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气功疗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气功锻炼是一种主动康复疗法
它属于自我身心锻炼,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最怕信心不坚,一曝十寒,半途而废。能否达到成功的彼岸,与个人的意志和毅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疗效也往往因人而异。做气功首先需要加强思想修养,学习养生之道,善于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按客观规律主动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达到祛病、保健、延年的目的。
(2)气功康复属于整体康复疗法
气功锻炼并不是针对某些疾病或某个局部起作用的特异性疗法,而是以改善人体整体功能状态,提高人体素质为目的的锻炼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加强人体自我调节,提高免疫和抗病能力,靠机体自身的稳态机制消灭疾病而维持健康。古人认为,气功是锻炼精气神的,而精气神则代表了人体的正气,是人身之三宝。通过练功,可达到精充、气足、神旺,自然可以却疾疗病。练气功可使阴阳调和,气血流畅,因此能扶正祛邪。这些是气功疗法的基本原理,通过不断加强正气,能促进病体的康复。无论练习何种功法,经过一段时间,普遍反映饮食和睡眠改善,心情愉快,精力充沛,病痛逐渐消失。这也说明气功疗法是从整体上发挥作用的,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通过自我锻炼,调整和控制内脏功能活动,改善全身功能状态和调节新陈代谢过程,达到康复的目的。
(3)气功是一种自然疗法
顺乎自然是气功锻炼的一项基本原则。大多数气功都是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条件限制,可因时因地因人选用,随时随地可练。真正理解了气功的精髓,则无强制勉强之苦,无任何压力,一切顾其自然,锻炼起来,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乐趣的享受。所以说,气功疗法是一种简便、价廉、灵验,适合糖尿病病人锻炼的康复方法。
Ⅱ 有哪些推拿和气功疗法有助于治疗糖尿病
(一)推拿康复疗法
推拿疗法,包括病人自我推拿、他人被动推拿。他人被动推拿,又可分为家庭推拿与医生推拿。实践证明,推拿对糖尿病有一定治疗作用,不仅可改善糖尿病的症状,降低血糖和尿糖,更能对血管神经并发症起到防治作用。但值得重视的是,推拿作为医疗保健技术,其手法、强度,应根据病情而定,决不是“力度”越大,效果越好。糖尿病病人体质多偏弱,因而推拿手法也应循序渐进,强度慢慢加强。推拿时间一般以15~30min为宜,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在具体使用推法、搓法、揉法等手法时,在术者手上,或病人要推拿的部位,还可蘸些润滑剂,如滑石粉、薄荷水、香油、红花油、麝香风湿油、推拿乳、扶他林软膏等,不仅可减轻摩擦阻力,有的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自我推拿康复疗法自我推拿康复疗法是指糖尿病病人自己运用手法对肌表特定部位进行推拿。
推拿方法一:
以拿四肢为主。采用端坐位。四指与拇指相对应放于大腿上,由上而下,轻轻拿捏,一般从腹股沟拿到踝关节部。前面可拿捏5~10遍,后面再拿捏5~10遍。然后右手拿捏左上肢,从肩部拿至腕部,10~12遍为宜。每日可行2~3次。
推拿方法二:
推拿下肢及足部穴为主。盘腿而坐,点按足三里、三阴交,然后按揉照海、昆仑、地机穴,最后反复擦涌泉100遍。每日晨起和临睡前,各推拿1次。
推拿方法三:
以揉廉泉穴为主。取端坐位,头稍向后仰,将拇指指腹放在廉泉穴处,食指放于承浆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揉按,力量由轻渐重,以局部酸胀为宜,每日可揉按2~3次。
推拿方法四:
腹部推拿为主。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推拿36周,逆时针推拿36周,并要求在自我意念控制下进行。大便秘结者,从右上腹部开始经过脐上,至左上腹部,然后向左下腹部推按,反复36次,以自觉气机下行为度。若有矢气排出,或产生便意,皆为正常反应。以上腹部推拿方法,宜每日1次,最好在每天的固定时间进行。
2.他人推拿康复疗法他人推拿是指医生或病人家属对糖尿病病人进行手法刺激的推拿方法,是推拿治疗的基本形式。
推拿方法一:
以经穴推拿为主。常用穴位:膈俞、胰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基本手法为一指禅、捏、揉、捻、摩法。基本操作法:
(1)病人仰卧,术者先推拿病人腹部,时间约为5min。
(2)病人俯卧,术者以一指禅推法在两侧膀胱经治疗,自膈俞至肾俞,往返操作,以局部明显压痛点为重点,约10min,然后在膀胱经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3)捏揉掌心第四掌骨中纹相交处5min,此为手部胰反射区。捏揉时,术者嘱病人意念存想上腹部,使病人自觉有温热感。
(4)捏揉足底内缘,第一趾骨小头区域5min,此为足部胰反射区。捏揉时,术者嘱病人意念存想上腹部,使病人自觉有酸胀感。
推拿方法二:
按揉肺俞、胃俞,揉擦肾俞,摩中脘,揉气海,按揉手三里,拿合谷,拿按内关、外关,按揉足三里、三阴交。每穴推拿20~30次,于早、晚各推拿1遍,每遍推拿30min。
若口渴多饮症状突出,配合点按大椎,拿按尺泽;若多食善饥症状突出,配合点按太冲,掐揉内庭;若腰酸尿多症状突出,配合擦大椎,按揉命门,拿按太溪、昆仑,擦涌泉。也可取肺俞、胰俞、脾俞、肾俞、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用拇指指腹分别在上述诸穴上揉按,每穴推拿1min,力量由轻渐重,先躯干后四肢,以酸胀为度。
