
D. 婴幼儿听力检查有哪些方法
由于婴幼儿年龄较小,配合能力和程度有限,因此对其进行听力筛查主要选择不需要孩子配合但又可以反映其目前听力的大致情况的听力学电生理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测试:
1.鼓室图/声镫骨肌反射
用于评估婴幼儿中耳功能以及声镫骨肌反射弧通路的状况。推荐临床上对年龄小于6个月的婴儿使用1000Hz探测声进行鼓室图测试,而对年龄超过6个月的婴幼儿则可使用常规226Hz探测声进行鼓室图测试。此外,一般还建议使用1000Hz和2000Hz探测声对小于6个月的婴儿进行同侧声镫骨肌反射阈值测试。
2.耳声发射测试(OAE)
主要用于测试从外耳、中耳到内耳外毛细胞的听觉通路功能状况。
3.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
AABR的整个测试过程高度自动化。测试仪器按照设计的标准程序收集测试数据同时根据事先设置好的结果判别标准对收集的数据自动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婴幼儿是否通过该项测试的结论。主要用于从外耳、中耳、内耳到听神经的听觉通路功能状况。
E. 听力检查的步骤
(1)
语音测试
在长于6m以上的安静环境中进行,地面划出距离标志,患者立于距检查者6m处,但身体不能距墙壁太近,以免产生声音干扰。受检耳朝向检查者,另一耳用油棉球或手指堵塞并闭眼,以免看到检查者的口唇动作影响检查的准确性,检查者利用气道内残留空气先发出1-2个音节的词汇,嘱患者重复说出听得词汇,应注意每次发音力量应一致,词汇通俗易懂,高低音相互并用,发音准确、清晰。
(2)
表测试
患者坐位、闭目,用手指塞紧非检查侧耳道口,检查者立于患者身后,先使患者熟悉检查的表声后,将秒表于外耳道平面线上,由远而近反复测验其刚能听到表声离耳的距离。记录方法以受检耳听距(cm)/该表标准听距(cm)表示,如100/100cm、50/100cm。
(3)
耳语检查法
在长6m的静室内进行。以耳语强度说出常用词汇,记录受试耳可以听清的距离并与正常耳比较(受试耳听距/正常耳听距)。
(4)
音叉检查法
音叉放于距耳道口约1cm处,听得者为“气导”;置于颅骨上听得者为“骨导”。是鉴别耳聋性质最常用的方法。常用C调倍频程五支一组音叉,其振动频率分别为128、256、512、1024、和2048Hz。
(5)
纯音听阈测试包括气导和骨导测试。气导测试先从1KHz开始,病人听到声音后,每5dB一档地逐档下降,直至听不到时为止,然后再逐档增加声强(每档升5dB),如此反复测试,直至测到确切听阈为止。再以同样方法依次测试其他频率的听阈。检查时应注意用间断音,以免发生听觉疲劳。骨导测试的操作方法与气导测试相同。
(6)
电反应测听利用叠加平均技术记录听觉系统声诱发电位,判断听觉系统功能状态,分析耳科和神经科的某些疾患。目前用于临床的主要有耳蜗电图、听性脑干反应和中潜伏期反应。
(7)
耳声发射检查临床建议使用诱发性OAE中的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可应用诱发性耳声发射进行新生儿的听力筛选,简便、快速,有肯定OAE反应者可判为外周听力正常;与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合可鉴别耳蜗性和蜗后性听觉系统病变。
(8)
声阻抗测听其基本测试项目有:鼓膜平面静态声顺值测定、鼓室图和镫骨肌反射测试。
F. 常见的客观听力检查方法有哪些
听力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耳语检查法
耳语检查就是让患者在长达6M的室内进行检测的。让患者说出常用的词汇,记录自己可以清楚听到的举例,然后与正常耳听进行比较。
2、表声检查法
这里的表声检查一般是使用秒表,记录患者所能听到的表声的举例,然后与正常耳听的距离进行比较。
3、纯音测听法
这种方法是对听力有所损伤的患者进行骨导和气导,以便于区别患者的损失性质。通常对患者进行骨导测试的时候会对另外一侧进行掩蔽。而对患者进行气导检测的时候,对两个耳朵耳听阈差超过40dB的话,要在健侧增加掩蔽。
4、阻抗测听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测试中耳功能,包含了鼓室图、鼓膜平面静态声顺值测定、镫骨肌反射这几个测试项目。
5、音叉检查法
音叉一般是放在距离患者耳道口大概1厘米的地方,听得到的话是“气导”;放在颅骨上听得见的话就是“骨导”。
如果经过语音检测法听到的举例缩短到了4M左右,表示患者有轻度耳聋,如果在1M,是中度耳聋,如果小于1M则表示患者患较严重的耳聋。
听力障碍的情况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有的是因为身体某些原因的短暂性影响听力,例如,患腮腺炎患者有可能会影响听力,待到腮腺炎治好后,听力会自行恢复。而有的听力受损是比较严重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看看听力有什么异常,并及时就诊。
G. 听力不好怎样检测听力呢
