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儿舞蹈教学基本步骤 (基本功和课程)
幼儿舞蹈教学首先是身体素质的训练 比如勾绷脚、腹背肌,接着是软开度训练 就是压腿、压垮、下腰、下叉这些,等这些基础都做完可以变排适合儿童的小组合 这个组合就看你是什么风格教学了 儿童舞、民间舞或者芭蕾舞都可以
❷ 民族民间舞考级一级我是小画家教案要求500字
摘要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教材资料全部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 第一级 1、小熊舞(儿童舞蹈) 教学目的:模仿小熊的动作特征: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突出小熊憨态可掬的形象。 关键动作:前舔、后含、耸肩。 教学提示: 1.以模仿小熊、表演小熊为主,围绕突出小熊的特点而展开的训练。 2.盘腿做含展动作时,上身要经过直立状态。 2、西 瓜(儿童舞蹈) 教学目的:以儿歌的唱词引领学生进入模仿状态。 关键动作:滚动(躺地滚动、坐地滚动)、舔胯。 儿 歌: 西瓜西瓜圆又圆,红瓤黑籽在里边,打来井水镇一镇,吃到嘴里凉又甜。 3 、球球操(儿童舞蹈) 教学目的:以训练腰为目的,通过模仿小球的形态,训练前、旁、后腰以及背肌的能力。 关键动作:卷腰、胸腰、旁腰。 教学提示: 1、 通过坐地及站立两种不同的状态,训练学生胸腰、中腰以及旁腰的柔韧度。 2、 坐地向后卷腰时,要将脊柱最大限度拉伸。站立下胸腰时,要感觉上、往远。 4 打花巴掌(汉族风格) 教学目的:在欢快的儿歌声中,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方位感。 教学提示: 1、打巴掌时,以手心交叉击打并带有弹性,眼随手动。 2、体前上、中、下的方位要明确;上 ---- 头部的斜上方;中 ----身体的中轴线;下 ---- 腹部的斜下方。 儿 歌: 打花巴掌儿呔,正月正,老太太爱逛莲花儿灯, 烧着香儿呀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 穿纸莲呀,江西腊呀海棠花儿呀; 打花巴掌儿呔,二月二,老太大爱吃白糖棍儿, 烧着香儿呀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西腊呀海棠花儿呀; 打花巴掌儿呔,三月三,老太太爱抽关东烟, 烧着香儿呀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 穿纸莲呀,江西腊呀海棠花儿呀, 茉莉茉莉花儿呀,海棠花。 5、蜗牛(儿童舞蹈) 儿歌:蜗牛出洞串门子,背着一间小房子,雷声隆隆下大雨,蜗牛拍拍小肚子,雨点来了我不怕,我会躲进小房子。 以儿歌带领学生在没模仿小蜗牛缓慢的爬行中,对学生脊柱进行抻、拉、含、仰的训练,并在手臂 交替划圆运动中,进行手机抡、拉、抻的训练。 关键动作:软手 提示:1、团身时,尽量将身体收成球状,再将脊柱最大限度进行抻、拉、含、仰。 3、 手臂做抡、拉、抻时,要贴身体走立圆路线,手尖尽量往远够。
❸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的体会和认识以及今后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对其进行践和发展实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可以培养孩子的七大能力,以下是全文。 中国民族民间舞来自民族传统艺术,提炼于各民族生活。学习民族民间舞,是启发孩子们对舞蹈的感知力、表现力量最直接的方式,并且有助于孩子们兴趣爱好的培养、艺术修养的养成、优雅气质的塑造。 我们欣喜的看到,很多的孩子跳着我们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改善了自己的形体和气质,拥有了自信而乐观的心态,并更加的了解和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传统文化。我们希望“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成为小朋友人生中的一种收获和财富,为孩子们未来的成功插上翅膀。 具体来讲,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孩子的成长: 一、训练形体,提升气质 舞蹈能改善人的体制,有着明显改善形体的功能,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挺拔、有没身体姿态,并对孩子气质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我们的教材可使幼儿和青少年在舞蹈学习中达到运动效果,进而培养他们的动感与自信,并可通过学习传统舞目,增强孩子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形成内外兼修的高雅艺术气质,有了健康的身体和优美的气质做后盾,他们就能对每件事物保持兴趣与活力,相信未来不管他们在哪个领域,都能无往不利,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二、传承民族文化,提供综合素质 “民族民间舞蹈是舞蹈艺术之母”,它取材民间、易于模仿与传承,表现形式生动鲜明,能够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中,不仅包括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的舞蹈,还有哈尼族等40多个民族的50多个舞种。