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成分分析陶瓷艺术品方法

成分分析陶瓷艺术品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26 12:08:38

如何鉴别瓷器的真假

一、观察瓷器胎土是否经过人工淘洗

明清瓷器在制作上比较追求工艺和程序,像胎土的处理上,一般会经过人工淘洗,烧制出来的胎质也会显得尤为干净。由于时间的沉淀,这些个老瓷器的胎质看上去既有粉状,又有细颗粒状。

二、观察胎的密度有无过大或过于疏松现象

古瓷器在制作时都会经过人工调泥,经人工和泥制坯烧出来的胎密度适宜,无密度过大或过于疏松现象。反观现代的仿品瓷器,制胎所用的泥是炼泥机炼制,烧制出来的胎密度过大,拿到手里有过重的感觉。当然,仿冒品也有用灌浆的方法制胎的,其密度又过于疏松,拿到手里有过轻的感觉。

三、观察胎体的厚薄程度

每个朝代瓷器胎体的厚薄程度都不尽相同,如明代晚期、清代康熙早期和同治时期的胎体相对较厚,明代成化、清代雍正等年间的胎体则相对较薄。把握好每个朝代瓷器胎体的厚薄程度,基本相符的才有可能是真品。

(1)成分分析陶瓷艺术品方法扩展阅读:

瓷器的保养方法:

1、瓷器都是易碎品,在保存时应注意防震、防挤压、防碰撞。鉴赏藏品时要注意不要碰撞、摔落,尽量不用汗手摸。看藏品时最好戴上手套,桌上用绒布垫好,赏看时不要互相传递,一人赏看结束应重置于桌上,其他人再捧持观赏。

2、刚买回来的高温釉或釉下彩瓷器,应先放在清水中浸泡l小时,再用洗洁精洗掉外表的油污,用毛巾擦干水分后用盒子装上,盒中应有泡沫充垫,且加了泡沫后直径不能超过藏品0.5厘米,藏品放在盒中应松紧适当,同时应避免挤压,以防损伤藏品。

3、瓶、罐、 尊等一般是由下而上两段拼接而成,移动时不能一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正确的方法是,一手拿住脖子,一手托住底。有的瓶、罐、尊装饰有双耳,在取放时 不能仅提双耳,以免折断或损坏。薄胎器皿,胎薄、质轻、娇气,移动、安放时更要小心,要双手捧底,忌用单手。

㈡ 如何陶瓷的好坏鉴别

一般消费者对于美术陶瓷艺术品的鉴别因缺乏专业知识面感到有一定的难度,不过,采用以下的几种方法,也许能对陶瓷艺术品的鉴别有一定的帮助。

1,外观造型必需新颖、别具一格,颜色雅致、釉面细腻、手感光滑的器具,在注重艺术性和装饰性的基础上,也可注重实用性。

2,以上看下、从里到外、看有无变形、扭曲,有无缺釉、粘釉、磕碰掉瓷及疤痕现象。把陶瓷品放在柜台上,看是否平稳,有无翘曲现象;有口有盖的物品,一定试一下口与盖是否合适。同一规格、型号产品应大小、厚薄一致。

3,把瓷器放在柜台上、地上或用手托起,轻弹几下,声音清脆、响亮,说明质量好、结实,如声音异常,则说明有裂纹、内伤或破损现象。如大件陶瓷品,还应在不同部位听听声音。

4,带把、嘴中浮雕类的陶瓷艺术品,如花瓶两边的"耳"等,都是二次成型,也就是说粘到主体上去的。因而应仔细观察这些部位有无间隙、缺釉现象,有无分离感,应注意平滑顺畅自然过渡,无粘接痕迹。

5,陶瓷上的图案或雕刻上的花纹应完整、统一、清晰、牢固,勾画的装饰金、银线,应粗细一致,光亮美观,如以手帕用力猛擦也擦不掉。单色产品应颜色均匀、色泽一致。

6,对于成套陶瓷器具,要看好各部分的造型、图案、颜色是否一致、协调、配套。正规产品的底部或包装箱上大都印有商标、产地或厂名。同时还要看包装是否完备、结实,以便携带、运输。

