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治疗心脏病
【认识心脏】
人体“发动机”
●心脏是一个强壮的、不知疲倦、努力工作的强力泵。心脏之于身体,如同发动机之于汽车。
●如果按一个人心脏平均每分钟跳70次、寿命70岁计算的话,一个人的一生中,心脏就要跳动近26亿次。一旦心脏停止跳动而通过抢救不能复跳,那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终止了。
●心脏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世界1/3的人口死亡是因心脏病引起的,而我国,每年有几十万人死于心脏病。
【早期症状】
察颜观色早发现
俗话讲,无病早防,防患于未然;有病早治,亡羊补牢未为晚。心脏的防病与治疗关键是“早”。
那么如何在早期发现心脏病呢?那就是察颜观色:心脏病除常见的心悸、心前区疼痛等人们熟知的症状外,常常还有一些体表征兆。注意观察这些先兆症状,就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这些体表征兆包括:
◆呼吸作了一些轻微活动时,或者处于安静状态时,出现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咳嗽,咳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脸色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
◆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这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如果鼻子尖发肿,表明心脏脂肪可能也在肿大或心脏病变正在扩大。此外,红鼻子也常预示心脏有病。
◆皮肤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皮肤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这与机体组织长期缺氧,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有关。皮肤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说明心脏缺氧,血液中的还原血蛋白增多。
◆耳朵心脏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表现,这是因为内耳的微细血管动力异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应时,内耳就得到了先兆信号。如果你的耳垂出现一条连贯的皱褶,极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硬化所致。
◆头颈如果由锁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条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肩膀天气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内侧却有阵阵酸痛,这有可能是冠心病。
◆手脚手指末端或趾端明显粗大,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状,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患者。
◆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肿,往往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的表现。此外,如果时常心悸、气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缓解,这是紫钳性心脏病的特有表现。
重视胸闷与心慌
我发现,不少老年人对自己的一些症状缺乏认识,而一些年轻人对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也不是很重视,往往认为没什么关系,忍一忍就过去了。正是这些想法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有一位40岁左右的高校领导,平时自觉心脏不适,却不加重视,结果猝死了,英年早逝,非常可惜。如果他及时就诊、及时治疗,结果就会大不相同。所以说,只要积极治疗,心脏病的治愈和缓解还是很乐观的。
【高发人群】
1.年龄大于45岁的男性、大于55岁的女性。
2.吸烟者。
3.高血压患者。
4.糖尿病患者。
5.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6.有家族遗传病史者。
7.肥胖者。
8.缺乏运动或工作紧张者。
【生活方式】
虽然年龄、性别、家族遗传病史等危险因素难以改变,但是如果有效控制其余危险因素,就能有效预防某些心脏病。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管理,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脏病患者而言,至关重要。
1954年,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患了严重的心力衰竭。他的私人医生怀特博士建议他改变某些生活方式,如减肥、戒烟,并坚持锻炼等。虽然政务繁忙,艾森豪威尔还是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并坚持不懈。不久后,居然恢复了全日制工作,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由此可见,科学的生活方式,不但会预防疾病,还可能减轻疾病程度,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完全有可能恢复到患病前的水平,甚至比以前更健康。
建议大家注意事项可包括:
控制体重
研究表明: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戒烟
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戒酒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改善生活环境
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各种污染。
避免拥挤
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节,以免受到感染。
合理饮食
应有合理的饮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营养有关,所以,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适量运动
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应根据心脏功能及体力情况,从事适当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脏器机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
规律生活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特别提醒】
提醒一:多食素
很多人认为我们人类是食肉动物,因为我们基本上天天吃肉。但是人类进化和人类历史研究却证明,人类的身体结构及生理功能更像食草动物。大家一定觉得奇怪,那么不妨看一下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比较。
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身体结构的主要差异(表格)
食肉动物 食草动物
肢体有爪 无爪的手或蹄
牙齿锐利 平钝
肠短 长
饮水方式舔 饮
降体温方式喘气(无汗腺)出汗(有汗腺)
获取维生素方式 自身制造 从食物中得到
