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么提高象棋中残局功力
本人认为下象棋残局主要是大胆、心细。首先是要经常异想天开,勇于弃子,为胜利可以舍弃一切。而中局不同,必须小心谨慎,运子要流畅,攻守灵活。一盘棋的主要胜负主要体现于中局。中局是有很多战术的,比如弃子攻杀、破仕攻杀、破相攻杀等。建议买本象棋中局的书看看。
② 象棋中局有什么技巧
象棋中局有什么技巧
象棋是按棋艺级别划分的,专业国际象棋等级由政府体育部门授予,业余国际象棋等级由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授予。下面是我整理的象棋中局有什么技巧,欢迎来参考!
小卒过河需成双成对:
我们都知道小卒不过河只能前行不能左右和后退,过河以后可以左右不可以后退,这种性质就决定了,小卒只能是当作挡箭牌防守、或者进攻。小卒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方法就是让两个小卒都过河然后并在一起,相互依靠,这样任何以后小卒都可以当作另一个小卒的守护者,没有人敢靠近你,也没有人干杀掉你,对对方的马起到压制的作用。
炮不过河,过河必杀:
我们都知道炮是需要炮架的,有隔山打虎的作用,所以非常适合防守,和远距离攻击。所以炮一般情况下不过河,过河的话非杀即将,必须让他死一个棋子。防守的时候,炮有两个经常用到的阵势,一个是当头炮,最险不过当头炮,他可以很好的遏制对方左右两边棋子的转移。还有一个策略是,用象或者士作为炮架,左右两边各一炮,左右相互看护。
三步出车:
并不是说在三步以内出车,而是说出车的速度要快,如果对方红棋,先人一步,你要紧随其后出车,不能慢他两步,否则你就非常被动了,车的杀人速度太快,你出车慢了就死光啦。我用车,最喜欢把它放在河边巡查,防止对方的马过河,还可以放在两肋威慑老头。
一马当先:
马可以作为一个骑兵,当什么兵都过不了河的时候就要考虑马是不是该出洞了。新手用马要看好什么时候是蹩马腿的,你想用自己的马踹敌人的'马,你必须得让他的马憋住腿,然后才能让你的马踹,而不是被踹。
策略原则:
速度与激情:
下象棋讲究谁快一步,你和对方都可以在两步内将死对方,谁快一步谁就是赢家,所以在棋坛上流行一句话就是:宁失一棋不慢一步。这就说即便会死一个棋子也不能让整体的速度慢下来。
诱敌深入:
在快要将死对方的时候,你会发现对方防守非常严密,总有一个棋可以挡住你的攻击,这时候你要想办法勾引这个棋子到一个犄角旮旯,那样这个棋就来不及回防,只能乖乖认输了。吸引他的方法就是下一个诱饵,给他吃,他吃你这个棋他就死了。
眼观大局运筹帷幄:
你是关心一卒一马的得失、还是关心棋局的胜利,其实将死对方,只要一个棋就够了,剩下的都是辅助,我跟高手下棋,他们让我半壁江山不动(一个车、一个马、一个炮不动,任我随便杀),我仍然将不死它。因为这些棋都是废物,根本用不着,没了也无所谓。所以你的着眼点不能在一个棋子的生死上,而应该看到整个棋局,关键时刻牺牲棋子维护大局。
;③ 怎么高效率的练习中国象棋残局啊
第一种方法:和别人挂彩下,提升会很快。但这种方法当你棋力到一定程度就升不上去了。 第二种方法:和单机电脑下
第三就是看书打谱,这种方法好是好,就是很无聊,而且要有悟性. 第四电脑软件打谱,不象看书手动那么烦锁 ,不过提醒你要成为真正的高手,那是要下苦功的,没过3年不行.学现代开局,就要先学苦谱,才能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慢慢来哟
④ 如何下好象棋中局
找好进攻的方向,炮适合在山后,车适合在山前,山的意思就是当对方把士象都飞起来时,停留在底线的士象和飞起来的士象成直角的那边,就是山后,有的人,一边儿飞象,另一边起士,这样虽然看起来像是两边都有防护,实则不然,这样其实更加是自己的九宫不安全,人家从你的左右两边都可以很好的进攻,个人建议,起一边的士象。杀招的运用,也就是各种子力及其配合起来的杀法
,首先要想灵活运用这些杀法,就要先熟悉这些杀法,知道怎样去运用,然后,在中局的时候,可以通过弃子,来实现自己的杀法运用。当然啦,弃子之前要看好,别白弃子,弃兵的话没什么大事,弃车的话要是没弄好,可就麻烦啦。呵呵。。。
⑤ 如何提高自己的象棋中 残局功力
