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行测综合分析数学方法

行测综合分析数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16 06:29:18

① 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详细一点!

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一、适当试题标记

资料分析的一组材料,是由材料和5个试题组成,不像是其他部分那样,一个试题下面紧跟着4个选项,试题材料和题目的信息量并不是很大,我们只需要短暂的记忆试题即可,而资料分析由于材料的信息量很大,有些试题和材料相距比较远,所以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在材料中进行标记。

1、试题标记目的

上面已经说过,由于资料分析的材料,尤其是文字材料,信息量很大,而且有的试题和材料距离比较远,那此时如果我们不进行标记,就容易忘记或者记忆混乱而造成找出错误的数据,最终得到错误的答案。

对于信息量比较大的表格材料来说,由于表格的行、列比较多,如果我们不进行标记,那么很容易找错行或者列,从而找出错误的数据。

对于图形材料来说,由于数据比较凌乱,所以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倘若不进行任何标记,那就有可能会将这些数据“张冠李戴”。

总而言之,我们进行标记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准数据,那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进行标记呢?且看下面的讲解。

2、如何进行标记

不论是文字材料,还是其他材料,我们在解题的时候,都是先看试题,然后根据试题的关键词来到材料中定位,找出关键句解答,所以在做标记的时候,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对于刚开始确定出来的关键词,我们就可进行标记,把关键词用圆圈圈住或者用直线标出;

(2)然后返回到材料中寻找关键句,我们可以根据比较明显的“指标”进行跳跃性的阅读,从而找出关键句,并用直线勾画出关键句。

二、结合选项分析

不论是资料分析,还是行测的其他部分,都是给出了4个选项,那这4个选项是凭空给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如果不是,那这几个选项在设置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结合选项来解题呢?这就是本节将要讲解的内容。

1、选项特点分析

行测资料分析给出的4个选项,必然有一个正确的,其余的要么是用来迷惑你的,要么就是正确答案附近的,用来打酱油,对应资料分析而言,一般来说选项的设置也有以下几个原则(当然说的是一些计算性试题中):

一、正确选项,这个显然是必须有的;

二、最大迷惑选项,如要求2005年的值,在选项中给出2006年的值;

三、打酱油选项,这类选项一般都是和正确答案比较接近的选项,有时候会给我们的计算带来不小的麻烦。

2、根据选项选答案

这种方法一般应用在选项中的数据特点比较明显,如上个资料分析的例题,其次也可以应用在当选项中的数据比较接近时,这时由于增长率比较接近,所以基期和末期的比值是十分接近,往往选项中把这两个数据均给出来,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增长率的大小,来快速得到答案。

三、重点回顾主要概念

资料分析中的计算型概念考查频率较高,比如:同比与环比、百分数与百分点、比重、倍数与翻番、平均数、年均增长率等,对于这些概念,要重点回顾其定义与列式方法,并注意相近概念间的差别。其中,百分数与百分点这两个概念,在考试中出现频率最高,且最容易混淆,要结合例题重点关注。

四、重点关注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计算量大,在时间非常紧张的考试中,合理运用速算技巧对于考试获取高分至关重要。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在这段时间里,可以抽出时间重点关注以下简化技巧、计算技巧:乘除转化法、分子分母比较法、年均增长率的简化算法、尾数法、首数法、范围限定法、数字特性法、运算拆分法。在复习时,要注意其适用条件和使用要点。

五、把握常见题型应对策略

针对不同的命题特点技巧解题是考生快速攻克资料分析堡垒的基本功之一,对资料分析中常见的命题形式如计算题、查找排序题、计数题、综合分析题等要重点关注。并相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计算题:整合数据关系,正确化简计算,根据涉及数据和选项的特点判断是否可以使用计算技巧,选择正确的计算技巧快速解题。

查找排序题:找到相关数据,在对要排序的数据进行计算时,要注意运用合理的计算技巧,把握好放大和缩小的程度,通常可以对数据两两组合先进行比较,再进行下一步讨论。

计数题:认真阅读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在资料中确定有效数据,比较有效数据与题干给出的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注意避免多数、漏数、重复计数。

综合分析题:一般要从整个材料中撷取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答案。考生在分析时,可以从最容易计算或分析的选项入手,逐一排除。

六、必考三大增长率公式

复合增长率的公式为r=(1+r1)(1+r2)-1=r1+r2+r1×r2;

比重增减公式为(A/B)×(a-b)/(1+a),注意a为分子的增速,b为分母的增速。

倍数增速的公式为r=(a-b)/(1+b),注意a为分子的增速,b为分母的增速。

从这三个公式来看,我们在解答试题的时候,只要直接套用公式就可以快速的得到正确答案,一般来说,复合增速公式应用在相对于2003年,2005年某指标的增速;比重增减公式,主要应用在求不同年份相同指标的比重差值;倍数增速公式,则主要应用在求平均数的同比增速上面。

② 对于公务员考试,行测对于数学方面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可以迅速提高!

