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非同控企业合并采用什么方法

非同控企业合并采用什么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15 12:37:17

Ⅰ 关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问题:有两个思路:1、同一控制下还是非同一控制下。2、成本法还是权益法。

没有交叉,理解如下:

首先确认采用的方法:

只要是合并,不管是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都是采用成本法,同理只要没有形成合并不管是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都采用权益法。

其次确认投资成本:

1、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享有的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份额,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支付的对价(公允价值)。

2、没有形成合并的情况(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不区分是否是同一控制下的,核算方法投资成本确认都一样(都是权益法)。

(1)非同控企业合并采用什么方法扩展阅读:

成本法的会计处理方法:

(1)投资公司购入股份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银行存款等,此时被投资公司无需作会计分录。

(2)投资公司收到股利,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投资收益。

(3)当被投资企业用投资企业购售前的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金支付一部分股利时,以及发放清算股利时,这些应作为投资成本的部分偿还,借记银行存款或投资收益,贷记长期股权投资。

(4)当股权投资发生永久性跌价时,应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跌价损失,贷记长期股权投资。

处理特点:

(1)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除非有追加或收回投资情况,否则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2)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作为当期投资收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只有当被投资单位分配的股利在性质上属于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投资方才能确认投资收益;否则,获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也就是说,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当年从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以后年度,被投资单位累计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投资以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计实现净利润的,投资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所享有的部分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Ⅱ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到底怎么核算

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

基本原则是购买法。

(一)确定购买方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购买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购买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购买方。

(二)确定购买日

购买日,是指购买方实际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一般可认为实现了控制权的转移,形成购买日。有关的条件包括:

1.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已获股东大会等内部权力机构通过。

2.按照规定,合并事项需要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已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3.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产权交接手续。

4.购买方已支付了购买价款的大部分(一般应超过50%),并且有能力、有计划支付剩余款项。

5.购买方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被购买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享有相应的收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三)确定企业合并成本

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

合并成本中包含或有对价的公允价值。某些情况下,当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中规定视未来或有事项的发生,购买方通过发行额外证券、支付额外现金或其他资产等方式追加合并对价,或者要求返还之前已经支付的对价。

购买方应当将合并协议约定的或有对价作为企业合并转移对价的一部分,按照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入企业合并成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列报》以及其他相关准则的规定,或有对价符合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定义的,购买方应当将拟支付的或有对价确认为一项负债或权益;

符合资产定义并满足资产确认条件的,购买方应当将符合合并协议约定条件的、对已支付的合并对价中可收回部分的权利确认为一项资产。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发生的与企业合并相关的费用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相同。

(四)企业合并成本在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分配

1.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除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各项资产(不仅限于被购买方原已确认的资产),其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单独予以确认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2.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的确认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应对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进行充分辨认和合理判断,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1)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

(2)能够从被购买方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与相关合同、资产和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

3.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除或有负债以外的其他各项负债,履行有关的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应当单独予以确认为负债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4.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或有负债,在购买日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单独确认为负债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五)企业合并成本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差额的处理

1.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2.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

(2)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六)企业合并成本或合并中取得的有关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暂时确定的情况

企业合并发生当期的期末,因合并中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或企业合并成本只能暂时确定的,购买方应当以所确定的暂时价值为基础对企业合并进行确认和计量。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对原确认的暂时价值进行调整的,视同在购买日进行的确认和计量,即进行追溯调整。

(七)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编制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企业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当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母公司的合并成本与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借方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为商誉;贷方差额应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因购买日不需要编制合并利润表,该差额体现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应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一)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

参见第四章内容。

2.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购买日抵消分录:

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商誉(借方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贷方差额)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取得的资产、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作为合并对价的非货币性资产在购买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合并当期损益计入利润表。

Ⅲ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不同点

第一、含义不同,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交易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正确区分和界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于进一步规范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限制企业通过合并或置换等手段制造利润有着现实的意义。
因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主要特点:其一,从最终实施控制方的角度来看,其所能够实施控制的净资产,没有发生变化,原则上应保持其账面价值不变;其二,由于该类合并发生于关联方之间,交易作价往往不公允,很难以双方议定的价格作为核算基础,因为如果以双方议定的价格作为核算基础的话,可能会出现增值的情况。
第二、会计计量基础不同,企业合并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账面价值计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第三、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
第四、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同。

Ⅳ 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如何处理

答案: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一)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借:资产(被合并方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部分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贷:负债(被合并方账面价值)
资产(合并方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银行存款股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
(1)一次交易
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
(2)多次交换交易
购买日合并成本=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
2、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购买日抵消分录:
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商誉(借方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贷方差额)
关注环球网校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如何处理

Ⅳ 能否这样说,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初始确认时采用权益法,后续计量时采用成本法。

不能,权益法和成本法是后续计量的方法,初始确认里面又没有权益法和成本法

Ⅵ 什么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知乎

一、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交易合并,即排除判断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情况以外的其他的企业合并。
二、具体而言: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最终控制的合并交易,是除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情况以外其他的企业合并
三、账务处理:
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计量之和。
2、取得的资产、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作为合并对价的非货币性资产在购买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合并当期损益计入利润表。
3、会计分录: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

(1)一次交易

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

(2)多次交换交易

购买日合并成本=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

2、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购买日抵消分录:

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商誉(借方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

阅读全文

与非同控企业合并采用什么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痛风解决方法有哪些 浏览:363
门牌调换最佳方法 浏览:21
什么方法快速消红 浏览:665
如何运用文学批评方法 浏览:497
小米手机5s输入法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42
通信网络优化的常用方法 浏览:774
数据分析包含哪些方法 浏览:613
88打六折怎么计算方法 浏览:338
藏香的使用方法 浏览:711
41的竖式计算方法 浏览:944
如何快速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 浏览:919
centos安装软件的方法 浏览:288
挂衣架安装方法和步骤 浏览:908
乙肝表抗定量检测方法 浏览:604
戒酒什么方法最快 浏览:336
拉力测试仪使用方法 浏览:245
电子放大镜使用方法 浏览:971
冰梯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浏览:684
榻榻米和床连接方法 浏览:192
杂土渣土的鉴别方法图解 浏览: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