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介入法是什么手术方法
介入治疗是在X线、CT和超声设备的导向下,利用特定的穿刺针、导丝或导管等器械进行治疗的技术。介入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肝癌的介入治疗疗效甚好,成为肝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介入治疗法来自于介入放射学。利用X线透视、CT定位、B型超声仪等医疗影像设备做导向,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经人体动脉、静脉、消化系统的自然管道、胆道或手术后的引流管道抵达体内病变区域,取得组织细胞、细菌或生化方面的资料,也可以进行造影摄片获得影像学资料,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同时也可进行各种特殊的治疗。医生把导管或器械“介入”到人体的血管分支、消化道和其它特定部位的疾病治疗。介入治疗法的多数项目都是在血管内进行的。一些疾病采用介入治疗法,不用开刀,只需要一个不到米粒大的小口子,把细管子插入血管内即可。主要有以下二种方式:
肝动脉插管化疗
肝动脉插管化疗的基本方法是:经皮穿刺,从动脉内插管至靶肿瘤动脉,再通过导管给药,以等于或小于静脉给药的剂量动脉内灌注化疗药。这样可使靶细胞局部药物浓度提高和延长药物与病变接触时间,并且减少全身的药物总剂量,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的目的。化疗药物的疗效与肿瘤所在部位药物的有效血浓度及药物与肿瘤接触的时间呈正相关关系。正常肝细胞的血液供应20%-50%来自肝动脉,75%-85%来自门静脉。原发性肿瘤的血液供应90%-95%来自肝动脉,这就为选择性经肝动脉灌注治疗肿瘤提供了解剖学基础。临床上有三种灌注法:(1)一次冲击性:指在短时间内将药物注入靶动脉,然后拔管结束治疗的方法。特点是操作迅速,并发症少,护理简单,适用于导管保留困难的部位。(2)动脉阻断化疗:是用阻球囊导管插入靶动脉,然后使球囊膨胀阻断动脉血流,再行化疗药物灌注的方法。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药物浓度和延长药物停滞时间。(3)长期药物灌注:此法导管留置时间较长,灌注可为多次连续性。
肝动脉栓塞治疗
将某种固体或液体物质通过导管选择性注入肿瘤血管和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供血,抑制肿瘤生长。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此疗法可使肿瘤缩小,并可减轻疼痛等并发症,达到延缓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栓塞剂种类:(1)长期栓塞剂。明胶海绵:是一种无毒、无抗原性的蛋白胶类物质,是常用的栓塞剂之一。碘油:它经动脉注射后,在正常组织内数天后就消失,而在肿瘤组织内长期滞留,时间可达数月或1年以上。碘油还可和抗癌药物制成乳剂或是混悬剂,作为抗癌药物载体,使药物能以较高浓度长时间停留于肿瘤内缓慢释放,增加药物的抗癌作用。(2)中药栓塞剂。鸦胆子油:用鸦胆子油制成的静脉乳剂对多种肿瘤有效,其栓塞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凝血系统,引起动脉内广泛血栓形成而达到的。鸦胆子油具有抗癌及动脉栓塞的双重作用。莪术油:莪术油除外作为栓塞剂外,还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能抑制癌细胞核酸合成,导致癌细胞死亡。它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❷ 介入手术是什么
真诚的希望我能帮到你!
❸ 什么是介入治疗癌症
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放射诊断学和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学科。它是在放射诊断学设备(数字减影X线机、CT机、核磁共振机和常规X线机等)的指导下,通过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学科。但其治疗方法一般都有一定副作用。人类试图用医学和科学的力量解决癌症所带来的痛苦,花了上百年的时间来寻找能够突破这种难病治疗方法,终于在空气负离子防治癌症方面取得了突破。
据悉,目前国内已经研制出了能够生成小粒径、高活性等同于大自然的生态级负离子的专利技术—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和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应用这两项技术的负离子理疗仪可以生成生态级负离子,在无需风机外吹的情况下,释放的负离子覆盖范围可达4-5米,在室内形成森林浴环境,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生态疗养山庄的环境,有效预防治疗癌症。
❹ 什么叫介入
什么是介入治疗?