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引导孩子逐步深入的学习民族民间舞,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表现力和文化修养,提升孩子的艺术造诣,培养孩子的民族情结,使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渗透到整个舞蹈学习中。 在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单单是随着音乐舞动,而且将接触到这些舞蹈背后蕴含的民族的音乐、服饰、风俗、传说。让孩子们更加全面、完整的了解各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七大能力 1、观察模仿能力——如一级舞目《小熊舞》、二级舞目《吐泡泡的小鱼》等 观察模仿能力是舞蹈的基础形式,也是儿童感受、意识形成的重要方式,民族民间舞学习过程中,是对孩子观察模仿能力的反复锻炼与提升,激发孩子的艺术表现力,为孩子学习舞蹈打下良好基础,给未来的延伸与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2、即兴表演能力——如一级舞目《西瓜》《球球操》《小蜗牛》编成舞蹈小组和 考级教材的编委们都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的民族民间舞专家,无论组合的编排还是素材的选用,都是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感的非常新颖的舞蹈。孩子们只要经过3-4个课时的学习即可掌握一个小舞蹈,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都可以进行表演啦! 3、思考能力——如三级舞目《小小服装设计师》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过程中,无论是舞蹈的动作、节奏、队形以及唱词的记忆,还是舞蹈语汇和文化背景的结合与理解,都是对他们思考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4、创新能力——如四级舞目《小看戏》 5、独立自主能力——四级舞目《踢毽子》中使用的道具 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包办太多,培养孩子独立的意识严重不足,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中特地设置了道具舞蹈,孩子们需要在上课前准备所需道具,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自我独立。结合孩子的兴趣,通过舞蹈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 6、合作交流能力——如四级舞目《剪羊毛》 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为孩子与伙伴交往创造了条件。我们的舞蹈中有双人配合,队形变换、整体造型等,孩子们在完成这些舞蹈的过程中,需要与小伙伴合作、交流、配合,需要不断的沟通和彼此的尊重,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并让他们学会善解人意。而且孩子在掌握一些社会交往技能。 7、综合拓展能力——如四级舞目《渔家欢歌》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是培养孩子对舞蹈感受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的综合训练,能够提高孩子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能力、锻炼孩子的反应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舞蹈学习能够不断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不断挖掘孩子的潜能,而且能将这些能力触类旁通的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孩子拥有更精彩的未来。
❹ 幼儿舞蹈考级怎么考
少年宫一般都有,培训班的老师也应该会提到的。 低级的考了其实也没什么意思,我就是直接考十级的。 其实考级都是弄虚作假,差不多都过的,所以级别可以报高一点~
❺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8-13级教学法
(一)规格及要领部分
一、盘 手
规 格 正盘手:按手位,手心向上开始,手腕带动,手指外旋,手臂随动至斜上位,完成8字上半圆
手指继续内旋向下带动手臂至腰旁,手心向上,完成8字下半圆。
反盘手:手心向上开始,手腕带动,手指内旋,手臂随动至斜上位,完成8字上半圆。
手指继续外旋向下带动手臂至腰旁,手心向上,完成8字下半圆。