首先将棋谱中的例胜、例和、巧胜、巧和残局全部熟记,自己准备一副象棋经常演练,待全部掌握后,和别人对战的时候在进入中盘观察局势,看能够走向哪一样残局结果,将对方引入自己的既定目标,如有意外没有按自己思路走再考虑转入其它残局结果,其实象棋从开局就应该考虑到残局最终结果,中盘只是一个调整的过程,随着对局次数增多、棋力不断厚实就能真正让自己的残局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例胜、例和、巧胜、巧和残局全部融会贯通后,研究江湖残局和排局,但是有点深奥,不过里面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相信对你残局进一步提升会有更大的作用。
⑥ 中国象棋中局要领及分析
中局的任务主要是做好形势判断、战略决策和战术实施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实际上是互相关联的统一体。形势判断是以棋手自身的知识结构来对棋局形势进行反馈、得出分析结论,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战略决策既要符合客观实际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需要精雕细刻的战术手段来完成;战术实施不仅须服从于全局战略的需要,反过来又验证形势判断和战略决策是否正确,战术知识和技巧还为形势判断和决策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
战术是组织子力进行战斗的方法和技巧,使用某些进攻或防守的战术手段,是为了达到争先、夺势、得子、做杀、谋和等战略目标的具体措施,中局战术一般是通过运子、兑子、弃子等方式来完成的,中局战术贯穿于中局的整个过程。初学者在象棋知识较少的情况下,尚难以对棋局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那么,由象棋的战术入手并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锻炼形势判断和战略决策的能力,也就是较为正确的学习途径。
学习战术可先学一些精炼的杀法。战术典型和名手实战范例,从中分析和掌握各种形势和条件下运用子力攻杀与防守的技巧,在培养“第一感觉”——也称“直感”的同时,逐步领会实施这些具体的技巧的作用和目的,久而久之,就会对战略思想与目标、以及形势判断产生一些感性认识。待有了一定基础,就可以将某些局面试行作出自己的分析了,即使这些分析还很不成熟和准确,但只要坚持不懈地研究解拆,不断地修正,就会逐渐接近正确或比较正确。
提高中局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观摩与打谱
观摩与打谱是学习象棋的重要方式。观摩别人,尤其是名手实战时(例如:擂台赛、表演赛及电视快棋赛等),观摩者也全身心地投入,分析每一着棋的作用和目的,再试着替另一方思考:有几种走法,都可能产生怎样的结果,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哪种,等等。待另一方棋手走棋后,可自行对照一下有什么异同,若有不同还可以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及优劣,然后再跟着对局实战的进程继续思考。有条件的初学者还可在事后向对局者或其他高手征询请教,然后经过整理分类予以保存,以备随时查阅。另外,通过观摩的过程,初学者还可以学习到一些与实战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打谱就是从书、报、杂志上学习棋艺。时代进步了,信息载体又增加了录像与计算机,这些载体上记录了很多象棋知识和理论的总结。就中局而言,那些战术实例、杀局赏析和理论上的探讨研究文章等都是值得学习的素材,读者还可从名手实战对局中截取中局片断,进行专门的中局研究。这些信息大都包涵了丰富的内容,有很多精辟的理论分析、清醒的战略决策、巧妙的战术手段等等,都是初学者学习中局的好教材,我们从中既要借鉴名手成功的经验,也要吸取失败的教训。
观摩与打谱的过程中,要做到学得进去:注意力相对集中,尽量记住一些知识,争取多理解掌握那些应用战术的技巧;另外还要跳得出来:从理论上来辨析这些知识,争取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再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初学者不仅会获得很多的中局基本技巧,对中局理论也会有一些初步的体会,自然为下一步投入实战打下必要的基础。
假如初学者在有经验的教练指导下学习,则可以在学习内容、学习进度与学习方法上,得到适当的帮助,少走一些弯路并取得较快的进步。