我国生产陶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南北陶瓷各有特色,黑陶、紫砂陶及仿古陶瓷都颇具特色。总之,艺术性强、造型优美、线条流畅、风格别具、生产数量少的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㈢ 艺术陶瓷的鉴赏方法

随着国际知名拍卖行相继成功开拍当代陶瓷艺术品,以及的楼市、股市的政策调控,使得社会上掀起了投资收藏当代艺术陶瓷的热潮。“投资有风险,收藏需谨慎。”对于当代艺术陶瓷,什么样的作品才值得投资与收藏呢?笔者认为艺术陶瓷有“四美”。只有具备了“四美”的作品才值得拥有,才值得投资与收藏!
第一美——装饰之美
装饰好比是陶瓷美术品的“服装”。所谓装饰美,是说它必须依附在陶瓷形体上,并和陶瓷造型协调一致给观者留下装饰美感。
陶瓷评论家陈雨前教授认为,装饰就是对被装饰主体进行美化加工,使被装饰主体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其基本要素包括装饰形象、装饰结构、装饰色彩、材质与表层处理等。装饰的艺术形式主要有绘画形式、图案形式、绘画与图案相结合的形式等三种。陶瓷的装饰技法有坯的装饰、釉的装饰和彩的装饰三种。
装饰美包括器型和绘画(上釉)两个方面,陶瓷器型从种类上分有瓷板、瓷盘、四方瓷瓶等平面造型;瓶、罐、缸、坛等立体造型。
对于陶瓷投资者来说,要观察绘画是否根据器皿,随类赋彩、因器施画;是否体现了独一无二的审美要素,如瓷瓶的颈部、肩部、腰部等是否都有不同的变化?再如,陶瓷有高矮、胖瘦、方圆、平直、弯曲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器型,是否设计装饰了不同的画面?使人物、山水、花鸟等装饰物象各有所归。
此外,和谐之美、平衡之美、力度之美、韵律之美,也是衡量陶瓷艺术品装饰美的审美法则。
陶瓷的艺术美尽管通过整个作品来体现,但装饰是关键,是最能体现艺术家的艺术技巧、功底、水平、修养以及审美追求。
第二美——个性之美
个性就是说,陶瓷艺术家要创造有自己艺术个性、艺术风格的作品,而不能千人一面,人云亦云,从而体现出艺术家的个性之美。
当代陶瓷艺术大师,不仅创作了许多美轮美奂的陶瓷艺术精品,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旗陶瓷帜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如刘远长丰富了瓷雕艺术的题材,在表现手法上由写实到写意,采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使作品更具个性:宁勤征创新了青花色釉综合装饰、现代刷花山水、高温亚光颜色釉装饰、高温中华红颜色釉;黄卖九创新了青花分水写意法和半刀泥陶瓷刻花技艺;秦锡麟创新了现代民间青花和现代陶艺;徐庆庚创新了粉彩艺术;杨苏明创新了捏雕艺术;赖德全创新了釉上珍珠彩;李文跃创新了墨彩描金特种工艺;李菊生创新了高温颜色釉装饰;刘平、徐亚凤创新了水点桃花;戚培才创新了手指瓷画;舒惠娟创新了无光粉彩;涂金水创新了瓷雕二次烧成法……
这些体现艺术家个性之美的作品,艺术价值高、观赏性好,代表性强,是收藏投资首选。
第三美——意境之美
吴冠中先生说:“技术是基础,意境最重要。” 邵大箴先生在《艺术格调》艺术中讲:“艺术品精神内涵的容量和深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件作品的优劣”。 所谓意境指的就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情画意。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陶瓷艺术家吸收借鉴中国画的绘画手法和审美观,注重意境的营造,集中了现实生活中美的精华,充分通过画面反映出生活中能唤起美好情感的特征,往往能引起观者美感与共鸣。
如景德镇首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就很讲究作品的意境。1991年他的水墨《天游峰》瓷板画,画面上天游峰耸立,游人在峭壁中弯曲的山道上攀登,而作者在画的空白处题写的“秋高气爽上天游”之一语双关的画题,既说明了季节,又点名了地点。好一幅富有秋游登山情趣的场景映入眼前,使人产生联想,恰似有一股上天游览的浪漫气息,使得瓷板画更富有诗情画意。
第四美——材质之美
陶瓷艺术品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它与国画及油画等艺术品相比,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具有材质美。一件陶瓷制作,有几十道工艺,用宋应星的话说:“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陶瓷被称作“火的艺术”,这是它的实质所在,一切工艺过程和技艺手段最后都得经受火的淬炼。“成如容易却艰辛”,只有全部完满通过每道工序,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成品,可以说,一件工艺性完美的陶瓷艺术作品的确来之不易。
因此,投资收藏艺术陶瓷,首先就要考察器皿是否具有材质美的特征。比如说景德镇陶瓷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材质特色,即“白如玉”指瓷质白度;“薄如纸”指瓷胎厚度;“明如镜”指釉质透明度和滋润感;“声如磬”指瓷质的音乐感。在工艺上陶瓷艺术品已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材质本身就能给观者带来美的享受。