要 领 手腕带动手指,动作连贯,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
二傣族舞:
体 态 三道弯:头、肩、腰、胯、膝所形成的曲线
规 格 起伏步:正步位,双手叉腰以右脚为例,2拍一次起伏步。一拍半屈膝半蹲,第二拍的后半拍右脚踢起,右左交替后踢,保持臀与脚跟垂直。
要 领 快踢轻落,落地后再半蹲,有附点,重拍向下,
身体平稳,连绵不断。
规 格 孔雀飞步:正步位膝微屈,右脚前脚掌点地准备,前半拍左脚脚跟落地,逐渐压至全脚,双膝微屈,同时右脚离地,后半拍右脚掌踏地,左脚稍离地面
要 领 重拍向下,膝松弛,灵巧而不窜
规 格 旁点步:以右脚为例,右丁字位准备,右脚沿脚尖方向移出,之间成一拳距离,前脚掌点地,胯根掖回,朝一点方向,双膝屈。
要 领 重心在主力腿上,脚跟上提时,不宜过高。
注:叉腰、准备位、旁下位按手、旁平位立掌、前平位领腕、托按位领腕动作示范准确
三、圆场
规 格 女圆场:正步位右脚落在左脚的脚尖前,由脚跟开始,压至脚尖,重心自然向前移动,同时左脚脚跟自然抬起,压至脚掌。移动过程中,大腿相靠,膝自然弯曲,左脚再向前上步,如此两脚交替进行。
规 格 男圆场:正步位双腿弯曲,右脚勾脚落在左脚脚尖前一脚半距离,向前迈步,由脚跟开始压脚至脚掌,重心自然向前移动,同时左脚脚跟自然抬起压至脚掌,双脚交替进行,移动过程中固定身体高度
要 领 膝盖以下松弛,保持平稳、连贯的行走。
四、维吾尔族舞:
体 态 立腰拔背,挺而不僵
规 格 女进退步:自然位右脚踮脚上一步至左脚前,左脚随即稍离地面,右脚踮脚后退一步,靠近左脚跟,如此交替进行,进与退均一脚距离
要 领 注意平稳,膝部相靠,上下身配合协调
规 格 男进退步:自然位半蹲,第一拍前半拍右脚前踵步,后半拍左脚原地平踏一步,第二拍的前半拍右脚脚掌着地,后退一步,后半拍左脚原地平踏一步。
要 领 注意平稳,上下身配合协调
规 格 三步一停:自然位踮脚向前行进三步停一拍,上步于另一脚的脚尖前,退步于另一脚的脚跟后,走在一条竖线上。向前行进时男生全脚。
要 领 注意平稳,在流动中保持舞姿
(一) 训练目的
一、 平 转:通过平转的单一练习,初步掌握平转的正确方法和协调性。
一、 维吾尔族舞:初步掌握维吾尔族舞的基本体态、手型、手位和
舞步,为进一步学习维族舞打下良好基础
三、 弯 腰:1、学会单腿重心的弯腰及转腰,进一步解决腰的
灵活性和柔韧性。
2、训练学员在流动及连接过程中的韵律感和身体
各部位的协调配合的能力。
二、 蒙 古 族 舞:1、掌握蒙古族舞基本手型,学会硬腕的动作,
并能运用到不同的舞姿中去,做到手型及
手位的准确。
2、通过组合的练习,训练学员腕部的灵活及
控制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感
(二) 主干动作、教学步骤及难点
一、 平 转 :★主干动作:甩头、踮脚碎步转、平转
★难 点:平转
★ 教学步骤:1、原地练习左右甩头,可加双脚
换重心。
2、扶把平转1/2至1个平转
3、中间平转1/2至1个平转
4、中间2个平转
二、维吾尔族舞:★主干动作:进退步、三步一停、摊手绕腕、
颈横移
★难 点:进退步
★教学步骤:1、找到正确体态
2、单一练习脚的进退步
3、单一练习摊手绕腕加体态的变化
4、上下身配合
三:弯 腰: ★主干动作:单跪后弯腰、单腿后弯腰、
转腰、涮胸腰
★难 点:单腿后弯腰
★教学步骤:1、先练习双脚重心的后弯腰及呼吸
的正确方法
2、单腿重心的胸腰
3、完整的单腿后弯腰
四、蒙古族舞:★难 点:硬腕
★教学步骤:1、手型及手腕部力度的练习
2、不同手臂位置上的硬腕单一练习
3、流动中的舞姿及硬腕的配合练习
❻ 民族舞蹈考级各个等级的要求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第一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第二级
小熊舞 (儿童舞蹈) 小红扇 (安徽花鼓灯)
西 瓜 (儿童舞蹈) 吐泡泡的小鱼 (傣族)
球球操 (儿童舞蹈) 蝌蚪变青蛙 (儿童舞蹈)
打花巴掌 (汉族风格) 划船 (客家)
小蜗牛 (儿童舞蹈) 捉迷藏 (儿童舞蹈)
我的小小手 (儿童舞蹈) 老鹰捉小鸡 (汉族风格)
飞吧小蜜蜂 (蒙族风格) 燕儿飞 (蒙族风格)
数星星 (儿童舞蹈) 拔 河 (儿童舞蹈)
我是小画家 (儿童舞蹈) 蹦蹦兔 (儿童舞蹈)
小鸡啄米 (汉族风格) 小小运动员 (儿童舞蹈)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第三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第四级
小丫丫 (哈尼族) 剪羊毛 (蒙族)
小鼠上灯台 (汉族) 扭扭舞 (苗族)
跳皮筋 (儿童舞蹈) 花皮球 (东北秧歌)
抓 包 (云南花灯) 小木偶 (儿童舞蹈)
企鹅 (东北) 踢毽子 (藏族)
花手绢 过家家(东北) 踩水乐乐 (水族)
小鸭嘎嘎 (苗族) 鼓儿咚咚响 (汉族)
小小服装设计师(儿童舞蹈) 快乐的小鸟 (达斡尔族)
小象洗澡 (傣族) 会唱歌的盘子(维族)
长辫子 (维吾尔族) 渔家欢歌 (客家族)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第五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第六级
小骑手 (蒙族) 池塘里的小青蛙 (汉族)
彩绸飞舞 (东北秧歌) 欢腾腰鼓 (河北秧歌)
腊梅花开 (河北秧歌) 跷跷板 (朝鲜族)
