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脱肛有什么食疗方法没有

脱肛有什么食疗方法没有

发布时间:2022-08-15 10:47:07

⑴ 小孩肛门脱肛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您好: 以下有一些治疗脱肛的常用食疗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小孩: (1)黄芪党参大枣粥: 黄芪30—55克,党参20克,大枣10枚,大米适量,加清水共煮粥。粥成加入白糖调味再煮片刻即食。 (2)猪大肠炖糯米绿豆: 猪大肠300克,糯米30克,绿豆50克。将猪大肠洗净,糯米与绿豆用清水浸泡1小时,然后把糯米、绿豆放入大肠内并加入少许水和食盐,肠两端用线扎紧,放入锅内加水煮2小时即可服食。 (3)鳝鱼苡米汤: 黄鳝250克,苡米50克。将黄鳝洗净,与苡米同煲汤,盐调味服食。 (4)海参瘦肉汤: 海参30克,瘦肉适量。加清水适量共煲汤,盐调味服食。 若没有明显效果建议您及早带孩子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对症治疗。 祝您孩子早日恢复健康!

⑵ 脱肛怎么治疗最好

肛门翻出,严重者直肠脱出肛门,呈半圆球形或者圆柱形的赤红色突出物,突出物的表面有横纹皱褶。轻者站立时可自行缩回。脱肛时间较长,则黏膜充血、水肿,无缩回能力,经风吹日晒,突出物为紫黑色,时间过久,突出物发炎、干裂和坏死。病牛则排粪困难,不断努责,不见排出,痛苦不安。行动不便,精神不振,鼻镜干燥,耳梢发冷,食欲减退。体温上升,口色淡白,尾根脉搏迟细。
治疗方法

(1)用温水灌肠,排出肠中的粪便,再用0.1%高锰酸钾或2%明矾溶液热敷,水肿消退后把脱出的直肠送进肛门内。如果水肿严重,用上述方法冲洗后,用细针乱刺水肿黏膜,再用3%明矾水热敷,此法适用初患此症的病牛。

(2)对多次患此症的病牛,先用上述方法洗净脱出部分,再用手捏破肿胀、坏死的黏膜,并用明矾粉揉,把水肿液挤出,然后剪除黏膜碎片,最后把脱出的直肠送回肛门内。

(3)在肛门周围分点注射酒精或10%氯化钠溶液20~30毫升,2%普鲁卡因溶液5毫升,也可防止肛门再脱出。

(4)防风、明矾煎汁,用来洗净脱出的肠管,再用少量的冰片放进活着的田螺内,然后取出螺壳内化的水,涂在脱出的肠管上,脱出的肠管即可自行收缩进肛门。

(5)黄芪38克,陈皮30克,柴胡26克,当归23克,白术37克,升麻38克,党参38克,甘草20克,共研为细末,开水冲调,一次灌服。

(6)田螺7~10个,洗净后放进热水中,使田螺从壳内伸出来,再去壳取出肉,把肉砸碎,加上23克冰片拌匀。使用时,把上述药物涂在脱出的肠管上。每天3次,2天可治愈。

(7)白术67克,小茴香68克,附子72克,槐花70克,牡蛎76克,升麻75克,甘草46克,陈皮60克,赤石脂55克,干姜45克,肉豆蔻66克,当归77克,黄芪66克,石榴皮70克,麻仁76克,诃子56克,五倍子46克,共研为细末,开水冲调,一次灌服。每天一剂、共服5~7剂。