二、实战与总结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了一些书本知识,就要参加实践,象棋的实践,主要指与别人的对局实战。初学者只有经过不断地学习、实战、总结,这样循环往复的学习过程,才能对学习到的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并变成自己的东西。实战将有助于初学者了解并适应不同风格的棋手,锻炼心理调节能力,丰富比赛经验,培养独立的观察、思考、分析和决策能力。通过实战还可以及时找出自己学习上的欠缺,明确中局的学习方向及提出对自己的进一步要求。
比如学习了一些布局变例,对此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就要大胆主动地应用到实战中去印证,不要怕输,经过反复实践,则可以加深理解和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大多是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但在实战中很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局面及选择,这就需要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的指导下,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使理论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
实战绝不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人或某一类型的棋手,要多经风雨见世面,就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多找一些不同风格的棋手进行实战演练,从中体会不同风格棋手的特点,摸索总结出较为适用的战略战术。爱好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都会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喜好,形成一定的风格,有人善于用炮,有人惯于使马,还有人爱走进兵或飞相;有人棋风凶悍好杀,有人棋风细腻缠绵,有人棋风稳健攻守兼备,有人棋风刁钻善出奇着……,只有通过广泛地接触不同风格的棋手,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还可以学各种风格之长,补己之短。
在实战中肯定会暴露出自己某方面的不足,因此而遭到失败是常有的事,每个人不可能都是常胜将军。任何人都是学而知之,学然后知不足,初学者须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平常训练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利于找出自己在某个方面的差距而引起警觉,再有的放矢地予以纠正或弥补,那么在正规比赛中就可以少犯类似的错误,多获得一些成功。人就是在不断与谬误做斗争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棋手也一样,克服缺陷不断进步是十分正常的学习规律。
在实战中要严格遵守行棋规定,例如摸子走子、落子无悔、超时判负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行棋习惯。象棋的实战中,棋手不允许参考任何书谱,也不许证询他人意见,遇到问题必须独立思考地去解决,在临场限时或限着的制度要求下,大脑需要快速运转,尽量预见并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情况。如果棋手平时有意识地严格要求自己,实战的综合能力才有可能不断提高,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也是不可替代的。体育界曾流行一句话:“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就是这个意思,这一点对于提高中局实战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实战对局是掌握和提高棋艺的必由之路,而且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实战对局后的复盘研究总结则是对此的重要补充手段,而且可能会由此而得到某方面的升华。棋手们普遍认为实战后的复盘拆解是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的技术练习,所以历来都受到棋手、尤其是高级棋手的重视。