推拿方法三:
辨证取穴为主。上消取肺俞、太渊、胰俞、廉泉,中消取胃俞、脾俞、胰俞、内庭、三阴交,下消取肾俞、太溪、胰俞、然谷、行间。口干咽燥、大渴者,加金津、玉液;善饥多食者加中脘、足三里;头晕眼花加太阳、光明。根据不同穴位,施行不同手法,先从点、捻开始,然后以揉、振、一指禅法结束。先轻后重,每次10~20min,早晚各1次。
推拿方法四:
以腹部推拿为主,躯体其他部位经络、俞穴为辅。具体方法如下述:
(1)腹部推拿:病人仰卧位。两手顺胸腹两侧平伸,肌肉放松。术者站或坐在病人右侧施术。旋转揉按阑门、建里、气海、带脉、章门、梁门、天枢。抓提诸脉,以平补平泻为主,按顺序推拿15~20min,然后重点施治。如烦渴多饮症状突出,则以左章门、左梁门穴区为重点,用泻法,反复揉按3~5min;如多饮多食症状突出,则加中脘穴,配建里穴用泻法,反复揉按2~3min;如多尿症状突出,应以水分、关元、中极为重点,用补法,反复揉按3~5min。
(2)腰背部推按:病人取坐位或俯卧位。术者站在病人背后适当位置,由上而下施行推拿。按顺序推按肩井、哑门、风府、大椎、风门、肺俞、膏育、脾俞、肾俞,以直推、分推为主,时间3~5min,然后重点按背部的俞穴。上消以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肾俞为主,中消以胃俞、脾俞、肝俞、肾俞为主,下消以肾俞、肺俞、肝俞为主。反复推、按、抓揉,时间为5~10min。
(3)局部推拿:上消推按肺俞穴后,配合推搓足三里,用泻法弹拨阳陵泉;中消配合搓脚心,点按三阴交、太溪;下消配合搓腰,抓背部,点按肺俞、膏育,揉肩井,揉肩。
(二)其他特殊推拿疗法
1.气功点穴推拿法气功点穴推拿法是一种将气功与推拿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轻中型糖尿病效果较好。可分为三步进行:
(1)起式:松静站立,三嘘息,中丹田三开合。
(2)正功:顺序推拿承浆穴、中脘穴、关元穴、期门穴、肾俞穴。
(3)收式:中丹田三开合,三嘘息。
如上述方法,连做3遍,最后收工做干洗脸动作。每日早、晚各练1次。每次1h左右,可先练调息养气功半小时,然后穴位推拿2~3遍。
2.药浴足部推拿法药浴足部推拿法是指在药浴足部的基础上进行的足部穴位推拿。
药浴方:桂枝30g,红花10g,苏木30g,吴茱萸10g,追地风30g,透骨草30g。每剂水煎2次,取汁洗浴足部。每剂药在冬天可连用3d。
药浴推拿方法分两步:
(1)药浴:中药如法煎好后,熏洗足部。但应注意不要过烫,以免烫伤。
(2)足部推拿:按揉照海、地机、昆仑诸穴,搓擦足底涌泉穴,每次推拿30min。
3.磁锤叩打疗法磁锤叩打疗法是指用特制磁性推拿锤叩打特定部位和经穴,以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取穴]双侧涌泉、太溪、梁丘、足三里、照海、三阴交。
[操作法]术者右手持磁锤,分别叩打上述诸穴,要求每穴叩击50下左右,强度以病人有酸胀感为度,一般10d为一个疗程。要求接受治疗前检查血糖、尿糖,治疗一个疗程后再复查血糖、尿糖,以便观察疗效。
应该注意的是,推拿疗法治疗轻中型糖尿病虽有一定疗效,对重症糖尿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有利于糖尿病并发症症状的改善,但一定要配合饮食治疗、药物治疗等疗法,否则很难收到满意疗效。
(三)气功康复疗法
气功古称导引,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产生了《行气玉佩铭》这部气功学专书。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更提出了“消渴候气功宜宣导治疗法”,为气功疗法治疗糖尿病奠定了基础。建国以后,气功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实践证明:气功能培补元气,扶正祛邪,调节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清心宁神,对糖尿病病人确有疗效。气功疗法不仅可以减轻症状,降低血糖,更可通过多方面复杂的机制,改善胰岛的分泌功能,改善血糖血脂的代谢紊乱,防治糖尿病血管神经并发症。
气功康复疗法包括自我习练气功和外治气功两种,我们所说的气功疗法主要是指前者。
气功锻炼取效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并掌握好调形、调息、调神的要领。
1.常用气功功法(1)巢氏消渴候气功宣导法:此功法源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主要适用于口渴多饮、小便异常的消渴病病人。功法分3步,每日可练功2~3次。
①静卧悬腰行气:解开衣服,放松腰带,安静仰卧。腰部舒展悬空,用骶部抵住床席。两手自然置于体侧,双目微闭,舌抵上腭。用鼻做深、细、匀、长的呼吸5次,并随着呼吸节律,鼓起小腹。
②引肾搅海咽津:接上式,用舌在唇齿之间,自上而下,自左而右,搅动9次;再由上而下,由右至左,搅动9次。鼓漱18次。将口中产生的津液分数口徐徐咽下,并用意念将其引至下丹田。然后静卧数分钟。
③缓行收功:接上式,起立,步出户外,在空气新鲜、树木葱茏、环境幽静的地方缓缓步行。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下,步行120~1000步。
(2)叩齿漱津功:此功法通过叩齿补肾,通过漱津,使被称为“华池之水”的津液下至丹田,有滋阴填精、降火归元之功用,故可用于糖尿病治疗。此功简便易行,值得重视。
①静坐:端坐、头正、颈直、目视前方,含胸拔背,两手4指握大拇指,置于两侧大腿上,舌轻抵上腭,轻轻闭上眼睛,内视返听,意守下丹田,全身放松,自然呼吸。
②叩齿:待情绪安定,精神集中后,上下牙齿轻轻叩打36次或81次。速度宜缓慢均匀,不可用力相击。
③搅舌:用舌在口腔内上腭、下腭、上齿牙龈内外侧及下齿牙龈内外侧,做左右搅动运转各9次或18次,产生的唾液不咽下去。
④漱津:闭口,将搅舌产生的唾液,鼓腮漱津9次或18次。
⑤咽津:将漱津后的唾液分成3小口,逐口下咽,下咽时稍稍用力,并通过意念诱导沿任脉方向将唾液缓缓送至下丹田。