亮装之舞 (傈僳族) 打柴舞 (黎族)
弄钱鼓 (闽南地区) 新年来到 (汉族)
打歌 (彝族) 挤奶员 (蒙族)
天山云步 (哈萨克族) 抛绣球 (苗族)
小卜少 (傣族) 花伞 (云南花灯)
狩猎娃娃 (鄂伦春族) 渔趣 (傣族)
尝葡萄 (维族) 吉祥如意 (畲族)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第七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第八级
雅鲁藏布江的浪花 (藏族踢踏) 花棍飞舞 (汉族风格)
小雨滴 (安徽花鼓灯) 团团扇 (满族)
小马蹄 (蒙古族) 丢手绢 (东北秧歌)
小格格 (满族) 大雁 (蒙族)
戏鼓仔 (广东地区) 小小嫚 (山东胶州秧歌)
鸭子戏水 (苗族) 绕三灵 (白族)
小放牛 (河北拉花) 踏踏踏 (藏族踢踏)
铃鼓舞 (维吾尔族) 漓江小阿妹 (壮族)
戏蝶 (东北秧歌) 采蘑菇的小姑娘 (彝族)
阿美队舞 (高山族) 皮影娃 (河北唐山皮影)
❼ 民族民间舞蹈扥等级考试教材的体会和认识以及今后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对其进行实践和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可以培养孩子的七大能力,以下是全文。
中国民族民间舞来自民族传统艺术,提炼于各民族生活。学习民族民间舞,是启发孩子们对舞蹈的感知力、表现力量最直接的方式,并且有助于孩子们兴趣爱好的培养、艺术修养的养成、优雅气质的塑造。
我们欣喜的看到,很多的孩子跳着我们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改善了自己的形体和气质,拥有了自信而乐观的心态,并更加的了解和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传统文化。我们希望“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成为小朋友人生中的一种收获和财富,为孩子们未来的成功插上翅膀。
具体来讲,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孩子的成长:
一、训练形体,提升气质
舞蹈能改善人的体制,有着明显改善形体的功能,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挺拔、有没身体姿态,并对孩子气质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我们的教材可使幼儿和青少年在舞蹈学习中达到运动效果,进而培养他们的动感与自信,并可通过学习传统舞目,增强孩子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形成内外兼修的高雅艺术气质,有了健康的身体和优美的气质做后盾,他们就能对每件事物保持兴趣与活力,相信未来不管他们在哪个领域,都能无往不利,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二、传承民族文化,提供综合素质
“民族民间舞蹈是舞蹈艺术之母”,它取材民间、易于模仿与传承,表现形式生动鲜明,能够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中,不仅包括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的舞蹈,还有哈尼族等40多个民族的50多个舞种。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引导孩子逐步深入的学习民族民间舞,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表现力和文化修养,提升孩子的艺术造诣,培养孩子的民族情结,使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渗透到整个舞蹈学习中。
在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单单是随着音乐舞动,而且将接触到这些舞蹈背后蕴含的民族的音乐、服饰、风俗、传说。让孩子们更加全面、完整的了解各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七大能力
1、观察模仿能力——如一级舞目《小熊舞》、二级舞目《吐泡泡的小鱼》等
观察模仿能力是舞蹈的基础形式,也是儿童感受、意识形成的重要方式,民族民间舞学习过程中,是对孩子观察模仿能力的反复锻炼与提升,激发孩子的艺术表现力,为孩子学习舞蹈打下良好基础,给未来的延伸与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2、即兴表演能力——如一级舞目《西瓜》《球球操》《小蜗牛》编成舞蹈小组和
考级教材的编委们都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的民族民间舞专家,无论组合的编排还是素材的选用,都是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感的非常新颖的舞蹈。孩子们只要经过3-4个课时的学习即可掌握一个小舞蹈,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都可以进行表演啦!