一比较就一目了然了——人类不像食肉动物而更像食草动物。虽然在长期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人类逐渐成为杂食动物,但食草动物的基本特性一直没有明显变化而保留至今。但是在近200年来,经济的发展使人类的食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人们开始远离素食和谷类食品,摄入过多的肉类。与人类进化历史相比,这种变化太快了,以至与“食草”为特征的人类基因和生理功能无法适应以肉类食品为主的环境。这种不适应最终导致产生包括现代心脏病在内的许多新的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经济发展→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心血管病流行”是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三部曲。最典型的例子是瑙鲁。瑙鲁原来是一个贫穷的小岛,60年代末发现了稀有矿产,这个国家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没想到几年以后,瑙鲁出现了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病大流行,50岁以上的人群70%患有糖尿病,成为世界之最,政府和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经济发展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物质可能。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心血管病流行虽然不能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却是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而得到的一种惩罚。如被西方国家视为垃圾的西式快餐,富含高热量、高饱和脂肪酸,现在却在我国广泛流行,博得了不少孩子的青睐,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健康。我们应该更多地效仿祖先,多吃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淀粉、蔬菜和水果),少吃动物性食物(鱼类除外),尤其要少吃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多的食物,远离麦当劳、肯德基类“不健康”食品。
健康饮食标准表
(健康饮食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
2.脂肪的摄入不超过总热量的30%。
3.少吃或不吃蔗糖、葡萄糖等精糖类食品。
4.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植物油。
5.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黄、动物油、动物内脏等。
6.饮食要高钾低钠,鼓励食用豆制品,饮茶。
7.饮食有规律,不可过饥或过饱。
8.适当摄入纤维素食物(包括谷类淀粉类)以保持大便通畅。
提醒二:适宜运动
心脏发病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是缺乏运动。在同一环境里生活的人,经常坐着不动的,患冠心病比经常活动者高出2倍。
运动对心脏有什么好处呢?运动可以促使心脏的小血管扩大、延长、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状况,改善血液中脂质代谢。运动还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脏的代谢功能。此外,还能提高血液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过高,对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很有帮助。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防治心脏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要保护心脏,我们建议以下一些锻炼方式:
体育锻炼表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体育锻炼注意事项:
1.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2.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
3.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
4.运动最适宜的温度是4℃-30℃。
5.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刻停止,必要时需就医。
此外,有一点要提醒大家,不宜清晨锻炼。根据国外学者测定,上午6时至9时是冠心病和脑出血发作最危险的时刻,发病率要比上午11时高出3倍多。另外,人体在上午时段交感神经活性较高,随之而来生物电不稳定性增加,易导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现室颤,引起猝死。还有,人的动脉压在上午较高,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可能性,导致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作。所以,大家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避开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将时间安排在下午及傍晚进行。
提醒三:心态平和
情绪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对什么年纪的人来说,不良的情绪都是非常不利的。人的情绪一旦紧张、激动,会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加,结果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显增加,加重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病情。更严重的是,这些变化有时会导致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
大喜大怒都是忌讳的。中医学认为,暴喜伤心,心气涣散,会出现一系列心气不足的症状,如心悸、乏力、胸闷气短、脉结代等症状。严重者则会出现冷汗不止,四肢不温,脉微欲绝及心悸、胸闷、胸痛等心阳欲脱的症状。此种变化类似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相反,怒则气逆,气的运行受阻。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的结局是不通,不通则痛。大怒导致的一系列反应,类似于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由此可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十分重要。
古人所提倡“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这可说是保养心脏的一个座右铭。要经常与人交往,通过交谈、来往,了解社会,了解环境,体会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老年朋友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种花、养鱼,下棋、书画,以此陶冶性情。
提醒四:坚持服药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心脏有病不能等到发作时才去医院,平时就要坚持服药。只有常服药,才是控制病情的最佳手段。许多冠心病人身边都备有一盒麝香保心丸,但一半以上的人都不吃,有的还舍不得吃,都要等到心绞痛发作了才吃,有的自认为自己还没到需服药的程度。这其实是一个用药的误区。麝香保心丸是一种常服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的药物,只有常服才能改善心血管机能,逆转心脏肥厚,保护心脏功能,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
② 心脏病应该怎样有效治疗呢
一、如何治疗心脏病?
