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解决问题有什么通用的方法
具体的步骤是怎么样的呢?
步骤一:界定问题。
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提炼成了四种类型:未能准确地描述问题、没有梳理清楚问题的结构、被问题的表象蒙蔽和忽略问题隐含的假设。
步骤二:建立假设。
建立假设的思考路径,发现问题之后,不要总想着网罗所有的信息,而是要提醒自己改变思维习惯,先构建框架。
步骤三:明晰关键。
除了自己做的事情之外,我还能从哪里得到资源和支持?
包括从周边的人得到相关的信息,包括从各种媒介了解到相关的解决方案。
里面虽然包含了5个W和2个H,但只要能够把问题弄清楚,找到解决的方法,里面的数量是不受限制的。
最好能够用最少的问题去分析,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
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是要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模式和框架。
最后还要形成习惯,每当碰到问题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以上面说的框架去进行分析。
⑵ 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1)发现问题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只有存在问题时,人们才有可能产生解决问题的认知活动。同一个事件或情境能否成为问题,这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有人则对问题熟视无睹。能否发现问题,这与个体的活动积极性、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有关。
(2)理解问题
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表征既是个体在头脑中对所面临的事件或情境的表现和记载,也是个体解决问题时所加工的对象。对问题的表征既包括问题的表面特征,也包括其深层特征,后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表征问题时,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的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使表征更明确、直观。
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
(3)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算法式和启发式。算法式即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此种方式虽然可以保证解决问题,但效率不高。启发式即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它可以迅速地解决问题,但不排除失败的可能。
(4)检验假设
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即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问题解决的结果来检验。如果假设在付诸实施之后获得了预期的结果,则假设就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不正确的。二者间接检验,即通过推论来淘汰错误的假设,保留并选择合理的、最佳的假设。当然,间接检验的结果是否正确,最终还要由直接检验来证明。
⑶ 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假设解决问题)
分析:学生2人栽1棵意思是每人栽1/2(二分之一)
假设这50人都是学生,则可栽:50*1/2=25棵,少了60-25=35棵树,
这是把每人栽3棵的老师当成了只栽1/2棵的学生了。少算了3-1/2=5/2棵
35棵里有多少个5/2棵就有多少个老师。35÷5/2=14人即老师有14个
则学生有:50-14=36人
⑷ 假设法解决问题
假设全部用小盒装可以装15×7=105个, 还有120-105=15个没有装完,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20-15=5个 ,因此每小盒加5个就可以装一大盒 ,15个里面有3个5个 , 所以要用15÷5=3个大盒,小盒有7-3=4个。这道题也可以假设全部用大盒装,思路和全部用小盒装相同,不妨试试。
⑸ 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1,假设15辆都是两个轮子,那么一共30个轮子,但实际上有35个,说明多出来的就是三轮车的“第三个轮子”,也就是三轮车的个数,35-2*15=5,自行车15-5=10辆。
2,假设都是梨,那么重量为25*12=300千克,但实际上有340千克,说明多出来的就是苹果多出来的重量,每箱苹果多出来30-25=5千克。说明有(340-300)÷5=8箱苹果。梨有12-8=4箱。
⑹ 理解问题所需要的第一个步骤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那么如何理解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呢?
四步方法论:
明确和理解问题
拆分和定位
提出解决方案
总结问题
注意:我们应该花80%的精力放在 拆解 定位问题 20% 去解决问题(合理)
明确和理解问题
在写代码出现bug的时候 我们都会去看日志,调试 靠编程软件来解决.
这一步就是 找问题. 如果报一个404 无法说明更详细的错误原因, 我们接下来 就要明确问题
明确问题=知识储备*踩过坑数量
实现这个功能我们一定是有预期的,也了解它正常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这些知识 为我们理解问题完成了大部分工作.
理解能力==知识储备量逻辑分析
⑺ 小学数学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那种假设法怎么做啊(不是用方程)。。。急,明天考试
假设所有动物都是6只脚 16个动物16*6=96
118-96=22只脚 剩下的都是蜘蛛多出的两只脚 22÷2=11只蜘蛛
16-11=5 蜻蜓和蝉共5只
假设蜻蜓和蝉都去掉一对翅膀 20-5=15
还剩的翅膀就是蜻蜓的 所以就是蜻蜓数目
你的数据不对,思路大致就是这样
⑻ 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有哪几种
问题解决一般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基本步骤。
问题解决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导向问题目标与结果的过程。
⑼ 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过程分别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发现问题:从完事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
2、理解问题:把握问题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形成问题的表征。
3、提出假设:选择恰当的问题解决操作步骤,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
4、检验假设: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认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可分为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
问题解决:
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使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个体对问题情境的适当的反应过程。心理学的解释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心理学家们认为,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但仅仅满足有提出问题是不够的,提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问题。人生就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个体克服生活、学习、实践中新的矛盾时的复杂心理活动,其中主要是思维活动。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中的问题解决。
⑽ 用假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知识点
用假设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点有很多,比如说以一个问题,不能很好的诠释的时候,你可以用假设来举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