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升斋等第法是苏湖教学法吗
升斋等第法不是苏湖教学法。
升斋等第法,元代国子学教学管理方法之一。把国子学分为下、中、上等级六个斋舍,东西相对,学生按程度分别进入各个斋舍学习不同内容,依据其学业成绩和品德行为,依次递升的方法。学生由下斋升入中斋时开始实行“积分法”。
其方法是根据学生月考成绩,优等者加一分,中等者加半分,下等者不加分,年终积至八分以上则升上一等级,不能升级者来年积分为零。
苏湖教学法意义:
“苏湖教学法”又名“分斋教学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二地办学,率先开创的一种新的教法。“苏湖教法”的意义:
1、在中国教学制度发展史上,第一次按照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中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实行分科教学。
2、治民、治兵等实用学科正式纳入官学教学体系之中,取得了与儒家经学同等的地位。
3、开创了主修和副修制度的先声。
2. 如何学好高等数学——致大一新生
认真听课。既然是高数课,自然是老师讲课,一周的高数课的节数肯定不会少。所以,老师上课就是最好的一个学习媒介。少年们,上课努力早起去做前排吧。如果老师够认真负责,相信做好了这一步,那就基本上成功了一半.
买一本靠谱的考研书。如果老师不认真负责,只会用蚊子般大小的声音念念ppt怎么办;根本听不下去怎么办。这个时候,不用慌张,其实还是有很多很好的选择,推荐去买一本厚厚的考研书,不用担心,考研书就是帮你们复习大一的高数知识,而且上面通常整理的非常好。各类例题也都是平时常考的类型。
做好笔记。书上一些没有的证明和老师上课随性发挥的精华可是一瞬即逝的哒。做好笔记还有益于自己上课认真专注。如果是自己看书也需要记笔记。
按时做作业。还记得高中时怎么没日没夜的做作业吗,practice makes perfect,这句话是没有错的,高数的作业会有很多,而它对你学好高数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的。而且,作业好还有平时分还高,最后总评也高不是。
学习公开课。如果对一些证明,推理,或者概念不清楚,想要找个名师的话,网络上的公开课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这也是现在的教育的一种趋势,这里推荐一些常用的,比如mooc,爱课程网,网易公开课等等。国外名校的都是大师,听完他们的讲解相信一定会对高数和整个数学体系有一个新的理解,并对它产生兴趣。
3.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与积分卡制度
一、积分办法及规则
(一)小组得分
1、课堂评价:
①评价项目:导学案、课前检查、课堂表现、当堂检测。
②评价办法:每节课由教师打分,对小组排名,值日班长负责记录,值周班长负责统计。
③课前检查积分规则:根据课前自主学习和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全班排名,前两名得5分,前三四五名得4分,最后一名得1分,中间得3分。
④课堂表现评价积分规则:分值l—5分,课常上具体由教师当堂打分。
⑤评价时间:周一至周五。
2、检测评价:
①每次检测根据本组个人分数算出小组平均分并排名。前两名得5分,前三四五名得4分,后两名得2分,中间得3分,直接将分值纳入小组积分。
②若导学案小组成员(以6人为例)全部完成,则评为A+级,小组得6分;若有一人未完成(实际5人完成)则评为A级,小组得5分;若两人未完成(实际4人完成)则为B+级,小组得4分;若三人未完成(实际3人完成)则为B级,小组得3分;若四人未完成(实际2人完成)则为C+级,小组得2分;若五人来完成(实际1人完成)则为C级,小组得1分。
③训练学案(或教辅资料检查)小组评分标准同导学案评分标准。小组成员(以6人为例)全部完成,则评为A+级,小组得6分;若有1人未完成(实际5人完成)则评为A级,小组得5分;若两人未完成(实际4人完成)则为B级,小组得4分;若三人未完成(实际3人完成)则为B级,小组得3分;若四人未完成(实际2人完成)则为C+级,小组得2分;若五人来完成(实际l人完成)则为C级,小组得1分。
④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各科成绩按比例给个人积分,成绩达到总分的100%个人得8分;95%一l00%个人得7分;90%--95%个人得6分;85%--90%个人得5分;80%--85%个人得4分;75%--80%个人得3分;70%--75%个人得2分;65%--70%个人得1分;达不到65%个人不得分。
