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前庭本体感失调的表现及训练方法
前庭觉失调引起的问题
一、运动问题,包括平衡感不良,运作协调能力不好。
二、空间感的问题,对空间距离知觉不准确,方向感不强。
三、肢体做交叉动作时有困难,左右手交叉活动时,无法有效地控制。
五、视觉统合不足,眼球运动有困难,眼球无法控制视觉移动。
六、专注力问题,坐不住,小动作多,缺乏耐心
七、语言发展迟缓,思维混,缺乏组织性。
八、重力不安全感,不喜欢双脚离地,抗拒奔跑、跳跃、摇晃等感觉,爬高。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前庭觉是否失调呢?最准确的方法是让孩子头前倾30度左右,然后原地快速转30圈,停止之后观察孩子眼睛的震颤,如果停止得极快或极慢,都代表了前庭的失调。
前庭觉训练方法
对于前庭觉失调的孩子最主要的前庭觉的训练方法,主要是六类运动。
旋转运动:旋转抱筒、旋转木马、旋转座椅等
摇晃运动:秋千上的,大龙球上的,床上的,父母把孩子抬起来摇晃
平衡运动:踩平衡板,走平衡木等
跳跃性运动:蹦床、跳球、有弹性的床上跳等
要求一定姿势的运动:踩踏车;三级跳;特别是小孩子的爬行
带来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变化的运动:滑板车;接、投球的游戏
在训练中要注意的是,这些活动完全是可以组合起来同时进行的。一般来说,前庭觉的训练强度必须根据孩子的现有水平来定,过低可能毫无效果,过高则可能引发不适的反应,如呕吐等。
前庭觉失调训练方法:
1.上抛接小球
➤在抛球的过程中,要求孩子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在胸前抱住球,向上抛的时候球要过头顶,但是双手不要过肩膀。如果是幼儿园的孩子,最好能连续10到15个不掉球,上小学的低年级学生,最好是20个不掉球。
2.拍皮球练习
➤让孩子练习左右手拍皮球,或者是一些定点拍皮球的练习,比如在地上画一个圆圈,让孩子拍的球一定落在圆圈里。
3.小推车练习
➤爸爸妈妈拽住孩子的双脚,孩子的小手当车轱辘,在我们的客厅里来回去走。要求孩子在走的过程中,头要抬高、手要协调、交替着走,爸爸妈妈要扶好孩子的双腿,通过3到5分钟训练孩子的前庭平衡,逐渐来帮助孩子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⑵ 前庭觉感统失调的表现和训练方法
前庭觉失调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七大类的问题:第一,运动问题。包括平衡感不良;运动计划能力差;第二,空间感的问题;对环境的知觉多多少少都有问题。第三,肢体做交叉动作时有困难;左右手交叉活动时,无法有效地控制,第四、身体不协调;很难双手或双脚合并做相同的动作,第五、视觉统合不足,眼球运动有困难,眼球无法控制视觉移动;第六、专注力问题,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性格上也可能比较喜欢惹别人、浮躁、脾气差。第七、话多.但是缺乏组织性,喜欢重复别人的话,用词混淆。
对于前庭觉失调的孩子最主要的前庭觉的训练方法,主要是六类运动。前庭觉感统失调的表现和训练方法旋转抱筒、旋转木马、旋转座椅等,摇晃运动:秋千上的,大龙球上的,床上的,父母把孩子抬起来摇晃。平衡运动:踩平衡板,走平衡木等。跳跃性运动:蹦床、跳球、有弹性的床上跳等。要求一定姿势的运动:踩踏车;三级跳;特别是小孩子的爬行。带来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变化的运动:滑板车;接、投球的游戏。
【拓展资料】
一、前庭( vestible)是指人和脊索动物身体器官内的某些空腔。如鼻前庭、口腔前庭、耳前庭等。耳前庭是内耳中维持平衡的器官。感统失调、晕车等现象很多就是由于前庭神经发育不良造成的。
二、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长在头颅的颞骨岩部内。前庭(三个半规管、球囊、椭圆囊)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内耳又称"迷路"),前庭就在人的内耳中,是内耳器官之一,由三个半规管和球囊、椭圆囊组成。它和耳蜗紧密相连,总称位听器官。前庭器官小且复杂,弯弯曲曲硬管里套着软管,半规管内和球囊、椭圆囊内还充满着叫内淋巴液的液体。前庭器官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征。
三、内耳的前庭和耳蜗总称位听器官,顾名思义就是感知位置和听觉的,前庭感知人体空间位置,后者负责听觉。前庭的三个半规管感知身体旋转的角加速度,球囊、椭圆囊感知直线加速度。例如坐在行进的车中即使闭上眼睛,不看窗外,也可感知到车的加速、减速或转弯;又如乘坐电梯时那种升、降的感觉,这些都是半规管、耳石器感知的。
四、前庭感受器感知人体在空间的位置及其位置变化,并将这些信息向中枢传递,主要产生两个方面的生理效应:一方面对人体变化了的位置和姿势进行调节,保持人体平衡;另一方面参与调节眼球运动,使人体在体位改变和运动中保持清晰的视觉,故它对保持我们的姿势平衡和清晰的视觉起重要作用。
