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用什么方法分析取样量是否合理

用什么方法分析取样量是否合理

发布时间:2022-08-24 23:52:53

1. 标准样品的主要用途与正确使用

楼主你好:国家标准物质网在此详细介绍标准样品的主要用途与正确使用:一、主要用途
1、在评价和验证环境监测新方法方面的应用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标准样品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评价,因为这种评价方法比较方便和可靠。要研制或修订一个分析方法需要一个或多个良好特性的试样来评价该方法的性能特点,此时选择合适的标准样品显然是最恰当的。例如:美国环保局(EPA)在1971年曾推荐了一种测量环境空气中NO2的监测方法(即Jacobs-Hochheisev法),这是一种基于重氮化反应的比色方法,该方法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条件是在所有浓度范围内,NO2的转化率是个常数(约35%)。EPA之所以推荐该方法主要是考虑到其曾作为健康方面的研究并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没有合适的NO2标准样品,未能对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等到1973年美国NBS(现在的NIST)研制出四种NO2渗透管标准样品之后,EPA重新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时却发现,NO2转化率并不是个常数,而是随着NO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通过标准样品确认该方法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之后,EPA撤消了原来的推荐,并重新研究和推荐了三种新的NO2监测方法。
2、在检测分析实验室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
标准样品是环境检测分析实验室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力工具。选择标准样品作控制图,可以对实验室测量系统作周期性的检查,以确定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情况。控制图的控制限可根据标准样品提供的不确定度以及实验室的实际检测能力综合加以确定。在日常监测活动中,将标准样品与未知样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如果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落在控制限之外,说明测量系统脱离控制了,此时未知样品的测量结果应是无效的,实验室应该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纠正,重新进行标准样品的测定,直至标准样品的测定值落在控制限内,才能重新进行未知样品的测定。总之,在检测分析过程中进行适量标准样品的测定是保证实验室检测数据质量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3、在实验室能力验证方面的应用
通过对标准样品的检测,既可以对从事监测分析人员的个人能力进行验证,也可以对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状况进行验证。前者如持证上岗考核,后者如实验室质控考核。应用标准样品进行能力验证已广泛用于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以及有关监督评审等工作中。
4、在仪器校准与检测方面的应用
由于大多数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是基于相对测量的分析原理,因此,一般均需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校准。虽然实验室也可以用高纯试剂配制标准系列,但还是使用标准样品更方便,对分析基体相对复杂的环境样品来说,选用与试样组成大致相当的环境标准样品,可以有效消除基体效应而使测量准确性明显提高。同时使用标准样品检测测量仪器的分析特性如线性、重现性、稳定性等等也已成为共识。
5、在建立环境监测系统量值溯源方面的应用
标准样品的特性量值一旦确定,它就被储存在标准样品中、且在一定范围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作为相互比对和传递的参考物。通过使用已经建立溯源性的国家标准样品开展实验室间量值传递与量值比对,将能有效提高实验室间检测分析数据的可比性。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是我国环境监测系统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基本工具。
6、在环境污染监测仲裁分析方面的应用
在实际环境监测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不同实验室的监测结果之间严重不一致的现象,这经常会在污染排放者与被污染者之间、或环保执法部门与污染排放企业之间,有时也可能会在代表不同行政区域的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之间发生。如果在对发生争议的环境样品进行分析的同时,检测基体相近的环境标准样品,并根据标准样品的分析结果裁定争议环境样品的分析数据,则可以使争议比较容易解决,因为国家标准样品的量值是经过充分鉴定过和无可质疑的。
二、正确使用
标准样品的正确使用包含正确选择、正确使用(防止误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1、 应优先考虑使用国家批准的有证标准样品,使用无证标准样品或自配样品代替标准样品会造成过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浪费,更谈不上量值的准确性、可比性与溯源性;
2、 选用标准样品应与预期监测分析样品尽可能接近,这主要包括基体、形态、浓度水平等。其中基体匹配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因为只有使用与被测样品基体相匹配的标准样品,在解释实验结果时才很少或根本没有困难。因此,只要基体匹配是可能的,使用者就应尽可能选用匹配基体的标准样品。另一方面,由于日常监测的样品种类很多,而研制标准样品又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工作,因此选择与待测样品基体完全匹配的标准样品有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使用者有时需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选择最适用的标准样品;
3、 应充分考虑标准样品的定值方法以及标准样品的预期使用要求。在标准样品使用之前应仔细、全面地阅读标准样品证书。只有认真阅读标准样品证书中提供的信息,才能保证正确使用标准样品;更多质量检测、分析测试、化学计量、标准物质相关技术资料请参考中检所标准品对照品 www.rmhot.com
4、 应特别注意标准样品证书中所规定的取样量与取样方法。就IERM制备的标准样品而言,固体标准样品主要是最小取样量,最小取样量是此类标准样品均匀性的重要条件,不重视或忽略了最小取样量,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也就谈不上了。液体标准样品(主要是水质标样)我们规定了样品的稀释方法,这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同样是稀释25倍,既可以采取10ml稀释到250ml的方法、也可以采取1ml稀释到25ml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带来的误差显然是不一样的;而气体标准样品则规定了气体使用的压力下限(常为1MPa),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气瓶在退回过程中不被污染,另一方面,确实有些气体标准样品在压力较低时量值可能会发生变化;
5、 标准样品的量值稳定是有条件的。有些标准样品的储存条件非常苛刻,储存条件不当,有可能会影响标准样品量值的准确性,因此在收到标准样品时,应根据标准样品证书规定的储存条件保存好标准样品,并尽早使用,不要久存。凡已超过证书规定有效期的标准样品切不可随便使用。
6、 当不能正确分析一个标准样品时,应首先对自己实验室的检测系统进行检查,如自己查不出原因,也可以请别人帮忙,IERM也非常乐于提供有关的技术咨询。但有时正确地分析一个标准样品同样也可能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尽可能分析覆盖整个浓度范围的几个标准样品是评价整个检测系统的最好方法,一般可以考虑分析高、中、低三个浓度水平的标准样品。