㈣ 瓷器鉴定的鉴定方法

古陶瓷鉴定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鉴定工作者凭实践中获得的鉴别能力,吸取前辈经验,参考文献与图像来进行鉴定的传统方法;另一种是科技工作者运用分析、化验、测示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鉴定的方法。
传统经验鉴定作为一门科学,通过采用排比类推、标型学、考证学等方法,找出被鉴器物在器形、釉色、纹饰、款识等方面,与“标准器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此推论出被鉴器物的真赝。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快捷、方便,能够对古陶瓷的社会属性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从而推定出被鉴器物的生产时代、窑口及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作用是不可偏废的,也是任何先进的科学仪器所无法替代的。
传统的陶瓷鉴定方法,多是通过眼观、手摸、耳听等感官手段,从陶瓷器的纹饰、器型、釉色、胎体、款识等方面来鉴别、判断,而若对古陶瓷的色釉、胎体成分进行分析,对其烧成温度、烧制氛围进行测试,大都会对古陶瓷器物造成损伤。
近年来,由于科技鉴定不会渗入人为的错误因素,科技的测试方法已被应用于古陶瓷的鉴定上。其中热释光技术更是被普遍承认,而且是唯一能够提供断代鉴定的相对科学的方法,海内外各大着名拍卖行都采用热释光测试数据作为分辨真伪的论据。

㈤ 陶瓷原料八大元素的分析方法

(1)滴定法湿法化学分析测定陶瓷原料的化学成分,滴定法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滴定分析法的原理是,滴定试剂与被测组分在适当的酸碱pH值下反应,通过指示剂在反应达到终点时颜色突变所使用的滴定试剂的多少来计算被测物的含量。陶瓷成分测定中,三氧化二铝、氧化镁>5%、氧化钙、三氧化二铁、氟化钙、较高含量的二氧化钛,还有熔块釉料中常见的二氧化锆、氧化锌、三氧化二硼等。

(2)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分析原理是,将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蒸汽时,被蒸汽中的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发射光谱被减弱的程度,进而求得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由于原子吸收检测的灵敏度很强,因此在测定较低含量的元素时比较显优势。

就目前运用的检测手段而言,原子吸收是最准确的方法之一,其元素检出限可低至0.0001%。

(3)X射线荧光法X射线荧光法的分析原理是用X射线照射试样时,试样会被激发出荧光X射线,不同元素被激发出的荧光X射线的波长(或能量)不同,且射线强度与元素含量成正比。

把混合的荧光X射线按波长(或能量)分开,分别测量不同波长(或能量)的数值和射线的强度,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仪有两种基本类型:波长色散型和能量色散型。

作为干法化学分析方法的典型代表,越来越多的陶瓷材料检测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法进行测定材料的化学成分,主要在于这种方法的快速、准确及操作简捷。波长色散法的检测结果非常稳定,无论成分含量的高或低,准确性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检出限低至0.001%。

