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分析方法
理论分析方法又称为规范分析方法,它是一种通过价值判断做出结论的分析方法。
(二)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经常采用的方法。
(三)数量分析方法
公共管理学中的数量分析方法是指在广泛收集有关公共管理现象的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定量分析技术的方法。
⑵ 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比较分析法分为哪些
按比较对象的不同分为三种形式:
1、绝对数比较分析。通过编制比较财务报表,将比较各期的报表项目的数额予以并列,直接观察每一项目的增减变化情况。
2、绝对数增减变动分析。在比较财务报表绝对数的基础上增加绝对数“增减金额”一栏,计算比较对象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差额。
3、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在计算增减变动额的同时计算变动百分比,并列示于比较财务报表中,以消除项目绝对规模因素的影响,使报表使用者一目了然。
⑶ 数据分析法之对比分析法
数据分析中有很多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能够直接分析出数据中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得到一个准确的结果。而数据分析方法中,对比分析法是一个十分常用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对比分析法的相关知识。
1.对比分析法的定义
对比分析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差异,从而揭示这些数据所代表的事物发展变化情况和规律性。对比分析法的特点就是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事物某方面的变化或差距,并且可以准确、量化地表示出这种变化或差距是多少,这就是对比分析法的定义。
2.对比分析法的分类
其实对比分析法可分为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两类,其中静态比较就是指在同一时间条件下对不同总体指标的比较,比如说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比较、也叫横向比较,简称横比。而动态比较就是指在同一总体条件下对不同时期指标数值的比较,也叫纵向比较,简称纵比。动态比较和静态比较这两种方法既课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进行对比分析时,可以单独使用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也可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对比。
3.对比分析法的实践运用
对比分析法的实践运用主要体现在五方面,第一就是与目标对比,具体就是实际完成值与目标进行对比,属于横比。第二就是与不同时期对比,具体就是选择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作为对比标准,属于纵比。第三就是对同级部门、单位、地区对比,具体就是与同级部门、单位、地区进行对比,属于横比。第四就是对行业内对比,具体就是与行业中的标杆企业、竞争对比或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属于横比。第五就是与活动效果比,具体就是对某项营销活动开展前后进行对比,属纵比。同时,我们还可以对活动的开展状况进行分组对比,这属于横比。
4.对比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我们在使用对比分析法的手需要注意的是指标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必须一致,即要用同一种单位或标准去衡量。同时还需要重视对比的对象要有可比性,对比的指标类型必须一致。无论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平均数指标,还是其他不同类型的指标,在进行对比时,双方必须统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对比分析法的相关知识,对比分析法是数据分析中一个常见的分析方法,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方法,相信会对我们的数据分析工作更加有利。
⑷ 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
中文名
比较研究法
外文名
Comparative study method
适用领域
自然、人、物
所属学科
自然学
快速
导航
种类
概念
《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辞典》解释说: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
我国吴文侃、杨汉青主编的《比较教育学》认为: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很显然,这个定义仅适用于“比较教育”这个学科领域,所以必须对它进行另外限定。
我国林聚任、刘玉安主编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认为:比较研究方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比较研究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
比较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而且具有极高的价值。
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把比较研究法分成如下几类。
1.按属性的数量,可分为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
单项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所作的比较。综合比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种)属性进行的比较,单项比较是综合比较的基础。但只有综合比较才能达到真正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因为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对事物的多种属性加以考察,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尤其是将外部属性与内部属性一起比较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按时空的区别,可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就是对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态进行比较。如教育实验中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同一时间各国教育制度的比较等都属于横比。纵向比较即时间上的比较,就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往往既要进行纵比,也要进行横比,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3.按目标的指向,可分成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
求同比较是寻求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求异比较是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从而说明两个事物的不同,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事物的“求同”、“求异”分析比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4.按比较的性质,可分成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所以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既要把握事物的质,也要把握事物的量。这里所指的定性比较就是通过事物间的本质属性的比较来确定事物的性质。定量比较是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以准确地制定事物的变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各有长处,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应追求两者的统一,而不能盲目追求量化,教育毕竟是一个不同于工人制造产品的活动,很多东西并非能够量化。但也不能一点数量观念都没有,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让数字来讲话。
5.按比较的范围,可分为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
认识一个事物,既可以从宏观上认识,也可以从微观上认识。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异同点或基本规律进行比较,则是宏观比较。从微观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异同点或基本规律进步比较,则是微观比较。
⑸ 财务分析的方法有什么
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一) 水平分析法
水平分析法,指将反映企业报告期财务状况的信息(也就是会计报表信息资料)与反映企业前期或历史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的信息进行对比,研究企业各项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水平分析法的基本要点:将报表资源中不同时期的同项数据进行对比。
水平分析法的类型