(8)若脱出时间过长,采取上述方法均无效时可用手术切除。

⑶ 什么是脱肛怎样治疗

直肠或直肠粘膜脱出肛门外的病证。《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因气虚下陷,或胃肠湿热下注所致。气虚下陷者,治宜补气升提,用补中益气汤,重用人参、黄芪、升麻;虚中挟火而痛者,加黄芩、黄连、槐花;虚寒者,用理中汤。因胃肠湿热下注,肛脱肿痛者,选用抽薪饮、大分清饮等方。可同时兼用局部熏洗搽敷:寒者用荆芥、胡葱煎洗,以伏龙肝、鳖头灰、百药煎研末,油调敷;热者用朴硝、白矾汤洗,以黄柏、牡蛎粉掺搽;焮红肿痛者,以田螺去厣,入冰片,化水搽(见《类证治裁·脱肛》)。湿热下注大肠者,宜清利湿热,兼以升提,方用黄芩、黄连、槐角、黄柏、升麻、柴胡等药,外用五倍子、白矾煎汤熏洗。脱肛又称肛管直肠脱垂,是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体质虚弱的小儿和老年人,身高瘦弱者也易发生。 幼儿发育不全,骶骨弧度较直,肛门括约肌肌力较弱,啼哭和腹泻常诱发脱垂,以部分脱垂较常见。成人因内痔经常脱出也可诱发,以直肠黏膜脱垂为多。女性因骨盆下口较大,多次分娩,可使盆底筋膜和 肌肉松弛,故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本病的临床症状,早期便后有黏膜自肛门脱出,并可自行缩回;以后渐渐不能自行回复,需用手上托能复位,常有少许黏液自肛门流出,排便后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增多;再后在咳嗽、喷嚏、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即可脱出,脱出后局部有发胀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胀痛,脱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分泌可夹杂血性黏液,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由于肛括约肌松弛,很少发生嵌顿,一但嵌顿发生,病人即感到局部剧痛,肿物不能用手托复位,脱出肛管很快出现肿胀、充血和紫绀、黏膜皱襞消失,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绞窄和坏死。未脱出时,体检可见肛口呈散开状,指检往往发现肛括约肌松弛,收缩力减弱。检查时应排除直肠带蒂息肉和重度内痔脱出,可嘱病人下蹲用力,等肛管全部脱出后,再行检查,确定为部分和完全脱垂。在临床上按脱垂程度轻重分成三度:一度为直肠黏膜脱出,二度为直肠全层脱出,三度为直肠及乙状结肠脱出。

此病多为气虚下陷,长时间腹泻不愈、久病卧床伤气、大便干结,均可以出现脱肛。
治以补益中气,升提下陷。药用炙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便秘加熟军;有热加连翘、栀子;阴虚加玄参、生地。
另外可以针灸百会、长强,病久加足三里。
治脱肛方:
1.参麦芩连归地汤(肖正安教授)
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 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 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收肛散(柏莲松教授) 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 功效:收涩固脱。 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 用法: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
3.提肛汤(王静安主任医师) 组成:黄芪15克,升麻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炒淮山药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白芍15克。 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 主治:小儿脱肛。 加减:若小儿滑泻不禁,可加煨诃子10克;炙粟壳5克,以清之;若久泻虚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温补中阳。本方为自拟方,临床运用30余年,有效率达96%。 用法: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4. 脱肛液(李润庭主任医师) 组成:明矾6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 功效:固肠收涩。 主治:直肠脱垂。 用法:注射于直肠周围或直肠粘膜层与肌层之间。
5. 益气升阳汤(张梦侬名中医)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罂粟壳10克。 功效:益气升阳。 主治:脱肛。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编辑本段中医食疗
1.田螺炖猪肉 用田螺肉120克、猪肉120克。将洗干净的田螺肉、猪肉入锅共炖。每日1剂,分4次服食。
2.何首乌煲鸡 何首乌30克,雌鸡1只(约500克)。将鸡宰杀去毛及内脏,以白纱布两、三层包何首乌末,纳鸡腹内,加清水适量,放入锅内,煲至鸡肉离骨,取出首乌末,加盐、油、姜、酒调味,饮汤食鸡肉。一日内分2次服完。
3.黄花木耳汤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100克、木耳25克、白糖5克。将黄花菜、木耳洗净去杂质,加水煮1小时,原汤加白糖调匀服食。
4.鲫鱼黄芪汤 鲫鱼150—200克,黄芪15—20克,枳壳9克(炒)。将鲫鱼去鳃、鳞、内脏,先煎黄芪、枳壳,30分钟后下鲫鱼,鱼熟后取汤饮之,可少加生姜、盐以调味。

⑷ 肛脱的脱肛 - 食物治疗

脱肛大多都是长痔疮了。
目前,痔疮脱肛的最佳防治途径是:
(1)每次排便应在5分钟以内。
(2)司机、孕妇和坐班人员,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做10次提肛动作。(在抹点紫川膏,一二期痔疮可自行恢复,三期时间会长一点)
(3)大便干燥者,在每天晚饭后(隔一小时)生吃白菜心三至五个。
(4)准备阿胶30克、红糖50克,糯米10克:
将糯米煮熟后在加入红糖和剁碎的阿胶服用。
(5)藕500克、红糖120克,僵蚕7个:
将藕片切成片,然后加入红糖和僵蚕一起煮20分钟,就可服用
只有方法对了,才能更好的去掉痔疮的。