考试成绩小组积分:“小组个人考试成绩积分之和+小组考试总分的平均成绩积分”。
小组考试总分的平均成绩由高到低第一名至最后一名小组依次得分10分一一0分,即小组考试总分的平均成绩全班第一名小组得10分,第二名小组得9分,第三名小组得8分……最后一名得0分。
(二)个人得分
1、直接加入小组的得分
①课堂:每天小组成员得分直接加入小组积分。
②检测:小组检测积分直接加入个人积分,不进行折合。
③月考、期中期木考试成绩评价:各科成绩按比例给个人积分,成绩达到总分的100%得8分;95%一l00%得7分;90%--95%得6分:85%一90%得5分;80%--85%得4分;75%一80%得3分;70%--75%得2分;65%--70%得l分;达不到65%不得分。考试达不到满分的65%的学生要写考试成绩反思。
2、课堂得分
评价方法及积分规则:课任老师根据导学案完成情况给每个学生打出A、B、C:三等。
①分别积A级得5分、B级得3分、C级得1分。
②课前检查,当堂检测由小组长根据组员答题情况分为A、B、C:三等,得分依次为5分、3分、l分。
③课堂表现由任课教师当堂直接打分(根据实际情况打1一5分)。
④课后检查,导学案批阅由教师根据组员答题、作业完成情况分为A、B、C三等,分值不变仍为5分、3分、1分。
二、升级规则
(1)个人升级
每周综合得分前6名,得一颗“星”,同时被评为优秀个人。每一级的进位为4颗星。
星—— 月亮 ——太阳 —— 一座王冠
(2)小组升级
小组得分每周前四名,小组得一颗“星”。 每一级的进位为4颗星。
星——月亮—— 太阳一一 一座王冠
(3)期末评选优秀小组,表彰优秀组长,优秀个人,优秀小组。
4. 小学怎样有效实施教师积分制教学管理
实施积分制管理的原则
1、多劳多得的原则。要把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后勤、安全等工作量化、细化,对教师工作的多少,付出劳动的多少,取得成果的大小进行分类归纳,并以此来决定取得的成绩,让多劳者多得,少劳者少得,以鼓励教师勤奋工作。
2、优劳优绩的原则。教师由于个人能力与付出劳动的差异,导致工作成绩、质量及获取奖励的层次不尽相同,这就要求积分制管理既要有量的考虑,更要注重质的评判,让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果、后
勤服务水平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可,获取更高的荣誉和待遇,以鼓励教师争创一流的工作成绩。
3、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积分制管理必须公平、公正、公开,必须用同一个标准评判工作,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业绩,不因人因地因时而宜。要把评判的标准交给教师,积分要张榜公布,要使整个考评过程阳光操作,并接受教师监督、社会监督。
4、自我评价与管理的原则。教师工作积分制管理的过程是教师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的过程,积分标准要贴近教师工作实际,得到教师认可,教师自己根据统一的要求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并根据个人的年度工作及取得的成绩按统一的标准自己打出分数,找出差距。 三、积分制管理适用的对象
全校一线教学全体教师;后勤及教学服务人员;班子成员三部分。 四、 积分制的应用管理办法
积分上不封顶,积分按部门、条块管理,天天计分,周周核算,月月统计;每学期结算一次。按积分的高低评优、选模、晋职、晋级、外出培训学习。教学一线、后勤、班子的积分不一致可按各组排名的顺序,按相应的人数比例并列排名次, 同一样的名次一线教师优先,一线教师中班主任优先 。积分在本校终身有效,在评优、评模、晋职、晋级时累计折算。
新调入本校教师积分按全校教师的平均分加基础分。班主任和校级优秀教师享受积分待遇。 五、积分的分支分配
1、考勤10%,(方案有两个选其中一个)(1)按教育局绩效工资方案考勤扣分,病假2个工作日扣1分,事假4天之内1个工作日扣0.25分,超过4天每天扣1分,旷工1个工作日扣5分,婚假、丧假、产假、工伤等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安全10%(按学校的《事故处理的界定》执行)
每岗位人员10分
(一)副校长(10分)每项2.5分
1、负责学校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督促排查校内所有房舍、活动设施线路的检查工作。(每月一次)