五、人体平衡系统也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平衡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内耳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神经末梢感受器官(其次为视觉和本体感受器)。三者只要其中任何一种感受器向中枢传入的冲动与其它两种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不协调一致,便产生眩晕。另一方面,因内耳前庭神经系统是维持人体平衡功能的主系统,且与全身其它系统存在广泛联系,其自身疾患或其它系统疾患累及前庭系统均能导致眩晕。故眩晕多由内耳前庭系统不协调引起,约占眩晕病例的70%。
⑶ 家庭感统训练前庭觉篇
说到前庭觉,不了解的家长一定会误以为是在人体前面的某个感觉系统,但实际上,前庭觉虽然带个“前”字,它的大本营却在大脑的后下方。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做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功能,就是前庭觉。
通俗来讲,前庭觉就像电脑的处理器一样。
今天我们就着重来说说前庭觉失调的表现和干预方法。
前庭觉是什么
前庭觉是大脑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感觉信息的输入必须靠前庭觉过滤、整理和统合,让大脑能正确了解环境的状况。大脑输出的讯息,也是由前庭觉来进行轻重缓急的调整,才能够很快的让大脑和身体取得协调。
此外,前庭觉还负责接受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的信息,然后进行过滤及辨识再传入大脑。这样会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前庭觉失调有何表现
前庭觉敏感:
前庭觉迟钝:
哪些原因会导致前庭觉失调
1. 妈妈在怀孕时,活动量不足、饮食不当或者出现长期、频繁的负面情绪。
例如,在孕期仍然有抽烟、喝酒的不良习惯,就会导致脐带这条给宝宝输送营养的通道发生收缩,造成不良影响。
2. 宝宝出生后,摇抱不足、俯趴抬头不足或爬行不足。
3. 有些家长把宝宝视若珍宝,禁止宝宝做各种“危险动作”,于是宝宝的宝宝钻、爬、跑、跳或攀爬等活动不足。
4. 过早让宝宝进行过多的静态活动,如坐着读、写、算、绘画等。
5. 允许宝宝长时间看电视、接触电子产品,如电视宝宝、iPad宝宝等。
6. 宝宝的活动空间不足或活动范围受限,如家中活动空间不足或长期让宝宝坐在婴儿车等。
改善前庭觉失调的家庭小 游戏
蹦蹦床上跳跃
目标 :弹跳运动是一种上下性质的直线加速运动,对前庭器官可以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通过蹦床跳跃,对前庭觉和本体觉以及肌肉的张力锻炼有帮助。
操作要点 :上、下蹦床时注意孩子是否需要帮助。
如果孩子感觉紧张,家长可以先示范,熟悉后,孩子可以在蹦床上进行双脚跳、单脚跳,自如的控制自己的身体。
延伸活动 :孩子躺在蹦床上闭上眼睛,家长在旁边跳跃,对孩子的前庭觉的调节有更有帮助。
前滚翻和侧滚翻
目标 :身体滚动翻转是一种加速运动,以旋转的方式刺激孩子的前庭器官,对孩子的前庭觉训练很有帮助。
操作要点 :
前滚翻动作要领 :双手支撑重心向前,两腿蹬直、绷紧脚尖,然后头、颈、背、腰、臀依次翻滚向前,到背部时收腹屈膝、蹲立。
侧滚翻动作要领 :两脚前后分立,哪只脚向前就从哪个方向侧翻,身体翻滚的顺序为肩、背、腰部侧面和腿部侧面。侧滚翻是在前滚翻的基础上形成的,两个动作都是身体的自我保护动作。训练前应先给孩子讲解动作分解要领,在地上铺好垫子,做好保护工作。
趴地推球
目标 :对手眼协调能力、手臂力量的训练都有帮助作用,对前庭觉起到强化作用。
操作要点 :让孩子趴在软垫上,腹部着地,头部、上肢、小腿、双脚抬起来。
手心向外、五指相对把球推向墙壁,等球弹回后,再推球。
速度由慢到快,距离由近到远,推球次数由少增多,可以自行调整。
活动延伸 :推球时脚部可以加个皮球或放上沙袋,增强孩子的注意力,增加连推数量或增加推球时间以提高 游戏 难度。
立定拍球或拍球行走
目标 :通过拍球,收缩颈部、背部肌肉,对眼球控制身体形象,视空间知觉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操作要点 :双脚分立,保持身体平衡,拍球时可以计数,加强注意力。
边拍球边行走,保持身体的平衡。
另外,可以让孩子接受下列各种运动的训练来预防前庭觉失调:
孩子走路的时候,喜欢走到道牙(路缘石)上面去,张开双臂,通过这种方法来锻炼平衡能力。
有时,他们喜欢弯下腰,从两腿之间,倒过来看世界,这会让他想起出生前三个月看到的那个倒立的世界。
孩子喜欢做一件事情,就是不停的转圈,直到把自己转晕了,觉得很好玩,他们还会发现先正着转几圈,之后倒过来转一下,晕的程度会降低很多,这都是属于一种平衡的学习。
