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关系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关系

发布时间:2022-08-23 14:47:07

⑴ 组织教学的形式有哪些

按组织结构分,有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三种形式;按师生交往分,有师生直接交往和师生间接交往两种形式。

古代各国普遍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间有初级的集体教学。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扩大教学对象,增设课程门类。



教学方法

教材版本虽有些许变化,但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熟练是最基本的。那如何把教材教活,符合所教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就是最高层次的组织教学。

除了解读课本知识,跟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朋友和知音。师者,还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更是学生开启心智、人格健康道路上的领路人。所以一个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我,使今日之我胜于昨日之我。才能最后完善从教师本身入手组织教学。

⑵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组织形式主要受什么的制约

采用合理的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并使种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得以在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应用。只有将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运用于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一般来说,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总是同教学方法的改革乃至整个教学体系的改革融为一体的。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很难将教学组织形式同教学方法截然分开,只是为了理论研究的方便才把它抽出来做为独立的范畴分别考察。教学组织形式同教学方法及整个教学活动模式的关系,决定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与否,对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效果具有直接的意义。 采取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还有利于使教学活动多样化,从而实现教学的个别化。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以及种种新形式的尝试,主要是围绕着如何使教学活动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发展潜力,即如何“因材施教”而展开的。当代各国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探索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发展的教学活动模式。而这些探索主要集中在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及相应的方法改革上,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活动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学习要求,从而实现教学的个别化。

⑶ 教学方法的概述

教学方法的概述

教学方法的概述,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那么我整理出来了教学方法的概述相关内容,一起来阅读看看吧!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方法的概述1

教学方法概述

(一)教学方法的定义

1、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活动时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

a、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向的。

b、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展开的。

c、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它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二)教学方法的特点:

1、相对性 2、针对性 3、综合性 4、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的分类:

1、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

a、讲述教学法

b、演示教学法

c、练习教学法

2、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a、自主学习教学法

b、合作学习教学法

c、探究学习教学法

3、教与学并重的教学方法

a、角色扮演教学法

b、讨论教学法

c、问题教学法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考虑因素:

1、分析教学内容

2、确定教学目标

3、了解学生的特征

4、了解教师自身的特征

5、认识和利用教学资源

6、确定教学组织形式

7、选择适宜的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的概述2

教学方法概述

一、 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关系:

教学方式应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个别操作活动。

二、 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可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三、 教学方法的意义:

1、教学方法是联系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

2、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3、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4、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5、教学方法影响学生身心发展、

四、

1、古代的教学方法(个别教学):

古代社会特别是在我国封建专制社会的学校,只要是形成了教师满堂灌输、学生呆读死记的注入式教学方法。

2、、近代的教学方法:

要求教师不仅要清晰而连贯的讲授,还采用了演示、观察、实验等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学习的各种方法。

3、现代的教学方法:

现代试听手段的普遍运用,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传递信息的途径,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4、教学目的和任务:

教学内容、时代要求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教学方法发展的直接因素。

五、当代国内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为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发文倡导的新的教学方法:

1、愉快教学法: 是上海特级教师倪谷音首先倡导的。它要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情景教学法: 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首创的`。

3、尝试教学法: 由江苏常州特级教师邱学华首创。尝试教学法,是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

4、成功教学法: 是以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为首的一批教改研究者首先提出的。

六、当代国外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深深的影响了我国的教学改造,并已广泛的运用到了我国的教学实践中:

1、发现法: 通常称作发现学习或问题教学法,就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

2、范例教学法: 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造的。范例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基本型、基础性、范例性等三个基本特征。

3、目标教学法: 是依据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策略”。

4、程序教学法(机器教学法): 是由美国着名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倡导的。

5、“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 是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创造的。

6、暗示教学法: 又称启发式外语教学法或启示法。是保加利亚教育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提出的。暗示教学法可以比传统方法进度快5—50倍。

7、非指导性教学法: 又叫促进教学法,是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首创。(判)人际关系是非指导性教学法的核心与关键。