⑥收功:意守丹田片刻,3~5min。而后双掌合十,互相摩擦发热,然后用发热的双手由前额经鼻两侧向下擦,直至下颌,经面颊、耳前,绕过太阳穴回到前额,反复共9次。
(3)内养功:内养功是北戴河气功疗养脘刘贵珍整理挖掘的一种功法,运动幅度小,不致使人疲劳,所以适用于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多种慢性病的辅助治疗。一般每天可早晚各练1次,每次20~30min。
①姿势:一般采用侧卧式,或仰卧式、平坐式。
②呼吸:
第一种呼吸方法:闭口,用鼻呼吸。先吸气,通过意念领气下达丹田,之后稍稍停顿,暂不呼气,片刻后再把气缓缓呼出,呈吸-停-呼呼吸形式。同时配合“自己静”3个字,吸气时默念“自”字,停顿时默念“己”字,呼气时默念“静”字。吸气时舌抵上腭,停顿时舌静不动,呼气时舌随之落下。
第二种呼吸方法:闭口,以鼻呼吸,也可口鼻兼用。先吸气,随之缓缓呼气,呼气完了暂停呼吸。呈吸-呼-停呼吸形式。默念字句同第一种呼吸方法,吸气时默念第一个字“自”,呼气时默念第二个字“己”,停顿时默念第三个字“静”。同时,吸气时舌抵上腭,呼气时舌缓缓落下,停顿时舌在口腔不动,如此反复多次。
③意守法:意守下丹田(该功法丹田位于脐下5cm,实为气海穴),可同时想象气海穴处有一圆球状物,位于小腹之内。
(4)八段锦:八段锦在我国民众中享有盛誉,有调形、调神、调息相结合的特点,糖尿病病人除非危重病例,均可自我习练。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
预备姿势:松静站立,两脚平行,与肩等宽,或采取立正姿势。两眼平视前方,舌尖轻抵上腭,用鼻呼吸,周身关节依次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侧,各指伸展,躯体自然正直,足趾抓地,足心上提,集精全神,站立片刻。
动作:
①两臂缓缓从左右两侧上举至头顶,两手十指交叉,翻掌向上,掌心上托如托天之状,同时双脚跟提起离地。
②两臂放下复原,同时两脚跟提起离地。
如此反复多次。若配合呼吸,则上托时深吸气,还原时深呼气。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预备姿势:立正。
动作:
①左脚向左踏出一步,两腿弯曲成骑马式。两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分开。而后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如拉弓状。
②复原。
③右脚向右踏出一步,两腿弯曲成骑马状,其余动作同①,只是方向相反。
④还原成立正姿势。
如此反复多遍。若配合呼吸,则展臂拉弓时吸气,做复原动作时缓缓呼气。
第三段:调理脾胃臂单举。
预备姿势:立正,或两脚平行站立,距离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动作:
①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②复原。
③左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右手下按,掌心向前,指尖向前。
④复原。
如此反复多遍。若配合呼吸,则上举下按时吸气,复原时缓缓呼气。
第四段:五劳七伤向后瞧。
预备姿势:立正,两手掌心紧贴于双腿两侧风市穴处。
动作:
①头慢慢向左转,眼望后方。
②复原。
③头慢慢向右转,眼望后方。
④复原。
如此反复多遍。若配合呼吸,则向后望时吸气,复原时缓缓呼气。
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
预备姿势:两脚分开,相距约为3脚长的宽度,屈膝成骑马状,两手扶在大腿部,虎口向前。
动作:
①上半身及头部向前做俯身深屈动作,随后在左前方尽量做弧形摇转,同时臀部相应右摆。左腿及左臀部适当伸展,以辅助摇摆。
②复原。
③上半身及头部向前做俯身深屈动作,随后在右前方尽量做弧形摇转,同时臀部相应左摆。右腿及右臀部适当伸展,以辅助摇摆。
④复原。
如此反复多遍。若配合呼吸,则头左前和右前摇转时吸气,复原时缓缓呼气。两手扶腿的姿势,可随身体的转动稍稍移动。
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
预备姿势:立正。
动作:
①上半身缓缓向前深屈,膝部保持挺直,同时两臂垂下,两手握住足尖(或两手指尖触及两足踝),头略抬高一些。
②复原。
③两手在背后抵住脊骨,上半身缓缓向后仰。
④复原。
如此反复多遍,配合自然呼吸。
第七段:攥拳怒目增力气。
预备姿势:两腿分开屈膝或骑马式,两手握拳放在腰旁,拳心向上。
动作:
①右拳向前方缓缓出击,右臂伸直,拳心向下,两眼睁大,向前虎视。
②复原。
③左拳向前方缓缓出击,左臂伸直,拳心向下,两眼睁大,向前虎视。
④复原。
如此反复多遍。若配合呼吸,则拳向前出击时呼气,回收时深深吸气。
第八段:背后七颠诸病消。
预备姿势:立正,两掌心紧贴在大腿前方。两膝伸直。
动作:
①两脚跟提起离地3~4cm,同时头向上顶。
②两脚跟放下着地复原。
如此反复多遍。若配合呼吸,则脚跟提起时深深吸气,脚跟放下时缓缓呼气。
(5)因是子静坐法:因是子静坐法是因是子先生创立的一种通过静坐调身、调息、调心以防病保健的功法,在建国以前曾有极广泛的影响。练功时间一般以子时和寅时(23~1时、3~5时)为佳,地点以静室为宜,每次练功30~40min,每日两次,以至三次四次。常练此功,可以通调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使全身气血流行不滞,对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具体内容包括三部分:
①调身:解衣宽带,在床上或凳上,从容入坐。可单盘腿坐、双盘腿坐,也可自然盘坐。
把右掌背叠在左掌面上,贴近小腹,轻放于腿上。接下来把身体左右摇动七八次,再端正身体姿势,令鼻与脐连线垂直,开口以吐腹中秽气,吐毕舌抵上腭,由口鼻徐徐吸入清气3~7次,然后闭目,唇齿相接,舌再抵上腭,并轻闭双眼,端坐。若坐久微觉身体不正,则应随时轻轻矫正。而后开口吐气十数次,令身中热气外散,然后慢慢摇动身体,将肩胛、头颈、双手、双脚依次放松。再以两大拇指指背互相推拿生热后,擦双眼眼皮,然后闭眼,再擦鼻部两侧。
