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能质量分析数据怎么得到
电能质量分析的话需要用仪器。
用JPA-200可以实时观测到数据。
② 电能质量问题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三种
本宝宝就知道这么多。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必要在实验室增加电能质量教学实验系统。致远电子研发的电能质量教学平台可以说填补了国内电能质量教学实验仪器的空白、治理控制、评估分析等。“电能质量”是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大纲的重要内容、基本理论、检测方法,其中包括了电能质量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这个“电能质量”是电气工程学科中的一门重要必修课
③ 实测数据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质量分析的方法是什么
1、电能质量检测与分析是研究电动汽车与电网相互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现有的大部分作品都没有使用真实数据进行填充在电站电能质量评价研究中,现有实测数据研究的时间分析尺度多为分钟级,缺乏对不同类型充电站的差异分析对比分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质量分析方法。
4、电动汽车的行驶和充电不可避免地会与电网和交通网络相互作用。在电动汽车大规模发展的背景下,电动汽车充电作为电动汽车充电配套设施,换电站规划布局已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友好发展的研究热点。在电汽车充电设施中存在大量电力电子转换器和非线性这势必会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产生影响如电压暂降、电网谐波、电压闪变和三相不稳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因此,为电动汽车充电电站电能质量扰动识别,并且有效地可用于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和充电站运行调度提供前提和基础,有利于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友好互动宣传推广。
④ 衡量电能质量的三个主要指标是什么频率波形
(1)频率(2)电压(3)波形。
频率(周波):额定频率为50赫芝(Hz)。频率的变化对应着系统中有功负荷的变化,对频率的调整是调度的主要职责之一。(2)电压:国家标准规定的额定电压标准有:低压单相为220V、三相为380V;高压为10、35、110、220、330、500、750kV。电压的变化对应着系统中无功负荷的变化,对电压的监视和调整由调度和变电站共同进行。常用的手段是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和投切电容器组。(3)波形:电压的波形应是正弦波。对各种非线性用电设备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应加以限制。
注意,电流不是。
⑤ 文献检索作业。对于高手来说很简单的。所有分都给你
检索课题: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Power Quality),从普遍意义上讲是指优质供电,包括电压质量、电流质量、供电质量和用电质量。其可以定义为:导致用电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的偏差,其内容包括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三相不平衡、暂时或瞬态过电压、波形畸变(谐波)、电压暂降、中断、暂升以及供电连续性等。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电压暂降和中断已成为最重要的电能质量问题
1,ISTP光盘数据库
H Laaksonen, P Saari, R Komulainen,“MICROGRID WITH POWER QUALITY COMPENSATOR TO
PROVIDE PREMIUM POWER”in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IMULATION AND MODELLING, 2006, pp 328-333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2,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祥训,“采用小波技术的几种电能质量扰动的测量与分类方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ISTIC EI PKU -2002年10期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3,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黄荣辉,“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应用及数据分析方法” 广东科技, Guangdong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年 14期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4,IEE Electronic library(IEL)
Kushare, Bansidhar E., Ghatol, Ashok A.; Kala, Sumit;“Development of web based pow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for handling user custom power quality query and auto power quality monitoring report notification via email”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Electrical Sciences (ICTES 2007), 2007. ICTES. IET-UK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20-22 Dec. 2007 Page(s):1 – 7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5,Ei Village 2 (工程索引)
Zhao, Jianguo; Zhang, Dahai,“Research on pow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power quality monitoring using OPNET”in ICIEA 2007: 2007 Second IEEE Conference on In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p 507-511, 2007, ICIEA 2007: 2007 Second IEEE Conference on In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课题《电能质量》探讨及其文献检索心得