3、思考能力——如三级舞目《小小服装设计师》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过程中,无论是舞蹈的动作、节奏、队形以及唱词的记忆,还是舞蹈语汇和文化背景的结合与理解,都是对他们思考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4、创新能力——如四级舞目《小看戏》
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一个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关键在于他的创造能力如何。我们的教材在设置上也给予学生充分的创造空间,培养他们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的发挥。
5、独立自主能力——四级舞目《踢毽子》中使用的道具
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包办太多,培养孩子独立的意识严重不足,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中特地设置了道具舞蹈,孩子们需要在上课前准备所需道具,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自我独立。结合孩子的兴趣,通过舞蹈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
6、合作交流能力——如四级舞目《剪羊毛》
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为孩子与伙伴交往创造了条件。我们的舞蹈中有双人配合,队形变换、整体造型等,孩子们在完成这些舞蹈的过程中,需要与小伙伴合作、交流、配合,需要不断的沟通和彼此的尊重,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并让他们学会善解人意。而且孩子在掌握一些社会交往技能。
7、综合拓展能力——如四级舞目《渔家欢歌》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是培养孩子对舞蹈感受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的综合训练,能够提高孩子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能力、锻炼孩子的反应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舞蹈学习能够不断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不断挖掘孩子的潜能,而且能将这些能力触类旁通的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孩子拥有更精彩的未来。
❽ 中国舞1-10级,每一级都教些什么基本功
1、一级(4-5岁):走步、音乐反映、扩指、手臂动作、弯腰、转腰、前压腿、双吸脚、脚位、头的动作、摆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戏。
2、二级(5-6岁):走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手位、勾绷脚、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开腿、推指、绕腕、头的动作、半蹲、蛙跳步、鸡走步、游戏、模仿与想象。
3、三级(6-7岁):吸跳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波浪、弯腰、勾绷脚、吸伸腿、后吸腿、手位、松肩、半蹲、踮脚走、鸭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与想象。
4、四级(7-9岁):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单手位、波浪、压垮、勾绷脚、前抬腿、后抬腿、抱端腿、压腿、前踢腿、后踢腿、脚位、碎步、掰膀子、小跳、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5、五级(8-10岁):二拍舞步、双手位、手脚动作、勾绷脚、小弹腿、旁抬腿、后弯腰、压腿、0前、旁大踢腿、后踢腿、前滚翻、脚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点步转、小跳(二)、1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6、六级(9-11岁):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开胯练习(吸、双腿开胯)、双腿大环动、压腿(前、旁、后)、搬腿(前、旁、后)、大踢腿(前、旁、后)、掰膀子、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