再后两手掌擦热,擦两耳轮,最后再普遍拍打头部以及胸、腹、背、手臂、腿、足、足心,完了方可随意运动。
②调息:呼吸宜轻、宜缓、宜长短均匀。也可用数呼吸法。从1到10,反复循环,息息调匀。
③调心:要求放弃一切杂念,意念守在小腹,安神静志。
(6)糖尿病导引功:糖尿病导引功是现代人在继承各派气功优势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摸索而创立。有医家指出,糖尿病病人只要能练习此功,并能够长期坚持,就一定能收到显着疗效。该功分为五段,完成全部功法每次需40~50min或更长时间。
①做预备动作。首先选择公园、树林等空气新鲜、环境幽雅的场地,时间以早晨6点半为宜。松静站立,两脚平行,距离与肩同宽,膝微屈不超过足尖,含胸拔背,沉肩坠肘,颈竖头悬,足踏如钟鼎,排除一切杂念。站桩并配合逆腹式呼吸,以意领气,气沉丹田,经长强走督脉,上百会,经任脉过鹊桥,到涌泉。周而复始,每分钟呼吸4次,以致到小腹(丹田)产生热团。然后感到肾热、背热,继而睾丸发热、腿内侧发热、足心发热乃至全身发热为止。历时约20~25min。
②内调五脏四节站桩。
心肾相交9次:
动作:站桩姿势,两臂带动两手,臂稍向里弯,抱球,配合吸气,稍向下丹田合拢,合到两手距离小于3.3cm为止。然后两臂带两手配合呼气缓缓向外展开,掌心向外,展到靠近环跳穴时,掌心翻向里贴于环跳穴处。
疏肝理肺9次:
动作:由站桩预备式开始,两臂前伸,配合吸气,如捧物向上提,提到膻中穴处合十。随后双臂配合呼气悠悠向左右两侧平伸,伸时掌心向外。伸展后以大雁落地之态势配合吸气,两臂带动两手落到原处。两套动作做完,站桩10~15min。
强身健脾9次:
动作:由站桩预备式开始,配合吸气,腰向左后弯,右手由右向上做托天动作,左足随着提起成金鸡独立势。随着呼气,右手向头顶划圆弯至左足,手心向外,最后配合吸气复原姿势。然后如上式一样,腰再向右后弯,左手由左向上托天,右足随着提起成金鸡独立势,随着配合呼气,左手向头顶划圆探左足,掌心向外,最后再配合吸气复原姿势。
滋阴补肾9次:
动作:由站桩预备式开始,两手随吸气由腿外侧向上提至膻中穴。掌心向上,随着两臂内旋屈腕,掌心向上,配合呼气,两臂高举并撑圆。再随着配合吸气,两手由前向下,腰背配合呼吸自然弯曲,两手直下至指尖插地,最后恢复预备式。这两套做完,再练站桩功10~15min。
③练太极拳两遍。
④摇摆功9次。
动作:由站桩预备式开始,先迈出左脚,身体重心前移,两脚尖着地,两脚后跟踮起。大足趾和二足趾用力抓地,两臂自然向左边摆动,同时用鼻吸气,随两脚跟着地,配合呼气。右脚向前迈一步,两脚尖着地,两脚跟踮起,双臂由胸前抬起,向左右分开,犹如凤凰展翅飞翔之势,同时用鼻吸气。然后双腿弯曲下蹲,双手扶在膝上,同时呼气。起身不复原,再做第二次动作,做完9次。
⑤练太极剑两次(动作从略)。
2.气功疗法的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练功场所:选择练功场所以空气清新、环境安静为原则。在旷野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练功尤好,公园及树林相对安静之处也为练功较适合的场所。有人认为,糖尿病病人应在柏树、梧桐树旁练功,而不宜在枯树、桃树旁练功。古坟、厕所、垃圾站、排污渠附近,切不可作为练功场所。烈日直射、寒风凛冽、暴风骤雨、电闪雷鸣的恶劣条件下,也不宜练功。至于重症或体弱病人,不能到户外活动,也可在家中,在相对安静的环境里习练,同样可取得一定疗效。
(2)练功时间的选择:练功时间一般应掌握在子、午、卯、酉四个时辰,也可根据各功法的不同要求,具体决定。有人认为,午、未、申、酉、戌、亥六阴时练功,可滋阴降火,有益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我们体会糖尿病病人可以在晨起和临睡前各练一次功,如此不会打乱正常的生活起居规律,便于长期坚持。长期坚持练功,自然会收到一定疗效。
(3)练功时的方位选择:练功时所采用的方位,一般主张面向西、面向南、面向东,或白天面向太阳的方位,夜晚面向月亮的方位,有人认为,面向北,可滋肾水。我们体会,练功时应掌握前空后虚,如背靠大山,面向平川;如背靠房屋,面向场脘;如背靠大树,面向旷野;如背靠墙壁,面向门窗,这样便于安神定志,调心调息。
(4)练功功法的选择:气功功法和流派很多,选择功法应该慎重。一般要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由于不同的糖尿病病人,具体体质、病因、病机各有特点,选择功法也当有所区别,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辨证练功。在前面谈到的各种功法中,静功以内养功、因是子静坐法为主,通过练静功,可以从整体上培补元气,调整阴阳。动功以八段锦等为主,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脏腑功能调整,以疏通全身气机,通经活络,使一身气血调畅。叩齿漱津功,简便易行,有滋阴降火之功,所有糖尿病病人均可习练此功,并可收到较好疗效。
(5)练功者的心境:《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既是常人养生的基本原则,更是对练功者的基本要求。糖尿病病人要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勿大怒、大喜、大悲,宜长期保持乐观情绪,在良好的心境下习练气功。
(6)练功前的准备工作:练功前不能过饱、过饿、过于劳累,要穿平底鞋、宽松的衣服,并排空大小便,放松腰带,以免影响气机的畅行。练功前20min,则应停止各项剧烈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如跑步、下棋、打扑克等,以保持练功时全身肌肉放松、心情平静,有利于调息和入静。
(7)练功中的注意事项:练功主要是通过调形、调息、调神而收效。调形即调身,强调全身放松,松而不弛。调息,吸气宜深,呼气宜缓,一呼一吸皆随动作进行,在意念控制下进行。
调神即调心、调意,“练气不识意,其气从何据”,练功的动作、呼吸均应在意念控制下进行,以达到专心一意、万念俱空、物我两忘之境。
(8)收功时的注意事项:练功强调一个“静”字,一个“稳”字。心境要静,环境要静,起功要静,收功要稳。特别是收功,不可急躁而匆匆结束,一定要静守丹田片刻,在气归丹田后,缓缓收功。应避免练功过程中,突然转干他事。