2、协助安监办召开安全会议,督导安全工作。负责好带班期间的安全管理。
3、协调考评小组做好各项岗位的安全评估工作。
4、抓好安监办、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的安全管理工作,并组织教师安全培训。 (二)教导处(10分)
1、协调安监办签订任课教师安全责任状。(3分)
2、抓好正常教学的相关安全工作,教学过程中不出现安全事故。(3分)
3、带班期间负责好各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4分) (三)政教处(10分)
1、负责好班主任和团队的相关安全工作。(3分) 2、协助安监办签订班主任安全责任状。(3分) 3、带班期间负责好各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4分) (四)安监办(10分)每项2分 1、负责制定各项制度、职责、预案等。
2、组织签订各部门的安全责任状,负责好带班期间的安全工作。 3、每学期组织好一至二次消防和地震演练活动。 4、上好安全教育课。
5、建立健全安全档案,保证材料齐全。 (五)总务主任(10分)
1、所进原料要有发货票、合格证、检验标签。(5分) 2、对检查组提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3分) 3、保证安全物品的正常更换。(2分) (六)总务副主任(10分)
1、确保师生饮食卫生安全,无有中毒现象。(4分) 2、与伙夫签订安全责任状。(3分) 3、督促伙夫持证上岗。(3分) (七)办公室主任(10分)
1、协助副校长、安监办,做好安全检查评估工作。(5分) 2、制定安全工作细则评估表,每月统计分数。(5分)
二--六年级:课堂作业(5次)、少一次扣0.1分。 科学:三--六年级:课堂作业 美术:一--六年级:课堂作业 品德:二--六年级:课堂作业 英语:课堂作业(2次)
注:能够体现分层作业的该项加0.5分。 2、作业批改制度(4分):
(1)作业必须及时批改,适时采用情感式批语。一般情况下,作文必须在下次作文前批改好,其它作业在下次上课前批好发出,课堂作业必须当天完成及时批改,坚决杜绝只布置不检查批改的现象。(批改次数不够,少一次扣0.1分;作文少一次减1分)。
(2)重视错别字及错题的订正,教师要有批改记录,批改时一律用红笔批,批改符号要清楚统一,要写清批改日期,批语要用楷书。3-6年级每次教师精批一半,其余可指导学生批阅。但要保证学生最后有4篇精批作文。(批改达不到要求,每项减0.5分)。
(3)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整洁地完成作业,教师要严格检查作业份数,对无故缺作业的学生及时批评教育、补救,对抄写马虎的要重做。对作业潦草的学生,教师要进行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1分)没有的不得分 (4) 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化:。能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信,体验成功;使用评语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0.5分 3、作业的规范(4分):
(1)作业必须保持整洁规范,不得乱涂或写与作业无关的字。写作业前要写清练习几第几题。语文作业要写清课题。
(2)作业必须用正楷书写,字迹清楚,1--2年级作业一律用铅笔,三--四年级数学作业可使用用铅笔,也可用钢笔。其他作业用钢笔。五--六年级作业均用钢笔或圆珠笔。教师要鼓励学生写好字。 (3)作业必须按时完成,不准抄袭别人的作业,错误必须及时改正。
上述通过作业检查或作业展览的形式评分。酌情处理。
注:体育、音乐、美术、幼儿班、学前班等无作业的学科成立考核小组,由考核小组评定。
常规软件(10分)
1、每学期教师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进度。期末写好个人总结等书面材料交教导处。(2分) 每少一种扣0.2分。
2、辅导并填好优、学困生辅导记录。(1分)每少一次扣0.5分。 3、每学期一篇公开课教案、一篇说课稿、一篇听课心得。(2分)每少一篇扣1分。
4、每学期两次活动课并记录。(1分)少一次扣0.5分。 5、每学期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2分)没有不得分。 6、其它临时活动软件。(2分)少一次扣0.2分。
备课、教案(5分)
备课