心脏疾病的治疗,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首先要去除诱因,心衰最常见的诱因是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等容易诱发心衰的症状。另外要适当的控制体力活动,严重的患者要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适当的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如果是心律失常:首先要治疗基础心脏病、水电解质紊乱,可以有效控制和消除心律失常,另外通过药物治疗。还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首要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降低长期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要控制体重,减少钠盐的摄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等补充钙和钾盐,补充维生素。
二、如何预防心脏病?
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加班,避免长时间看电视和打牌。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大起大悲。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不要暴饮暴食,限制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如猪油,肥肉,蛋黄,动物内脏等的摄入。
③ 心脏病怎么治疗
1、血府逐瘀汤--详见“爱问知识人”上的《中医十大名方-血府逐瘀汤》。
2、用“炙甘草汤”治疗:详见“爱问”上的《原方原量炙甘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24例》一文,说不定一、二剂就有神效。
3、用“补坎益离丹”治疗:【阐释】此节剖析心不安宁之病,即是病者自觉心中跳动,心慌不安的一种证候。有心血不足与心气不足两种,一属阴虚,一属阳虚。而当时市习,不分血气阴阳,统以人参、酸枣、茯神、地黄、当归等养血药,或天王补心、定志、宁神诸方治之,故对心血虚有效,而对心阳虚者无效。对此,郑氏本补真火以壮君火之义,特订补坎益离丹一方,用桂、附之大辛大热以补真阳,复取蛤粉之咸以补真阴,使气行血随,血行气附,更加姜、草以调和上下之枢机,故药品虽少,而取效宏速,主要由于把握了病与药之阴阳实据。以肾为水火之脏,真火上腾必载水上升以交于心,心肾相交,水火互济,故心阳虚及心血虚皆可以治。一般认为心属火,都用清凉药治之,而多不见效者,实由“未知得火衰即水不上升”之义,可谓一语中的。末段推论此方与古人名方立方之义,“皆是握定上、中、下三部之阴阳,而知药性之浅深功用,故随手辄效”。及一般药方用甘草过轻之不当,都是经验有得之言。
现代医学所说各种原因所引起之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等均属本病范围。笔者曾治患儿陈××、王××之心肌炎,病者面容苍白无神,经年鼻流清涕,最易感冒,脉见结代,此为心阳不足,即用此方加减施治而获效,最后用附子理中汤合当归补血汤治之,诸症全愈。至于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跳动,心慌不安的一种证候,病者常现心慌、气短或气喘,心胸闷痛,形寒怕冷,面浮肢肿,容颜苍白,舌质淡紫,苔白,脉细数,或见歇止。病者李××,年已六十,心房颤动,一分钟达120次以上,其面容苍白无神,两脚浮肿,特别怕冷,虽暑热炎天,两足亦冰凉,口干口苦,咽喉干燥,无津液,但不思饮水,舌质淡红,苔白滑,动则气喘,心跳更速,心慌不安,脉则细数,有时歇止。根据各种症状分析,此为心阳虚弱,故治以大剂补坎益离丹,连服二剂,服后自觉咽喉干燥减轻,微有津液。附片用量由最初每剂50克,逐渐增加达200克,又尽八刘,自觉精神好转,两脚浮肿消,不复胃寒,口中津液多,已不口干口苦,气喘亦减轻,心房颤动,稳定在一分钟100次左右。继用原方加补肾药物,如蛤蚜、砂仁,补骨脂,益智仁等,连续服10剂,基本上告愈。此例重用附片以补真火,真火旺则君火自旺,又肾为水火之脏,真火上升,真水亦随之上升以交于心,
④ 心脏病怎么治疗
心脏病不要喝酒吸烟,少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和脂肪过高的食物,少生气。病人身体比较虚弱,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多看电视和玩耍,要保证足够的睡眠,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家人及外人不要在患者居住的卧室吸烟,为保持空气新鲜,每天上午可开窗通风半小时,开窗时要注意保暖,时间不宜过长。若无条件洗澡,可用湿水擦洗,保持皮肤清洁。不宜到公共场所活动,防止感染疾病。
⑤ 有心脏病怎么办
心脏病的范围比较广,它包括心包的疾病、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各种心律失常,不同性质的心脏病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