XXX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广州 510640)
摘要:为了获得更多关于《电能质量》的理论和知识,并且熟悉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在分析科技文献检索原理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电能质量》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现状等方面的研究,采用国内外的文献检索工具,围绕该课题展开科技文献检索,对该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加深了自己对《电能质量》课题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对文献检索基本原理的认识,初步掌握了如何进行科技文献检索,为今后的学习和论文写作提供了方便。
关键词:电能质量 文献检索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对电能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同时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能质量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电力部门和用户对电能质量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什么是电能质量?这一研究领域的许多文献和报告中使用过的相关术语如下①电压质量“ 即用实际电压与理想电压间的偏差应理解为广义偏差, 即包含幅值, 波形、相位等等, 反映供电企业向用户供给的电力是否合格。此定义虽然能包括大多数电能质量问题, 但不能或不宜将频率造成的质量问题包含在内, 同时不含用电电流对质量的影响。②电流质量即对用户取用电流提出恒定频率、正弦波形要求, 并使电流波形与供电电压同相位, 以保证系统以高功率因数运行。这个定义有助于电网电能质量的改善, 并降低线损, 但不能概括大多数因电压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 而后者往往并不总是由用电造成的。③供电质量应包含技术含义和非技术含义两部分技术含义有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非技术含义是指服务质量, 包括供电企业对用户投诉与抱怨的反应速度和电力价格合理性、透明度等。④用电质量应包括电流质量和非技术含义, 如用户是否按时、如数缴纳电费等, 它反映供用双方相互作用与影响中用电方的责任和义务。[1]
由此可知,改善电能质量对于电网和电气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保障产品质量和科学实验以及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正常等均有重要意义。电能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
我研究电能质量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科技文献检索。文献检索就是从众多的文献中迅速准确的查询出所需情报的一种行为、方程与程序 。它对科研工作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促进智力资源的开发;节省科研时间;避免重复研究少走弯路等。通过查阅各类数据库可以得到大量的有关研究课题的文献信息,通过查找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可获得国内大量优秀的期刊论文文献,其他汉语文献数据库还有万方数据库等。另外还可以通过查找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IEL),EI,ISTP光盘数据库等可以查询国外优秀的期刊论文等等.
本文主要就电能质量这一课题进行文献检索所得的研究结果进行展示,概括的讨论了电能质量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成就以及发展。并讨论了文献检索的方法以及其发展。
2.科技文献检索基本原理
2.1 检索系统
用于报道、贮存与查找文献的工具是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计算机检索系统中往往包含有若干数据库,每个数据库对应一种工具,它们相当于若干个可用于独立检索的工具。
检索回答用户的各种信息提问,不同的检索系统揭示信息的角度、广度和深度或层次有所不同,体现的功能和达到的目标也不一样。
一个计算机检索系统由数据库及所有支持检索实施所需的软、硬件构成,数据库是检索系统的核心部分[2]。
2.2检索的发展
1.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量急速增长。以生物医学期刊为例,17 世纪全世界共有10 种生物学期刊,而到了20 世纪90 年代则已超过2 万1 千种。大量的信息必须有序化才能被人们有效利用,因而,出现了“文献检索”。
2. 文献检索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意义上的文献检索(手工检索、脱机检索、联机检索) 到网络检索的过程。随着第一台计算机的出现,文献检索从50 年代开始进入计算机检索(实际上是脱机检索) 阶段。到60 年代末,大容量计算机、分时技术诞生,文献检索进入了联机检索阶段。到了90 年代,互联网络在全世界兴起,文献检索进入了网络检索阶段。[3]
2.3检索的功能
科学文献是一切精神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无论从事哪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进行文献研究,以便掌握有关的科学动态,了解前人已取得的成就,今人进行研究的状态。它对科研工作者主要有如下几个作用:
一、促进智力资源开发。文献检索就像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掌握并有效地运用它,就可以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登堂入室,获得、掌握和利用人类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全部精神财富,使其转化为社会物质财富,并创造出更多的精神财富,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二、节省科研时间。当代科学文献不禁数量巨大,还具有类型与形式多样、语种扩大与集中、内容交叉重复、出版分散、失效加快、不发表的文献越来越多等特点,严重影响着科学工作者快速而准确的占有资料资料。因此,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可以为科研人员节省大量的查阅资料的时间。