1教师上课必须有备课,提倡超周备课。 (1分) 2备课要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不要拘于同一模式,备课要有节次,有目标要求,有主要过程,杜绝三言两语的备课。 (1分) 教案
1自己要创新性的设计教案,不得照搬旧教案。(0.5分) 2有全册备课、单元备课。(1分)
3课时教案步骤齐全(有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课堂小结)(1分)
少一项减0.5分,不按考核要求填写每项减1—2分。 4书写必须规范、工整,作图简洁、清晰。(0.5分) 上述不按要求不得分
四、工作量(5分)
①工作量达到学校教师人均工作量(5分)
每超一个标准课时加0.5分,每缺一个标准课时扣0.2分。 ②教师标准周授课时数: 小学32-44。
教师积分制考核对教师标准周授课时计算方法是:
语文、数学教师代两个班为一个标准工作量;小学英语学科按代四个班为一个标准工作量,不再增加跨年级课时。 小学其它学科均按语文、数学的最高基数44节的标准进行核定,不再增跨年级或学科课时。
课时不足的教师,可安排课外兴趣小组、学科培优转差等其它工作。
五、教师素养(10分)
1、教师要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会议、学习和大型活动(如周末会、升旗、业务学习、评课等),(4分)
会议迟到、早退一次扣0.1分,会议事假一次扣0.5分,会议病假一次扣0.2分,活动事假一次扣0.5分,活动病假一次扣0.2分。旷会或活动的一次扣2分。(请假除外)
2、教师有事必须履行请(销)假手续,批准后方可离开。(1分)不履行手续每次扣0.5分。
3、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应做到周周进行,学习形式分为集中学习和教师自主学习,学校集中学习政治、业务每学期各两次,其余时间以教师自主学习为主。(2分)每学期2000字每少500字扣0.5分。
4、积极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并做好笔记。(2分)每学期1000字每少500字扣0.5分。
5、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并做好笔记。(1分)每学期1000字每少500字扣0.5分。
六、教学成绩
教学成绩奖罚对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教师的学年末成绩进行,奖罚执行平均分加“两率”(优秀率、及格率)的评价方法。
一:一至五年级:
(1)平均分以前五年各校的本学科平均成绩作为标准,单科成绩每提高1分加1分,每下降1分罚0.5分,不足1分的四舍五入。
(2)优秀率以前五年我校的本学科平均优秀率作为标准,单科优秀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加0.5分,每下降1个百分点罚0.2分,不足1个百分点的四舍五入。
(3)及格率以前五年我校的本学科平均及格率作为标准,单科及格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加1分,每下降1个百分点罚0.5分,不足1个百分点的四舍五入
二:品德、科学学科的学年末成绩考察,出课本原题,及格即可,每下降1分罚0.5分,不足1分的四舍五入.
三:幼儿班、学前班、美术、音乐、体育学科的学年末成绩考察,教啥考啥, 分三个等级,一等相当于考察科最高的,二等相当于考察科中间的,三等相当于考察科末尾的。考察成立考察小组。
四:年级几科主课的学年末成绩全获奖,奖励班主任10分. 五:每班末位的一名学生语、数、外都及格奖三位教师每位10分。学校根据上一年升学考试成绩定出班级部分学科单科学困生一名,(初始学科不定)如果下次升学考试达到及格奖励任课教师10分。以上两项奖励不重复奖励 。
5. 请问第一类换元积分法和第二类换元积分法有哪些区别
1、其实,并不存在什么第一类、第二类换元法;这种分法,纯属兴致所至,随心所欲,因人而异!
2、我们在百年前,从苏俄贩来了凑微分法,但是演变
至今,我们并没能力,也没有兴趣,给出一个英文
名称,纯属自娱自乐;
3、我们的第一类、第二类代换,就是这种凑微分法的变身,能一眼用凑微分积分的就是第一类,否则就是第二类,从无严格定义,从无规范说法,从无系统理论,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心情而异,因对象而已,今天扯的跟明天扯的,没有丝毫关系;
4、下面的第一张图片给出整体说明;第二张图片给出具体例子:按部就班的代换,就是第二类;会凑出来的就是第一类代换。这是中国微积分的特色奇葩!