能量色散法能在同一时间分析出所有元素,具有准确、快速的优点,定量分析稍逊于波长色散法。但在特定范围内的材料也能获得满意的结果,特定元素检出限可达0.01%。

怎么鉴赏陶瓷

1.造型别致制作精巧
进行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此制品的上下两端都好似喇叭一样,上端略微比下端要大些,中间鼓出且上面有等距离排列的四根齿状的棱角,中间鼓出的地方下面有条凹槽,底部随着四根棱角的地方有淡淡不明显的三角形突起。这样的造型对于瓷器的制作是一种挑战,像一般的瓷器,常见常见的都是类似与家中装饰的花瓶一样,造型上很单一,而北宋官窑瓷器就造型精致,气度不凡,给人眼前一亮,别致新颖的感觉。
2.釉色美丽烧制精湛
北宋徽宗朝的官窑汝窑制作的天青无纹椭圆水仙壶,釉色是淡淡的情色,像一面镜子一样,晶莹光亮,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光泽闪亮。此青色釉彩是天青釉,又被成为雨过天青,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兰色釉。给人的感觉虽朴素但却高雅清新,给人以脱俗之感。此天青釉因为其价格昂贵,所以只有官窑会使用,一般民窑不会以此作为原材料。和一般的瓷器相比,其烧制水平也高超,瓷器表面光滑,没有半点瑕疵,光亮照人,内部也没有小的气泡。
我们现在还能见到这样美丽的釉色精湛的烤制技术吗?即使在景德镇也很难再见到这样的珍物了。
3.釉层厚度极为薄
从断面可以看到,北宋官窑瓷器的釉层的厚度很薄,这在一般的瓷器上是很难遇见的,并且想要模仿也是难。并且断处呈现的是流畅的线状,这也是其独有的特点(赝品呈现的是不连续的齿状)。
现今有些人为了赚取不义之财,制作假的文物变卖,如果这样完全可以根据瓷器釉色的厚度和断处的裂缝来判断它是不是北宋官窑的真品。
4.底部的支钉痕迹
北宋官窑的制作采用烧钉制作,器底留有细小的支钉痕;支钉烧大多为3个、5个或6个。
并且从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出,支钉痕小,形如芝麻,呈白色。因此可以认为凡传世的北宋汝窑瓷器物的器底都有支钉痕迹,无一例。
历史传承,在对北宋官窑瓷的了解研究中,同时对北宋宫廷生活有了一些推测和估计,可以联想到当时宫中歌舞升平奢华的生活。也透过瓷器看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智慧,相信有些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生活的人们也无法想到,无法达到的。
现代陶瓷艺术史学是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新兴学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陶瓷研究,它涉及现代陶瓷艺术这一新艺术门类研究的原则、观念和方法,并且它将现代陶瓷艺术研究纳入到艺术史研究的范畴。
现代陶瓷艺术品收藏比较有名的是广州的瑞哲轩艺术馆,瑞哲轩艺术馆主要以现代名人名家和有升值潜力的中青年作品为主,其中包括何叔水、张松茂、刘伟、赵美云、俞军、江见鸣、徐小明。杨青等的作品。

㈦ 古陶瓷鉴定的几种方法

鉴定古陶瓷一般有四大任务:辨真伪、断窑口、定时代、评价值。四项任务的首要是辨真伪。古陶瓷真伪的鉴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经验鉴定,另一种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陶瓷进行鉴定的科技鉴定,第三种就是物质自然老化痕迹的微观鉴定。以下就这三种鉴定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一 传统经验鉴定的分析
所谓传统经验鉴定,是指鉴定者在长期的古玩鉴定实践中,依据个人所积累的经验,通过眼看、手摸、耳听、鼻闻等感觉器官,对器物进行鉴别的行为过程,包括“六看”即看胎、看釉、看色料、看器形、看纹饰、看款识。因此,传统经验鉴定俗称“眼学”又称“目鉴。

二、科技鉴定方法的分析
科学技术鉴定,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古陶瓷进行分析、鉴定的方法,又称“科鉴”。目前按照他们所依据的理论又可归纳为三类:第一,依据化学理论的有“元素成分分析法”;第二,依据光学理论的包括“激光拉曼光谱仪仪分析法”,“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谱仪分析法”“可移动式实体显微镜和不可移动式电子显微镜”;第三,依据物理化学理论的有:“中子活化分析”“电子探针”“原子吸收光谱仪”“热释光分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