2. 如何分析结果是否合理,如何验证与判断

验证分析结果是否合理,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验证与判断。首先是要验证分析结果是否有效在分析试样的同时,通过平行测定一个与试样同类型的标 准样品。如果标准样品的分析值与标准证书所提供的标准值之差不大于标样允许误差时,表明分析结果有效,否则无效。用允许差验收判断在分析结果有效的前提下,用同一试验室或不同试验室的所得分析 结果之差,按“允许差”判断。如同一试验室,同一(或两个)分析人员,采用标准方法分析同 一试样,两次结果之差应小于或等于“同一试验室的允许差”,取两者平均值为最终分析结果。 若超出允许差值,应在短时间内进行第三次测定,测定结果与前两次或任一次分析结果之差符合 允许差规定时,则取其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按照“验收试样分析值程序”进行判断此法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协会提出,各国正逐渐 采用。基本步骤是:当两次分析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允许差”时判断分析 结果有效,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若大于“允许差”,小于1.2倍允许差时,需进行第三次测定。 依此类推,直至该次测定结果与前几次测定结果的级差小于1.3倍允许差时为止。在日常分析工 作中,用“验收程序”进行验证,以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同等精度要求下消耗资源越少越优。

3. 取样方法对比试验

石棉大河坝铂矿由于是以自然铂为单一有用矿物的特殊铂矿,铂矿化极不均匀,使同一层矿体相邻位置采取的矿样,甚至同一件样,分析结果时而报出x×10-6Pt品位,时而报出x×10-9Pt含量,差别可达3个数量级以上。因此,目前采用的少量检块取样法和铅火试金测Pt法,难以提供可靠结果,影响到对矿床的正确评价。为此,针对该自然铂矿床,四川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局专门进行了取样方法、采样量及分析方法的对比试验。

1.样品的采集

试验样品采自石棉县大河坝矿区麂子沟辉石岩型Pt矿化露头。取样工具有金刚石圆盘锯、发电机组、钢钎、铁锤、塑料布、刷子等。取样方法是刻槽法(刻槽规格20×5cm2)、网格法(方格数为4×4=16个格)、全巷法(规格为5×5×35cm3)和捡块法。采样结果见表2-34。