复盘不仅是对所下的棋局简单地重复一遍,事实证明,要想取得“实战”的真正良好效果,就必须及时准确地把自己的对局过程默记下来,再与对手交流(自己也要进行独立地)探讨对局的得失关键,选择变例的依据和演变结果,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也要予以分析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来总结该局的经验和教训。
复盘探讨时要注意虚心,不论棋局的胜负结果如何,都有值得总结的东西,要具体地由双方的战术手段入手,进而对自己实战过程中的形势判断、决策和思维计算等方面予以总结并找出得失。复盘可以参考书谱资料,尤其是在棋局的关键处,互相对照一下则有利于得到启发,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实战进程要完全凭自己的记忆和思维去比较和判断,无形中就加强了棋手的抽象记忆、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局时的注意力是否相对集中并适当合理分配;不论遇到什么对手,心态情绪是否平稳正常,能否做到不骄不躁不怯阵;遇到挫折或失着后是否能正确对待并及时调整心态;时限较紧时能否正常应对等等,对这些心理体验及时予以认识和总结,也很必要。
“实践出真知”,对自己尽了努力所下的每局棋,必须要认真总结,复盘后还要有所记载,及时记下总结的要点,既可以一局多议,也可以一事一议,只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并说明问题即可。
三、锻炼基本功
我们曾在本教程第一编的“怎样进修棋艺”中提到夯实基础,那里讲的主要是要扎实地掌握象棋的基础知识,现在着重讲的则是怎样提高下棋的基本能力的问题。除了前面介绍的观摩与打谱、实战与总结外,还有一些公认的锻炼基本功的较好方法,例如:杀局心算、审局测验和快棋实战。
杀局心算既可以选择排局(例如古谱《适情雅趣》中的杀局),也可以截取名手实战对局的入杀片断,作为心算练习的素材。既是心算,则须只看棋局形势来默算各种变化和结果,而不直接动手摆动棋子或先看答案,如辅以时间限制并记下所用时间,效果会更好。坚持这种强化训练,不仅可熟练掌握各种杀王技巧,培养杀局感觉,还可以锻炼思维计算能力并提高速度。
审局测验是选取一些典型的名手实战局例的关键形势或布局变例的分路时刻,先进行独立观察分析,试着得出自己的判断,替轮走方作出战略决策并设计具体的战术实施方案,仔细推敲双方可能采取的着法及演变的结果。然后再与名手实战着法或布局变例的演进及结果进行对照,看一看着法与结果有哪些异同,还有没有未发现的变着,等等。不论着法与结果是否异同,都还要通过拆棋来验证结果,从而找出正确或较为正确的答案。象棋的高手在独立进行布局和前中局研究时,也大都采用这种方法。比如在某种布局中准备设计新方案或探寻新对策,即可自行摆上新棋图来进行独立研究,方法虽然与上面所说的审局测验相近,目的却不尽一样。
杀局心算和审局测验有助于棋手提高审局计算和独立决策能力,尤其是对那些自修的棋手来说,如果能坚持这两种训练并严格要求,再不断增加难度和提高标准,还可以不同程度地弥补由于缺少实战演练的欠缺。
象棋竞赛规则中对正式比赛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遇有争夺激烈、形势紧张的对局,经常会出现一方或对方时限紧迫的情况,况且还有为区分名次的加赛快棋和专门举办的快棋比赛也十分常见。这些扣人心弦的紧张场面,要求棋手注意力高度集中,感觉敏锐,强调思维计算的速度,还要求棋手合理分配用时,因为超时而判负与输棋的结果是一样的。其中合理分配用时的问题较为突出,快了很难精确,求精又需耗用一定的时间,处理好这个矛盾,既需要具备熟练的过硬技术,还要有当机立断的能力,以及有关快棋的一些经验和技巧。