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放射诊断学和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学科。它是在放射诊断学设备(数字减影X线机、CT机、核磁共振机和常规X线机等)的指导下,通过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学科。介入治疗学采用“非外科、微创手术”方法可治疗多种疾病。近几十年介入治疗学发展迅速,和内科、外科学一道成为临床3大支柱性学科。
介入治疗=不用开刀的手术
介入治疗其特点是简便、安全、有效、微创和并发症少。在一定程度上,介入治疗=不用开刀的手术。介入治疗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优点在于:
1、它无需开刀,一般只需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危险性。
2、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对身体的干扰不大,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正常器官。
3、对于目前尚无根
治方法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
正由于以上诸多优点,许多介入治疗方法成为了某些疾病(例如:肝癌、肺癌、腰椎间盘突出症、动脉瘤、血管畸形、子宫肌瘤等)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甚至取代或淘汰了原来的外科手术。
❺ 肿瘤介入治疗方法有哪些
肿瘤的介入治疗主要分为肿瘤动脉药物灌注、血管栓塞、支架技术等,
肿瘤的介入治疗治疗优势:
1、
动脉药物灌注疗法,通过动脉向肿瘤组织直接给药,接受药物剂量大、治疗效果好。
2、
对机体整体伤害小,毒副作用低,并发症少、全身状况恢复快。
3、
血管栓塞治疗可抑制肿瘤发展,使其缩小,为患者争取二次手术机会,物理疗法,无毒副作用。
4、
急诊介入治疗为晚期肿瘤的大出血有良好控制作用。
5、
食管和胆道支架介入技术可明显改善肿瘤压迫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肿瘤的介入治疗适合范围:
1、
各种实体肿瘤的术前、术后、常规及姑息性化疗,如肝、肺、食道、胰腺、胃、结肠、直肠、膀胱、盆腔等部位肿瘤的动脉药物灌注治疗。以肝癌效果最好。
2、
支架介入技术主要适用于晚期食管癌的食管介入和解决阻黄的胆道介入。
肝癌、肺癌、盆腔等部位肿瘤均可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供血动脉,阻断其血运,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
肿瘤的治疗方法相对于其它疾病可谓手段丰富,如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中药、生物治疗等,但绝大多数病人仍需以化疗作为其必须或辅助之治疗手段,传统的化疗主要以静脉方式给药,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较低,副作用大,许多病人往往难以接受。介入诊疗的兴起给动脉用药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条件和机会,经过近30年的临床实践,通过介入手段治疗肿瘤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肿瘤的介入治疗主要分为肿瘤动脉药物灌注、血管栓塞、支架技术等,其治疗范围几乎可以包括所有的实体肿瘤,动脉化疗的主要特点是肿瘤组织接受药物剂量大、毒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全身状况恢复快等,其基本原理如下:
药物的疗效除与其自身的药理作用和病变对其的敏感性有关外,病变区的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亦为重要因素,而不同的给药方式将对上述因素产生重要作用。以往注射给药的部位主要为皮下、肌肉和静脉,当药物经过充分稀释混合及与蛋白结合后,抵达靶器官时已所剩无几,而药物的副作用则与其外周血浆浓度成正比,因此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之间的矛盾几乎无法通过常规途径解决。动脉药物灌注则是直接将导管通过股动脉插至靶动脉,使靶器官的药物浓度提高,延长药物与靶器官的接触时间,而外周血液药物浓度并不增加,达到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的目的。
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动脉给药时,药物首先进入靶器官,而此相(分布Ⅰ相)分布是由局部血流量决定的,也就是说其分布Ⅰ相使靶器官药物分布量不受血流分布的影响,成为全身药物分布量最大之所在。如某器官的血流量占全身的10%,静脉给药时Ⅰ相的药物分布也占10%,而以同样剂量经动脉给药,其瞬间药物分布量则可提高10倍。分布Ⅱ相又称快速再分布相,主要受器官血流灌注和药物的脂溶性及蛋白结合性影响,而动脉给药则可最大限度的减轻这些影响。
首过效应:主要指药物第一次通过靶器官时被代谢和摄取的现象。药物经静脉注射后通过漫长途径到达靶器官时,已有相当数量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而使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药物量减少,从而使药效降低,而动脉给药时路途捷近,避免了蛋白结合,药物效价则可明显提高,约为静脉给药的10-20倍,总体疗效可提高10-30倍。
❻ 介入治疗是什么
在人类医学史上,主流的医学专业分类一般都是按照人体的功能系统而分的。比如呼吸科、心血管科、神经科、消化科等等。也有按人群分类例如妇产科和儿科,随着医学治疗的不断进步,外科技术逐渐成熟,成为了和内科平行的大学科。如此一来,以心血管科为例,便分为了心内科和心外科。神经科也被分为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等等。
大约30年前开始,出于对患者身体的保护,追求小创伤的【微创】技术突飞猛进。外科原来“开膛破肚”的开放性重创手术,逐渐转为以腹腔镜、胸腔镜等腔镜为基础的微创外科手术。这种技术,只需要在患者身体上“钻”几个直径几厘米的洞,伸进几根“管子”,就可以获得和开放性手术几乎一样的治疗效果。当然,因为是外科医生操作,所以仍然在外科范畴内。搜“妇科介入周树楠”获取更多
然而,微创这条路很快出现了局限性。对于一些脏器,如肝脏、脾脏、肺脏等,微创因视野受限,看不到里面的样子。简单地说,就是创口还是不够小。
随着影像技术、材料学的进步,顺应疾病治疗上多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比外科腔镜创伤更小的介入诊疗应运而生。导管配导丝,沿着身体存在的管道(比如血管、胆道、食管等)进入体内。最大程度减少了对身体原有结构的破坏,进而完成诊断和治疗。
❼ 介入治疗是什么意思介入治疗又有什么样的优势
介入治疗简单的说就是在不对患处开刀的情况下,利用患者身体原有的通道或者只在患处皮肤、血管作直径只有几毫米的微小通道。在现代医疗影像设备的指引下,对患处进行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由于伤口很小或者根本没有,因此可以把对患者的伤害降到最小。那么介入医生平时都做什么工作呢?
介入手术治疗费用一定比传统手术费用高吗?
介入治疗可能因为会使用到各种导丝、导管、球囊、支架等不同的手术器材,因此其材料费用可能高于传统手术。但因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佳,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因此介入手术总的住院费用不会高于传统手术。
❽ 什么是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主要是针对一些不能通过手术进行切除的肝癌,通过从股动脉插入导管,在X线引导下,进入供应肝脏肿瘤局部的肝固有动脉或其分支,经导管注入化疗药物或进行栓塞,一方面使肿瘤局部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提高化疗效果,减少其毒性;另一方面,使瘤区肝动脉的细小分支均被堵塞,可使肿瘤组织缺血而坏死。已被公认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