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拼多多现状分析写作建议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30
Ⅱ 拼多多一夜大涨15%,超越京东追平淘宝,市值暴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拼多多一夜大涨15%,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超越京东和网络之和。拼多多CEO黄峥身价一夜增长500亿人民币,超越马化腾成为中国第三富豪,比马化腾高出400多亿,基本追平马云,仅次于农夫山泉钟睒睒。
拼多多是国内移动互联网的主流电子商务应用产品。专注于C2M拼团购物的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成立于2015年9月,用户通过发起和朋友、家人、邻居等的拼团,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拼团购买优质商品。旨在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体会更多的实惠和乐趣。通过沟通分享形成的社交理念,形成了拼多多独特的新社交电商思维。
拼多多在部分二三线城市正式上线“多多买菜”。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关于买菜的社区团购业务。而社区团购和生鲜到家,也是今年疫情以来,最火爆的赛道。拼多多的CEO陈磊却不认为“多多买菜”是一个纯粹的社区团购。“多多买菜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业务板块,它是融合与现有的拼多多,那么用户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选择不同的服务,可以选择次日自提,也可以选择上门配送,这个过程大概是需要3~4天的配送时间。”陈磊表示,为满足多多买菜的消费者,拼多多将在基础设施、配送商等做大量的投资,来确保这一切能够顺利的发生。“保证从农田到家门,整个配送过程是快速并且成本低廉的。”陈磊表示。
大家都知道,拼多多这边平台的销售模式向来是以“烧钱”着名,动不动就推出百亿补贴,是不少羊毛党的挚爱。不少消费者从中薅到了羊毛,自然就会推荐给自己身边的朋友、家人一起参与进来,就这样,拼多多在非常迅速的时间里收获了一大批活跃买家。
Ⅲ 利用商业模式的四大构成要素分析淘宝拼多多京东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1
Ⅳ 在拼多多个人中心我的步数微信金额为什么会越来越少呢
编辑导语:在互联网发展时代,各种各样的产品层出不穷,产品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相应的产品“套路”也有很多,本篇文章作者分析了拼多多看短视频时,不断有0.01元微信红包到账背后蕴含的情况等内容,感兴趣的一起来看一下。
一、被重新定义的身价
每一个曾经改口承认拼多多“很香”的五环内人士,如今都在被“多多视频”打脸。
不管年薪多少、房产价值多少、家里买了几辆车、名下有几家公司,在“多多视频”的流量世界里,他们的时间都被重新统一定价:每秒不足1分钱。
“多多视频”是拼多多在2020年低调上线的短视频业务,1个月前,它被挪到了 App 首页,成为一级入口,被视为拼多多发力短视频的信号。