表2-34 四川石棉大河坝铂矿区对比采样结果

2.样品加工

样品的加工程序见图2-32。

3.分析方法

1)铅火试金测Pt法。该法测Pt的称样量仅10g。它适用于均匀性好、代表性强和含量低的样品,或是误差允许较大的化探扫描样品的分析。

2)游离自然铂测定法。针对石棉自然铂矿矿物组合和矿石特性,成都岩矿测试中心化冶研究室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测Pt方法,即游离自然铂测定法。该法测Pt程序见图2-33。

图2-32 样品加工流程图

图2-33 游离自然铂测定法分析流程图

游离自然铂测定新方法具有以下特点:①样品称样量大,解决了样品代表性难题,突破了传统分析法对量大样品无法分析的局限性;②该法是一种“看得见(Pt)、摸得着(Pt)”的实实在在的宽信息量、多平台分析方法;③该方法还是一个微缩的选(冶)工艺流程,报出的游离自然铂含量结果,实际上就是今后选(冶)工艺可回收Pt的结果。

表2-35 两种分析方法对照测试结果

上述两种分析方法的对照结果(表2-35)显示:①从同一层矿体相邻位置所取样品Pt含量波动很大,说明该矿床铂矿化极不均匀;②采用刻槽法取样时,采样量大,样品代表性增强,两种测试方法所报结果相近;③用网格法、全巷法所获样品代表性优于捡块法;④两种方法测试结果相近的样品件数占总数的60%左右,相差很大的占40%左右,值得深入研究该矿床的测Pt方法。

此结果也表明:①大河坝自然铂矿的铂矿化极不均匀,如何取到某一矿层的代表性矿样,值得深入研究;②在制备分析样时,样品不能过筛。建议采用“二分器”缩分至分析用样量;③对矿床评价等重要样品,建议采用刻槽法、网格法与全巷法。每件样重大于5kg,并仔细收集采样时产生的粉末样;④对重要样品,建议用新方法测游离自然铂,然后用铅火试金法测低含量的均质部分(即新方法产生的重选尾矿).这样不仅可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而且还对Pt的赋存状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分析检测过程中对取样量有何具体的规定

分析检测过程中的取样量一般是不大,但具体取样多少,这得与使用的分析仪器有关系,小到几克,大到几千克。一般在分析前用汇美科旋转样品分样器进行样品缩分,将大宗样品分成相等的几份(一般为6-8份),然后依次测量,以便比对各次测量的差异,对于提高重复性有很大的好处,另外也可以比对出该测量仪器的稳定性及重复性,甚至再现性。

5. 如何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和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检测结果是质检机构依据国家各级现行标准检验各类样品的质量向社会和政府部门提供的特殊“产品”,它还是技术监督部门、法院等单位执法的重要依据。关于检测结果的处理,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发现几种不当做法:一是检测过程中记录的有效位数过少。特别是遇到以“0”结尾的数字时,不记录末尾的“0”,认为这样做不影响检测结果。实际上虽不影响检测结果数值的大小,但影响检测结果的有效位数,即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
二是检测结果保留的有效位数过多。第一种原因是不懂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无意中多保留,第二种原因是故意多保留,希望以此“提高”结果的准确程度。
三是在对外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者提交各级主管部门的总结材料中照搬检验原始数据,不知按检验方法要求合理保留检测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更不知按评判(限量值、指标值)标准换算计量单位,或换算计量单位时任意增减有效数字位数,这些做法都会影响检验机构的公正性、权威性。
因此质检机构的质量管理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对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它是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检验结论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并具有可追溯性的重要环节。
质检机构对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技术要点笔者认为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 严格数据处理与控制

计算机在科研、实验以及各方面管理上的应用已成为发展趋势,对检验机构而言,检验人员除了日常的检验工作以外,相当一部分时间花在仪器设备物资的管理上。另外在检验工作中,已广范利用微机进行数据采集、结果处理以及检验报告的输出上。如何借助计算机进行有效地科学管理?这就需要检验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以及掌握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应用,借助计算机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实验室应有适当的计算和数据转换及处理规定,并有效实施。