水平分析法中具体有两种方法:比较分析法(Comparative Financial Statements)和指数趋势分析(Index-number Teries)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上市公司两个年份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找出单个项目各年之间的不同,以便发现某种趋势。在进行比较分析时,除了可以针对单个项目研究其趋势,还可以针对特定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揭示出隐藏的问题。比如,如果发现销售增长10%时,销售成本增长了14%,也就是说成本比收入增加的更快,这与我们通常的假设是相悖的,我们通常假设,在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不变时,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同比例增长。现在出现了这种差异,一般有三种可能:一是产品价格下降,二是原材料价格上升,三是生产效率降低。要确定具体的原因,,这就需要借助其他方法和资料作进一步的分析。
2、指数趋势分析
当需要比较三年以上的财务报表时,比较分析法就变得很麻烦,于是就产生了指数趋势分析法,指数趋势分析的具体方法是,在分析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时,以其中一年的数据为基期数据(通常是以最早的年份为基期),将基期的数据值定为100,其他各年的数据转换为基期数据的百分数,然后比较分析相对数的大小,得出有关项目的趋势。
当使用指数时要注意的是由指数得到的百分比的变化趋势都是以基期为参考,是相对数的比较,好处就是可以观察多个期间数值的变化,得出一段时间内数值变化的趋势。如果将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在内,将指数除以通货膨胀率,就得到去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金额的实际变化,更能说明问题。这个方法在用过去的趋势对将来的数值进行推测时是有用的,还可以观察数值变化的幅度,找出重要的变化,为下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
⑹ 比较分析法是什么
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
对比分析法的标准的选择:
1、时间标准时间标准即选择不同时间的指标数值作为对比标准,最常用的是与上年同期比较即“同比”,还可以与前一时期比较,此外还可以与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的时期或历史上一些关键时期进行比较。
2、空间标准空间标准即选择不同空间指标数据进行比较。
3、经验或理论标准经验标准是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归纳总结而得到的标准。如衡量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理论标准则是通过已知理论经过推理得到的依据。
4、计划标准计划标准即与计划数、定额数、目标数对比。市场经济并不排斥科学合理的计划,因此,计划标准对统计评价仍有一定意义。
⑺ 对比分析的步骤
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大体上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一、描写:对目的语和学习者的第一语言进行详细的、具体的描写,作为对比的基础;二、选择:在两种语言中选择进行对比的某些有意义的语言项目或结构;三、对比:对两种语言中选择好的语言项目或结构进行对比,找出两种语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四、预测:在对比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发生的错误进行预测。对比分析法根据分析的特殊需要又有以下两种形式:
1、绝对数比较
它是利用绝对数进行对比,从而寻找差异的一种方法。
2、相对数比较
它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计算的,用以反映客观现象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其数值表现为相对数。由于研究目的和对比基础不同,相对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结构相对数:将同一总体内的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对比求得比重,用以说明事物的性质、结构或质量。如,居民食品支出额占消费支出总额比重、产品合格率等。
2)比例相对数:将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的数值对比,表明总体内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如,人口性别比例、投资与消费比例等。
3)比较相对数:将同一时期两个性质相同的指标数值对比,说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如,不同地区商品价格对比,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某项指标对比等。
4)强度相对数:将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用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元/人"表示,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表示,也有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的,如,人口出生率用‰表示。
5)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是某一时期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对比,用以说明计划完成程度。
6)动态相对数:将同一现象在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对比,用以说明发展方向和变化的速度。如,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等。
⑻ 什么是财务分析中的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是通过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应用很广。按比较对象的不同分为三种形式:绝对数比较分析。通过编制比较财务报表,将比较各期的报表项目的数额予以并列,直接观察每一项目的增减变化情况。绝对数增减变动分析。在比较财务报表绝对数的基础上增加绝对数“增减金额”一栏,计算比较对象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差额。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在计算增减变动额的同时计算变动百分比,并列示于比较财务报表中,以消除项目绝对规模因素的影响,使报表使用者一目了然。
按比较标准不同分为三种形式:实际指标同计划指标。可以解释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异,了解该项指标的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本期指标与上期指标比较。可以确定前后不同时期有关指标的变动情况,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管理工作的改进情况。本企业指标同国内外先进企业指标比较。可以找出与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推动本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定基动态比率,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的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环比动态比率,以每一分析期的数据与上期数据相比较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
⑼ 比较分析法包括
比较分析法有哪些?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主要项目或指标数值的对比,比较分析法确定出差异,分析和判断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的一种方法.比较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运用得最为广泛,因为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差距,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进一步判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性和企业资金投向的安全性,分析企业是否健康发展。比较分析法有绝对比较分析和相对比较分析两种形式:
(1)绝对比较分析。绝对比较分析方法是将各报表项目的绝对数额与拌较对象的绝对数颊进行比较,以揭示其数量差异。例如,某企业上年的资产总额为1 000万元,今年的资产总额为1 50。万元.则今年与上年的差异额为500万元。绝对数比较分析一般是通过编制比较财务报表来完成的,包括编制比较资产负俊表和比较利润表.
(2)相对比较分析.相对比较分析方法是利用财务报表中有相关关系的数据的相对数进行比较,如将绝对数换算成百分比、结构比重、比率等进行对比,以揭示相对数之间的差异。例如,某企业上年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0%,今年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为写.则今年与上年相比,成本费用率下降了2%,这就是利用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将财务报表中存在一定关系的项目的数据组成比率进行对比.以揭示企业某一方面的能力如偿俊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等,这就是利用比率进行比较分析。各种比率的计算方法将在以后的各章节中予以介绍。
一般来说,绝对数比较只通过差异数说明差异金额,但没有表明变动程度,而相对数比较则可以进一步说明变动程度。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分析法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较可以同时使用.以便通过比较作出更充分的判断和更准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