从产品设计来看,它与抖音高度相似,只是内容不及后者丰富,以及,它热衷于提醒用户:你正在薅拼多多的羊毛。
提醒几乎无处不在,像极了你上班摸鱼时老板的眼神。
首先是见面礼。
如果你是新用户,点击进入“多多视频”,手机页面上就会弹出一只硕大的红包,点击就有入账,大概是1分钱到两块多不等。
如果是老用户,弹窗则是签到红包,红色框里的“领今日红包”不断闪动,俨然财富呼之欲出的感觉。
其次就是名目繁多的各种奖励,包括现金和金币。
刷“多多视频”很容易产生的错觉是:系统不希望你专心看视频,只是想给你送福利。
任何时候,比视频内容本身更吸引人的,是页面右侧的两个图标,“换取现金”和“微信打款”,一红一绿,颜色醒目。
只要用户开始刷视频,图标们就开始拼命工作。它们闪烁着,还经常弹出文字提示,以及微信到款通知。
“微信零钱到账0.01元”,用户每一次刷视频的动作,还会得到系统这样的语音提醒“奖励”。
你敢刷10条视频,它就敢提醒你10遍。
当然,考虑到奖励的金额,这其实像极了网络小说里的高仿霸总,明明送给女生的是塑料玫瑰花,还要当成“蓝色妖姬”去向全世界炫耀。
塑料玫瑰花也不是一直会有的。用户在“多多视频”能领取的每日奖励是有上限的,具体奖励策略稍后再表。
“降噪NoNoise”最近测试发现,作为新用户刷 1 个小时短视频,并完成繁琐的任务后,我们获得的现金奖励是2.25元。
这样的时薪,放在“五环外”也过时多年。
二、重新定义时间
多刷几次“多多视频”后,用户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的,不仅仅是身价,还有对时间的定义。
比如倒计时40秒,在“多多视频”里可能会变成1分钟、1分半钟甚至更漫长。这是你与奖励的距离。
奖励就像挂在前面的那口胡萝卜,用户就像那口拉磨的骡子,看着近,但在任务完成之前,可能永远都够不着。
熟悉拼多多“砍一刀”套路的朋友,对这套玩法应该不会陌生。
只是,那根吊着胡萝卜的绳子,在“多多视频”的系统里更加明显。或者说,它不在乎是否被人发现。
对于“多多视频”的老用户,系统会设置复杂的红包任务,以引导其持续刷视频,提高日活和留存,甚至刺激下单。
其中,“基础款”是多看视频领奖励。最开始是看5秒领红包,随后,就像玩升级打怪的游戏一样,继续闯关,看40秒领红包、看1分钟领红包。
以及更有噱头的“睡后收入”,即今晚刷1分钟视频,明天早上8点领金币。
“薛定谔的猫”此时就出现了。“多多视频”里的倒计时数字,就像渣男的甜言蜜语一样不可信。
“降噪NoNoise”多次测试发现,当红包任务中的倒计时出现时,它所定义的时间长度,与我们平时理解的并不一致。
比如,看40秒领红包,倒计时从40秒开始,但是,用户在单条视频中能消耗的长度,大概是3-4秒之间。
也就是说,完成这项任务,用户大概需要刷10条视频。相比短视频,直播间消耗的倒计时更长,可能在一个直播间能消耗10秒。这其中的意图也再明显不过:系统希望用户在直播间多多停留。
在看起来像是躺赚的“睡后收入”任务中,更离奇的事情发生了。
“降噪NoNoise”体验发现,任务开始时明明写的是:观看1分钟视频,明早8点,5000个金币到账。
然而,当1分钟的倒计时接近0秒时,数字突然变了,“膨胀”为1分30秒。
类似的情况会反复出现,最后,没人能搞清楚,这“1分钟”实际变成了多久。
倒计时突然重新计算,从1秒变成1分59秒
系统倒是也不遮掩自己的善变,最后它还会道喜:明日的金币奖励,从5000个涨到了7500个。
它当然不会告诉你,想要把这 7500 个金币变成微信红包里的财产,有多难。
在“多多视频”的红包奖励里,除了第一笔3分钱是可以直接提现的,余下的,单次提现只能以“20元”为单位。
作为“多多视频”的用户,红包金额积累到19元,并不难。但想把红包数字从19元变成20元?