三、避免重复研究,少走弯路。文献检索可以扩大科学工作者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各个领域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在科学研究中,有人因不了解他人已取得的突破而沿用就说;更有人从零开始,重复他人已走过的道路。如果科研人员重视学术研究信息,在从事某项科研室进行文献调研,充分利用文献检索手段,就可以准确的查找文献,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少走弯路。
四、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帮助人们粗知学术渊源,找到读书门径。如查阅中国的古典目录书即可指导、辅导读书和治学。[4]
2.4 检索的使用
文献检索的方法包括三种: 直接法,又称常用法,是指直接利用检索系统(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追溯法,是指不利于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它可以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循环法又称分段法或综合法。它是分期分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文献检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要求我们善于思考,并通过经常性的实践,逐步掌握文献检索的规律,从而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需文献。一般来说,文献检索可分为以下步骤:
(1)明确查找目的与要求。
(2)选择检索工具
(3)确定检索途径和方法
(4)根据文献线索,查阅原始文献
3、了解与认识《电能质量》
3.1 《电能质量》的研究背景
现代社会中, 电能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能源,其应用程度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对电能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同时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改善电能质量对于电网和电气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保障产品质量和科学实验以及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正常等均有重要意义。电能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5]
3.2课题《电能质量》的研究现状
电能质量的分析和监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设计到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现代通信等多个方面。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它在发展中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基础理论的研究
电能质量基础理论研究是对其本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包括统一的畸变波形行电能质量的含义,各功率成分的定义、产生机理、评价体系的研究,及物理意义,科学的计算方法研究等。目前为适应不同的需要提出许多的定义方法。各方法在数学表达式、物理意义、建立模型及实施方面各有所长,但距离理论上和实际上的统一并易于接受的表达式尚有一定的差距,无法对电能质量做出综合的分析和评估。这一理论的短缺无疑将会阻碍对电能质量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新型算法的开发
随着近代数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大量跨学科、跨专业交叉理论的出现,电能质量分析的模型、方法和手段呈现出强烈的多样性,如何以更科学、更先进的模型来分析电能质量,改善其对电网的影响,也是电能质量研究领域内不可忽视的核心所在。就目前电能质量的研究情况来看,小波分析、模糊数学的方法、神经网络方法、遗传算法及交叉技术将成为今后电能质量新算法研究的主流方向。可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精确数学模型,应用小波变换对扰动数据进行辨识、分类和原因分析,应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确定有效信息的传输、存储。这些理论的推出及其日渐成熟对电能质量研究领域从算法本身到算法的适用领域、算法性能的改善等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3)电能质量监测的网络化、智能化
现代电网规模越来越大,监测点越来越多,未来电能质量的监测不仅局限于某一点,而是要实现同一供电系统、不同地点的电能质量监测,甚至实现多个不同供电系统的集中监测。在功能上,更强调智能化,除具有计算、显示等功能外,还要有一定的判断、分析、决策等功能,如能进行事件预测、故障辨识、干扰源识别和实时控制,初步具有自动的实用先进的计算智能评估功能。
电能质量分析及及其监测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如何合理、全面地分析处理各种干扰源,充分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电能质量分析与监测所用,都是应注意的问题。同时电能质量监测的发展趋势对监测系统在功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表明这一应用领域的研究需要多种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各个领域的密切合作。[6]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课程《电能质量》的阐述,使我初步认识到了电能质量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对中国乃至世界在电能质量领域的现状和发展,,使我学到了很多电力方面的知识,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查找文献和论文写作的过程,深化了我对科技文献检索课程的认识,系统的了解了科技文献检索基本原理,知道了如何去进行科技文献检索,这对我今后的毕业设计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为我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海雪,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电网技术,2001年第10期
[2]孙平 电气电子工程信息检索与利用 . 1999年10月第三版.