三 物质自然老化痕迹的微观鉴定
“微痕鉴定”作为一门科学,主要是通过对事件发生后的内在和外在的痕迹表现,推论出导致这些痕迹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痕迹学是对时间的反向指正,他同与时间有关的所有信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微痕鉴定是研究过程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发生信息传递、交换的规律和特点,以及研究和破译这些信息。微痕鉴定发展到今天,已经广泛应用于侦查、文物考古、古陶瓷鉴定等多个领域。

㈧ 陶瓷原料中CaO,MgO含量的测定。一,方法原理。 二,分析步骤。 三,数据处理。 四,结果评价。

1、主要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

WFD-Y2型原子吸收分子光光度计(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

钙、镁空心阴极灯(日本岛津)

1.2 试剂

盐酸:优级纯

硝酸:优级纯

硫酸:优级纯

高氯酸:分析纯

氧化锶:分析纯,配制20%水溶液

氧化铝溶液:1毫克/毫升(用99.99%的铝片配制)

氧化钙标准溶液(甲):1毫克/毫升

配制方法是准确称取经灼烧的氧化镁(高纯)1.000克于250毫升烧杯中,加入1:1盐酸10毫升低温加热溶解,冷却后移至1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氧化镁标准溶液(乙):20微克/毫升

配制方法是,准确吸取氧化镁标准溶液(甲)10毫升于5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实验方法

根据原子吸收法的工作原理以及样品的情况,对钙、镁测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反复实验,从而确定了钙、镁的最佳测定条件。

准确称取在110℃烘干一小时的粉末样品0.1克置于铂皿中,用水润湿并使试样均匀散开,加入10毫升氢氟酸与0.5毫升高氯酸,在低温电炉上加热分解,蒸发近干,再加10毫升氢氟酸与0.5毫升高氯酸,在低温电炉上加热分解,蒸发近干,再加10毫升氢氟酸继续蒸发至大量冒高氯酸浓烟1~2分钟,冷却后,加4毫升盐酸(比重1.19)和10毫升水,加热使残渣溶解,再补加20毫升水,继续加热至溶解完全清澈透明,冷却至室温后,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加5毫升氯化锶(20%)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用4%盐酸,1%氯化锶的钙、镁标准系列,直接比较进行原子吸收光谱测定。

试样中各元素、氧化物的百分含量按下式计算:

M=C·A·A×10-6/G×100%

式中:M——试样中元素氧化物百分比含量,%

C——试样溶液中元素氧化物的浓度,微克/毫升

V——溶液的体积,毫升

A——试样溶液的稀释倍数

G——试样重量,克

2、结果与讨论

2.1 仪器条件的选择

①灵敏度

在上述条件下测得氧化钙的灵敏度为0.06微克/毫升(1%吸收),浓度为2微克的氧化钙标准溶液通常给出0.15左右的吸光度。测得氧化镁的灵敏度为0.0037微克/毫升(1%吸收),浓度为0.2微克/毫升的标准溶液通常给出0.24左右的吸光度。

②线性范围

标准系列为每毫升含氧化钙0、1、2、4、6、8、10微克,每毫升含氧化镁0、0.2、0.4、0.6、0.8、1.0微克4%盐酸和1%氧化锶的溶液,在上述条件下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其工作曲线如图1。

由图可看出,氧化钙的工作曲线,其线性范围在1~7微克/毫升;氧化镁的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在0.1~0.6微克/毫升。

③分析线的选择

波长4227、2852是钙、镁最强的吸收线,适宜于(0.1~0.7)%CaO、(0.02~0.06)%MgO含量的样品测定,不需分离,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快速等特点。对于分析高浓度度的试样,可选择灵敏度低的谱线,以便得到适度的吸光度,改善曲线的线性范围。CaO在20~60微克,MgO在1~20微克范围内选择波长Ca2399、Mg2796的分析线,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测得石灰石和白云石样品中的CaO、MgO的含量见表2。

表2 分析结果比较

试样
分 析 方 法
CaO(%)
MgO(%)

石灰石
原子吸收法
55.66
0.16

化学分析法
55.58
0.17

白云石
原子吸收法
27.42
19.56

化学分析法
27.54
19.56

由表2看出,原子吸收法测得的结果与化学分析法测得的结果十分相近。

④狭缝宽度

光谱通带直接影响测定灵敏度和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单色器的光谱通带由公式Δλ=D×S决定。