我今年考的通过了。我也是文科生,数学很不好。

首先我个人感觉,不管考什么试,做真题都特别重要。不做真题,只做模拟题的话,做再多都不行,只有做真题才能真正摸到考试的路数。你考的哪里的就把哪里的近几年真题打印下来认真研究,越多越好。你说的数学方面,做来做去,考的就是那些基本规律和公式,只要把真题中考过的规律和公式都给掌握透了,一要用到的时候,或者以后一看到类似的题目,就能立刻反应过来,就行了。而且我考行测是把数学放到最后做的,先做我擅长的部分。因为本来数学就薄弱了,正确性可能就没有保证,还要在上面浪费大量时间,搞得后面你本来会的而且可能会正确性很高的题目也没时间去做了,岂不很不划算?

我有几点建议供你参考:

1.搞懂搞透已经考过的数学题中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特别是应用题中涉及到的公式要做到能信手拈来。
另外,图形题这种我以前觉得很难(可能不是你的薄弱点,不过稍微带一下,呵呵),但是通过做以前的真题我就发现,规律就那么几个,你牢牢掌握了之后灵活地往上套就是了。

2.其他本来不薄弱的部分也不能轻视,不能一心把心思放数学上,因为其他也非常非常重要。逻辑题方面的一些基本规律要掌握,这样遇到一些简单的题目就可以一眼识破,节约时间。

3.细心非常非常重要。如果因为粗心而做错题目,就等于你不会。这种是最可惜的。

4.多模拟实战。特别是越临近考试,越要增强临场状态。比如考前一周每天做一套模拟题,有条件的话在和考试同样的时间段做题可能会更好。就要像真正考试那样做题,要计时,培养抗压能力,甚至你可以涂卡,这样时间掌握上会更精确。

5.学会放弃。每个人都有薄弱环节,遇到不会的题目,跳过去好了,把精力留给能让你得分的题。而且通过平时的模练,你已经知道自己最擅长的是哪些,就从那些最擅长的部分开始做吧,有助于培养考试中的自信。状态上来了,发挥得好也就是自然的了。

好好准备,要有信心。不知你研究过公务员考试的分数公示没有,不管一个岗位有多少人报,高分总是那个档档儿上的,换句话说,你考到了那个档次的分了,那不管放到什么岗位上,其他人都是给你当分母的。

好了,这么晚了,本来准备睡了,看到这个问题,就忍不住上来写了这么多,而且好像离题很多,呵呵。不好意思哦^_^ 希望可以对你有小小的帮助。

祝你成功~~~

③ 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计算量太大 有什么技巧吗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

要点:"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

“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根据首两位为1.5*得到正确答案为C。

【速算技巧三:截位法】

所谓"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几位),从而得到精度足够的计算结果"的速算方式。

在加法或者减法中使用"截位法"时,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同时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借位),直到得到选项要求精度的答案为止。

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为了使所得结果尽可能精确,需要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

一、 扩大(或缩小)一个乘数因子,则需缩小(或扩大)另一个乘数因子;

二、 扩大(或缩小)被除数,则需扩大(或缩小)除数。

如果是求"两个乘积的和或者差(即a×b±c×d)",应该注意:

三、 扩大(或缩小)加号的一侧,则需缩小(或扩大)加号的另一侧;

四、 扩大(或缩小)减号的一侧,则需扩大(或缩小)减号的另一侧。

到底采取哪个近似方向由相近程度和截位后计算难度决定。

(3)行测综合分析数学方法扩展阅读:

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中的一种考试题型,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④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及答题技巧是什么

一、文字型材料:快速定位法

快速浏览整篇材料,提取片段信息、关键词汇并做好标记,然后根据片段信息分析各段大意,再观察题目,由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对应查找上步提取的关键字,可快速定位到文章的相关段落,可起到提高做题速度的效果。

特点: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文字资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含量大,数据关系复杂。文字资料基本上是由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组成,可借用语文文章阅读中的段落结构分析法来理清各个相关数据间的并列或总分关系。

二、表格表格型材料--交叉项法

交叉项法:快速浏览表格后,弄懂其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和注释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标目,即可在其交叉处获得相应的数据。