[3]周全,文献检索的发展趋势—网络检索,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 年8 月 第4期
[4] 徐艳芳 论文献检索的作用 .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 03期
[5] 林海雪,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电网技术,2001年第10期
[6] 张军,电能质量监测的现状及展望,中国电力通信网,2009,4,2
⑥ 电能质量主要分析哪些数据
最主要的是谐波畸变率,还有电压(电压扰动),电流,相位,幅值,无功,有功。
⑦ 电能质量测试有那些方法和常见问题
虽然我们享受着固态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好处,但实际上,处于这一技术核心地位的微电子技术却依赖着清洁电能。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电压,意味着对电能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
电能质量(PQ)涉及面较广,从像电压突降、骤升、中断以及瞬变这样的电压干扰,一直到电流谐波以及高性能布线和接地。不良电能质量的症状包括设备间隙锁定和复位、数据受到破坏、设备提前出现故障以及没有任何表面原因的部件过热等。最终的结果是生产中断、生产效率下降以及人员受到危害。
从问题现场开始检查
排查电能质量问题的一个方法是,从尽可能靠近受影响负载的位置开始检查。受影响的负载是功能发生异常的灵敏负载,通常为电子负载。另外一种方法是使用一个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如广州致远E6000电能质量分析仪)从电力进线处开始检查,逐步查找到受影响的负载。许多电能质量管理机构建议,一个合理的故障排查流程是,首先使用E6000电能质量分析仪诊断建筑内的电气基础设施,然后在必要时可使用E6000电能质量分析仪对电网进行监视。
3.与受影响的人员会面并保持事件的一个记录与操作受影响设备的人员会面。您会得到对问题的描述,经常会发现没有预料到的线索。对问题发生的时间以及问题的症状进行记录也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这对于间歇发生的问题极为重要。目标是找到有助于将受影响负载中所发生的问题与别处同时发生的某个事件关联起来的某种形式。当然,进行这种故障记录是离受影响的设备距离最近的操作人员的责任。
⑧ 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有哪些
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有哪些?衡量电能质量技术指标都有:
1.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
(1)电压偏差(VOLTAGEDEVIATION):是电压下跌(电压跌落)和电压上升(电压隆起)的总称。
(2)频率偏差(FRIQUENCYDEVIATION):对频率质量的要求全网相同,不因用户而异,各国对于该项偏差标准都有相关规定。
(3)电压三相不平衡(UNBALANCE):表现为电压的最大偏移与三相电压的平均值超过规定的标准。
(4)谐波和间谐波(HARMONICS&INTER-HAMONICS):含有基波整数倍频率的正弦电压或电流称为谐波。含有基波非整数倍频率的正弦电压或电流称为间谐波,小于基波频率的分数次谐波也属于间谐波。
(5)电压波动和闪变(FLUCTUATION&FLICKER):电压波动是指在包络线内的电压的有规则变动,或是幅值通常不超出0.9~1.1倍电压范围的一系列电压随机变化。闪变则是指电压波动对照明灯的视觉影响。
2.电能质量问题的产生
2.1电能质量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电能质量问题是众多单一类型电力系统干扰问题的总称,其实质是电压质量问题。电能质量问题按产生和持续时间可分为稳态电能质量问题和动态电能质量问题。
2.2电能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电能质量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2.1电力系统元件存在的非线性问题
电力系统元件的非线性问题主要包括:发电机产生的谐波;变压器产生的谐波;直流输电产生的谐波;输电线路(特别是超高压输电线路)对谐波的放大作用。此外,还有变电站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等因素对谐波的影响。其中,直流输电是目前电力系统最大的谐波源。
2.2.2非线性负荷
在工业和生活用电负载中,非线性负载占很大比例,这是电力系统谐波问题的主要来源。电弧炉(包括交流电弧炉和直流电弧炉)是主要的非线性负载,它的谐波主要是由起弧的时延和电弧的严重非线性引起的。居民生活负荷中,荧光灯的伏安特性是严重非线性的,也会引起严重的谐波电流,其中3次谐波的含量最高。大功率整流或变频装置也会产生严重的谐波电流,对电网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使功率因数降低。
2.2.3电力系统故障
电力系统运行的内外故障也会造成电能质量问题,如各种短路故障、自然现象灾害、人为误操作、电网故障时发电机及励磁系统的工作状态的改变、故障保护装置中的电力电子设备的启动等都将造成各种电能质量问题。
1.电能质量指标定义