7、七级(10-12岁):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单把前、旁、后)、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小踢腿(双把前、旁、后)、单腿蹲(双把分解)、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涮腰(单把)、压腿(前、旁、后)、搬腿、大踢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
8、八级(11-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这三级为专业曲目所设定的专业舞蹈动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级过程中基本结束。
(8)考级舞蹈球球操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以腰带动转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得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半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
国古典舞基训中民族舞姿转“身法性”很强,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转,可以说是身法的待续和夸张。
❾ 舞蹈如何考级
第一级:年龄4—6岁
舞蹈知识: 1、身体方位:上、下、左、右。
2、人体部位名称:头、胸、臂、腿各部位。
3、手形:掌、指。
4、手脚基本位置。
5、音乐节奏训练:2/4节奏,中速、慢速。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坐姿 2、头的动作 3、肩的动作 4、勾绷脚 5、吸抱腿 6、前压腿 7、掰膀子 8、压腿 9、弯腰
中间: 1、站姿 2、叉腰 3、手臂基本位置 4、半蹲 5、提压脚 6、行进步 7、平踏步 8、蹦跳步 9、小跑步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走步组合 2、手指组合 3、手位组合 4、提压肩组合 5、平踏步组合 6、蹦跳步组合 7、表情歌 8、健康歌
第二级: 年龄4—6岁
舞蹈知识: 1、认识舞台的八个方位。
2、能区分半拍、一拍的节奏,做到半拍一动。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勾绷脚 2、压胯 3、吸腿 4、前抬腿 5、扳小燕 6、跪下腰
中间: 1、大八字步 2、大八字步半蹲 3、手臂大小波浪 4、移动重心练习 5、碎步 6、侧踵步 7、半脚尖走步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走步组合 2、手位组合 3、手臂大小波浪组合 4、春来了 5、拍皮球 6、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7、半脚尖走步 8、猜猜我是谁(踵步组合)
第三级:年龄7—8岁
舞蹈知识: 1、中国古典舞手形:兰花手(女)、掌(男)。
2、藏族舞:藏族是我国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它舞蹈的运动形式以上下动律为主。由于节奏、速度、力度 的变化而形成不同舞蹈个性。藏族主要分两大类:踢踏(堆谐)---舞蹈膝部松弛,脚下灵活。弦子(谐) ---舞蹈动律松弛柔韵,音乐优美。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 勾绷脚 2、 抬腿(前、侧身旁抬腿45度) 3、 压腿(前、旁、后单腿压腿) 4、 大踢腿(前、旁) 5、 背肌 6、掰膀子 7、腰(躺地顶腰) 把杆(双把) 1、正步蹲 2、正步绷脚 3、半脚尖(正步位) 4、正步吸腿90度
中间:1、 手位:单按掌、单托掌、单山膀 2、 脚位:丁字步 3、 正步小跳 4、 吸跳步(2拍舞步) 5、 横追步 6、 跳踢步(后)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健康歌 2、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3、猜猜我是谁 以上是规定组合任选一二个。 4、可爱的小鸡(后跳踢步为主要动作) 5、吸跳步组合(喂鸡曲) 6、小板凳(节奏训练) 7、 藏族舞退踏步组合 8、 古典舞手位组合(小和尚曲) 9、 横追步组合 10、跑跳步组合(藏族第一基本步)
第四级:年龄7---8岁
舞蹈知识:1、芭蕾舞:源于欧洲,已有几百年历史。从训练到舞姿及手脚位置都有固定程式,如:芭蕾1---7位手位、1----5位脚位。
2、 节奏:3/4拍。
3、 东北秧歌:是汉族东北地区民间秧歌表演形式。通过走相、稳相和鼓相及各种手巾花的表演变化体现其表演艺术风格。他源于人民的劳动生活,具有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和民俗特色,舞蹈体现艮劲、美劲、泼辣劲。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 勾绷脚(环动) 2、 吸伸腿(前、旁90度) 3、 横、坚叉 4、 搬 腿(前、旁) 5、 大踢腿(前、旁、后) 6、 掰膀子 7、 腰(站下腰)
把杆(双把):1、一位绷脚 2、半蹲(一、二位) 3、一位擦地(旁) 4、腰(胸腰、旁腰) 5、小跳(一位)