⑸ 脱肛有什么食疗方法

患有脱肛的病人平时宜进食滋补性食物,如猪、牛、羊肉、鸡、蛋类、黄鳝等。也可以用党参、黄芪、山药、莲子、大米煮粥经常服食,还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戒烟酒,对生冷滑腻及寒冷性食物,亦应尽量少食。在食物调治方面,可选择以下食疗方:

1.黄芪党参大枣粥
2.猪大肠炖糯米绿豆
3.鳝鱼苡米汤
4.海参瘦肉汤
5.黄芪炖乌骨鸡
6.白胡椒粉炖大肠

⑹ 怎样治疗脱肛

中医认为脱肛是由于气虚下陷,不能收摄,以致肛管直肠向外脱出.患有脱肛的病人平时宜进食滋补性食物,如猪、牛、羊肉、鸡、蛋类、黄鳝等.也可以用党参、黄芪、山药、莲子、大米煮粥经常服食,还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戒烟酒,对生冷滑腻及寒冷性食物,亦应尽量少食.在食物调治方面,可选择以下食疗方: (1)黄芪党参大枣粥:黄芪30—55克,党参20克,大枣10枚,大米适量,加清水共煮粥.粥成加入白糖调味再煮片刻即食. (2)猪大肠炖糯米绿豆:猪大肠300克,糯米30克,绿豆50克.将猪大肠洗净,糯米与绿豆用清水浸泡1小时,然后把糯米、绿豆放入大肠内并加入少许水和食盐,肠两端用线扎紧,放入锅内加水煮2小时即可服食. (3)鳝鱼苡米汤:黄鳝250克,苡米50克.将黄鳝洗净,与苡米同煲汤,盐调味服食. (4)海参瘦肉汤:海参30克,瘦肉适量.加清水适量共煲汤,盐调味服食. (5)黄芪炖乌骨鸡:乌骨鸡250克,黄芪50克.加清水适量.共炖至烂熟,盐调味吃肉饮汤. (6)白胡椒粉炖大肠:猪大肠250克,胡椒适量.将胡椒放入猪肠内,两头扎紧,炖烂服食. (7)马齿苋炖猪大肠:猪大肠250克,马齿苋30克.将肠洗净后入马齿苋,扎紧两头,炖至烂熟服食.适用脱肛见大便时肛门疼痛或便后有沾液和血. (8)黄花菜煲木耳:黄花菜50克,木耳15克.加清水煎汤,白糖调服.适用脱肛见大便时肛门疼痛,或便后有血.

⑺ 脱肛的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脱肛又称直肠脱垂,根据病情的轻重及发病年龄的不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儿童直肠脱垂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可在5岁前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是严重的,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的危险,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尽量消除直肠脱垂的诱发因素。
1.一般治疗:幼儿直肠脱垂有自愈的可能。非手术治疗主要是便后立即将脱出直肠复位,取俯卧位,用胶布固定双臀等。成人也应积极治疗便秘、咳嗽等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以避免加重脱垂程度和手术治疗后复发。
2.注射治疗:将硬化剂注射到脱垂部位的黏膜下层内,使黏膜与肌层产生无菌性炎症,粘连固定。主要适用于黏膜脱垂。常用硬化剂为5%苯酚植物油、5%盐酸奎宁尿素水溶液。对儿童与老人疗效尚好,成年人容易复发。
3.手术治疗: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和不同的复发率。手术途径有四种,包括经腹部、经会阴、经腹会阴和经骶部。前两种途径应用较多。

⑻ 脱肛有什么食疗方法

1.田螺炖猪肉 用田螺肉120克、猪肉120克。将洗干净的田螺肉、猪肉入锅共炖。每日1剂,分4次服食。
2.何首乌煲鸡 何首乌30克,雌鸡1只(约500克)。将鸡宰杀去毛及内脏,以白纱布两、三层包何首乌末,纳鸡腹内,加清水适量,放入锅内,煲至鸡肉离骨,取出首乌末,加盐、油、姜、酒调味,饮汤食鸡肉。一日内分2次服完。
3.黄花木耳汤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100克、木耳25克、白糖5克。将黄花菜、木耳洗净去杂质,加水煮1小时,原汤加白糖调匀服食。
4.鲫鱼黄芪汤 鲫鱼150—200克,黄芪15—20克,枳壳9克(炒)。将鲫鱼去鳃、鳞、内脏,先煎黄芪、枳壳,30分钟后下鲫鱼,鱼熟后取汤饮之,可少加生姜、盐以调味。