我们只能奉劝你理智。看起来很容易实现的目标,才会对用户产生足够大的吸引力。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多多视频”的投诉信息已经多达6074条。
多条投诉指向其涉嫌虚假宣传,提现困难,“多多短视频不能提现大金额,要求看一百多个视频才能提现3毛到1元”,“全是骗人的,根本就提现不了”。
三、被抛弃的和被冒犯的
被欺骗的感受是暂时的,被抛弃的感觉却是深刻的。
“短视频败光了我对多多的全部好感”,生活在北京的佳佳告诉“降噪NoNoise”。
这位在北京坐拥两套房产,家庭年收入超过200万的女士,曾经无数次向周围人安利拼多多。
从3C电器到农产品,她都买过,平均每月下单8次以上。
但她最近懒得用了。
疫情导致全国物流不稳定,更直接的原因是,刷到“多多视频”后,她第一次在这个已经习惯的电商平台里,觉得自己不该来。
“砍一刀也很烦人,但只要我不去转发,就不会有影响”,但在“多多视频”里,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忍受系统不断弹出的“微信红包到账0.01元”语音通知。
“挺侮辱人的”。
她不介意支持拼多多的新业务,她介意的是,拼多多以这样的方式提醒自己:你在占便宜。
“百亿补贴”的本质其实也是“占便宜”,但它可以让“五环内”人士欣然接受。
因为它在“聪明人”和“占便宜”之间找到了微妙的结合点,建立起关键的用户心智:用户是因为聪明才购买“百亿补贴”产品,而非贪图小便宜。
事实上,“百亿补贴”自从2019年6月推出以来,类目从苹果戴森代表的3C电器,逐渐扩大至美妆、服装、农产品,范围越来越广,补贴额度也越来越少,比如客单价本来就低的农产品,单款的补贴价,经常也只是一两块钱。
用户会吐槽“百亿补贴”的小气,但不至于感觉到被冒犯。
从数据来看,“百亿补贴”曾经是一步好棋。划重点:曾经“百亿补贴”横空出世的2019年Q3,拼多多就收获了一份很好看的财报。
其中,活跃买家数达到5.363亿,相比 Q2 增长5310万,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最大单季增长。
此后两年里,“拼多多”就像装上了最新款引擎的飞机一样,蹿升起来。
ARPU(活跃买家年均消费额)向来是衡量电商平台价值和活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2019年,拼多多的ARPU 为1467.5元, 到 2021年时则变成了 2810元。
年活跃买家也从 2019 年的5.85 亿增长到 2021 年的8.69亿。
更重要的是,拼多多用“百亿补贴”讲出了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漂亮故事。
喜欢这个故事的公司很多,能讲成的却很少。比如困在高端之路上的小米,便是其中典型。
2021年1月,拼多多以每股187美元元的收盘价,达到上市之后的最高点。功勋章里,明晃晃闪动着“百亿补贴”的名字。
四、路径依赖
就像红颜终将老去,“百亿补贴”也没抵住时间的消耗。或者说,当它把拼多多送进了8亿年度活跃买家俱乐部之后,它的阶段性历史任务,就基本告一段落了。
因为它的A面是“五环内”用户,B面是烧钱。而拼多多本来就有一个存续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毛利润永远无法覆盖当期市场费用。“百亿补贴”又狠狠踩上了一脚。
在市场信心充足的时代,投资者愿意等待,愿意为烧钱的策略摇旗呐喊,愿意相信“长期主义”,但当市场信心匮乏时,增长和盈利就成了更加重要的指标。
昔日的业务“引擎”,变成了财报里的“拖油瓶”。
拼多多在2021年反复强调要缩减销售与市场费用,“百亿补贴”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喊归喊,但财报数据显示,拼多多在2021年四个季度的销售与市场费用,分别达到了 129.974亿元、104亿元、100.506亿元、113.66亿元。
最终还是以 448亿元的总额,比2020年同期的411.94亿元多出了9%。
像极拼多多上那些网购上瘾的用户,一边喊着再也不冲动消费,一边半夜偷偷下单。
进入到2022年之后,“百亿补贴”长得就更像一张旧船票了。
“烧钱换增长”的互联网模式,集体开始偃旗息鼓。
拼多多需要找到下一个“百亿补贴”这样的引擎,以解决营收和用户增长放缓的问题。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量为8.687亿,同比增长10%,单季新增为140万。
这是拼多多自201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2021年Q4,其月活数据为7.334亿,同比增长仅为2%。
拼多多官方对此的策略是:“公司正在适应这种放缓,把重心从营销转向研发,追求长期的高质量发展”。
但研发投入见效的周期,比“百亿补贴”这样的营销活动要久多了。
自身增长乏力,外部又强敌环伺。
从财报数据来看,2021年,拼多多全年营收 939.499亿元,其中,广告收入、佣金收入、商品销售分别贡献了725.63亿元、141.40亿元和72.46亿元。
广告和佣金,同样是淘系、京东,以及抖快等新兴电商平台的重要收入来源。“抢蛋糕”的游戏,只会在各家的生存压力之下,愈演愈烈。
在过往多年的战绩中,拼多多以擅长杀入敌人腹地而闻名,它从“五环外”杀到“五环内”,生生闯入了淘系和京东看似固若金汤的阵地。
如今把“多多视频”推上台面,很显然,它盯上的是“抖快”。
只是,这一次,它又回归了路径依赖。
它在“多多视频”里复制了“砍一刀”的模式,玩起了刷视频赚红包的策略。
一两块钱的红包,在“五环外”的吸引力远大于“五环内”,它可以换来馒头,只有用户投入足够的时间,它也有可能变成一碗面条,甚至一顿红烧肉。
在困难面前,拼多多变回了最初的自己,退回到熟悉的“五环外”寻找答案。
但它可能付出的代价,是丢掉一部分靠“百亿补贴”烧出来的“五环内”市场。用补贴烧出来的用户忠诚度,本来也不牢靠。
不破不立,这本来是很多人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自我安慰或鼓励。
不过,对于拼多多这家的电商巨头,迎合短视频的流行,复制“砍一刀”的玩法,这样的创新,这样的“破”,新意何在,又能“立”住什么呢?