2 正确记录测量观察值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检验人员由于概念模糊不清楚怎样准确无误的记录测量观察值,从而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准确性,正确记录测量观察值要掌握的原则就是:首先,要正确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它是指测量中实际能测得的数字,包括全部准确值和一位可疑值。其次,记录测定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所有计量器具、仪器设备的测定精度一致,不能任意多取或少取,这里的仪器精准度还包括标准物质的有效示值,下面对分析中常用的几类仪器、量具、标准物质举例说明。
(1)用分析天平(最小分度值为0.1mg)进行称量时,有效数字可以记录到小数点后面第四位,如2.1453g此时有效数字为五位;称取0.5687g,则为四位,用百分之一天平(最小分度值为0.01g)称取25克试样,应记录为25.00 g,记录为25g就是错误的。
(2)常量滴定管和移液管记录至毫升为单位的小数点后2位数字;2ml以下的微量滴定管,其读数应记录至毫升为单位的小数点后3位数字。也就是说滴定管最多可取4位有效数字,如10.23ml,有时只有3位,如5.23ml,有时也有2位与1位的,如0.48ml与0.03ml等。100~1000ml容量瓶应记录至小数点后1位数字,50 ml以下的容量瓶应记录至小数点后2位数字。如单标线A级50 ml容量瓶,准确容积为50.00 ml,有效数字为四位。比色管在检验中的稀释至刻度的操作可视同容量瓶的定容,可取4位有效数,但要注意的是其精度不如容量瓶。
(3)分光光度计最小分度值为0.005,因此,吸光度一般可记录到小数点后第3位,有效数字一般最多也只有3位。
(4)带有计算机处理系统的分析仪器,往往根据计算机自身的设定打印或显示结果,可以有很多位数,但这并不增加仪器的精度和可读的有效位数,在一系列操作中,使用多种计量仪器时,有效数字以最少的一种记录仪器的位数表示。因此,色谱类的一般取3位有效数字,最多取4位,如液相的紫外检测器其实就是分光光度计,气相类的如FID检测器,其实就是电流检测器,尽管仪器给出的信号值很多位,但其有效数与一般的电流表一样同时色谱的有效数又受制于进样针的有效位数,如气相的1.00微升,液相的20.00微升。
(5)买来的标准溶液一般是4位有效数,我们在稀释后特别是高倍数稀释后,一般要降低其有效位数方为合理。如是自己配制的标液,还要注意原配试剂的含量示值的有效位数,如其标明为≥99.95%,可取4位,如为≥99.9%,则只能取3位。

3 准确计算检测结果

检验人员在检测中不仅要精确测定各种数据、正确记录,而且要按运算规则进行准确计算检测结果。因为检测结果数值不仅表示被测项目含量多少,还反映了检测方法、检验过程的准确程度,所以正确地处理检测数据至关重要。其一,检测人员对检测方法中的计算公式应正确理解,保证检测数据的计算和计量单位之间转换不出差错,计算结果进行自校和复核。其二,检测结果的有效位数应与检测方法中的规定相符计算中间所得数据的有效位数应多保留一位。
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1)首先根据测试过程中的分析方法和仪器精准确度,确定各参与运算的数值的有效位数,先进行运算,按《GB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进行修约,得出原始的检测数据这一过程要掌握有效数字的确认、数字修约和有效数字运算的原则。

因为作为对外服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报告的严谨性、科学性集中体现在检测数据和检验结论的准确性上,要确保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质检机构的管理者应采取多种方式有重点地培养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培训突出基本技能和高精尖技能并重,工作中按照国家标准和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操作,掌握各环节检测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的技术要点,才能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实验室管理水平,更好地向社会和政府部门出具真实的检测结果和准确的检测结论。答案来自

6. 一般检测过程中,取样方法有哪几种

1.按产品质量指标特性分类

(1)计数抽检方法 是从批量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样本),检验该样本中每个样品的质量,确定其合格或不合格,然后统计合格品数,与规定的“合格判定数”比较,决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方法。

