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人种研究方法

人种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20 01:22:57

1. 人种志的研究方法

许多人种志学者都在调查地区居住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学习当地的语言或者方言,而且尽最大的可能投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但同时还要保持一个观察者的不偏不倚的立场。这种方法叫做“参与观察法”,要想彻底了解某一种外国文化,这种方法是必须而有效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是很困难的。当代的人种志通常是以社会为中心,而不着眼于个人,着重于当前环境的描述(即所谓人种志的现实),而不强调历史事件。
传统人种志多强调描述居民中的普通人,而现代人种志则已注意诸文化系统内变化的重要性。人种志工作者使用的工具,自马林诺夫斯基时代以来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详细的笔记当然还是调查工作的主要手段,但是人种志工作者已经充分地利用了技术发展的有利条件,使用诸如电影和录音机等以增加自己笔记的内容。

2. ethnographic method中文叫什么

ethnographic method
意思是:人种学方法
ethnographic
英 [ˌeθnə'ɡræfɪk] 美 [ˌɛθnəˈɡræfɪk]
adj. 人种志的
method
英 [ˈmeθəd] 美 [ˈmɛθəd]
n. 方法; 条理;
复数: methods
短语
Ethnographic Research Method 人种学研究方法

3. 除了化石证据外,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还有什么方法科学家形成了哪些新的观点

1、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方法:

(1)、考古学(化石证据) 。


(2)、比较解剖学 。


(3)、细胞学 。


(4)、基因学(分子生物学)。


(5)、分子种系发生遗传学 。


(6)、纯理论方法。


(7)、遗迹、遗物的推断。


(8)、壁画求证。


(9)、分子生物学。


(10)、关于碳14和DNA研究。


(11)、研究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灵长类动物的胚胎。


(12)、唯物辩证法 。


2、新的观点:

(1)、神创论:生物是由神或上帝创造。


(2)、自然发生论:随时地,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3)、生生论:生物生生物,但原始的生物是未知的有神创论的色彩。


(4)、宇宙生命论:在宇宙长期演变而成(生命是从外星移植到地球上的) 。


(5)、在原始的地球条件下通过化学途径逐渐演变而成的。

(3)人种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关于人类起源的假说:

(1)、进化说。

(2)、次元说。

(3)、生命说。

(4)、能量说。

(5)、基因说。

(6)、细胞说。

(7)、神话说。

(8)、外星说。

(9)、海洋说。

(10)、动物说。

(11)、人是太空人的后代。

(12)、海陆双祖复合说。

(13)、外星人与古代森林猿的结合。

(14)、人类是被制造出来的。

(15)、另外还有一些说法,比如:1.呼唤而出 2.原本存在 3.植物演变 4.泥土制造。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人类起源

4. 遗传学中关于人种有哪些有趣的研究

科学家已经发现了200多种与运动能力有关的基因,有些人仿佛天生就具有运动能力。比如曾在德国柏林诞生的一名新生儿,他所拥有的发达肌肉让医生大吃一惊。这位“超级宝贝”4岁时就可以举起重达3公斤的哑铃。2000年耗资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框架图”完成后,生命似乎有了一种全新的解析方式。
DNA中含有基因的2万多个区域的定位,它们就像人体说明书,同时也是决定身体成长的密码。运动基因就隐藏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密码库”中。研究发现那名婴儿之所以成为大力神,是因为体内拥有两种基因的罕见突变,减缓了其体内肌肉生长抑制素的生成。运动基因的研究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他们寻找长跑高手和志愿捐献基因样本的普通人,研究人员从实验对象体内抽出3毫升血液,再从中提取DNA。如同“一小团棉花”般的样本就被冷冻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的冰箱里,等待科学家为它们破解运动密码。
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们都在优秀的自行车或长跑运动员体内发现了这段微小的插入性序列。有关研究表明,人类运动基因99%是相同的,只有1%不同。而正是这1%造成了不同种族在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运动基因 - 代表基因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与杰出耐力有关。在对比33名英国优秀登山运动员和近二千名健康男性的ACE基因后,发现前者的插入型ACE-I基因频率明显更高。后续研究发现,径赛的耐力要求越高,参赛运动员拥有插入型ACE-I的频率也就越高。
ACTN3辅机动蛋白3(ACTN3)则是科学家研究最早也最为透彻的运动基因。这种基因的R型变异可能让人体生成一种存在于快肌纤维中的蛋白质,为人体提供爆发力,而X型变异则会抑制这种蛋白质的生成。ACTN3基因也因此得名“速度基因”。在短跑、举重这样需要瞬时爆发力项目的运动员中,这个正常基因的携带比例高达92%。而在中长跑等耐力项目中,这个基因出现的频率只有20%—30%。CKMMCKMM基因提升运动空间:人的肌原纤维分为I型和II型两大类,并由此组成了慢肌和快肌。慢肌纤维更多的依赖有氧代谢,快肌纤维则主要由无氧代谢提供短期能量。普通人两种肌肉比例相当,而运动员肌肉分布截然不同,慢肌的比例可以低至19%%或高达95%,前者将会成为百米“飞人”,后者则可能是马拉松冠军。运动基因 - 遗传性从奥运会的历史上,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巧合”:美国小将柳金是前苏联体操名将柳金的女儿;拳王阿里的女儿莱拉接过父亲的手套,成了无往不胜的世界女拳王;姚明的父母都曾是篮球队的主力,其中一位曾担任中国女篮队长……
这样的“体育家族”让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运动基因很可能在家族间流动。24次刷新世界纪录的伊辛巴耶娃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撑杆跳运动员,她拥有五项重要赛事冠军头衔(奥运会、室内世锦赛、室外世锦赛、室内欧锦赛和室外欧锦赛)。伊辛巴耶娃的妈妈曾经是位业余篮球运动员,因此她从小便遗传了妈妈的良好运动基因。[3]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安妮公主的大女儿扎拉菲利普斯获得马术亚军。一直以来都以超越自己母亲为目标的她终于完成了超越,成为了奥运会的银牌得主(安妮公主虽然参加了蒙特利尔奥运会,但因为跌下马而没有成绩)。后面,她将向自己的父亲的纪录发起冲击(慕尼黑奥运会马术冠军)。[4]运动能力不止和基因有关,也和一定运动经验的传承有关。家里都是运动健将的能够更好的把自己的经验传给后代。人类之所以能够有今天,靠的不只是基因的传承,最重要的技能是记忆的传承。因纽特人这个不是很清楚。毕竟还有甲基化的遗传等等,还有人类很聪明,会想办法取暖。不见得一定天生耐寒才能活下去。
这个的研究我不了解,会有人来给你回答的。但韩国人喜欢整容猜测应该不是基因的原因,因为只要长得丑的都想整容,只是怕受到指责和承担风险。