应该强调的是,对气功必须有客观的认识。任何内气均不可一朝一夕养成,任何外气均不能立起沉疴,所以,应教育糖尿病病人,在相信气功疗效的同时,不要迷信某种功法,尤其不能在练功中盲目乐观,冒然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停下,否则将会带来严重后果。
(四)食疗康复疗法
在西方国家中,最早提出糖尿病饮食管制的是JohnRollo(1796年),而在我国唐代,孙思邈(581—682)《千金方》就非常明确地指出:消渴病病人,“所慎者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同时代的王焘《外台秘要》更指出:“此病特忌房室、热面并干脯、一切热肉、粳米饭、李子等”,孙思邈和王焘均强调,不节饮食,“纵有金丹亦不可救”!可见我国古代医家对饮食治疗的重视。
1.食疗康复疗法的基本精神
(1)控制总热量,合理配餐:糖尿病饮食是低热量饮食,而非低糖饮食,一般要求低脂,适当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粮食:一般每天4~8两。年轻的、不爱吃肉的重体力劳动者,也不应超过9两。
肉类:完全不吃肉食,会引起营养不良,而且可能造成多吃主食的现象,所以,一般各种肉食总量每天可掌握在1~3两,以鸡、鱼肉、瘦猪肉、瘦牛羊肉为宜。
豆制品:可补充蛋白质,对血糖影响不大,每天可进食1~3两,如吃豆腐则可加倍。但如已发生糖尿病肾病,则不宜再进食
Ⅲ 糖尿病人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患者开始运动前,应咨询医生,对身体状况进行了解和评估,明确糖尿病类型、血糖水平、所用药物类型及运动风险、有无并发症和重要脏器功能状态等,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糖尿病患者应以中小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主,小强度的力量训练为辅,两者相互结合的锻炼方法,效果最佳。运动治疗糖尿病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般推荐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方式是在合适运动强度下的规律运动,以有氧运动为最佳。所谓“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情况下的运动,其特点是运动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持续时间较长。因为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相对较小,消耗能量的速率不高,可以直接通过燃烧血液中的葡萄糖来供能,而不一定要动用肌肉中贮存的糖元,所以降糖效果好。
心率一般在130次/分以下,老年人、病程较长及存在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运动强度和目标心率则应适当降低。研究证明,强度较低的运动,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大约40分钟,人体内的脂肪才能被调动起来与糖元一起供能,使脂肪代谢的速度增加,糖利用更趋合理,以达到减重、降糖的目的。
有氧运动种类很多,包括散步、中速步行、慢跑、健身操、游泳、太极拳、骑自行车等非剧烈的运动。其中步行最安全、受限制少、容易坚持,是糖尿病人的首选运动方式,尤其对年长者更适合。也可将锻炼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比如爬楼梯、早餐遛狗、家务劳动、社区活动等,都可以进行。
Ⅳ 告诉我一个正确练气功的方法!
练真气运行吧,这个功法很好地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静功),练通小周天、大周天,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个阶段,可获得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效果。机体生理功能呈现后天返先天的变化,继续锻炼,原则上是以功为法,以静为务,以守为成,向炼神还虚的高级阶段迈进,冀以达到长生久视,返朴归真的终极目的。
初学真气运行法要有正确的姿势,作为初学者的规范。练习真气运行有行、立、坐、卧四种形式,其中以坐式为主,其他姿势为辅。为有效地促使真气运行不断进步,除坐式以外,还可随时随地采取多法进行。
坐式
坐式有盘腿和垂腿两种姿势,主要按照个人习惯和环境条件,自行选择。一般认为盘腿坐过于形式化,且易麻腿。因此,一般采用垂腿(坐椅凳)坐式较为便利。
盘腿坐式
“双盘式”是把左脚放在右大腿上面,再把右脚搬到左大腿上,两手相合置于小腹前面。这个坐法只是为了坐得稳固不易动摇,但没有相当功夫不易做到。“单盘式”是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手势如前法。这比双盘易于做到。“自由盘腿”是将两腿互相交叉而盘坐,是一般人习惯用的坐式。
垂腿坐式
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凳上,以坐下来大腿面保持水平为度,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的距离以能放下两拳(拳眼相对)为准。两手心向下,自然的放在大腿面上。两肩下垂,腰须直,勿用力,不要挺胸驼背、仰面低头。下颌略向回收,头顶如悬。体态以端正自然为标准。此式为现代习惯采用之姿势。
卧式
右侧着床伸下腿屈上腿,右手曲肱将手置于头之前下侧枕上,左手放在左胯上,此式应用为坐功之辅助,或体弱不能坐者采用之图。
站式
站式有各种姿势,在这里不一一介绍。兹介绍方便易行的一个姿势,以为坐功之辅助功。两脚并立,两手覆于丹田(左手掌心覆于丹田,右掌心覆于左手背上)。松肩垂肘,含胸拔背,虚心实腹,眼半垂廉一切要求同坐式。?