⑼ 每次大便后都脱肛。请问有没有用中草药治疗的方法

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治疗气虚下陷型的脱肛。但是其他疾病也可以导致脱肛(如痢疾、会阴部外伤、肺热迫肠等),建议您还是找真正懂中医的中医医生看一下吧。

⑽ 老年脱肛的治疗方法

1.常见于体虚的小儿及老年人,或新产妇,或有长期泻痢、咳嗽等病史,或有内痔环切手术史。

2.脱出为本证的主要症状。轻者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日久逐步发展为直肠全层脱出,除大便时脱出外,甚至咳嗽、行走、下蹲也脱出,须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回纳。如脱出未即时还纳,直肠粘膜充血水肿,出血或糜烂。可伴有肛周皮肤潮湿瘙痒、腰骶及腹部坠胀酸痛。脱出时间稍长,’没有及时复位,可造成嵌顿,粘膜由粉红色变为暗紫色,甚至糜烂坏死,肿胀疼痛,体温升高,排尿不畅,里急后重,肛门坠胀疼痛。

3.本病常分为I、Ⅱ、Ⅲ度。

I度:直肠粘膜脱出,淡红色,长2~5厘米。质软,不易出血,便后可自然回复。

Ⅱ度:直肠全层脱出,长5-9厘米,呈圆锥形,淡红色,表面为环状而有层次的粘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便后需用手帮助回复,常伴发肛门松弛。

Ⅲ度: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10厘米以上,呈圆柱形,表现有较浅的环状皱襞,括约肌松弛无力。

4.本病尚需与内痔相鉴别。内痔中、后期虽也能脱出,但痔核分颗清楚突起,表面多为暗红色或青紫色,拭之容易出血。

--------------------------------------------------------------------------------
脱肛症状

本病是因小儿气血未旺,发育未全,或因老年气血衰退,或因产育,气血双亏,或因久泻久痢、长期咳嗽等,以致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不能摄纳升提,肛门松弛,直肠移位而脱出肛外而成。若因手术或外伤损及肛门,肛门失于禁固,也会导致本病。
本病病位在大肠,病因较为复杂,但其根本原因是中气不足所致。临床上脱肛以虚证多见。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不能提举内脏,气虚肛门固摄无力,则排便或腹压增加时直肠脱出。若脱出后未及时还纳,局部气血郁滞,湿聚热生,则脱出物肿痛并作,里急后重,此时为标实本虚。治疗以补中益气,固摄升提为基本原则。

--------------------------------------------------------------------------------
脱肛的治疗方法

中气不足型
【证见】 直肠粘膜或全层脱出,轻重不一,有的便时脱出,有的增加腹压即脱出,粘膜色淡红,粘液不多,里急后重及肛门坠胀疼痛感不明显,伴食纳不佳。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 补中益气,固摄升提。

【方药】

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东垣十书》)加减

处方:党参30克,黄芪30克,升麻9克,柴胡6克,当归9克,白术12克,炙甘草3克,大枣9克,金樱子12克,续断9克,五倍子12克。水煎服,每日l剂。

虚寒者,加肉桂3克(煽)、炮姜9克、制附子9克。夹热者,加黄连6克、黄芩9克、槐花9克。久泻久痢者,加诃子12克、破故纸9克。

2.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人参养荣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人参芦(顾伯华《中医外科临床手册》)

处方:人参芦1个(研末)。每日1个,温开水送服。

(2)鳖首(朱仁康《中医外科学》)

处方:鳖首(烘干研末)3克,内服,每日3次。适用于儿童脱肛。

(3)脱肛方(柯泽春验方)

处方:使君子肉若干,捣烂,加饴糖适量,制成丸药。每丸3克,每次l丸。另炖瘦猪肉100—150克,取肉汤服用。每3日服丸药和肉汤1次,3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小儿I、Ⅱ度脱肛。

(4)菝葜金樱汤(曹会卿验方)

处方:菝葜90~120克,金樱子(根)60.90克。水煎分3次服;小儿酌减。

(5)升陷回肠汤(王建叶等验方)