心包炎,分为急性心包炎和慢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寻找病因,经过对症治疗以后,可以完全好转。慢性心包炎,如果有心包钙化,严重的时候需要行外科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脏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可选用的方法,口服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以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心脏瓣膜病的包括瓣膜狭窄以及关闭不全,最终可以引起心力衰竭,最佳的办法是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的是在心脏各个腔室之间有异常的通道,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实行手术进行封堵。
对于各种心律失常,要看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可以口服药物治疗,也可以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⑥ 心脏病怎样治
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 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梗塞 心脏瓣膜病 心肌炎
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病症状 心脏病治疗
心脏病
1. 先天性心脏病
2. 风湿性心脏病
3. 心脏病症状
4. 心脏病的症状
5.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6. 心脏病治疗
7. 心脏病的治疗
8. 心脏病医院
9. 亚洲心脏病医院
10. 神经性心脏病
11. 心脏病的预防
12.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13. 心脏病的种类
14. 什么是心脏病
15. 先天心脏病
16. 高血压性心脏病
17. 中国心脏病网
18. 北京心脏病医院
19. 风湿心脏病
20. 心脏病种类
21. 心脏病的原因
22. 心脏病饮食
23. 高血压心脏病
24. 心脏病专家
25. 扩张性心脏病
26. 心脏病与饮食
27. 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
28. 缺血性心脏病
29. 妊娠合并心脏病
30.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31. 心脏病预防
32. 心脏病注意事项
33.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
34. 心脏病食疗
35. 先天性心脏病症状
36. 甲亢性心脏病
37.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38. 北京阜外心脏病医院
39. 上海心脏病医院
40. 心脏病防治
41. 心脏病的防治
42. 心脏病的饮食
43. 老年心脏病
44. 突发心脏病
45. 心脏病用药
46. 心脏病的特征
47. 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48. 功能性心脏病
49. 器质性心脏病
50. 风湿性心脏病症状
51.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
52. 有关心脏病
53. 房缺型心脏病的治疗
54. 心脏病网
55. 心脏病 论坛
56. 心脏病药
57. 心脏病的表现
58. 心脏病食谱
59. 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60. 遗传性心脏病
61.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62. 先天性心脏病护理
63. 中国心脏病
64. 心脏病的发病原理
65. 心脏病遗传吗
66. 关于心脏病
67. 风湿类心脏病
68. 微创法治疗心脏病
69. 心脏病手术
70. 心脏病的分类
71. 医学 心脏病
72. 心脏病药物
73. 心脏病的疗法
74. 心脏病保养
75. 心脏病的保养
76. 心脏病发病率
77. 心脏病 胸闷
78. 心脏病的初期症状
79. 心脏病的气功疗法
80. 肺原性心脏病
81. 心脏病急救法
82. 上海儿童心脏病医院
83. 有关治疗心脏病的药
84. 心脏病不良表现
85. 关于先天性心脏病
86. 小孩先天性心脏病
87. 心脏病三间半下移
88. 心脏病图片
89. 心脏病介绍
90. 心脏病的保健
91. 心脏病分类
92. 心脏病知识
93. 慢性心脏病
94. 动脉心脏病
95. 心脏病 心血管
96. 心脏病的急救
97. 遗传心脏病
98. 心脏病急救
99. 心脏病护理
男人献血少得心脏病