行式
行路和散步时,目视前方三五步处,意守鼻尖,神不外驰,依行路的速度,一般为三步一呼,一步一吸,四步一个呼吸。如能长期锻炼此法,对走长路很有帮助,可以久行不倦。
口腔
口唇自然闭合,上下齿相对,将舌上卷约成九十度,用舌尖轻轻地抵往上腭----舌抵上腭的方法(点击参见"舌抵上腭"图)。唾液分泌得多了,将舌放下慢慢地咽下去。
眼睛
闭目内视,练哪一步功就内视哪一部位。如第一步注意心窝部,就内视心窝部。
耳朵
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使呼吸不要发出粗糙的声音。保持从容自然,不可憋气使呼吸不畅,这是集中思想的好方法。
呼吸
在练习真气运行法的过程中,一直是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不加注意,自无流弊。丹田真气充实后,自然地贯通督脉。那时即感到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沿督脉入脑。这是真气的自然活动状态,无须追求。外呼吸则绵绵密密,若存若无,呼吸表现的更加自然。这时外呼吸就无须注意了。
收功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收功的时候,慢慢睁开眼睛,搓搓双手,再用双手搓面,最后用十指梳头片刻,再慢慢站起来活动。
练功方法
第一步
呼气注意心窝部(点击参见心窝部位置--巨阙穴) 1. 方法。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2. 时间。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假若条件许可的话,每天固定时间练功,养成习惯,对稳定思想更有帮助。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要紧,只要抽空抓紧练功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练习三次,每次二十分钟。如认真操作,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 反应。练功到三至五天,感到心窝部沉重,再往后,每呼气时,感觉到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有了真气的集中,就给第二步功打下了基础。 4. 效果。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第二步
意息相随丹田趋(点击参见丹田部位--下丹田) 1. 方法。当第一步功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部发热时,就可意息相随,自心窝部开始,呼气注意丹田,不可操之过急。用力太大产生高热也不舒服。 2. 时间。依法每天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钟或半个小时,十天左右就可以气沉丹田。 3. 效果。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气沉入丹田后,周围脏器如大小肠、膀胱、肾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现象有程度不同的改善。
第三步
调息凝神守丹田 1. 方法。当第二步功做到丹田有了明显感觉,就可以把呼气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不要过分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耗伤阴液,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温养。“少火生气”正是此义。 2. 时间。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每次半小时以上。这一段是培养丹田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一个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3. 效果。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凡患有心火上炎,失眠多梦,以及心脏不健康的人,都有好转。通过练功不断的给肠胃增加热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体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患有阳痿病症的大有好转,女子月经不调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肾水旺盛,肝得滋荣。因此,在这一阶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显好转。坚持锻炼,自然痊愈。
第四步
通督勿忘复勿助 1. 方法。原则上还是按照第三步操作,真气沿督脉上行的时候,意识应该跟随上行的力量。这就是勿忘。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不要用意念去导引。这就是勿助。 2. 时间。每天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每次的时间也应延长到四十分钟或一小时左右。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通督的时间和力量不可能一样。有的人一刹那就通过了,而且力量很猛,震动很大。有的人通督时间稍长,并且力量也不大。大多数在十天左右通督。 3. 效果。通督之后,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入脑海,但不可有意追求,一呼一吸形成任督循环,养生界称此为“小周天”。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感觉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实际情况。真气不断地补益脑髓,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增强。凡是由于肾精亏损和内分泌紊乱所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酸腿软、月经不调、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气短、性欲减退等神经官能症状,都可得到改善。长期坚持,可以康复。因练功经络通畅,有些多年不愈的顽症也可霍然而愈,效果明显。一般情况表现为精力充沛,身体轻捷。
第五步
元神蓄力育生机 所谓元神,就是大脑调节管制的本能力量。与识神对立。识神是有意识的精神状态。元神和识神是体和用的关系,元神为体,识神为用。第四步功已通督脉,肾气不断灌溉脑髓,元神的力量不断得到补充。心主神明,心气上照于脑,才能发挥其全面的调节管制作用。 1. 方法。原则上还是守下丹田。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通督后各个经脉相继开通。如果头顶百会穴处有活动力量,也可以意守头顶。可以灵活掌握,这叫“有欲观窍,无欲观妙”。 2. 时间。每天三次,或更多些,每次一小时或更长一些。总的说时间越长越好。大约一个月左右,身体内的各种触动现象才能逐渐消失,只剩下下丹田和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的现象。 3. 效果。根据身体的表现,尤其是丹田与头顶百会穴互相吸引的磁性力量说明,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增强,内分泌协调而旺盛。这种力量有形有色,功夫越深,表现的越明显活泼,对全身的生理生活机能调节就更好,真气也就更加充实,不断地补偿和增强身体的代谢机能,可充分发挥机体的潜在力量。因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就增强了,一般致病因素就可减少甚至避免,原有的沉疴痼疾也可以得到改善或痊愈。坚持锻炼,就可以达到身心健康、益寿延年的效用。 以上五步,是真气运行法静功锻炼过程中的基本概况。在实践中,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条件又不一样,所以效果与表现也是因人而大同小异。鉴此,练功时既要顺乎自然,灵活运用,不能刻意拘执;又要本着一定的要求,耐心求进,持之以恒,不可自由放任,实为成功之要诀。
编辑本段练功须知