特点:这种方法适用于表格材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大,分类清晰。表格由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表格的数据和注释等组成的。表格的数据在横标目和纵标目的交叉处获得,它是对横、纵标目两方面的结合的描述。

三、表格型材料--图形要点抽取法

图形要点抽取法:快速浏览图形后,弄懂其标题、横坐标(单位)、纵坐标(单位)和图注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坐标和图注,即可获得相应的数据。

特点:这种方法适用于统计图,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相对较小,数据趋势明显。统计图样式多种,要从不同的要点入手。例如,扇形图主要提取标题、图注信息;条形图、折线图主要提取横纵坐标等要点。

四、综合性材料--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快速浏览资料,重要的是抓住文字、图形、表格两两之间或者三者之间的关联点。在理解文字材料中的关键词、表格的各级标目和标题、图形的标题的基础上,弄懂整篇材料的含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段落、表格或图形的某一点,即可获得相应数据。

特点:综合资料是将文字资料、统计图和统计表两种或两种以上综合在一起,同时出现的一种题目,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其考查的难点在于弄清文字、表格或者图形的实际含义和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事理关系和数理关系。

五、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主要测查的是报考者对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演绎和归纳的能力,其中理解是基础,演绎和归纳是重点,要求考生有清晰的思维。

根据逻辑判断的题目要求,解题时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①假设正确,即题目所说的话无论是否和实际相符,都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②不需附加任何说明即可推出,这就提醒考生在解题时不要主观臆断,附加自己的想法,而应以题干内容为准。

⑤ 行测综合分析怎么提分

⑥ 行测数学秒杀实战方法是什么啊求介绍。

本文将专门为考生总结出在数学运算答题中如何运用发散思维来节省时间,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启发。

一、尾数法。尾数法是数量关系中十分常用的方法之一,原则上只要选项尾数不同就可以使用尾数法。所谓尾数法,即不需要计算整个表达式,而只需要计算答案的最后一个数字即可。尾数法在数字推理中十分常用,此处讲述其在数学运算题计算中的应用。

二、因数法。所谓因数法,常用在相乘等计算式中,在表达式中凡是没有被约去的因数都将保留到最后结果中。对这种计算,只要能够敏锐的发现表达式中的特殊因数,便可以根据这个因数迅速判定答案,而不需要详细计算。

三、特殊值法。一些题目直接列方程进行计算往往计算量较大,尤其是与比例相关的题目。对于这种情形,很多时候都可以直接代入比较合适的数字,可以大大降低计算的难度。

四、凑整法。所谓凑整法,指在计算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数字,可以考虑在计算过程中优先考虑将这个特殊数字配以合适的数字使其凑整,降低计算复杂度。

五、分析法。所谓分析法,指分析计算式中含有的特殊情形,由特殊情形入手直接猜测答案,并进行验证。

下面结合典型试题加以说明:

例题1: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

A..33 B.39 C.17 D.16

常规解法:50题全做对将得到50×3=150分,现在只得了82分,说明此人失去了150-82=68分,那么他做错了68÷(3+1)=17,故答对的题目和答错的题目相差50-17×2=16道。

这是本题的算术解法,一般来说熟练这种方法后,要比用方程法速度更快些。但是,这个方法仍有计算量,以及略显曲折的分析过程。对于秒杀族来说,只要找到本题的关键点,一秒之内,答案可得。本题的关键点就是奇偶性!

秒杀技巧思路:定理:a+b与a-b的奇偶性相同。我们只要看完题干中的第一句话“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就可得出a+b=50(其中a是答对题数,b是答错题数)。故a-b亦为偶数。而答案中只有选项D是偶数。故选D。

总结:本题被奇偶性秒杀!只根据题干中的第一句话就可选出答案。

例题2:现有边长l米的一个木质正方体,已知将其放入水里,将有0.6米浸入水中,如果将其分割成边长0.25米的小正方体,并将所有的小正方体都放入水中,直接和水接触的表面积积总量为( )。

A.3.4平方米 B.9.6平方米 C.13.6平方米 D.16平方米

常规解法:大正方体的浸泡面积是1×1+0.6×4=3.4平方米,小正方体边长为大正方体的1/4,面积是大正方体的1/16,共有64个小正方体。那么小正方体沉入水中的表面积应为大立正方体的64×1/16=4倍,故小正方体直接和水接触的表面积总量为3.4×4=13.6平方米。因此选C。

以上思路已经是常规解析中计算量最小的方法,然而,对于以秒杀为追求的考生仍不足够!在本题中我们无需计算出最后答案!