中间:1、 手位:顺风旗、双山膀、双托掌。 2、 双晃手 3、一位小跳 4、三拍舞步 5、错步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古典舞手位组合 2、 东北秧歌组合(十字步、单双片花、蝴蝶花) 3、 三拍舞步组合 以上是规定组合任选一二个。 4、 铃儿响叮铛(小马步) 5、 小小波尔卡(吸跳步) 6、 拾稻穗的小姑娘 7、 蒙族舞硬腕组合 8、 铃鼓舞(节奏训练2/4拍) 9、 快乐的小鸭子 10、 东北秧歌
第五级:年龄8---10岁
舞蹈知识:1、中国古典舞基训:是建立在中国戏曲、武术基础上,为中国古典舞所需要而服务的基本功训练。表现在素质、能力、技术技巧、身体表现力、舞蹈语言等方面。它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要成为一个好的民族舞演员,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提高各种技术能力,才能做到表演游刃有余;2、蒙族舞: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也称马背民族。男子舞蹈强悍骁勇,女子舞蹈端庄典雅。舞蹈以肩、腕、步及各种舞姿形成其特殊风格。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 勾绷脚(单、双、环动) 2、 吸伸腿90度 3、 大环动(单腿90度) 4、 压叉(前、旁、后、横拧腰) 5、 搬腿(前、旁、后) 6、 在踢腿(前、旁、后) 7、 背肌(两头起) 8、 掰膀子 9、 腰(站下腰)
把杆(双把):1、 蹲 a、一位、二位 b、五位 c、踏步蹲 2、 擦地(前、旁、后、一位) 3、 五位擦地(旁) 4、 吸腿(一位45度、90度) 5、 下腰(胸、旁腰加手) 6、 压腿(把杆前、旁、后) 7、 踢腿(前---单把,旁、后---双把)
中间:1、 手臂呼吸(大小波浪加屈伸) 2、 手位:托按掌、山膀按掌 3、 摊摊手(跪、站两种准备) 4、 小五花 5、 原地转(平踏步、留甩头、半脚尖360度) 6、 小跳:一位、二位 7、 错步(斜线) 8、 三拍舞步中手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三拍舞步(抒情) 2、 古典舞手位(刚武风格) 3、 古典舞手位(抒情风格) 4、 小马舞(勒马式、扬鞭式) 5、 小小挤奶员(肩的组合) 以上是规定组合任选一二个 6、 错步组合 7、 花笠舞(日本舞) 8、 小看戏(东北秧歌) 9、 现代韵律舞(节奏练习) 10、 儿童舞
第六级:年龄8---10岁
舞蹈知识:1、中国古典舞身韵:是古典舞特定艺术风格的表现手段,这种训练身法与神韵的方法统称为“身韵”。它分为元素、平圆、立圆、八字圆运动路线及典型性、风格性强的训练动作,最终解决民族舞演员内在神韵的表现力。 2、 云南花灯:云南花灯是云南汉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配合音乐在平衡摆动中产生一种自然流畅的美感。其主要动律和动作-----崴。教学中要抓住这一风格重点展开教学。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 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 2、 开胯练习(吸、双腿开胯) 3、 双腿大环动 4、 压腿(前、旁、后) 5、 搬腿(前、旁、后) 6、 大踢腿(前、旁、后) 7、 掰膀子 8、 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
把杆:1、 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 2、 擦地(单把前、旁、后) 3、 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 4、 小踢腿(双把前、旁、后) 5、 单腿蹲(双把分解) 6、 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 7、 涮腰(单把) 8、 压腿(前、旁、后) 9、 搬腿 10、 大踢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
中间:1、 舞姿练习(前、后点地加各种手位) 2、 立身射雁 3、 点步转:1/4圈、1/2圈 4、 小跳 a、一、二位换位跳 b、五位小跳 5、 一位中跳 6、 错步跳(大跳起法)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古典舞组合一(舞姿、韵律) 2、 古典舞组合二 3、 藏族舞组合二(弦子、单、长靠) 4、 藏族舞组合一(抬踏步) 5、 云南花灯(徒手、跳巅步) 6、 云南花灯(扇子、小崴、吸跳步) 以上是规定组合任选一、二个。 7、 伞扇舞(日本舞) 8、 拉丁舞恰、恰、恰 9、 少儿舞 10、 踢踏舞
第七级:年龄10---13岁
舞蹈知识:1、中国古典舞技巧:是中国古典舞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演员基本功训练的最高阶段和综合能力的展 现。分为:跳、转、翻三大类。跳---腿部爆发用力腾空展现舞姿;转---身体保持平衡,在垂直和平衡 重心上快速旋转;翻---以腰为轴,身体在倾斜中翻转。它们是中国古典舞中具有独特风格韵律的技巧 形式。 2、维族舞:是新疆各民族舞蹈中的一种形式。舞蹈具有挺而不僵的基本体态和颤而不窜的动律。节 奏为切分、多符点。常见动作有:托帽式、移颈、垫步、三步一抬等。