(2)计量抽检方法 是从批量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数(样本),检验该样本中每个样品的质量,然后与规定的标准值或技术要求进行比较,以决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方法。

2.按抽样检查的次数分类

按抽样检查次数可分为一次、二次、多次和序贯抽样检查方法。

(1)一次抽检方法 该方法最简单,它只需要抽检一个样本就可以作出一批产品是否合格的判断。

(2)二次抽检方法 先抽第一个样本进行检验,若能据此作出该批产品合格与否的判断、检验则终止。如不能作出判断,就再抽取第二个样本,然后再次检验后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3)多次抽检方法 其原理与二次抽检方法一样,每次抽样的样本大小相同,即n1=n2=n3„=n7,但抽检次数多,合格判定数和不合格判定数亦多。ISO2859标准提供了7次抽检方案。而我国GB2828、GB2829都实施5次抽检方案。

(4)序贯抽检方法 相当于多次抽检方法的极限,每次仅随机抽取一个单位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后即按判定规则作出合格、不合格或再抽下个单位产品的判断,一旦能作出该批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时,就终止检验。

3.按抽检方法型式分类

抽检方法首先可以分为调整型与非调整型两大类。

调整型是由几个不同的抽检方案与转移规则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抽检体系,然后根据各批产品质量变化情况,按转移规则更换抽检方案即正常、加严或放宽抽检方案的转换,ISO2859、ISO3951和GB2828标准都属于这种类型,调整型抽检方法适用于各批质量有联系的连续批产品的质量检验。

非调整型的单个抽样检查方案不考虑产品批的质量历史,使用中也没有转移规则,因此它比较容易为质检人员所掌握,但只对孤立批的质量检验较为适宜。

7. 分析样品的取样原则是什么

分析样品取样的基本规则
1、在设备处于正常运行工况和环境时取样,或停机后立即取样;
2、从均匀的油液区域取样;
3、在摩擦副的下游和过滤器的上游取样;
4、在放油口或取样器经过充分冲洗后再收集样品;
5、每次在同一位置、采用相同的方法取样;
6、使用干净的样品瓶;
7、按适当的间隔周期取样;
8、不要在大量补油后取样;
9、记录取样时的油液的使用时间;
10、尽快寄出样品.

8. 分析取样量的确定

金矿石的取样应充分注意到试样本身的均匀性和取样的代表性,避免因取样而带来的误差。金在自然界中的赋存状态很复杂,含量又极低,所以分析试样的取样量应根据分析准确度的要求和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均匀程度来确定。贵金属元素在矿石中的分布往往不均匀,待测元素有时集中在少数特定的矿物颗粒中,因此为了满足分析准确度的要求,常采用增大取样量的办法。金的分析取样量,应根据试样中金的分布情况,以及样品分析目的综合考虑。

试样中的金可分为颗粒金和超微细分散金两部分。前者是影响取样代表性的主要因素,应特别予以重视。

对于不同试样进行金分析时,推荐的取样量列于表63.4。

表63.4 不同试样分析金的取样量

阅读全文

与用什么方法分析取样量是否合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信卡手机充值方法 浏览:49
视频卖货方法 浏览:576
治疗黄褐斑用什么方法好 浏览:357
手机铃声卡顿的维修方法 浏览:788
研究动植物的辨认方法 浏览:899
用煮方法的菜的图片 浏览:564
家电给手机充电方法 浏览:530
用什么方法消灭皮肤螨虫 浏览:290
小摄像头安装方法 浏览:356
密封件硫化产能测量方法 浏览:54
芹菜豆苗种植方法 浏览:33
汽车电路电压降测量方法 浏览:450
边际量和弹性的计算方法 浏览:435
手机玩游戏状态栏设置方法 浏览:113
巫毒娃娃的使用方法 浏览:893
lamy钢笔墨囊如何使用方法 浏览:836
浴霸安装在塑料扣板的视频方法 浏览:12
100种关灯方法视频 浏览:448
立式注塑机原点解决方法 浏览:375
颈椎病引起手麻锻炼方法都有哪些 浏览: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