练真气运行法,必须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心,持之以恒,勿求速成,也不要畏难而退。在锻炼期间,要顺乎自然,不要执意妄想,勉强追求。否则,欲速则不达,越是一意追求,有急躁情绪,就越是不进步;意态越是融和自然,真气发动就活泼,进步就越明显。因为执意妄想就成了扰乱真气运行的杂念。“恬憺虚无,真气从之”正是这个意思。? 在练功过程中,因为身体上发生很多生理上的变化,出现各种触动现象,要泰然处之,不必惊慌失措,也不要执意追求,稍时便会消失的。? 1、初习真气运行法,因要思想集中,有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为好。但是,不要过份强调这个问题。在练功时,要避免他人干扰。若练功中有意外干扰(如突然声响、有人急叫或闯进练功室内等),则不必惊慌,须慢慢放松意念。临时收功后再慢慢起坐应付,待恢复平静后再补练。调息时,鼻吸鼻呼,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不可用口呼吸。 2、注意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做功。当风、雨、雷响时暂勿坐,恐怕给精神以猛烈刺激,发生不适。? 3、意守丹田是真气运行法始终保持的一个准则。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会自然地顺着经络运行。这种运行的力量,是基于丹田力量的大小而定的。勿用意识导引,任其自然,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主观导引是会出偏差的。? 4、用本法者,尚未通关之前,须保存精力,节制房事,以免影响练功进程。女性如遇例假,不宜意守下丹田,可守中丹田(心窝部)。怀孕前期(1-3个月)不能练,中后期可以练。
编辑本段练功八触
在锻炼五步功法的过程中,体内的能动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古人总结归纳了八种,称之为"八触"。时而感到身体很"大",时而感到身体很"小",有时感到身体很"轻",有时出现身体"重"如巨石的现象,有时感觉身体很"凉",而"热"的感觉出现的最快也最多,还有"痒"、"麻"的感觉。除了以上的"八触",实际功中的动态比这些还要多,如自发运动,光感,还有残、异等现象。 上述现象都是真气在体内不同形式活动的表现,都是积极有益的。有些人遇到这个现象,延医诊治,医者不知,乱投药石,这是有害的。有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成为精神负担。有人好奇,追求这些现象,越注意越厉害,以致不能控制。凡此种种,都是没有讲清道理的关系。懂得了真气运行的规律,就可以避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遇到以上触动现象,既不必好奇追求,更不要惊慌失措,只要安静地坐功,意守丹田,过些时候就平复了。
编辑本段动静关系
动与静,是宇宙间事物运动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真气运行法有效地利用了静与动的关系,促进真气运行,使机体更好地发挥生命活力,以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有动必然有静,有静必然有动。静极生动,动极复静。静是动的基础,动是静的力量表现。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形体属阴主静,真气属阳主动。气离形则无所依附,形无气则成块然死物。必须阴阳互根,动静相育,形气并存,才是活泼泼的一派生机。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所说的静,就是使身体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地调整呼吸,推动真气运行,冲通任督,贯通经络。在这个过程中,体内的触动现象是多种多样的,身体各部机能处于积极主动、生意盎然的状态。这哪里是什么静和定,这不过是一种非常旺盛、非常自然、非常有规律的真气运行罢了,这叫静极生动。所谓的静只能说是对外界反应或思维活动暂时的相对的静。 生命体的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练静功者,虽然没有姿势活动,也是由有为而至于无为的。练功过程中,培养真气贯通经络,前三田、后三关都有非常激烈的活动。尤其在攻后三关时,真气活动的力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被一种强大的冲击力量控制了自己。这种力量则是由静极生动和动极复静而形成的。人们对静极生动是熟知的、是欢迎的,知道必须依靠这个动力去攻关,但对动极复静的现象则茫然无知,产生疑虑而不知所措。其实事物动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静下来休整生息,以利再动。这是日常的自然现象。真气活动一段时间后必须要安定静止的休整培养出更大的力量。因此,在练功过程中突然发现丹田感觉消失或真气行行停停等现象,都是正常的,不要有疑虑。只要安心地继续培养丹田力量,自可使真气再次活跃起来。 总之,真气运行法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层次,都是发挥了静极生动、动极复静、动静相育的自然规律完成的。
编辑本段实践疗效
经临床验证,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结核、肺气肿、肝胆疾病、早期肝硬化、肠胃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神经官能症状、内分泌紊乱、顽固性皮肤病等80多种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均有显着疗效;更可喜的是还能激发人体干扰素,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癌症早期患者的治疗和术后恢复都有很好的作用。因此,真气运行学五步实践对治愈各种慢性疑难病症、顽症效果明显,对急性疾病亦有疗效;而且标本兼治,没有任何副作用。
Ⅳ 糖尿病人如何运动
健康人每天至少应进行半小时的体育锻炼,糖尿病人就更不例外了。特别是肥胖型糖尿病人,进行必要的运动,往往比单纯控制饮食更能取得降糖效果。省二院内分泌科陈耀主任医师介绍,运动可以改善血糖,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轻中度高血压,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情况。有调查表明,每周锻炼7小时以上的妇女患2型糖尿病可能性是每周锻炼少于半小时的一半。
方式:有氧运动,慢跑、快走最好
糖尿病人究竟如何进行体育活动呢?陈耀医师介绍说,首先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确定运动方式和时间,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每天早晚可分别进行30~60分钟的活动时间,对青中年患者在无严重并发症的前提下,可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所谓有氧代谢运动,就是指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加快呼吸与心跳,以满足肢体肌肉对氧气需求的增加,在运动中氧的供需达到平衡状态。有氧代谢运动是一种轻中度运动,下列运动方式都属于有氧运动方式,如慢跑、快步走、跳健身舞、打乒乓球、骑自行车、跳绳、游泳、爬楼梯、登山等。老年糖尿病人可做些力所能及的轻度运动,如打太极拳、做广播操、散步等。
强度:运动时,还能自然交谈
衡量运动强度最简要的方法是在运动时能否自然交谈,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能说话,但不能唱歌。通常对于无心脏病的青中年病人运动时心率在120~130次/分钟,一般是安全的。运动时机的选择,并遵循运动三部曲:5~10分钟热身,运动20~30分钟,5~10分钟放松活动。
时间:餐后一小时,不易低血糖
对于学龄儿童应当看到,运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运动对于糖尿病儿童同样重要,但一定要在血糖控制较为理想的情况下进行运动。有时特殊糖尿病的病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发生低血糖,如果在进食后运动或运动后必要时服一点含糖的饮料就可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如果经常发生低血糖,则应减少胰岛素用量。学龄儿童糖尿病无需限制上体育课或运动锻炼,但运动不宜过于激烈。建议餐后1小时左右运动较好,不易低血糖。
Ⅵ 练气功可以治疗糖尿病吗
对治疗2型糖尿病有帮助。
Ⅶ 练气功可以治疗糖尿病吗练什么功最起作用
练气功可以治疗糖尿病,选择了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
一、方法不明则难成。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是国内外公认的好方法。锻炼“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虽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应,但对方法不甚明了,只是有觉而不晓得,混沌着锻炼。要想达到李少波老恩师对“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 锻炼设计的目的,必须真正理解原理方法。有缘现在四月亲自聆听了师父讲授真谛,锻炼中指点, 长进可大不相同。除此之外,还需要我认真学习“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一书,深刻细微的体会,领悟其道理,才能在修炼中增强悟性,收到效果。