⑷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组织形式

采用合理的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并使种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得以在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应用。只有将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运用于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一般来说,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总是同教学方法的改革乃至整个教学体系的改革融为一体的。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很难将教学组织形式同教学方法截然分开,只是为了理论研究的方便才把它抽出来做为独立的范畴分别考察。教学组织形式同教学方法及整个教学活动模式的关系,决定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与否,对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效果具有直接的意义。 采取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还有利于使教学活动多样化,从而实现教学的个别化。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以及种种新形式的尝试,主要是围绕着如何使教学活动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发展潜力,即如何“因材施教”而展开的。当代各国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探索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发展的教学活动模式。而这些探索主要集中在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及相应的方法改革上,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活动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学习要求,从而实现教学的个别化。

⑸ 教学法和教学模式的区别和关系是什么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既包括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的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一般的教学方法应该有以下的几种: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训练和实践法、合作学习法、示范模仿法、强化法、实验法、练习法等。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 。如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掌握学习教学策略、情境-陶冶教学策略、示范-模仿教学策略;再如建构主义中的自主学习策略包括: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自我反馈式教学策略、基于Internet的探索学习策略;还有协作式教学策略包括: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还有探究型教学策略等等。
(1)策略是比较宏观的,而方法是较为微观的

比如选择一门课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安排知识内容体系,这就属于宏观的教学策略。根据这一教学策略我们可以选择较为细致。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怎样讲解某个概念,怎样介绍某篇课文的作计等。

(2)它们共同的一点是:

都与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关系密切。了解和掌握适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学习者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3)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情况下,教学策略体现于教案和教师在课堂上的发挥。在设计自动化教学系统时,则要把这些总体的考虑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任务的安排和教学的交互活动设计中,并且软件来实现。

⑹ 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之间存在哪些联系

摘要 教学组织形式有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竞赛、辩论、知识问答等等。

⑺ 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

1.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基本概念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既有教学方法的共性,又有高校教学特点的个性。它是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手段,即主要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学方法的构成因素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信息传输载体。当代的信息传输的载体主要有传统的语言、文字和现代化的音响系统、投影设备、电视与计算机系统等。

2.传统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具有内在统一性,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当代高校教学方法的弊端是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大部分大学教师局限于采用单一课堂教学形式的讲授法,带来了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由表1可知,传统的主要教学方法各有利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使用。根据具体课程的实际情况,可以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穿插参观实习法、社会调查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例如,《交通工程学》这门课,在讲述完“交通调查”这一章的理论后可以安排几个课时的调查实习,便于学生深刻的掌握交通参数的具体调查方法。

03
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基本概念

直到目前,教学策略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2003年和2004年,周军与袁振国分别对教学策略进行了定义:

教学策略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水平与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技术等因素,从而形成可行性教学方案的过程。它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教学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教学行为,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调控机制。

在分析和借鉴上述定义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的定义如下:

教学策略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因素,从而形成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并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教学行为,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过程。

2.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关系

不讲策略的教学,是不成熟的教学,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关系的不同观点:

西南财经大学教学训练与评估中心的李克建倾向于把教学方法看作是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决策中需要考虑和加以选择与组合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主张使用“教学方法与策略”这一术语,对它们不作特别的区分,他认为名称本身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对它们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本文的观点是: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是两个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也就形不成好的教学策略,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只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没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阅读全文

与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格力空调异地安装方法 浏览:635
美肌水使用方法 浏览:258
野外测量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浏览:442
作品推广的方法和技巧快手 浏览:374
女性快速补肾的方法 浏览:995
约分的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571
设计师选择困难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浏览:759
逆指标的一般水平用什么方法计算 浏览:864
福建家用溯源燕窝的食用方法 浏览:72
国标中检测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 浏览:942
ktm检测方法 浏览:153
十合一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580
两个薄膜水泵连接方法 浏览:56
邮件发送图片方法 浏览:334
西瓜酱怎么调制方法 浏览:706
蒸汽烟怎么使用方法 浏览:145
肝郁结最好的锻炼方法 浏览:693
线雕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浏览:350
嘴唇烫伤用什么方法好的最快 浏览:651
电信卡手机充值方法 浏览: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