第一类,完全没有令什么等于什么,完全是在脑中完成,
是随手得到结果,例如
∫sinxdx
=
-cosx
+
c、4∫x³dx
=
x⁴
+
c、
∫dx/x
=
lnx
+
c、、、、都是属于第一类,它们的实质就是我们
流行的考试压倒一切的但只能用在国内“凑微分法”。
第二类,就是令什么等于什么,也就是代换必须写下来。
国际的教学都是按部就班地要把代换的过程,认认真真、一步一步
地完完全全地写出来,我们的教学并没有这样,我们鼓励的是跳跃,
是在脑中代换,是凑出一个结果为至高无上,我们称为“凑微分法”。
例如
∫sinxdx,
令
t
=
cosx,-dt
=
sinxdx,so
∫sinxdx
=-∫dt
=
-t
+
c
=
-cosx
+
c
这样就是第二类,一步写出结果是第一类,写出代换过程是第二类。
由于我们没有理论能力,微积分理论都不是我们建立的,也没有任何
理论是我们参与完善的,再加上微积分经过汉译之后,很多概念在中
文中的意思已经不同于英文的原始意义,再也无法找到翻译成英文。
开创没有我们的功劳,完善没有我们的痕迹,未来的发展,就不知道
我们的后代,能不能脱离思维习惯的羁绊、历史文化的局限、意识形
态的干扰,而能有所突破,在可预见的几十年内,至少是困难重重。
这就是我们的所有的大学微积分的教材,看上去是都是清一色的,一本
胡扯,本本胡扯;一本说不清,本本讲不明。百年来一直如此。
加油!未来靠你们!
前辈的造诣,只是如此,一切只有靠你们,靠以后的子孙后代争气了!
加油!
图片一:第一类、第二类积分变换的说明
图片二:第二类积分变换的实例
图片三:第二类变换的类型划分方法中的三角代换总结
6. 第一类换元积分法和第二类换元积分法有哪些区别
1、其实,并不存在什么第一类、第二类换元法;
这种分法,纯属兴致所至,随心所欲,因人而异!
2、我们在百年前,从苏俄贩来了凑微分法,但是演变
至今,我们并没能力,也没有兴趣,给出一个英文
名称,纯属自娱自乐;
3、我们的第一类、第二类代换,就是这种凑微分法的
变身,能一眼用凑微分积分的就是第一类,否则就
是第二类,从无严格定义,从无规范说法,从无系
统理论,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心情而异,因对
象而已,今天扯的跟明天扯的,没有丝毫关系;
4、下面的第一张图片给出整体说明;
第二张图片给出具体例子:
按部就班的代换,就是第二类;
会凑出来的就是第一类代换。
这是中国微积分的特色奇葩!
第一类,完全没有令什么等于什么,完全是在脑中完成,
是随手得到结果,例如 ∫sinxdx = -cosx + c、4∫x³dx = x⁴ + c、
∫dx/x = lnx + c、、、、都是属于第一类,它们的实质就是我们
流行的考试压倒一切的但只能用在国内“凑微分法”。
第二类,就是令什么等于什么,也就是代换必须写下来。
国际的教学都是按部就班地要把代换的过程,认认真真、一步一步
地完完全全地写出来,我们的教学并没有这样,我们鼓励的是跳跃,
是在脑中代换,是凑出一个结果为至高无上,我们称为“凑微分法”。
例如 ∫sinxdx,
令 t = cosx,-dt = sinxdx,so ∫sinxdx =-∫dt = -t + c = -cosx + c
这样就是第二类,一步写出结果是第一类,写出代换过程是第二类。
由于我们没有理论能力,微积分理论都不是我们建立的,也没有任何
理论是我们参与完善的,再加上微积分经过汉译之后,很多概念在中
文中的意思已经不同于英文的原始意义,再也无法找到翻译成英文。
开创没有我们的功劳,完善没有我们的痕迹,未来的发展,就不知道
我们的后代,能不能脱离思维习惯的羁绊、历史文化的局限、意识形
态的干扰,而能有所突破,在可预见的几十年内,至少是困难重重。
这就是我们的所有的大学微积分的教材,看上去是都是清一色的,一本
胡扯,本本胡扯;一本说不清,本本讲不明。百年来一直如此。
加油!未来靠你们!
前辈的造诣,只是如此,一切只有靠你们,靠以后的子孙后代争气了!
加油!
图片一:第一类、第二类积分变换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