二、修炼“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必须有坚强的毅力,持之以恒,刻苦锻炼,遇到什么困难也要坚持下去。我们每天坚持六至七小时的锻炼时间,节假日也不间隔一次;锻炼时间不接待客人、不接电话,排除一切干扰。最重要的是相信“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是真的,法正、气正,诚心诚意的修炼,才能有成效。
三、贵在专一,才能深入进去,在修炼中悟出“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的真谛,得到真果。只有锻炼的热情,而朝三暮四,难以收效。
四、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称为医疗保健方法,名副其实。谁锻炼谁受益,早锻炼早受益,一人锻炼全家受益。有病治病,无病健体, “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已经起到药物所不可以起的作用。是拯救人类,为国家节省医药费的瑰宝。修炼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是一种精神的物质的享受,个人得到了健康幸福。
Ⅷ 练气功怎样治好糖尿病
可以试试仙人揉腹术
Ⅸ 糖尿病患者的气功疗法的目的是什么
西医检查发现,多数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偏低;而中医认为糖尿病多为虚证。因此,无论中医或是西医,治疗的关键都是扶助正气。而气功疗法通过自我身心锻炼,如姿势调节、呼吸锻炼、身心松弛、集中意念及有节律的动作,调节和增强人体的功能,诱导和启发人体潜力,从而增强人体正气,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临床实践也发现,参加练功的糖尿病患者通常先感到体质较前有所增强,精力充沛,疲劳感明显好转,随后各种指标(血糖、尿糖等)和症状(多饮多尿等)也得到改善。
Ⅹ 糖尿病人怎样进行健身训练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注意什么?糖尿病患者运动不能太随便
平时喜欢运动的张先生近来一直觉得不太痛快,由于查出患有糖尿病,医生又再三告诫他不要随便运动,以免损害健康。目前,像张先生这样因患有糖尿病,在选择运动前左思右想不敢“下手”的患者不在少数。怎样达到既通过运动锻炼了身体,同时又不至于加重病情的“双赢”目的呢?记者采访了解放军304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马学毅主任医师。
马主任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的特殊情况,在运动时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之前,要充分评估自身的体质和病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有效的运动计划,并做好以下准备:
一、准备宽松舒适的运动服和有弹性的运动鞋,吸水性较好的棉袜。
二、随身携带一些如饼干、糖块、巧克力或含糖的饮料和水,尤其是在运动量相对较大时,一定要及时补充糖和水分。
三、在运动前最好进行一下血糖的自我监测,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体内代谢情况,血糖过高(大于16毫摩/升)或者血糖过低(小于3.6毫摩/升),都不能进行运动,否则会引起代谢紊乱。
四、在运动前要补充一定数量的水分,以保证身体运动的需要,然后首先做5-10分钟的准备活动或热身运动,活动一下肌肉、关节,以免运动中拉伤肌肉、扭伤关节和韧带,同时,可使心跳、呼吸的次数逐渐加快,以适应下一步将要进行的运动。
五、为保证安全,糖尿病患者最好结伴运动,特别是参加较高强度的运动时,应告诉同伴自己是糖尿病人,血糖不正常时的表现有那些,以便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处理和救治。
运动途中,要随时自测自己的心率、呼吸等,切忌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盲目运动。运动要循序渐进,平时参加体育锻炼较少者,运动量要逐步增加,不可操之过急。运动中注意观察身体状况是否有不适,并适时调整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进行30分钟的锻炼后,应及时补充一定数量(10-15克)的含糖类食物,以免由于运动引起血糖过低。运动中一旦出现视物模糊、意识不清、头晕、大量出汗、心跳急剧加快、面色苍白等情况,很可能是发生了低血糖,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马上吃一些含糖的食品,如已神志恍惚,应立即协助喝糖水,并送医院治疗。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头晕眼花、心跳缓慢无力、意识突然丧失,甚至血压下降、呼吸减慢,很可能是运动前没有做好准备活动,突然进行的剧烈运动导致心脏或脑部供血不足。应立即将病人平躺,松开衣领、腰带,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阿托品等,叩击心前区,手掐人中穴,进行辅助人工呼吸,此时不易喂患者糖水。因为这是典型的“心源性晕厥”,是由运动量过大引起的,休息一会儿一般会缓解,如不行,则速送医院治疗。
运动结束时不要马上停止,应进行一些恢复性运动,常见的有伸腿、抬腿、弯膝、伸臂、弯腰等,长跑后可步行一段,直到心率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运动后及时补充食物,运动时间长、运动强度大的,即使没有出现低血糖,也要主动补充一些食物和糖分,以免发生运动后延迟性低血糖。运动后还要及时洗澡,不仅可以清洁皮肤,同时也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起到帮助全身功能尽快恢复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只要掌握好运动的方法及分寸,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在运动场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对所有人都是有益的,对糖尿病病人来讲,更是重要。北京友谊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洪旭介绍说:“运动疗法和饮食管理是糖尿病治疗的两大基石,只有基础牢固,药物才会发挥最大的效果。许多病情较轻的病人,仅仅饮食管理和适度运动就可以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当然,糖尿病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是重要。首先要正确认识糖尿病,一不惧怕,二要重视。掌握糖尿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做到对病情自我监测,从而达到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的目的。
运动可以使血糖降低,可使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增加。1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运动可使胰岛素的用量减少,2型糖尿病病人通过运动可使自身的胰岛素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而可不用降糖药或减少降糖药的用量。
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是持续而有规律的运动,如骑自行车、步行、慢跑、游泳、爬山、打羽毛球、跳舞等有氧运动,运动后以不感到疲劳为宜。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注意预防诱发低血糖,运动宜在餐后血糖升高时进行。1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应避免在用药后血液胰岛素高峰期进行。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较低,易发生感染性合并症,故运动出汗后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