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机械制图中为什么第三视图是正方形
1、理解方式不同。
第三视角法,也称第三象限法,俗称镜面法。第三视角可以理解为物不动人动,我们需要哪一边的视图就需要从哪一面去看。
第一视角法,也称第一象限法,俗称投影法。第一视角刚可以理解为人不动物动,我们需要哪个视图就可以把物体“放倒”到那个视图中。
2、象限不同。
第一视角物体被想象在第一象限,物体位于观察者和投影面之间。第三视角物体被想象在第三象限,投影面位于观察者和物体之间。
3、视图位置不同。
第一视角投影面假设不透明,画视图时俯视图位于主视图的下面,右视图位于主视图的左边。第三视角投影面假设是透明的,画视图时俯视图位于主视图的上面,右视图位于主视图的右边。
(1)飞机装配图英国采用什么投影方法扩展阅读:
在内地一般用的都是第一角画法。
使用第一角投影的国家有中国、德国、法国、前苏联。
使用第三角投影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日本等。
我国GB和ISO标准一般用第一角法,美国,日本,台湾地区等习惯用第三角法。第三角法俯视图放在主视图上,左视图放在主视图左边,依次类推,第一角法刚好相反,俯视图位于主视图的下面,右视图位于主视图的左边。
第一角投影法:常称欧洲方法或E法,我国机械制图标准中采用的投影法与此相同。
② 采用第一角投影法的国家有哪些
采用第一角投影法的国家有大部份使用于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瑞士等)。中国国家标准CNSB1001规定,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皆适用,但同一张图中,不得同时采用。
依据投影原理表示物体的形状,可将物体置于任何象限内,一般将物体置于第一限象而得到投影视图的方法称为第一角投影法,因此同理可得第二、三、四角投影法。
制度须知
将物体置于投影体系中的第一角内,即将物体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进行投影,然后按规定展开投影面,六个基本投影面的展开方法见图a。
三视图为主视图A、左视图C、俯视图E,各视图的配置见图b,第一角画法的识别符号见图c。左视图放右边,右视图放左边,俯视图放下面,左边看到的图形投影画在右边。哪边看到的投影图形画在投到的一边。依此类推。
③ 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大地坐标系是大地测量的基本坐标系。常用于大地问题的细算,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编制地图,火箭和卫星发射及军事方面的定位及运算,若将其直接用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等很不方便。所以要将球面上的大地坐标按一定数学法则归算到平面上,即采用地图投影的理论绘制地形图,才能用于规划建设。
椭球体面是一个不可直接展开的曲面,故将椭球体面上的元素按一定条件投影到平面上,总会产生变形。测量上常以投影变形不影响工程要求为条件选择投影方法。地图投影有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种。
其中等角投影又称为正形投影,它保证在椭球体面上的微分图形投影到平面后将保持相似。这是地形图的基本要求。正形投影有两个基本条件:
①保角条件,即投影后角度大小不变。
②长度变形固定性,即长度投影后会变形,但是在一点上各个方向的微分线段变形比m是个常数k:
式中:ds—投影后的长度,dS—球面上的长度。
1.高斯投影的概念
高斯是德国杰出的数学家、测量学家。他提出的横椭圆柱投影是一种正形投影。它是将一个横椭圆柱套在地球椭球体上,如下图所示:
椭球体中心O在椭圆柱中心轴上,椭球体南北极与椭圆柱相切,并使某一子午线与椭圆柱相切。此子午线称中央子午线。然后将椭球体面上的点、线按正形投影条件投影到椭圆柱上,再沿椭圆柱N、S点母线割开,并展成平面,即成为高斯投影平面。在此平面上:
①中央子午线是直线,其长度不变形,离开中央子午线的其他子午线是弧形,凹向中央子午线。离开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越大。
②投影后赤道是一条直线,赤道与中央子午线保持正交。
③离开赤道的纬线是弧线,凸向赤道。
高斯投影可以将椭球面变成平面,但是离开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越大,这种变形将会影响测图和施工精度。为了对长度变形加以控制,测量中采用了限制投影宽度的方法,即将投影区域限制在靠近中央子午线的两侧狭长地带。这种方法称为分带投影。投影带宽度是以相邻两个子午线的经差来划分。有6°带、3°带等不同投影方法。
6°带投影是从英国格林尼治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隔6°投影一次。这样将椭球分成60个带,编号为1~60带,如下图所示:
各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n为6°带的带号。
已知某点大地经度L,可按下式计算该点所属的带号:
有余数时,为n的整数商+1。
3°带是在6°带基础上划分的,其中央子午线在奇数带时与6°带中央子午线重合,每隔3°为一带,共120带,各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为:
式中n′为3°带的带号。
我国幅员辽阔,含有11个6°带,即从13~23带(中央子午线从75°~135°),21个3°带,从25~45带。北京位于6°带的第20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7°。
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根据高斯投影的特点,以赤道和中央子午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方向为x轴,北方向为正。赤道投影线为y轴,东方向为正。象限按顺时针Ⅰ、Ⅱ、Ⅲ、Ⅳ排列,如下图所示:
在同一投影带内y值有正有负。这对计算和使用很不方便。为了使y值都为正,将纵坐标轴西移500km,并在y坐标前面冠以带号,如在第20带,中央子午线以西P点:
在20带中高斯直角坐标为:
高斯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笛卡尔坐标系不同,如下图所示:
高斯直角坐标系纵坐标为x轴,横坐标为y轴。坐标象限为顺时针划分四个象限。角度起算是从x轴的北方向开始,顺时针计算。这些定义都与数学中的定义不同。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将数学上的三角和解析几何公式直接用到测量的计算上。
④ 怎么识别工厂的机械图纸,有什么方法
先学会看三视图,之后看组装图,无论看什么图,最要紧的是先找到自己的视角!具体的东西要看你学没学过机械制图了!看机械图要分清零件部件从大到小,最后是螺纹配合,公差配合,从粗到细,先整体后局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不少国外设备、图纸和其它技术资料,有不少发达国家的机械图样投影方法与我国所采用的投影方法不同。为了更好地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故快速看懂国外机械图纸很有必要。
1 概述
当今世界上,ISO国际标准规定,第一角和第三角投影同等有效。各国根据国情均有所侧重,其中俄罗斯、乌克兰、德国、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以及东欧等国均主要用第一角投影,而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业、荷兰和墨西哥等国均主要用第三角投影。解放前我国也采用第三角投影,新中国成立后改用第一角投影。在引进的国外机械图样和科技书刊中经常会遇到第三角投影。 ISO国际标准规定了第一角和第三角的投影标记(图1和图2)。在标题栏中,画有标记符号,根据这些符号可识别图样画法,但有的图纸无投影标记。
图1 第一角画法标记符号
图2 第三角画法标记符号
2 第三角投影
空间可由正平面V、水平面H、侧平面W将其划分成八个区域,分别为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7、第8分角,如图3所示。
图3
2.1 将物体放在第一分角内投影称为第一角投影,又称E法——欧洲的方法。
2.2 将物体放在第三分角内投影称为第三角投影,又称为A法——美国的方法。
我国用的是第三角投影法。
第三角投影是假想将物体放在透明的玻璃盒中,以玻璃盒的每个侧面作为投影面,按照人—面—物的位置作正投影而得到图形的方法,如图4、图5。
图4 图5
2.3 第三角投影中六个基本视图的位置
ISO国际标准规定,第三角投影中六个基本视图的位置如图6所示。
图6
以上视图是将物体投影到一个封闭矩形(透明的)“投影箱”的各个投影面上而得到的。
每个视图都可以理解为:当观察者的视线垂直与相应的投影面时,他所看到的物体的实际图像。
前视图即观察者假想自己处于物体的前面,并逐点移动眼睛的位置,且视线始终垂直于一个假想的正立投影面(透明的)而得到的物体的正面投影,其它视图可按类似方法获得。
读图者应当始终把视图看作是物体本身的一面。从前视图可看出物体的高度与宽度,以及物体顶面、底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位置。顶视图显示物体的深度和宽度。
2.4 第三角投影的优点
(1)视图配置较好,便于识图
视图之间直接反映了视向,便于看图,便于作图。左视图在左边,右视图在右边。而第一角投影有时要采用“向视图”来弥补表达不清楚的部位。
(2)易于想象物体的空间形状
左视图和右视图向里,顶视图向下,这样易于想象物体的形状。
(3)便于绘制轴侧图
易于想象物体的空间形状,对绘制轴侧图时想象物体形状有直接帮助。
(4)有利于表达零件细节
相邻图就近配置,一般均不需另加标注,如图7。
图7
(5)尺寸及其它标注相对集中。
3一些主要国家图线宽度的比较(表1)
表1 线 国
宽 家
线型
中国
美国
日本
英国
粗实线
b(0.5~2)
0.032”
0.4~0.8
0.7
细实线
B/3(0.17~0.66)
0.016”
0.3以下
0.3
4几个国家机械图样标准简介
4.1 美国标准(ANSI)