秒杀技巧思路:大正方体的浸泡面积是1×1+0.6×4=3.4平方米,分割后小立方体和水接触的表面积一定可以被3.4整除。所有答案中,AC符合。而 A是大立方体和水接触的表面积。我们知道,分割后小立方体和水接触的的表面积应该是大于大正方体浸入水中的表面积1×1+0.6×4=3.4的。因此选 C。

总结:本题被倍数的性质秒杀!

综上,在做数学运算题目时,若是进行发散思维,运用技巧,答案往往不需要直接算出来。这样就节约了大量宝贵时间。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站在了公务员考试的制高点上。

运用技巧的本质,就是突破常规、而非按部就班的那种思维方式。若是经过一定训练,考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将得到大大提高,而应试答题的速度也会随之精进。

⑦ 2018河北省考行测数量关系有什么技巧

数量关系一般分为两大部份,一是数字推理,其本质主要是考察应试者对数字和运算的敏感程度。考查的数字推理规律集中于数项特征、运算关系、结构特征。二是数学运算,知识点繁杂,需要系统复习。每一基本题型都有其核心的解题公式或解题思路,应通过练习不断熟练。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即在复杂数学运算题面前,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挖掘其中深层次的等量关系。
数量关系的规律、考点众多,知识点繁杂,需要进行专项训练,讲究复习方法。要把握遵循循序渐进、稳步提升的原则。
数字推理的方法:
1、形成解题基础,数字推理的本质是对数项特征、运算关系、结构特征、位置关系的考查,只有明白其中的基本内容,才能为学习数字推理的解题方法做好准备。
2、形成系统方法,掌握数字推理的解题方法,包括作差法、作商法、作和法、作积法、转化法、拆分法、位置分析法,并使这些解题方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3、掌握更多规律,熟悉常见的基本数列及其变式,并在此基础是打开阔思路,掌握新题型,熟悉图表数列以及创新数列。
4、实战快速提升,多做题,举一反三。
数学运算的方法:
1、掌握基础知识,数学运算基础知识众多,需要系统梳理,这是快速解答数学运算题的基础。建议把初中到高中的所以公式自己找出来,并进行理解记忆。
2、了解基本题型,数学运算基本题型并不是很多,每一题型都有其对应公式或核心解题思想,并熟悉常见考点,做到知己知彼。
3、提高综合能力,复杂数学运算题往往是基本题型的复合或是将等量关系隐藏于题干之中,因此要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在复杂问题面前,能够看到本质,挖掘其中深层次的等量关系,这需要大量做题来积累。
4、实战快速提升,考生需要通过解答模拟题来培养对数学运算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能够提高数学运算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对数字推理部分也很有帮助。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费用。一般不建议购买试卷,更新较慢,在线题库会比较合适。比如中政网等等。
5、掌握解题技巧、努力提高解题速度。如果一道题目运用常规的方法无法得到解答,那么则可以考虑运用一些技巧。首先,多用代入法。既然是选择题,将答案代入原题的要求中,符合的就是正确答案。这个对于答案数字简单,但是题目中数字复杂的尤其适合。其次,大胆假设。假设某个答案是正确的,进行反推。
最后,祝你考试成功!

⑧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思维导图:数学运算常用方法

方程法在数学运算中可以称得上是万能解法,这是因为考题基本上都是在围绕等量关系做数量运算——无论题目多复杂,其间必然存在着一个或多个等量关系,题目中的未知量是具备数量关系的。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将题目中的所有条件用数学等式表达出来,进行求解。
一般在行测数学运算考试中,我们将常考的知识点分成多个题型,比如常见的“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容斥问题”……方程法并没有固定的解题对象,一般只要题目中出现等量关系、多未知数之间存在数量关系我们就可以用构造方程的思路列出等式解题。希望能帮到你。
考公务员来大树,我们会能考就能教你考——大树教育

阅读全文

与行测综合分析数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吸尘器抽真空使用方法 浏览:65
做人流方法什么好 浏览:974
说话与沟通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624
招聘谈钱技巧和方法 浏览:8
怎么补色最快的方法 浏览:380
痛风解决方法有哪些 浏览:363
门牌调换最佳方法 浏览:21
什么方法快速消红 浏览:665
如何运用文学批评方法 浏览:497
小米手机5s输入法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42
通信网络优化的常用方法 浏览:774
数据分析包含哪些方法 浏览:613
88打六折怎么计算方法 浏览:338
藏香的使用方法 浏览:711
41的竖式计算方法 浏览:944
如何快速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 浏览:919
centos安装软件的方法 浏览:288
挂衣架安装方法和步骤 浏览:908
乙肝表抗定量检测方法 浏览:604
戒酒什么方法最快 浏览: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