有研究认为,中年男子每年献血550毫升,患心脏病的风险将减低86%。这一研究认为,男子年过40岁,由于体力活动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内脂肪容易积存,许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定期献血则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国际癌症》报道,人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肿瘤的几率就提高,脑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发病也增多。适量献血,特别是男人献血能改善血液中制造红细胞的铁的含量。捐出血液后,体内铁元素含量会适当减低,从而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人群调查研究发现,妇女,特别是年轻妇女与男性相比较少患中风、心脏病和肿瘤,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患上述病症的机会也就随之升高。分析原因,认为中青年妇女每月的月经量失血降低了血液中铁元素的含量,加速了红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骨髓造血,使新生的红细胞数量在血液中含量增多,输送更多的氧气及营养成分给身体各部位,因而降低了患中风等病的风险。
常上夜班易患心脏病
意大利研究人员发现,常上夜班易引发心脏病,这是因为人体的心脏器官无法对午夜工作产生良好反应。研究人员还发现,神经活动能加速心脏的跳动,而夜班工作人员的神经活动不像早上和下午工作的人那么活跃。
负责这项研究的米兰大学的菲朗博士说,这好像你在冷天启动汽车一样,引擎还没有预热,就以最快的速度启动。而且,神经活动规律阻碍人体生物钟随着工作时间的变化而变动。因此,人们无法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轻而易举地适应倒班工作,这也就是倒班工作的人易患心脏病的原因。菲朗博士说,倒班工作的人每星期都要改变工作时间,他们无法完全适应不同的工作时间表。这也许就是他们常常功能失调的原因。
研究小组对22名男性炼钢工人的神经活动进行了测试。工人们通常三班倒,夜班从晚上10点到早上6点,早班从早上6点开始,中班从下午2点开始。工人们在经过两天对新工作时间的适应后,研究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为他们做心电图。测试结果表明,副交感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激素为人体白天承受压力作准备。研究人员还对这些工人的尿样和血样进行研究,以找出影响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化学变化。研究人员发现,控制心脏活动的神经和化学信息似乎总是保持一种24小时的规律变化,而不跟随白天睡觉、晚上工作的规律变化。 菲朗博士说,我们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机制,我们只知道经常倒班工作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倒班工作的人心血管病的患病率较高。
其他研究还发现,倒班工作的人特别贪睡,故而容易在夜间犯错误。
怎样早期发现心脏病 ?
生活中出现下列现象时 ,建议做一次心脏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病 ,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
◆体力活动时有心悸、疲劳、气急等不适 ,或产生呼吸困难感 ;
◆劳累或紧张时 ,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胸闷压迫感 ;
◆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 ,或疼痛放射到肩、手臂及颈部 ;
◆出现脉搏过速、过慢、短促或不规则 ;
◆熟睡或做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 ,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 ,需要坐起来一会儿才好转 ;
◆性生活时感到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 ;
◆饱餐、寒冷、吸烟、看情节紧张的电影或电视时 ,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 ;
◆在公共场所中 ,容易感到胸闷、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 ;
◆上楼时比以前或比别人容易出现心悸和气急 ;
◆突然出现一阵心悸、头晕、眼前发黑 ,有要跌倒的感觉 ;
◆儿童的活动能力比同龄差 ,活动时感觉心悸、气急、乏力、口唇青紫 ;
◆感冒后轻微劳动也感到心悸、疲乏 ,或走路稍快就觉气急 ;
◆突然胸部不适而昏倒在地上 ,或有马上要“死去”的感觉 ;
◆晚间睡觉枕头低时感到呼吸困难 ,需要高枕而睡 ;◆出现下肢浮肿 ;
◆手指或足趾末端出现肥大、变形 ;
◆脸、口唇和指甲出现青紫、暗红等异常颜色 ;
◆静息时自觉心跳有异常声音 ,或手掌握触前胸壁心脏部位时有震颤感 ;
◆妊娠期出现心悸、头晕、气急或浮肿 ;
◆左肩痛长期不愈。