式中:Δλ——光谱通带宽度,Å;

D——分光器的倒数线色散率,Å/ 毫米;

S——狭缝宽度,毫米

因为对于仪器本身,D是确定的,Δλ仅由S决定。当吸收线附近有干扰与非吸收光存在时,使用较宽的狭缝会导致灵敏呀明显降低。非吸收线的存在也人使工作曲线发生弯曲。合适的狭缝宽度可用实验方法确定。其方法是,将试液喷入火焰中,调节狭缝宽度,测定不同狭缝的吸收值,当狭缝增宽到遣下程度,其他谱线或非吸收线出现在光谱通带内,吸收值立即开始减少,不引起吸收值减少的最大狭缝宽度,确定为最合适的狭缝宽度。WFD-Y2原子吸收光谱仪,狭缝宽度定为0.1毫米,具有比较灵敏的吸收率。

2.2 酸的影响

①配制每毫升含4微克CaO,0.4微克MgO,4%HCI、HNO3、HCIO4、H2SO3、H3PO4等5种酸的标准溶液,测定CaO、MgO的吸光度,其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H3PO4、H2SO3对MgO的影响不明显,对CaO有明显的影响。主要原因是CaO在火焰中与P2O5、SO3形成了难熔的磷酸盐和硫酸盐,空气 — 乙炔火焰达不到其熔点温度,影响了对钙基态原子的形成,降低了原子的吸收信号。HCIO4、HNO3是氧化性酸,钙、镁的吸收有正效应。HCI是弱还原性酸,在利于溶液中化合物的稳定,又是实验室的通用酸,选用HCI作为测定溶液的介质最为适宜。

②盐酸浓度的影响

配制每毫升含4微克氧化钙,0.4微克氧化镁,2~12%不同浓度盐酸标准溶液测定其吸光度,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看出,盐酸浓度对钙、镁的吸光度的影响,在2~8%的盐酸浓度范围内影响不明显。当浓度>8%时,吸光度明显下降,原因是,溶液中盐酸的浓度高时,喷雾效率下降,使得火焰中原子浓度减少,导致吸收强度下降。在一般测定中,溶液的盐酸浓度保持在4%左右,或将试样和标准溶液中的盐酸浓度匹配一致,可减少误差。

2.3 共存离子的影响

配制4%盐酸溶液,每毫升含4微克CaO、0.4微克MgO为标准溶液1,每毫升含标准溶液1相同的元素含量再配入每毫升4微克Fe2O3、20微克Na2O3、30微克K2O为混合离子标准溶液2;每毫升含混合离子标准溶液2的相同元素含量,再配入20%Al2O3为混合标准溶液3,每毫升含混合标准溶液3的相同元素含量,再加入1%的氯化锶为混合标准溶液4.分别测定这4种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其结果见表4。

表4 共存离子的影响

元素
吸 光 度

标准溶液1
标准溶液2
标准溶液3
标准溶液4

CaO
0.35
0.34
0.10
0.34

MgO
0.51
0.49
0.13
0.50

从上表可以看出,标准溶液1和混合标准溶液2的吸光度基本一致,显示出共存离子钾、钠、铁对钙、镁的测定没有影响。在混合标准溶液3中,由于20%Al2O3的存在,吸光度比标准溶液1、2下降3~4倍,对测定钙、镁显示出了明显的干扰。在混合标准溶液4中加入1%的氯化锶,吸光度和标准溶液1、2基本一致,显示了消除了Al2O3对钙、镁的干扰,原因是,在火焰中CaO、MgO与Al2O3形成了高晶格能、高熔点的尖晶石化合物(MgO·Al2O3)、(3CaO·5 Al2O3),空气 — 乙炔火焰达不到他们的熔点温度,影响了这些化合物的解离和基态原子的形成,严重的干扰了钙、镁的测定。在混合标准溶液中加入1%氯化锶,氯化锶和氧化铝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将钙、镁释放出来而消除了干扰。

根据资料介绍,同一份溶液中锌、镍、铜、锰、铬、铝等元素的存在不干扰钙、镁的测定,各元素间也存在不干扰钙、镁的测定,各元素间也存在相互干扰(共存元素铝、钛的干扰用入氯化锶来消除),所得结果和化学分析方法完全一致。因此,利用原子吸收法具有简便、快速的显着优点,更适用于陶瓷釉料、颜料的元素组成分析,可解决化学分析法中存在金属元素干扰钙、镁测定的难题。