美国只规定用第三角画法(偶而在建筑图及结构图上也用第一角投影,但必须指明)。
视图布置形式有两种,第一种与ISO国际标准相同,如图6。第二种如图8。
图8
美国标准中尺寸标注法:美国图样中的尺寸很少以mm为单位,一般采用英寸(1英寸=25.4mm),原来采用分数形式表示多少英寸,如9/16英寸等,1966年以后改为十进制,写成小数形式。数值小于1时小数点前不写0,数字推荐水平书写。公差尺寸的上、下偏差,要注意与基本尺寸保持相同的小数位数,如或,尺寸在6英尺以上应注出英尺英寸符号,如“12′7〃。
(1)直径、半径、球形代号
①视图明确反映为圆形时,不注直径代号DIA(diameter)或D,如图9;只有一个非圆视图时,尺寸数字后加注直径代号DIA或D,如图10。
图9
图10
②半径尺寸数字后不加注半径代号R(radius),当半径尺寸标注在不反映半径和圆弧实形的视图中,要求半径尺寸数字后加注代号TRUER (TRUE RADIUS)(真实的R)。球形代号在尺寸数字后加注代号SPHER DIA(球直径)或SPHERR(SPHER RADIUS)(球半径)。
(2)弦长(CHORD)、弧长(ARC)注法如图11所示。
图11
(3)倒角CHAM(CHAMBER)如图12所示。
图12
(4)沉孔如图13。
图13
(5)键槽如图14。
图14
(6)螺纹标记如图15。
图15
4.2 日本标准(JIS)
图样表示方法与美国接近,一般使用第三角投影画法,原则上同一张图纸不得混用第一角、第三角画法,必要时两种画法可局部地混合使用,但必须用箭头示出另一种画法的投影方向。
日本标准中尺寸标注法:
(1)直径、半径、正方形、球形代号
图中有直径、半径、正方形或球面直径、半径时,在尺寸数字前加注“φ”、“R”、“□”,当图形明确时,可省去φ、R、□。
(2)倒角
一般与我国相同,对45°倒角,可用字母“C”表示,如图16所示,C2相当于2×45°,C3相当于3×45°。
图16
(3)板厚未画出时,可加注字母“t”,如图16中的t10,相当于我国的δ=10。
(4)用“P”表示铆钉孔间距,如:P=100,P=98(表示孔间距为100或98)。
(5)孔的尺寸数字后可表示其它内容
①盲孔,如图17。关于加工方法的说明通常标注在尺寸数字之后,如深サ(表示深度)、キソ(表示钻孔)等。
②螺纹画法与我国相近,其标注形式如图18所示。
图17
图18
4.3 英国标准(BS)
视图表达方法与ISO国际标准基本相同,尺寸标注方法与我国国标(GB)基本相同,单位也是mm,在尺寸引出线与轮廓间留有间隙(1mm左右)。剖视图中,有的画出剖面线,有的不画剖面线。
4.4 法国标准(NF)
视图表达方法与ISO国际标准基本相同,尺寸标注与我国尺寸标注基本相同。
4.5 德国(主要指原联邦德国)标准(DIN)
视图表示方法与ISO国际标准基本相同,投影为圆的视图中尺寸线只有一个箭头,尺寸后加注Φ;有两个箭头的不注“Φ”。其它尺寸注法都能看懂。
4.6 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标准(ГОСТ)
视图表达、尺寸标注与我国基本相同。
其它如:加拿大标准(CSA)、波兰标准(PN)与ISO国标标准也大同小异。
⑤ 机械图样绘制三视图时所采用的是什么投影法
机械制图中的三视图是采用平行投影中的正投影的方法绘制的。
⑥ 机械制图中采用的投影方法是
在机械制图中画图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正视图,左视图、府视图三种投影方法,但为了能更好的表达原图的结构,后来又增加了右视图,后视图,仰视图三种统称为机械制图画图的六种投影方法。
⑦ 建筑施工图基本上是采用什么投影法绘制的
建筑施工图主要是采用正投影法绘制的。
由一点放射的投射线所产生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由相互平行的投射线所产生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平行投射线倾斜于投影面的称为斜投影,平行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的称为正投影。
⑧ 绘制机械图样时主要采用正投影法为什么
机械制图三视图主要绘制方法主要有: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
根据国标要求我国采用的是第一视角;日本采用的是第三视角
机械制图时为了便于表达例题的几何形状及特点,常用轴测图作为三维的描述方法,用多面正投影图作为二维的描述方法。
国标规定《机械制图》将采用正投影方法绘制的物体投影图称为视图。
在我国,工程制图都采用第一角投影法(GB/T 14692-1993),产生视图的要素的关系是人一物一投影面。
第三角投影法,是将投影面(称为透明玻璃)置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从投射的方向看是:人一>投影面(投影图)一>物。
国际标准(ISO)中规定,可以采用第一角投影法,也可以采用第三角投影法。ISO标准的图形均采用第一角投影,但规定两种投影法是等效的。为了区别两种方法,规定在标题栏中专设的格内用规定的识别符号表示。参见GB/T 14692-1993中规定的识别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