自我判断心脏病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心脏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危 ,因此人们对心脏应特别重视。要想早了解心脏是否有病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我判断 : 心跳次数 :正常成年人心跳应在 60~ 100次 /分之间。超过 100次 /分称心动过速 ,低于60次 /分称心动过缓。产生心动过速最常见的原因是发热、运动后、情绪激动、贫血等心外原因引起 ,如心动过速与上述几种原因无关 ,应考虑心脏本身疾病 ,最常见的是心肌炎、甲亢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多见于老年人 ,如果心跳次数突然减慢 ,必定与心脏有关 ,可能是一个危险信号。 心跳节律 :心脏的跳动节律必须保持稳定间隔。心跳突然提早出现称早搏 (也叫提前收缩 ),多数人会有心从喉咙口跳出来的感觉或者明显心悸。心跳节律突然减慢称逸搏或心脏停搏 ,大多数人会感到头晕 ,严重者眼前发黑甚至发生昏厥。以上变化自我切脉一般能正确辨认。 观察心前区搏动 :正常人心跳在心前区是看不到的 ,当心脏有病时 ,由于心脏位置发生了变化 ,心尖搏动可在心前区明显看到 ,这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表现。 颈静脉怒张 :正常人在情绪激动、啼哭、剧烈运动时 ,颈静脉可以怒张外 ,在休息、平卧时绝对不可能有颈静脉怒张 ,如果出现 ,则多数反映有心脏病存在。 心前区突然疼痛 :健康人心前区偶而可出现心悸、心慌 ,但不会有心前区疼痛。人到中年 ,长期劳累或情绪极度激动后出现心前区有一种说不出的疼痛现象 ,这往往是心绞痛的一种反映 ,应立即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 ,确定疼痛性质 ,以便紧急处理 ,否则后果严重。 突然头晕眼前发黑 :一过性头晕、眼前发黑 ,同时心跳极度缓慢 ,原因是心脏有传导阻滞或停搏现象 ,此类情况十分严重 ,必须马上去医院医治。 所以 ,不管是哪类心脏病 ,不仅要与医生密切配合 ,还要有自我保护心脏的知识 ,心脏才会陪伴你度过愉快的一生。
运动有助于心脏病康复
心脏病发作后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要好好休息。最近世界颇具权威的《循环》月刊载文说 ,这可能是个大错误。研究表明 ,在第一次心脏病发作后仍然坚持运动的男女患者 ,比不运动的男女患者再次致命发病的可能性要低 60%。这一研究结论运用于程度不同的心脏病患者。
据美国心脏学会新近在《新闻公报》上报道 ,有人对不爱运动的人、年轻与年老运动员进行研究 ,运动项目为长跑、自行车、铁人三项 (跑步、骑马及游泳 )。年轻人组包括不爱运动和运动者 ,平均年龄为 27岁 ;老年组不爱运动者为 63岁 ,运动员为 66岁。研究结果表明 ,有规律的长期体力活动或运动 ,会保护人的血管内皮 ,避免因年龄不断增长而导致的血管老化 ,并能使老年人的血管功能与年轻人的一样好。
在健康血管中 ,内皮产生一氧化氮 ,当心脏需要更多血液时 ,它能帮助血管扩张 ;一氧化氮也保护血管避免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运动能使血管内皮扩张更加有效。
另一个与年龄相关的血管变化为血液中自由基增加。当氧自由基与“坏”胆固醇 (即 LD L胆固醇 )接触时 ,这些反应活泼的氧分子在动脉阻塞性脂肪物质形成中起了关键作用。然而 ,运动及某些维生素能阻止自由基增加而具有抗氧化效应。研究发现 ,老年运动员血中自由基水平与年轻人一样。而不爱运动的老年人自由基水平高 ,给予大量抗氧化剂维生素 C时 ,这些人的血管才出现扩张。
走路、骑自行车、游泳、打门球或乒乓球等属于经常锻炼项目 ,干繁重的家务活动也算运动锻炼。需要强调的是 ,任何有过心脑血管病史的人 ,在开始有规律的运动锻炼之前 ,都应征求医生的意见。
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 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梗塞 心脏瓣膜病 心肌炎
http://www.xinzang120.com/
⑦ 心脏病有哪些治疗方法效果如何
急性心脏病发作的时候患者的生命往往十分的危急,急救人员可能会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其他急救型的药物,或者紧急医务人员可能会立即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从而帮助急性心脏病发作时候的抢救。
三、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在心脏病发作时执行紧急搭桥手术。但是,如果可能的话,在心脏病发作3到7天后,患者可能会进行心脏搭桥手术以恢复心脏病发作。旁路手术涉及在静脉或狭窄冠状动脉之外缝合静脉或动脉,使血液流向心脏以绕过狭窄部分。一旦血液流向患者的心脏,患者的情况稳定下来,患者还可能有几天的住院阶段。
除了这些常用的心脏病治疗方法之外,还有一些药物比如硝酸甘油,可以用于治疗胸痛和心绞痛的药物可以通过扩张血管来帮助改善血液流向心脏。再比如Beta阻滞剂,有助于放松心脏肌肉,减缓心跳,降低血压,让患者的心脏工作更轻松等等。
⑧ 心脏病能治好吗哪些方法有效
心脏病主要是指心肌炎、冠心病、高心病和慢性心衰等心脏疾病。
百分百治愈是没人能给你保证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发病时间都不一样。一般来说初期治疗效果明显比晚期强,治愈的几率也高。