孩子坐摇摇车,往往乐此不疲,也因为在晃的过程中,他得到了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感觉——平衡训练。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最好使用摇篮或者经常摇抱小孩,使孩子前庭觉得到锻炼。
大点的孩子,可以多玩一些如电动木马,坐电动玩具,滑板,荡秋天,跳弹簧垫等活动,这些对于孩子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前庭觉敏感的孩子出现了如恶心,呕吐等反应,家长应该给与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并且鼓励孩子坚持从事这些活动。
只要适度加强保护,并且循序渐进,孩子就会逐渐的适应和改善。
*注意: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感统训练过量,可能会给孩子造成永久不可逆的伤害。
⑷ 前庭失调如何训练方法
前庭失调的训练要循序渐进,开始时可以先训练眼睛左看右看,逐渐的适应之后再转头,包括头往左转、往右转、抬头、低头来逐渐的适应,开始要慢,适应了之后可以适当的加快速度,再好一些就可以自己围着花坛转圈或者自身转圈逐渐来适应。前庭系统是适应性非常强的器官,因为有很多的疾病是前庭器官病变,比如耳石症或者前庭神经炎,这些疾病前庭功能呢并不一定能完全恢复,所以要加上前庭功能的训练,也就是前庭康复,通过这些前庭康复可以缓解并得到减轻。
⑸ 前庭功能训练的基本方法都有哪些
一、静平衡练习:
姿势:脚尖脚跟并拢,站在硬地板地面,两手下垂
1、睁眼练习,立正站立睁眼,双脚并拢站立,持续1-2分钟。如果维持平衡困难,双脚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可加大双脚间距,直到维持平衡为止,连续3次为一个循环。
2. 闭眼练习,双脚并拢站立,维持1-2分钟,共3次,。如果维持平衡困难,双脚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可加大双脚间距,直到维持平衡为止。
3. 站在海绵垫上进行练习,动作同上,分睁眼和闭眼两个条件。
上述动作每天进行3次,每次3个循环。
练习过程可以在角落里或有家人协助,以免摔倒。
二、前庭眼反射(VOR训练)
1、卧位训练(将示指置于眼前方30厘米-1米处,看清楚)(如果患者不能坐立时用)
(1)、转头训练:左右转头30度,转头时眼睛注视手指或字母,每次1-2分钟,每天3次。如果转头速度慢速不头晕,则加快速度。
(2)、点头训练:抬头或低头运动,上下30度,头部运动时,眼睛注视手指或字母,每次1-2分钟,每天3次。如果点头速度慢速不头晕,则加快速度。
2、坐位训练(将示指置于眼前方30厘米-1米处,或在墙上挂一个写在纸上的“X”(看清楚)
(1)、转头训练:左右转头30度,转头时眼睛注视手指或字母,每次1-2分钟,每天3次。如果转头速度慢速不头晕,则加快速度。
(2)、点头训练:抬头或低头运动,上下30度,头部运动时,眼睛注视手指或字母,每次1-2 分钟,每天3次。如果点头速度慢速不头晕,则加快速度。
(3)、弯腰从地上捡东西。
3、站立位训练
(1)站、立位转头训练、点头训练、捡东西训练同坐位。
(2)、由坐到站训练:睁眼和闭眼时进行坐到站。
4、向前走直线训练
(1)、边向前走,边进行转头训练、点头训练、捡东西训练。
(2)、 边走边跨过障碍物训练。
(3)、 球类训练:用塑料球投掷或转动,配合眼的跟踪来练习。
⑹ 前庭感统失调训练方法 如何改善前庭感统失调
1、前庭觉感统失调的表现和训练方法旋转抱筒、旋转木马、旋转座椅等。
2、摇晃运动:秋千上的,大龙球上的,床上的,父母把孩子抬起来摇晃。
3、平衡运动:踩平衡板,走平衡木等。
4、跳跃性运动:蹦床、跳球、有弹性的床上跳等。
5、要求一定姿势的运动:踩踏车;三级跳;特别是小孩子的爬行。
6、带来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变化的运动:滑板车;接、投球的游戏。
⑺ 前庭失调最好最有效的训练方法
情定世调最好的宣传方式是闭眼萌眼的情况下,进行一个战力平衡或者是动态平衡的训练。
⑻ 前庭觉失调怎么训练
对于前庭觉失调的孩子最主要的前庭觉的训练方法,主要是六类运动。
前庭觉感统失调的表现和训练方法旋转抱筒、旋转木马、旋转座椅等
摇晃运动:秋千上的,大龙球上的,床上的,父母把孩子抬起来摇晃。
平衡运动:踩平衡板,走平衡木等。
跳跃性运动:蹦床、跳球、有弹性的床上跳等。
要求一定姿势的运动:踩踏车;三级跳;特别是小孩子的爬行。
带来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变化的运动:滑板车;接、投球的游戏。
在训练中要注意的是,这些活动完全是可以组合起来同时进行的。一般来说,前庭觉的训练强度必须根据孩子的现有水平来定,过低可能毫无效果,过高则可能引发不适的反应,如呕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