2.4 标准样品的分析结果对比

表5列出了几种原料中CaO、MgO采用不同方法的分析结果。

由表5可以看出用原子吸收法测得的CaO、MgO的含量比化学分析法更接近于标准结果。由此说明,原子吸收法是一种快速、准确测定原料中CaO、MgO含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表5 标准样品测试结果对比

原料样品
化学分析法
原子吸收分析法
标准含量

名称
CaO
MgO
CaO
MgO
CaO
MgO

长 石
0.15
0
0.08
0.04
0.07
0.03

粘 土
0.35
0.10
0.15
0.07
0.12
0.05

焦宝石
0.40
0.20
0.35
0.15
0.37
0.14

由表5可以看出用原子吸收法测得的CaO、MgO的含量比化学分析法更接近于标准结果。由此说明,原子吸收法是一种快速、准确测定原料中CaO、MgO含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陶瓷原料包括高岭土、粘土、瓷石、瓷土、 着色剂、青花料、石灰釉、石灰碱釉等。
高岭土陶瓷原料,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因首先发现于江西省景德镇东北的高岭村而得名。它的化学实验式为:Al203·2Si02·2H20,重量的百分比依次为:39.50%、46.54%、13.96%。纯净高岭土为致密或松疏的块状,外观呈白色、浅灰色。被其他杂质污染时,可呈黑褐、粉红、米黄色等,具有滑腻感,易用手捏成粉末,煅烧后颜色洁白,耐火度高,是一种优良的制瓷原料。
粘土陶瓷原料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由长石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与地质作用而生成。它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合体,主要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结晶水,同时含有少量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和着色氧化物等。粘土具有独特的可塑性和结合性,其加水膨润后可捏练成泥团,塑造所需要的形状,经焙烧后变得坚硬致密。这种性能,构成了陶瓷制作的工艺基础。粘土是陶瓷生产的基础原料,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蕴藏量大,种类繁多,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
瓷石也是制作瓷器的原料,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组成,并有若干长石,高岭土等的岩石状矿物。呈致密块状,外观为白色、灰白色、黄白色、和灰绿色,有的呈玻璃光泽,有的呈土状光泽,断面常呈贝壳状,无明显纹理。瓷石本身含有构成瓷的多种成分,并具有制瓷工艺与烧成所需要的性能。我国很早就利用瓷石来制作瓷器,尢其是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的传统细瓷生产中,均以瓷石作为主要原料。
瓷土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钠等。它的可塑性能和结合性能均较高,耐火度高,是被普遍使用的制瓷原料。
着色剂存在于陶瓷器的胎、釉之中,起呈色作用。陶瓷中常见的着色剂有计三氧化二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二氧化钛等,分别呈现红、绿、蓝、紫、黄等色。
青花料是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即钴土矿物。我国青花料蕴藏较为丰富,江西的乐平、上高、上饶、丰城、赣州,浙江的江山,云南的宜良,会泽、榕峰、宣威、嵩明以及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均有钴土矿蕴藏。我国古代青花瓷使用的青花料一部分来自国外,大部分属国产。进口料中有苏麻离青、回青;常用的国产料有石子青、平等青,浙料、珠明料等。
石灰釉主要物质是氧化钙(Cao),起助熔作用,特点是高温粘度小,易于流釉,釉的玻璃质感强,透明度高,一般釉层较薄,釉面光泽较强,能清晰地刻划纹饰,南宋以前瓷器大多使用石灰釉。
石灰碱釉主要成分为助熔物质氧化钙以及氧化钾(K2o)、氧化钠(Na20)等碱性金属氧化物。特点是高温粘度大,不易流釉,可以施厚釉。在高温焙烧过程中,釉中的空气不能浮出釉面而在釉中形成许多小气泡,使釉中残存一定数量的未溶石英颗粒,并形成大量的钙长石析晶。这些小气泡、石英颗粒和钙长石析晶使进入釉层的光线发生散射,因而使釉层变得乳浊而不透明,产生一种温润如玉的视觉效果。石灰碱釉的发明与运用,是传统青瓷工艺的巨大进步。石灰碱釉出现于北宋汝窑青瓷中。南宋龙泉窑瓷器大量采用石灰碱釉,使釉色呈现出如青玉般的质感,如粉青、梅子青。可以说南宋龙泉青瓷已达到中国陶瓷史上单色釉器的顶峰。