传统治疗主要是以药物治疗:扩冠,营养心肌,改善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但在药物治疗达到一定时期,就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病人就会出现冠脉狭窄,当冠脉狭窄超过75%就需要支架手术治疗如果情况恶化,最后就需要心脏搭桥手术治疗。
通过对上千列病人的摸索和研究,最后发明了一种心脏的无支架微创治疗,其效果明显优于同期的手术,令很多绝望的病人无需支架重新恢复了心脏供血,恢复心脏功能可以走向社会。微创技术已治疗心脏病患者近2000例,使大批心脏病患者免于心脏支架和起搏器的困扰,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正在和死神抢时间。
⑨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律失常是心脏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房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颤、室性早搏、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等等。
由于各种心脏疾病产生心律失常的机制不同,以往因手段和方法比较匮乏,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往往显得较为困难。为了能够控制心律失常,必须给患者服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药物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内控制心律失常,治疗心律失常只能长期靠药物维持。一旦药物失效或停药,心律失常可能再次发生。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疗效有限,副作用多,能够长期控制心律失常发作的药物较少,且长期服药费用高。一些大型的临床试验还证实,一些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尽管患者的心律失常能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但其副反应和死亡率也随之增加。
心导管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已发展成为十分成熟的治疗手段,对于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典型的房扑、特发性室早和室速,成功率达到90%以上。心导管消融治疗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定位于心律失常产生或维持的关键部位,然后消融阻断折返环路或消除病灶,从而治疗心律失常。随着心脏电生理检查不断完善和导管消融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种类的心律失常能够被根治。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技术和器械的应用,对于持续多年而药物治疗无效或永久性房颤,以及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等有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病例,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很好的疗效。
双心室起搏对于一些心功能衰竭患者也是个福音,可以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因心衰发作而住院的次数,降低病死率。植入起搏器是一些心动过缓患者的必要选择,更加符合生理性的起搏,将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防止房颤的发生。冠脉造影、介入再血管化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已不再陌生,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建立,急诊介入手术让许多患者转危为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BAP)为一些如出现心源性休克的危重患者赢得了珍贵的抢救时间,使他们有机会渡过疾病的难关。
此外,筛选致病基因对于遗传性或家族倾向性心脏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干细胞移植和血管新生治疗在动物实验取得许多进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分子心脏病学一定不只是在实验室讨论的科研项目,终将为临床实践带来更多更新的诊疗方案。
其次,基因治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又一新途径,其主要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制备,用适当的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以及目的基因在靶细胞内的表达与调控等,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日益完善,这一新的方法有可能使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产生重大变革。