棋手为了适应正式比赛的紧张情况和提高训练强度,在平时训练中往往适量地安排一些快棋比赛作为调整,对于那些思路稍显缓慢的棋手针对性作用较为明显。快棋比赛除了较高级别的采用限时并限着外,常见的大多采用若干分钟包干制,例如每方5分钟、10分钟、15分钟、30分钟等不同用时标准,不计着数,先超时者判负。棋手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强快棋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可过多过滥,以免养成草率的习惯,反而影响训练和比赛效果。
⑦ 如何提高中残局能力
《象棋防守宝典》
1、将帅的攻防属性
普通棋手只知道将帅是只挪位置,不具有进攻力量的,这就大错了,实际上,将帅的进攻属性是非常非常、超级强大的,比如说按象棋规则“将帅不能相互照面”这一条,在残局阶段,将帅能独占一面,威震一线,这个力量比普通棋子(除车之外)要大得多,或中残局里,出帅助攻 往往使对方防之不及,形成极具威胁的“铁门栓”杀法,这是最典型的两种将帅助攻的棋型。另外,普通人也不懂得(或至少不善于用将帅的防守能力),实际上,将帅的防守能力也是超级强大的,在中残局对局当中,充分发挥将帅的防守(保护)能力,将极大地有利于棋局的转换,往往使对手出其不意,如果不善于用将帅的能力,只能说明棋力不在大师等级,而并非将帅的防守能力不强。这就是高手下棋,棋中有棋,认识是能力的前提,熟练是能力的进阶,运用自如是知棋的体现,深刻了解将帅的攻防特性,对驾驭棋局具有相当高的提高,其中一些深入的地方可能已经涉及到很深的领域了。
2、士相的攻防属性
比起将帅来,士相实质上不具备攻击属性,只能起一些简易的辅助进攻,比如做炮架,但实际行棋中,棋局进攻的许多巧妙的地方往往与士相有极大关联,士相可以参与阻挡,也可以遮挡,还可以让开亮帅(依靠帅的力量助攻),江湖残局中
有非常经典的士相特效的排局,学习演练后,对棋力有飞跃性的认识和提高。的
3、车马炮的防守属性
一般棋手都明白,车马炮是进攻的大子,但一般棋手不能够充分了解车马炮这些棋子的防守功用,进攻和防守只有方向性不同,并无本质性差异,开局阶段,车马炮互相联系,主要防守不仅体现在对将帅的守卫,而且体现在棋子与棋子(大子之间)的相互保护,任何孤立的棋子都是敌人打击的对象,即使是车,只要是无根车,就极容易陷入对方的攻击设计中,可见棋子之间的防守特性,特别是大子之间这种合作联系,以及这些大子与防守力量士相的进一步深入保护,中残局阶段,车马炮更是防守的上佳选择,它们不仅保护将帅,而且负责保护士相,还保护己方其他子力,这就是进攻棋子的防守属性,高手对局,防守等于进攻,进攻等于防守,
安全的防守等于投入足够兵力的进攻,犀利的进攻等于减少防卫力量的布置,棋快一招,这句话的根本意义并不在于你的进攻比别人快一步,而是说你的进攻比别人的防守快一步,你的防守比别人的进攻同时快一步,这才是棋快一招的真正含义吧,能理解到这一步的人不多,理解到这地方的人,他的水平至少在大师级别,这也是进攻与防守的实质性的辩证关系吧。
4 兵卒的攻防属性
开局起掩护作用,中残局具有进攻能力,但高手会充分利用兵卒的遮挡掩护作用,进行有效的攻击、防御,由于兵卒的移动有过河与未过河之分,所以他们的遮挡掩护有所差别,不过,千万别忽视了他们的防守能力(除了辅助进攻与防御外),他们本身是具有防守能力的!!只有高手能领会这一点。顺便举两个例子:要不遇到叫真的就不相信咯,例一:残局阶段遮挡将帅照面,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防守
(尤其是过河以后可以利用平移来进行),例二:残局阶段可以利用“停着”(技战术),兵卒对垒时对方兵卒无法前移,(这就是兵卒的天生的防御能力,套用现在的话可以叫天职)。例三:开局和中局兵卒的防守能力,这是非常厉害的地方,一般人可以在对局中用到,但理论上估计把握不到,(包括我也是这几年才理解的
因为现在的我正值理解能力高峰期),开局和中局兵卒的防卫之强,不是一般的强
人们经常可以借其他子力的配合。以卒欺车(经常见的情况)兵卒的防守举例:
1、开局、中局、残局,有兵卒在,可以防止对方的马四处乱蹿(随时可能碰头!),兵卒前进一步后,可以防止对方用炮打边车(和其他边子)等。2、3、7兵前进一步,中兵前进,边卒前进,各有攻防,我们是强调他们的防守,所以不论是移动过还是原地不动的兵卒,都具有相应的防守能力。
兵卒的防守举例:
1、开局、中局、残局,有兵卒在,可以防止对方的马四处乱蹿(随时可能碰头!),兵卒前进一步后,可以防止对方用炮打边车(和其他边子)等。
2、3、7兵前进一步,中兵前进,边卒前进,各有攻防,我们是强调他们的防守,所以不论是移动过还是原地不动的兵卒,都具有相应的防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