㈨ 鉴定陶瓷的基本方法

陶瓷是土与火的完美结合,是自然与智慧的结晶。中国历史悠久,陶瓷文化更是不断发展与积淀,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艺术魅力和工艺技法。从古至今,陶瓷用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

笔者认为古陶瓷鉴定主要应从四个方面去学习与思考:一是掌握古陶瓷的特征及种类;二是古陶瓷鉴定的理论方法;三是古陶瓷鉴定的实践方法;四是如何识别仿品

陶瓷是火和泥的艺术,陶瓷器的要素是胎骨、器型、釉色、装饰、色彩、工艺等。各种陶瓷器分别都有它的发明创烧时期,胎土、器型 的变化以及釉色、装饰、色彩、工艺的改革创新都有它的成功期和普及期。这个创烧期就是它时代的上限。

㈩ 瓷器鉴定的基本方法

款识鉴别

根据款识来确定瓷器的新旧和真伪,是鉴别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今日的传世品和仿品以明,清两代瓷器居多,

款识

2. 胎土和釉色

对胎土和釉色的仿制较为困难,是因为两者对原料都很有讲究。胎土的仿制取决于原料的配方,最初景德镇瓷器的胎土以单一瓷石为原料,南宋之后,随着高岭土的发现,制瓷工艺迎来一大转折,“二元配方”的制胎法让景德镇瓷器自元代起扬名全国。而釉色的仿制则取决于釉料的产地和配方,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差异。

3. 出土原料与工艺结合

(1)老胎新绘:利用清中后期及民国的白胎,在上面绘上粉彩等釉上彩;

(2)老釉新胎:利用近年出土的老釉水装饰新胎;

(3)旧件新器:将足、流、底、口、颈等各残缺部分的出土物组装在新瓷器中;

(4)复火: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将残缺部位较少的旧器修补后放入窑中复烧;第二种是指将老瓷片碾碎成粉末,加上其他矿石原料,重新做坯烧胎。

二、做旧

做旧的手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 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后期,以仿出土器物的特征为主。常见的手法是用砂纸打磨新的釉面,或者用氢氟酸腐蚀釉面,然后涂刷泥水,泥水渗透到被破坏的釉面内,造成出土效果。然而由于容易被识别真伪以及收藏者对仿品品相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做旧方法进入第二阶段。

阶段二: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做旧以仿传世品的特征为主。比如,高档次仿古瓷会采用中药浸泡的方式造老瓷效果,根据不同的对象,中药的配方也会略有差异,加少许酒精利于造出粉彩瓷蛤蜊光效果,而少许氢氟酸可以消除釉下彩瓷的亮光。

除了中药浸泡,其他的表面做旧方式还有很多,比如用茶水煮、用香火烟熏、涂细煤灰等等;至于器物内壁出现的鸡爪纹,在上釉瓷刚出窑时用小锤敲砸即可仿出。

阅读全文

与成分分析陶瓷艺术品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立式注塑机原点解决方法 浏览:374
颈椎病引起手麻锻炼方法都有哪些 浏览:110
折猫的方法图解步骤 浏览:855
有什么方法可以仿一个app 浏览:592
手机倚天赚10块钱的方法 浏览:468
酒糟鼻有治疗的方法吗 浏览:107
电脑改成自动获取的方法 浏览:131
怎么治脚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浏览:165
自制工具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836
黄酒加什么饮用方法 浏览:728
全站仪怎么使用方法 浏览:237
天然气自动上水器安装方法 浏览:991
向大大护垫使用方法 浏览:625
lol图标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89
二次元防盗的正确方法 浏览:989
徒手锻炼胸部的方法 浏览:492
快速正钱方法 浏览:174
楼梯的构造计算方法 浏览:553
红掌的修剪方法视频 浏览:226
净化大师使用方法 浏览: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