听力测试的目的是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及病变的部位。检查方法甚多,一类是观察患者主观判断后作出的反应,称主观测听法,如耳语检查、秒表检查、音叉检查、听力计检查等,但
此法常可因年龄过小、精神心理状态失常等多方面因素而影响正确的测听结论。另一类是不需要患者对声刺激做出主观判断反应,可以客观地测定听功能情况,称客观测听法,其结果较精确可靠,有以下几种:
①通过观察声刺激引起的非条件反射来了解听力(如瞬目、转头、肢体活动等);
②通过建立条件反射或习惯反应来检查听力(如皮肤电阻测听、西洋镜测听等);
③利用生物物理学方法检查听力(如声阻抗-导纳测听);
④利用神经生物学方法检查听力(如耳蜗电图、听性脑干反应)。
常规的听力测试方法:
⒈纯音测听。根据大夫的简单指导戴上耳机双耳轮流听高低频率不同的声音,一般10分钟左右;
⒉声导抗。塞个耳塞,测试一下就行,简单、很快。
检查前需将耳道内的耵聍清理干净。
H. 怎么样测试听力测的准确吗
测听力方法包括两大类,依据是否需要患者配合进行分类,包括主观听力检查,需要患者反应,客观听力检查,无需患者反应,具体内容如下:
一、主观检查:应用较多,具体包括,1、耳语法:初测听力,一般让患者站在较远地方,如3-5m,不让患者看到医生说话,需要耳语,观察患者能否听到,初测一般站得越远能听到,说明听力越好。2、音叉试验:医生在诊室时,初测患者听力,通过音叉检查判断是单耳聋、双耳聋、传导性耳聋、感应性耳聋、混合性耳聋,音叉比耳语测听准确,种类也较多。3、纯音测听器:在医院听力室检查,既能定量也能定性;
二、客观检查:使用的机器费用较贵,包括声导抗或耳声发射、听觉、脑干反应,判断患者听力。
I. 怎样检查听力
分为主观测听(如音叉检查、纯音听力计检查、言语测听)和客观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听觉诱发电位)两大类。
1. 纯音听阈测听
纯音听阈测听简称电测听,是利用电声学原理,产生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纯音,通过分别测试受检耳的各频率听阈强度,以判断耳聋的程度和类型,以及病变部位。
纯音听阈测听是临床听力检查中是一种既能定性又能定量的比较准确、最常用方法。因属于主观测听法,它的测试结果准确与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测试环境、测试者的配合程度、听力计的校准、检查者的操作、外耳道情况等。
2. 声导抗测试法
声导抗测试是通过测量中耳声阻抗的变化,记录后为分析中耳病变提供客观的依据。检查仪器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客观,有较高的准确性,是临床听力诊断常规检查方法之一,其测试包括鼓室声导抗、声反射及咽鼓管的功能测试。
它主要用于:判别耳聋性质、耳聋病变部位(如耳蜗性病变、蜗后性病变)、鉴别非器质性聋、为蜗后听觉通路及脑干疾病提供诊断参考;对周围性面瘫进行定位诊断和预后预测,以及对重症肌无力作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估等。
3. 听性脑干反应测听(ABR)
是检测声刺激诱发的脑干生物电反应,由数个波组成,又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反映耳蜗至脑干相关结构的功能状况,凡是累及听通道的任何病变或损伤都会影响BAEP。通过测量波形、波幅和潜伏期,能客观敏感地反映脑干的功能和听力受损的程度。
临床主要用于:判定高频听阈、新生儿和婴幼儿听力筛查、鉴别器质性与功能性聋、诊断桥小脑角占位病变等;对听神经病、多发性硬化症、脑干胶质瘤、脑外伤、昏迷、脑瘫痪、脑死亡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定位与治疗选择、结果判断等,可提供有价值的客观资料。
4. 耳声发射
耳声发射是产生于耳蜗并可在外耳道记录到的声能。
耳声发射据其有无外界声刺激分为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和诱发性耳声发射(EOAE)。后者按刺激的类型分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频率刺激耳声发射(SFOAE)三种。耳声发射与内耳功能密切有关,任何损害耳蜗外毛细胞功能的因素使听力损害超过40dBHL时,都能导致耳声发射明显减弱或消失。这是耳声发射作为听力筛查方法的理论基础。耳声发射检测具有客观、简便、无创、灵敏等优点。
临床应用:婴幼儿听力筛查、耳蜗性聋(如药物中毒性聋,噪声性聋,梅尼埃病等)的早期定量诊断、耳蜗性聋和蜗后性聋的鉴别诊断、蜗后听觉通路病变的判断。
J. 听力测试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可以到医院做纯音测听,都是收费的。也可到专业验配中心,一般测听力都是免费,而且还有免费电耳窥镜鼓膜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