5. 现象学研究和人种学研究,它们的区别吗

区别是现象学是一 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人种学是指人类在一定的区域内,历史上所形成的、在体质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

6. 人种学研究方法最早由谁提出的

该方法最早由俄国教育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于1877年提出的。

7. 人种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人种的分布
300多年来,学者们对世界人种的分类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方案。用肤色和发型等体质特征划分人种的三分法和四分法流行时间很长。三分法将世界人种划分为3大人种:源于中亚和东亚干旱草原与半沙漠地区的蒙古人种 (Mongoloid),又称亚美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北极地区。源于非洲赤道地区的尼格罗人种(Negroid),又名赤道人种,原主要分布于非洲,由于殖民主义者的贩卖等一系列原因,该人种后来广布南、北美洲。源于南欧、北非和西亚接壤地区的高加索人种(Caucasoid),又名欧罗巴人种,1500年前,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西南亚等地,以后该人种的足迹遍及世界,特别是在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四分法则将澳大利亚(原住居民)人种 (Australoid)单独划出,与上述3大人种相并列。澳大利亚人种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等地。
20世纪60、70年代以后,学者们采用更精确的方法研究血型、遗传因子和免疫系统,并综合考虑体质特征和地域障碍等因素后,将人类划分为7~9个地理人种。
人种的迁移及其对分布的影响
例如1500年以后,高加索人种向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迅速扩张,随之尼格罗人种向南、北美洲等地大量迁移,使世界人种分布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促进了各人种之间的融合,产生一些新的人种。
人种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不同的人种带有不同地理环境的印痕,如尼格罗人种由于长期生活在热带地区,形成了一系列适应性生理特征,黑色的肤色可保护皮肤免受日光的灼伤;浓密的卷发可防止头被日光晒昏;宽厚的鼻、唇扩大了粘膜面积,可促进蒸发散热。北欧地域人种长期生活在较寒冷地区,鼻子高而狭窄,使冷空气经过预热后再进入气管和肺部;肤色浅白,可使皮肤少受冻伤;身材高壮。

8. 人种学的研究方向

体质人类学分支。研究现存人种在体质形态上的遗传特征、各人种的起源、分布及深化过程的科学。人种形成的早期阶段与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有重要关系。现存人种同属于一个生物学种,一般分为四个主要人种:亚洲人种(黄种、歧视性地称呼为蒙古人种)、高加索人种(白种)、非洲人种(黑种、歧视性地称呼为尼格罗人种)、大洋洲人种(棕种)。
人类学的分支之一。它研究现代人种的划分及其体质特征、分布区域,以及它们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9. 人种志研究方法的研究过程

从初始的观察,推出尝试性的结论,这些结论再启发进一步的观察,然后修正结论,是在研究情境中所获经验指导下的探索过程。
人种志研究的基本特点是需要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在自然情境下观察并收集数据,通过叙事的方式描述资料,从而得出研究结论。人种志研究本质上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同时又非常具体,细节丰富。
人种志研究方法的核心是参与观察,包括与研究对象长期居住、直接联系、反复观察、询问、闲聊等,在自然情境中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的技术包括:生活史、面谈、问卷、文献、录音、录像、事件分析等。

阅读全文

与人种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脚螺栓简易安装方法 浏览:248
cnmr是什么检测方法 浏览:229
目前发达国家治癌方法是哪些 浏览:817
如何控制类风湿方法 浏览:922
葡萄量筒测量方法 浏览:995
统计研究运用各种方法 浏览:283
寻找研究生硕士老师的方法 浏览:704
苹果平板按键音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79
快速减小腿肚的方法 浏览:143
牛排肉怎么腌制的方法 浏览:880
油性指甲油凝固解决方法 浏览:263
杜仲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816
压小胯训练方法 浏览:546
苹果手机相机有水印功能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4
空气开关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浏览:172
骑自行车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英文 浏览:946
防弹玻璃成分测量方法 浏览:942
专家教你两种去斑方法如何去祛斑 浏览:672
如新spa机使用方法5档 浏览:686
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方法如何 浏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