电能质量包括四个方面的相关术语和概念:电压质量(VOLTAGEQUALITY)即用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间的偏差(偏差含电压幅值,波形和相位的偏差),反映供电企业向用户供给的电力是否合格;电流质量(CURRENTQUALITY)即对用户取用电流提出恒定频率、正弦波形要求,并使电流波形与供电电压同相位,以保证系统以高功率因数运行,这个定义有助于电网电能质量的改善,并降低网损;供电质量(QUALITYOFSUPPLY)包含技术含义和非技术含义两个方面:技术含义有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非技术含义是指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包括供电企业对用户投诉的反应速度和电力价格等;用电质量(QUALITYOFCONSUMPTION)包括电流质量和非技术含义,如用户是否按时、如数缴纳电费等,它反映供用双方相互作用与影响用电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般地,电能质量的定义:导致用户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偏差。这个定义简单明晰,概括了电能质量问题的成因和后果。随着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控制设备与电子装置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中用电负荷结构发生改变,即变频装置、电弧炉炼钢、电气化铁道等非线性、冲击性负荷造成对电能质量的污染与破坏,而电能作为商品,人们会对电能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电能质量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有关电能质量的问题已经成为电工领域的前沿性课题,有必要对其相关指标与改善措施作讨论和分析。
2.电能质量指标
电能质量指标是电能质量各个方面的具体描述,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定义,参考IEC标准、从电磁现象及相互作用和影响角度考虑给出的引起干扰的基本现象分类如下:
(1)低频传导现象: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电压与电流不平衡,电压暂降与短时断电,电网频率变化,低频感应电压,交流网络中的直流;
(2)低频辐射现象:磁场、电场;
(3)高频传导现象:感应连续波电压与电流,单向瞬态、振荡瞬态;
(4)高频辐射现象:磁场、电场、电磁场(连续波、瞬态);
(5)静电放电现象。
对于以上电力系统中的电磁现象,稳态现象可以利用幅值、频率、频谱、调制、缺口深度和面积来描述,非稳态现象可利用上升率、幅值、相位移、持续时间、频谱、频率、发生率、能量强度等描述。
保障电能质量既是电力企业的责任,供电企业应保证供给用户的供电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也是用户(拥有干扰性负荷)应尽的义务,即用户用电不得危害供电;安全用电;对各种电能质量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
电能质量指标国内外大多取95%概率值作为衡量依据,并需指明监测点,这些指标特点也对用电设备性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电气设备不仅应能在规定的标准值之内正常运行,而且应具备承受短时超标运行的能力。
3.电能质量指标标准
综合新颁布的电磁兼容国家标准和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中低压电能质量标准分5大类13个指标。
(1)频率偏差:包括在互联电网和孤立电网中的两种;
(2)电压幅值:慢速电压变化(即电压偏差);快速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暂降(是由于系统故障或干扰造成用户电压短时间(10MS~LMIN)内下降到90%的额定值以下,然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会使用户的次品率增大或生产停顿);短时断电(又称电压中断,是由于系统故障跳闸后造成用户电压完全丧失(3MIN,电压中断使用户生产停顿,甚至混乱);长时断电;暂时工频过电压;瞬态过电压;
(3)电压不平衡;
(4)电压波形:谐波电压;间谐波电压;(由较大的波动或冲击性非线性负荷引起,如大功率的交一交变频,间谐波的频率不是工频的整数倍,但其危害等同于整数次谐波)。
(5)信号电压(在电力传输线上的高频信号,用于通信和控制)
4.电能质量指标污染的治理的基础性工作
首先要掌握供电网络运行状态,对电能质量开展实时监测,以掌握其动态;第二是分析诊断其变化,即在详细分析电能质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仿真软件对电网结构的固有谐振特性进行计算与分析,排除虚假的谐波干扰;第三是开展系统的合理设计和改造,变电站的设计和投运以及新的电力用户投运之前都要进行谐波源负荷及电能质量要求等方面的技术咨询,线路网络改造和建设也要结合运行负荷的特点和措施,以降低线损,降低设备损失事故,最后才是开展滤波装置或无功补偿装置的研制、调试和现场测试,以了解治理后的效果,并总结经验。
5.电能质量指标结语
随着电力电子与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应用,一些新型电力负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能质量已成为电力企业和用户共同关心的课题。当今威胁信息电力质量的主要干扰除了谐波、电压波动外,更多为人们所关注的将是电压暂降和短时断电、电压闪变等动态电能质量问题;我们应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在深入调研、现场实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FACTS和电力新技术对电能质量进行系统化地综合补偿,这将是今后解决电能质量问题的最根本途径。
⑨ 电力系统分析比较重要的数学方法有哪些,怎么简要理解说明
电力系统分析比较重要的数学方法有哪些,怎么简要理解说明