处方:党参30克,升麻9克,甘草6克。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过滤取汁,再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两次药液混合,早晚2次分服。配合外洗:用芒硝30克、甘草9克,加水2 500—3 000毫升,煮沸5分钟;待温坐浴,早晚各1次。

下焦湿热型
【证见】 直肠粘膜或全层脱出,灼热肿痛,血性粘液较多,里急后重,排尿不畅,肛门坠胀,疼痛剧烈。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方药】

1.主方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要》)合地榆散(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加减

处方:黄连6克,黄芩9克,栀子9克,黄柏9克,地榆12克,赤芍9克,甘草3克,苍术9克,泽泻9克,槐花9克,凤尾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湿清热退,肿消痛减后,仍以补气升提为治则,参照中气不足证论治。

2.中成药

(1)黄连解毒丸,每次1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地榆槐角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参照中气不足证单方验方(1)~(4)。

--------------------------------------------------------------------------------
脱肛的外治法

1.熏洗 可选用苦参汤加石榴皮、明矾、五倍子煎汤熏洗;或用蛇床子、明矾、乌梅、槐花、地榆、防风、葱叶煎汤,先熏后洗,每日2次。

2.敷药 可用马勃,木贼烧灰存性,共研为细末,混合均匀。将药末撒布患处,使之还纳复位。

3.回复术 直肠脱出后,须立即回复;如脱出时间较长,局部充血肿胀,则回复困难。施术时取侧卧位,粘膜涂以润滑剂,将脱出部分缓慢推入;再将食指伸入肛门内,检查是否推到括约肌上方。如因疼痛;回复困难,可在局麻下进行。术后病人应卧床休息2~3日,使其不再脱出。

4.注射法 将药物注射于直肠粘膜下层,使粘膜与肌层粘连;注射到直肠周围间隙,使直肠壁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此法对儿童效果良好,对成人配合肛门紧缩手术也可治愈。如用药量过多,浓度过大时,可能引起直肠粘膜或直肠周围组织坏死,甚至感染和形成脓肿。

(1)粘膜下注射法:①适应症:儿童直肠粘膜脱出。②禁忌症:直肠急性炎症,腹泻及持续性腹压增加等疾病。③药物:脱肛液。④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局部消毒后,将直肠粘膜暴露于肛外。用鼠齿钳固定脱出的粘膜,于齿线上方l厘米处以细针头刺入粘膜下层,作点状或柱状注射。每点注入O.1一O.3毫升,点间距离O.5一l厘米,每次用药总量12毫升左右。注射完毕再予消毒后,随即还纳肛门内,外盖无菌纱布。术后酌情服用肠道消炎药。

(2)双层注射法:①适应证:成人Ⅱ、Ⅲ度直肠脱出。②禁忌证:痢疾、腹泻、肛门直肠急性炎症。③药物:脱肛液。④操作方法:常规备皮,清洁灌肠。取侧卧位或截石位,腰俞麻醉,肛门部常规消毒,铺巾。嘱病人作排便动作,使直肠尽量脱出肛外,以0.1%新洁尔灭消毒直肠粘膜后,用鼠齿钳2—3把固定脱出的粘膜之最高层,用较细的肌肉注射针头由此处向上作粘膜下层点状或柱状注射,然后向外作粘膜下点状或柱状注射,用药量10毫升左右。待全部脱出的直肠注射完毕,再消毒后还入肛门。换6号针头(长8厘米),分别于左右3、9点距肛缘1.5厘米处进针。先在左侧刺人皮肤皮下及外括约肌进入坐骨直肠间隙,约4—5厘米,针头略遇阻力即达肛提肌,通过肛提肌针头有落空感时,即进入骨盆直肠间隙,此时左手食指伸人直肠内,触摸针头部位确定在直肠壁外,骨盆直肠间隙内时,再深入2~3厘米。一般进针深度,男性不超过7.5厘米,女性不超过5.5厘米。然后退针缓缓注药,呈扇形注射5一10毫升。换针头以同样的方法注射对侧;最后注射后侧,并使针略呈弧形,在肛门与尾骨之间刺人,沿骶骨曲进针,食指伸入直肠内引导针头进入直肠后间隙,注药3~5毫升。三点一次注药总量不超过25毫升。

5.手术
(1)疤痕支持固定术:

适应证:成人Ⅱ、Ⅲ度直肠脱垂。
禁忌证:直肠脱出后嵌顿、水肿、坏死。
操作方法:常规备皮,清洁灌肠。腰俞麻醉,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直肠用0.1%新洁尔灭消毒,分别选定左、右两个点,在齿线以上1.5厘米处,用鼠齿钳将直肠粘膜纵行夹住。然后用弯圆针和0号肠线在钳下方贯穿结扎1针,垂直向上间断结扎共4~5针,针距1厘米,对侧同法结扎。术毕,局部再消毒后,直肠内放凡士林纱条,外盖无菌敷料固定。

(2)肛门紧缩术:

适应证:直肠脱垂并发肛门松弛,不完全失禁者。
禁忌证:肛周急性炎症,泻、痢、便次增多者。
操作方法:常规备皮,清洁灌肠。腰俞麻醉,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于肛门后侧2厘米处,沿左右肛缘作“V”形切口,切口长短按肛门松弛程度而定。如肛门松弛可插入3指以上者,可紧缩1/2;3指以下者,紧缩1/3。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将皮瓣游离至齿线并向上牵拉,暴露肛尾韧带、外括约肌皮下部及肛管后三角;将外括约肌缝合2针,闭合肛管后三角,缝合皮肤“V”形切口,然后再将向上的游离皮瓣作“∧”形切除。止血后肛门内放凡士林纱条引流,外盖无菌纱布。伤口5-7日拆线,术后可服抗感染药物。

--------------------------------------------------------------------------------
脱肛如何治疗

1.针灸疗法

体针:取长强、百会、合谷、足三里、承山、阴陵泉、三阴交、八髑等穴。小儿取百会穴用艾卷灸。每次10分钟,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耳针:取直肠下端、神门、皮质下,捻转l~3秒钟,留针30—60分钟。
梅花针:肛门周围皮肤刺打,以增强括约肌及盆腔肌肉对直肠的支持固定作用。

2.饮食疗法

黄芪蒸鸡:黄芪50克,母鸡1只,食盐少许。母鸡去内脏、毛、爪,将黄芪填进鸡腹内,放在器皿中隔水蒸熟,放入食盐调味,分餐食肉喝汤,适用于中气不足证。
升麻大枣猪肠汤:升麻10克,大枣30克,猪大肠500克,食盐少许。升麻用纱布包裹,与大枣、猪肠同炖至猪肠熟烂,加入食盐调味。去升麻,分3次食大枣、猪肠,喝汤。适用于中气不足证。
马齿苋升麻粥:马齿苋200克,升麻10克,粳米50克,食盐或白糖适量。马齿苋与升麻同煎水去渣,放入粳米煮为粥,加入食盐或白糖调味。适用于下焦湿热证。
栀子无花果泥:栀子10克,无花果500克,白糖少许。栀子研为细末,无花果捣如泥后加入栀子末、白糖,随意服食。适用于下焦湿热证。

3.预防调护

避免长期增加腹压的活动,改变排便下蹲时间过久的不良习惯。
患内痔、直肠息肉等经常脱出的疾病,’应及时治疗。
防止便秘或痢疾、腹泻、便次频繁等增加腹内压的疾病。
年老体弱中气不足,有胃、子宫下垂者,应用补中益气法,既有治疗效果,又可达到预防本病的目的。
脱肛后必须及时复位,Ⅲ度脱肛者用棉垫加“T”字带束紧压迫固定,以防嵌顿。

阅读全文

与脱肛有什么食疗方法没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配电箱控制柜的安装方法 浏览:2
吸尘器抽真空使用方法 浏览:65
做人流方法什么好 浏览:974
说话与沟通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624
招聘谈钱技巧和方法 浏览:8
怎么补色最快的方法 浏览:380
痛风解决方法有哪些 浏览:363
门牌调换最佳方法 浏览:21
什么方法快速消红 浏览:665
如何运用文学批评方法 浏览:497
小米手机5s输入法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42
通信网络优化的常用方法 浏览:774
数据分析包含哪些方法 浏览:613
88打六折怎么计算方法 浏览:338
藏香的使用方法 浏览:711
41的竖式计算方法 浏览:944
如何快速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 浏览:919
centos安装软件的方法 浏览:289
挂衣架安装方法和步骤 浏览:909
乙肝表抗定量检测方法 浏览: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