作者:阡陌 ;微信公众号:降噪NoNoise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PhKq4LfYX9VU38s9wUhHA
本文由@降噪NoNoise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Ⅳ 分析拼多多是怎么样通过网络营销获得成功的
拼多多这个新兴电商的目标市场与传统电商淘宝、京东不同,它选取三四线小城市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低价商品获取了小城市及农村中对商品价格敏感的被忽略用户。一时间内,一句“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广告词引起人们对这个新兴电商的关注,特别是谋求低价商品的购买者。
拼多多的新型社交模式,让更多的用户分享实惠,充分利用了人们的社交群,让用户联合起来去“拼”低价。拼多多从创立之初就定位三、四线及以下的市场,因为这部分市场的人群相对来说可能更看重产品的价格。这一部分人群可以说是被天猫和京东所忽视的市场,这与天猫以及京东则有不同的用户群体。
(5)论文拼多多用户增长方法研究分析扩展阅读
拼多多的社交营销模式主要表现为:分享、拼团和砍价。这种分享拼团砍价方式易于操作,对消费者而言,通过简单的分享,购买价格就能够从零售价降低到团购价,分享双方都能够享受到团购价,获得实实在在的降价实惠;
对商家而言,消费者分享拼团砍价方式,激励消费者将商品主动向亲朋好友推荐.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购买,通过拼多多平台,将无数零散的需求汇集成批量的大订单,直接降低了生产商家的营销成本、渠道成本。
对拼多多而言,消费者和商家通过平台都获得了好处,自然会吸引更多消费者使用APP.吸引更多商家入驻平台。因此,这种社交营销模式最终实现了三赢。而且,在拼多多,每个消费都可以发起拼购,对于那些不愿意推荐给熟人的消费者,也可以向陌生人发起拼购。
Ⅵ 试分析拼多多多渠道差异化的销售策略
摘要 近年来,由于受到网络技术普及的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中,作为信息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拼多多借助互联网技术与腾讯公司所掌握的巨大流量群体等两大优势,实现了拼单购物的“社交电商”模式,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在拼多多这一电子商务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以及同学等人进行拼单的方式,实现商品的低价购买,这一新颖的购物形式一经上线随即得到了广大用户的积极响应。截止2019年,拼多多上线4年来,其所拥有的用户数量已成功突破了3亿大关,相关调查显示,该平台月成交总额突破400亿人民币,成为了我国电商市场中极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研究人员指出,拼多多的成功,与其应用的社交电商思维具有密切的联系,然而,实践表明,该平台在运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解决,因此,积极探索拼多多的发展情况,对于平台的优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Ⅶ 为什么选择拼多多这个论文标题
影响力大。
因为拼多多对社会的影响力大,使用人数多,所以论文使用的标题多。
拼多多作为新电商开创者,致力于将娱乐社交的元素融入电商运营中,通过“社交+电商”的模式,让更多的用户带着乐趣分享实惠,享受全新的共享式购物体验。
Ⅷ 争对目前拼多多的竞争对手,拼多多有哪些营销策略分析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