基本功训练:
把杆(单把):1、 一位擦地(双把活动) 2、 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 3、 五位擦地 4、 小踢腿(前、旁、后,一位) 5、 单腿蹲(双把) 6、 腰:前后下腰、大涮腰 7、 舞姿:拧身吸腿 8、 压、搬、控腿 9、 踢后腿
中间:1、 行进大踢腿(前、旁8拍、4拍一次) 2、 舞姿:点地托按掌、拧身吸腿加手位 3、 摇臂 4、 原地转:1/2圈、360度圈、3个一停、点、碾转。 5、 踏步翻身:1/4圈、1/2圈、一个 6、 小跳:a、一、二位换位跳 b、五位小跳 c、小射雁跳(双起单落) 7、 中跳:a、一位三个一停 b、原地分腿跳(45度) 8、 大跳:大步跳(迈步跳) 9、 绞柱:(蹁腿、盖腿) 10、 圆场 11、 花梆步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维族舞组合一(进退步) 2、 维族舞组合二(手位一、三、七、托帽位) 3、 傣族舞(平踏踢步、点步) 以上为规定组合任选一、二。 4、 拉丁舞(恰、恰、恰) 5、 古典舞 6、 外国代表性舞 7、 少儿舞 8、 东方舞 9、 踢踏舞 10、 现代舞
第八级:年龄10---13岁
舞蹈知识: 1、傣族舞:是我国云南地区歌舞民族舞蹈表演形式之一。其舞姿雕塑性、动作韵律性、语言性强,舞蹈始终强调三道弯的造型美。动律节奏,以上下均匀颤动和节拍向下为特点。2、踢踏舞:它源于爱尔兰民间,后传入美国,近几年在我国得到广泛发展。“踢踏”即拍打扣击的意思,它融爵士舞、芭蕾舞、西班牙舞、迪斯科等于一体。要求动作松弛,上身保持挺拔,下身下沉,节奏热烈分明,轻重缓急清晰,专家称踢踏舞是用身体创造节奏的舞蹈。
基本功训练:
把杆(单把): 1、 活动:(双把,腰和脚组合) 2、 蹲:(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 3、 五位擦地(前、旁、后) 4、 小踢腿(前、旁、后,五位准备) 5、 单腿蹲(45度前、旁、后) 6、 腰:a、前、后腰 b、大涮腰 7、 舞姿:a、斜探海 b、大掖步 8、 压、搬、控腿 9、 踢紫金冠
中间:1、 行进大踢腿(前、旁4拍一次) 2、 原地踢后腿(8拍一次) 3、 搬腿(原地前、后) 4、 舞姿(斜探海、大掖步) 5、 穿手 6、 踏步翻身:4拍一次、2拍一次 7、 平转:1/2圈 8、 小跳:a、一、二、五位 b、小射雁(单起单落) 9、 中跳:a、一位3个一停 b、劈腿跳(原地、行进) 10、 大跳:(凌空越错步起法) 11、 绞柱(圈) 12、 圆场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傣族舞(手位、丁字步、孔雀飞步) 2、 维族舞(手位、摇身点颤)(垫步、三步一抬) 3、 中国舞 以上为规定组合任选一、二。 4、现代舞 5、拉丁舞 6、踢踏舞 7、东方舞 8、草裙舞 9、外国代表性舞
第九级:年龄13---15岁
舞蹈知识:1、苗族舞:苗族分布在我国许多省市,舞蹈以芦笙各类鼓舞为特色。男子动作矫健潇洒,女子动作轻快柔美。上身为前后动律,配合摆手动作,节奏欢快、鲜明。 2、拉丁舞:拉丁舞起源于拉丁美洲,分伦巴、桑巴、恰恰恰、牛仔等,统归为国际标准舞。舞蹈节奏性强,动律主要为胯部的扭动。
基本功训练
把杆: 延续前一级别动作。 1、 活动:腰、腿 2、 压、搬、控腿 3、 踢紫金冠 4、 舞姿:a、大射雁 b、姿态斜腰 c、探险海
中间: 1、 行进大踢腿(2拍一次) 2、 原地紫金冠 3、 搬、控腿(前、旁、后) 4、 舞姿: a、大射雁 c、探海 5、 踏步翻身:三个以上 6、 平转:连续 7、 小跳:a、五位换位跳 b、吸腿小跳(正吸腿) 8、 中跳:a、一位3个一停 b、射雁跳(双起单落) 9、 大跳:a、凌空越 b、吸撩腿大跳 c、紫金冠 10、 圆场 11、 花梆步 12、 技巧:绞柱(圈)、平转、踏步翻身、紫金冠、快速点转等,任选一种有速度的完成。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苗族舞(基本动律) 2、 中国舞 以上为规定舞蹈任选一、二。
3、 踢踏舞 4、 拉丁舞
5、 独、双、三人舞均可 6、 现代舞
7、 外国代表性舞
8、 各届比赛优秀剧目及自编剧目
第十级:年龄13---15岁
舞蹈知识: 1、朝鲜舞: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舞女性柔韧优雅而深沉,男性稳重潇洒而幽默。通常我们所见为长鼓、扇子、铃铛舞等。舞蹈以动静结合为特点,特殊的节奏、呼吸赋予朝鲜舞之动律风格。 2、现代舞:是在反对芭蕾的前提下产生的。他强调身体解放,揭示内心活动。注重以动作去感知和交流,有其自己的训练体系。
基本功训练
把杆:在九级的基础上强化训练。
中间:在九级的基础上强化训练。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朝鲜族舞(安旦、跟步、吸跳步等) 2、 朝鲜族舞(拍手、背手) 3、 扇子舞(各种民族民间扇舞) 4、 中国舞
以上为规定组合任选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