护理
1.饮食治疗指导病人在去除病因,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善饮食习惯。胆固醇控制在5.2mmol/L范围内,主要以饮食来调节。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瓜类和粗粮,少吃油腻及含脂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内脏、肥肉、鱼子、蛋黄及高脂奶粉等,多吃有降血脂作用的洋葱、大豆、绿豆、花生、生姜、玉米、芹菜、海带、菠菜、枣等。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300mg以内,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30%。因饱和脂肪酸(S)能升高血浆胆固醇,故应控制在总热量的10%以内,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可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所以提倡进食P/S比值高而胆固醇含量少的食物。饮食勿过饱、过咸,甜食也应少吃。饮食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多数仍须药物干预。
2.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由于免疫抑制剂是引起高脂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是防治高脂血症的重要措施。肾移植受者撤除肾上腺皮质激素,继续应用CsA、硫唑嘌呤,可使血浆总胆固醇、LDL-C分别下降17%、16%,而HDL-C也下降18%。
3.降脂药物根据美国NCEP建议,作为首选的降胆固醇药物有三类: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纤维酸衍生物、尼克酸。纤维酸衍生物主要应用于血浆甘油三酯特别高的患者,抗氧化剂只用于不能耐受其它降胆固醇药物者。应用上述药物时应考虑到与免疫抑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健康教育锻炼对循环系统功能和调节血脂有着重要作用。对于血脂不太高的人,各种活动可以不受限制,但对于有器官受累者,特别是心脏供血不足而症状明显者应控制活动,经药物治疗,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以防不测。
还应对病人宣教注意药物、饮食、锻炼三结合的方针。特别是长期脑力劳动、工作压力大者,其他还有急躁、超重、或摄入高血脂诱发元素(铅、钴、镉)者等,所以治疗高脂血症的同时,应减少高血脂的诱因。
鱼油治疗
2009年08月06日美国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富含欧米加-3脂肪酸的鱼油不仅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能对某些心血管疾病起到治疗作用。美国新奥尔良奥茨纳诊所的研究人员在8月刊《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上报告说,根据对近4万人的研究结果,鱼油不仅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还可用来治疗心房纤维颤动、心脏病发作、动脉硬化症及心衰等。研究人员建议,普通人每天应摄入500毫克的欧米加-3脂肪酸,而心脏病患者每天摄入量应为800毫克至1000毫克。
中医保健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研究获得多方面进展,如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益气活血或益气养阴活血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或心功能不全、益气通脉温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益气养阳透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理气活血预防冠心病介入性治疗后再狭窄等,皆显示有肯定效果。尽管其针对某个病理环节的作用强度不如化学合成药物,但在防治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疾病方面,也显示有一定的优势。如何充分利用中西医两种医学防治心血管病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是现代中医临床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脂质排泄法如茵陈可通过利胆作用促进胆固醇排泄。
(1)抑制脂质吸收:如何首乌、决明子等可增加肠蠕动,抑制脂肪和胆固醇吸收;
(2)抑制脂质在体内合成:如山楂、何首乌、大黄、决明子等可抑制3-轻基-3-甲基戊二酞辅酶A还原酶,从而抑制胆固醇合成;
(3)促进脂质转运和清除;如人参、蒲黄、月见草、何首乌等可升高HDL-C,降低LDL-C。在辨证理论指导下,正确应用上述药物,可提高临床的调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